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沈括(1031年-1095年),北宋著名的政治家、科学家、文学家、史学家,辽史的主要编撰者之一。他在自然科学、文学与历史学等多个领域都有杰出的贡献,尤其在数学、物理学和天文学方面。
年代:成书于宋代(约11世纪)。
内容简要:《辽史》是宋代史学家所编写的关于契丹辽朝历史的史书,详细记录了辽朝的兴衰历程。书中内容涉及辽朝的建立、政治制度、军事、外交、经济等方面。辽朝是中国历史上继唐朝后的一个强大政权,辽史不仅记载了辽朝的历代帝王与重要事件,还涉及了辽朝与宋朝、金朝等其他朝代的互动。通过对辽朝历史的详细阐述,《辽史》为后世研究契丹文化、政治制度、经济社会等提供了宝贵的文献。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辽史-本纪-卷二十七-原文
天祚皇帝一
天祚皇帝,讳延禧,字延宁,小字阿果。
道宗之孙,父顺宗大孝顺圣皇帝,母贞顺皇后萧氏。
大康元年生,六岁封梁王,加守太尉,兼中书令。
后三年,进封燕国王。
大安七年,总北南府枢密使事,加尚书令,为天下兵马大元帅。
寿昌七年正月甲戌,道宗崩,奉遗诏即皇帝位于柩前。
群臣上尊号曰天祚皇帝。
二月壬辰朔,改元乾统,大赦。
诏为耶律乙辛所诬陷者,复其官爵,籍没者出之,流放者还之。
乙未,遣使告哀于宋及西夏、高丽。
乙巳,以北府宰相萧兀纳为辽兴军节度使,加守太傅。
三月丁卯,诏有司以张孝杰家属分赐群臣。
甲戌,召僧法颐放戒于内庭。
夏四月,旱。
六月庚寅朔,如庆州。
甲午,宋遣王潜等来吊祭。
丙申,高丽、夏国各遣使慰奠。
戊戌,以南府宰相斡特剌兼南院枢密使。
庚子,追谥懿德皇后为宣懿皇后。
壬寅,以宋魏国王和鲁斡为天下兵马大元帅。
乙巳,以北平郡王淳进封郑王。
丁未,北院枢密使耶律阿思加于越。
辛亥,葬仁圣大孝文皇帝、宣懿皇后于庆陵。
秋七月癸亥,阻卜、铁骊来贡。
八月甲寅,谒庆陵。
九月壬申,谒怀陵。
乙亥,驻跸藕丝淀。
冬十月壬辰,谒乾陵。
甲辰,上皇考昭怀太子谥曰大孝顺圣皇帝,庙号顺宗,皇妣曰贞顺皇后。
十二月戊子,以枢密副使张琳知枢密院事,翰林学士张奉珪参知政事兼同知枢密院事。
癸巳,宋遣黄实来贺即位。
丁酉,高丽、夏国并遣使来贺。
乙巳,诏先朝已行事,不得陈告。
初,以杨割为生女直部节度使,其俗呼为太师。
是岁杨割死,传于兄之子乌雅束,束死,其弟阿骨打袭。
二年春正月,如鸭子河。
二月辛卯,如春州。
三月,大寒,冰复合。
夏四月辛亥,诏诛乙辛党,徙其子孙于边;发乙辛、得里特之墓,剖棺,戮尸;以其家属分赐被杀之家。
五月乙丑,斡特剌献耶睹刮等部捷。
六月壬辰,以雨罢猎,驻跸散水原。
丙午,夏国王李乾顺复遣使请尚公主。
丁未,南院大王陈家奴致仕。
壬子,李乾顺为宋所攻,遣李造福、田若水求援。
闰月庚申,策贤良。
壬申,降惠妃为庶人。
秋七月,猎黑岭,以霖雨,给猎人马。
阻卜来侵,斡特剌等战败之。
冬十月乙卯,萧海里叛,劫乾州武库器甲。
命北面林牙郝家奴捕之。
萧海里亡入陪术水阿典部。
丙寅,以南府宰相耶律斡特剌为北院枢密使,参知政事牛温舒知南院枢密使事。
十一月乙未,郝家奴以不获萧海里,免官。
壬寅,以上京留守耶律慎思为北院枢密副使。
有司请以帝生日为天兴节。
三年春正月辛巳朔,如混同江。
女直函萧海里首,遣使来献。
戊申,如春州。
二月庚午,以武清县大水,弛其陂泽之禁。
夏五月戊子,以猎人多亡,严立科禁。
乙巳,清暑赤勒岭。
丙午,谒庆陵。
六月辛酉,夏国王李乾顺复遣使请尚公主。
秋七月,中京雨雹伤稼。
冬十月甲辰,如中京。
己未,吐蕃遣使来贡。
庚申,夏国复遣使求援。
己巳,有事于观德殿。
十一月丙申,文武百官加上尊号曰惠文智武圣孝天祚皇帝,大赦,以宋魏国王和鲁斡为皇太叔,梁王挞鲁进封燕国王,郑王淳为东京留守,进封越国王,百官各进一阶。
丁酉,以惕隐耶律何鲁扫古为南院大王。
戊戌,以受尊号,告庙。
乙巳,谒太祖庙,追尊太祖之高祖曰昭烈皇帝,庙号肃祖,妣曰昭烈皇后;曾祖曰庄敬皇帝,庙号懿祖,妣曰庄敬皇后。
召监修国史耶律俨纂太祖诸帝《实录》。
十二月戊申,如藕丝淀。
是年,放进士马恭回等百三人。
四年春正月戊子,幸鱼儿泺。
壬寅,猎木岭。
癸卯,燕国王挞鲁薨。
二月丁丑,鼻骨德遣使来贡。
夏六月甲辰,驻跸旺国崖。
甲寅,夏国遣李造福、田若水求援。
癸亥,吐蕃遣使来贡。
秋七月,南京蝗。
庚辰,猎南山。
癸未,以西北路招讨使萧得里底、北院枢密副使耶律慎思并知北院枢密使事。
辛卯,以同知南院枢密使事萧敌里为西北路招讨使。
冬十月己酉,凤凰见于漷阴。
己未,幸南京。
十一月乙亥,御迎月楼,赐贫民钱。
十二月辛丑,以张琳为南府宰相。
五年春正月乙亥,夏国遣李造福等来求援,且乞伐宋。
庚寅,以辽兴军节度使萧常哥为北府宰相。
丁酉,遣枢密直学士高端礼等讽宋罢伐夏兵。
二月癸卯,微行,视民疾苦。
丙午,幸鸳鸯泺。
三月壬申,以族女南仙封成安公主,下嫁夏国王李乾顺。
夏四月甲申,射虎炭山。
五月癸卯,清暑南崖。
壬子,宋遣曾孝广、王戩报聘。
六月甲戌,夏国遣使来谢,及贡方物。
己丑,幸候里吉。
秋七月,谒庆陵。
九月辛亥,驻跸藕丝淀。
乙卯,谒乾陵。
冬十一月戊戌,禁商贾之家应进士举。
丙辰,高丽三韩国公王颙薨,子俣遣使来告。
十二月己巳,夏国复遣李造福、田若水求援。
癸酉,宋遣林洙来议与夏约和。
六年春正月辛丑,遣知北院枢密使事萧得里底、知南院枢密使事牛温舒使宋,讽归所侵夏地。
夏五月,清暑散水原。
六月辛巳,夏国遣李造福等来谢。
秋七月癸巳,阻卜来贡。
甲午,如黑岭。
庚子,猎鹿角山。
冬十月乙亥,宋与夏通好,遣刘正符、曹穆来告。
庚辰,以皇太叔、南京留守和鲁斡兼惕隐,东京留守、越国王淳为南府宰相。
十一月乙未,以谢家奴为南院大王,马奴为奚六部大王。
丙申,行柴册礼。
戊戌,大赦。
以和鲁斡为义和仁圣皇太叔,越国王淳进封魏国王,封皇子敖卢斡为晋王,习泥烈为饶乐郡王。
己亥,谒太祖庙。
甲辰,祠木叶山。
十二月己巳,封耶律俨为漆水郡王,余官进爵有差。
七年春正月,钓鱼于鸭子河。
二月,驻跸大鱼泺。
夏六月,次散水原。
秋七月,如黑岭。
冬十月,谒乾陵,猎医巫闾山。
是年,放进士李石等百人。
八年春正月,如春州。
夏四月丙申,封高丽王俣为三韩国公,赠其父颙为高丽国王。
五月,清暑散水原。
六月壬辰,西北路招讨使萧敌里率诸蕃来朝。
丙申,射柳祈雨。
壬寅,夏国王李乾顺以成安公主生子,遣使来告。
丁未,如黑岭。
秋七月戊辰,以雨罢猎。
冬十二月己卯,高丽遣使来谢。
九年春正月丙午朔,如鸭子河。
二月,如春州。
三月戊午,夏国以宋不归地,遣使来告。
夏四月壬午,五国部来贡。
六月乙亥,清暑特礼岭。
秋七月,陨霜,伤稼。
甲寅,猎于候里吉。
八月丁酉,雪,罢猎。
冬十月癸酉,望祠木叶山。
丁丑,诏免今年租税。
十二月甲申,高丽遣使来贡。
是年,放进士刘桢等九十人。
十年春正月辛丑,预行立春礼。
如鸭子河。
二月庚午朔,驻跸大鱼泺。
夏四月内子,五国部长来贡。
丙戌,预行再生礼。
癸巳,猎于北山。
六月甲戌,清暑玉丘。
癸未,夏国遣李造福等来贡。
甲午,阻卜来贡。
秋七月辛丑,谒庆陵。
闰月辛亥,谒怀陵。
己未,谒祖陵。
壬戌,皇太叔和鲁斡薨。
九月甲戌,免重九节礼。
冬十月,驻跸藕丝淀。
十二月己酉,改明年元。
是岁,大饥。
天庆元年春正月,钓鱼于鸭子河。
二月,如春州。
三月乙亥,五国部长来贡。
夏五月,清暑散水原。
秋七月,猎。
冬十月,驻跸藕丝淀。
二年春正月己未朔,如鸭子河。
丁丑,五国部长来贡。
二月丁酉,如春州,幸混同江钓鱼,界外生女直酋长在千里内者,以故事皆来朝。
适遇“头鱼宴”,酒半酣,上临轩,命诸酋次第起舞。
独阿骨打辞以不能,谕之再三,终不从。
他日,上密谓枢密使萧奉先曰:“前日之燕,阿骨打意气雄豪,顾视不常,可以边事诛之。否则,必贻后患。”
奉先曰:“粗人不知礼义,无大过而杀之,恐伤向化之心。假有异志,又何能为?”
其弟吴乞买、粘罕、胡舍等尝从猎,能呼鹿、刺虎、搏熊。
上喜,辄加官爵。
夏六月庚寅,清暑南崖。
甲午,和州回鹘来贡。
戊戌,成安公主来朝。
甲辰,阻卜来贡。
秋七月乙丑,猎南山。
九月己未,射获熊,燕群臣,上亲御琵琶。
初,阿骨打混同江宴归,疑上知其异志,遂称兵,先并旁近部族。
女直赵三、阿鹘产拒之,阿骨打虏其家属。
二人走诉咸城,详稳司送北枢密院,枢密使萧奉先作常事以闻上,仍送咸州诘责,欲使自新。
后数召,阿骨打竟称疾不至。
冬十月辛卯,高丽三韩国公王俣之母死,来告,即遣使致祭,起复。
是月,驻跸奉圣州。
十一月乙卯,幸南京。
丁卯,谒太祖庙。
是年,放进士韩昉等七十七人。
三年春正月丙寅,赐南京贫民钱。
丁卯,如大鱼泺。
甲戌,禁僧尼破戒。
丙子,猎狗牙山,大寒,猎人多死。
三月,籍诸道户,徙大牢古山围场地居民于别土。
阿骨打一日率五百骑突至咸州,吏民大惊。
翌日,赴详稳司,与赵三等面折庭下。
阿骨打不屈,送所司问状。
一夕遁去,遣人诉于上,谓详稳司欲见杀,故不敢留。
自是召不复至。
夏闰四月,李弘以左道聚众为乱,支解,分示五京。
六月乙卯,斡朗改国遣使来贡良犬。
丙辰,夏国遣使来贡。
秋七月,幸秋山。
九月,驻跸藕丝淀。
十一月甲午,以三司使虞融知南院枢密使事,西南面招讨使萧乐古为南府宰相。
十二月庚戌,高丽遣使来谢致祭。
癸丑,回鹘遣使来贡。
甲寅,以枢密直学士马人望参知政事。
丙辰,知枢密院事耶律俨薨。
癸亥,高丽遣使来谢起复。
四年春正月,如春州。
初,女直起兵,以纥石烈部人阿疏不从,遣其部撒改讨之。
阿疏弟狄故保来告,诏谕使勿讨,不听,阿疏来奔。
至是女直遣使来索,不发。
夏五月,清暑散水原。
秋七月,女直复遣使取阿疏,不发,乃遣侍御阿息保问境上多建城堡之故。
女直以慢语答曰:‘若还阿疏,朝贡如故;不然,城未能已。’
遂发浑河北诸军,益东北路统军司。
阿骨打乃与侄粘罕、胡舍等谋,以银术割、移烈、娄室、阇母等为帅,集女直诸部兵,擒辽障鹰官,及攻宁江州,东北路统军司以闻。
时上在宁州射鹿,闻之略不介意,遣海州刺史高仙寿统渤海军应援。
萧挞不也遇女直,战于宁江东,败绩。
冬十月壬寅朔,以守司空萧嗣先为东北路都统,静江军节度使萧挞不也为副,发契丹奚军三千人,中京禁兵及土豪二千人,别选诸路武勇二千余人,以虞候崔公义为都押官,控鹤指挥邢颖为副,引军屯出河店。
两军对垒,女直军潜渡混同江,掩击辽众。
萧嗣先军溃,崔公义、邢颖、耶律佛留、萧葛十等死之,其获免者十有七人。
萧奉先惧其弟嗣先获罪,辄奏东征溃军所至劫掠,若不肆赦,恐聚为患。
上从之,嗣先但免官而已。
诸军相谓曰:‘战则有死而无功,退则有生而无罪。’
故士无斗志,望风奔溃。
十一月壬辰,都统萧敌里等营于斡邻泺东,又为女直所袭,士卒死者甚众。
甲午,萧敌里亦坐免官。
辛丑,以西北路招讨使耶律斡里朵为行军都统,副点检萧乙薛、同知南院枢密使事耶律章奴副之。
十二月,咸、宾、祥三州及铁骊、兀惹皆叛入女直。
乙薛往援宾州,南军诸将实娄、特烈等往援咸州,并为女直所败。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辽史-本纪-卷二十七-译文
天祚皇帝,名叫延禧,字延宁,小名阿果。他是道宗的孙子,父亲是顺宗大孝顺圣皇帝,母亲是贞顺皇后萧氏。在大康元年出生,六岁时被封为梁王,加封守太尉,兼任中书令。三年后,晋升封为燕国王。大安七年,总管北南府枢密使事务,加封尚书令,成为天下兵马大元帅。
寿昌七年正月甲戌日,道宗去世,他遵照遗诏在灵柩前即位,群臣上尊号为天祚皇帝。二月壬辰朔日,改年号为乾统,大赦天下。下诏为耶律乙辛所诬陷的人恢复官爵,没收的家产归还,流放的人召回。乙未日,派遣使者向宋朝、西夏和高丽报丧。乙巳日,任命北府宰相萧兀纳为辽兴军节度使,加封守太傅。三月丁卯日,下诏有司将张孝杰家属分赐给群臣。甲戌日,在内庭召见僧人法颐放戒。夏四月,发生了旱灾。六月庚寅朔日,前往庆州。甲午日,宋朝派遣王潜等人来吊祭。丙申日,高丽和夏国各自派遣使者来慰问。戊戌日,任命南府宰相斡特剌兼任南院枢密使。庚子日,追封懿德皇后为宣懿皇后。壬寅日,任命宋朝魏国王和鲁斡为天下兵马大元帅。乙巳日,封北平郡王淳为郑王。丁未日,北院枢密使耶律阿思加封于越。辛亥日,将仁圣大孝文皇帝和宣懿皇后葬于庆陵。秋七月癸亥日,阻卜和铁骊来进贡。八月甲寅日,拜谒庆陵。九月壬申日,拜谒怀陵。乙亥日,驻扎在藕丝淀。冬十月壬辰日,拜谒乾陵。甲辰日,追封皇考昭怀太子为天祚皇帝,庙号为顺宗,皇妣为贞顺皇后。十二月戊子日,任命枢密副使张琳为枢密院事,翰林学士张奉珪为参知政事兼同知枢密院事。癸巳日,宋朝派遣黄实来祝贺即位。丁酉日,高丽和夏国派遣使者来祝贺。乙巳日,下诏先朝已行事,不得陈告。
起初,任命杨割为生女直部节度使,当地人称他为太师。这年杨割去世,他的侄子乌雅束继承了他的职位,束去世后,他的弟弟阿骨打继承了。
二年春天正月,前往鸭子河。二月辛卯日,前往春州。三月,天气极寒,冰再次结成。夏四月辛亥日,下诏诛杀乙辛的党羽,将他们的子孙流放到边疆;挖开乙辛、得里特的坟墓,剖开棺材,处死尸体;将他们的家属分赐给被杀之家。五月乙丑日,斡特剌献上耶睹刮等部的捷报。六月壬辰日,因为下雨停止狩猎,驻扎在散水原。丙午日,夏国王李乾顺再次派遣使者请求娶公主。丁未日,南院大王陈家奴退休。壬子日,李乾顺被宋朝攻击,派遣李造福、田若水求援。闰月庚申日,选拔贤良。壬申日,降惠妃为庶人。秋天七月,在黑岭狩猎,因为连绵大雨,给猎人提供马匹。阻卜来侵犯,斡特剌等人战败了他们。冬天十月乙卯日,萧海里叛变,抢夺了乾州武库的武器装备。命令北面林牙郝家奴追捕他。萧海里逃入陪术水阿典部。丙寅日,任命南府宰相耶律斡特剌为北院枢密使,参知政事牛温舒为南院枢密使事。十一月乙未日,郝家奴因为没有捕获萧海里,被免职。壬寅日,任命上京留守耶律慎思为北院枢密副使。有司请求以皇帝的生日为天兴节。
三年春天正月辛巳朔日,前往混同江。女直函萧海里首级,派遣使者来进贡。戊申日,前往春州。二月庚午日,因为武清县发生大水,解除其陂泽之禁。夏五月戊子日,因为猎人大多死亡,严格设立科禁。乙巳日,在赤勒岭消暑。丙午日,拜谒庆陵。六月辛酉日,夏国王李乾顺再次派遣使者请求娶公主。秋天七月,中京下起雨雹,损害了庄稼。冬天十月甲辰日,前往中京。己未日,吐蕃派遣使者来进贡。庚申日,夏国再次派遣使者求援。己巳日,在观德殿举行仪式。十一月丙申日,文武百官加上尊号曰惠文智武圣孝天祚皇帝,大赦天下,任命宋朝魏国王和鲁斡为皇太叔,梁王挞鲁晋升封为燕国王,郑王淳为东京留守,晋升封为越国王,百官各晋升一级。丁酉日,任命惕隐耶律何鲁扫古为南院大王。戊戌日,因为受尊号,向祖庙报告。乙巳日,拜谒太祖庙,追尊太祖的高祖为昭烈皇帝,庙号为肃祖,祖母为昭烈皇后;曾祖为庄敬皇帝,庙号为懿祖,祖母为庄敬皇后。召见监修国史耶律俨编纂太祖诸帝《实录》。十二月戊申日,前往藕丝淀。这一年,放进士马恭回等一百零三人。
四年春天正月戊子日,前往鱼儿泺。壬寅日,在木岭狩猎。癸卯日,燕国王挞鲁去世。二月丁丑日,鼻骨德派遣使者来进贡。夏六月甲辰日,驻扎在旺国崖。甲寅日,夏国派遣李造福、田若水求援。癸亥日,吐蕃派遣使者来进贡。秋天七月,南京发生蝗灾。庚辰日,在南山狩猎。癸未日,任命西北路招讨使萧得里底、北院枢密副使耶律慎思兼知北院枢密使事。辛卯日,任命同知南院枢密使事萧敌里为西北路招讨使。冬天十月己酉日,凤凰在漷阴出现。己未日,前往南京。十一月乙亥日,在迎月楼举行仪式,赐给贫民钱。十二月辛丑日,任命张琳为南府宰相。
五年春天正月乙亥日,夏国派遣李造福等人来求援,并请求攻打宋朝。庚寅日,任命辽兴军节度使萧常哥为北府宰相。丁酉日,派遣枢密直学士高端礼等人劝说宋朝停止攻打夏国。二月癸卯日,微服私访,观察民间的疾苦。丙午日,前往鸳鸯泺。三月壬申日,封族女南仙为成安公主,下嫁夏国王李乾顺。夏四月甲申日,在虎炭山射虎。五月癸卯日,在南崖消暑。壬子日,宋朝派遣曾孝广、王戩回报聘。六月甲戌日,夏国派遣使者来感谢,并进贡方物。己丑日,前往候里吉。秋天七月,拜谒庆陵。九月辛亥日,驻扎在藕丝淀。乙卯日,拜谒乾陵。冬天十一月戊戌日,禁止商贾之家应进士举。丙辰日,高丽三韩国公王颙去世,他的儿子俣派遣使者来报告。十二月己巳日,夏国再次派遣李造福、田若水求援。癸酉日,宋朝派遣林洙来商议与夏国和解。
六年春天正月辛丑日,派遣北院枢密使事萧得里底、南院枢密使事牛温舒出使宋朝,暗示他们归还所侵占的西夏土地。
夏天五月,在散水原清凉避暑。
六月辛巳日,西夏国派遣李造福等人来表示感谢。
秋天七月癸巳日,阻卜来进贡。
甲午日,前往黑岭。
庚子日,在鹿角山打猎。
冬天十月乙亥日,宋朝与西夏通好,派遣刘正符、曹穆来告知。
庚辰日,皇太叔、南京留守和鲁斡兼任惕隐,东京留守、越国王淳担任南府宰相。
十一月乙未日,任命谢家奴为南院大王,马奴为奚六部大王。
丙申日,举行柴册礼。
戊戌日,大赦天下。
任命和鲁斡为义和仁圣皇太叔,越国王淳晋升为魏国王,封皇子敖卢斡为晋王,习泥烈为饶乐郡王。
己亥日,拜谒太祖庙。
甲辰日,祭祀木叶山。
十二月己巳日,封耶律俨为漆水郡王,其他官员晋升爵位有所区别。
七年春天正月,在鸭子河钓鱼。
二月,驻扎在大鱼泺。
夏天六月,停留在散水原。
秋天七月,前往黑岭。
冬天十月,拜谒乾陵,在医巫闾山打猎。
这一年,放进士李石等一百人。
八年春天正月,前往春州。
夏天四月丙申日,封高丽王俣为三韩国公,追赠其父颙为高丽国王。
五月,在散水原清凉避暑。
六月壬辰日,西北路招讨使萧敌里率领各蕃人来朝。
丙申日,射柳祈雨。
壬寅日,夏国王李乾顺因为成安公主生子,派遣使者来告知。
丁未日,前往黑岭。
秋天七月戊辰日,因为下雨而停止打猎。
冬天十二月己卯日,高丽派遣使者来表示感谢。
九年春天正月丙午日,正月初一,前往鸭子河。
二月,前往春州。
三月戊午日,西夏国因为宋朝不归还土地,派遣使者来告知。
夏天四月壬午日,五国部来进贡。
六月乙亥日,在特礼岭清凉避暑。
秋天七月,霜冻,损害了庄稼。
甲寅日,在候里吉打猎。
八月丁酉日,下雪,停止打猎。
冬天十月癸酉日,拜望祭祀木叶山。
丁丑日,下诏免除今年租税。
十二月甲申日,高丽派遣使者来进贡。
这一年,放进士刘桢等九十人。
十年春天正月辛丑日,预行立春礼,前往鸭子河。
二月庚午日,正月初一,驻扎在大鱼泺。
夏天四月内子日,五国部长来进贡。
丙戌日,预行再生礼。
癸巳日,在北山打猎。
六月甲戌日,在玉丘清凉避暑。
癸未日,西夏国派遣李造福等人来进贡。
甲午日,阻卜来进贡。
秋天七月辛丑日,拜谒庆陵。
闰月辛亥日,拜谒怀陵。
己未日,拜谒祖陵。
壬戌日,皇太叔和鲁斡去世。
九月甲戌日,免除重九节礼。
冬天十月,驻扎在藕丝淀。
十二月己酉日,改明年为新年。
这一年,发生了大饥荒。
天庆元年春天正月,在鸭子河钓鱼。
二月,前往春州。
三月乙亥日,五国部长来进贡。
夏天五月,在散水原清凉避暑。
秋天七月,打猎。
冬天十月,驻扎在藕丝淀。
二年春天正月己未日,正月初一,前往鸭子河。
丁丑日,五国部长来进贡。
二月丁酉日,前往春州,到混同江钓鱼,边界外的女真酋长,按照旧例都来朝见。
正逢‘头鱼宴’,酒过半酣,皇上来到窗前,命令各位酋长依次起舞。只有阿骨打以不会跳舞为由推辞,劝说了多次,始终不听。
另一天,皇上私下对枢密使萧奉先说:‘前天的宴会,阿骨打意气昂扬,神态不寻常,可以借边疆事务杀了他。否则,必将留下后患。’萧奉先说:‘粗人不懂礼义,没有大过错就杀了他,恐怕会伤害那些愿意归化的人的心。即使有异心,又能做什么呢?’他的弟弟吴乞买、粘罕、胡舍等人曾经随从狩猎,能够呼鹿、刺虎、搏熊。皇上喜欢,就加封他们官爵。
夏天六月庚寅日,在南山清凉避暑。
甲午日,和州回鹘来进贡。
戊戌日,成安公主来朝。
甲辰日,阻卜来进贡。
秋天七月乙丑日,在南山打猎。
九月己未日,射获熊,宴请群臣,皇上亲自弹奏琵琶。
起初,阿骨打在混同江宴会后回来,怀疑皇上知道他的异心,于是起兵,先并吞了附近的部落。
女真的赵三、阿鹘产拒绝了他,阿骨打俘虏了他们的家属。两人逃到咸城,详稳司将他们送到北枢密院,枢密使萧奉先将此事当作平常事情上报皇上,并将他们送到咸州质问,想要让他们悔过自新。
后来多次召唤,阿骨打竟然称病不来。
冬天十月辛卯日,高丽三韩国公王俣的母亲去世,来告知,随即派遣使者致祭,恢复其职位。
这个月,驻扎在奉圣州。
十一月乙卯日,前往南京。
丁卯日,拜谒太祖庙。
这一年,放进士韩昉等七十七人。
三年春天正月丙寅日,赐给南京贫民钱。
丁卯日,前往大鱼泺。
甲戌日,禁止僧尼破戒。
丙子日,在狗牙山打猎,天气非常寒冷,许多猎人死去。
三月,登记各道户籍,将大牢古山围场地的居民迁移到其他地方。
阿骨打一天之内率领五百骑兵突然来到咸州,官吏和百姓都非常惊慌。
第二天,前往详稳司,与赵三等人当面对质。
阿骨打不屈不挠,被送到相关部门审问。一天晚上逃走,派人向皇上申诉,说详稳司想要杀他,所以不敢留下。
从此以后,召唤也不再来了。
夏天闰四月,李弘以邪道聚众作乱,被肢解,分尸展示在五京。
六月乙卯日,斡朗改国派遣使者来进贡良犬。
丙辰日,西夏国派遣使者来进贡。
秋天七月,前往秋山。
九月,驻扎在藕丝淀。
十一月甲午日,任命三司使虞融为南院枢密使事,西南面招讨使萧乐古为南府宰相。
十二月庚戌日,高丽派遣使者来表示感谢并致祭。
癸丑日,回鹘派遣使者来进贡。
甲寅日,任命枢密直学士马人望为参知政事。
丙辰日,知枢密院事耶律俨去世。
癸亥日,高丽派遣使者来表示感谢并恢复职位。
四年春天正月,朝廷前往春州。最初,女真族起兵,因为纥石烈部的人阿疏不服从,朝廷派遣他的部下撒改去讨伐他。阿疏的弟弟狄故保来报告,朝廷下令让他不要讨伐,但他不听,阿疏逃来投降。这时,女真族派遣使者来索要阿疏,朝廷没有给他。夏天五月,朝廷在散水原消暑。秋天七月,女真族再次派遣使者来取阿疏,朝廷依然没有给他,于是派遣侍御阿息保去边境询问为何建造那么多城堡。女真族用傲慢的话回答道:‘如果你们把阿疏还给我们,我们会像以前一样朝贡;否则,我们不会停止建造城堡。’于是,朝廷调发了浑河北的各路军队,增加了东北路统军司的兵力。阿骨打和他的侄子粘罕、胡舍等人商议,任命银术割、移烈、娄室、阇母等为将领,集合女真族各部的兵力,捉拿了辽国的障鹰官,并且进攻了宁江州,东北路统军司上报了情况。当时皇帝在宁州射鹿,听到这个消息后并不在意,派遣海州刺史高仙寿率领渤海军支援。萧挞不也在宁江东遭遇女真军,战败。冬天十月壬寅朔日,任命守司空萧嗣先为东北路都统,静江军节度使萧挞不也为副将,派遣契丹奚军三千人,中京禁兵及地方豪强二千人,另外挑选各路勇猛士兵二千余人,任命虞候崔公义为都押官,控鹤指挥邢颖为副将,率军驻扎在出河店。两军对峙,女真军偷偷渡过混同江,偷袭辽军。萧嗣先的军队溃败,崔公义、邢颖、耶律佛留、萧葛十等人战死,只有十七人幸免。萧奉先害怕他的弟弟萧嗣先获罪,就上奏说东征的溃军到处抢劫,如果不宽恕,恐怕会变成祸患。皇帝听从了他的建议,萧嗣先只是被免了官。各路军队相互议论说:‘战死没有功劳,撤退有生还但无罪。’因此士兵没有斗志,一遇到风声就溃散。十一月壬辰日,都统萧敌里等在斡邻泺东驻营,又被女真军袭击,士兵死伤很多。甲午日,萧敌里也被免了官。辛丑日,任命西北路招讨使耶律斡里朵为行军都统,副点检萧乙薛、同知南院枢密使事耶律章奴为副将。十二月,咸、宾、祥三州以及铁骊、兀惹都背叛投靠了女真。萧乙薛前往援助宾州,南军将领实娄、特烈等前往援助咸州,都被女真军打败。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辽史-本纪-卷二十七-注解
天祚皇帝:辽朝的皇帝,名延禧,是辽道宗的孙子,他在位期间,辽朝国力逐渐衰落。
讳:古代的一种避讳制度,指对尊长或已故者的名字不直接称呼,而是用字代替。
道宗:辽朝的皇帝,名耶律洪基,是辽朝的第七位皇帝,天祚皇帝是他的孙子。
顺宗大孝顺圣皇帝:天祚皇帝的父亲,名耶律宗真,是辽朝的第八位皇帝。
贞顺皇后萧氏:天祚皇帝的母亲,萧氏是辽朝的皇后。
守太尉:古代官职,掌管军事,相当于现代的国防部长。
中书令:古代官职,掌管文书,相当于现代的总理。
枢密使:古代官职,掌管军事,相当于现代的国防部长。
尚书令:古代官职,掌管文书,相当于现代的总理。
皇帝:国家的最高统治者。
柩前:指皇帝去世后,灵柩所在的地方。
尊号:对皇帝的尊称,通常由群臣共同上奏。
乾统:辽朝的一个年号,表示天祚皇帝在位期间的纪年。
大赦:宣布大赦,免除罪犯的刑罚。
耶律乙辛:辽朝的大臣,因诬陷他人而闻名。
宋:指宋朝,当时与辽朝相邻的一个国家。
西夏:当时的一个少数民族政权,位于今天的宁夏地区。
高丽:高丽,古代朝鲜半岛国家。
北府宰相:辽朝的官职,掌管北方事务。
南院枢密使:辽朝的官职,掌管南方军事。
枢密院:古代官署,掌管军事。
兵马大元帅:古代官职,掌管全国军事。
柩:古代指装殓死者的棺材。
朔:农历每月的第一天。
如:前往某个地方。
如庆州:前往庆州。
吊祭:表示哀悼。
追谥:对已故者的尊称,通常由皇帝赐予。
庙号:对已故皇帝的尊称,通常由皇帝赐予。
生女直部:辽朝的一个民族,后来发展为金朝。
鸭子河:鸭子河,古代河流名。
春州:辽朝的一个地名。
大寒:二十四节气之一,表示寒冷的天气。
如春州:前往春州。
耶睹刮等部:辽朝的一些部落。
散水原:散水原,古代地名。
尚公主:将公主嫁给某人。
致仕:古代官员退休的一种方式。
上京留守:辽朝的一个官职,掌管上京(辽朝的都城)。
天兴节:辽朝的一个节日,通常由皇帝设立。
混同江:位于中国东北的一条江。
武清县:辽朝的一个县。
赤勒岭:辽朝的一个地名。
观德殿:辽朝的一个宫殿。
惠文智武圣孝天祚皇帝:天祚皇帝的尊号。
皇太叔:皇帝的叔父。
东京留守:辽朝的一个官职,掌管东京(辽朝的另一个都城)。
越国王:辽朝的一个封号。
监修国史:古代官职,负责编纂国史。
藕丝淀:藕丝淀,古代地名。
鱼儿泺:辽朝的一个地名。
木岭:辽朝的一个地名。
鼻骨德:辽朝的一个民族。
旺国崖:辽朝的一个地名。
南京:南京,古代地名。
迎月楼:辽朝的一个建筑。
南仙:天祚皇帝的族女。
炭山:辽朝的一个地名。
南崖:辽朝的一个地名。
林洙:宋朝的一个官员。
方物:指各地方特产的物品。
六年春正月辛丑:六年春季的第一个辛丑日,即农历正月初一。
遣知北院枢密使事萧得里底、知南院枢密使事牛温舒使宋:派遣北院枢密使萧得里底和南院枢密使牛温舒出使宋朝。
讽归所侵夏地:劝告宋朝归还所侵占的西夏领土。
夏五月,清暑散水原:夏季五月,在散水原地区避暑。
六月辛巳,夏国遣李造福等来谢:六月辛巳日,西夏国派遣李造福等人来表示感谢。
秋七月癸巳,阻卜来贡:秋季七月癸巳日,阻卜来进贡。
甲午,如黑岭:甲午日,前往黑岭。
庚子,猎鹿角山:庚子日,在鹿角山狩猎。
冬十月乙亥,宋与夏通好,遣刘正符、曹穆来告:冬季十月乙亥日,宋朝与西夏和解,派遣刘正符、曹穆来告知。
皇太叔、南京留守和鲁斡兼惕隐,东京留守、越国王淳为南府宰相:皇太叔、南京留守和鲁斡兼任惕隐,东京留守、越国王淳担任南府宰相。
十一月乙未,以谢家奴为南院大王,马奴为奚六部大王:十一月乙未日,任命谢家奴为南院大王,马奴为奚六部大王。
行柴册礼:举行柴册礼,古代的一种祭祀仪式。
义和仁圣皇太叔:尊称皇太叔为义和仁圣皇太叔。
魏国王:封越国王淳为魏国王。
晋王:封皇子敖卢斡为晋王。
饶乐郡王:封习泥烈为饶乐郡王。
谒太祖庙:拜谒太祖庙。
祠木叶山:祭祀木叶山。
漆水郡王:封耶律俨为漆水郡王。
放进士:选拔进士。
大鱼泺:大鱼泺,古代湖泊名。
黑岭:黑岭,古代地名。
医巫闾山:医巫闾山,古代地名。
乾陵:乾陵,古代帝王陵墓。
五国部:五国部,古代民族。
特礼岭:特礼岭,古代地名。
候里吉:候里吉,古代地名。
阿骨打:女直族的首领,后来成为金国的建立者。
头鱼宴:头鱼宴,古代宴席名。
枢密使萧奉先:枢密使萧奉先,金朝官员。
详稳司:详稳司,古代官署名。
咸城:咸城,古代地名。
大牢古山围场地:大牢古山围场地,古代地名。
女直:女直是女真族的古称,后来称为金,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民族和朝代。
咸州:咸州,古代地名。
阿鹘产:阿鹘产,金朝官员。
奉圣州:奉圣州,古代地名。
五京:五京,古代官署名。
李弘:李弘,金朝官员。
斡朗改国:斡朗改国,古代国家。
秋山:秋山,古代地名。
三司使虞融:三司使虞融,金朝官员。
西南面招讨使萧乐古:西南面招讨使萧乐古,金朝官员。
枢密直学士马人望:枢密直学士马人望,金朝官员。
耶律俨:耶律俨,金朝官员。
纥石烈部:纥石烈部是女真族的一个部落,阿疏是该部的人。
阿疏:阿疏是纥石烈部的人,因不从女直起兵而被讨伐。
撒改:撒改是女直派遣去讨伐阿疏的将领。
阿疏弟狄故保:阿疏的弟弟,前来报告阿疏的情况。
诏谕:皇帝的命令或通告。
清暑散水原:清暑散水原可能是指一个地名或军事行动。
侍御阿息保:侍御是官职,阿息保是名字。
境上多建城堡:在边境地区修建了许多城堡。
浑河北诸军:在浑河北部的军队。
东北路统军司:东北路军事指挥机构。
粘罕:阿骨打的侄子,也是女直的重要将领。
胡舍:女直的将领。
银术割:女直的将领。
移烈:女直的将领。
娄室:女直的将领。
阇母:女直的将领。
辽障鹰官:辽国的官员。
宁江州:辽国的一个州。
宁州:辽国的一个州,皇帝当时在那里射鹿。
海州刺史高仙寿:海州的行政长官,被派遣去支援。
萧挞不也:辽国的将领。
东北路都统:东北路军事指挥的最高官职。
静江军节度使:静江军的军事指挥官。
契丹奚军:契丹族和奚族的军队。
中京禁兵:中京的禁卫军。
土豪:地方豪族。
虞候崔公义:虞候是官职,崔公义是名字。
控鹤指挥邢颖:控鹤指挥是官职,邢颖是名字。
出河店:可能是一个地名或军事行动地点。
萧嗣先:辽国的将领,后来被免官。
萧奉先:萧嗣先的兄弟,担心萧嗣先获罪。
东征溃军:东征途中溃散的军队。
肆赦:大赦,免除罪行。
斡邻泺:可能是一个地名。
西北路招讨使:西北路军事指挥官。
副点检:副点检是官职。
同知南院枢密使事:官职,指代军事事务。
咸、宾、祥三州:辽国的三个州。
铁骊:可能是一个民族或地区。
兀惹:可能是一个民族或地区。
实娄:辽国的将领。
特烈:辽国的将领。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辽史-本纪-卷二十七-评注
四年春正月,如春州。初,女直起兵,以纥石烈部人阿疏不从,遣其部撒改讨之。
这段文字描述了女直起兵的背景,女直部族起兵的原因是因为纥石烈部族中的阿疏不服从女直的领导,因此女直派遣撒改部族进行讨伐。这里反映了当时女直部族内部的政治斗争,以及女直对周边部族的统治手段。
阿疏弟狄故保来告,诏谕使勿讨,不听,阿疏来奔。
阿疏的弟弟狄故保前来报告情况,皇帝下诏令不要讨伐,但阿疏没有听从,最终前来投奔。这表现了皇帝的宽容和女直部族内部的矛盾,同时也反映了女直部族对中央政权的挑战。
至是女直遣使来索,不发。
随后,女直派遣使者来要求归还阿疏,但朝廷没有答应。这显示了女直与中央政权的对立,以及双方在处理边疆事务上的冲突。
夏五月,清暑散水原。
夏五月,皇帝前往清暑散水原,这可能是一种避暑和休息的举措,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皇帝对边疆事务的关注。
秋七月,女直复遣使取阿疏,不发,乃遣侍御阿息保问境上多建城堡之故。
秋七月,女直再次派遣使者来取阿疏,仍然没有得到满足,于是派遣侍御阿息保询问为何在边境上修建了这么多城堡。这表明女直对边境防御的关切,以及中央政权对边疆安全的重视。
女直以慢语答曰:“若还阿疏,朝贡如故;不然,城未能已。”
女直用傲慢的语言回答,提出如果归还阿疏,则朝贡如故;如果不归还,则城池不会停止修建。这反映了女直对中央政权的挑战,以及其对外交策略的强硬态度。
遂发浑河北诸军,益东北路统军司。
于是朝廷调发了浑河北的各路军队,加强东北路统军司的力量。这显示了中央政权对边疆局势的应对措施,以及对女直部族挑战的重视。
阿骨打乃与侄粘罕、胡舍等谋,以银术割、移烈、娄室、阇母等为帅,集女直诸部兵,擒辽障鹰官,及攻宁江州,东北路统军司以闻。
女直的阿骨打与其侄粘罕、胡舍等人密谋,以银术割、移烈、娄室、阇母等为帅,集结女直各部兵力,擒获了辽国的障鹰官,并攻打宁江州,东北路统军司得知此事后上报朝廷。这反映了女直部族的军事行动和中央政权的应对。
时上在宁州射鹿,闻之略不介意,遣海州刺史高仙寿统渤海军应援。
当时皇帝在宁州射鹿,听闻女直的军事行动后并不介意,派遣海州刺史高仙寿统领渤海军进行支援。这显示了皇帝对边疆局势的冷静态度,以及对军事行动的有序安排。
萧挞不也遇女直,战于宁江东,败绩。
萧挞不与女直交战于宁江东,结果战败。这反映了当时辽国军队在与女直部族交战中的劣势,以及女直部族的强大军事实力。
冬十月壬寅朔,以守司空萧嗣先为东北路都统,静江军节度使萧挞不也为副,发契丹奚军三千人,中京禁兵及土豪二千人,别选诸路武勇二千余人,以虞候崔公义为都押官,控鹤指挥邢颖为副,引军屯出河店。
冬十月,朝廷任命守司空萧嗣先为东北路都统,静江军节度使萧挞不为副,调发契丹奚军、中京禁兵及土豪等兵力,并选拔各路武勇,任命崔公义为都押官,邢颖为副,率领军队驻扎在出河店。这显示了中央政权对东北边疆局势的应对措施,以及对军事力量的重新部署。
两军对垒,女直军潜渡混同江,掩击辽众。
两军对垒时,女直军潜渡混同江,突然袭击辽军。这反映了女直部族的军事策略和灵活的战术运用。
萧嗣先军溃,崔公义、邢颖、耶律佛留、萧葛十等死之,其获免者十有七人。
萧嗣先的军队溃败,崔公义、邢颖、耶律佛留、萧葛十等战死,只有十七人幸免于难。这反映了当时辽国军队在与女直部族交战中的惨重损失。
萧奉先惧其弟嗣先获罪,辄奏东征溃军所至劫掠,若不肆赦,恐聚为患。
萧奉先担心其弟萧嗣先因此事获罪,便上奏说东征的溃军在所到之处劫掠,如果不进行赦免,恐怕会聚集起来成为祸患。这反映了当时辽国朝廷内部的政治斗争和对边疆局势的担忧。
上从之,嗣先但免官而已。
皇帝听从了萧奉先的建议,只是免去了萧嗣先的官职。这显示了皇帝在处理政治问题时权衡利弊,以及朝廷内部的政治斗争。
诸军相谓曰:“战则有死而无功,退则有生而无罪。”故士无斗志,望风奔溃。
士兵们相互议论说:“战斗就会有死而无功,撤退则有生而无罪。”因此士气低落,一遇到风声就溃败。这反映了当时辽国军队的士气低落和战斗力不足。
十一月壬辰,都统萧敌里等营于斡邻泺东,又为女直所袭,士卒死者甚众。
十一月壬辰,都统萧敌里等在斡邻泺东驻营,又被女直袭击,士兵死伤惨重。这进一步反映了辽国军队在与女直部族交战中的劣势。
甲午,萧敌里亦坐免官。
甲午,萧敌里也因为战败而被免官。这显示了当时辽国朝廷对军事失败的严肃处理。
辛丑,以西北路招讨使耶律斡里朵为行军都统,副点检萧乙薛、同知南院枢密使事耶律章奴副之。
辛丑,任命西北路招讨使耶律斡里朵为行军都统,副点检萧乙薛、同知南院枢密使事耶律章奴为副。这显示了中央政权对边疆局势的应对措施,以及对军事力量的重新部署。
十二月,咸、宾、祥三州及铁骊、兀惹皆叛入女直。
十二月,咸、宾、祥三州以及铁骊、兀惹等地都背叛中央政权,投靠女直。这反映了当时辽国边疆局势的动荡和中央政权的统治危机。
乙薛往援宾州,南军诸将实娄、特烈等往援咸州,并为女直所败。
乙薛前往援助宾州,南军将领实娄、特烈等前往援助咸州,但都被女直击败。这进一步反映了辽国军队在与女直部族交战中的劣势,以及边疆局势的严重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