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龙文鞭影-卷三-五歌

作者: 周德清(约1360年-1430年),明代著名的文学家、诗人。他的作品通常富有独特的艺术表现,且对古代诗词艺术有较高的造诣。

年代:成书于明代(约15世纪)。

内容简要:《龙文鞭影》是周德清的一部诗文集,涵盖了许多他对诗词技巧、文学表现和创作的深刻思考。书中既有诗词创作技巧的总结,也有对古代文人创作经验的分享。通过这部作品,周德清展示了如何运用精炼的词句和巧妙的意象来表达情感,并强调了诗文创作的技巧与理性思维的结合。该书对明代及后来的文学创作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龙文鞭影-卷三-五歌-原文

二使入蜀,五老游河。

孙登坐啸,谭峭行歌。

汉王封齿,齐主烹阿。

丁兰刻木,王质烂柯。

霍光忠厚,黄霸宽和。

桓谭非谶,王商止讹。

隐翁龚胜,刺客荆轲。

老人结草,饿夫倒戈。

奕宛李讷,碑赚孙何。

子猷啸咏,斯立吟哦。

奕世貂珥,闾里鸣珂。

昙辍丝竹,裒废蓼莪。

箕陈五福,华祝三多。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龙文鞭影-卷三-五歌-译文

两次派人进入蜀地,五位老人游玩在河边。

孙登坐着吹口哨,谭峭边走边唱歌。

汉王封赏牙齿,齐主烹煮阿。

丁兰雕刻木头,王质烂柯。

霍光忠诚厚道,黄霸宽容和善。

桓谭否定预言,王商制止错误。

隐士龚胜,刺客荆轲。

老人结草为绳,饿汉倒持武器。

奕宛的李讷,碑文上骗过孙何。

子猷吟唱,斯立吟咏。

世世代代佩戴貂珥,乡里中响起珂铃声。

昙花停止吹奏丝竹,整理废弃的蓼莪。

箕子陈述五福,华祝祝愿三多。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龙文鞭影-卷三-五歌-注解

二使入蜀:指派两位使者前往蜀地,可能是指古代使者出使西南地区的事件。

五老游河:五老可能指五位德高望重的老人,游河则是指他们乘船游览河流。

孙登坐啸:孙登是古代人物,坐啸可能指他坐着吟咏或者吟唱。

谭峭行歌:谭峭是古代人物,行歌可能指他在行走中吟唱。

汉王封齿:汉王可能指汉朝的某位皇帝,封齿可能是指皇帝对某位老人的尊敬,赐予封号。

齐主烹阿:齐主可能指齐国的君主,烹阿可能是指烹煮一种名为阿的食品。

丁兰刻木:丁兰是古代人物,刻木可能是指他刻木为父母雕像,表示对父母的孝敬。

王质烂柯:王质是古代人物,烂柯可能是指他的柯杖因时间久远而腐烂,比喻时光流逝。

霍光忠厚:霍光是西汉时期的重臣,忠厚指他忠诚而敦厚。

黄霸宽和:黄霸是西汉时期的官员,宽和指他性格宽容和和善。

桓谭非谶:桓谭是东汉时期的学者,非谶指他反对迷信预言。

王商止讹:王商是西汉时期的官员,止讹指他阻止或纠正错误。

隐翁龚胜:隐翁可能指隐居的老年人,龚胜是古代人物,这里可能指龚胜隐居的生活。

刺客荆轲:荆轲是战国时期的著名刺客,以刺杀秦王而闻名。

老人结草:老人结草可能是指某位老人用草结成物品,可能寓意某种技艺或智慧。

饿夫倒戈:饿夫可能指饥饿的人,倒戈可能是指他放弃原来的立场或阵营。

奕宛李讷:奕宛可能是指某个地方或人名,李讷是古代人物,这里可能指李讷的故事或成就。

碑赚孙何:碑可能指石碑,赚孙何可能是指通过石碑上的文字或故事吸引孙何。

子猷啸咏:子猷是古代人物,啸咏可能指他吟咏或高歌。

斯立吟哦:斯立可能是指某位人物,吟哦指他吟咏或低声吟唱。

奕世貂珥:奕世可能指世世代代,貂珥指用貂皮制成的耳饰,表示富贵或尊贵。

闾里鸣珂:闾里指乡里,鸣珂指佩戴的玉石或装饰品发出声音,表示繁华或富贵。

昙辍丝竹:昙指短暂的时光,辍丝竹可能是指停止弹奏乐器,可能寓意某种仪式或庆祝活动的结束。

裒废蓼莪:裒废可能是指废弃或衰败,蓼莪是一种植物,这里可能寓意某种景象或状况。

箕陈五福:箕陈可能是指星宿的排列,五福指古代认为的五种幸福或吉祥之事。

华祝三多:华祝可能是指某种庆祝或祈愿活动,三多可能是指多福、多寿、多男子,古代认为的吉祥寓意。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龙文鞭影-卷三-五歌-评注

二使入蜀,五老游河。此句描绘了两位使者前往蜀地的壮丽景象,以及五位老人在河流中游玩的悠闲画面。‘二使’与‘五老’形成对比,展现了古代文人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对人生境界的追求。

孙登坐啸,谭峭行歌。孙登是东汉末年的道士,以坐啸著称;谭峭是唐代诗人,以行歌闻名。此句通过两位历史人物的对比,展现了不同人物性格和才华的多样性。

汉王封齿,齐主烹阿。汉王封齿是指汉高祖刘邦在封侯时,将牙齿封存以示尊贵;齐主烹阿则是指齐桓公烹杀阿谷以示威严。此句反映了古代帝王的权力象征和治国手段。

丁兰刻木,王质烂柯。丁兰是东汉时期的孝子,刻木为父;王质是战国时期的勇士,烂柯是指他手中的柯木。此句赞扬了孝道和忠诚的精神。

霍光忠厚,黄霸宽和。霍光是西汉时期的著名政治家,以忠厚著称;黄霸是东汉时期的官员,以宽和著称。此句强调了古代文人对忠厚和宽和品质的推崇。

桓谭非谶,王商止讹。桓谭是东汉时期的文学家,反对迷信;王商是西汉时期的文学家,善于纠正谬误。此句反映了古代文人对理性思考和批判精神的重视。

隐翁龚胜,刺客荆轲。隐翁龚胜是东汉时期的隐士,荆轲是战国时期的刺客。此句通过对隐士和刺客的对比,展现了古代文人对不同人生选择的尊重。

老人结草,饿夫倒戈。此句描绘了老人结草为庐,饿夫倒戈投降的情景,反映了古代文人对逆境中生存智慧和牺牲精神的赞颂。

奕宛李讷,碑赚孙何。奕宛李讷是指东汉时期的文学家李固,碑赚孙何是指孙何用碑文骗取他人财物。此句通过对两位历史人物的描述,展现了古代文人对文学和道德的思考。

子猷啸咏,斯立吟哦。子猷是指东晋时期的文学家王羲之,啸咏是指他吟咏诗歌;斯立是指宋代文学家苏轼,吟哦是指他吟咏诗歌。此句展现了古代文人对诗歌艺术的热爱和追求。

奕世貂珥,闾里鸣珂。奕世貂珥是指连续几代都有显赫地位的人家,闾里鸣珂是指富贵人家门前鸣响的珂铃声。此句反映了古代文人对家族荣耀和社会地位的追求。

昙辍丝竹,裒废蓼莪。昙辍丝竹是指佛教中禁止使用丝竹乐器;裒废蓼莪是指废弃了蓼莪草。此句反映了古代文人对佛教戒律和自然环境的尊重。

箕陈五福,华祝三多。箕陈五福是指古代传说中的五种幸福;华祝三多是指祝福时说的吉祥话。此句展现了古代文人对幸福生活和吉祥如意的向往。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龙文鞭影-卷三-五歌》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19885.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