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孙思邈(约581年-682年),唐代著名医学家,素有“药王”之称。孙思邈在医学领域有着极高的声誉,他的《千金方》是中医药学史上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医学巨著。
年代:成书于唐代(约7世纪)。
内容简要:《千金方》是孙思邈根据自己多年的医学实践和总结,编写的关于药物治疗和方剂的大全。书中详细记录了多种疾病的诊断方法、治疗方案及相应的方剂。全书涵盖了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等多个领域,并强调了药物的使用和配伍原则。孙思邈特别提到“药物不妄用”,并结合了大量实际病例,以指导医学实践。它是中国古代医学的珍贵遗产,至今仍为许多中医药学者所引用。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千金方-上七窍病-唇病第五-原文
论曰:凡齿龈宣露,多是疳及月蚀。
以角蒿灰夜敷龈间,使满,勿食油,不过二三夜瘥,食油及干枣即发。
所以患齿者,忌油、干枣及桂心。
每旦以一捻盐纳口中,以暖水含,揩齿及叩齿百遍,为之不绝,不过五日口齿即牢密。
凡人齿龈不能食果菜者,皆由齿根露也。
为此盐汤揩齿叩齿法,无不愈也,神良。
凡人好患齿病,多由月蚀夜食饮之所致也,识者深宜慎之。
所以日月蚀未平时,特忌饮食,小儿亦然。
治龋齿及虫痛方
白附子知母细辛各六铢芎高良姜各十二铢
上五味末之,以绵裹少许著齿上,有汁吐出,一日两度含之,亦治口气。
又方切白马悬蹄如米许,以绵裹著痛处孔中,不过三度。
治齿虫齿,积年不瘥,从少至老方雀麦草,一名杜姥草,似牛毛草,以苦瓠叶四十枚净洗,露一宿。
平旦取草,屈长二寸、广一寸、厚五分,以瓠叶裹缚之,作五六十裹子,取三年酽醋浸之,至日中取两裹纳火中炮令极热,纳口中齿外边熨之,冷则易之。
取铜器以水纳中,解裹于水中洗之,得虫长三分,老者黄赤色,小者白色,多者得三四十枚,少者得一二十枚。
治虫齿方
莨菪子三合,如无,葱子、韭子并得。
以青钱七文,烧令赤。
取小口罂子,令可口含得者,将钱纳罂子中。
取一撮许莨菪子安钱上,令炮烢声,仍与半合许水淋,令气上从罂出,将口含罂口令气莫出,用熏齿,冷复更作,取三合药尽为剂。
非止虫齿得瘥,或风齿龋齿齿中病悉主之。
口中多津即吐之。
又方白杨叶切一升,水三升煮取一升,含之。
又方大醋一升煮枸杞根白皮一升,取半升含之,虫立出。
又方取桃仁少许,以钗头穿向灯上烧之烟出,经少时吹灭,即纳入口安虫齿上咬之,不过五六度。一方作胡桃仁。
治疳虫蚀齿根方
地龙置石上,著一撮盐,须臾化为水,以面展取,却待凝厚,取以纳病上。
又以皂荚去皮涂上,虫即出。
又方纯麻子烛烬研,以井花水涂之。
又方黑羖羊脂莨菪子各等分,先烧铁锄斧銎令赤,纳其中,烟出,以布单覆头,令烟气入口熏之。
治齿龈肿痛及虫痛方
黄芩甘草桂心当归细辛蛇床子各一两
上六味㕮咀,以醋浆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含之,日三夜二。
治齿有孔,不得食,面肿方
莽草十叶猪椒附根皮长四寸者七枚
上二味㕮咀,以浆水二升煮取一升,满口含,倦即吐却,日二三度。
治齿根肿方
松叶一把,切盐一合
上二味以酒三升煮取一升,含之。
治齿根动欲脱落方
生地黄绵裹著齿上,咋之。
又咀,以汁渍齿根,日四五著之,并咽汁,十日大佳。
治齿根动痛方
生地黄独活各三两
上二味㕮咀,以酒一升渍一宿,以含之。
治齿龈间津液血出不止方
生竹茹二两醋煮,含之。
又方细辛二两甘草一两
上二味㕮咀,以醋二升煎取一升,日夜旋含之。
又方矾石一两烧,水三升煮取一升,先拭血,乃含之。
已后不用,朽人牙根,齿落不用之可也。
治齿间血出方
以苦竹叶浓煮之,与盐少许,寒温得所,含之,冷吐。
又方温童子小便半升,取三合含之,其血即止。
治齿出血不止方
刮生竹皮二两,苦酒浸之,令其人解衣坐,使人含噀其背上三过,仍取竹茹浓煮汁,勿与盐,适寒温含嗽之,竟日为度。
治酒醉,牙齿涌血出方
当归二两桂心细辛甘草各一两矾石六铢
上五味㕮咀,以浆水五升煮取二升,含之,日五六夜三。
又方烧钉令赤,注血孔中,止。
治头面风,口齿疼痛不可忍方
蜀椒二合莽草十叶雀李根独活各二两细辛芎防风各一两
上七味㕮咀,以酒二升半煮三五沸,去滓,含之,冷吐更含之,勿咽汁。
张文仲有白术二两。
又方鸡屎白烧灰,以绵裹置齿痛上,咬咋之。
又方鸡屎白以醋渍煮,稍稍含之。
又方煮枸杞汁含之。
又方生地黄一节蒜一瓣
上二味熟捣,绵裹著痛上,咬之勿咽汁,汁出吐之,日日为之,瘥止。
又方含驴尿,须臾止。
风齿疼痛灸外踝上高骨前交脉三壮。
又以线量手中指至掌后横纹,折为四分,量横纹后当臂中,灸二壮,愈,随左右。
含漱汤
治齿痛方。
独活三两黄芩芎细辛筚拨各二两当归三两丁香一两
上七味㕮咀,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半,去滓,含漱之,须臾闷乃吐,更含之。
《古今录验》同,有甘草二两。
又方含白马尿,随左右含之,不过三五口。
治齿痛漱汤方
腐棘刺二百枚,以水二升煮取一升,旋旋含之,日四五度,以瘥止。
又方芎细辛防风矾石附子藜芦莽草
上七味各等分作末,绵裹如弹丸大,酒浸安所患处,含之勿咽,日三,刺破极佳。
又方蚯蚓粪水和作稠泥团,以火烧之,令极赤如粉,以腊月猪膏和,敷齿龈上,日三两度,永瘥。
又方取自死蚯蚓干者捣末,著痛处,即止。
治齿龈痛不可食生果方
生地黄桂心
上二味合嚼之,令味相得,咽之。
又方马齿菜一把嚼之,即瘥。
治牙痈塞,口噤不开方
附子大者一枚黄连十八铢矾石一两
上三味末之,纳管中,强开口吹之入喉间,细细吹之。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千金方-上七窍病-唇病第五-译文
论述说:牙齿牙龈露出,大多是蛀牙和月蚀(牙齿生长不正常)。用角蒿灰在晚上敷在牙龈之间,使其填满,不要吃油腻的食物,不超过两三天就会好转,吃油腻的食物和干枣就会复发。因此,患有牙齿问题的人,应忌讳油腻、干枣和桂皮。每天早上用一点盐放入口中,用温水含着,刷牙和叩齿一百次,这样做不停,不超过五天,牙齿就会变得坚固。凡是牙龈不能吃水果蔬菜的人,都是因为牙齿根部露出来。因此,使用盐水刷牙和叩齿的方法,没有治不好的,效果神奇。凡是容易患牙齿病的人,多是因为月蚀之夜饮食不当所致,有识之士应该特别小心。所以,日月蚀未平息时,特别忌讳饮食,小孩子也是如此。
治疗蛀牙和虫牙的方子:白附子、知母、细辛各六铢,川芎、高良姜各十二铢。这五味药研成末,用绵包裹少许放在牙齿上,有汁液吐出,一天含两次,也可以治疗口气。
又方:切下白马的悬蹄如米粒大小,用绵包裹后放入痛处的孔中,不超过三次。
治疗蛀牙和虫牙,多年不愈的方法:雀麦草,又名杜姥草,像牛毛草,用苦瓠叶四十片洗净,露一宿。清晨取草,卷成长二寸、宽一寸、厚五分,用瓠叶包裹,做成五六十个卷子,取三年陈醋浸泡,到中午取两个卷子放入火中烤至极热,放入口中牙齿外面熨热,冷了就换。取铜器放入水中,解开包裹在水中清洗,得到虫子长三分,老的黄色红色,小的白色,多的能得到三四十枚,少的能得到一二十枚。
治疗虫牙的方子:莨菪子三合,如果没有,可以用葱子、韭子代替。用七文钱,烧成红色。取一个小口瓶,可以含在口中,把钱放入瓶中。取一些莨菪子放在钱上,让钱烧焦,然后与半合水一起煮沸,让蒸汽从瓶口出来,将口含在瓶口,让蒸汽不外泄,用来熏牙齿,冷了再换,取三合药全部用完为一次。不仅蛀牙有效,风牙、蛀牙、牙齿中的病都可以治疗。口中多津液就吐出来。
又方:白杨叶一升,水三升煮取一升,含之。
又方:大醋一升煮枸杞根白皮一升,取半升含之,虫子立即出来。
又方:取少许桃仁,用钗头穿向灯上烧之,烟出后,经一会儿吹灭,即纳入口中咬在虫牙上,不超过五六次。一方用胡桃仁。
治疗蛀牙蚀齿根的方子:地龙放在石头上,放一撮盐,一会儿化为水,用面摊开取,待凝固后,取来放入病处。再用皂荚去皮涂在上面,虫子就会出来。
又方:纯麻子烛烬研成末,用井花水涂之。
又方:黑羊脂和莨菪子各等分,先烧铁锄斧銎令赤,放入其中,烟出,用布单覆头,让烟气入口熏之。
治疗齿龈肿痛和虫牙痛的方子:黄芩、甘草、桂皮、当归、细辛、蛇床子各一两。这六味药研成末,用醋浆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含之,一天三次,晚上两次。
治疗牙齿有孔,不能吃,面部肿胀的方子:莽草十叶,猪椒附根皮长四寸的七枚。这二味药研成末,用浆水二升煮取一升,满口含,疲倦就吐出来,一天二三次。
治疗牙齿根部肿胀的方子:松叶一把,切盐一合。这二味药用酒三升煮取一升,含之。
治疗牙齿根部动摇欲脱落的方子:生地黄用绵包裹放在牙齿上,咬之。又研成末,用汁液浸泡牙齿根部,一天四五次,并咽下汁液,十天效果显著。
治疗牙齿根部疼痛的方子:生地黄三两,独活三两。这二味药研成末,用酒一升浸泡一宿,用来含之。
治疗齿龈间津液血出不止的方子:生竹茹二两,醋煮,含之。
又方:细辛二两,甘草一两。这二味药研成末,用醋二升煎取一升,日夜轮流含之。
又方:矾石一两烧,水三升煮取一升,先拭血,然后含之。以后不用,老年的牙齿脱落不用此法。
治疗齿间血出的方子:用苦竹叶浓煮,加少许盐,冷热适宜,含之,冷了就吐。
又方:温童子小便半升,取三合含之,血即止。
治疗齿出血不止的方子:刮生竹皮二两,苦酒浸泡,让人脱衣坐下,让人含着水喷其背部三次,然后取竹茹浓煮汁,不要加盐,冷热适宜含漱,整天都这样做。
治疗酒醉,牙齿涌血出的方子:当归二两,桂皮、细辛、甘草各一两,矾石六铢。这五味药研成末,用浆水五升煮取二升,含之,一天五六次,晚上三次。
又方:烧钉子令赤,注入血孔中,止。
治疗头面风,口齿疼痛难忍的方子:蜀椒二合,莽草十叶,雀李根、独活各二两,细辛、川芎、防风各一两。这七味药研成末,用酒二升半煮三五沸,去滓,含之,冷了就吐出来,再含之。张文仲有白术二两。
又方:鸡屎白烧灰,用绵包裹放在齿痛上,咬之。
又方:鸡屎白用醋浸泡煮,慢慢含之。
又方:煮枸杞汁含之。
又方:生地黄一节,蒜一瓣。这二味药捣碎,用绵包裹放在痛处,咬之不要咽汁,汁液出来就吐出来,天天这样做,病就会好。
又方:含驴尿,一会儿就止。
风牙疼痛,灸外踝上高骨前交脉三壮。
又用线量手中指至掌后横纹,折为四分,量横纹后当臂中,灸二壮,愈,随左右。
含漱汤:治疗牙齿痛的方子。
独活三两,黄芩、川芎、细辛、筚拨各二两,当归三两,丁香一两。这七味药研成末,用水五升煮取二升半,去滓,含漱之,一会儿感到闷就吐出来,再含之。《古今录验》上也有,有甘草二两。
又方:含白马尿,左右轮流含之,不超过三五口。
治疗牙齿痛漱汤方:腐棘刺二百枚,用水二升煮取一升,慢慢含之,一天四五次,以病愈为止。
又方:川芎、细辛、防风、矾石、附子、藜芦、莽草。这七味药各等分研成末,用绵包裹如弹丸大,用酒浸泡放在患处,含之不要咽,一天三次,刺破效果更好。
又方:蚯蚓粪和水做成稠泥团,用火烧之,令极赤如粉,用腊月猪膏和,敷在齿龈上,一天三两次,永愈。
又方:取自死蚯蚓干者捣末,放在痛处,即止。
治疗齿龈痛不能吃生果的方子:生地黄、桂皮。这二味药一起嚼碎,让味道相合,咽下。
又方:马齿菜一把嚼碎,即愈。
治疗牙痈塞,口噤不开的方子:附子大者一枚,黄连十八铢,矾石一两。这三种药研成末,放入管中,强行张开嘴吹入喉咙中,细细吹之。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千金方-上七窍病-唇病第五-注解
齿龈:牙齿和牙龈的交界处,即牙龈。
疳:指营养不良导致的疾病,此处指因营养不良引起的牙龈疾病。
月蚀:指月亮进入地球的阴影,此处比喻牙龈疾病反复发作。
角蒿:一种植物,其灰可用于治疗牙龈疾病。
敷:涂抹。
瘥:病愈。
捻:用手指捏取。
盐:食盐,此处指用盐来清洁口腔。
揩齿:用手指擦拭牙齿。
叩齿:用上下牙齿相互敲击。
果菜:水果和蔬菜。
雀麦草:一种植物,可用于治疗牙齿疾病。
杜姥草:一种植物,与雀麦草类似,可用于治疗牙齿疾病。
苦瓠叶:一种植物的叶子,可用于治疗牙齿疾病。
酽醋:浓度高的醋。
炮:用火烤。
熨:用热敷。
铜器:用铜制成的器具。
莨菪子:一种植物的种子,可用于治疗牙齿疾病。
葱子:葱的种子,可用于治疗牙齿疾病。
韭子:韭菜的种子,可用于治疗牙齿疾病。
青钱:古代的钱币,此处指铜钱。
罂子:一种小口容器,用于盛放药物。
白杨叶:白杨树的叶子,可用于治疗牙齿疾病。
枸杞根白皮:枸杞树的根皮,可用于治疗牙齿疾病。
桃仁:桃子的核仁,可用于治疗牙齿疾病。
地龙:蚯蚓,可用于治疗牙齿疾病。
皂荚:一种植物的果实,可用于治疗牙齿疾病。
黑羖羊脂:黑羊的脂肪,可用于治疗牙齿疾病。
黄芩:一种植物的根,可用于治疗牙齿疾病。
甘草:一种植物的根,可用于治疗牙齿疾病。
桂心:桂树的树心,可用于治疗牙齿疾病。
当归:一种植物的根,可用于治疗牙齿疾病。
细辛:一种植物的根,可用于治疗牙齿疾病。
蛇床子:一种植物的果实,可用于治疗牙齿疾病。
莽草:一种植物的根,可用于治疗牙齿疾病。
猪椒:一种植物的根,可用于治疗牙齿疾病。
附根皮:一种植物的根皮,可用于治疗牙齿疾病。
松叶:松树的叶子,可用于治疗牙齿疾病。
生地黄:一种植物的根,可用于治疗牙齿疾病。
独活:一种植物的根,可用于治疗牙齿疾病。
矾石:一种矿物,可用于治疗牙齿疾病。
生竹茹:竹子的外皮,可用于治疗牙齿疾病。
苦竹叶:苦竹的叶子,可用于治疗牙齿疾病。
苦酒:一种苦味的酒,可用于治疗牙齿疾病。
生竹皮:竹子的外皮,可用于治疗牙齿疾病。
酒醉:饮酒过量。
蜀椒:花椒,可用于治疗牙齿疾病。
雀李根:雀李树的根,可用于治疗牙齿疾病。
防风:一种植物的根,可用于治疗牙齿疾病。
筚拨:一种植物的根,可用于治疗牙齿疾病。
丁香:一种植物的果实,可用于治疗牙齿疾病。
白马尿:马尿,可用于治疗牙齿疾病。
驴尿:驴尿,可用于治疗牙齿疾病。
腐棘刺:一种植物的刺,可用于治疗牙齿疾病。
蚯蚓粪:蚯蚓的粪便,可用于治疗牙齿疾病。
腊月猪膏:腊月时猪的脂肪,可用于治疗牙齿疾病。
马齿菜:马齿苋,一种植物的叶子,可用于治疗牙齿疾病。
附子:一种植物的根,可用于治疗牙齿疾病。
黄连:一种植物的根,可用于治疗牙齿疾病。
管:细长的容器,用于吹药。
酒:酒,可用于治疗牙齿疾病。
白术:一种植物的根,可用于治疗牙齿疾病。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千金方-上七窍病-唇病第五-评注
这段古文详细描述了古代中国对于牙齿疾病的治疗方法,反映了当时人们对口腔健康问题的重视以及丰富的治疗经验。
‘论曰:凡齿龈宣露,多是疳及月蚀。’这句话指出牙齿问题的常见原因,即齿龈暴露可能是由于疳疾或月蚀引起的。
‘以角蒿灰夜敷龈间,使满,勿食油,不过二三夜瘥,食油及干枣即发。’这里提到的治疗方法是使用角蒿灰敷在牙龈上,避免食用油和干枣,以减轻症状。
‘所以患齿者,忌油、干枣及桂心。’这句话强调了饮食对牙齿健康的影响,指出患有牙齿问题时应避免某些食物。
‘每旦以一捻盐纳口中,以暖水含,揩齿及叩齿百遍,为之不绝,不过五日口齿即牢密。’这段描述了一种日常的口腔保健方法,即每天用盐刷牙并叩齿,有助于保持口腔健康。
‘凡人齿龈不能食果菜者,皆由齿根露也。’这里指出了齿根暴露是导致牙齿不能咀嚼果菜的原因。
‘为此盐汤揩齿叩齿法,无不愈也,神良。’这句话肯定了盐汤揩齿叩齿法的有效性。
‘凡人好患齿病,多由月蚀夜食饮之所致也,识者深宜慎之。’这里将牙齿问题与月蚀夜食联系起来,提醒人们注意饮食对牙齿健康的影响。
‘治龋齿及虫痛方’以下的内容详细介绍了多种治疗牙齿疾病的方法,包括使用草药、动物制品等。
‘白附子知母细辛各六铢芎高良姜各十二铢’等方剂描述了具体的药物配比和用法,反映了古代中医对药物功效的深入理解。
‘又方切白马悬蹄如米许,以绵裹著痛处孔中,不过三度。’这里介绍了一种使用动物蹄子的治疗方法,体现了古代医者在治疗上的创造性和多样性。
‘治虫齿方’中的各种方剂,如使用莨菪子、葱子、韭子等,显示了古代中医在治疗虫齿方面的丰富经验。
‘治疳虫蚀齿根方’等方剂,则针对不同的牙齿问题提供了相应的治疗方法,体现了古代中医的细致入微。
‘治齿龈肿痛及虫痛方’等方剂,则涉及到了牙齿疾病的并发症,如牙龈肿痛和虫痛,显示了古代医者在治疗综合病症方面的能力。
‘治齿根动欲脱落方’至‘治齿出血不止方’等方剂,则涵盖了牙齿疾病的各个方面,从预防到治疗,体现了古代中医的全面性。
‘治酒醉,牙齿涌血出方’至‘治头面风,口齿疼痛不可忍方’等方剂,则针对特殊症状提供了针对性的治疗方法,显示了古代中医的灵活性和实用性。
‘含漱汤’至‘治齿痛漱汤方’等方剂,则专注于口腔卫生的维护,反映了古代中医对口腔健康的高度重视。
‘治齿龈痛不可食生果方’至‘治牙痈塞,口噤不开方’等方剂,则涵盖了牙齿疾病的常见症状,如牙龈痛、牙痛、牙痈等,显示了古代中医在治疗牙齿疾病方面的全面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