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清史稿-列传-卷一百十二

作者: 赵尔巽(1844年-1927年),清代著名历史学家。作为清史的编撰者之一,他在清朝历史研究方面有着杰出的贡献。赵尔巽编写的《清史稿》成为了后世研究清朝历史的重要资料。

年代:成书于清代(约20世纪初)。

内容简要:《清史稿》是赵尔巽根据丰富的史料和个人研究,所编纂的清朝历史书籍。书中详细记录了清朝自建立到灭亡的政治、军事、外交、社会和文化等方面的历史。全书通过对重要人物和历史事件的描述,展现了清朝的盛衰和历史进程。它对后世研究清朝历史、政治制度和社会文化提供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是研究清朝历史的基本参考书籍。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清史稿-列传-卷一百十二-原文

李清时姚立德 李宏子奉翰 孙亨特 何煟子裕城 吴嗣爵 萨载 兰第锡 韩鑅

李清时,字授侯,福建安溪人,大学士光地从孙。

乾隆七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

十四年,授浙江嘉兴知府。

上南巡,或议自嘉兴至杭州别辟道行民舟,清时於官塘外求得水道相属,上通吴江平望,下达杭州坝子门,号为副河。

丁父忧,去官。

服除,授山东兖州知府。

二十二年,擢运河道。

二十六年,河决孙家集,运河由夏镇至南阳两堤俱溃,清时督修筑。

议者或拟用椿埽,费以六十万计;或拟建石堤,费以三百万计。

清时少时行濒海间,见筑堤捍海为田者,掷碎石积水中,潮退则以木拦之,填土其上,坚筑成堤;因参用其法,以河东、西两岸皆水,得土难,令以石垒两旁,积葑其中,水涸,募夫起土置积葑上,费帑十四万有奇,而两堤成。

曹县溢,水泻入微山湖,出韩庄湖口,闸隘,水不得泄,令於闸北毁石堤,掘地深之以泄水。

事上闻,上命於其地建滚水坝,高一丈二尺馀。

清时请减低为一丈,令湖水落至丈,乃闭闸蓄水。

泗水经兖州西流入府河,济宁城东旧有杨家坝,遏水使入马场湖,蓄以济运,遇伏秋水涨不能泄,淹民田,令改坝为闸,视水盛衰为启闭。

汶水分流入蜀山、马踏两湖,旧制引水使南行少北行多,后乃反之,漕船经袁口、靳口,浅涩不能进。

清时规分水口,令南坝加长,北坝收短,以为节宣,并减低何家坝,使汶水南弱而北增。

蜀山湖出口为利运、金线二闸,旧制开金线资南运。

清时令移金线在利运北,使蜀山湖水先济北运。

寿张境有沙、赵二水,阻运河不得入海。

旧於运河东岸建三空五孔桥,又於八里庙建平水三徬,使二水盛涨有所泄。

清时议减低三空五孔桥,又於八里庙增建滚水坝,使涨未盛即泄,不为范、濮、寿张、东阿诸县民田害。

总督方观承行河,用其议,二水始宣畅。

卫水自馆陶至临清与汶会,旧有闸,盛涨不能御。

清时令於闸南当汶、卫交流处筑坝,仍岁加高厚;又议拓四女寺滚水坝。

尚书裘曰修行河,用其议,卫河得安流。

二十九年,调江南淮徐道。

三十年,擢河东河道总督,赐其母大缎、貂皮。

清时以河堤岁修,司其事者每不度形势,过高糜帑,而卑薄者不能大有增益,乃饬所司当水涨各具堤高水面尺寸呈报,择堤最薄者培之。

迨伏秋水发,耿家寨称十四堡,水及旧堤上,赖豫增新筑以免。

清釐河工徵料诸弊,岁减派料至千馀万斤。

三十一年,运河东岸漫口,自请议处,原之。

三十二年七月,授山东巡抚。

高苑、博兴、乐安三县被水,清时谓小清河下流隘,故上游溢,檄所司勘验。

遽疾作,乞解任,不许。

三十三年,卒。

清时治水善相度情形,穷源竟委。

每乘小舟出入荒陂丛泽、支流断港中,或徒步按行谘访,必得要领,乃见诸建置。

姚立德,字次功,浙江仁和人。

祖三辰,官吏部侍郎。

立德以荫生授主事。

乾隆十二年,外授江宁通判,迁知直隶景州。

州俗,有人市鬻奴婢,牵就牙侩估其值,如牲畜然;亲死三日,祭城隍庙狱曰“哭庙”:立德谕禁之,陋俗以革。

累迁山东按察使,署河东河道总督。

按行工次,见阳武汛十七堡诸地土松浮,疏请筑半戗,培堤使坚。

山东运河两岸蜀山、南旺、马场、昭阳、微山诸湖,每伏秋盛涨,水不能容,为豫筹蓄泄,坝开塞、闸启闭惟其时。

三十九年,实授,加兵部尚书衔。

高云龙者,内监高云从弟也,立德入云从言,荐之临清州为傔从,坐逮,依结交近侍律论斩,命夺官,仍留任。

阳穀民王伦为乱,立德分守东昌,城圮难守,引运河水绕城壕,恃以为固;檄发伦先墓,磔其尸。

四十四年,仪封河决,屡筑屡冲,命夺官,仍留工效力自赎。

四十五年,责令回籍。

旋发往南河,补淮安里河同知。

四十八年,卒。

李宏,字济夫,汉军正蓝旗人。

监生,入赀授州同。

效力河工,授山阳县外河县丞。

累迁宿虹同知。

乾隆十六年,授河库道。

尚书刘统勋劾河员亏帑,事连宏,解职。

事白,留工。

二十二年,发直隶以河务同知用,总督尹继善疏请留南河。

侍郎梦麟勘治六塘河以下,以宏从。

寻复补河库道,丁父忧,命在任守制。

二十七年,调淮徐道。

二十九年,擢河东河道总督。

奏言:

“山东运河资湖水接济。

“今秋雨少,饬早闭临运各闸。”

“微山湖蓄水济运。

“韩庄湖口闸水深,与滚水坝脊相平,空船足敷浮送,即应堵闭。

“泗河会合诸泉,收入独山湖,仅济南运。

“应请於兖州府金口坝截筑土偃,俾达马场湖,俾济宁上、下河道并资其益。

“蜀山、马踏二湖专济北运,亦须筑坝收蓄。”

“又请增募夫役挑濬沙、赵、漳、卫、汶、泗、韩、马诸水,均报闻。”

“黄河北岸耿家寨埽工为豫东第一险要,自乾隆九年下埽修防,岁费帑料。

“去冬於对岸引渠,冀分溜势。

“今秋全河畅分入渠,险工淤闭。”

得旨嘉奖。

三十年,调江南河道总督。

上以宏初自监司擢用,道厅以下多同官,虑有瞻徇,命高晋统理南河,留宏协理河东总河。

奏言:

“黄河至河南武陟、荥泽始有堤防,丹、沁二水自武陟木栾店汇入,伊、洛、瀍、涧四水自巩县洛口汇入,设诸水并涨,两岸节节均须防守。

臣咨饬陕州於黄河出口处,巩县於伊、洛、瀍、涧入河处,黄沁同知於沁水入河处,各立水志,自桃汛迄霜降,长落尺寸,逐日登记具报;如遇陡涨,飞报江南总河,严督修防。

大丹河至河内县丹谷口,旧筑拦河石坝,令由小丹河归卫济运,请不时察验疏令畅达卫河。

辉县百泉为卫河之源,苏门山下汇为巨浸。

南建三斗门,中为官渠济运,东西为民渠灌田。

向例重运抵临清,闭民渠,使泉流尽入官渠。

五月后插秧,一日济运,一日灌田。

惟民渠石坝失修,泉水旁泄,应令修砌坚实。

均如议行。

上以清口节宣未畅,下河田庐易湮,特定高堰五坝水志水高一尺,清口坝拆展十丈。

三十一年三月,宏奏言:

“清口水门因上年霜降后湖水大消,祗留十四丈。

桃汛将届,应预将东坝拆展,使口门宽二十丈,俾洪湖及早腾空,预留容纳之地。

上嘉之。

夏秋间湖水盛涨,续展至五十三丈。

八月,河溢徐州韩家塘。

宏与高晋分驻两坝堵筑,逾月工竟。

奏言:

“平时大展清口,腾空湖面,乃得蒇工迅速。

冬,以湖水渐落,请接筑东、西坝,仍留口门二十丈,酌量收束,蓄清抵黄。

三十三年,河溢王家田头,下吏议降调,宽之。

三十四年,奏言:

“洪泽湖水大,将清口东、西坝递展宣泄。

適黄水骤长,灌入清口。

随闭惠济、通济、福兴三闸,俾并力敌黄,黄水消退。

报闻。

三十六年,卒。

宏尝以明汶上老人白英立祠戴村,子孙向有荫袭,请旨仍给八品世职,上从之。

李奉翰,宏子。

入赀授县丞,补沂水。

累迁江苏苏松太道,坐事罢。

复入赀还原官,发江南河工效力,奏署河库道。

上以奉翰宏子,习河事,命真除。

四十四年,署江南河道总督。

四十五年二月,授河东河道总督。

河溢考城芝麻庄、张家油房,奉翰督吏塞芝麻庄,工竟。

上谕曰:

“勉为之,莫以水弱而弛其敬谨!”

旋命仍署江南河道总督。

奉翰奏:

“张家油房工未竟,较南河睢宁工为要。

请留河东,俾蒇其役。”

报可。

九月,张家油房工亦竟,上为欣慰。

四十六正月,调江南河道总督。

二月,奏请重定南河汛员额缺,酌增河兵;移改运河闸官、运河汛员,视缺简要,更定品秩,下大学士九卿议行。

七月,河决青龙冈,命偕大学士阿桂驰赴河南会河东河道总督韩鑅督办东、西两坝下埽。

甫合龙,坝蛰陷,乃与阿桂等议宽濬青龙冈迤下至孔家庄、荣华寺、杨家堂诸地引河,

并於黄河下游北岸疏潘家屯、张家庄二引河、苏家山水线河、宿迁十字河、桃源顾家庄引河,

五道泄水。

四十八年春,青龙冈工竟。

方坝陷,奉翰督吏抢护,堕入金门,格於缆,伤焉,河工谓两坝间为金门,缆所以引埽者,事闻上。

四十九年,上南巡,奉翰觐行在,上奖其勤劳,赐骑都尉世职。

五十年,坐清口东、西两坝不早收束,致运道浅阻,降三品顶带。

寻命复之。

秋,河水大至,奉翰督吏昼夜填筑,塞李家庄、烟墩头、司家庄、汤家庄诸漫口。

五十四年,调河东河道总督。

五十八年,命赴浙江会巡抚吉庆会勘海塘。

奏请以范公塘及海宁石坝改筑柴盘头,

并於石塘前修补坦水,三官塘柴工后加培土戗,从之。

五十九年,漳水溢,临漳三台涨发,命驰往勘察。

奏:

“漳河两岸沙土浮松,水势骤长骤落,向无堤堰。

上年大雨漫溢,应将下游淤垫处疏濬深通,再将三台坝基填筑,俾归故道。”

上从其议。

嘉庆二年正月,加太子太保,授两江总督,兼领南河事。

三年,河决睢宁。

四年正月,与河道总督康基田督塞睢州决口,工竟。

二月,卒。

李亨特,奉翰次子。

入赀授布政司理问,发河东委用,补兖州通判。

累迁云南迤西道。

嘉庆初,佐平苗、倮,赐孔雀翎,加按察使衔。

累迁调授江苏按察使。

九年,擢河东河道总督。

十一年,河南巡抚马慧裕劾亨特索属吏赇不得,迫令告养诸状,上命侍郎托津等往按,夺官,发伊犁。

十三年,释还,令至南河候差委。

十四年,以河决荷花塘,追咎亨特不善料理,复发热河效力。

未几,复释还,授主事。

十五年,选户部主事,擢直隶永定河道。

未几,复授河东河道总督。

十六年,奏南粮到通州剥运不能迅速,请在杨村全数起剥,

下仓场侍郎玉宁、戴均元等议驳。

上责亨特冒昧,下吏议降调,命留任。

十八年秋,河溢睢宁。

坐夺官,命留工效力。

十九年,河道总督吴璥奏微山湖存水仅一二尺,

南阳、昭阳、独山诸湖淤成平陆,无水可导。

上责亨特在官不能预筹,又闻亨特既夺官居济宁,

仍用总河仪制,斥亨特玩误纵恣,命逮下刑部治罪,籍其家,

刑部议发新疆。

上命在部荷校半年,发黑龙江效力。

二十年,卒於戍所。

何煟,字谦之,浙江山阴人,先世籍湖南靖州。

雍正中,入赀授州同,效力江南河工。

从大学士河道总督嵇曾筠修浙江尖山海塘,请补杭州东塘同知,避本籍,仍发江南河工。

乾隆初,权丰砀通判,授桃源同知。

十五年,擢河库道。

十六年,迁两淮盐运使,特敕兼管河务,以母忧去官。

十九年,尚书刘统勋等奏论河库帑项不清,夺煟官,拟徒,追偿,拘留工次,久乃缴完免罪。

二十二年,仍发南河以同知用。

从侍郎梦麟疏濬荆山桥河工。

从副总河嵇璜治淮、扬河务,超擢淮扬道。

二十三年,丁父忧,总督尹继善奏留在任守制,许之。

二十六年,以郎中内调。

会河决中牟杨桥,上命大学士刘统勋等莅工,以煟从。

工竟,留煟驻工防护。

旋授开归陈许道,调山东运河道。

三十年,调河南河北道,擢按察使。

上以煟习河事,命兼领河工。

煟信浮屠说,谳狱辄从轻比,睢州民刘玉树谋杀人,鞫实,拟斩候,刑部改立决。

上责煟宽纵,谘巡抚阿思哈,阿思哈称其能胜任。

其冬,擢布政使,仍兼理河务。

两权巡抚。

三十六年,授巡抚,兼河务如故。

寻又命兼领山东河道。

三十七年,淅川、内乡被水,正阳、确山风灾,疏请抚恤缓徵,上赐诗,褒以“爱民知政”。

三十八年,上巡天津,阅永定河工,煟迎驾,赐孔雀翎、黄马褂。

寻命与工部尚书裘曰修、直隶总督周元理勘永定河上游,疏言:“永定河挟沙而行,散漫无定。水性就下,本无不同;而地有高卑,沙有通塞,情因时而或异。永定河迁徙不定,其情也,非其性也。察其情,导其性,先宣后防,千古极则,虽起神禹,无以易之。永定河下口,蒙皇上指示疏导,既不阻下达之势,更可免浸润之虞,其法固当常守。所虑数十年后,妄生异论,别骋新奇,势且变乱旧章,贻河防巨患。请将圣谕并议言条款勒碑垂久远。”报闻。

三十九年,疏请各州县常平仓溢额以四千石为限,馀循例变价。

又奏河南漕穀七十九万、蓟米二十九万,分存各州县界。

邻省安阳等五州县限二万石、近水次祥符等三十五州县限一万石。

均如所拟。

加总督衔,仍领河南巡抚,又进兵部尚书衔。

其秋,会剿王伦,事平,道内黄,病作。

遣医往视,未至,卒。

煟赠太子太保,祀贤良祠,赐祭葬,谥恭惠。

裕城,煟子,字福天。自贡生入赀授道员。

乾隆四十二年,除山东督粮道。

调河南河北道。

河溢仪封,大学士高晋莅工,以裕城从。

仪封埽工蛰陷,坐夺官,命留任。

四十六年,调江南河库道。

裕城侍煟治河,尝著全河指要,谓:“治河当节宣并用,不当泥河不两行之说,偏於节束。”

并上书当事,指陈南北岸诸险工。

未几,河决青龙冈,注微山湖,冲运河。

四十七年七月,河东河道总督韩鑅丁忧,青龙冈工未竟,上特命裕城署理。

大学士阿桂视工曲家楼,请自兰阳至商丘别筑新堤。

裕城奏:“兰阳新开引河,其上游素称险要,必须内有重障,外有挑护。大堤后旧有越堤,相去远,恐不足恃。请向东添筑格堤,临河近溜处加筑挑水坝。”

上从之。

又奏兖州伊家河在运河八闸之西,以分泄运河及濒湖诸水,应挑展宽深,上命速兴工。

又奏伊家河兴工后,即往河南勘验引水子沟;仍往来山东、河南督察:上嘉之,并谕曰:“汝若能不自满而加以勤学,或可继汝父也。”

伊家河工竟,四十八年,赐孔雀翎。

是年,青龙冈工竟,请修筑运河堤岸,诣济宁勘估,奏需帑六十四万有奇,得旨允行。

授河南巡抚。

以秋审多失出,降三品顶带,停支养廉。

四十九年,运河堤岸工竟,命议叙。

师讨石峰堡乱回,道河南,裕城佐军兴,复顶带、养廉。

五十年,调陕西巡抚。

朝邑被水,上谕裕城就被水处将淤积泥沙建筑河堤。

寻奏创建护城隄,下部议行。

调江西巡抚,五十二年,奏江西河路二千四百馀里,请以所获盗舟改设巡船,上嘉之。

又奏丰城镇平堤中段水势冲激,不足捍御,请改建石隄,从之。

五十五年,调安徽巡抚。

命来京祝八旬万寿,行次合肥,卒。

吴嗣爵,字树屏,浙江钱塘人。

八岁而孤,母钱督之严,雍正八年成进士。

授礼部主事,大学士张廷玉奏改吏部。

再迁郎中。

嗣爵彊识,娴故事。

乾隆六年,授常州知府,再授保宁,皆奏留部。

旋命视学湖北,调福建。

十三年,授淮安知府,迁淮扬道。

洪泽湖盛涨,例当开天然坝。

嗣爵曰:“开坝减暴涨,如下河州县生灵何?”持之力,卒无恙。

十六年,调两淮盐运使。

十八年,复授淮扬道,遭母忧,上谕曰:“防河官吏丛弊,故特由运使调用。河工与地方官吏不同,畀假两月治丧,毕,在任守制。”

擢江苏按察使。

迁布政使,调湖南,未行,奏江宁等三十五州县积欠应徵口粮,请特旨缓徵。

上谘巡抚讬恩多,讬恩多奏江宁等州县年丰,不当再请缓徵。

上责嗣爵藉缓徵卸过,并为有司催徵不力地,命发江南河工,以同知用。

二十五年,补宿虹同知,仍授淮扬道,移淮徐道。

黄河盛涨,逼徐家庄缕堤,嗣爵督吏抢护,命署理河东河道总督。

旋坐官运使时商人侵蚀提引公费,坐降调,命改夺官,仍留任。

三十四年,奏请修补丁庙、六里、南旺、荆门、戴村诸闸坝,并言:

“运河两岸土工,临清以北为民堰,南旺以南为官堤,自临清至南旺,官堤、民堰交错。

“请凡民堰卑薄残缺处,督令修筑,官堤酌缓急次第培修。”

上嘉之。

署河南巡抚。

三十五年,奏:

“南旺湖北高南下,在运河西岸,值分水口之冲。

“伏秋汶水发,自关家、常鸣等斗门灌入,祗能收水入湖,不能出水济运。

“请於南旺下游土地庙前增建石闸一,以时启闭。”

三十六年,迁江南河道总督。

四十年,奏:

“丁家集黄河自北趋南,北岸新滩插入河心,致冲漫南岸民堰五百馀丈。

“毛城铺过水较大,下流亦不能容。

“今收正河头,测量河唇,濬引渠,筑子坝,於北岸旁黄河故道濬引河,来春相机开放,俾河改由北岸东下,不使旁注丁家集诸地。”

又奏:

“里河厅运口本设惠济、通济、福兴三闸,惠济尤为淮水入运关键,请俟春融修筑。”

四十一年,又奏清口通湖引河凡五,为洪泽湖尾闾,并分别筹濬,运道以济。

寻奏五引河中张家庄、裴家场二河水泄,应濬使宽深,从之。

是年,上东巡,嗣爵觐行在,入对,不能兴,左右掖以出。

改吏部侍郎,四十二年,乞罢,归。

四十四年,卒,年七十有三。

子璥,自有传。

萨载,伊尔根觉罗氏,满洲正黄旗人。

父萨哈岱,官镶蓝旗满洲副都统。

萨载,翻译举人,授理藩院笔帖式。

累迁江苏苏松太道,管苏州织造。

果亲王弘適短价令制绣缎朝衣,事发,夺官。

召还京,予主事衔。

寻授萨哈岱苏州织造,命萨载侍行为佐。

逾年,改授普福,命交两江总督差委。

旋授松江知府。

乾隆三十年,加道衔,复署苏州织造。

三十四年,擢江苏布政使,仍兼织造。

三十五年,署巡抚。

巡抚永德请以华亭、宝山土塘改建条石,萨载言条石易倾圮。

按察使吴坛请裁巡检弓兵,增州县捕役,萨载言不便,皆寝其议。

三十六年,与总督高晋奏濬海州河道,又奏江苏社穀积至三十七万六千馀石,请察验,报闻。

三十七年,真除江苏巡抚。

上命察屯田,萨载奏江安粮道属江淮、兴武等六卫,苏州粮道属苏州、太仓等四卫,令清釐册报,循新例四年一编审;加给江淮、兴武二卫屯丁垦田,运丁快丁终岁輓输,请加给津贴;太仓、镇海二卫田不随船,私相售典,循旧例借项赎回;从之。

三十九年,河溢外河厅老坝口,偕河道总督吴嗣爵董工事,未两旬工竟,议叙。

四十一年,上东巡,觐行在,授江南河道总督。

命与高晋察黄河海口淤沙。

萨载先至,奏:

“海口前在王家港,自雍正时接涌淤滩,长四十馀里;

“南岸为新淤尖、为尖头洋,北岸为二泓、三泓、四泓。

“二泓、四泓宽二十馀丈,潮至深二三丈;

“三泓宽四十馀丈,潮至深三四丈。

“河底有高低,河唇又渐远,淤积巳久,难以施工。”

上谕曰:

“此海口自然之势,难以人力胜之。”

寻与高晋奏请以清口东、西坝移建平城台,於陶庄迤上别开引河。

是夏,运河及骆马湖水涨,萨载督吏防护,上嘉其妥协。

寻开陶庄引河,四十二年二月,工竟。

上谕曰:

“朕屡次南巡,临阅清、黄交汇处,虑其倒灌,思引向陶庄北流。

“历任河臣未有能任此者。

“昨岁萨载奏请施工,与朕意合。

“据奏工竟,自此黄河离清口较远,既免黄河倒灌之虞,并收清水刷沙之益,实为全河一大关键。

“视齐苏勒例,予骑都尉世职。”

入觐,上命於拦黄坝迤上加筑坝为重门保障,并於旧有木龙三架迤上增设木龙。

萨载回任,奏遵上指料理,上嘉之。

冬,复奏:

“新河河面首尾宽窄不同,请於北滩顺水势抽槽,酌留土格。

“俟来年水涨放溜冲刷,使河面首尾宽阔相若。”

绘图以进,上览图中北岸有新淤,因虑北淤则溜必南趋,识以朱笔,命萨载疏治。

四十三年,奏:

“高家马头新淤已刷动宽深,彭家马头新淤前作柴枕土坝。

“兹於滩面抽槽,候水涨冲刷。”

旋署两江总督。

四十四年,奏拦黄坝外旧河露淤滩,请於滩面筑束水堤为新河保障。

寻实授两江总督。

先是,高晋奏中河口门淤阻,议移下游李家庄,上命萨载勘奏。

萨载请将清口东、西坝移筑惠济祠前,上从之。

四十五年,大学士阿桂奏:

“陶庄引河首尾宽而中窄,河身虽已刷深,水势尚嫌束缚。

“伏秋汛涨,恐宣泄不及。”

命偕萨载勘覆。

寻奏请河宽六十馀丈处展十馀丈,河宽不及六十丈处展二十馀丈。

又奏:

“云梯关外二套以下河流现行之道,道远而水浅,请於四泓以下增设闸坝;

“二套上迤西马港河旧堤残缺,应行修复;

“并於旧无堤处补筑新堤,下接北潮河西堰。”

上从之。

夏,河溢郭家渡,命萨载与河道总督陈辉祖督护。

是岁河水盛涨,初开毛城铺、苏家山、峰山头诸闸,次将清口东西坝全行拆展。

萨载奏诸州县被水,睢宁、泗州为重,邳州、宿迁、灵壁、五河次之,现在抚恤宁贴。

上谕曰:‘实在无善策,祗可尽力抚恤,以期补过。’

复命引河水入陶庄新河。

寻奏丰、砀、铜、沛险工俱次第抢护,下游洪泽、高宝诸湖亦俱平定,俟水落堵筑。

得旨:‘览奏深慰。’

先是,上临高堰阅洪泽湖砖石诸工,谕萨载石工卑者增高,砖工悉改用石。

萨载奏请酌量缓急,分三年修筑。

八月,丁父忧,命百日满后仍署两江总督。

四十六年,奏请自李家庄至临河集北濬引河,上命速为之。

六月,河溢魏家庄,水大至。

萨载奏:‘全河奔注,归入洪泽湖。清口展宽至八十丈,山盱五坝已开智、义二坝;而高堰诸地水势未消,盈堤推岸。未开三坝及车逻、昭关二坝,或坚守,或酌开,俟察勘后续奏。’

上命坚守。

寻续奏洪泽湖浪涌山盱五坝,所存仁、礼二坝,掣通过水,续开车逻、昭关二坝。

上以各闸坝俱开,下河民田被淹,令察灾状速奏。

八月魏家庄工竟。

山东巡抚国泰奏运河积淤,水不能畅行,议於刘老涧坝旁开水口分泄,上命萨载往勘。

萨载奏:‘运河泄水宣畅,已开驼车头竹篓坝泄水入骆马湖,刘老涧九孔石闸亦过水。若议别开水口,不便使无水之区再受水患。’

上韪其言。

又奏:‘微山湖东南两面水色澄清,沂河及骆马湖水不使涓滴入运,为运河腾空去路。永济桥孔亦无横坝拦截,水势畅消。’

上称为有条理,命国泰听其指授,毋持己见。

十二月,兼署安徽巡抚。

四十七年,奏请濬泗州谢家沟,泄睢河及杨甿诸河水入洪泽湖;又承上命濬铜山潘家屯引河。

四月,河南青龙冈漫口既堵复蛰,大溜下注。

上命宽濬潘家屯、刘老涧诸河,泄水归海。

萨载请开张家庄引河与潘家屯引河分流,使湖泄入黄又多一路。

上谕曰:‘筹泄水之路,为今日急务,宜妥为之。’

加太子少保。

江苏巡抚吴坛议开金坛漕河,自丹徒穿句容境分水脊达江宁。

萨载奏:‘分水脊即茅山之麓,地峻土坚,势不能开凿。请濬七里桥至巷口桥河道,与上、下河道宽深一律。’

又请自镇江钱家港至江宁龙潭濬辟新河,及修濬金山对渡瓜洲城河,上嘉之。

又奏请濬涟河,展骆马湖六塘河、盐河口门,均如议行。

四十八年正月,服阕,实授两江总督。

河南青龙冈工竟,萨载奏黄河归故道,入江南境流行迅速,得旨:‘欣慰览之!’

上命移建沛县城。

萨载奏请移旧城西南戚山,并修夏镇文武官署,丰、沛二县漕仓。

四十九年,江西巡抚郝硕坐婪贿得罪,责萨载未奏劾,下吏议,夺官,命留任,罚养廉三年。

五十年,漕艘北行,以运中河浅阻,至天津误期。

上责萨载开运中河不知建闸,水势一泄无馀;又清口东、西坝不能及早收束预为蓄水,致运道浅阻。

降三品顶带。

五十一年,足疾,请解任。

遣医往视,命复原品。

寻卒,赠太子太保,赐祭葬,谥诚恪,祀贤良祠。

子萨腾安,袭骑都尉,官至广西按察使;萨云安,官云南迤西道,坐事戍军台。

兰第锡,山西吉州人。

乾隆十五年举人,授凤台教谕。

擢顺天大兴知县。

三十四年,总督杨廷璋请以第锡升补永定河北岸同知,吏部以大兴非沿河州县,议驳,再请,上特许之。

再迁永定河道。

四十八年,署河东河道总督。

奏请河堤分界栽柳,并禁近堤取土;又奏仪封六堡、三堡滩面浅狭,水力较悍,请於新堤南筑月隄为障;皆从之。

四十九年,奏:‘河工绸缪防护,全在平时。堤有深浅,水有变迁,及车马践踏,豸雚鼠洞穴,必朝夕在堤,始能目睹亲切。至冬末凌汛,春初桃汛,尤应昼夜巡逻。应令驻工各员移至堤顶,禁勿私下;如有旷误,文武得互举。令以堤为家,庶不至疏防。’

均如所请行。

五十年,奏:‘北岸黄沁等厅、南岸上南等厅旧堤,及兰仪等厅新堤,各增卑培薄;并加筑旧坝,添作挑水。’

上命速行。

五十二年,上以第锡署任三年,勤奋妥协,命实授。

旋兼兵部侍郎。

河溢睢州十三堡,疏请罪,上以其地原无埽工,原之。

工竟,议叙。

五十四年,调江南河道总督。

河溢睢宁周家楼,疏请罪,上以河水异涨,原之。

工竟,议叙。

五十六年,奏勘毛城铺滚水坝、王平庄新挑引河,上奖第锡察验各工不草率。

五十七年,请自淮安移驻清江浦,改建衙署,允之。

五十九年,奏丰北汛接筑土坝过多,上游水势不能畅达,有碍曹、单河流去路,自请下吏议夺官,上命留任。

嘉庆元年,河溢丰北汛,疏请罪,谕俟工竣覈功过。

工竟,赐黄辫荷包,仍以不能先事预防停甄叙。

二年,卒。

三年,第锡以河溢当偿帑二十万馀两。

上以第锡尚廉洁,虑不能胜,谘山西巡抚伯麟,伯麟奏第锡遗田舍仅值一百四十馀两。

上奖第锡清慎,谕道、厅以上及曾任总河各员分别代偿。

韩鑅,顺天大兴人,原籍贵州毕节。

入赀授通判,拣发山东,授上河通判。

累擢江南淮徐道。

乾隆四十六年,授河东河道总督。

奏言:

“山东运河,赖汶、泗来源及各湖接济。

“汶河上游东平戴村等处民堰,对岸沙淤,应凿滩抽沟,以展河势。

“泗河下游即为府河,自安居、十里二斗门入运,河浅堰卑,亦当疏治。

“蜀山、马踏、马场、南旺诸湖,现当济运泄水,堰根显露,正可取土培堤。”

七月,河决祥符焦桥,疏请罪,上原之。

工竟,命优叙。

未几,河又决仪封曲家楼、青龙冈、大李家庄、孔家庄,凡溢四口。

上令江南河道总督李奉翰赴工会督。

水全出青龙冈,而孔家庄等三口皆塞。

又命大学士阿桂履勘,又令山东巡抚国泰赴工会督。

工垂竟,坝蛰复溃。

大学士嵇璜议引河北流复故道,上以谘阿桂、李奉翰及鑅。

鑅疏言:

“青龙冈始漫,势甚汹涌,是以倒漾北行,分入沙、赵二河,穿运归海。

“未久旋即断流,仍行南注。

“地势北高南下,若於南岸建堤堵截,欲回狂澜使之北注,诚如圣谕必不能行。

“水性就下,未便轻议更张。”

阿桂等所奏亦略同,乃寝璜议,惟以河水北行既已断流,责鑅何不即时具奏。

四十七年正月,坝复蛰。

上闻运道河以南深通,河以北多淤垫,命鑅往微山湖北运河

察勘。

二月,赴济宁,会国泰及巡漕御史毓奇察勘,请自济宁在城闸至峄县黄林庄,筑土堰、柴坝、椿埽、桥梁,设水站,置绞关;

鑅并请察勘毕,还青龙冈工次。

上命鑅往来督察,复勘伊家河、荆山桥诸地水势,请濬铜山潘家屯引河益使宽深,并濬骆马湖、六塘河及济宁南北徒骇、马颊、伊家等河。

时青龙冈坝屡筑屡蛰,鑅遵上指迅筹宣泄,使黄水渐消。

复还青龙冈工次,会阿桂等於兰阳三堡改筑大堤,濬渠导水出商丘七堡入正河故道。

鑅旋以父忧去。

四十八年三月,青龙冈工始竟。

四十九年,服阕,授工部侍郎。

部议鑅任河督时应偿帑十四万馀两,诏免十之七。

五十四年,命会勘通惠、温榆二河,及朝阳门外护城河。

调户部。

五十五年,命往江南会同江南河道总督兰第锡督防汛。

嘉庆三年,调兵部。

四年三月,命守护裕陵。

六年,以年老休致。

九年,卒。

论曰:

世业尚矣,於河事尤可徵。

前乎此者,嵇曾筠有子璜,高斌有从子高晋。

若李氏、何氏、吴氏皆继之而起,宏及子奉翰、煟及子裕城并有名乾隆朝,嗣爵子璥则下逮嘉庆,奉翰子亨特,贪侈陨绩,忝祖父矣。

清时以诚笃名,第锡以廉洁著。

青龙冈塞河决,历两载工始竟,阿桂主之,萨载、韩鑅佐之。

详具其始末,见成功之难也。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清史稿-列传-卷一百十二-译文

李清时,字授侯,是福建安溪人,是大学士光地的孙子。乾隆七年考中进士,被选为庶吉士,授予编修一职。十四年,被任命为浙江嘉兴知府。皇帝南巡时,有人提议从嘉兴到杭州开辟新道供民船通行,李清时在官塘外找到了一条相连的水道,上游通向吴江平望,下游直达杭州坝子门,被称为副河。因父亲去世,辞去官职。服丧期满后,被任命为山东兖州知府。二十二年,晋升为运河道。

二十六年,河堤在孙家集决口,运河从夏镇到南阳的两段堤坝都溃决了,李清时负责修复。有人提议使用椿埽,费用估算为六十万;有人提议建造石堤,费用估算为三百万。李清时年轻时曾在海边行走,看到有人用碎石堆积在水中,潮水退去后用木桩拦住,然后在上面填土,坚固地筑成堤坝;于是他借鉴了这种方法,因为河东、西两岸都是水,很难取土,就命令用石头垒在两旁,中间堆积草料,水退后,招募工人将土堆放在草料上,费用总计十四万多元,两段堤坝就修好了。曹县堤坝溢水,水流进入微山湖,从韩庄湖口流出,由于闸门狭窄,水无法泄出,命令在闸北破坏石堤,挖深地面以泄水。事情上报给皇帝,皇帝命令在那里建造一座高一丈二尺多的滚水坝。李清时请求将坝的高度降低为一丈,等到湖水降至一丈时再关闭闸门蓄水。泗水经过兖州西流入府河,济宁城东原有杨家坝,用来阻止水流进入马场湖,蓄水以供运河使用,但遇到伏秋季节水位上涨时无法泄水,淹没民田,命令将坝改为闸门,根据水位的涨落来开启或关闭。汶水分流入蜀山、马踏两湖,旧制是引导水流向南流少,向北流多,后来改为相反,漕船经过袁口、靳口时,航道浅涩无法前进。李清时规划了分水口,命令南坝加长,北坝缩短,以此来调节水流,并降低何家坝的高度,使汶水向南流减弱而向北流增强。蜀山湖出口是利运、金线两座闸门,旧制是开金线闸门以利于南运。李清时命令将金线闸门移到利运闸门北边,使蜀山湖水先供应北运。寿张境内有沙、赵两条河流,阻碍运河无法流入大海。以前在运河东岸建造了三空五孔桥,又在八里庙建造了平水三道,以便两条河流在水位上涨时有地方泄洪。李清时提议降低三空五孔桥的高度,并在八里庙增加建造滚水坝,使水位未上涨时就泄洪,不会损害范、濮、寿张、东阿等县的民田。总督方观承执行河务,采纳了他的建议,两条河流才得以畅通。卫水从馆陶到临清与汶水交汇,旧有闸门,在水位上涨时无法控制。李清时命令在闸南汶水和卫水交汇处筑坝,每年增加坝的高度和厚度;又提议扩建四女寺滚水坝。尚书裘曰修行河,采纳了他的建议,卫河得以安全流淌。

二十九年,被调任江南淮徐道。三十年,晋升为河东河道总督,皇帝赐给他的母亲大缎、貂皮。李清时因为河堤每年需要维修,负责此事的人常常不考察实际情况,花费过多,而低洼的地方又不能有很大改善,于是命令下属在水位上涨时上报堤坝的高度和水面尺寸,选择最薄的堤坝进行加固。到了伏秋季节,耿家寨有十四堡的地方水位上涨,水几乎到达旧堤,依靠增加新筑的堤坝才得以避免。李清清理河工征收的物料等弊端,每年减少征收物料至千万斤。三十一年,运河东岸出现漫口,他主动请求处理,被批准。三十二年七月,被任命为山东巡抚。高苑、博兴、乐安三县遭受水灾,李清时认为小清河下游狭窄,所以上游溢水,命令相关部门调查。突然生病,请求解除职务,没有被允许。三十三年,去世。

李清时治理水患善于观察情况,彻底查明原因。他常常乘坐小船出入荒野、沼泽、支流和断港中,或者徒步巡视咨询,一定要找到关键,然后才付诸实施。

姚立德,字次功,是浙江仁和人。他的祖父三辰,曾任吏部侍郎。姚立德因荫生身份被授予主事。乾隆十二年,被外派为江宁通判,后升任直隶景州知州。景州的风俗是有人买卖奴婢,就像买卖牲畜一样;亲人去世三天,要在城隍庙哭泣,姚立德下令禁止这种陋习。他多次升迁,后来成为山东按察使,代理河东河道总督。巡视工程时,看到阳武汛十七堡等地土壤松软,上疏请求修筑半戗,加固堤坝。山东运河两岸的蜀山、南旺、马场、昭阳、微山等湖泊,每到伏秋季节水位上涨,水无法容纳,他事先就计划好蓄水和泄洪,坝门的开闭也根据当时的情况。三十九年,正式任命,加授兵部尚书衔。高云龙是内监高云从的弟弟,姚立德向高云从推荐他到临清州做傔从,因为结交近侍被逮捕,根据结交近侍的法律被判处斩首,皇帝命令剥夺他的官职,但仍留任。阳穀县发生叛乱,姚立德分守东昌,城墙难以防守,就引运河水绕城壕,以此作为防御;下令挖掘王伦的祖坟,将他的尸体示众。四十四年,仪封河决口,多次修复都被冲毁,被剥夺官职,但仍留在工地上效力赎罪。四十五年,责令他回籍。后来被派往南河,补任淮安里河同知。四十八年,去世。

李宏,字济夫,是汉军正蓝旗人。监生出身,通过捐资授予州同。在河工中效力,被任命为山阳县外河县丞。多次升迁,后来成为宿虹同知。乾隆十六年,被任命为河库道。尚书刘统勋弹劾河员亏空国库,事情涉及到李宏,被解职。事情澄清后,留任河工。二十二年,被派往直隶,以河务同知身份使用,总督尹继善上疏请求留任南河。侍郎梦麟治理六塘河以下的事务,李宏随同前往。不久后再次补任河库道,因父亲去世,被命令在任上守丧。二十七年,调任淮徐道。二十九年,晋升为河东河道总督。上奏说:“山东运河依赖湖水接济。现在秋雨少,命令提前关闭临运各闸。”又说:“微山湖蓄水以供运河使用。韩庄湖口闸门水深,与滚水坝的脊背相平,空船足以浮送,应该关闭。泗河汇集了各处泉水,流入独山湖,只有济南运。应该请求在兖州府金口坝截流筑坝,使水流到达马场湖,以便济宁上游和下游的河道都能受益。蜀山、马踏两湖专门供应北运,也需要筑坝蓄水。”又请求增加招募工人疏浚沙、赵、漳、卫、汶、泗、韩、马等河流,都得到了上报。又上奏说:“黄河北岸耿家寨的埽工是豫东的第一险要,自乾隆九年筑堤修防以来,每年都花费国库物资。去年冬天在对岸开凿引渠,希望分散水流的力量。今年秋天全河的水流都畅顺地流入引渠,险要工程被淤塞。”得到皇帝的嘉奖。

三十年,被调任江南河道总督。皇上因为宏初是从监察御史提升任用的,所以道厅以下的官员大多与他同僚,担心会有偏袒徇私的情况,于是命令高晋统一管理南河,留下宏初协助管理河东总河。

宏初上奏说:‘黄河从河南武陟、荥泽开始有堤防,丹水和沁水从武陟木栾店汇入,伊水和洛水、瀍水和涧水从巩县洛口汇入,如果这些水同时上涨,两岸的每一节都需要防守。我命令陕州在黄河出口处,巩县在伊水、洛水、瀍水、涧水汇入黄河处,沁水同知在沁水汇入处,各自设立水位标志,从桃花汛到霜降,记录水位的高低,每天登记上报;如果遇到水位陡涨,立即飞报江南总河,严格监督修筑堤防。大丹河到河内县丹谷口,以前修建了拦河石坝,现在命令通过小丹河归入卫河以利于航运,请不时检查疏浚,确保卫河畅通。辉县的百泉是卫河的源头,苏门山下汇集成大湖。在南边修建了三斗门,中间是官渠用于航运,东西两边是民渠用于灌溉农田。按照惯例,重运到达临清后,关闭民渠,让泉水全部流入官渠。五月后插秧,一天用于航运,一天用于灌溉农田。只是民渠的石坝失修,泉水从旁边溢出,应该命令修缮加固。’这些意见都被采纳并执行。

皇上认为清口的节宣没有畅通,下游的田地和庐舍容易淹没,特别规定高堰五坝的水位标志水位高出一尺,清口坝拆除扩建十丈。

三十一年三月,宏初上奏说:‘清口水门因为去年霜降后湖水大量减少,只留下十四丈。桃花汛即将到来,应该提前将东坝拆除扩建,使口门宽度达到二十丈,以便洪水湖及早腾空,预留容纳之地。’皇上对此表示赞赏。

夏秋之间湖水上涨,继续扩建到五十三丈。

八月,河水溢出徐州韩家塘。宏初和高晋分别驻扎在两个堤坝进行堵筑,超过一个月工程完成。

宏初上奏说:‘平时扩建清口,腾空湖面,才能迅速完成工程。’冬天,因为湖水逐渐下降,请求继续修建东、西坝,仍然留下口门二十丈,适当收束,蓄积清水以抵抗黄河。

三十三年,河水溢出王家田头,下级官员建议降职调任,但被宽恕。

三十四年,上奏说:‘洪泽湖水很大,将清口东、西坝逐步扩建以泄洪。恰好黄河水位突然上涨,灌入清口。随即关闭惠济、通济、福兴三闸,让它们合力抵抗黄河,黄河水位消退。’报告被上报。

三十六年,宏初去世。

宏初曾经因为明代的汶上老人白英在戴村建立祠堂,他的子孙以前有世袭的特权,请求皇帝仍然给予八品世职,皇帝同意了。

李奉翰,宏初的儿子。通过捐资授任县丞,补任沂水。多次升迁后担任江苏苏松太道,因事被免职。再次捐资恢复原职,在江南河工效力,上奏被任命为河库道。皇上因为奉翰是宏初的儿子,熟悉河务,命令他真正任职。

四十四年,代理江南河道总督。四十五年二月,被任命为河东河道总督。河水溢出考城芝麻庄、张家油房,奉翰监督官员堵塞芝麻庄,工程完成。

皇上谕示说:‘努力工作,不要因为水势弱而放松警惕!’随即命令他仍然代理江南河道总督。

奉翰上奏说:‘张家油房工程尚未完成,比南河睢宁工程更为重要。请让我留在河东,以便完成这项工程。’报告被批准。

九月,张家油房工程也完成了,皇上感到欣慰。

四十六年正月,调任江南河道总督。二月,上奏请求重新确定南河汛员额缺,适当增加河兵;移改运河闸官、运河汛员,根据职务的简繁,重新确定品秩,下发给大学士九卿讨论执行。

七月,河水在青龙冈决口,命令他偕同大学士阿桂迅速前往河南会合河东河道总督韩鑅督办东、西两坝的堵塞工程。

刚刚合龙,堤坝发生陷落,于是与阿桂等人商议拓宽疏浚青龙冈以下至孔家庄、荣华寺、杨家堂等地引河,并在黄河下游北岸疏浚潘家屯、张家庄两引河、苏家山水线河、宿迁十字河、桃源顾家庄引河,五道泄水。

四十八年春天,青龙冈工程完成。

正当堤坝陷落时,奉翰监督官员抢修,坠入金门,被绳索绊住,受伤,河工称两坝之间为金门,绳索是用来引导堤坝的,事情上报皇上。

四十九年,皇上南巡,奉翰随行,皇上赞扬他的勤劳,赐予骑都尉世职。

五十年,因为清口东、西两坝没有及早收束,导致航运道浅阻,被降为三品顶戴。不久后恢复原职。

秋天,河水大增,奉翰监督官员昼夜填筑,堵塞李家庄、烟墩头、司家庄、汤家庄等决口。

五十四年,调任河东河道总督。

五十八年,命令他前往浙江与巡抚吉庆会勘海塘。

上奏请求将范公塘及海宁石坝改筑柴盘头,并在石塘前修补坦水,三官塘柴工后加培土戗,被批准。

五十九年,漳水溢出,临漳三台涨发,命令他迅速前往勘察。

上奏说:‘漳河两岸的沙土松软,水势突然上涨和下降,以前没有堤坝。去年大雨漫溢,应该将下游淤积的地方疏浚深通,再将三台坝基填筑,使其回归故道。’皇上同意了他的建议。

嘉庆二年正月,加封太子太保,授予两江总督,兼管南河事务。

三年,河水在睢宁决口。

四年正月,与河道总督康基田监督堵塞睢州决口,工程完成。

二月,去世。

李亨特,奉翰的次子。通过捐资授任布政司理问,被派往河东任用,补任兖州通判。多次升迁后担任云南迤西道。

嘉庆初年,协助平定苗、倮,被赐予孔雀翎,加授按察使衔。多次升迁后调任江苏按察使。

九年,升任河东河道总督。

十一年,河南巡抚马慧裕弹劾亨特索贿不成,逼迫他辞职,皇上命令侍郎托津等人前往调查,夺去他的官职,发配到伊犁。

十三年,被释放返回,命令他到南河等待委派。

十四年,因为河在荷花塘决口,追责亨特不善处理,再次被派往河工效力。

不久后,再次被释放,授予主事。

十五年,被选为户部主事,升任直隶永定河道。

不久后,再次被授予河东河道总督。

十六年,上奏南粮到达通州剥运不能迅速,请求在杨村全部起剥,下发给仓场侍郎玉宁、戴均元等人讨论反驳。

皇上责备亨特轻率,下级官员讨论降职调任,命令他留任。

十八年秋天,河水溢出睢宁。

因夺去官职,命令他留在工地效力。

十九年,河道总督吴璥上奏微山湖存水仅一二尺,南阳、昭阳、独山等湖淤积成平地,没有水可以疏导。

皇上责备亨特在官时不能预先筹划,又听说亨特被夺官后居住在济宁,仍然使用总河的仪制,斥责亨特玩忽职守,放纵自恣,命令逮捕他下刑部治罪,没收他的家产,刑部讨论后建议将他发配到新疆。

皇上命令他在刑部服役半年,发配到黑龙江效力。

二十年,在戍所去世。

何煟,字谦之,是浙江山阴人,他的祖籍在湖南靖州。在雍正年间,他通过捐资获得州同的职位,并在江南河工中效力。他跟随大学士河道总督嵇曾筠修筑浙江尖山海塘,后来被任命为杭州东塘同知,为了避免回到本籍,他仍然被派往江南河工。

乾隆初年,他担任丰砀通判,并被任命为桃源同知。乾隆十五年,他被提升为河库道。乾隆十六年,他被调任两淮盐运使,并特别被命令同时管理河务,但由于母亲去世而辞去了官职。

乾隆十九年,尚书刘统勋等人上奏称河库帑项不清,何煟因此被剥夺官职,准备流放,追偿损失,并被拘留,但最终缴纳了罚款而免于罪责。乾隆二十二年,他再次被派往南河,以同知的身份任职。他参与了侍郎梦麟疏濬荆山桥河工。

他还跟随副总河嵇璜治理淮河和扬河的河务,并被超擢为淮扬道。乾隆二十三年,他因父亲去世而守丧,总督尹继善上奏请求他留任守制,得到了批准。

乾隆二十六年,他被调回京城担任郎中。恰逢河决中牟杨桥,皇帝命令大学士刘统勋等人前往工地,何煟随行。工程完成后,他被留下驻守工地进行防护。

随后,他被任命为开归陈许道,调任山东运河道。乾隆三十年,他被调任河南河北道,并被提升为按察使。皇帝鉴于他熟悉河务,命令他同时负责河工。

何煟信仰佛教,审理案件时常常从轻发落。睢州民刘玉树因谋杀未遂被审判,原判斩候,但刑部改为立即执行。皇帝责备何煟过于宽容,咨询巡抚阿思哈,阿思哈称他能胜任。

那年冬天,他被提升为布政使,同时继续管理河务。他先后担任过两个巡抚。乾隆三十六年,他被任命为巡抚,同时继续负责河务,并被命令同时管理山东河道。

乾隆三十七年,淅川、内乡遭遇水灾,正阳、确山遭受风灾,他上疏请求抚恤和减免赋税,皇帝赐诗赞扬他‘爱民知政’。

乾隆三十八年,皇帝巡视天津,查看永定河工程,何煟迎接皇帝,被赐予孔雀翎和黄马褂。不久后,他被命令与工部尚书裘曰修、直隶总督周元理一起勘察永定河上游,他上疏建议:‘永定河携带泥沙流动,散漫无定。水性向下,本无不同;但地形有高有低,沙有通畅有堵塞,情况会因时而异。永定河迁徙不定,这是它的特点,不是它的本性。了解它的特点,引导它的本性,先宣传后防范,这是千古不变的法则,即使是神禹也无法改变。永定河下游,皇帝已经指示疏导,既不阻挡其流向,又可避免渗透的担忧,这种方法应该一直坚持。我担心几十年后,会有人提出异论,采用新奇的方法,可能会改变旧有的规定,给河防带来巨大隐患。请将圣旨和议定条款刻碑流传久远。’

乾隆三十九年,他上疏建议各州县常平仓的溢额以四千石为限,多余的按照惯例变卖。他还上奏称河南漕穀七十九万、蓟米二十九万,分别存放在各州县。邻省安阳等五州县限制为二万石,近水的祥符等三十五州县限制为一万石。这些都被批准。他被加封为总督,仍然担任河南巡抚,并被提升为兵部尚书。

那年秋天,他参与剿灭王伦,事情平定后,他在道内黄生病,医生前往探视时,他去世了。何煟被追赠太子太保,被供奉在贤良祠,并赐予祭祀和葬礼,谥号恭惠。

裕城,是何煟的儿子,字福天。他从贡生入资获得道员职位。乾隆四十二年,他被任命为山东督粮道。后来调任河南河北道。河溢仪封时,大学士高晋前往工地,裕城随行。仪封的堤坝工程出现塌陷,他被剥夺官职,但被命令留任。

乾隆四十六年,他被调任江南河库道。裕城辅佐何煟治河,曾著有《全河指要》,认为:‘治河应当节制并用,不应该拘泥于河不两行的说法,而偏向于节制。’他还上书相关部门,指出南北岸的诸多险工。

不久后,河决青龙冈,注入微山湖,冲垮了运河。乾隆四十七年七月,河东河道总督韩鑅因丁忧,青龙冈工程未完成,皇帝特别命令裕城代理职务。大学士阿桂视察工程时,裕城建议从兰阳到商丘另筑新堤。

裕城上奏称:‘兰阳新开的引河上游一直被认为是险要之地,必须内部有重障,外部有挑护。大堤后面的旧越堤相距较远,恐怕不足以依靠。请向东增筑格堤,在临河近溜处加筑挑水坝。’皇帝同意了他的建议。

他还上奏称兖州的伊家河位于运河八闸之西,应该拓宽加深以分泄运河和临近湖泊的水。皇帝命令迅速开工。伊家河工程完成后,他被派往河南检查引水子沟;他还往来于山东和河南进行督察,皇帝对此表示赞赏,并告诉他:‘如果你能不自满并继续努力学习,或许可以继承你父亲的成就。’

伊家河工程完成后,乾隆四十八年,他被赐予孔雀翎。那一年,青龙冈工程也完成了,他请求修复运河堤岸,前往济宁进行估算,上奏称需要帑银六十四万多余,得到了皇帝的批准。他被任命为河南巡抚。由于秋审中多出错,他被降为三品顶带,停止发放养廉。

乾隆四十九年,运河堤岸工程完成后,他被命令进行议叙。在讨伐石峰堡叛乱时,他途经河南,协助军事行动,恢复了顶带和养廉。

乾隆五十年,他被调任陕西巡抚。朝邑遭遇水灾,皇帝命令裕城在受灾地区用淤积的泥沙修建河堤。不久后,他上奏称创建护城堤,并得到了相关部门的批准。

他被调任江西巡抚,乾隆五十二年,他上奏称江西河路有二千四百多里,请求将捕获的盗船改为巡逻船,皇帝对此表示赞赏。

他还上奏称丰城镇平堤中段的水势过于猛烈,不足以防御,请求改建为石堤,得到了批准。乾隆五十五年,他被调任安徽巡抚。他被命令来京庆祝皇帝八十大寿,在合肥途中去世。

吴嗣爵,字树屏,是浙江钱塘人。他八岁时父亲去世,母亲钱氏对他要求严格。雍正八年,他考中进士。被任命为礼部主事,后来被大学士张廷玉上奏改为吏部。

他两次升迁至郎中。吴嗣爵学识渊博,熟悉旧例。乾隆六年,他被任命为常州知府,后来又被任命为保宁知府,都得到了留任部里的命令。

后来他被命令前往湖北视学,后来又调任福建。乾隆十三年,他被任命为淮安知府,后来升迁为淮扬道。洪泽湖水位暴涨,按照惯例应当开通天然坝。吴嗣爵说:‘开通坝可以减少暴涨,但下面的州县百姓怎么办呢?’他坚持自己的观点,最终没有发生灾害。

乾隆十六年,他被调任两淮盐运使。乾隆十八年,他又被任命为淮扬道,遭遇母亲去世,皇帝下谕:‘防河官吏存在诸多弊端,因此特别从运使中调用。河工与地方官吏不同,给予两个月治丧时间,结束后继续留任。’

提拔为江苏按察使。升迁为布政使,调任湖南,尚未上任,上奏江宁等三十五州县积欠应征的口粮,请求特别批准延期征收。皇帝咨询巡抚托恩多,托恩多上奏江宁等州县当年丰收,不应当再请求延期征收。皇帝责备嗣爵借口延期征收卸责,并且指责地方官员征收不力,命令他到江南河工,以同知身份任职。

二十五年,补任宿虹同知,仍然授予淮扬道,调任淮徐道。黄河水位上涨,逼近徐家庄的缕堤,嗣爵监督官员抢修保护,被任命为署理河东河道总督。不久因为担任官运使时商人侵蚀提引公费的问题,被降职调任,命令改夺官职,但仍留任。

三十四年,上奏请求修补丁庙、六里、南旺、荆门、戴村等闸坝,并说:‘运河两岸的土工,临清以北为民堰,南旺以南为官堤,从临清到南旺,官堤和民堰交错。请对民堰薄弱、残缺的地方,督促修建,对官堤根据缓急顺序进行加固维修。’皇帝对此表示赞赏。

代理河南巡抚。三十五年,上奏:‘南旺湖北高南下,位于运河西岸,是分水口的前冲。伏秋季节汶水发,从关家、常鸣等斗门灌入,只能收水入湖,不能出水济运。请在南旺下游土地庙前增建一座石闸,以便适时开启或关闭。’

三十六年,调任江南河道总督。四十年,上奏:‘丁家集黄河从北向南流动,北岸新滩插入河心,导致冲刷南岸民堰五百多丈。毛城铺过水较大,下游也无法容纳。现在收正河头,测量河唇,疏浚引渠,筑子坝,在北岸黄河故道疏浚引河,来年春天再相机开放,使河水改由北岸向东流,不使旁注丁家集等地。’又上奏:‘里河厅运口原本设有惠济、通济、福兴三闸,惠济是淮水入运的关键,请等待春天融雪后进行修复。’

四十一年,又上奏清口通湖引河共有五条,是洪泽湖的尾闾,并分别计划疏浚,以利运道。不久上奏五条引河中张家庄、裴家场二河水泄,应疏浚使其宽阔深远,皇帝同意了。

这年,皇帝东巡,嗣爵觐见皇帝,进入宫殿,不能站立,左右搀扶着出来。改任吏部侍郎,四十二年,请求退休,回家。四十四年,去世,享年七十三岁。儿子璥,有传记。

萨载,姓伊尔根觉罗,是满洲正黄旗人。父亲萨哈岱,官至镶蓝旗满洲副都统。萨载,翻译举人,被授予理藩院笔帖式。多次升迁后任江苏苏松太道,管理苏州织造。果亲王弘適短价命令制作绣缎朝衣,事情败露,被夺官。召回京城,授予主事衔。不久被任命为萨哈岱的苏州织造,命令萨载为副手。过了一年,改任普福,命令交给两江总督差委。不久被任命为松江知府。乾隆三十年,加授道衔,再次代理苏州织造。三十四年,升任江苏布政使,仍然兼任织造。

三十五年,代理巡抚。巡抚永德请求将华亭、宝山土塘改建为条石,萨载说条石容易倒塌。按察使吴坛请求裁减巡检弓兵,增加州县捕役,萨载说这样做不方便,这些提议都被搁置。

三十六年,与总督高晋上奏疏浚海州河道,又上奏江苏社穀积存至三十七万六千多石,请求查验,上报。

三十七年,正式任命为江苏巡抚。皇帝命令调查屯田,萨载上奏江安粮道属江淮、兴武等六卫,苏州粮道属苏州、太仓等四卫,命令清理册报,按照新规定每四年一次进行审查;增加江淮、兴武二卫屯丁垦田,运丁快丁全年运输,请求增加津贴;太仓、镇海二卫田地不随船,私下出售抵押,按照旧例借项赎回;皇帝同意了。

三十九年,河水溢出外河厅老坝口,与河道总督吴嗣爵共同监督工程,不到二十天工程完成,被讨论表扬。

四十一年,皇帝东巡,觐见皇帝,被任命为江南河道总督。命令与高晋调查黄河海口淤沙。萨载先到,上奏:‘海口之前在王家港,自雍正时期开始淤积,长四十多里;南岸为新淤尖、为尖头洋,北岸为二泓、三泓、四泓。二泓、四泓宽二十多丈,潮水来时深二三丈;三泓宽四十多丈,潮水来时深三四丈。河底有高低,河唇又逐渐远离,淤积已久,难以施工。’皇帝下谕说:‘这是海口的自然形势,难以靠人力克服。’不久与高晋上奏请求将清口东、西坝移建到平城台,在陶庄上游另开引河。

这年夏天,运河及骆马湖水涨,萨载监督官员进行防护,皇帝对其表示赞赏。不久开凿陶庄引河,四十二年二月,工程完成。皇帝下谕说:‘我多次南巡,来到清、黄交汇处,担心其倒灌,想引导水流向陶庄北流。历任河臣没有人能承担这个任务。去年萨载上奏请求施工,与我意相符。据奏工程完成,从此黄河离清口较远,既避免了黄河倒灌的担忧,又收到清水刷沙的好处,确实是全河的一个关键。按照齐苏勒的例子,授予骑都尉世职。’入宫觐见,皇帝命令在拦黄坝上游加筑堤坝作为重门保障,并在原有的木龙三架上游增设木龙。

萨载回到任上,上奏遵循皇帝的指示处理事务,皇帝对其表示赞赏。冬天,再次上奏:‘新河河面首尾宽窄不同,请在北滩顺着水流抽槽,适当保留土格。等到明年水涨放溜冲刷,使河面首尾宽度相当。’绘制图纸进呈,皇帝查看图纸中发现北岸有新淤积,因此担心北淤则水流必向南流,用朱笔标注,命令萨载疏浚。

四十三年,上奏:‘高家马头新淤已经刷动,宽度深度适宜,彭家马头新淤前做成柴枕土坝。现在在滩面抽槽,等待水涨冲刷。’不久代理两江总督。

四十四年,上奏拦黄坝外旧河露淤滩,请求在滩面筑堤束水,为新河提供保障。不久正式任命为两江总督。在此之前,高晋上奏中河口门淤阻,讨论移至下游李家庄,皇帝命令萨载调查上奏。

萨载请求将清口东、西坝移建到惠济祠前,皇帝同意了。

四十五年,大学士阿桂上奏:‘陶庄引河首尾宽而中间窄,河身虽然已经刷深,但水流仍感束缚。伏秋汛期涨水,恐怕宣泄不及。’命令与萨载调查回复。不久上奏请求河宽六十多丈的地方拓宽十多丈,河宽不到六十丈的地方拓宽二十多丈。又上奏:‘云梯关外二套以下河流现行之道,道路遥远而水浅,请在四泓以下增设闸坝;二套以上向西马港河旧堤残缺,应进行修复;并在没有堤的地方补筑新堤,与北潮河西堰相接。’皇帝同意了。

夏天,河水在郭家渡溢出河岸,命令萨载和河道总督陈辉祖进行监督保护。那一年河水涨得特别厉害,最初打开了毛城铺、苏家山、峰山头等处的闸门,接着又拆除了清口东西坝,扩大了范围。萨载上奏说各州县都受到了水灾的影响,其中睢宁、泗州受灾严重,邳州、宿迁、灵壁、五河次之,现在正在进行抚恤和补贴。皇帝下旨说:“实在没有好的办法,只能尽力抚恤,以期弥补过失。”又命令将河水引入陶庄新河。不久上奏说丰、砀、铜、沛等地险工都依次进行了抢修,下游的洪泽、高宝等湖也平静下来,等待水位下降后进行堵塞。得到旨意:“看到奏报,深感欣慰。”在此之前,皇帝到高堰视察洪泽湖的砖石工程,命令萨载将低矮的石头工程加高,将砖工全部改为石头工程。萨载上奏请求分三年进行修建。八月,他因父亲去世而守丧,皇帝命令守丧百日满后仍然代理两江总督。四十六年,他上奏请求从李家庄到临河集北濬开凿引河,皇帝命令迅速办理。

六月,河水在魏家庄溢出,水量很大。萨载上奏说:‘全河的水都奔流而下,汇入洪泽湖。清口拓宽到八十丈,山盱五坝已经打开了智、义二坝;而高堰等地的水势还未消退,水位已经超过堤坝。还没有打开的三坝和车逻、昭关二坝,或者坚守,或者适当打开,等待勘察后再上奏。’皇帝命令坚守。不久又上奏说洪泽湖浪涌,山盱五坝所剩下的仁、礼二坝,水势汹涌,继续打开车逻、昭关二坝。皇帝因为各个闸坝都已经打开,下游的民田被淹,命令调查灾情后迅速上奏。八月,魏家庄的工程完成。山东巡抚国泰上奏说运河积淤,水流不畅,提议在刘老涧坝旁开凿水口分流,皇帝命令萨载前往勘察。萨载上奏说:‘运河的水流已经畅通,已经开了驼车头竹篓坝,将水泄入骆马湖,刘老涧九孔石闸也通过了水。如果再开凿水口,不利于使无水区域再次遭受水患。’皇帝认为他说得对。他又上奏说:‘微山湖东南两面水色清澈,沂河及骆马湖的水不让一滴流入运河,为运河腾出空间。永济桥的孔洞也没有横坝拦截,水势畅通。’皇帝称赞他条理清晰,命令国泰听从他的指示,不要坚持己见。

十二月,萨载兼任安徽巡抚。四十七年,他上奏请求开凿泗州谢家沟,将睢河及杨甿等地的河水泄入洪泽湖;又奉皇帝之命开凿铜山潘家屯引河。四月,河南青龙冈的漫口虽然已经堵塞,但大溜仍然下注。皇帝命令拓宽潘家屯、刘老涧等河,将水泄入海。萨载请求开凿张家庄引河与潘家屯引河分流,使湖水通过黄河又多了一条出路。皇帝下旨说:‘筹划泄水之路,是当务之急,应该妥善处理。’加封太子少保。江苏巡抚吴坛提议开凿金坛漕河,从丹徒穿过句容境分水脊到达江宁。萨载上奏说:‘分水脊即茅山之麓,地势陡峭,土壤坚硬,无法开凿。请开凿七里桥至巷口桥的河道,与上下游河道宽度深度一致。’又请求从镇江钱家港至江宁龙潭开凿新河,以及修建金山对渡瓜洲城河,皇帝对此表示赞赏。又上奏请求开凿涟河,拓宽骆马湖六塘河、盐河口门,都按照他的建议进行。

四十八年正月,服丧期满,正式任命为两江总督。河南青龙冈的工程完成,萨载上奏说黄河回归故道,流入江南境内,水流迅速,得到旨意:‘看到奏报,感到欣慰!’皇帝命令迁移沛县城。萨载上奏请求将旧城迁移到西南戚山,并修建夏镇文武官署,丰、沛二县的漕仓。四十九年,江西巡抚郝硕因贪污受贿获罪,皇帝责备萨载没有上奏弹劾,交由官吏讨论,剥夺了他的官职,命令他留任,罚款三年。五十年,漕船北行,因为中河水位浅,在天津误期。皇帝责备萨载开凿中河时不知道建造闸门,水流一泄无余;又因为清口东西坝不能及时关闭蓄水,导致运道水位浅阻。降为三品顶戴。五十一年,因为脚疾,请求辞职。派遣医生前去视察,命令恢复原品。不久去世,追赠太子太保,赐予祭葬,谥号诚恪,祀于贤良祠。

儿子萨腾安,承袭骑都尉,官至广西按察使;萨云安,官至云南迤西道,因事被贬至军台。

兰第锡,山西吉州人。乾隆十五年考中举人,被任命为凤台教谕。提升为顺天大兴知县。三十四年,总督杨廷璋请求提升第锡为永定河北岸同知,吏部认为大兴不是沿河州县,讨论后驳回了请求,再次请求,皇帝特许提升。

再升迁为永定河道。四十八年,代理河东河道总督。上奏请求在河堤分界处种植柳树,并禁止在堤边取土;又上奏仪封六堡、三堡滩面浅狭,水流湍急,请求在新堤南边建造月堤作为屏障;都得到了批准。四十九年,上奏说:‘河工的绸缪防护,全在平时。堤坝有深有浅,水流有变化,以及车马践踏,豺狼狐狸鼠类的洞穴,必须日夜巡逻,才能亲眼看到。到了冬末的凌汛,春初的桃汛,尤其应该日夜巡逻。应该命令驻工的官员移至堤顶,禁止私自行动;如果有疏忽,文武官员可以互相检举。命令他们把堤坝当作家,这样就不会有疏漏。’都按照他的请求执行。五十年,上奏说:‘北岸黄沁等厅、南岸上南等厅的旧堤,以及兰仪等厅的新堤,各增加堤坝的宽度;并加固旧坝,增加挑水工程。’皇帝命令迅速执行。五十二年,皇帝因为第锡代理职务三年,勤奋勤勉,命令正式任命。不久兼任兵部侍郎。

河溢睢州十三堡,上奏请求受罚,皇帝认为那个地方原本没有堤坝,原谅了他。工程完成后,进行了奖赏。五十四年,调任江南河道总督。河溢睢宁周家楼,上奏请求受罚,皇帝因为河水异常上涨,原谅了他。工程完成后,进行了奖赏。五十六年,上奏勘察毛城铺滚水坝、王平庄新开凿的引河,皇帝称赞第锡对各个工程进行了仔细的检查。五十七年,请求从淮安迁至清江浦,改建衙署,得到了批准。五十九年,上奏说丰北汛接筑土坝过多,上游水势不能畅通,阻碍了曹、单河流的去路,自己请求交由官吏讨论剥夺官职,皇帝命令留任。嘉庆元年,河溢丰北汛,上奏请求受罚,皇帝下旨等待工程完成后审查功过。工程完成后,赐予黄辫荷包,仍然因为不能事先预防而停止甄别叙用。二年,去世。

三年,第锡因为河溢需要赔偿国库二十多万两银子。皇帝因为第锡还比较廉洁,担心他不能承担,咨询山西巡抚伯麟,伯麟上奏说第锡留下的田产仅值一百四十多两银子。皇帝赞扬第锡廉洁谨慎,命令道、厅以上及曾任总河的官员分别代为赔偿。

韩鑅,是顺天大兴人,原籍贵州毕节。通过捐资获得了通判的职位,后被调往山东,担任上河通判。后来多次升迁,成为江南淮徐道的官员。乾隆四十六年,他被任命为河东河道总督。他上奏说:‘山东运河依赖汶河、泗河的水源以及各个湖泊的补给。汶河上游的东平戴村等地有民堰,对岸有沙淤,应该开凿滩地抽沟,以扩展河势。泗河下游就是府河,从安居、十里二斗门进入运河,河床浅,堰坝低,也应当疏浚整治。蜀山、马踏、马场、南旺等湖泊,现在正是补给运河泄水的时候,堰坝根基暴露,正好可以取土加固堤坝。’七月,河堤在祥符焦桥处决口,韩鑅上奏请求自责,并亲自前往现场。工程完成后,皇帝下令给予他优厚的奖赏。不久之后,河堤又在仪封曲家楼、青龙冈、大李家庄、孔家庄等地决口,共有四个决口。皇帝命令江南河道总督李奉翰前往工地监督。水全部从青龙冈流出,而孔家庄等三个决口都被堵住了。又命令大学士阿桂亲自勘查,并让山东巡抚国泰前往工地监督。工程即将完成时,堤坝再次溃决。大学士嵇璜建议引导河水北流恢复旧道,皇帝询问了阿桂、李奉翰和韩鑅的意见。韩鑅上奏说:‘青龙冈最初漫溢,水势非常汹涌,因此倒灌向北流去,分流进入沙河、赵河,穿过运河流入大海。不久之后水流又断绝,重新向南流去。地势北高南低,如果在南岸建堤堵截,想要使洪水回流向北,确实如圣旨所说,是行不通的。水性自然向下,不方便轻易更改计划。’阿桂等人的奏议也大致相同,于是嵇璜的建议被搁置,只是因为河水北流已经断流,责问韩鑅为何不及时上奏。

乾隆四十七年正月,堤坝再次溃决。皇帝听说运河以南河道深通,而以北河道多淤积,命令韩鑅前往微山湖北运河进行勘查。二月,他前往济宁,与国泰及巡漕御史毓奇一起勘查,建议从济宁城内的闸门到峄县黄林庄,修建土堰、柴坝、椿埽、桥梁,设立水站,设置绞关;韩鑅还建议勘查结束后返回青龙冈工地。皇帝命令韩鑅来回督察,再次勘查伊家河、荆山桥等地水势,请求疏浚铜山潘家屯引河使其更宽更深,并疏浚骆马湖、六塘河以及济宁南北的徒骇河、马颊河、伊家河等。当时青龙冈的堤坝屡次修建屡次溃决,韩鑅遵照皇帝的指示迅速筹划疏导,使洪水逐渐消退。他又回到青龙冈工地,与阿桂等人在兰阳三堡改筑大堤,疏浚渠道引导水流从商丘七堡流入正河旧道。韩鑅随后因父亲去世而离职。四十八年三月,青龙冈的工程才最终完成。四十九年,服丧期满,他被任命为工部侍郎。部里讨论认为韩鑅担任河督时应当赔偿十四万两以上,皇帝下诏免除了七成。五十四年,他被命令会勘通惠、温榆两河,以及朝阳门外的护城河。后来被调到户部。五十五年,被命令前往江南与江南河道总督兰第锡一起监督防汛。嘉庆三年,被调到兵部。四年三月,被命令守护裕陵。六年,因年老退休。九年,去世。

评论说:世上的事业都很重要,在河务方面尤其能体现这一点。在此之前的时期,嵇曾筠有儿子嵇璜,高斌有侄子高晋。像李氏、何氏、吴氏等家族都相继出现,李氏有奉翰、煟及其子裕城在乾隆朝都有名,继承爵位的儿子璥则延续到嘉庆朝,奉翰的儿子亨特因贪婪奢侈而败绩,有损祖父的名声。清朝时期以诚实著称,兰第锡以廉洁闻名。青龙冈的河堤堵塞和决口,历时两年工程才完成,由阿桂主持,萨载、韩鑅协助。详细记载其始末,可以看出成功的艰难。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清史稿-列传-卷一百十二-注解

进士:科举制度中的一种考试,通过考试者可成为朝廷官员。

庶吉士:明清两代科举制度中,进士及第后选拔的优秀人才,在翰林院学习,为朝廷培养高级官员。

编修:明清两代官职,负责修撰史书等文献。

知府:古代地方行政官职,负责一府的行政事务。

南巡:古代皇帝巡视南方,了解民情,处理政务。

副河:辅助河道,用以分流或调节水流。

丁父忧:丁父忧是指父亲去世。

兖州:古代地名,今属山东省。

运河道:负责管理河道运输的官员。

河决:指河堤决口。

椿埽:用树木和草皮等材料制成的防洪设施。

石堤:石堤是用石头建造的堤坝。

帑:指国库的财物。

微山湖:微山湖,位于山东省,是中国北方最大的淡水湖。

韩庄湖口:位于山东省微山县的湖泊出口。

滚水坝:一种可以调节水流的坝,当水流大时,可以减缓水流速度。

漕船:古代用于运输粮食等物资的船只。

蜀山湖:位于山东省的湖泊。

马踏湖:位于山东省的湖泊。

利运:运输粮食的渠道。

金线:古代的一种计量单位,相当于一尺。

沙、赵二水:指山东省的沙河和赵河。

三空五孔桥:古代桥梁,桥上有三个空隙和五个孔洞。

平水三徬:古代水利工程,用于调节水流。

卫水:古代河流名,今已干涸。

馆陶:古代地名,今属山东省。

临清:地名。

四女寺滚水坝:古代水利工程,用于调节水流。

尚书:古代官职,负责管理国家重要事务。

河工徵料:征收河工材料,用于河道维修。

伏秋水涨:指伏天和秋天的洪水上涨。

耿家寨:古代地名,今属山东省。

小清河:位于山东省的河流。

东昌:古代地名,今属山东省。

仪封河:古代河流名。

河员亏帑:河工官员贪污国库资金。

河库道:古代官职,负责管理河道和仓库。

直隶:古代地名,今属河北省。

总督:古代官职,负责一省或数省的军事和行政事务。

侍郎:古代官职,负责协助尚书处理国家事务。

河务同知:古代官职,负责管理河道事务。

六塘河:古代河流名。

独山湖:位于山东省的湖泊。

兖州府:古代地名,今属山东省。

金口坝:古代水利工程,用于拦截水流。

马场湖:位于山东省的湖泊。

济运:供应运河用水。

挑濬:挖掘。

黄河北岸:黄河的北岸。

引渠:引导水流的渠道。

埽工:用草皮、树枝等材料筑成的防洪设施。

江南河道总督:江南河道总督,负责治理江南地区河流的官员。

宏初:人名,原文中未提及具体信息,可能是某位官员的名字。

道厅以下:指江南河道总督下属的各级官员。

瞻徇:指因私情而偏袒某一方,不公正。

高晋:人名,原文中未提及具体信息,可能是某位官员的名字。

南河:指江南地区的河流,如长江、淮河等。

河东总河:指管理黄河下游至河南的河道事务的官员。

堤防:指为防止河水泛滥而修建的堤坝。

丹、沁二水:指丹水和沁水,两条河流。

伊、洛、瀍、涧四水:指伊河、洛河、瀍河、涧河,四条河流。

陕州:地名,今属河南省。

巩县:地名,今属河南省。

黄沁同知:指黄河和沁水流域的同知官员。

水志:指记录水位变化的记录。

桃汛:指桃花汛期,即春季河水上涨的时期。

霜降:二十四节气之一,秋季的一个节气,表示天气逐渐变冷。

长落尺寸:指水位上升或下降的尺寸。

具报:指详细报告。

陡涨:指河水突然上涨。

江南总河:指江南地区的总河道官员。

修防:指修建和加固堤防。

大丹河:地名,原文中未提及具体信息。

河内县:地名,今属河南省。

丹谷口:地名,原文中未提及具体信息。

拦河石坝:指拦截河水的石坝。

卫河:地名,今属河南省。

苏门山:地名,原文中未提及具体信息。

三斗门:地名,原文中未提及具体信息。

官渠:指为官方运输而修建的渠道。

民渠:指为民间灌溉而修建的渠道。

石坝:指由石头修建的坝。

清口:清河口。

高堰五坝:指高堰地区的五个堤坝。

河溢:指河水溢出河岸,泛滥成灾。

徐州韩家塘:地名,今属江苏省。

分驻:指分别驻扎。

堵筑:指堵塞河堤缺口。

蒇工:指工程完成。

河工:指从事河道工程的人员。

格於缆:指被绳索阻挡。

骑都尉:官职,骑都尉。

世职:指世袭的官职。

入赀授县丞:指通过捐纳财物获得县丞的官职。

补沂水:指被补任沂水县的官员。

累迁:连续升迁。

苏松太道:官职,苏松太道。

坐事罢:因事被罢免。

署河库道:指代理河库道的官员。

真除:正式任命。

署江南河道总督:指代理江南河道总督。

河东河道总督:河东河道总督,负责治理黄河的官员。

考城:地名,今属河南省。

芝麻庄:地名,原文中未提及具体信息。

张家油房:地名,原文中未提及具体信息。

塞:指堵塞。

夺官:指被剥夺官职。

发江南河工效力:指被派往江南河道工程中服役。

荷花塘:地名,原文中未提及具体信息。

南阳、昭阳、独山诸湖:指南阳湖、昭阳湖、独山湖等湖泊。

淤成平陆:指湖泊淤积成陆地。

伊犁:地名,今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刑部:刑部是古代的司法部门。

戍所:指被流放到边远地区服役的地方。

荷校:指被罚站岗。

黑龙江:地名,今属黑龙江省。

何煟:何煟,字谦之,是清朝官员,浙江山阴人,籍贯湖南靖州。他在雍正年间开始进入官场,之后在江南河工中效力,后来升迁至河库道、两淮盐运使等职位。

字谦之:字是古代对人的别称,谦之是何煟的字,表示他的谦逊。

浙江山阴:山阴是古代县名,位于今浙江省绍兴市。

籍湖南靖州:籍贯指一个人的出生地或祖籍地,靖州是湖南省的一个地名。

雍正中:雍正是中国清朝的一个年号,雍正中指的是雍正年间。

入赀授州同:入赀授官,指通过捐钱获得官职,州同是官职名。

效力江南河工:效力指为某事或某人服务,江南河工指江南地区的河工。

大学士河道总督嵇曾筠:大学士是清朝的高级官职,河道总督是负责河道治理的官员,嵇曾筠是当时的一位官员。

浙江尖山海塘:尖山海塘是位于浙江省尖山的一座海塘。

杭州东塘同知:同知是官职名,东塘同知指杭州东塘的同知。

避本籍:避本籍是指为了避免在本籍地任职,以免有徇私舞弊之嫌。

乾隆初:乾隆是中国清朝的一个年号,乾隆初指的是乾隆年间初期。

权丰砀通判:权丰砀是地名,通判是官职名。

桃源同知:桃源同知指桃源的同知。

擢河库道:擢是提升的意思,河库道是官职名。

迁两淮盐运使:迁是调任的意思,两淮盐运使是官职名。

特敕兼管河务:特敕是皇帝的特别命令,兼管河务是指同时负责河务。

以母忧去官:以母忧去官是指因为母亲去世而辞去官职。

尚书刘统勋等:尚书是官职名,刘统勋是当时的一位官员。

河库帑项不清:河库帑项是指河库的财政,不清表示财政不清。

徒:徒是流放的意思。

追偿:追偿是指追回欠款。

拘留工次:拘留工次是指被拘留工地。

久乃缴完免罪:久乃缴完表示经过一段时间后才缴清欠款,免罪表示最终免除了罪责。

侍郎梦麟:侍郎是官职名,梦麟是当时的一位官员。

副总河嵇璜:副总河是官职名,嵇璜是当时的一位官员。

淮扬道:同上。

总督尹继善:总督是官职名,尹继善是当时的一位官员。

郎中:同上。

河决中牟杨桥:河决是指河流决口。

大学士刘统勋等:同上。

开归陈许道:开归陈许道是官职名。

山东运河道:山东运河道是官职名。

按察使:古代官职,负责监察地方行政和司法。

浮屠说:浮屠是佛教的异译,浮屠说即佛教的说法。

谳狱:谳狱是指审理案件。

比:比是对比、比较的意思。

睢州民刘玉树谋杀人:睢州是地名,刘玉树是谋杀人的人。

布政使:古代官职,负责地方行政。

巡抚:古代官职,负责一个省的行政。

两权巡抚:两权巡抚是指同时担任两个巡抚的职务。

两淮盐运使:同上。

淅川、内乡:淅川、内乡是地名。

正阳、确山:正阳、确山是地名。

抚恤缓徵:抚恤是指抚慰、慰问,缓徵是指缓征赋税。

永定河:永定河是流经北京市的一条河流。

上:上指皇帝。

圣谕:圣谕是皇帝的命令或指示。

议言条款:议言条款是指讨论的条款。

勒碑垂久远:勒碑是指刻碑,垂久远是指流传久远。

常平仓:常平仓是古代用来储存粮食的仓库。

溢额:溢额是指超出规定数量的额度。

河南漕穀:漕穀是指漕运的粮食。

蓟米:蓟米是指蓟州的米。

近水次祥符等三十五州县:祥符是地名,近水次祥符等三十五州县是指靠近水边的三十五个州县。

总督衔:总督衔是指担任总督的官职。

兵部尚书衔:兵部尚书衔是指担任兵部尚书的官职。

会剿王伦:会剿是指联合剿灭,王伦是当时的一个叛乱首领。

道内黄:道内黄是地名。

太子太保:太子太保是官职名,是一种荣誉性的官职。

祀贤良祠:祀贤良祠是指祭祀贤良之人的祠堂。

谥恭惠:谥是古代对去世的人给予的尊称,恭惠是何煟的谥号。

自贡生入赀授道员:自贡生是指通过贡举考试入仕,入赀授道员是指通过捐钱获得道员的官职。

山东督粮道:山东督粮道是官职名。

河南河北道:河南河北道是官职名。

河溢仪封:河溢是指河流溢出。

仪封:指地名,位于河南省。

大学士高晋:大学士高晋是当时的一位官员。

青龙冈:青龙冈是地名。

兖州伊家河:兖州是地名,伊家河是地名。

运河:指京杭大运河,是中国古代的一条重要水道。

八闸:八闸是指运河上的八个水闸。

兰阳:兰阳是地名。

商丘:商丘是地名。

格堤:格堤是河堤的一种形式。

挑水坝:挑水坝是河堤上的一种结构,用于挑水。

河南勘验引水子沟:河南勘验引水子沟是指到河南去检查引水子沟。

山东、河南督察:山东、河南督察是指对山东和河南进行督察。

师讨石峰堡乱回:同上。

道河南:道河南是指经过河南。

复顶带、养廉:复顶带、养廉是指恢复顶戴和养廉银。

朝邑:朝邑是地名。

淤积泥沙:淤积泥沙是指河流沉积的泥沙。

护城堤:护城堤是保护城池的堤坝。

江西河路:江西河路是指江西的河流。

盗舟:盗舟是指被盗的船只。

巡船:巡船是指巡逻的船只。

丰城镇平堤:丰城镇平堤是指丰城镇的平堤。

安徽巡抚:安徽巡抚是官职名。

祝八旬万寿:祝八旬万寿是指庆祝皇帝八十大寿。

合肥:合肥是地名。

吴嗣爵:吴嗣爵,字树屏,浙江钱塘人,是清朝官员。

钱塘:钱塘是地名,位于今浙江省杭州市。

成进士:成进士是指通过科举考试成为进士。

礼部主事:礼部主事是官职名。

吏部:吏部是古代的官署,负责官员的选拔和考核。

常州知府:常州知府是官职名,负责常州的行政。

保宁:保宁是地名。

视学湖北:视学是指视察学政,湖北是地名。

福建:福建是地名。

淮安知府:淮安知府是官职名。

洪泽湖:湖泊名。

天然坝:天然坝是指自然形成的坝。

防河官吏:防河官吏是指负责防河的官员。

运使调用:运使调用是指由运使调任其他职位。

擢:提拔,提升官职。

迁:调动官职,升迁。

调:调动官职。

积欠:长期拖欠。

应徵:应当征收。

口粮:口粮,指粮食。

特旨:皇帝特别下达的命令。

缓徵:延期征收。

上谘:向上请示。

托恩多:人名,托恩多,巡抚的名字。

嗣爵:继承爵位的人。

藉:借助,利用。

卸过:推卸责任。

有司:官吏。

催徵:催促征收。

不力:不尽力。

地:地方。

命:命令。

发:派遣。

江南河工:江南地区的河工。

同知:古代官职,协助知府处理政务。

署理:代理。

官运使:古代官职,负责官府运输。

侵蚀:侵占。

提引公费:提取的公共费用。

坐降调:因罪降职。

改夺官:改任其他官职。

留任:继续留任。

修补:修缮。

丁庙:丁姓的庙宇。

六里:地名。

南旺:地名。

荆门:地名。

戴村:地名。

闸坝:水闸。

民堰:民间的堤坝。

官堤:官方的堤坝。

交错:交叉。

督令:命令监督。

培修:加固修缮。

嘉之:赞赏。

署河南巡抚:代理河南巡抚。

伏秋:伏天和秋天。

汶水:河流名。

斗门:水闸。

祗能:只能。

收水:收集水。

出水:排出水。

石闸:用石头建造的水闸。

迁江南河道总督:调任江南河道总督。

尾闾:河流的末端。

筹濬:筹划挖掘。

运道:运输通道。

寻:不久。

觐行在:到皇帝所在的地方觐见。

掖:搀扶。

改吏部侍郎:改任吏部侍郎。

乞罢:请求辞职。

归:回家。

伊尔根觉罗氏:满洲的一个姓氏。

满洲正黄旗人:满洲正黄旗的人。

官镶蓝旗满洲副都统:官职,镶蓝旗满洲副都统。

翻译举人:通过翻译考试成为举人。

理藩院笔帖式:官职,理藩院笔帖式。

管苏州织造:负责苏州的织造。

果亲王弘適:人名,果亲王弘適。

短价:压低价格。

朝衣:朝服。

召还京:召回京城。

予主事衔:授予主事衔。

佐:辅助。

普福:人名,普福。

两江总督:官职,两江总督。

松江知府:官职,松江知府。

加道衔:增加道衔。

署苏州织造:代理苏州织造。

按察使吴坛:人名,按察使吴坛。

裁巡检弓兵:裁减巡检和弓兵。

增州县捕役:增加州县的捕役。

寝其议:搁置其提议。

海州河道:海州的河道。

社穀:社仓的粮食。

察验:检查验证。

报闻:上报并得到通知。

屯田:国家在边疆地区开垦的田地。

清釐册报:清理并上报户籍。

循新例:按照新的规定。

编审:编制和审查。

运丁:运输工人。

快丁:快速运输的工人。

輓输:运输。

津贴:补贴。

借项赎回:借来的钱用来赎回。

从之:同意。

溢:河水溢出。

偕:一起。

董工事:监督工程。

议叙:讨论并记录。

骑都尉世职:世袭的骑都尉官职。

拦黄坝:拦阻黄河的坝。

交汇处:交汇的地方。

倒灌:河水倒流。

引向:引导流向。

勘奏:调查并上报。

移筑:迁移并建造。

惠济祠:惠济祠。

迤上:向上延伸。

引河:引导河流的河。

陶庄:地名。

清、黄交汇处:清河和黄河交汇的地方。

刷沙:冲刷沙土。

重门保障:多重门保障。

木龙:用木头制成的防洪设施。

疏治:疏通治理。

抽槽:挖掘河槽。

放溜:让水流通过。

云梯关:地名。

二套:地名。

马港河:河流名。

残缺:损坏。

修复:修复。

补筑:补充建造。

北潮河:河流名。

西堰:西边的堤。

勘覆:调查并回复。

展:扩展。

套:地名。

迤西:向西延伸。

阿桂:阿桂,清朝官员,曾任大学士。

大学士:大学士,清朝官职,为朝廷的高级官员。

夏:指夏季,中国传统农历的一个季节,通常指公历的6月至8月。

郭家渡:指位于郭家渡的地方,可能是一个地名。

萨载:指人名,萨载是清朝的一位官员。

河道总督:指负责管理河道、防洪、治河等事务的官员职位。

陈辉祖:指人名,陈辉祖是清朝的一位官员。

诸州县:指多个州县,泛指多个地方。

睢宁:指地名,位于江苏省。

泗州:指地名,位于江苏省。

邳州:指地名,位于江苏省。

宿迁:指地名,位于江苏省。

灵壁:指地名,位于江苏省。

五河:指地名,位于江苏省。

抚恤:指安抚、救济。

宁贴:指安抚、救济的财物。

上谕:指皇帝的命令或指示。

陶庄新河:指位于陶庄的新河,可能是一个地名。

丰、砀、铜、沛:指地名,位于江苏省。

险工:指危险工程,可能指容易发生事故的工程。

洪泽、高宝诸湖:指洪泽湖和高宝湖,都是位于江苏省的大型湖泊。

高堰:指地名,位于江苏省。

石工:指用石头建造的工程。

砖工:指用砖块建造的工程。

毛城铺、苏家山、峰山头:指地名,位于江苏省。

清口东西坝:指位于清口的东西坝,可能是指河上的水坝。

智、义二坝:指地名,位于江苏省。

车逻、昭关:指地名,位于江苏省。

山东巡抚:山东巡抚,负责管理山东省的官员。

刘老涧坝:指地名,位于江苏省。

骆马湖:指地名,位于江苏省。

沂河:指地名,位于江苏省。

永济桥:指地名,位于江苏省。

金坛漕河:指地名,位于江苏省。

丹徒:指地名,位于江苏省。

句容:指地名,位于江苏省。

江宁:指地名,位于江苏省。

金山:指地名,位于江苏省。

瓜洲城:指地名,位于江苏省。

涟河:指地名,位于江苏省。

盐河口门:指地名,位于江苏省。

河南青龙冈:指地名,位于河南省。

沛县:指地名,位于江苏省。

戚山:指地名,位于江苏省。

夏镇:指地名,位于江苏省。

漕仓:指存放漕粮的仓库。

江西巡抚:指负责江西地区的巡抚官员。

婪贿:指贪污受贿。

天津:指地名,位于天津市。

运中河:指地名,位于江苏省。

清口东、西坝:指地名,位于江苏省。

沛县城:指地名,位于江苏省。

广西按察使:指负责广西地区的按察使官员。

云南迤西道:指地名,位于云南省。

军台:指古代用于通讯和军事的设施。

乾隆:指清朝的乾隆皇帝。

举人:指科举制度中的进士之前的级别。

教谕:指古代负责教育的官员。

大兴:指地名,位于北京市。

永定河北岸同知:指地名,位于河北省。

永定河道:指地名,位于河北省。

月隄:指地名,位于河南省。

曹、单河流:指地名,位于河南省。

淮安:指地名,位于江苏省。

清江浦:指地名,位于江苏省。

嘉庆:指清朝的嘉庆皇帝。

山西巡抚:指负责山西地区的巡抚官员。

伯麟:指人名,伯麟是清朝的一位官员。

韩鑅:韩鑅,清朝官员,曾担任河东河道总督等职务,负责治理黄河。

顺天大兴:顺天府大兴县,位于今天的北京市大兴区,是古代的行政区划。

贵州毕节:贵州毕节,位于贵州省,是古代的行政区划。

入赀授通判:入赀授官,指通过缴纳一定数量的钱财来获得官职。通判,古代官职,为地方行政官员。

拣发山东:拣发,指被选拔分配到某个地方。山东,位于中国东部,是古代的行政区划。

上河通判:上河,指黄河。上河通判,即黄河流域的通判。

累擢江南淮徐道:累擢,指连续晋升。江南淮徐道,指江南、淮河流域和徐州地区。

乾隆四十六年:乾隆四十六年,即公元1781年,清朝乾隆皇帝在位期间。

汶河:汶河,位于山东省,是黄河的支流。

泗河:泗河,位于山东省,是黄河的支流。

蜀山、马踏、马场、南旺诸湖:蜀山、马踏、马场、南旺等湖泊,位于山东省,是黄河流域的湖泊。

祥符焦桥:祥符焦桥,位于河南省,是黄河上的一个桥梁。

仪封曲家楼、青龙冈、大李家庄、孔家庄:这些地点位于河南省,是黄河决口的地方。

李奉翰:李奉翰,清朝官员,曾任江南河道总督。

国泰:国泰,清朝官员,曾任山东巡抚。

济宁:济宁,位于山东省,是古代的行政区划。

峄县黄林庄:峄县黄林庄,位于山东省,是古代的行政区划。

兰阳三堡:兰阳三堡,位于河南省,是古代的行政区划。

商丘七堡:商丘七堡,位于河南省,是古代的行政区划。

裕陵:裕陵,指清朝乾隆皇帝的陵墓。

世业尚矣:世业,指家族传承的事业。尚矣,表示赞叹。

河事:河事,指治理河流的事务。

嵇曾筠:嵇曾筠,清朝官员,曾任江南河道总督。

高斌:高斌,清朝官员,曾任河道总督。

李氏、何氏、吴氏:李氏、何氏、吴氏,指清朝时期的一些世家大族。

乾隆朝:乾隆朝,指清朝乾隆皇帝在位期间,即公元1735年至1796年。

嘉庆朝:嘉庆朝,指清朝嘉庆皇帝在位期间,即公元1796年至1820年。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清史稿-列传-卷一百十二-评注

韩鑅,顺天大兴人,原籍贵州毕节。入赀授通判,拣发山东,授上河通判。

此段文字介绍了韩鑅的籍贯和官职经历,展现了其仕途的起点。‘入赀授通判’表明韩鑅是通过捐纳获得官职,‘拣发山东,授上河通判’则说明其被选拔到山东担任上河通判一职,这是其职业生涯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累擢江南淮徐道。乾隆四十六年,授河东河道总督。

韩鑅在官场上的晋升之路颇为顺利,从江南淮徐道一路升至河东河道总督,这一职位在当时是负责治理黄河等水系的要职,显示了韩鑅在水利方面的才能和朝廷对他的信任。

奏言:‘山东运河,赖汶、泗来源及各湖接济。汶河上游东平戴村等处民堰,对岸沙淤,应凿滩抽沟,以展河势。泗河下游即为府河,自安居、十里二斗门入运,河浅堰卑,亦当疏治。蜀山、马踏、马场、南旺诸湖,现当济运泄水,堰根显露,正可取土培堤。’七月,河决祥符焦桥,疏请罪,上原之。

此段文字展示了韩鑅在担任河东河道总督期间,对山东运河治理的思考和行动。他提出了具体的治理措施,如疏浚河道、加固堤坝等,并且亲自前往现场处理河决事故,体现了他的责任感和务实精神。

工竟,命优叙。未几,河又决仪封曲家楼、青龙冈、大李家庄、孔家庄,凡溢四口。

韩鑅的治理工程虽然初见成效,但河水再次决口,表明治理工作任重道远,也反映了当时水利工程的复杂性和困难。

上令江南河道总督李奉翰赴工会督。水全出青龙冈,而孔家庄等三口皆塞。

此段文字反映了皇帝对水利问题的重视,以及他对于处理河决事故的果断措施。李奉翰的参与也显示了朝廷在处理重大水利事件时的协调能力。

又命大学士阿桂履勘,又令山东巡抚国泰赴工会督。

阿桂和国泰的参与,进一步强调了朝廷对水利问题的重视,同时也体现了皇帝在处理问题时善于借助人才、集思广益的态度。

工垂竟,坝蛰复溃。大学士嵇璜议引河北流复故道,上以谘阿桂、李奉翰及鑅。

此段文字揭示了水利治理中的复杂性和反复性,以及朝廷在决策时的谨慎态度。嵇璜的建议虽然被皇帝咨询,但最终未能实施,说明治理水利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

鑅疏言:‘青龙冈始漫,势甚汹涌,是以倒漾北行,分入沙、赵二河,穿运归海。未久旋即断流,仍行南注。地势北高南下,若於南岸建堤堵截,欲回狂澜使之北注,诚如圣谕必不能行。水性就下,未便轻议更张。’阿桂等所奏亦略同,乃寝璜议,惟以河水北行既已断流,责鑅何不即时具奏。

韩鑅在此段中表达了自己对于水利治理的见解,他认为水利问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处理,不能盲目跟从建议。他的观点得到了阿桂等人的支持,体现了专业知识和经验在决策中的重要性。

四十七年正月,坝复蛰。上闻运道河以南深通,河以北多淤垫,命鑅往微山湖北运河察勘。

此段文字说明了韩鑅在处理水利问题时,皇帝对他的信任和依赖。皇帝要求他前往微山湖北运河进行察勘,体现了皇帝对水利治理的重视和对韩鑅能力的认可。

二月,赴济宁,会国泰及巡漕御史毓奇察勘,请自济宁在城闸至峄县黄林庄,筑土堰、柴坝、椿埽、桥梁,设水站,置绞关;鑅并请察勘毕,还青龙冈工次。

韩鑅在此段中提出了具体的治理措施,如筑土堰、设水站等,这表明他在水利治理方面的专业性和实践经验。

上命鑅往来督察,复勘伊家河、荆山桥诸地水势,请濬铜山潘家屯引河益使宽深,并濬骆马湖、六塘河及济宁南北徒骇、马颊、伊家等河。

此段文字反映了韩鑅在水利治理上的全面性和细致性,他不仅关注主要的水系,还关注周边地区的河流,力求全面解决水利问题。

时青龙冈坝屡筑屡蛰,鑅遵上指迅筹宣泄,使黄水渐消。

韩鑅在处理青龙冈坝的问题上,采取了迅速有效的措施,体现了他的果断和应变能力。

复还青龙冈工次,会阿桂等於兰阳三堡改筑大堤,濬渠导水出商丘七堡入正河故道。

此段文字说明了韩鑅在水利治理上的持续性和连贯性,他与阿桂等人共同完成了大堤的改筑和渠道的疏导,这对于确保黄河流域的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鑅旋以父忧去。

韩鑅因父亲去世而离职,这表明他在官场上的忠诚和家庭责任感。

四十八年三月,青龙冈工始竟。

此段文字说明了韩鑅在水利治理上的成就,他最终完成了青龙冈的治理工程,这对于保障黄河流域的稳定和农业生产的顺利进行具有重要意义。

四十九年,服阕,授工部侍郎。

韩鑅在服丧期满后,恢复了官职,并被授予工部侍郎的职位,这表明他在朝廷中的地位和影响力。

部议鑅任河督时应偿帑十四万馀两,诏免十之七。

此段文字反映了朝廷对韩鑅在水利治理上的贡献的认可,以及对他个人的宽容和优待。

五十四年,命会勘通惠、温榆二河,及朝阳门外护城河。

韩鑅在晚年仍然被朝廷委以重任,这表明他在水利治理方面的经验和能力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调户部。

韩鑅在官场上的职位变动,表明他在朝廷中的影响力逐渐扩大。

五十五年,命往江南会同江南河道总督兰第锡督防汛。

此段文字说明了韩鑅在水利治理上的经验和能力得到了朝廷的认可,他被派往江南协助兰第锡进行防汛工作。

嘉庆三年,调兵部。

韩鑅在嘉庆三年被调至兵部,这表明他在朝廷中的地位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

四年三月,命守护裕陵。

此段文字说明了韩鑅在晚年仍然受到朝廷的信任,他被派去守护裕陵,这是对他一生贡献的肯定。

六年,以年老休致。

韩鑅因年老而退休,这表明他在官场上的生涯已经走到了尽头。

九年,卒。

韩鑅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在水利治理方面的贡献和成就,使得他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的一位著名水利专家。

论曰:世业尚矣,於河事尤可徵。

这段文字是对韩鑅一生的总结,强调了他在水利治理方面的贡献和成就,认为他的事迹值得后世学习和传承。

前乎此者,嵇曾筠有子璜,高斌有从子高晋。若李氏、何氏、吴氏皆继之而起,宏及子奉翰、煟及子裕城并有名乾隆朝,嗣爵子璥则下逮嘉庆,奉翰子亨特,贪侈陨绩,忝祖父矣。

这段文字回顾了历史上在水利治理方面有杰出贡献的家族和人物,以及他们的影响力和传承。

清时以诚笃名,第锡以廉洁著。

这段文字评价了当时清代的官员,认为他们以诚笃和廉洁著称。

青龙冈塞河决,历两载工始竟,阿桂主之,萨载、韩鑅佐之。

这段文字回顾了青龙冈河坝治理的全过程,强调了阿桂和韩鑅在其中的重要作用。

详具其始末,见成功之难也。

这段文字总结了水利治理的复杂性和难度,认为成功的背后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和智慧。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清史稿-列传-卷一百十二》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21299.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