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孙思邈(约581年-682年),唐代著名医学家,素有“药王”之称。孙思邈在医学领域有着极高的声誉,他的《千金方》是中医药学史上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医学巨著。
年代:成书于唐代(约7世纪)。
内容简要:《千金方》是孙思邈根据自己多年的医学实践和总结,编写的关于药物治疗和方剂的大全。书中详细记录了多种疾病的诊断方法、治疗方案及相应的方剂。全书涵盖了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等多个领域,并强调了药物的使用和配伍原则。孙思邈特别提到“药物不妄用”,并结合了大量实际病例,以指导医学实践。它是中国古代医学的珍贵遗产,至今仍为许多中医药学者所引用。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千金方-上七窍病-舌病第四-原文
舌主心脏,热即应舌,生疮裂破,引唇揭赤,升麻煎泄热方
蜀升麻射干各三两柏叶切,一升大青二两苦竹叶切,五合赤蜜八合生芦根蔷薇根白皮各五两生玄参汁三合地黄汁五合
上十味㕮咀,以水四升煮取一升,去滓,下玄参汁令两沸,次下地黄汁两沸,次下蜜煎取一升七合,绵惹取汁,安舌上含,细细咽之。
舌上疮,不得食,舌本强,颈两边痛,此是心虚热所致,治之方
柴胡升麻芍药栀子仁通草各二两黄芩大青杏仁各一两半生姜石膏各四两
上十味㕮咀,以水一斗九升煮取三升半,分四服,日三夜一,滓可重煎服之。
治舌卒肿,满口溢出如吹猪胞,气息不得通,须臾不治杀人方急以指刮破舌两边,去汁即愈;亦可以铍刀决两边破之,以疮膏敷之。
又方刺舌下两边大脉血出,勿使刺著舌下中央脉,血出不止杀人。不愈,血出数升,则烧铁篦令赤,熨疮数过,以绝血也。
又方半夏十二枚,洗熟,以醋一升煮取八合,稍稍含嗽之,吐出。加生姜一两佳。
治舌肿强满口方
满口含糖醋少许时,热通即止。
治舌肿起如猪胞方
釜下墨末,以醋厚敷舌上下,脱去更敷,须臾即消,若先决出血汁竟,敷之弥佳。凡此患,人皆不识,或错治益困,杀人甚急。但看其舌下自有噤虫形状,或如蝼蛄,或如卧蚕子,细看之有头尾,其头少白,烧铁钉烙头上使熟,即自消。
治舌胀满口,不得语方
䗪虫三十枚盐一升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三沸,含之,稍稍咽之,日三。
治舌强不得语方
矾石桂心
上二味等分,末之,安舌下,立瘥。
舌上黑,有数孔大如箸,出血如涌泉,此心脏病,治之方
戎盐黄芩一作葵子黄檗大黄各五两人参桂心甘草各二两
上七味末之,蜜和,以饮服十丸如梧子,日三。亦烧铁烙之。
治舌上出血如泉方
烧铁篦熟烁孔中,良。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千金方-上七窍病-舌病第四-译文
舌头是心脏的反映,如果心脏有热,舌头就会有反应,比如长疮裂开,嘴唇会红肿,可以用升麻煎剂来泄热。
蜀地的升麻和射干各三两,柏叶切下一升,大青二两,苦竹叶切五合,赤蜜八合,生芦根和蔷薇根白皮各五两,生玄参汁三合,地黄汁五合。
将这些药混合,用四升水煮取一升,去渣后,加入玄参汁使沸腾两次,接着加入地黄汁沸腾两次,然后加入蜜煎至一升七合,用绵过滤取汁,含在舌头上慢慢咽下。
舌头上的疮口不能吃东西,舌根强硬,颈部两边疼痛,这是心脏虚弱和热引起的,治疗方法如下:柴胡、升麻、芍药、栀子仁、通草各二两,黄芩、大青、杏仁各一两半,生姜、石膏各四两。
将这些药混合,用一斗九升水煮取三升半,分四次服用,每天三次,晚上一次,渣可以再煎服。
治疗舌头突然肿胀,满口流出像吹猪尿泡一样,呼吸不通,如果不及时治疗会致命,可以立即用手指刮破舌头的两边,去除汁液后就会好;也可以用刀割开两边的破口,用疮膏敷上。
还有方法是在舌下两边的大脉上刺出血,不要刺到舌下中央的脉,出血不止会致命。如果不愈,出血数升,可以将烧红的铁篦子放在疮上,多次熨烫,以绝血。
还有方法是用半夏十二枚,洗净煮熟,用一升醋煮取八合,慢慢含漱,吐出。加一两生姜更好。
治疗舌头肿胀充满口腔的方法:在嘴里含一点糖醋,热感通后即止。
治疗舌头肿胀像猪尿泡的方法:在锅底撒上墨末,用醋厚厚地敷在舌头上,脱落后再敷,一会儿就会消下去。如果先割破出血,再敷效果更好。所有这些病状,人们都不认识,或者治疗不当,病情会加重,甚至危及生命。只需观察舌下是否有虫子的形状,或者像蟑螂,或者像卧蚕子,仔细看有头尾,头部稍白,用烧红的铁钉烙在头上使其熟透,就会自愈。
治疗舌头肿胀充满口腔,无法说话的方法:用三十个蚯蚓和一升盐。
将这两味药用水三升煮三次沸腾,含着慢慢咽下,每天三次。
治疗舌头强硬无法说话的方法:用矾石和桂心。
将这两味药等分,研成末,放在舌下,立即见效。
舌头上有黑色的孔,像筷子那么大,出血如泉水,这是心脏病的症状,治疗方法如下:戎盐、黄芩(或葵子)、黄柏、大黄各五两,人参、桂心、甘草各二两。
将这些药研成末,用蜜调和,服用十丸,如梧桐子大小,每天三次。也可以用烧红的铁烙在头上。
治疗舌头出血如泉的方法:将烧红的铁篦子在孔中烙熟,效果很好。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千金方-上七窍病-舌病第四-注解
舌主心脏:中医理论中,舌与心脏相联系,认为舌的病变可以反映心脏的健康状况。
热即应舌:中医认为,心火过旺会反映在舌头上,表现为舌痛、生疮等症状。
生疮裂破:指舌头上出现疮口,裂开。
引唇揭赤:指唇部发红,可能是因为舌头上的疮口引起的。
升麻:中药,具有清热解毒、升阳发表的作用。
射干:中药,具有清热解毒、利咽消肿的作用。
柏叶:中药,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的作用。
大青:中药,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消肿的作用。
苦竹叶:中药,具有清热解毒、利尿消肿的作用。
赤蜜:即蜂蜜,具有润肺止咳、解毒生津的作用。
生芦根:中药,具有清热解毒、生津止渴的作用。
蔷薇根白皮:中药,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的作用。
生玄参汁:中药,玄参的汁液,具有清热解毒、滋阴降火的作用。
地黄汁:中药,地黄的汁液,具有滋阴清热、养血生津的作用。
㕮咀:古代中药煎制方法,将药材捣碎。
绵惹:用绵布过滤。
柴胡:中药,具有疏肝解郁、清热解毒的作用。
芍药:中药,具有养血调经、止痛的作用。
栀子仁:中药,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消肿的作用。
通草:中药,具有清热利湿、通乳的作用。
黄芩:中药,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作用。
杏仁:中药,具有润肺止咳、平喘的作用。
生姜:中药,具有解表散寒、温中止呕的作用。
石膏:中药,具有清热解毒、生津止渴的作用。
铍刀:古代的一种手术刀。
疮膏:用于治疗疮口的外用药膏。
半夏:中药,具有燥湿化痰、降逆止呕的作用。
醋:具有收敛、消毒的作用。
糖醋:糖和醋的混合物,用于治疗口腔疾病。
釜下墨末:古代用墨汁作为药物的成分。
噤虫:古代医学中指舌下的小虫,可能是指舌下静脉。
䗪虫:中药,具有清热解毒、利咽消肿的作用。
矾石:中药,具有解毒、收敛、止血的作用。
桂心:中药,具有温中散寒、活血止痛的作用。
戎盐:古代的一种盐,可能指岩盐。
葵子:中药,具有清热解毒、利湿消肿的作用。
黄檗:中药,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作用。
大黄:中药,具有泻下攻积、清热解毒的作用。
人参:中药,具有大补元气、生津止渴的作用。
铁篦:古代的一种铁制工具,此处可能指铁制的烙铁。
梧子:古代的计量单位,相当于现在的约7.8克。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千金方-上七窍病-舌病第四-评注
舌主心脏,热即应舌,生疮裂破,引唇揭赤,升麻煎泄热方。
此句点明了舌与心脏的关系,中医认为舌为心之苗,心脏有热则舌上出现症状。升麻煎泄热方是针对这种症状的治疗方法,体现了中医的辨证施治原则。
蜀升麻射干各三两柏叶切,一升大青二两苦竹叶切,五合赤蜜八合生芦根蔷薇根白皮各五两生玄参汁三合地黄汁五合。
此段详细列出了升麻煎泄热方的药材及其用量,其中蜀升麻、射干、柏叶等药材具有清热解毒、生津止渴的功效,而赤蜜、生芦根、蔷薇根等药材则具有滋润口腔、缓解疼痛的作用。
上十味㕮咀,以水四升煮取一升,去滓,下玄参汁令两沸,次下地黄汁两沸,次下蜜煎取一升七合,绵惹取汁,安舌上含,细细咽之。
此句描述了升麻煎泄热方的制作方法,㕮咀即捣碎,去滓即去除药渣,下药汁令沸则表示将药汁煮沸,蜜煎取汁则表示将蜜与药汁混合。此法体现了中医的煎药原则,即煎煮过程中要注意火候和时间。
舌上疮,不得食,舌本强,颈两边痛,此是心虚热所致,治之方。
此句指出舌上疮等症状是心虚热所致,并给出了相应的治疗方法,体现了中医的病因病机理论。
柴胡升麻芍药栀子仁通草各二两黄芩大青杏仁各一两半生姜石膏各四两。
此段列出了治疗心虚热所致舌上疮的方剂组成,柴胡、升麻、芍药等药材具有清热解毒、疏肝解郁的功效,而黄芩、大青、杏仁等药材则具有清热凉血、解毒消肿的作用。
上十味㕮咀,以水一斗九升煮取三升半,分四服,日三夜一,滓可重煎服之。
此句描述了治疗心虚热所致舌上疮的方剂的煎服方法,㕮咀即捣碎,煮取即煎煮,分四服即分为四次服用,日三夜一即每天三次,夜间一次。
治舌卒肿,满口溢出如吹猪胞,气息不得通,须臾不治杀人方急以指刮破舌两边,去汁即愈;亦可以铍刀决两边破之,以疮膏敷之。
此段描述了治疗舌卒肿的方法,刮破舌两边去汁或以铍刀破之,并敷以疮膏,体现了中医的治疗原则,即急则治标。
又方刺舌下两边大脉血出,勿使刺著舌下中央脉,血出不止杀人。不愈,血出数升,则烧铁篦令赤,熨疮数过,以绝血也。
此段介绍了另一种治疗方法,即刺舌下两边大脉出血,以绝血,体现了中医的治疗原则,即活血化瘀。
又方半夏十二枚,洗熟,以醋一升煮取八合,稍稍含嗽之,吐出。加生姜一两佳。
此段介绍了半夏醋煮方的制作方法,半夏具有燥湿化痰、降逆止呕的功效,醋具有收敛止泻、解毒消肿的作用,生姜则具有温中止呕、解表散寒的作用。
治舌肿强满口方满口含糖醋少许时,热通即止。
此句介绍了治疗舌肿强满口的方法,即含糖醋,体现了中医的简便疗法。
治舌肿起如猪胞方釜下墨末,以醋厚敷舌上下,脱去更敷,须臾即消,若先决出血汁竟,敷之弥佳。凡此患,人皆不识,或错治益困,杀人甚急。
此段介绍了治疗舌肿起如猪胞的方法,即用釜下墨末和醋敷舌,体现了中医的治疗原则,即因地制宜,对症下药。
但看其舌下自有噤虫形状,或如蝼蛄,或如卧蚕子,细看之有头尾,其头少白,烧铁钉烙头上使熟,即自消。
此句描述了舌下噤虫的症状和治疗方法,烧铁钉烙头上使熟即自消,体现了中医的治疗原则,即以毒攻毒。
治舌胀满口,不得语方䗪虫三十枚盐一升。
此段介绍了治疗舌胀满口,不得语的方法,即用䗪虫和盐煎煮,体现了中医的治疗原则,即以虫攻虫。
治舌强不得语方矾石桂心。
此段介绍了治疗舌强不得语的方法,即用矾石和桂心末之,安舌下,体现了中医的治疗原则,即对症下药。
舌上黑,有数孔大如箸,出血如涌泉,此心脏病,治之方戎盐黄芩一作葵子黄檗大黄各五两人参桂心甘草各二两。
此段描述了舌上黑,出血如涌泉的症状,认为是心脏病所致,并给出了相应的治疗方法,体现了中医的辨证施治原则。
上七味末之,蜜和,以饮服十丸如梧子,日三。亦烧铁烙之。
此句描述了治疗心脏病所致舌上出血的方法,即用戎盐、黄芩等七味药材末之,蜜和,以饮服,体现了中医的治疗原则,即内服外治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