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千金方-妇人方中-虚烦第十一

作者: 孙思邈(约581年-682年),唐代著名医学家,素有“药王”之称。孙思邈在医学领域有着极高的声誉,他的《千金方》是中医药学史上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医学巨著。

年代:成书于唐代(约7世纪)。

内容简要:《千金方》是孙思邈根据自己多年的医学实践和总结,编写的关于药物治疗和方剂的大全。书中详细记录了多种疾病的诊断方法、治疗方案及相应的方剂。全书涵盖了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等多个领域,并强调了药物的使用和配伍原则。孙思邈特别提到“药物不妄用”,并结合了大量实际病例,以指导医学实践。它是中国古代医学的珍贵遗产,至今仍为许多中医药学者所引用。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千金方-妇人方中-虚烦第十一-原文

薤白汤

治产后胸中烦热逆气方。

薤白半夏甘草人参知母各二两石膏四两栝楼根三两麦门冬半升

上八味㕮咀,以水一斗三升煮取四升,去滓,分五服,日三夜二。热甚,即加石膏知母各一两。

竹根汤

治产后虚烦方。

甘竹根细切一斗五升,以水二斗煮取七升,去滓,纳小麦二升、大枣二十枚,复煮麦熟三四沸,纳甘草一两、麦门冬一升,汤成去滓,服五合,不瘥更服取瘥,短气亦服之。

人参当归汤

治产后烦闷不安方。

人参当归麦门冬桂心干地黄各一两大枣二十个粳米一升淡竹叶三升芍药四两

上九味㕮咀,以水一斗二升先煮竹叶及米,取八升,去滓,纳药煮取三升,去滓,分三服。若烦闷不安者,当取豉一升,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尽服之,甚良。

甘竹茹汤

治产后内虚,烦热,短气方。

甘竹茹一升人参茯苓甘草各一两黄芩三两

上五味㕮咀,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三服,日三。

知母汤

治产后乍寒乍热,通身温壮,胸心烦闷方。

知母三两芍药黄芩各二两桂心甘草各一两

上五味㕮咀,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半,分三服。一方不用桂心,加生地黄。

竹叶汤

治产后心中烦闷不解方。

生淡竹叶麦门冬各一升甘草二两生姜茯苓各三两大枣十四个小麦五合

上七味㕮咀,以水一斗先煮竹叶小麦,取八升,纳诸药煮取三升,去滓,分三服。若心中虚悸者,加人参二两;其人食少无谷气者,加粳米五合;气逆者,加半夏二两。

淡竹茹汤

治产后虚烦,头痛,短气欲绝,心中闷乱不解,必效方。

生淡竹茹一升麦门冬五合甘草一两小麦五合生姜三两,《产宝》用干葛 大枣十四枚,《产宝》用石膏三两

上六味㕮咀,以水一斗煮竹茹小麦,取八升,去滓,乃纳诸药,煮取一升,去滓,分二服,羸人分作三服。若有人参入一两;若无人参,纳茯苓一两半亦佳。人参茯苓皆治心烦闷及心虚惊悸,安定精神。有则为良,无自依方服一剂,不瘥更作。若气逆者,加半夏二两。

赤小豆散

治产后烦闷,不能食,虚满方。

赤小豆三七枚烧作末,以冷水和,顿服之。

治产后烦闷,蒲黄散方蒲黄以东流水和方寸匕服,极良。

蜀漆汤

治产后虚热往来,心胸烦满,骨节疼痛,及头痛壮热,晡时辄甚,又如微疟方。

蜀漆叶一两黄芪五两桂心甘草黄芩各一两知母芍药各二两生地黄一斤

上八味㕮咀,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三服。此汤治寒热,不伤人。

芍药汤

治产后虚热头痛方。

白芍药干地黄牡蛎各五两桂心三两

上四味㕮咀,以水一斗煮取二升半,去滓,分三服,日三。此汤不伤损人,无毒。亦治腹中拘急痛。若通身发热,加黄芩二两。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千金方-妇人方中-虚烦第十一-译文

薤白汤:治疗产后胸中烦热和逆气的方剂。薤白、半夏、甘草、人参、知母各二两,石膏四两,瓜楼根三两,麦门冬半升。将这八种药材一起捣碎,用一斗三升的水煮,煮至四升,去渣,分成五份,每天三次,晚上两次服用。如果热得厉害,就加石膏和知母各一两。

竹根汤:治疗产后虚烦的方剂。甘竹根切成细片,一斗五升,用水二斗煮,煮至七升,去渣,加入小麦二升、大枣二十枚,再煮,直到小麦熟透,再煮三四次,加入甘草一两、麦门冬一升,煮成后去渣,服用五合。如果不舒服,可以继续服用,直到症状缓解,如果短气也可以服用。

人参当归汤:治疗产后烦闷不安的方剂。人参、当归、麦门冬、桂心、干地黄各一两大枣二十个、粳米一升、淡竹叶三升、芍药四两。将这九种药材一起捣碎,先用一斗二升的水煮竹叶和米,煮至八升,去渣,然后加入其他药材煮,煮至三升,去渣,分成三份服用。如果烦闷不安,取豆豉一升,用水三升煮,煮至一升,全部服用,效果很好。

甘竹茹汤:治疗产后内虚、烦热、短气的方剂。甘竹茹一升、人参、茯苓、甘草各一两、黄芩三两。将这五种药材一起捣碎,用六升水煮,煮至二升,去渣,分成三份,每天三次。

知母汤:治疗产后忽冷忽热,全身发热,胸心烦闷的方剂。知母三两、芍药、黄芩各二两、桂心、甘草各一两。将这五种药材一起捣碎,用五升水煮,煮至二升半,分成三份服用。还有一种方子不用桂心,加生地黄。

竹叶汤:治疗产后心中烦闷不解的方剂。生淡竹叶、麦门冬各一升、甘草二两、生姜、茯苓各三两、大枣十四个、小麦五合。将这七种药材一起捣碎,用一斗水煮,煮至八升,去渣,然后加入其他药材煮,煮至三升,去渣,分成三份服用。如果心中空虚,心跳,加人参二两;如果食欲不振,没有谷气,加粳米五合;如果气逆,加半夏二两。

淡竹茹汤:治疗产后虚烦、头痛、短气欲绝、心中闷乱不解的特效方剂。生淡竹茹一升、麦门冬五合、甘草一两、小麦五合、生姜三两,《产宝》中用干葛、大枣十四枚,《产宝》中用石膏三两。将这六种药材一起捣碎,用一斗水煮,煮至八升,去渣,然后加入其他药材,煮至一升,去渣,分成两份服用,体弱的人分成三份服用。如果有人参,加一两;如果没有人参,加茯苓一两半也好。人参和茯苓都能治疗心烦闷和心虚惊悸,安定精神。有这两种药材的,效果就很好,没有的话,按照方子服一剂,如果不缓解,再服一剂。如果气逆,加半夏二两。

赤小豆散:治疗产后烦闷,不能吃饭,身体虚满的方剂。赤小豆三七枚烧成末,用冷水调和,一次服用。

治产后烦闷,蒲黄散方:蒲黄用东流水调和,方寸匕服用,效果极好。

蜀漆汤:治疗产后虚热往来,心胸烦满,骨节疼痛,以及头痛、壮热,晡时加重,像轻微的疟疾一样的方剂。蜀漆叶一两、黄芪五两、桂心、甘草、黄芩各一两、知母、芍药各二两、生地黄一斤。将这八种药材一起捣碎,用一斗水煮,煮至三升,分成三份服用。这个汤剂治疗寒热,不会伤害人。

芍药汤:治疗产后虚热头痛的方剂。白芍药、干地黄、牡蛎各五两、桂心三两。将这四种药材一起捣碎,用一斗水煮,煮至二升半,去渣,分成三份,每天三次。这个汤剂不会伤害人,无毒。也可以治疗腹中拘急痛。如果全身发热,加黄芩二两。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千金方-妇人方中-虚烦第十一-注解

薤白:一种植物,其鳞茎可食用,具有清热解毒、通乳散结的功效。

半夏:一种植物,其块茎有镇咳、祛痰、止吐的功效,但有毒。

甘草:一种植物,其根和根状茎具有调和药性、解毒、润肺的功效。

人参:一种植物,其根具有大补元气、养血安神的功效。

知母:一种植物,其根具有清热泻火、滋阴润燥的功效。

石膏:一种矿物,具有清热解毒、生津止渴的功效。

栝楼根:一种植物的根,具有清热润肺、化痰止咳的功效。

麦门冬:一种植物,其块根具有滋阴润肺、生津止渴的功效。

甘竹根:一种植物的根,具有清热解毒、利尿通乳的功效。

小麦:一种谷物,具有养心、安神、止汗的功效。

大枣:一种水果,具有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的功效。

桂心:一种植物的树皮,具有温中散寒、活血止痛的功效。

干地黄:一种植物的根,具有滋阴清热、养血生津的功效。

芍药:一种植物,其根具有养血调经、缓中止痛的功效。

生姜:一种植物的根茎,具有发汗解表、温中止呕的功效。

茯苓:一种真菌,具有利水渗湿、健脾宁心的功效。

黄芩:一种植物,其根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功效。

赤小豆:一种豆类,具有利水消肿、解毒排脓的功效。

蒲黄:一种植物的干燥花粉,具有止血、化瘀、通乳的功效。

蜀漆:一种植物的叶,具有清热解毒、祛风止痛的功效。

黄芪:一种植物的根,具有补气固表、利水消肿的功效。

牡蛎:一种贝类,其壳具有滋阴潜阳、软坚散结的功效。

白芍药:一种植物的根,具有养血调经、缓中止痛的功效。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千金方-妇人方中-虚烦第十一-评注

薤白汤,方中薤白与半夏相配,具有温肺化痰、降逆止呕之效,适用于产后胸中烦热逆气之症。甘草、人参、知母等药材的加入,旨在调和脾胃,滋阴清热,使方剂整体温润而不燥烈,体现了中医‘辨证施治’的原则。

竹根汤,方中甘竹根性凉,具有清热解毒、生津止渴的功效,适用于产后虚烦之症。小麦、大枣的加入,旨在养心安神,调和脾胃,使方剂整体温润而不伤阴。

人参当归汤,方中人参、当归、麦门冬等药材具有补气养血、安神定志的功效,适用于产后烦闷不安之症。桂心、干地黄等药材的加入,旨在温经止痛,调和脾胃,使方剂整体温润而不伤阴。

甘竹茹汤,方中甘竹茹性凉,具有清热解毒、生津止渴的功效,适用于产后内虚、烦热、短气之症。人参、茯苓、甘草等药材的加入,旨在调和脾胃,滋阴清热,使方剂整体温润而不燥烈。

知母汤,方中知母性寒,具有清热解毒、滋阴降火之效,适用于产后乍寒乍热、胸心烦闷之症。芍药、黄芩等药材的加入,旨在调和脾胃,滋阴清热,使方剂整体温润而不燥烈。

竹叶汤,方中竹叶性凉,具有清热解毒、生津止渴的功效,适用于产后心中烦闷不解之症。麦门冬、甘草等药材的加入,旨在养心安神,调和脾胃,使方剂整体温润而不伤阴。

淡竹茹汤,方中淡竹茹性凉,具有清热解毒、生津止渴的功效,适用于产后虚烦、头痛、短气欲绝、心中闷乱不解之症。人参、茯苓等药材的加入,旨在调和脾胃,滋阴清热,使方剂整体温润而不燥烈。

赤小豆散,方中赤小豆性平,具有利水消肿、清热解毒的功效,适用于产后烦闷、不能食、虚满之症。冷水的调和,使方剂整体温润而不伤阴。

蒲黄散,方中蒲黄性平,具有活血化瘀、止血止痛的功效,适用于产后烦闷之症。以东流水和,使方剂整体温润而不伤阴。

蜀漆汤,方中蜀漆性温,具有温经止痛、祛风除湿的功效,适用于产后虚热往来、心胸烦满、骨节疼痛、头痛壮热之症。黄芪、桂心等药材的加入,旨在调和脾胃,滋阴清热,使方剂整体温润而不燥烈。

芍药汤,方中白芍药性平,具有养血调经、止痛的功效,适用于产后虚热头痛之症。干地黄、牡蛎等药材的加入,旨在调和脾胃,滋阴清热,使方剂整体温润而不燥烈。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千金方-妇人方中-虚烦第十一》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20994.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