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牡丹亭-第五出-延师

作者: 汤显祖(1550年-1616年),明代著名剧作家、文学家,号若士。汤显祖以其剧作《牡丹亭》闻名,被誉为“明代的莎士比亚”。他在戏剧领域的贡献深远,特别是以其“临川四梦”系列中的《牡丹亭》最为著名,影响了中国古代戏曲的发展。

年代:成书于明代(约1598年)。

内容简要:《牡丹亭》是汤显祖创作的一部经典戏曲,属于明代最具影响力的戏剧之一。全剧讲述了杜丽娘与柳梦梅的爱情故事,情节曲折,既有现实的描述,也有梦境的幻象,展现了浓烈的爱情与生命力。汤显祖通过这部剧作探讨了爱情的超越性与人性的复杂性,体现了个人情感与社会压力之间的冲突。书中的诗词和对话富有韵律与哲理,使得《牡丹亭》成为了中国戏曲的珍贵遗产,影响了后来的戏剧和文学创作。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牡丹亭-第五出-延师-原文

【浣沙溪】〔外引贴扮门子;丑扮皂隶上〕

山色好,讼庭稀。

朝看飞鸟暮飞回。

印床花落帘垂地。

“杜母高风不要攀,甘棠游憩在南安。

虽然为政多阴德,尚少阶前玉树兰。”

我杜宝出守此间,只有夫人一女。

寻个老儒教训他。

昨日府学开送一名廪生陈最良。

年可六旬,从来饱学。

一来可以教授小女,二来可以陪伴老夫。

今日放了衙参,分付安排礼酒,叫门子伺候。

〔众应介〕

【前腔】〔末儒巾蓝衫上〕

须抖擞,要拳奇。

衣冠欠整老而衰。

养浩然分庭还抗礼。

〔丑禀介〕

陈斋长到门。

〔外〕

就请衙内相见。

〔丑唱门介〕

南安府学生员进。

〔下〕

〔末跪,起揖,又跪介〕

生员陈最良禀拜。

〔拜介〕

〔末〕

“讲学开书院,

〔外〕

崇儒引席珍。

〔末〕

献酬樽俎列,

〔外〕

宾主位班陈。

叫左右,陈斋长在此清叙,着门役散回,家丁伺候。

〔众应下〕

〔净扮家童上〕

〔外〕

久闻先生饱学。

敢问尊年有几,祖上可也习儒?

〔末〕

容禀。

【锁南枝】

将耳顺,望古稀,

儒冠误人霜鬓丝。

〔外〕

近来?

〔末〕

君子要知医,

悬壶旧家世。

〔外〕

原来世医。

还有他长?

〔末〕

凡杂作,可试为;

但诸家,略通的。

〔外〕

这等一发有用。

【前腔】

闻名久,识面初,

果然大邦生大儒。

〔末〕

不敢。

〔外〕

有女颇知书,

先生长训诂。

〔末〕

当得。

则怕做不得小姐之师。

〔外〕

那女学士,

你做的班大姑。

今日选良辰,

叫他拜师傅。

〔外〕

院子,敲云板,

请小姐出来。

【前腔】〔旦引贴上〕

添眉翠,

摇佩珠,

绣屏中生成士女图。

莲步鲤庭趋,

儒门旧家数。

〔贴〕

先生来了怎好?

〔旦〕

那少不得去。

丫头,

那贤达女,

都是些古镜模。

你便略知书,

也做好奴仆。

〔净报介〕

小姐到。

〔见介〕

〔外〕

我儿过来。

“玉不琢,

不成器;

人不学,

不知道。”

今日吉辰,

来拜了先生。

〔内鼓吹介〕

〔旦拜〕

学生自愧蒲柳之姿,

敢烦桃李之教。

〔末〕

愚老恭承捧珠之爱,

谬加琢玉之功。

〔外〕

春香丫头,

向陈师父叩头。

着他伴读。

〔贴叩头介〕

〔末〕

敢问小姐所读何书?

〔外〕

男、女《四书》,

他都成诵了。

则看些经旨罢。

《易经》以道阴阳,

义理深奥;

《书》以道政事,

与妇女没相干;

《春秋》、《礼记》,

又是孤经;

则《诗经》开首便是后妃之德,

四个字儿顺口,

且是学生家传,

习《诗》罢。

其余书史尽有,

则可惜他是个女儿。

【前腔】

我年将半,

性喜书,

牙签插架三万余。

〔叹介〕

我伯道恐无儿,

中郎有谁付?

先生,

他要看的书尽看。

有不臻的所在,

打丫头。

〔贴〕

哎哟!

〔外〕

冠儿下,

他做个女秘书。

小梅香,

要防护。

〔末〕

谨领。

〔外〕

春香伴小姐进衙,

我陪先生酒去。

〔旦拜介〕

“酒是先生馔,

女为君子儒。”

〔下〕

〔外〕

请先生后花园饮酒。

〔外〕

门馆无私白日闲,(薛能)

〔末〕

百年粗粝腐儒餐。(杜甫)

〔外〕

左家弄玉惟娇女,(柳宗元)

〔合〕

花里寻师到杏坛。(钱起)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牡丹亭-第五出-延师-译文

山色多么美好,讼庭却很少。早上看飞鸟飞翔,傍晚又飞回来。印章台上花瓣落下,帘子垂到地上。‘杜母的高尚风范不要去攀比,甘棠树下的游憩在南安。虽然为政有很多阴德,但门前还没有像玉树兰花那样的人才。’我杜宝来到这里做官,只有夫人一个女儿。找一个老儒来教导她。昨天府学开送了一名廪生陈最良。他年约六十,一直饱学。一来可以教授小女,二来可以陪伴我。今天放了衙参,吩咐安排酒席,叫门子伺候。

(唱词)必须抖擞精神,要拳法奇特。衣冠不整,年老体衰。保持浩然之气,在庭前还保持礼节。

陈斋长到了门口。

就请衙内相见。

南安府的学生员进来。

(下台)

生员陈最良拜见。

讲学开设书院,推崇儒学吸引英才。

献上酒菜,宾主坐位排列。

叫左右,陈斋长在这里清谈,让门役散去,家丁伺候。

(众人下台)

久闻先生饱学,敢问您高寿,祖上是否也习儒?

容我禀报。

(唱词)将耳顺,望古稀,儒者的帽子误了人,霜鬓丝发。

最近怎么样?

君子需要懂得医术,悬壶济世,祖上也是行医世家。

原来您是世医。还有其他长处吗?

各种杂学,都可以尝试;但各种家学,略懂一些。

这样就更有用处了。

久闻您的大名,今日初次见面,果然是大国的儒者。

不敢当。

我有女儿颇知书,先生可以长期教导。

我愿意。

只怕不能胜任小姐的师傅。

那位女学士,你做的班大姑。今日选了良辰,让她拜师傅。

院子,敲云板,请小姐出来。

(旦角引贴角上)

眉画得翠绿,佩珠摇曳,绣屏中画出士女图。莲步轻快地走进庭院,是儒门旧家的风范。

先生来了怎么好?

那少不得去。丫头,那些贤达女子,都是些古镜模。

你就算略知书,也做好奴仆。

小姐来了。

我儿过来。‘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今日吉辰,来拜了先生。

(内鼓吹声)

学生自愧如蒲柳之姿,敢烦桃李之教。

愚老恭敬地接受捧珠之爱,谬加琢玉之功。

春香丫头,向陈师父叩头。让他伴读。

敢问小姐读了哪些书?

男、女《四书》,她都背得出来。那就看些经文吧。《易经》讲阴阳之道,义理深奥;《书》讲政事,与妇女无关;《春秋》、《礼记》是孤经;《诗经》开篇便是后妃之德,四个字顺口,也是我们家的传统,就读《诗经》吧。其他书史还有很多,只是可惜她是个女儿。

我年将半,性喜书,牙签插架三万余。

叹气,我伯道恐怕没有儿子,中郎有谁可以托付?先生,她要看的书都可以看。有不懂得的地方,打丫头。

哎哟!

冠儿下,她做个女秘书。小梅香,要保护她。

我恭敬地接受。

春香伴小姐进衙,我陪先生喝酒去。

‘酒是先生的美食,女为君子儒。’

(下台)

门馆无私白日闲,(薛能)

百年粗粝腐儒餐。(杜甫)

左家弄玉惟娇女,(柳宗元)

花里寻师到杏坛。(钱起)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牡丹亭-第五出-延师-注解

山色好:形容山景美丽,景色宜人。

讼庭稀:讼庭,指法院,这里指案件不多,法庭清闲。

飞鸟:比喻人,也指时间的流逝。

印床:古代官员的印章放置的地方。

甘棠:古代传说中的树木,常用来比喻贤人。

杜母高风:杜母,指古代贤母,高风,指高尚的风范。

阶前玉树兰:阶前,指官府的台阶前,玉树兰,比喻贤才。

府学:古代官办学校。

廪生:古代科举制度中的一种生员,指有官府资助的生员。

陈最良:人名,此处指被选中的廪生。

印床花落:比喻时间流逝,事物变迁。

帘垂地:窗帘低垂,形容环境清幽。

杜宝:人名,此处指杜宝的父亲。

老儒:年老而有学问的儒者。

拳奇:指才学出众。

浩然之气:指正直的气概。

分庭抗礼:比喻双方地位平等,可以相互对抗。

门子:官府中的差役。

皂隶:古代官府中的差役。

礼酒:表示尊敬的酒席。

门子伺候:差役等候吩咐。

末儒:指穿着儒者服装的末等儒生。

巾蓝衫:古代儒生的服饰。

养浩然:培养正直的品德。

抗礼:表示平等的礼节。

门介:门子通报。

生员:古代科举制度中的学生。

禀拜:恭敬地行礼。

讲学:讲解学问。

崇儒:尊崇儒家思想。

引席珍:引导坐席,挑选珍贵的人选。

献酬:相互敬酒。

樽俎:古代的酒器和食器,这里指酒席。

位班陈:座位排列整齐。

门役:官府中的差役。

家丁:官府中的仆人。

耳顺:指人到了一定的年纪,耳朵对声音的反应变得迟钝。

古稀:指人七十岁,古稀之年。

儒冠:儒者的帽子,也指儒者。

悬壶:古代医生行医时携带的葫芦,这里指行医。

世医:世代行医的家庭。

杂作:各种技艺。

诸家:各种学派。

略通:稍微懂得一些。

大邦生大儒:大国出生的大儒。

训诂:解释古书中的文字和意义。

女学士:指有学问的女子。

班大姑:指地位较高的女子。

敲云板:敲击佛教的云板,表示召唤。

绣屏:绣有图案的屏风。

士女图:描绘士人和女子的图画,这里指小姐的形象。

莲步:形容女子轻盈的步伐。

鲤庭:指官府的庭院,这里指小姐的住处。

旧家数:指世代为官的家庭。

蒲柳之姿:比喻弱不禁风的女子。

桃李之教:比喻优秀的教育。

春香丫头:人名,此处指春香这个丫头。

打丫头:打骂丫头,这里指责备。

女秘书:古代女子担任秘书的职务。

小梅香:人名,此处指小梅这个丫头。

防护:保护。

粗粝腐儒餐:粗糙的饭食,比喻贫苦的儒生。

弄玉:古代传说中的美女。

娇女:娇嫩的女儿。

杏坛:古代学者讲学的地方,这里指学堂。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牡丹亭-第五出-延师-评注

这段古文描绘了一幅古代官场与学者交往的场景,通过对人物对话和动作的描写,展现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人物性格。

首句‘山色好,讼庭稀’以景写情,渲染了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为接下来的故事铺垫了基调。

‘杜母高风不要攀,甘棠游憩在南安’借用了典故,表达了对杜母的敬仰之情,同时也暗示了杜宝为官清廉的形象。

‘我杜宝出守此间,只有夫人一女’点明了杜宝的身份和家中情况,为后续情节发展埋下伏笔。

‘昨日府学开送一名廪生陈最良’通过介绍陈最良的背景,为两人相遇做了铺垫。

‘须抖擞,要拳奇’表现了陈最良的学者风范,同时也暗示了他对学问的执着。

‘养浩然分庭还抗礼’通过陈最良的言行,体现了他尊重师长、崇尚儒学的品质。

‘将耳顺,望古稀,儒冠误人霜鬓丝’用对比手法,突出了陈最良的年龄和身份,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学问的热爱。

‘闻名久,识面初,果然大邦生大儒’通过杜宝的赞叹,进一步凸显了陈最良的学识和声望。

‘有女颇知书,先生长训诂’表明了杜宝对女儿的期望,同时也体现了古代父母对子女教育的重视。

‘那女学士,你做的班大姑’通过杜宝的话语,展现了古代社会对女性教育的态度。

‘添眉翠,摇佩珠,绣屏中生成士女图’通过描写小姐的形象,展现了古代女性的优雅和才情。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用比喻手法,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

‘酒是先生馔,女为君子儒’通过小姐的话语,表达了尊师重道的观念。

‘门馆无私白日闲’和‘百年粗粝腐儒餐’通过薛能和杜甫的诗句,展现了古代学者的清贫和坚守。

‘左家弄玉惟娇女’和‘花里寻师到杏坛’通过柳宗元和钱起的诗句,进一步强调了小姐的才情和对学问的追求。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牡丹亭-第五出-延师》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20571.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