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难经的作者不详,传统上认为是东汉时期的名医王叔和。《难经》是中医经典之一,主要探讨了脉诊、经络、病理等方面的医学理论。
年代:成书于东汉时期(约公元2世纪)。
内容简要:《难经》是古代中医理论的重要经典之一,内容集中在脉诊、经络与中医学的基础理论。书中通过对脉象的详细描述,揭示了脉象与人体健康之间的联系,并提出了如何通过脉诊来判断疾病的原理。《难经》还对针灸、药物使用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讲解,对后世中医学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它是中医诊断和治疗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书籍,是中国古代医学宝贵的遗产之一。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难经-论脉-七难-原文
曰:经言少阳之至,乍大乍小,乍短乍长;阳明之至,浮大而短;太阳之至,洪大而长;太阴之至,紧大而长;少阴之至,紧细而微;厥阴之至,沉短而敦。
此六者,是平脉邪?将病脉耶?
然:皆王脉也。
其气以何月,各王几日?
然:冬至之后,初得甲子少阳王,复得甲子阳明王,复得甲子太阳王,复得甲子少阴王,复得甲子太阴王,复得甲子厥阴王。
王各六十日,六六三百六十日,以成一岁。
此三阳三阴之王时日大要也。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难经-论脉-七难-译文
说:经书里说少阳之气到来时,时而大时而小,时而短时而长;阳明之气到来时,显得浮大而短;太阳之气到来时,显得洪大而长;太阴之气到来时,显得紧大而长;少阴之气到来时,显得紧细而微;厥阴之气到来时,显得沉短而敦厚。这六种情况,是正常的脉象呢,还是病态的脉象呢?
然而:这些都是正常的脉象。
那么:这些气在什么月份最旺盛,各自持续多少天?
然而:冬至之后,第一个甲子日少阳之气最旺盛,接着是甲子日阳明之气最旺盛,再接着是甲子日太阳之气最旺盛,然后是甲子日少阴之气最旺盛,接着是甲子日太阴之气最旺盛,最后是甲子日厥阴之气最旺盛。每种气各持续六十天,六六三百六十天,就构成了一年的时间。这就是三阳三阴各自旺盛的时间的大概情况。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难经-论脉-七难-注解
少阳:少阳,五行之一,代表春季,与胆和肝相对应。在中医中,少阳指太阳将尽,阳明未至之时,即春季的初期。
阳明:阳明,五行之一,代表夏季,与胃和脾相对应。在中医中,阳明指太阳之后,少阳之后,即夏季的旺盛时期。
太阳:太阳,五行之一,代表夏季,与心和小肠相对应。在中医中,太阳指阳气的最盛时期,即夏季的高峰。
太阴:太阴,五行之一,代表秋季,与肺和大肠相对应。在中医中,太阴指阴气逐渐增强,阳气开始减弱的时期,即秋季的后期。
少阴:少阴,五行之一,代表冬季,与肾和膀胱相对应。在中医中,少阴指阴气最强,阳气最弱的时期,即冬季的初期。
厥阴:厥阴,五行之一,代表冬季,与肝和胆相对应。在中医中,厥阴指阴气达到极点,阳气开始回升的时期,即冬季的后期。
王脉:王脉,指在一年中,某一经络或某一时期,其功能最为旺盛的脉象。这里的王脉指的是六经中的六种脉象,它们分别代表六个不同的季节。
甲子:甲子,指干支纪年法中的六十年一个周期的开始,每个周期由十个天干和十二个地支组合而成。
六六三百六十日:六六三百六十日,指六个六十日相加,总共三百六十日,相当于一年的天数。这是根据古人对天文历法的观察,将一年分为六个六十日的周期。
一岁:一岁,指一年,即365天或366天,根据是否为闰年而定。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难经-论脉-七难-评注
这段古文出自《黄帝内经》,是中国古代医学的经典著作之一。它通过描述六经之气的至,即六经的盛衰变化,来探讨人体脉象的正常与异常。以下是对这段古文的逐行赏析:
‘经言少阳之至,乍大乍小,乍短乍长;阳明之至,浮大而短;太阳之至,洪大而长;太阴之至,紧大而长;少阴之至,紧细而微;厥阴之至,沉短而敦。’ 这句话中,‘经言’指的是《黄帝内经》中的记载,‘少阳’、‘阳明’、‘太阳’、‘太阴’、‘少阴’、‘厥阴’是中医理论中的六经,分别对应人体的不同部位和功能。‘至’在这里指的是六经之气的到达,即六经的盛衰变化。‘乍大乍小’、‘乍短乍长’、‘浮大而短’、‘洪大而长’、‘紧大而长’、‘紧细而微’、‘沉短而敦’则是描述六经之气至时的脉象特征,反映了脉象的动态变化。
‘此六者,是平脉邪?将病脉耶?’ 这句话提出了一个问题,即这六种脉象是正常的脉象还是疾病的脉象。这体现了中医诊断中‘脉象’的重要性,通过脉象可以判断人体的健康状况。
‘然:皆王脉也。’ 这里的‘然’是对前一句问题的回答,即这六种脉象都是‘王脉’,即正常的脉象。这表明中医认为脉象的这些变化是生理现象,而非病态。
‘其气以何月,各王几日?’ 这句话进一步询问了六经之气至的具体时间,即每个月的哪几天会出现这些脉象。
‘然:冬至之后,初得甲子少阳王,复得甲子阳明王,复得甲子太阳王,复得甲子少阴王,复得甲子太阴王,复得甲子厥阴王。王各六十日,六六三百六十日,以成一岁。’ 这段话回答了前一个问题,说明了六经之气至的具体时间。‘冬至之后’指的是每年的冬至之后,‘甲子’是中国古代的干支纪年法,这里指的是一个周期。‘王’在这里指的是六经之气的盛,‘各六十日’意味着每个经气的盛衰周期为六十天。‘六六三百六十日’是指六个周期,即六经之气各盛六十天,共三百六十天,构成一年。这是对一年中六经之气变化的一个概括。
‘此三阳三阴之王时日大要也。’ 这句话总结了上文的内容,指出这是对一年中三阳三阴之气盛衰变化的大致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