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南齐书-本纪-卷八

作者: 萧子显(507年-572年),南齐的皇帝及文学家,他主编的《南齐书》是对南齐历史的总结,内容细致入微,成为研究南齐历史的重要文献。萧子显不仅在政治上有较高的造诣,也在文学与史学方面有着显著成就。

年代:成书于南朝(约6世纪)。

内容简要:《南齐书》是由萧子显主编的一部关于南齐历史的史书。书中详细记载了南齐从建立到灭亡的历史事件,涉及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方面。该书尤其注重描述南齐的皇帝和高官的治国理政,以及国家内外的战事和文化交流。《南齐书》具有很高的历史和学术价值,是研究南齐历史、政治制度和人物传记的珍贵文献。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南齐书-本纪-卷八-原文

和帝讳宝融,字智昭,高宗第八子也。

建武元年,封随郡王,邑二千户。

三年,为冠军将军,领石头戍军事。

永元元年,改封南康王,为持节,督荆、雍、益、宁、梁、南北秦七州军事,西中郎将,荆州刺史。

二年十一月,甲寅,长史萧颖胄杀辅国将军、巴西梓潼二郡太守刘山阳,奉梁王举义。

乙卯,教纂严。

又教曰:’吾躬率晋阳,翦此凶孽,戎事方勤,宜覃泽惠。所领内系囚见徒,罪无轻重,殊死已下,皆原遣。先有位署,即复本职。将吏转一阶。从征身有家口停镇,给廪食。凡诸杂役见在诸军带甲之身,克定之后,悉免为民。其功效赏报,别有科条。’

丙辰,以雍州刺史梁王为使持节、都督前锋诸军事、左将军。

丁巳,以萧颖胄为右将军、都督行留诸军事。

戊午,梁王上表劝进。

十二月,乙亥,群僚劝进,并不许。

壬辰,骁骑将军夏侯亶自京师至江陵,称宣德太后令:’西中郎将南康王宜纂承皇祚,光临亿兆。方俟清宫,未即大号,可且封宣城、南琅邪、南东海、东阳、临海、新安、寻阳、南郡、竟陵、宜都十郡为宣城王,相国、荆州牧,加黄皞,置僚属,选百官,西中郎府南康国并如故。须军次近路,主者详依旧典,法驾奉迎。’

三年正月,乙巳,王受命,大赦,唯梅虫儿、茹法珍等不在赦例。

右将军萧颖胄为左长史,进号镇军将军,梁王进号征东将军。

甲戌,以冠军将军杨公则为湘州刺史。

甲寅,建牙于城南。

二月,乙丑,以冠军长史王茂先为江州刺史,冠军将军曹景宗为郢州刺史,右将军邵陵王宝攸为荆州刺史。

己巳,群僚上尊号,立宗庙及南北郊。

甲申,梁王率大众屯沔口,郢州刺史张冲拒守。

三月,丁酉,张冲死,骠骑将军薛元嗣等固城。

中兴元年春,三月,乙巳,即皇帝位,大赦,改元。

文武赐位二等;鳏寡孤独不能自存者谷,人五斛。

即永元三年也。

以相国左长史萧颖胄为尚书令,晋安王宝义为司空,庐陵王宝源为车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建安王宝夤为徐州刺史,散骑常侍夏侯详为中领军,领军将军萧伟为雍州刺史。

丙午,有司奏封庶人宝卷为零阳侯,诏不许。

又奏为涪陵王,诏可。

乙酉,尚书令萧颖胄行荆州刺史,假梁王黄皞。

壬子,以征虏将军柳惔为益、宁二州刺史。

己未,以冠军将军庄丘黑为梁、南秦二州刺史,冠军将军邓元起为广州刺史。

夏,四月,戊辰,诏曰:’荆、雍义举所基,实始王迹。君子劳心,细人尽力,宜加酬奖,副其乃诚。凡东讨众军及诸向义之众,可普复除。’

五月,乙卯,车驾幸竹林寺禅房宴群臣。

巴西太守鲁休烈、巴东太守萧惠训子璝拒义军。

秋,七月,东军主吴子阳十三军救郢州,屯加湖。

丁酉,征虏将军王茂先击破之。

辛亥,以茂先为中护军。

丁卯,鲁山城主孙乐祖以城降。

己未,郢城主薛元嗣降。

八月,丙子,平西将军陈伯之降。

乙卯,以伯之为江州刺史,子虎牙为徐州刺史。

九月,乙未,诏梁王若定京邑,得以便宜从事。

冬,十一月,乙未,以辅国将军李元履为豫州刺中。

壬寅,尚书令、镇军将军萧颖胄卒,以黄门郎萧澹行荆州府州事。

丁巳,萧璝、鲁休烈降。

十二月,丙寅,建康城平。

己巳,皇太后令以梁王为大司马、录尚书事、骠骑大将军、扬州刺史,封建安郡公,依晋武陵王遵承制故事,百僚致敬。

壬申,改封建安王宝寅鄱阳王。

癸酉,以司徒、扬州刺史晋安王宝义为太尉,领司徒。

甲戌,给大司马钱二千万,布绢各五千匹。

乙酉,以辅国将军萧宏为中护军。

二年春,正月,戊戌,宣德太后临朝,入居内殿。

大司马梁王解承制,致敬如先。

己亥,以宁朔将军萧昺监南兖州。

壬寅,以大司马都督中外诸军事,加殊礼。

己酉,以大司马长史王亮为守尚书令。

甲寅,诏大司马梁王进位相国,总百揆,扬州牧,封十郡为梁公,备九锡之礼,加远游冠,位在诸王上,加相国绿騑绶。

己未,以新除右将军曹景宗为郢州刺史。

二月,壬戌,湘东王宝晊伏诛。

戊辰,诏进梁公爵为梁王,增封十郡。

三月,乙未,皇太后令给梁国钱五百万,布五千匹,绢千匹。

辛丑,鄱阳王宝寅奔虏,邵陵王宝攸、晋熙王宝嵩、桂阳王宝贞伏诛。

甲午,命梁王冕十有二旒,建天子旌旗,出警入跸,乘金根,驾六马,备五时副车,置旄头云罕,乐舞八佾,设钟歔宫悬。

王子王女爵命一如旧仪。

庚戌,以冠军长史萧秀为南徐州刺史,新除中领军蔡道恭为司州刺史。

车驾东归至姑熟。

丙辰,禅位梁王。

丁巳,庐陵王宝源薨。

夏,四月,辛酉,禅诏至,皇太后逊外宫。

丁卯,梁王奉帝为巴陵王,宫于姑熟,行齐正朔,一如故事。

戊辰,薨,年十五。

追尊为齐和帝,葬恭安陵。

史臣曰:’夏以桀亡,殷随纣灭,郊天改朔,理无延世。而皇符所集,重兴西楚,神器暂来,虽有冥数,徽名大号,斯为幸矣。’

赞曰:’和帝晚隆,扫难清宫。达机睹运,高颂永终。’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南齐书-本纪-卷八-译文

和帝名叫宝融,字智昭,是高宗的第八个儿子。建武元年,被封为随郡王,封地有两千户。建武三年,担任冠军将军,负责石头戍军事。永元元年,改封为南康王,担任持节,监管荆、雍、益、宁、梁、南北秦七州的军事,担任西中郎将,荆州刺史。

永元二年十一月,甲寅日,长史萧颖胄杀害了辅国将军、巴西梓潼二郡太守刘山阳,拥护梁王起义。乙卯日,颁布严令。又下令说:‘我亲自率领晋阳的军队,剪除这些凶恶的敌人,军事行动正忙,应该广泛施恩。所率领的囚犯,无论罪行轻重,死刑以下,都应赦免。原来有官职的,恢复原职。将领和士兵晋升一级。随军出征有家室的,提供粮食。所有杂役在军队中服役的士兵,平定之后,都免除为民。对于有功的人,另有奖赏规定。’丙辰日,任命雍州刺史梁王为使持节、都督前锋诸军事、左将军。丁巳日,任命萧颖胄为右将军、都督行留诸军事。戊午日,梁王上表请求即位。

十二月,乙亥日,群臣请求即位,但没有被允许。壬辰日,骁骑将军夏侯亶从京城来到江陵,宣称宣德太后的命令:‘西中郎将南康王应该继承皇位,光照亿兆。正在等待清理皇宫,还没有立即登基,可以先封为宣城王、南琅邪王、南东海王、东阳王、临海王、新安王、寻阳王、南郡王、竟陵王、宜都王,相国、荆州牧,加封黄皞,设立僚属,挑选百官,西中郎府南康国依旧不变。等到军队靠近,负责人要详细依照旧典,法驾迎接。’

三年正月,乙巳日,王接受命令,大赦天下,只有梅虫儿、茹法珍等人不在赦免之列。右将军萧颖胄担任左长史,晋升为镇军将军,梁王晋升为征东将军。甲戌日,任命冠军将军杨公则为湘州刺史。甲寅日,在城南建立军营。二月,乙丑日,任命冠军长史王茂先为江州刺史,冠军将军曹景宗为郢州刺史,右将军邵陵王宝攸为荆州刺史。己巳日,群臣上尊号,建立宗庙和南北郊。

三月,丁酉日,郢州刺史张冲去世,骠骑将军薛元嗣等人坚守城池。中兴元年春天,三月,乙巳日,即皇帝位,大赦天下,改年号。文武官员赐予二等官位;鳏寡孤独不能自养的人,每人赐谷五斛。这就是永元三年。任命相国左长史萧颖胄为尚书令,晋安王宝义为司空,庐陵王宝源为车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建安王宝夤为徐州刺史,散骑常侍夏侯详为中领军,领军将军萧伟为雍州刺史。

丙午日,有关部门上奏封庶人宝卷为零阳侯,皇帝下诏不允许。又上奏封为涪陵王,皇帝下诏同意。乙酉日,尚书令萧颖胄代理荆州刺史,代梁王黄皞。壬子日,任命征虏将军柳惔为益、宁二州刺史。己未日,任命冠军将军庄丘黑为梁、南秦二州刺史,冠军将军邓元起为广州刺史。夏天,四月,戊辰日,皇帝下诏说:‘荆、雍的义举所建立的基础,实际上是从王的足迹开始的。君子用心劳苦,细民尽力,应该给予奖赏,以回报他们的忠诚。所有向东讨伐的军队以及所有向义的人,都可以普遍恢复除名。’

五月,乙卯日,皇帝驾临竹林寺禅房宴请群臣。巴西太守鲁休烈、巴东太守萧惠训子璝拒绝义军。秋天,七月,东军主吴子阳率领十三军救援郢州,驻扎在加湖。丁酉日,征虏将军王茂先击败他们。辛亥日,任命茂先为中护军。丁卯日,鲁山城主孙乐祖率城投降。己未日,郢城主薛元嗣投降。

八月,丙子日,平西将军陈伯之投降。乙卯日,任命伯之为江州刺史,儿子虎牙为徐州刺史。九月,乙未日,皇帝下诏,如果梁王能够平定京城,可以自行处理事务。冬天,十一月,乙未日,任命辅国将军李元履为豫州刺史。壬寅日,尚书令、镇军将军萧颖胄去世,黄门郎萧澹代理荆州府州事。丁巳日,萧璝、鲁休烈投降。

十二月,丙寅日,建康城平定。己巳日,皇太后下令封梁王为大司马、录尚书事、骠骑大将军、扬州刺史,封为建安郡公,依照晋武陵王遵承制的故事,百官行礼致敬。壬申日,改封建安王宝寅为鄱阳王。癸酉日,任命司徒、扬州刺史晋安王宝义为太尉,兼任司徒。甲戌日,赐予大司马钱二千万,布绢各五千匹。乙酉日,任命辅国将军萧宏为中护军。

二年春天,正月,戊戌日,宣德太后临朝,搬入内殿。大司马梁王解除承制,致敬如以前。己亥日,任命宁朔将军萧昺监管南兖州。壬寅日,大司马都督中外诸军事,加赐特殊礼遇。己酉日,任命大司马长史王亮为守尚书令。甲寅日,下诏大司马梁王晋升为相国,总揽百官,扬州牧,封十郡为梁公,准备九锡之礼,加戴远游冠,地位在诸王之上,加相国绿騑绶。己未日,任命新任右将军曹景宗为郢州刺史。

二月,壬戌日,湘东王宝晊被处死。戊辰日,下诏晋升梁公爵为梁王,增加封地十郡。三月,乙未日,皇太后下令赐予梁国钱五百万,布五千匹,绢千匹。辛丑日,鄱阳王宝寅逃往敌国,邵陵王宝攸、晋熙王宝嵩、桂阳王宝贞被处死。甲午日,命令梁王戴十二旒冠,树立天子旌旗,出警入跸,乘坐金根车,驾六匹马,备五时副车,设立旄头云罕,演奏八佾乐舞,设置钟鼓宫悬。王子王女爵位依照旧仪。庚戌日,任命冠军长史萧秀为南徐州刺史,新任中领军蔡道恭为司州刺史。皇帝东归至姑熟。丙辰日,禅让帝位给梁王。丁巳日,庐陵王宝源去世。夏天,四月,辛酉日,禅让诏书到达,皇太后迁出皇宫。

丁卯日,梁王尊奉皇帝为巴陵王,在姑熟设立宫殿,实行齐朝的正朔,一切都依照旧例。戊辰日,皇帝去世,享年十五岁。追尊为齐和帝,葬于恭安陵。

史臣评论说:夏朝因为桀而灭亡,商朝因为纣而灭亡,郊天改历,按理说没有延续世袭的道理。但是皇符所归,重兴西楚,神器暂时归属,虽然有冥数,但获得尊号,这是幸运的。

赞曰:和帝晚年得以振兴,扫除困难,清理皇宫。洞察时机,预知命运,高颂永终。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南齐书-本纪-卷八-注解

和帝:和帝,即萧宝融,南朝梁的第三位皇帝,字智昭,是南齐高宗的第八子。他在南齐末年,即梁武帝萧衍起兵反齐后,被立为帝。

讳:讳,指人名中的避讳字,即用其他字代替本名中的某字,以示尊敬。

宝融:宝融是和帝的讳名。

字:字,是古代对人的别称,多用于文学、书法等领域。

智昭:智昭是和帝的字。

高宗:高宗,指南齐高宗,即萧鸾,南齐的第四位皇帝。

第八子:第八子,指萧宝融是南齐高宗的第八个儿子。

封:封,指授予官职或爵位。

随郡王:随郡王,指和帝最初被封的爵位。

邑:邑,指封地,即封赐给某人的土地。

户:户,指古代户籍单位,也指人口。

冠军将军:冠军将军,是古代官职,为武官,负责统领军队。

领:领,指兼任官职。

石头戍军事:石头戍军事,指负责守卫石头城的军事事务。

南康王:南康王,指和帝后来被封的爵位。

持节:持节,指古代使臣或官员携带符节,以证明身份和执行使命。

督:督,指监督、管理。

荆、雍、益、宁、梁、南北秦七州军事:荆、雍、益、宁、梁、南北秦七州军事,指监督这七个州的军事事务。

西中郎将:西中郎将,是古代官职,负责统领西部的军队。

荆州刺史:荆州刺史,是古代官职,负责管理荆州的行政和军事。

辅国将军:辅国将军,是古代官职,负责辅助国家,通常为高级武官。

巴西梓潼二郡太守:巴西梓潼二郡太守,指管理巴西和梓潼两郡的地方官员。

刘山阳:刘山阳,指被萧颖胄所杀的辅国将军。

梁王:梁王,指萧衍,南朝梁的建立者。

举义:举义,指发动起义。

教:教,指皇帝的诏令。

晋阳:晋阳,指晋阳宫,是古代宫殿。

戎事:戎事,指军事事务。

内系囚:内系囚,指被囚禁的人。

徒:徒,指囚犯。

殊死:殊死,指死刑。

原遣:原遣,指赦免。

科条:科条,指规定、条例。

使持节:使持节,指古代使臣或官员携带符节,以证明身份和执行使命。

都督:都督,指总管、统领。

前锋诸军事:前锋诸军事,指负责前线的军事事务。

左将军:左将军,是古代官职,为武官,负责统领军队。

右将军:右将军,是古代官职,为武官,负责统领军队。

行留诸军事:行留诸军事,指负责行军和留守的军事事务。

劝进:劝进,指劝人接受帝位。

宣德太后:宣德太后,指南齐宣德太后,即萧道成之母。

纂承:纂承,指继承、接续。

皇祚:皇祚,指皇位。

亿兆:亿兆,指众多的百姓。

宣城王:宣城王,指和帝被封的爵位。

相国:相国,是古代官职,为国家最高行政长官。

荆州牧:荆州牧,是古代官职,负责管理荆州的行政。

黄皞:黄皞,指古代的官服颜色,也指官职。

僚属:僚属,指属官、部下。

大赦:大赦,指皇帝宣布赦免罪犯。

梅虫儿:梅虫儿,指和帝时期的一个官员。

茹法珍:茹法珍,指和帝时期的一个官员。

左长史:左长史,是古代官职,为高级官员的副手。

镇军将军:镇军将军,是古代官职,为武官,负责统领军队。

征东将军:征东将军,是古代官职,为武官,负责征讨东方的敌人。

湘州刺史:湘州刺史,是古代官职,负责管理湘州的行政和军事。

建牙:建牙,指设立军营。

江州刺史:江州刺史,是古代官职,负责管理江州的行政和军事。

郢州刺史:郢州刺史,是古代官职,负责管理郢州的行政和军事。

邵陵王:邵陵王,指萧宝攸,南齐的宗室成员。

尊号:尊号,指皇帝或高级官员的尊称。

宗庙:宗庙,指供奉祖先的庙宇。

南北郊:南北郊,指古代皇帝祭祀天地的地方。

沔口:沔口,指沔水的入江口。

骠骑将军:骠骑将军,是古代官职,为武官,负责统领军队。

薛元嗣:薛元嗣,指和帝时期的一个官员。

中兴元年:中兴元年,指和帝即位后的第一年。

即皇帝位:即皇帝位,指正式即位成为皇帝。

文武:文武,指文官和武官。

赐位:赐位,指授予官职。

鳏寡孤独:鳏寡孤独,指无妻无子、丧偶、年老无依的人。

谷:谷,指粮食。

斛:斛,是古代的容量单位。

尚书令:尚书令,是古代官职,为国家最高行政长官。

司空:司空,是古代官职,为国家最高行政长官。

车骑将军:车骑将军,是古代官职,为武官,负责统领军队。

开府仪同三司:开府仪同三司,是古代官职,为国家最高行政长官。

徐州刺史:徐州刺史,是古代官职,负责管理徐州的行政和军事。

散骑常侍:散骑常侍,是古代官职,为皇帝的顾问。

中领军:中领军,是古代官职,为武官,负责统领中央军队。

领军将军:领军将军,是古代官职,为武官,负责统领军队。

雍州刺史:雍州刺史,是古代官职,负责管理雍州的行政和军事。

庶人:庶人,指平民。

零阳侯:零阳侯,指和帝被封的爵位。

涪陵王:涪陵王,指和帝被封的爵位。

假:假,指代理、暂代。

梁、南秦二州刺史:梁、南秦二州刺史,是古代官职,负责管理梁州和南秦州的行政和军事。

广州刺史:广州刺史,是古代官职,负责管理广州的行政和军事。

义举:义举,指正义的行动。

劳心:劳心,指辛劳的思考。

细人:细人,指普通百姓。

克定:克定,指平定、征服。

竹林寺:竹林寺,指一座寺庙。

禅房:禅房,指寺庙中的静修室。

宴:宴,指宴会。

群臣:群臣,指朝廷中的官员。

巴西太守:巴西太守,是古代官职,负责管理巴西郡的行政。

巴东太守:巴东太守,是古代官职,负责管理巴东郡的行政。

子璝:子璝,指萧惠训的儿子。

救:救,指救援。

加湖:加湖,指一个地名。

击破:击破,指击败、打败。

中护军:中护军,是古代官职,为武官,负责统领军队。

鲁山城主:鲁山城主,指鲁山城的守将。

以城降:以城降,指带着城池投降。

平西将军:平西将军,是古代官职,为武官,负责平定西方的敌人。

便宜从事:便宜从事,指可以自由行事。

豫州刺中:豫州刺中,指豫州的刺史。

奔虏:奔虏,指逃亡到敌国。

冕:冕,指古代皇帝的冠帽。

旒:旒,指冠帽上的装饰。

天子旌旗:天子旌旗,指皇帝的旗帜。

出警入跸:出警入跸,指皇帝出行时的警备。

金根:金根,指古代皇帝的车。

六马:六马,指古代皇帝的车驾,由六匹马拉。

五时副车:五时副车,指古代皇帝的车队。

旄头云罕:旄头云罕,指古代皇帝的仪仗队。

乐舞八佾:乐舞八佾,指古代皇帝的乐舞队。

钟歔宫悬:钟歔宫悬,指古代皇帝的乐器。

王子王女:王子王女,指皇帝的子女。

爵命:爵命,指授予爵位和官职。

禅位:禅位,指皇帝将帝位传给他人。

庐陵王:庐陵王,指萧宝源,南齐的宗室成员。

恭安陵:恭安陵,指和帝的陵墓。

史臣:史臣,指编写史书的官员。

夏:夏,指夏朝,古代的一个朝代。

桀:桀,指夏朝的最后一位君主,被认为是一个暴君。

殷:殷,指商朝,古代的一个朝代。

纣:纣,指商朝的最后一位君主,被认为是一个暴君。

郊天改朔:郊天改朔,指古代皇帝祭祀天地,改变历法。

延世:延世,指延续朝代。

皇符:皇符,指皇帝的符命,即皇帝的命令。

西楚:西楚,指古代的一个地区,后来成为楚国的地盘。

神器:神器,指帝位。

冥数:冥数,指天命、天意。

徽名大号:徽名大号,指皇帝的尊号和称号。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南齐书-本纪-卷八-评注

和帝讳宝融,字智昭,高宗第八子也。此句开篇点明和帝的姓名、字号及其身份,表明其地位之尊贵,为后文叙述其事迹做铺垫。

建武元年,封随郡王,邑二千户。三年,为冠军将军,领石头戍军事。永元元年,改封南康王,为持节,督荆、雍、益、宁、梁、南北秦七州军事,西中郎将,荆州刺史。此段描述和帝的官职变迁,展现了其政治生涯的历程,同时也反映了当时政治权力的运作。

二年十一月,甲寅,长史萧颖胄杀辅国将军、巴西梓潼二郡太守刘山阳,奉梁王举义。乙卯,教纂严。又教曰:‘吾躬率晋阳,翦此凶孽,戎事方勤,宜覃泽惠。所领内系囚见徒,罪无轻重,殊死已下,皆原遣。先有位署,即复本职。将吏转一阶。从征身有家口停镇,给廪食。凡诸杂役见在诸军带甲之身,克定之后,悉免为民。其功效赏报,别有科条。’丙辰,以雍州刺史梁王为使持节、都督前锋诸军事、左将军。丁巳,以萧颖胄为右将军、都督行留诸军事。戊午,梁王上表劝进。十二月,乙亥,群僚劝进,并不许。壬辰,骁骑将军夏侯亶自京师至江陵,称宣德太后令:‘西中郎将南康王宜纂承皇祚,光临亿兆。方俟清宫,未即大号,可且封宣城、南琅邪、南东海、东阳、临海、新安、寻阳、南郡、竟陵、宜都十郡为宣城王,相国、荆州牧,加黄皞,置僚属,选百官,西中郎府南康国并如故。须军次近路,主者详依旧典,法驾奉迎。’此段详细记载了和帝在位期间的一系列政治事件,包括萧颖胄的叛乱、梁王的劝进等,反映了当时政治斗争的激烈。

三年正月,乙巳,王受命,大赦,唯梅虫儿、茹法珍等不在赦例。右将军萧颖胄为左长史,进号镇军将军,梁王进号征东将军。甲戌,以冠军将军杨公则为湘州刺史。甲寅,建牙于城南。二月,乙丑,以冠军长史王茂先为江州刺史,冠军将军曹景宗为郢州刺史,右将军邵陵王宝攸为荆州刺史。己巳,群僚上尊号,立宗庙及南北郊。甲申,梁王率大众屯沔口,郢州刺史张冲拒守。三月,丁酉,张冲死,骠骑将军薛元嗣等固城。此段描述了和帝即位后的政治举措,包括大赦、任命官员、建立宗庙等,展现了其统治时期的政治格局。

中兴元年春,三月,乙巳,即皇帝位,大赦,改元。文武赐位二等;鳏寡孤独不能自存者谷,人五斛。即永元三年也。以相国左长史萧颖胄为尚书令,晋安王宝义为司空,庐陵王宝源为车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建安王宝夤为徐州刺史,散骑常侍夏侯详为中领军,领军将军萧伟为雍州刺史。丙午,有司奏封庶人宝卷为零阳侯,诏不许。又奏为涪陵王,诏可。乙酉,尚书令萧颖胄行荆州刺史,假梁王黄皞。壬子,以征虏将军柳惔为益、宁二州刺史。己未,以冠军将军庄丘黑为梁、南秦二州刺史,冠军将军邓元起为广州刺史。夏,四月,戊辰,诏曰:‘荆、雍义举所基,实始王迹。君子劳心,细人尽力,宜加酬奖,副其乃诚。凡东讨众军及诸向义之众,可普复除。’此段记载了和帝即位后的政治举措,包括大赦、任命官员、赏赐功臣等,反映了其统治时期的政治风貌。

五月,乙卯,车驾幸竹林寺禅房宴群臣。巴西太守鲁休烈、巴东太守萧惠训子璝拒义军。秋,七月,东军主吴子阳十三军救郢州,屯加湖。丁酉,征虏将军王茂先击破之。辛亥,以茂先为中护军。丁卯,鲁山城主孙乐祖以城降。己未,郢城主薛元嗣降。此段描述了和帝在位期间的一些军事事件,如鲁休烈、萧惠训子璝的抵抗,以及王茂先的胜利,展现了其军事才能。

八月,丙子,平西将军陈伯之降。乙卯,以伯之为江州刺史,子虎牙为徐州刺史。九月,乙未,诏梁王若定京邑,得以便宜从事。冬,十一月,乙未,以辅国将军李元履为豫州刺中。壬寅,尚书令、镇军将军萧颖胄卒,以黄门郎萧澹行荆州府州事。丁巳,萧璝、鲁休烈降。此段记载了和帝在位期间的一些军事和政治事件,如陈伯之的投降、萧颖胄的去世等,反映了其统治时期的政治动荡。

十二月,丙寅,建康城平。己巳,皇太后令以梁王为大司马、录尚书事、骠骑大将军、扬州刺史,封建安郡公,依晋武陵王遵承制故事,百僚致敬。壬申,改封建安王宝寅鄱阳王。癸酉,以司徒、扬州刺史晋安王宝义为太尉,领司徒。甲戌,给大司马钱二千万,布绢各五千匹。乙酉,以辅国将军萧宏为中护军。此段描述了和帝在位期间的一些政治事件,如皇太后的令、梁王的封赏等,展现了其统治时期的政治格局。

二年春,正月,戊戌,宣德太后临朝,入居内殿。大司马梁王解承制,致敬如先。己亥,以宁朔将军萧昺监南兖州。壬寅,以大司马都督中外诸军事,加殊礼。己酉,以大司马长史王亮为守尚书令。甲寅,诏大司马梁王进位相国,总百揆,扬州牧,封十郡为梁公,备九锡之礼,加远游冠,位在诸王上,加相国绿騑绶。己未,以新除右将军曹景宗为郢州刺史。此段描述了和帝在位期间的一些政治事件,如宣德太后的临朝、梁王的进位等,反映了其统治时期的政治变革。

二月,壬戌,湘东王宝晊伏诛。戊辰,诏进梁公爵为梁王,增封十郡。三月,乙未,皇太后令给梁国钱五百万,布五千匹,绢千匹。辛丑,鄱阳王宝寅奔虏,邵陵王宝攸、晋熙王宝嵩、桂阳王宝贞伏诛。甲午,命梁王冕十有二旒,建天子旌旗,出警入跸,乘金根,驾六马,备五时副车,置旄头云罕,乐舞八佾,设钟歔宫悬。王子王女爵命一如旧仪。庚戌,以冠军长史萧秀为南徐州刺史,新除中领军蔡道恭为司州刺史。车驾东归至姑熟。丙辰,禅位梁王。丁巳,庐陵王宝源薨。夏,四月,辛酉,禅诏至,皇太后逊外宫。丁卯,梁王奉帝为巴陵王,宫于姑熟,行齐正朔,一如故事。戊辰,薨,年十五。追尊为齐和帝,葬恭安陵。此段描述了和帝在位期间的禅位事件,以及其去世后的追尊和葬礼,反映了其统治时期的政治变迁。

史臣曰:‘夏以桀亡,殷随纣灭,郊天改朔,理无延世。而皇符所集,重兴西楚,神器暂来,虽有冥数,徽名大号,斯为幸矣。’此段为史臣对和帝的评价,认为和帝虽然未能延续前朝的辉煌,但仍然具有伟大的成就,表达了对和帝的敬意。

赞曰:‘和帝晚隆,扫难清宫。达机睹运,高颂永终。’此段为对和帝的赞颂,称其晚年能够清除宫中的困难,洞察时机,最终得以善终,表达了对和帝的赞美。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南齐书-本纪-卷八》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20672.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