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千金方-妇人方下-月经不调第二十一

作者: 孙思邈(约581年-682年),唐代著名医学家,素有“药王”之称。孙思邈在医学领域有着极高的声誉,他的《千金方》是中医药学史上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医学巨著。

年代:成书于唐代(约7世纪)。

内容简要:《千金方》是孙思邈根据自己多年的医学实践和总结,编写的关于药物治疗和方剂的大全。书中详细记录了多种疾病的诊断方法、治疗方案及相应的方剂。全书涵盖了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等多个领域,并强调了药物的使用和配伍原则。孙思邈特别提到“药物不妄用”,并结合了大量实际病例,以指导医学实践。它是中国古代医学的珍贵遗产,至今仍为许多中医药学者所引用。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千金方-妇人方下-月经不调第二十一-原文

白垩丸

治妇人月经一月再来,或隔月不来,或多或少淋沥不断,或来而腰腹痛,嘘吸不能食,心腹痛,或青黄黑色,或如水,举体沉重方。

白垩白石脂牡蛎禹余粮龙骨细辛乌贼骨各一两半当归芍药黄连茯苓干姜桂心人参瞿麦石韦白芷白敛附子甘草各一两蜀椒半两

上二十一味为末,蜜丸如梧子大。空心酒下二十丸,日三。至月候来时,日四五服为佳。

桃仁汤

治产后及堕身,月水不调,或淋沥不断,断后复来,状如泻水,四体嘘吸,不能食,腹中坚痛不可行动,月水或前或后,或经月不来,举体沉重,惟欲眠卧,多思酸物方。

桃仁五十枚泽兰甘草芎人参各二两牛膝桂心牡丹皮当归各三两芍药生姜半夏各四两地黄八两蒲黄七合

上十四味㕮咀,以水二斗煮取六升半,分六服。

杏仁汤

治月经不调,或一月再来,或两月三月一来,或月前或月后,闭塞不通方。

杏仁二两桃仁一两大黄三两水蛭虻虫各三十枚

上五味㕮咀,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分三服。一服当有物随大小便有所下,下多者止之,少者勿止,尽三服。

大黄朴消汤

治经年月水不利,胞中有风冷所致,宜下之。

大黄牛膝各五两朴消牡丹甘草紫菀各三两,《千金翼》作紫葳代赭一两桃仁虻虫水蛭干姜细辛芒消各二两麻仁五合

上十四味㕮咀,以水一斗五升煮取五升,去滓,纳消令烊,分五服,五更为首,相去一炊顷,自下后将息,忌见风。

茱萸虻虫汤

治久寒月经不利,或多或少方。

吴茱萸三升虻虫水蛭虫牡丹各一两生姜一斤小麦半夏各一升大枣二十枚桃仁五十枚人参牛膝各三两桂心六两甘草一两半芍药二两

上十五味㕮咀,以酒一斗、水二斗煮取一斗,去滓,适寒温,一服一升,日三。不能饮酒人,以水代之。汤欲成,乃纳诸虫。不耐药者,饮七合。

抵党汤

治月经不利,腹中满时自减,并男子膀胱满急方。

虎掌《千金翼》作虎杖大黄各二两 桃仁三十枚 水蛭二十枚

上四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尽服之,当下恶血为度。

七熬丸

治月经不利,手足烦热,腹满,默默不欲寐,心烦方。

大黄一两半前胡一作柴胡芒消熬,各五两葶苈蜀椒并熬,各六铢生姜芎各十八铢茯苓十五铢杏仁九铢,熬桃仁二十枚,熬虻虫熬 水蛭各半合,熬

上十二味为末,蜜丸梧子大。空腹饮服七丸,日三,不知加一倍。《千金翼》无芎。又一方有䗪虫牡丹各二两,为十四味。

桃仁散

治月经来绕脐痛,上冲心胸,往来寒热如疟疰状。

桃仁五十枚䗪虫二十枚桂心五寸茯苓一两薏苡仁牛膝代赭各二两大黄八两

上八味治下筛,宿勿食,温酒服一钱匕,日三。

治月经往来,腹肿,腰腹痛方

䗪虫四枚蜀椒干姜各六铢大黄女青桂心芎各半两

上七味治下筛,取一刀圭,先食酒服之,日三,十日微下,善养之。

治月经不调,或月头或月后,或如豆汁,腰痛如折,两脚疼,胞中风寒,下之之方。

大黄朴消各四两牡丹三两桃仁一升人参阳起石茯苓甘草水蛭虻虫各二两

上十味㕮咀,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去滓,纳朴消令烊尽,分三服,相去如一饭顷。

阳起石汤

治月水不调,或前或后,或多或少,乍赤乍白方。

阳起石甘草续断干姜人参桂心各二两附子一两赤石脂三两伏龙肝五两生地黄一升

上十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二合,分四服,日三夜一。

治妇人忧恚,心下支满,膈中伏热,月经不利,血气上抢心,欲呕不可多食,懈怠不能动方

大黄芍药虻虫各二两土瓜根蜀椒黄芩白术干姜地骨皮一作炭皮芎各一两桂心干漆各一两半

右十二味为末,蜜丸如梧子。每服十丸,日三,不知加之。

牛膝丸

治产后月水往来,乍多乍少,仍复不通,时时疼痛,小腹里急,下引腰身重方。

牛膝芍药人参大黄各三两牡丹皮甘草当归芎各二两桂心一两䗪虫蛴螬蜚蠊各四十枚虻虫水蛭各七十枚

上十四味为末,蜜丸如梧子,酒服五丸,日三,不知稍增。

又方鹿角末服之。

又方生地黄汁三升煮取二升,服之。

又方饮人乳汁三合。

又方烧月经衣,井花水服之。

又方烧白狗粪焦,作末,酒服方寸匕,日三。

又方取白马尿服一升,良。

治月经不断方

船茹一斤净洗,河水四升半煮取二升,分二服。

又方服地黄酒,良。

又方服大豆酒,亦佳。

又方烧箕舌灰,酒服之。

又方灸内踝下白肉际青脉上,随年壮。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千金方-妇人方下-月经不调第二十一-译文

白垩丸:治疗妇女月经不规律,有时一个月来一次,有时隔一个月来一次,量多量少淋漓不断,有时来时腰腹痛,呼吸困难不能进食,心腹痛,颜色可能是青黄黑色,也可能是像水一样,全身沉重。

组成:白垩、白石脂、牡蛎、禹余粮、龙骨、细辛、乌贼骨各半两,当归、芍药、黄连、茯苓、干姜、桂心、人参、瞿麦、石韦、白芷、白敛、附子、甘草各一两,蜀椒半两。

用法:将这二十种药材研成末,用蜜制成如梧桐子大小的丸子。空腹时用酒送服二十丸,一天三次。等到月经来的时候,一天服用四五次为佳。

桃仁汤:治疗产后或堕胎后,月经不调,有时淋漓不断,断后复来,状如泄水,全身呼吸困难,不能进食,腹部坚硬疼痛不能行动,月经有时提前或延后,有时一个月不来,全身沉重,只想睡觉,喜欢酸味。

组成:桃仁五十枚,泽兰、甘草、芎、人参各二两,牛膝、桂心、牡丹皮、当归各三两,芍药、生姜、半夏各四两,地黄八两,蒲黄七合。

用法:将这十四种药材捣碎,用二斗水煮取六升半,分六次服用。

杏仁汤:治疗月经不调,有时一个月来一次,有时两个月或三个月来一次,有时提前或延后,闭经不通。

组成:杏仁二两,桃仁一两,大黄三两,水蛭、虻虫各三十枚。

用法:将这五种药材捣碎,用六升水煮取二升,分三次服用。一次服用后可能会有东西随大小便排出,排出多的人停止服用,排出少的人不要停止,服完三次。

大黄朴消汤:治疗多年月经不利,因胞中有风冷所致,宜用泻法。

组成:大黄、牛膝各五两,朴消、牡丹、甘草、紫菀各三两,《千金翼》中作紫葳、代赭一两,桃仁、虻虫、水蛭、干姜、细辛、芒消各二两,麻仁五合。

用法:将这十四种药材捣碎,用一斗五升水煮取五升,去渣,加入朴消使其溶化,分五次服用,五更时分开始,每隔一个炊时服用一次,服后休息,忌见风。

茱萸虻虫汤:治疗久病寒凉,月经不利,或多或少。

组成:吴茱萸三升,虻虫、水蛭、虫、牡丹各一两,生姜一斤,小麦一升,半夏一升,大枣二十枚,桃仁五十枚,人参、牛膝各三两,桂心六两,甘草一两半,芍药二两。

用法:将这十五种药材捣碎,用一斗酒、二斗水煮取一斗,去渣,根据温度服用一升,一天三次。不能饮酒的人,用水代替。汤快煮好时,加入各种虫子。不能耐受的人,喝七合。

抵党汤:治疗月经不利,腹部胀满时自减,以及男子膀胱胀满急迫。

组成:虎掌(或虎杖)、大黄各二两,桃仁三十枚,水蛭二十枚。

用法:将这四种药材用三升水煮取一升,全部服下,直到排出恶血为止。

七熬丸:治疗月经不利,手足烦热,腹部胀满,默默不欲入睡,心烦。

组成:大黄一两半,前胡(或柴胡)芒消各五两,葶苈、蜀椒各六铢,生姜、芎各十八铢,茯苓十五铢,杏仁九铢,熬桃仁二十枚,熬虻虫、水蛭各半合,熬。

用法:将这十二种药材研成末,用蜜制成如梧桐子大小的丸子。空腹时用酒送服七丸,一天三次,不知再加一倍。《千金翼》中没有芎。又有另一种配方,有䗪虫、牡丹各二两,共十四味。

桃仁散:治疗月经来时绕脐痛,上冲心胸,往来寒热如疟疾。

组成:桃仁五十枚,䗪虫二十枚,桂心五寸,茯苓一两,薏苡仁、牛膝、代赭各二两,大黄八两。

用法:将这八种药材研成末,睡前不要进食,用温酒送服一钱匕,一天三次。

治月经往来,腹肿,腰腹痛方:䗪虫四枚,蜀椒、干姜各六铢,大黄、女青、桂心、芎各半两。

用法:将这七种药材研成末,取一刀圭,饭前用酒送服,一天三次,十天后微微有下泻,好好调养。

治月经不调,或月头或月后,或如豆汁,腰痛如折,两脚疼,胞中风寒,下之之方:大黄、朴消各四两,牡丹三两,桃仁一升,人参、阳起石、茯苓、甘草、水蛭、虻虫各二两。

用法:将这十种药材捣碎,用九升水煮取三升,去渣,加入朴消使其溶化,分三次服用,每次间隔如一顿饭的时间。

阳起石汤:治疗月水不调,或提前或延后,或多或少,颜色忽红忽白。

组成:阳起石、甘草、续断、干姜、人参、桂心各二两,附子一两,赤石脂三两,伏龙肝五两,生地黄一升。

用法:将这十种药材用一斗水煮取三升二合,分四次服用,一天三次,晚上一次。

治妇人忧恚,心下支满,膈中伏热,月经不利,血气上冲心,欲呕不可多食,懒散不能动方:大黄芍药、虻虫各二两,土瓜根、蜀椒、黄芩、白术、干姜、地骨皮(或炭皮)、芎各一两,桂心、干漆各一两半。

用法:将这十二种药材研成末,用蜜制成如梧桐子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十丸,一天三次,不知再加。

牛膝丸:治疗产后月水往来,有时多有时少,有时不通,时时疼痛,小腹里急,下引腰身重。

组成:牛膝、芍药、人参、大黄各三两,牡丹皮、甘草、当归、芎各二两,桂心一两,䗪虫、蛴螬、蜚蠊各四十枚,虻虫、水蛭各七十枚。

用法:将这十四种药材研成末,用蜜制成如梧桐子大小的丸子。用酒送服五丸,一天三次,不知再加。

又有以下几种治疗方法:

1. 鹿角末服用。

2. 生地黄汁三升煮取二升,服用。

3. 饮人乳汁三合。

4. 烧月经衣,用井花水服用。

5. 烧白狗粪焦,作末,用酒送服方寸匕,一天三次。

6. 取白马尿服用一升,良。

治月经不断方:船茹一斤,洗净,河水四升半煮取二升,分两次服用。

又有以下几种治疗方法:

1. 服地黄酒,良。

2. 服大豆酒,亦佳。

3. 烧箕舌灰,用酒送服。

4. 灸内踝下白肉际青脉上,随年壮。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千金方-妇人方下-月经不调第二十一-注解

白垩丸:一种古代中药方剂,用于治疗妇人月经不调,腰腹痛等症状。

妇人月经:指女性每月一次的生理现象,即月经。

淋沥不断:形容月经流量持续不断,没有规律。

腰腹痛:腰部和腹部疼痛。

嘘吸:喘息,呼吸困难。

心腹痛:心脏和腹部疼痛。

青黄黑色:指月经的颜色,可能是由于不同的病理原因。

如水:形容月经颜色淡薄,接近清水色。

举体沉重:全身感觉沉重。

白垩:一种白色矿物,古代常用于制作药丸。

白石脂:一种矿物,古代用于制作药丸。

牡蛎:一种贝类,古代用于入药。

禹余粮:一种矿物,古代用于入药。

龙骨:古代用于入药的动物骨骼。

细辛:一种植物,古代用于入药,有温中散寒的作用。

乌贼骨:乌贼的内壳,古代用于入药。

当归:一种植物,古代用于入药,有补血调经的作用。

芍药:一种植物,古代用于入药,有活血调经的作用。

黄连:一种植物,古代用于入药,有清热解毒的作用。

茯苓:一种真菌,古代用于入药,有利水渗湿的作用。

干姜:一种植物,古代用于入药,有温中散寒的作用。

桂心:桂树的树皮,古代用于入药,有温中散寒的作用。

人参:一种植物,古代用于入药,有补气养血的作用。

瞿麦:一种植物,古代用于入药,有清热利尿的作用。

石韦:一种植物,古代用于入药,有清热利尿的作用。

白芷:一种植物,古代用于入药,有散寒止痛的作用。

白敛:一种植物,古代用于入药,有清热解毒的作用。

附子:一种植物,古代用于入药,有温中散寒的作用。

甘草:一种植物,古代用于入药,有调和药性的作用。

蜀椒:一种植物,古代用于入药,有温中散寒的作用。

桃仁:桃子的核,古代用于入药,有活血化瘀的作用。

泽兰:一种植物,古代用于入药,有活血调经的作用。

芎:一种植物,古代用于入药,有活血调经的作用。

牛膝:一种植物,古代用于入药,有活血调经的作用。

牡丹皮:牡丹的树皮,古代用于入药,有活血调经的作用。

生姜:一种植物,古代用于入药,有温中止呕的作用。

半夏:一种植物,古代用于入药,有燥湿化痰的作用。

地黄:一种植物,古代用于入药,有滋阴补血的作用。

蒲黄:一种植物,古代用于入药,有活血化瘀的作用。

杏仁:杏子的核,古代用于入药,有润肺止咳的作用。

大黄:一种植物,古代用于入药,有泻下通便的作用。

水蛭:一种水生动物,古代用于入药,有破血逐瘀的作用。

虻虫:一种昆虫,古代用于入药,有破血逐瘀的作用。

朴消:一种矿物,古代用于入药,有泻下通便的作用。

牡丹:一种植物,古代用于入药,有活血调经的作用。

紫菀:一种植物,古代用于入药,有润肺止咳的作用。

代赭:一种矿物,古代用于入药,有止血的作用。

芒消:一种矿物,古代用于入药,有泻下通便的作用。

麻仁:麻子的仁,古代用于入药,有润肠通便的作用。

吴茱萸:一种植物,古代用于入药,有温中止呕的作用。

小麦:一种植物,古代用于入药,有养心安神的作用。

大枣:一种植物,古代用于入药,有补中益气的作用。

虎掌:一种植物,古代用于入药,有活血化瘀的作用。

七熬丸:一种古代中药方剂,用于治疗月经不调,手足烦热等症状。

前胡:一种植物,古代用于入药,有清热解毒的作用。

柴胡:一种植物,古代用于入药,有疏肝解郁的作用。

葶苈:一种植物,古代用于入药,有泻下逐水的作用。

䗪虫:一种昆虫,古代用于入药,有破血逐瘀的作用。

桃仁散:一种古代中药方剂,用于治疗月经来绕脐痛,往来寒热等症状。

女青:一种植物,古代用于入药,有清热解毒的作用。

阳起石汤:一种古代中药方剂,用于治疗月水不调,颜色变化等症状。

阳起石:一种矿物,古代用于入药,有温肾壮阳的作用。

续断:一种植物,古代用于入药,有活血调经的作用。

赤石脂:一种矿物,古代用于入药,有收敛止血的作用。

伏龙肝:古代用于入药,有温中止呕的作用。

生地黄:一种植物,古代用于入药,有滋阴补血的作用。

大黄芍药:大黄和芍药的合称,古代用于入药,有清热解毒,活血调经的作用。

土瓜根:一种植物,古代用于入药,有清热解毒的作用。

黄芩:一种植物,古代用于入药,有清热燥湿的作用。

白术:一种植物,古代用于入药,有健脾益气的作用。

地骨皮:一种植物,古代用于入药,有清热凉血的作用。

干漆:一种植物,古代用于入药,有破血逐瘀的作用。

牛膝丸:一种古代中药方剂,用于治疗产后月水不调,小腹疼痛等症状。

蛴螬:一种昆虫,古代用于入药,有破血逐瘀的作用。

蜚蠊:一种昆虫,古代用于入药,有破血逐瘀的作用。

鹿角末:鹿角的粉末,古代用于入药,有温肾壮阳的作用。

生地黄汁:生地黄的汁液,古代用于入药,有滋阴补血的作用。

人乳汁:人的乳汁,古代用于入药,有滋补身体的作用。

烧月经衣:烧毁月经用的衣物,古代认为可以治疗月经不调。

井花水:井中的水,古代认为有特殊的疗效。

烧白狗粪焦:烧焦的白狗粪,古代用于入药,有温中止呕的作用。

白马尿:马的尿液,古代认为有特殊的疗效。

船茹:一种植物,古代用于入药,有清热解毒的作用。

地黄酒:用地黄制成的酒,古代认为有滋阴补血的作用。

大豆酒:用大豆制成的酒,古代认为有滋补身体的作用。

烧箕舌灰:烧焦的箕舌灰,古代用于入药,有清热解毒的作用。

灸内踝下白肉际青脉上:在脚踝内侧的白肉和青脉上灸,古代认为可以治疗月经不调。

随年壮:根据年龄的大小来调整灸的壮数,古代认为可以增强疗效。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千金方-妇人方下-月经不调第二十一-评注

白垩丸这一方剂,以白垩、白石脂、牡蛎等为主要成分,针对妇人月经不调、淋沥不断、腰腹痛等症状,体现了中医治疗注重调和气血、温补肝肾的理念。方中白垩、白石脂具有收敛止血、涩肠止泻的作用,牡蛎则可滋阴潜阳、软坚散结,共同调和月经。当归、芍药、黄连、茯苓等药材,则分别起到补血调经、清热燥湿、健脾利湿之效,体现了中医辨证施治的原则。

桃仁汤以桃仁、泽兰、甘草等为主要成分,治疗产后及堕身引起的月经不调,淋沥不断,状如泻水等症状。桃仁活血化瘀,泽兰行血调经,甘草调和诸药,共同起到活血化瘀、调经止痛的作用。此方体现了中医治疗产后病注重补血养血、调理气血的原则。

杏仁汤以杏仁、桃仁、大黄等为主要成分,治疗月经不调,闭塞不通等症状。杏仁、桃仁活血化瘀,大黄泻热通便,共同起到活血化瘀、通经止痛的作用。此方体现了中医治疗月经病注重活血化瘀、通经止痛的原则。

大黄朴消汤以大黄、牛膝、朴消等为主要成分,治疗经年月水不利,胞中有风冷所致的症状。大黄泻热通便,牛膝活血化瘀,朴消软坚散结,共同起到泻热通便、活血化瘀、软坚散结的作用。此方体现了中医治疗月经病注重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的原则。

茱萸虻虫汤以吴茱萸、虻虫、水蛭等为主要成分,治疗久寒月经不利,或多或少等症状。吴茱萸温中散寒,虻虫、水蛭活血化瘀,共同起到温中散寒、活血化瘀的作用。此方体现了中医治疗月经病注重温中散寒、活血化瘀的原则。

抵党汤以虎掌、大黄、桃仁等为主要成分,治疗月经不利,腹中满时自减,并男子膀胱满急等症状。虎掌活血化瘀,大黄泻热通便,桃仁活血化瘀,共同起到活血化瘀、泻热通便的作用。此方体现了中医治疗月经病注重活血化瘀、泻热通便的原则。

七熬丸以大黄、前胡、芒消等为主要成分,治疗月经不利,手足烦热,腹满,默默不欲寐,心烦等症状。大黄泻热通便,前胡疏风清热,芒消软坚散结,共同起到泻热通便、疏风清热、软坚散结的作用。此方体现了中医治疗月经病注重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的原则。

桃仁散以桃仁、䗪虫、桂心等为主要成分,治疗月经来绕脐痛,上冲心胸,往来寒热如疟疰状等症状。桃仁活血化瘀,䗪虫活血化瘀,桂心温经止痛,共同起到活血化瘀、温经止痛的作用。此方体现了中医治疗月经病注重活血化瘀、温经止痛的原则。

治月经往来,腹肿,腰腹痛方以䗪虫、蜀椒、干姜等为主要成分,治疗月经往来,腹肿,腰腹痛等症状。䗪虫、蜀椒活血化瘀,干姜温中散寒,共同起到活血化瘀、温中散寒的作用。此方体现了中医治疗月经病注重活血化瘀、温中散寒的原则。

治月经不调,或月头或月后,或如豆汁,腰痛如折,两脚疼,胞中风寒,下之之方以大黄、朴消、牡丹等为主要成分,治疗月经不调,腰痛如折,两脚疼,胞中风寒等症状。大黄泻热通便,朴消软坚散结,牡丹活血化瘀,共同起到泻热通便、软坚散结、活血化瘀的作用。此方体现了中医治疗月经病注重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的原则。

阳起石汤以阳起石、甘草、续断等为主要成分,治疗月水不调,或前或后,或多或少,乍赤乍白等症状。阳起石温肾壮阳,甘草调和诸药,续断补肝肾、强筋骨,共同起到温肾壮阳、补肝肾、强筋骨的作用。此方体现了中医治疗月经病注重温肾壮阳、补肝肾的原则。

治妇人忧恚,心下支满,膈中伏热,月经不利,血气上抢心,欲呕不可多食,懈怠不能动方以大黄芍药、虻虫、土瓜根等为主要成分,治疗妇人忧恚,心下支满,膈中伏热,月经不利等症状。大黄芍药清热解毒,虻虫活血化瘀,土瓜根清热解毒,共同起到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的作用。此方体现了中医治疗月经病注重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的原则。

牛膝丸以牛膝、芍药、人参等为主要成分,治疗产后月水往来,乍多乍少,仍复不通,时时疼痛,小腹里急,下引腰身重等症状。牛膝活血化瘀,芍药补血调经,人参补气养血,共同起到活血化瘀、补血调经、补气养血的作用。此方体现了中医治疗产后病注重补血养血、调理气血的原则。

治月经不断方以船茹、地黄酒、大豆酒等为主要成分,治疗月经不断等症状。船茹清热解毒,地黄酒、大豆酒活血化瘀,共同起到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的作用。此方体现了中医治疗月经病注重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的原则。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千金方-妇人方下-月经不调第二十一》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20990.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