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龙文鞭影-卷三-二萧

作者: 周德清(约1360年-1430年),明代著名的文学家、诗人。他的作品通常富有独特的艺术表现,且对古代诗词艺术有较高的造诣。

年代:成书于明代(约15世纪)。

内容简要:《龙文鞭影》是周德清的一部诗文集,涵盖了许多他对诗词技巧、文学表现和创作的深刻思考。书中既有诗词创作技巧的总结,也有对古代文人创作经验的分享。通过这部作品,周德清展示了如何运用精炼的词句和巧妙的意象来表达情感,并强调了诗文创作的技巧与理性思维的结合。该书对明代及后来的文学创作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龙文鞭影-卷三-二萧-原文

藤王蛱蝶,摩诘芭蕉。

却衣师道,投笔班超。

冯官五代,季相三朝。

刘蕡下第,卢肇夺标。

陵甘降虏,蠋耻臣昭。

隆贫晒腹,潜懒折腰。

韦绶蜀锦,元载鲛绡。

捧檄毛义,绝裾温峤。

郑虔贮柿,怀素种蕉。

延祖鹤立,茂弘龙超。

悬鱼羊续,留犊时苗。

贵妃捧砚,弄玉吹箫。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龙文鞭影-卷三-二萧-译文

藤王蛱蝶,摩诘芭蕉。

却衣师道,投笔班超。

冯官五代,季相三朝。

刘蕡下第,卢肇夺标。

陵甘降虏,蠋耻臣昭。

隆贫晒腹,潜懒折腰。

韦绶蜀锦,元载鲛绡。

捧檄毛义,绝裾温峤。

郑虔贮柿,怀素种蕉。

延祖鹤立,茂弘龙超。

悬鱼羊续,留犊时苗。

贵妃捧砚,弄玉吹箫。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龙文鞭影-卷三-二萧-注解

藤王蛱蝶:藤王指的是唐代诗人王勃,蛱蝶是一种美丽的蝴蝶,这里比喻王勃的诗才如蝴蝶般翩翩。

摩诘芭蕉:摩诘是唐代诗人王维的字,芭蕉是一种植物,这里用来比喻王维的画作或诗中有如芭蕉般的意境。

却衣师道:却衣指的是脱去世俗的衣裳,师道指儒家思想,这里比喻放弃世俗生活,追求道德修养。

投笔班超:投笔指的是放下笔,班超是西汉时期的一位将领,这里比喻班超放弃文职从军,有志于功名。

冯官五代:冯官指的是冯道,五代时期的一位政治家,五代指的是中国历史上的五代十国时期。

季相三朝:季相指的是季布,三朝指多个朝代,这里比喻季布在多个朝代担任相位。

刘蕡下第:刘蕡是唐代的一位文人,下第指的是科举考试未中,这里比喻刘蕡未能高中。

卢肇夺标:卢肇是唐代的一位文人,夺标指的是在科举考试中取得第一名,这里比喻卢肇高中状元。

陵甘降虏:陵甘指的是陵墓的守护者,降虏指投降敌人,这里比喻坚守忠诚,即使面对敌人也不屈服。

蠋耻臣昭:蠋耻指的是一种昆虫,臣昭指忠诚的臣子,这里比喻忠诚如蠋耻般可耻。

隆贫晒腹:隆贫指的是贫贱而显贵,晒腹指暴露自己的腹部,这里比喻贫穷但保持清高。

潜懒折腰:潜懒指的是隐居懒惰,折腰指弯腰行礼,这里比喻隐居不问世事。

韦绶蜀锦:韦绶指的是韦应物的字,蜀锦是四川地区的一种著名丝绸,这里比喻韦应物的文学成就。

元载鲛绡:元载是唐代的一位官员,鲛绡是一种精美的丝织品,这里比喻元载的财富或地位。

捧檄毛义:捧檄指的是手持檄文,毛义是东汉时期的一位文人,这里比喻毛义忠诚于国家。

绝裾温峤:绝裾指的是断绝关系,温峤是东晋时期的一位文人,这里比喻温峤坚守原则,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郑虔贮柿:郑虔是唐代的一位文人,贮柿指的是储存柿子,这里比喻郑虔善于积累和保存知识。

怀素种蕉:怀素是唐代的一位书法家,种蕉指的是种植芭蕉,这里比喻怀素专注于书法艺术。

延祖鹤立:延祖指的是东汉时期的文学家延寿,鹤立比喻像仙鹤一样高洁独立。

茂弘龙超:茂弘指的是唐代文学家李白,龙超比喻其诗才超凡脱俗。

悬鱼羊续:悬鱼指的是官员不接受贿赂,羊续是东汉时期的一位官员,这里比喻廉洁奉公。

留犊时苗:留犊指的是官员关心民生,时苗是唐代的一位官员,这里比喻关心农桑,关注民生。

贵妃捧砚:贵妃指的是唐玄宗的贵妃杨玉环,捧砚指的是捧着砚台,这里比喻贵妃对艺术的热爱。

弄玉吹箫:弄玉是古代传说中的仙女,吹箫指的是吹奏箫管,这里比喻音乐才华或优雅的举止。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龙文鞭影-卷三-二萧-评注

藤王蛱蝶,摩诘芭蕉。这两句诗描绘了两位古代文人王维和苏轼的意象。‘藤王’指的是王维,他的画作中常以藤蔓和蝴蝶为题材,表现出其文人的雅趣。‘蛱蝶’则象征了王维的诗意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境界。‘摩诘’是苏轼的字,‘芭蕉’则是苏轼画作中常见的元素,象征着其作品的清逸与超脱。

却衣师道,投笔班超。这两句诗通过‘却衣’和‘投笔’两个动作,分别描绘了古代文人放弃世俗名利,追求精神自由的理想。‘却衣’意味着舍弃世俗的束缚,‘师道’则是指向道德的修养。‘投笔’则是班超的故事,他放弃了文人的身份,投身军旅,表现出一种追求功名与英雄主义的情怀。

冯官五代,季相三朝。这两句诗通过对冯官和季相的描述,展现了古代文人在不同朝代中担任重要职务的历史事实。‘冯官’和‘季相’都是指古代的官员,‘五代’和‘三朝’则代表了他们仕途的广阔与变迁。

刘蕡下第,卢肇夺标。这两句诗反映了古代科举制度下文人的命运起伏。‘刘蕡’和‘卢肇’都是唐代著名的文人,‘下第’和‘夺标’则分别代表了他们在科举考试中的失败与成功。

陵甘降虏,蠋耻臣昭。这两句诗通过对比‘陵甘降虏’和‘蠋耻臣昭’,展现了忠诚与背叛的对比。‘陵甘降虏’指的是古代将领在困境中投降敌人,而‘蠋耻臣昭’则是指那些在困境中坚守忠诚,不愿屈服于敌人的人。

隆贫晒腹,潜懒折腰。这两句诗描绘了古代文人的不同生活态度。‘隆贫晒腹’指的是贫贱不能移,坚守自己的信念;‘潜懒折腰’则是指那些为了生活而屈从于权贵的人。

韦绶蜀锦,元载鲛绡。这两句诗通过‘韦绶’和‘蜀锦’以及‘元载’和‘鲛绡’,描绘了古代的丝绸文化和文人的生活品味。‘韦绶’是指用韦编成的带子,‘蜀锦’则是四川地区著名的丝绸制品;‘元载’和‘鲛绡’则分别指代了其他地区的丝绸。

捧檄毛义,绝裾温峤。这两句诗通过‘捧檄’和‘绝裾’两个动作,展现了古代文人的忠诚与坚定。‘捧檄’是指手持檄文,表示对国家的忠诚;‘绝裾’则是指割断衣襟,表示对世俗的决绝。

郑虔贮柿,怀素种蕉。这两句诗描绘了古代文人的生活情趣。‘郑虔贮柿’指的是郑虔收藏柿子,‘怀素种蕉’则是指怀素种植芭蕉,都体现了文人对自然生活的热爱。

延祖鹤立,茂弘龙超。这两句诗通过对‘延祖’和‘茂弘’的描绘,展现了古代文人的高洁与超脱。‘鹤立’和‘龙超’都是比喻,分别象征了文人的高洁与超凡脱俗。

悬鱼羊续,留犊时苗。这两句诗通过对‘悬鱼羊续’和‘留犊时苗’的描述,展现了古代文人的仁爱之心。‘悬鱼羊续’是指古代将领在战争中悬挂鱼羊,以示对百姓的仁爱;‘留犊时苗’则是指古代文人在田园生活中对动物的关爱。

贵妃捧砚,弄玉吹箫。这两句诗描绘了古代宫廷中的生活场景。‘贵妃捧砚’指的是贵妃在宫中研墨,‘弄玉吹箫’则是指玉女吹奏箫声,展现了宫廷文化的精致与奢华。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龙文鞭影-卷三-二萧》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19883.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