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沈括(1031年-1095年),北宋著名的政治家、科学家、文学家、史学家,辽史的主要编撰者之一。他在自然科学、文学与历史学等多个领域都有杰出的贡献,尤其在数学、物理学和天文学方面。
年代:成书于宋代(约11世纪)。
内容简要:《辽史》是宋代史学家所编写的关于契丹辽朝历史的史书,详细记录了辽朝的兴衰历程。书中内容涉及辽朝的建立、政治制度、军事、外交、经济等方面。辽朝是中国历史上继唐朝后的一个强大政权,辽史不仅记载了辽朝的历代帝王与重要事件,还涉及了辽朝与宋朝、金朝等其他朝代的互动。通过对辽朝历史的详细阐述,《辽史》为后世研究契丹文化、政治制度、经济社会等提供了宝贵的文献。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辽史-本纪-卷十三-原文
八年春正月辛巳,如台湖。
庚寅,诏决滞狱。
庚子,如沈子泺。
二月丁未朔,于阗、回鹘各遣使来贡。
壬申,女直遣使来贡。
三月丁丑,李继迁遣使来贡。
庚辰,太白、荧惑斗,凡十有五次。
乙酉,城杏埚,以宋俘实之。
辛丑,置宜州。
夏四月丙午朔,严州刺史李寿英有惠政,民请留,从之。
庚戌,女直遣使来贡。
庚午,以岁旱,诸部艰食,振之。
五月戊子,以宋降卒分隶诸军。
庚寅,女直宰相阿海来贡,封顺化王。
丙申,清暑胡土白山。
诏括民田。
六月丙午,以北面林牙磨鲁古为北院大王。
阿萨兰回鹘于越、达剌干各遣使来贡。
甲寅,月掩天驷第一星。
丙辰,女直遣使来贡。
秋七月庚辰,改南京熊军为神军。
诏东京路诸宫分提辖司,分置定霸、保和、宣化三县,白川州置洪理,仪坤州置广义,辽西州置长庆,乾州置安德各一县。
省遂、妫、松、饶、宁、海、瑞、玉、铁里、奉德等十州,及玉田、辽丰、松山、弘远、怀清、云龙、平泽、平山等八县,以其民分隶他郡。
八月乙卯,以黑白羊祭天地。
九月乙亥,北女直四部请内附。
壬辰,李继迁献宋俘。
冬十月丙午,以大败宋军,复遣使来告。
己酉,阻卜等遣使来贡。
是月,驻跸大王川。
十一月庚寅,以吐谷浑民饥,振之。
丁酉,太白昼见。
十二月癸卯,李继迁下宋麟、鄜等州,遣使来告。
女直遣使来贡。
庚戌,遣使封李继迁为夏国王。
癸丑,回鹘来贡。
是岁,放郑云从等二人及第。
九年春正月甲戌,女直遣使来贡。
丙子,诏禁私度僧尼。
庚辰,如台湖。
乙酉,枢密使、监修国史室昉等进《实录》,赐物有差。
戊子,选宋降卒五百置为宣力军。
辛卯,诏免三京诸道租赋,仍罢括田。
二月丙午,夏国遣使告伐宋捷。
丁未,以涿州刺史耶律王六为惕隐。
甲子,建威寇、振化、来远三城,屯戍卒。
闰月辛未朔,日有食之。
壬申,遣翰林承旨邢抱朴、三司使李嗣、给事中刘京、政事舍人张干、南京副留守吴浩分决诸道滞狱。
三月庚子朔,振室韦、乌古诸部。
戊申,复遣库部员外郎马守琪、仓部员外郎祁正、虞部员外郎崔祐、蓟北县令崔简等分决诸道滞狱。
甲子,幸南京。
夏四月甲戌,回鹘来贡。
乙亥,夏国王李继迁遣杜白来谢封册。
丙戌,清暑炭山。
五月己未,以秦王韩匡嗣私城为全州。
六月丁亥,突厥来贡。
是月,南京霖雨伤稼。
秋七月癸卯,通括户口。
乙巳,诏诸道举才行、察贪酷、抚高年、禁奢僣,有殁于王事者官其子孙。
己未,夏国以复绥、银二州,遣使来告。
八月癸酉,铜州嘉禾生,东京甘露降。
戊寅,女直进唤鹿人。
壬午,东京进三足乌。
九月庚子,鼻骨德来贡。
己酉,驻跸庙城。
南京地震。
冬十月丁卯,阿萨兰回鹘来贡。
壬申,夏国王李继迁遣使来上宋所授敕命。
丁丑,定难军节度使李继捧来附,授推忠效顺启圣定难功臣、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太师兼侍中,封西平王。
十一月己亥,以青牛白马祭天地。
十二月,夏国王李继迁潜附于宋,遣招讨使韩德威持诏谕之。
是岁,放进士石用中一人及第。
十年春正月丁酉,禁丧葬礼杀马,及藏甲胄、金银、器玩。
丙午,如台湖。
二月乙丑朔,日有食之。
韩德威奏李继迁称故不出,至灵州俘掠以还。
壬申,兀惹来贡。
壬午,免云州租赋。
庚寅,夏国以韩德威俘掠,遣使来奏,赐诏安慰。
辛卯,给复云州流民。
三月甲辰,铁骊来贡。
丙辰,如炭山。
夏四月乙丑,以台湖为望幸里。
庚寅,命群臣较射。
五月癸巳,朔州流民给复三年。
七月辛酉,铁骊来贡。
八月癸亥,观稼,仍遣使分阅苗稼。
九月癸卯,幸五台山金河寺饭僧。
冬十月壬申,夏国王遣使来贡。
戊寅,铁骊来贡。
十一月壬辰,回鹘来贡。
十二月庚辰,猎儒州东川。
拜天。
是月,以东京留守萧恒德等伐高丽。
十一年春正月壬寅,回鹘来贡。
丙午,出内帑钱赐南京统军司军。
高丽王治遣朴良柔奉表请罪,诏取女直鸭渌江东数百里地赐之。
二月癸亥,霸州民妻王氏以妖惑众,伏诛。
夏四月,幸炭山清暑。
六月,大雨。
秋七月己丑,桑乾、羊河溢居庸关西,害禾稼殆尽,奉圣、南京居民庐舍多垫溺者。
八月,如秋山。
冬十月甲申朔,驻跸蒲瑰坂。
是岁,放进士王熙载等二人及第。
十二年春正月癸丑朔,漷阴镇水,漂溺三十馀村,诏疏旧渠。
甲寅,以同政事门下平章事耶律硕老为惕隐。
诏复行在五十里内租。
乙卯,幸延芳淀。
戊午,蠲宜州赋调。
庚申,郎君耶律鼻舍等谋叛,伏诛。
壬戌,以南院大王耶律景为上京留守,封漆水郡王。
霸州民李在宥年百三十有三,赐束帛、锦袍、银带,月给羊酒,仍复其家。
二月甲申,免南京被水户租赋。
己丑,高丽来贡。
甲午,免诸部岁输羊及关征。
庚子,回鹘来贡。
三月丁巳,高丽遣使请所俘人畜,诏赎还。
戊午,幸南京。
丙寅,遣使抚谕高丽。
己巳,涿州木连理。
壬申,如长春宫观牡丹。
是月,复置南京军都监。
夏四月辛卯,幸南京。
壬辰,枢密直学士刘恕为南院枢密副使。
戊戌,以景宗石像成,幸延寿寺饭僧。
五月甲寅,诏北皮室军老不任事者免役。
戊午,如炭山清暑。
庚辰,武定军节度使韩德冲秩满,其民请留,从之。
六月辛巳朔,诏州县长吏有才能无过者,减一资考任之。
癸未,可汗州刺史贾俊进新历。
庚子,录囚。
甲辰,诏龙、凤两军老疾者代之。
是月,太白、岁星相犯。
秋七月辛亥朔,日有食之。
甲寅,遣使视诸道禾稼。
辛酉,南院枢密使室昉为中京留守,加尚父。
丙寅,女直遣使来贡。
戊辰,观获。
庚午,诏契丹人犯十恶者依汉律。
己卯,以翰林承旨邢抱朴参知政事。
八月庚辰朔,诏王太妃领西北路乌古等部兵及永兴宫分军,抚定西边;以萧挞凛督其军事。
乙酉,宋遣使求和,不许。
戊子,以国舅帐克萧徒骨为夷离毕。
乙未,下诏戒谕中外官吏。
丁酉,录囚,杂犯死罪以下释之。
九月壬子,室韦、党项、吐谷浑等来贡。
辛酉,宋复遣使求和,不许。
壬戌,行拜奥礼。
癸酉,阻卜等来贡。
冬十月乙酉,猎可汗州之西山。
乙巳,诏定均税法。
丁未,大理寺置少卿及正。
十一月戊申朔,行再生礼。
铁骊来贡。
诏诸部所俘宋人有官吏儒生抱器能者,诸道军有勇健者,具以名闻。
庚戌,诏郡邑贡明经、茂材异等。
甲寅,诏南京决滞狱。
己未,官宋俘卫德升等六人。
十二月戊寅朔,日有食之。
诏并奚王府奥理、堕隗、梅只三部为一,其二克各分为部,以足六部之数。
甲申,赐南京统军司贫户耕牛。
戊子,高丽进妓乐,却之。
庚寅,禁游食民。
癸巳,女直以宋人浮海赂本国及兀惹叛来告。
丁未,幸南京。
是年,放进士吕德懋等二人及第。
十三年春正月壬子,幸延芳淀。
甲寅,置广灵县。
丁巳,增泰州、遂城等县赋。
庚申,诏诸道劝农。
癸亥,长宁军节度使萧解里秩满,民请留,从之。
庚午,如长春宫。
三月丁丑朔,女直遣使来贡。
甲辰,高丽遣李周桢来贡。
三月癸丑,夏国遣使来贡。
戊辰,武清县百馀人入宋境剽掠,命诛之,还其所获人畜财物。
夏四月己卯,参知政事邢抱朴以母忧去官,起复。
丙戌,诏诸道民户应历以来胁从为部曲者,仍籍州县。
甲午,如炭山清暑。
五月壬子,高丽进鹰。
乙亥,北、南、乙室三府请括富民马以备军需,不许,给以官马。
六月丙子朔,启圣军节度使刘继琛秩满,民请留,从之。
丁丑,诏减前岁括田租赋。
甲申,以宣徽使阿没里私城为丰州。
丙戌,诏许昌平、怀柔等县诸人请业荒地。
秋七月乙巳朔,女直遣使来贡。
丁巳,兀惹乌昭度、渤海燕颇等侵铁骊,遣奚王和朔奴等讨之。
壬戌,诏蔚、朔等州龙卫、威胜军更戍。
八月丙子,夏国遣使进马。
壬辰,诏修山泽祠宇、先哲庙貌,以时祀之。
九月戊午,以南京太学生员浸多,特赐水硙庄一区。
丁卯,奉安景宗及皇太后石像于延芳淀。
冬十月乙亥,置义仓。
辛巳,回鹘来贡。
甲申,高丽遣李知白来贡。
戊子,兀惹归款,诏谕之。
庚子,鼻骨德来贡。
十一月乙巳,阿萨兰回鹘遣使来贡。
辛酉,遣使册王治为高丽国王。
戊辰,高丽遣童子十人来学本国语。
十二月己卯,铁骊遣使来贡鹰、马。
辛巳,夏国以败宋人遣使来告。
是年,放进士王用极等二人。
十四年春正月己酉,渔于潞河。
丁巳,蠲三京及诸州税赋。
丙寅,夏国遣使来贡。
庚午,以宣徽使阿没里家奴阎贵为丰州刺史。
二月庚寅,回鹘遣使来贡。
三月壬寅,高丽王治表乞为婚,许以东京留守、驸马萧恒德女嫁之。
庚戌,高丽复遣童子十人来学本国语。
甲寅,韩德威奏讨党项捷。
甲子,诏安集朔州流民。
夏四月甲戌,东边诸糺各置都监。
庚寅,如炭山清暑。
己亥,凿大安山,取刘守光所藏钱。
是月,奚王和朔奴、东京留守萧恒德等五人以讨兀惹不克,削官。
改诸部令稳为节度使。
五月癸卯,诏参知政事邢抱朴决南京滞狱。
庚戌,朔州威胜军一百七人叛入宋。
六月辛未,如炭山清暑。
铁骊来贡。
乙酉,回鹘来贡。
己丑,高丽遣使来问起居。
后至无时。
秋七月戊午,回鹘等来贡。
闰月丁丑,五院部进穴地所得金马。
冬十月丙辰,命刘遂教南京神武军士剑法,赐袍带锦币。
戊午,乌昭度乞内附。
十一月甲戌,诏诸军官毋非时畋猎妨农。
乙酉,奉安景宗及太后石像于乾州。
是月,回鹘阿萨兰遣使为子求婚,不许。
十二月甲寅,以南京道新定税法太重,减之。
甲子,挞凛诱叛酋阿鲁敦等六十人斩之,封兰陵郡王。
幸南京。
是年,放进士张俭等三人。
十五年春正月庚午,幸延芳淀。
丙子,以河西党项叛,诏韩德威讨之。
庚辰,诏诸道劝民种树。
癸未,兀惹长武周来降。
戊子,女直遣使来贡。
己丑,诏南京决滞囚。
乙未,免流民税。
二月丙申朔,如长春宫。
戊戌,劝品部富民出钱以赡贫民。
庚子,徙梁门、遂城、泰州、北平民于内地。
丙午,夏国遣使来贡。
甲寅,问安皇太后。
丙辰,韩德威奏破党项捷。
丁巳,诏品部旷地令民耕种。
三月乙丑朔,党项来贡。
戊辰,募民耕滦州荒地,免其租赋十年。
己巳,夏国破宋兵,遣使来告。
己卯,封夏国王李继迁为西平王。
壬午,通括宫分人户,免南京逋税及义仓粟。
甲申,河西党项乞内附。
庚寅,兀惹乌昭度以地远,乞岁时免进鹰、马、貂皮,诏以生辰、正旦贡如旧,馀免。
癸巳,宋主炅殂,子恒嗣位。
甲午,皇太妃献西边捷。
夏四月乙未朔,罢奚五部岁贡摐。
戊戌,录囚。
壬寅,发义仓粟振南京诸县民。
丙午,广德军节度使韩德凝有善政,秩满,其民请留,从之。
己酉,幸南京。
丁巳,致奠于太宗皇帝庙。
己未,如炭山清暑。
五月甲子朔,日有食之。
己巳,诏平州决滞狱。
是月,敌烈八部杀详稳以叛,萧挞凛追击,获部族之半。
六月丙申,铁骊来贡。
壬子,夏国遣使来谢封册。
秋七月戊辰,党项来贡。
辛未,禁吐谷浑别部鬻马于宋。
丙子,高丽遣韩彦敬奉币吊越国公主之丧。
辛卯,诏南京疾决狱讼。
八月丁酉,猎于平地松林,皇太后诫曰:‘前圣有言:欲不可纵。吾儿为天下主,驰骋田猎,万一有衔橛之变,适遣予忧。其深戒之!’
九月丙寅,罢东边戍卒。
庚午,幸饶州,致奠太祖庙。
戊子,萧挞凛奏讨阻卜捷。
冬十月壬辰朔,驻跸驼山,罢奚王诸部贡物。
乙未,赐宿卫时服。
丁酉,禁诸山寺毋滥度僧尼。
戊戌,驰东京道鱼泺之禁。
戊申,以上京狱讼繁冗,诘其主者。
辛酉,录囚。
十一月壬戌朔,录囚,丙戌,幸显州。
戊子,谒显陵。
庚寅,谒乾陵。
是月,高丽王治薨,侄诵遣王同颍来告。
十二月乙巳,钓鱼土河。
己酉,驻跸驼山。
壬子,夏国遣使来贡。
甲寅,遣使祭高丽王治,诏其侄权知国事。
丙辰,录囚。
是年,放进士陈鼎等二人。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辽史-本纪-卷十三-译文
圣宗四年春天正月辛巳日,皇帝前往台湖。庚寅日,下诏处理积压的案件。庚子日,皇帝前往沈子泺。二月丁未日,于阗和回鹘各自派遣使者来进贡。壬申日,女直也派遣使者来进贡。三月丁丑日,李继迁派遣使者来进贡。庚辰日,太白星和荧惑星相斗,共十五次。乙酉日,修筑杏埚城,用宋朝俘虏充实城内。辛丑日,设立宜州。
夏天四月丙午日,严州刺史李寿英有仁政,百姓请求他留下,皇帝同意了。庚戌日,女直派遣使者来进贡。庚午日,因为那年旱灾,各部落粮食困难,皇帝赈济他们。五月戊子日,将宋朝投降的士兵分配到各军中。庚寅日,女直宰相阿海来进贡,被封为顺化王。丙申日,在胡土白山避暑。下诏调查民田。
六月丙午日,任命北面林牙磨鲁古为北院大王。阿萨兰回鹘的于越和达剌干各自派遣使者来进贡。甲寅日,月亮遮掩了天驷第一星。丙辰日,女直派遣使者来进贡。秋天七月庚辰日,改南京熊军为神军。下诏东京路各宫分提辖司,分设定霸、保和、宣化三县,白川州设洪理,仪坤州设广义,辽西州设长庆,乾州设安德各一县。撤销遂、妫、松、饶、宁、海、瑞、玉、铁里、奉德等十州,以及玉田、辽丰、松山、弘远、怀清、云龙、平泽、平山等八县,将那里的百姓分配到其他郡。
八月乙卯日,用黑白羊祭祀天地。九月乙亥日,北女直四部请求归附。壬辰日,李继迁献上宋朝俘虏。冬天十月丙午日,因为大败宋军,再次派遣使者来报告。己酉日,阻卜等人派遣使者来进贡。这个月,皇帝驻跸大王川。十一月庚寅日,因为吐谷浑百姓饥饿,赈济他们。丁酉日,太白星白天出现。十二月癸卯日,李继迁攻下宋朝的麟、鄜等州,派遣使者来报告。女直派遣使者来进贡。庚戌日,派遣使者封李继迁为夏国王。癸丑日,回鹘来进贡。这一年,放郑云从等两人及第。
圣宗九年春天正月甲戌日,女直派遣使者来进贡。丙子日,下诏禁止私自剃度为僧尼。庚辰日,皇帝前往台湖。乙酉日,枢密使、监修国史室昉等人进呈《实录》,赐予不同的物品。戊子日,选拔宋朝投降的五百士兵组成宣力军。辛卯日,下诏免除三京诸道的租赋,并且停止调查田地。
二月丙午日,夏国派遣使者报告攻打宋朝的胜利。丁未日,任命涿州刺史耶律王六为惕隐。甲子日,建造威寇、振化、来远三城,驻扎士兵。闰月辛未日,发生日食。壬申日,派遣翰林承旨邢抱朴、三司使李嗣、给事中刘京、政事舍人张干、南京副留守吴浩分别处理各道的积压案件。
三月庚子日,赈济室韦、乌古等部落。戊申日,再次派遣库部员外郎马守琪、仓部员外郎祁正、虞部员外郎崔祐、蓟北县令崔简等人分别处理各道的积压案件。甲子日,前往南京。
夏天四月甲戌日,回鹘来进贡。乙亥日,夏国王李继迁派遣杜白来感谢封册。丙戌日,在炭山避暑。五月己未日,将秦王韩匡嗣的私城改为全州。六月丁亥日,突厥来进贡。这个月,南京连降大雨,损害了庄稼。
秋天七月癸卯日,通括户口。乙巳日,下诏各道举荐有才能和德行的人,考察贪污酷吏,抚恤老年人,禁止奢侈僭越,对于为国事而牺牲的人,官职授予其子孙。己未日,夏国因为收复绥、银二州,派遣使者来报告。八月癸酉日,铜州出现嘉禾,东京降下甘露。戊寅日,女直进献唤鹿人。壬午日,东京进献三足乌。
九月庚子日,鼻骨德来进贡。己酉日,驻跸庙城。南京发生地震。冬天十月丁卯日,阿萨兰回鹘来进贡。壬申日,夏国王李继迁派遣使者来上呈宋朝所授的敕命。丁丑日,定难军节度使李继捧来归附,授予推忠效顺启圣定难功臣、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太师兼侍中,封为西平王。十一月己亥日,用青牛白马祭祀天地。十二月,夏国王李继迁秘密归附宋朝,派遣招讨使韩德威持诏书劝告他。
这一年,放进士石用中一人及第。圣宗十年春天正月丁酉日,禁止丧葬礼仪中杀马,以及收藏铠甲、金银、玩物。丙午日,皇帝前往台湖。二月乙丑日,发生日食。韩德威上奏李继迁称病不出,到灵州劫掠后返回。壬申日,兀惹来进贡。壬午日,免除云州租赋。庚寅日,夏国因为韩德威劫掠,派遣使者来报告,赐予诏书安慰。辛卯日,给予云州流民恢复户籍。
三月甲辰日,铁骊来进贡。丙辰日,皇帝前往炭山。夏天四月乙丑日,将台湖改为望幸里。庚寅日,命令群臣比试射箭。五月癸巳日,朔州流民给予三年的恢复。七月辛酉日,铁骊来进贡。八月癸亥日,视察庄稼,并且派遣使者分别检查庄稼。九月癸卯日,皇帝前往五台山金河寺供僧侣食物。冬天十月壬申日,夏国王派遣使者来进贡。戊寅日,铁骊来进贡。十一月壬辰日,回鹘来进贡。十二月庚辰日,在儒州东川狩猎。拜天。这个月,以东京留守萧恒德等人讨伐高丽。
圣宗十一年春天正月壬寅日,回鹘来进贡。丙午日,拿出内库的钱赐给南京统军司军队。高丽国王治派遣朴良柔奉表请罪,下诏夺取女直鸭绿江东数百里地赐给他。二月癸亥日,霸州百姓王氏因为妖言惑众,被处死。夏天四月,皇帝前往炭山避暑。六月,大雨。
秋天七月己丑日,桑乾河、羊河在居庸关西泛滥,几乎毁掉了所有的庄稼,奉圣、南京的居民房屋多被淹没。八月,皇帝前往秋山。冬天十月甲申日,皇帝驻跸蒲瑰坂。这一年,放进士王熙载等两人及第。
十二年春天正月,初一那天是癸丑日,漷阴镇的水泛滥,淹没了三十多个村庄,皇帝下诏疏通旧有的水渠。甲寅日,任命同政事门下平章事耶律硕老为惕隐。下诏在行在五十里内减免租税。乙卯日,皇帝驾临延芳淀。戊午日,减免宜州的赋税。庚申日,郎君耶律鼻舍等人谋反,被处死。壬戌日,任命南院大王耶律景为上京留守,封为漆水郡王。霸州的老百姓李在宥已经一百三十多岁,皇帝赐给他一束布匹、一件锦袍、一条银带,每月供应羊肉和酒,并且恢复了他的家产。
二月甲申日,免除南京被水灾影响地区的租赋。己丑日,高丽来进贡。甲午日,免除各部岁输的羊和关征。庚子日,回鹘来进贡。三月丁巳日,高丽派遣使者请求归还所俘的人畜,皇帝下诏赎回并归还。
戊午日,皇帝驾临南京。丙寅日,派遣使者安抚高丽。己巳日,涿州出现连理树。壬申日,皇帝前往长春宫观赏牡丹。这个月,重新设立南京军都监。
夏四月辛卯日,皇帝驾临南京。壬辰日,枢密直学士刘恕被任命为南院枢密副使。戊戌日,因为景宗的石像完成,皇帝驾临延寿寺供僧侣用饭。
五月甲寅日,下诏免除北皮室军中老弱不能胜任工作的人的劳役。戊午日,皇帝前往炭山避暑。庚辰日,武定军节度使韩德冲任期届满,当地百姓请求他留下,皇帝同意了。
六月辛巳日,初一,下诏州县长官中才能出众且无过错的,减少一资考后任命他们。癸未日,可汗州刺史贾俊进献新历。庚子日,审录囚犯。
甲辰日,下诏让龙、凤两军中老弱病残的人退役。这个月,太白星和岁星相冲。
秋七月辛亥日,初一,发生日食。甲寅日,派遣使者视察各道的庄稼。辛酉日,南院枢密使室昉被任命为中京留守,加封尚父。
丙寅日,女直派遣使者来进贡。戊辰日,皇帝观看收获。庚午日,下诏契丹人犯十恶大罪的,依照汉律处理。己卯日,翰林承旨邢抱朴被任命为参知政事。
八月庚辰日,初一,下诏王太妃统领西北路乌古等部的兵马以及永兴宫分军,安抚西部边疆;以萧挞凛负责军事。
乙酉日,宋朝派遣使者求和,但没有被允许。戊子日,任命国舅帐的萧徒骨为夷离毕。乙未日,下诏告诫内外官员。
丁酉日,审录囚犯,释放犯有杂犯死罪以下的人。
九月壬子日,室韦、党项、吐谷浑等来进贡。辛酉日,宋朝再次派遣使者求和,但没有被允许。壬戌日,举行拜奥礼。癸酉日,阻卜等人来进贡。
冬十月乙酉日,皇帝在可汗州西山打猎。乙巳日,下诏制定均税法。丁未日,大理寺设立少卿和正职。
十一月戊申日,初一,举行再生礼。铁骊来进贡。下诏让各部所俘的宋人中有官吏、儒生和有才能的人,以及各道军中有勇猛的人,都要上报他们的名字。
庚戌日,下诏郡邑进贡明经、茂材异等人才。甲寅日,下诏南京决断积压的案件。己未日,释放宋俘卫德升等六人。
十二月戊寅日,初一,发生日食。下诏将奚王府的奥理、堕隗、梅只三部合并为一,将其中的两个部分各自分为一部,以补足六部的名额。甲申日,赐给南京统军司贫户耕牛。戊子日,高丽进献歌舞,但被拒绝。庚寅日,禁止游食的百姓。癸巳日,女直因为宋人从海上贿赂本国以及兀惹叛乱而前来报告。
丁未日,皇帝驾临南京。这一年,放进士吕德懋等两人及第。
十三年春天正月壬子日,皇帝驾临延芳淀。甲寅日,设立广灵县。丁巳日,增加泰州、遂城等县的赋税。庚申日,下诏各道鼓励农业生产。
癸亥日,长宁军节度使萧解里任期届满,当地百姓请求他留下,皇帝同意了。庚午日,皇帝前往长春宫。
三月丁丑日,初一,女直派遣使者来进贡。甲辰日,高丽派遣李周桢来进贡。三月癸丑日,夏国派遣使者来进贡。戊辰日,武清县一百多人进入宋朝境内抢劫,皇帝下令处死他们,并归还所获的人畜和财物。
夏四月己卯日,参知政事邢抱朴因为母亲去世而离职,后来又被起用。丙戌日,下诏各道民户中自应历以来被迫成为部曲的人,仍然要登记在州县的名册上。甲午日,皇帝前往炭山避暑。
五月壬子日,高丽进献猎鹰。乙亥日,北、南、乙室三府请求征收富裕民众的马匹以备军需,但没有被允许,而是给了他们官马。六月丙子日,初一,启圣军节度使刘继琛任期届满,当地百姓请求他留下,皇帝同意了。丁丑日,下诏减少前一年的括田租赋。
甲申日,将宣徽使阿没里的私城改为丰州。丙戌日,下诏允许昌平、怀柔等县的人请求开垦荒地。
秋七月乙巳日,初一,女直派遣使者来进贡。丁巳日,兀惹乌昭度、渤海燕颇等人侵犯铁骊,派遣奚王和朔奴等人讨伐他们。壬戌日,下诏蔚、朔等州龙卫、威胜军更换驻防。
八月丙子日,初一,夏国派遣使者进献马匹。壬辰日,下诏修缮山泽祠宇、先哲庙貌,按时祭祀。
九月戊午日,因为南京太学生员越来越多,特别赐给水硙庄一区。丁卯日,将景宗和皇太后的石像安放在延芳淀。
冬十月乙亥日,设立义仓。辛巳日,回鹘来进贡。甲申日,高丽派遣李知白来进贡。戊子日,兀惹归顺,皇帝下诏安抚他们。庚子日,鼻骨德来进贡。
十一月乙巳日,阿萨兰回鹘派遣使者来进贡。辛酉日,派遣使者册封王治为高丽国王。戊辰日,高丽派遣童子十人来学习本国语言。
十二月己卯日,铁骊派遣使者来进贡猎鹰、马匹。辛巳日,夏国因为打败宋朝人派遣使者来报告。
这一年,放进士王用极等两人及第。
十四年春天正月己酉日,在潞河钓鱼。丁巳日,免除三京及各州的税赋。丙寅日,夏国派遣使者来进贡。
庚午日,任命宣徽使阿没里的家奴阎贵为丰州刺史。二月庚寅日,回鹘派遣使者来进贡。
三月壬寅日,高丽王治上表请求结亲,皇帝答应以东京留守、驸马萧恒德的女儿嫁给他。庚戌日,高丽再次派遣童子十人来学习本国语言。
甲寅日,韩德威上奏讨伐党项的胜利。甲子日,下诏安抚朔州流民。
夏四月甲戌日,东边各糺各自设立都监。庚寅日,皇帝前往炭山避暑。己亥日,开凿大安山,取出刘守光所藏的钱。
这个月,奚王和朔奴、东京留守萧恒德等五人因为讨伐兀惹未能取胜,被剥夺官职。改各部令稳为节度使。
五月癸卯日,下诏让参知政事邢抱朴决断南京积压的案件。庚戌日,朔州威胜军一百七人叛变投奔宋朝。
六月辛未日,皇帝前往炭山避暑。铁骊来进贡。乙酉日,回鹘来进贡。己丑日,高丽派遣使者来问候皇帝的健康。
秋七月戊午日,回鹘等人来进贡。闰月丁丑日,五院部进献挖地所得的金马。
冬十月丙辰日,命令刘遂教南京神武军士兵剑法,赐给他们袍带和锦币。戊午日,乌昭度请求归附。
十一月甲戌日,下诏各军官不得在非时畋猎妨碍农业生产。乙酉日,将景宗和太后石像安放在乾州。
这个月,回鹘阿萨兰派遣使者为其子求婚,但没有被允许。
十二月甲寅日,因为南京道新定的税法太重,进行了减税。甲子日,挞凛诱捕叛乱的酋长阿鲁敦等六十人并将他们斩首,封为兰陵郡王。皇帝驾临南京。
这一年,放进士张俭等三人及第。
十五年春天正月庚午日,皇帝前往延芳淀。丙子日,因为河西的党项人叛乱,皇帝下诏让韩德威去讨伐他们。庚辰日,皇帝下诏各道鼓励民众种树。癸未日,兀惹的长武周来投降。戊子日,女直派使者来进贡。己丑日,皇帝下诏南京处理积压的囚犯。乙未日,免除流民税。
二月丙申日,皇帝前往长春宫。戊戌日,鼓励品部富民出钱来救济贫民。庚子日,将梁门、遂城、泰州、北平民迁移到内地。丙午日,夏国派使者来进贡。甲寅日,询问皇太后的安好。丙辰日,韩德威上报击败党项的捷报。丁巳日,皇帝下诏品部荒地让民众耕种。
三月乙丑日,党项来进贡。戊辰日,招募民众耕种滦州荒地,免除其十年的租赋。己巳日,夏国击败宋军,派使者来报告。己卯日,封夏国王李继迁为西平王。壬午日,通括宫分人户,免除南京欠缴的税及义仓的粮食。甲申日,河西党项请求归附。庚寅日,兀惹乌昭度因地处偏远,请求每年免除进贡鹰、马、貂皮,皇帝下诏生日和正月初一仍按旧例进贡,其余免除。
癸巳日,宋主赵炅去世,儿子赵恒继位。甲午日,皇太妃献上西边胜利的消息。夏四月乙未日,停止奚五部岁贡摐。戊戌日,审查囚犯。壬寅日,发放义仓粮食救济南京各县民众。丙午日,广德军节度使韩德凝有良好的政绩,任期届满,他的民众请求他留下,皇帝同意了。己酉日,皇帝前往南京。丁巳日,在太宗皇帝庙献祭。己未日,前往炭山避暑。
五月甲子日,发生日食。己巳日,皇帝下诏平州处理积压的案件。这个月,敌烈八部杀害详稳以叛变,萧挞凛追击,捕获了叛军的一半。六月丙申日,铁骊来进贡。壬子日,夏国派使者来感谢封册。秋七月戊辰日,党项来进贡。辛未日,禁止吐谷浑别部向宋国卖马。丙子日,高丽派韩彦敬带着礼物来吊唁越国公主之丧。辛卯日,皇帝下诏南京迅速处理案件。
八月丁酉日,在平地松林打猎,皇太后告诫说:‘前代圣人有言:欲望不可放纵。我的儿子作为天下之主,驰骋狩猎,万一发生意外,正适合让我担忧。要深刻警惕啊!’九月丙寅日,停止东边的戍卒。庚午日,皇帝前往饶州,向太祖庙献祭。戊子日,萧挞凛上报讨伐阻卜的胜利。冬十月壬辰日,皇帝驻跸驼山,停止奚王及其他部落的贡物。乙未日,赐予宿卫官员时服。丁酉日,禁止各山寺滥收僧尼。
戊戌日,解除东京道鱼泺的禁令。戊申日,因为上京案件繁多,责问其负责人。辛酉日,审查囚犯。十一月壬戌日,审查囚犯,丙戌日,皇帝前往显州。戊子日,拜谒显陵。庚寅日,拜谒乾陵。这个月,高丽国王王治去世,侄子王诵派王同颍来报告。十二月乙巳日,在钓鱼土河钓鱼。己酉日,皇帝驻跸驼山。壬子日,夏国派使者来进贡。甲寅日,派使者祭拜高丽王王治,下诏其侄子代理国事。丙辰日,审查囚犯。
这一年,放进士陈鼎等两人。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辽史-本纪-卷十三-注解
圣宗:圣宗是辽朝的第五位皇帝,名为耶律隆绪,其在位期间,辽朝达到鼎盛时期。
台湖:台湖可能是指辽朝时期的一个地名,具体位置不详。
沈子泺:沈子泺可能是指辽朝时期的一个地名,具体位置不详。
于阗:于阗是古代中亚的一个国家,位于今新疆和田地区。
回鹘:回鹘是古代民族名称,后称为维吾尔族。
女直:女直是古代民族名称,后称为女真族。
李继迁:李继迁是西夏的开国皇帝,他在辽朝时期活动,后建立西夏。
太白:太白是指金星,古代天文学中用来指代金星。
荧惑:荧惑是指火星,古代天文学中用来指代火星。
城杏埚:城杏埚可能是指辽朝时期的一个地名,具体位置不详。
宜州:宜州是古代地名,位于今天的广西壮族自治区境内。
严州:严州是辽朝时期的一个州名。
李寿英:李寿英是严州刺史的名字。
振:振指赈济,即救济贫困。
宋俘:宋俘是指被俘的宋朝人。
岁旱:岁旱指一年的旱灾。
诸部:诸部指辽朝境内的各个部落。
振之:振之即赈济他们。
隶:隶指编入,即编入军队。
顺化王:顺化王是对女直宰相阿海的封号。
清暑:清暑指避暑,即避暑的地方。
胡土白山:胡土白山可能是指辽朝时期的一个地名,具体位置不详。
括民田:括民田指清查民间的土地。
北面林牙:北面林牙是辽朝官职名,负责北方事务。
北院大王:北院大王是辽朝官职名,负责北方的军事事务。
阿萨兰回鹘:阿萨兰回鹘是指阿萨兰地区的回鹘人。
达剌干:达剌干是官职名,负责边疆事务。
月掩天驷第一星:月掩天驷第一星是指月亮遮挡了天驷星座的第一颗星,古代天文学中的一种天文现象。
神军:神军是辽朝时期的一个军队名称。
东京路:东京路是辽朝时期的一个行政区域。
提辖司:提辖司是辽朝时期的官署名,负责地方行政。
定霸、保和、宣化三县:定霸、保和、宣化三县是辽朝时期设置的县名。
白川州、仪坤州、辽西州、乾州:白川州、仪坤州、辽西州、乾州是辽朝时期设置的州名。
省:省指撤销。
遂、妫、松、饶、宁、海、瑞、玉、铁里、奉德等十州:遂、妫、松、饶、宁、海、瑞、玉、铁里、奉德等十州是辽朝时期撤销的州名。
玉田、辽丰、松山、弘远、怀清、云龙、平泽、平山等八县:玉田、辽丰、松山、弘远、怀清、云龙、平泽、平山等八县是辽朝时期撤销的县名。
黑白羊:黑白羊可能是指一种祭祀用的牲畜。
北女直四部:北女直四部指女真族北部的四个部落。
大王川:大王川可能是指辽朝时期的一个地名,具体位置不详。
吐谷浑:吐谷浑是古代鲜卑族的一支,后成为国家,位于今青海湖一带。
阻卜:阻卜是古代民族名称。
跸:跸指皇帝出行。
太白昼见:太白昼见是指金星在白天出现,古代天文学中的一种天文现象。
麟、鄜等州:麟、鄜等州是指宋朝的一些州名。
夏国王:夏国王是对李继迁的尊称,他是西夏的开国皇帝。
郑云从等二人:郑云从等二人是指郑云从和他的两位同伴。
私度僧尼:私度僧尼指私自剃度为僧尼。
室韦、乌古:室韦、乌古是辽朝时期的一些民族。
库部员外郎:库部员外郎是辽朝时期的官职名。
仓部员外郎:仓部员外郎是辽朝时期的官职名。
虞部员外郎:虞部员外郎是辽朝时期的官职名。
蓟北县令:蓟北县令是辽朝时期的官职名。
振室韦、乌古诸部:振室韦、乌古诸部指赈济室韦、乌古等部落。
来远三城:来远三城是辽朝时期设置的城名。
闰月:闰月是指农历中的闰月,即农历中增加的一个月。
日有食之:日有食之是指日食现象。
翰林承旨:翰林承旨是官职名称,负责皇帝的文翰工作。
三司使:三司使是辽朝时期的官职名,负责财政。
给事中:给事中是辽朝时期的官职名。
政事舍人:政事舍人是辽朝时期的官职名。
南京副留守:南京副留守是辽朝时期的官职名。
幸南京:幸南京指皇帝前往南京。
炭山:炭山可能是指辽朝时期的一个地名,具体位置不详。
全州:全州是辽朝时期的一个州名。
突厥:突厥是古代蒙古高原的一个民族。
霖雨:霖雨指连绵不断的雨。
桑乾、羊河:桑乾、羊河是辽朝时期的河流名。
奉圣、南京:奉圣、南京是辽朝时期的两个地名。
庐舍:庐舍指房屋。
秋山:秋山可能是指辽朝时期的一个地名,具体位置不详。
蒲瑰坂:蒲瑰坂可能是指辽朝时期的一个地名,具体位置不详。
金河寺:金河寺是五台山的一个寺庙名。
儒州东川:儒州东川可能是指辽朝时期的一个地名,具体位置不详。
高丽:高丽是古代朝鲜半岛的国家。
鸭渌江:鸭渌江是辽朝时期的一条江名。
霸州:霸州是古代地名,位于今天的河北省境内。
王氏:王氏是指霸州民妻王氏。
妖惑众:妖惑众指用妖术迷惑众人。
伏诛:伏诛是指被处死。
居庸关:居庸关是古代长城的一个重要关口。
石用中:石用中是辽朝时期的一个进士。
兀惹:兀惹是古代民族名称。
云州:云州是辽朝时期的一个州名。
铁骊:铁骊是古代民族名称。
望幸里:望幸里可能是指辽朝时期的一个地名,具体位置不详。
较射:较射指比试射箭技术。
朔州:朔州是古代地名,位于今天的山西省境内。
五台山:五台山是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位于今山西省。
拜天:拜天指祭天。
萧恒德:萧恒德是辽朝时期的一个官员。
高丽王治:高丽王治是指高丽国王的名字。
朴良柔:朴良柔是高丽王治派遣的使者。
女直鸭渌江东数百里地:女直鸭渌江东数百里地是指女真族鸭渌江东部的数百里土地。
王熙载:王熙载是辽朝时期的一个进士。
漷阴镇水:漷阴镇水指的是漷阴地区的水灾,漷阴是古代地名,位于今天的北京市通州区一带。
漂溺:漂溺是指洪水淹没,导致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诏疏旧渠:诏疏旧渠是指皇帝下诏疏通旧有的水渠,以防止水灾。
同政事门下平章事:同政事门下平章事是官职名称,相当于宰相或副宰相。
惕隐:惕隐是官职名称,掌管宫廷警卫。
租:租是指租税,古代对土地的所有者征收的一种税。
延芳淀:延芳淀是古代地名,位于今天的河北省境内。
蠲:蠲是指免除,此处指免除赋税。
郎君:郎君是对贵族子弟的尊称。
叛:叛是指叛乱,指反对朝廷的行为。
南院大王:南院大王是官职名称,掌管南部地区的军事。
上京留守:上京留守是官职名称,负责管理上京(今北京)的行政事务。
漆水郡王:漆水郡王是对南院大王耶律景的封号。
李在宥:李在宥是人物名称,具体身份不明。
束帛、锦袍、银带:束帛、锦袍、银带是古代的礼物,表示尊贵和荣誉。
南京:南京是古代地名,位于今天的江苏省南京市。
岁输羊及关征:岁输羊及关征是指每年向朝廷缴纳的羊和其他贡品。
赎还:赎还是指用钱物换取被俘的人或物。
如:如是指前往,此处指皇帝前往某地。
军都监:军都监是官职名称,负责军事管理。
宜州赋调:宜州赋调是指宜州的赋税和徭役。
岁:岁是指每年。
可汗州:可汗州是古代地名,位于今天的内蒙古境内。
录囚:录囚是指审查囚犯。
龙、凤两军:龙、凤两军是指特定的军队。
代之:代之是指替换。
太白、岁星:太白、岁星是指古代天文学中的两颗星,太白星即金星,岁星即木星。
视诸道禾稼:视诸道禾稼是指查看各地的农作物生长情况。
中京留守:中京留守是官职名称,负责管理中京(今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的行政事务。
加尚父:加尚父是指加封为尚父,尚父是古代的一种尊称。
观获:观获是指观看收获的农作物。
十恶:十恶是指古代法律中的十种重罪。
参知政事:参知政事是官职名称,相当于副宰相。
西北路乌古等部兵:西北路乌古等部兵是指西北地区的乌古等部的军队。
永兴宫分军:永兴宫分军是指永兴宫所属的军队。
萧挞凛:萧挞凛是人物名称,具体身份不明。
夷离毕:夷离毕是官职名称,负责司法事务。
可汗州刺史:可汗州刺史是官职名称,负责可汗州的行政事务。
录囚,杂犯死罪以下释之:录囚,杂犯死罪以下释之是指审查囚犯,对犯有杂犯死罪以下的囚犯予以释放。
室韦、党项、吐谷浑:室韦、党项、吐谷浑是古代民族名称。
拜奥礼:拜奥礼是一种古代的礼仪。
再生礼:再生礼是一种古代的仪式,通常与宗教仪式有关。
明经、茂材异等:明经、茂材异等是指有才学的人。
决滞狱:决滞狱是指解决积压的案件。
官宋俘:官宋俘是指将宋朝俘虏收编为官府的奴仆。
奚王府奥理、堕隗、梅只三部:奚王府奥理、堕隗、梅只三部是指奚王府下的三个部落。
南京统军司:南京统军司是官职名称,负责南京地区的军事。
游食民:游食民是指流浪的贫民。
宋人浮海赂本国:宋人浮海赂本国是指宋朝人通过航海途径向女真族贿赂。
阻卜等:阻卜等是指阻卜等部族。
行拜奥礼:行拜奥礼是指进行拜奥礼仪式。
义仓:义仓是古代的慈善机构,用于储备粮食以备不时之需。
册王治为高丽国王:册王治为高丽国王是指册封王治为高丽国王。
水硙庄:水硙庄是指水磨坊,一种加工粮食的设施。
参知政事邢抱朴:参知政事邢抱朴是指官职为参知政事的邢抱朴。
括田租赋:括田租赋是指征收田地的租税。
启圣军节度使:启圣军节度使是官职名称,负责启圣军的军事事务。
括富民马:括富民马是指征召富裕人家的马匹。
令稳:令稳是官职名称,负责管理部族。
节度使:节度使是官职名称,负责一定地区的军事和行政事务。
讨党项捷:讨党项捷是指讨伐党项族取得胜利。
朔州威胜军:朔州威胜军是指朔州的威胜军。
讨兀惹不克:讨兀惹不克是指讨伐兀惹族没有取得胜利。
改诸部令稳为节度使:改诸部令稳为节度使是指将诸部的令稳改为节度使。
参知政事邢抱朴决南京滞狱:参知政事邢抱朴决南京滞狱是指参知政事邢抱朴负责解决南京积压的案件。
朔州威胜军一百七人叛入宋:朔州威胜军一百七人叛入宋是指朔州威胜军的一百七人叛逃到宋朝。
如炭山清暑:如炭山清暑是指前往炭山避暑。
问起居:问起居是指询问健康情况。
五院部:五院部是指五个部族。
穴地所得金马:穴地所得金马是指在挖掘土地时得到的金子和马匹。
刘遂:刘遂是人物名称,具体身份不明。
乌昭度:乌昭度是人物名称,具体身份不明。
奉安:奉安是指安葬或祭祀。
乾州:乾州是古代地名,位于今天的陕西省境内。
阿萨兰:阿萨兰是古代地区名称。
挞凛:挞凛是人物名称,具体身份不明。
阿鲁敦:阿鲁敦是人物名称,具体身份不明。
兰陵郡王:兰陵郡王是对挞凛的封号。
新定税法:新定税法是指新制定的税法。
放进士:放进士是指科举考试中录取的进士。
渔于潞河:渔于潞河是指在潞河钓鱼。
三京及诸州税赋:三京及诸州税赋是指三京(东都、西京、东京)和诸州的税赋。
广灵县:广灵县是古代地名,位于今天的河北省境内。
泰州、遂城等县:泰州、遂城等县是指泰州、遂城等县。
劝农:劝农是指鼓励农业发展。
长宁军节度使:长宁军节度使是官职名称,负责长宁军的军事事务。
长春宫:长春宫:古代宫殿名称,位于今天的北京市。
宣徽使:宣徽使是官职名称,负责皇帝的日常生活。
阿没里:阿没里是人物名称,具体身份不明。
丰州:丰州是古代地名,位于今天的内蒙古自治区境内。
籍州县:籍州县是指登记州县的户籍。
山泽祠宇:山泽祠宇是指山川湖泊的祠庙。
先哲庙貌:先哲庙貌是指先贤的庙宇。
神武军:神武军是古代军队名称。
内附:内附是指归附,即归顺。
童子:童子是指未成年人,此处指年轻的学者。
夏国:夏国:古代国家名称,指西夏。
败宋人:败宋人是指击败宋朝人。
幸延芳淀:幸:古代帝王、贵族到某地游览或居住。延芳淀:古代地名,位于今天的河北省境内,是一个湖泊。
河西党项:河西:指中国的河西走廊地区。党项:古代民族,居住在今天的宁夏、甘肃一带。
诏韩德威讨之:诏:皇帝的命令。韩德威:人名,当时担任讨伐党项叛军的将领。
劝民种树:劝:鼓励。种树:古代认为植树可以带来福祉,因此鼓励民众植树。
兀惹长武周来降:兀惹:古代民族,居住在今天的辽东地区。长武周:人名,兀惹部落的领导者。
女直遣使来贡:女直:即女真,古代民族,后来建立了金朝。遣使:派遣使者。
南京决滞囚:南京:古代南京的称呼,指今天的南京市。决滞囚:判决长期未能解决的囚犯。
免流民税:免:免除。流民:因战乱、灾害等原因流离失所的人。
品部富民出钱以赡贫民:品部:古代官职名称,负责管理地方财政。赡:赡养。
梁门、遂城、泰州、北平民:梁门、遂城、泰州、北平:古代地名,位于今天的河北省、山西省、江苏省等地。
问安皇太后:问安:问候健康。皇太后:皇帝的母亲。
韩德威奏破党项捷:奏:报告。破党项捷:击败党项的胜利消息。
品部旷地令民耕种:旷地:未被耕种的土地。令:命令。
党项来贡:党项:古代民族,居住在今天的宁夏、甘肃一带。
募民耕滦州荒地:募:招募。滦州:古代地名,位于今天的河北省。
夏国破宋兵:夏国:古代国家名称,指西夏。宋兵:宋朝的军队。
封夏国王李继迁为西平王:封:授予爵位。西平王:西夏王的封号。
通括宫分人户:通括:统一管理。宫分人户:皇宫内部分配给官员的人户。
河西党项乞内附:乞:请求。内附:归附,指归顺。
兀惹乌昭度:兀惹:古代民族,居住在今天的辽东地区。乌昭度:人名。
宋主炅殂:宋主:宋朝的皇帝。炅:宋徽宗赵佶的年号。殂:死亡。
皇太妃献西边捷:皇太妃:皇帝的母亲。西边捷:西边战事的胜利消息。
奚五部岁贡摐:奚:古代民族,居住在今天的辽东地区。岁贡:每年贡品。摐:古代打击乐器。
广德军节度使韩德凝:广德军:古代军事编制。节度使:军事长官。韩德凝:人名。
东京道鱼泺之禁:东京道:古代行政区划。鱼泺:湖泊名。
高丽王治薨:高丽:古代国家名称,指高丽国。王治:高丽国王。薨:死亡。
钓鱼土河:钓鱼土河:古代地名。
宿卫时服:宿卫:负责宫廷警卫的官员。时服:当时的官服。
诘其主者:诘:责问。主者:负责人。
显州:显州:古代地名。
显陵:显陵:古代帝王陵墓。
乾陵:乾陵:古代帝王陵墓。
放进士陈鼎等二人:放:授予官职。进士:科举制度中的最高学位。陈鼎:人名。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辽史-本纪-卷十三-评注
十五年春正月庚午,幸延芳淀。
此句开篇点明时间与地点,‘幸’字彰显了皇帝的亲临之态,‘延芳淀’则描绘了皇帝出巡的地点,具有典型的皇家气派。
丙子,以河西党项叛,诏韩德威讨之。
此句叙述了河西党项叛乱,皇帝下诏韩德威讨伐之事,反映了当时边疆不宁的局势,以及皇帝果断的治国策略。
庚辰,诏诸道劝民种树。
‘诏’字体现了皇帝的权威,‘劝民种树’则体现了皇帝对民生福祉的关怀,此句反映了古代中国重视农业生产的传统。
癸未,兀惹长武周来降。
此句记载了兀惹长武周归降之事,体现了当时国家统一的大势,也反映了民族融合的历史进程。
戊子,女直遣使来贡。
‘女直’指的是女真族,‘遣使来贡’则是表明了女真族对中央政权的臣服,反映了当时多民族国家的特点。
己丑,诏南京决滞囚。
此句反映了皇帝对司法公正的关注,‘决滞囚’即解决长期未决的案件,体现了古代中国的法治精神。
乙未,免流民税。
‘免流民税’体现了皇帝对弱势群体的关怀,反映了古代中国对民生问题的关注。
二月丙申朔,如长春宫。
‘如’字表明皇帝前往长春宫,此句反映了皇帝的巡幸活动,也体现了皇家园林的壮丽。
戊戌,劝品部富民出钱以赡贫民。
此句反映了古代中国对贫富差距的关注,以及政府采取的扶贫措施。
庚子,徙梁门、遂城、泰州、北平民于内地。
‘徙’字表明了政府的人口迁移政策,此句反映了古代中国对边疆地区的治理。
丙午,夏国遣使来贡。
此句记载了夏国遣使来贡之事,反映了当时多民族国家的交流与互动。
甲寅,问安皇太后。
此句反映了皇帝对皇太后的尊敬与关怀,体现了古代中国的孝道文化。
丙辰,韩德威奏破党项捷。
此句记载了韩德威破党项的捷报,反映了古代中国对边疆安全的重视。
丁巳,诏品部旷地令民耕种。
此句反映了皇帝对农业生产的重视,以及政府采取的鼓励措施。
三月乙丑朔,党项来贡。
此句记载了党项来贡之事,反映了当时多民族国家的交流与互动。
戊辰,募民耕滦州荒地,免其租赋十年。
此句反映了政府对荒地的开垦政策,以及减轻农民负担的措施。
己巳,夏国破宋兵,遣使来告。
此句记载了夏国破宋兵的消息,反映了当时边疆战事的紧张。
己卯,封夏国王李继迁为西平王。
此句反映了皇帝对边疆民族的封赏政策,以及维护国家统一的需要。
壬午,通括宫分人户,免南京逋税及义仓粟。
此句反映了政府对税收与仓储的管理,以及减轻百姓负担的措施。
甲申,河西党项乞内附。
此句反映了河西党项向中央政府归附的情况,体现了国家统一的大势。
庚寅,兀惹乌昭度以地远,乞岁时免进鹰、马、貂皮,诏以生辰、正旦贡如旧,馀免。
此句反映了政府对边疆民族的优惠政策,以及维护民族关系和谐的需要。
癸巳,宋主炅殂,子恒嗣位。
此句记载了宋主炅去世,其子恒嗣位之事,反映了当时多民族国家的政治变动。
甲午,皇太妃献西边捷。
此句反映了皇太妃对边疆战事的关注,以及她所献的捷报,体现了古代中国对战争的重视。
夏四月乙未朔,罢奚五部岁贡摐。
此句反映了政府对边疆民族的贡赋政策,以及减轻民族负担的措施。
戊戌,录囚。
此句反映了政府对司法公正的关注,以及解决长期未决案件的努力。
壬寅,发义仓粟振南京诸县民。
此句反映了政府对灾民的救助措施,体现了古代中国的仁政思想。
丙午,广德军节度使韩德凝有善政,秩满,其民请留,从之。
此句反映了地方政府官员的政绩,以及百姓对他们的爱戴,体现了古代中国的官民关系。
己酉,幸南京。
此句反映了皇帝的巡幸活动,以及他对南京的关注。
丁巳,致奠于太宗皇帝庙。
此句反映了皇帝对祖先的尊敬,以及他维护家族传统的决心。
己未,如炭山清暑。
此句反映了皇帝的避暑活动,以及他对个人生活的关注。
五月甲子朔,日有食之。
此句记载了日食的现象,反映了古代中国对天文现象的关注。
己巳,诏平州决滞狱。
此句反映了政府对司法公正的关注,以及解决长期未决案件的努力。
是月,敌烈八部杀详稳以叛,萧挞凛追击,获部族之半。
此句反映了边疆战事的紧张,以及政府采取的军事行动。
六月丙申,铁骊来贡。
此句记载了铁骊来贡之事,反映了当时多民族国家的交流与互动。
壬子,夏国遣使来谢封册。
此句反映了夏国对中央政府的感激之情,以及他们接受封赏的态度。
秋七月戊辰,党项来贡。
此句记载了党项来贡之事,反映了当时多民族国家的交流与互动。
辛未,禁吐谷浑别部鬻马于宋。
此句反映了政府对边疆地区的贸易管理,以及维护国家利益的需要。
丙子,高丽遣韩彦敬奉币吊越国公主之丧。
此句反映了高丽对越国公主丧事的吊唁,体现了古代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友好关系。
辛卯,诏南京疾决狱讼。
此句反映了政府对司法公正的关注,以及解决南京地区狱讼问题的决心。
八月丁酉,猎于平地松林,皇太后诫曰:‘前圣有言:欲不可纵。吾儿为天下主,驰骋田猎,万一有衔橛之变,适遣予忧。其深戒之!’
此句反映了皇太后的教诲,以及她对皇权的关注,体现了古代中国的孝道文化。
九月丙寅,罢东边戍卒。
此句反映了政府对边疆戍卒的调整,以及减轻百姓负担的措施。
庚午,幸饶州,致奠太祖庙。
此句反映了皇帝的巡幸活动,以及他对祖先的尊敬。
戊子,萧挞凛奏讨阻卜捷。
此句反映了萧挞凛讨伐阻卜的捷报,体现了古代中国对边疆安全的重视。
冬十月壬辰朔,驻跸驼山,罢奚王诸部贡物。
此句反映了皇帝的巡幸活动,以及他对边疆地区的关注。
乙未,赐宿卫时服。
此句反映了政府对宿卫人员的关怀,以及维护皇家尊严的需要。
丁酉,禁诸山寺毋滥度僧尼。
此句反映了政府对宗教事务的管理,以及维护社会秩序的需要。
戊戌,驰东京道鱼泺之禁。
此句反映了政府对地方事务的管理,以及减轻百姓负担的措施。
戊申,以上京狱讼繁冗,诘其主者。
此句反映了政府对司法公正的关注,以及解决上京地区狱讼问题的决心。
辛酉,录囚。
此句反映了政府对司法公正的关注,以及解决狱囚问题的努力。
十一月壬戌朔,录囚,丙戌,幸显州。
此句反映了皇帝的巡幸活动,以及他对司法公正的关注。
戊子,谒显陵。
此句反映了皇帝对祖先的尊敬,以及他维护家族传统的决心。
庚寅,谒乾陵。
此句反映了皇帝对祖先的尊敬,以及他维护家族传统的决心。
是月,高丽王治薨,侄诵遣王同颍来告。
此句反映了高丽王治去世的消息,以及高丽对中央政府的通报,体现了古代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友好关系。
十二月乙巳,钓鱼土河。
此句反映了皇帝的巡幸活动,以及他对边疆地区的关注。
己酉,驻跸驼山。
此句反映了皇帝的巡幸活动,以及他对边疆地区的关注。
壬子,夏国遣使来贡。
此句记载了夏国遣使来贡之事,反映了当时多民族国家的交流与互动。
甲寅,遣使祭高丽王治,诏其侄权知国事。
此句反映了政府对邻国国丧的哀悼,以及维护周边国家稳定的态度。
丙辰,录囚。
此句反映了政府对司法公正的关注,以及解决狱囚问题的努力。
是年,放进士陈鼎等二人。
此句反映了政府对科举制度的重视,以及选拔人才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