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沈括(1031年-1095年),北宋著名的政治家、科学家、文学家、史学家,辽史的主要编撰者之一。他在自然科学、文学与历史学等多个领域都有杰出的贡献,尤其在数学、物理学和天文学方面。
年代:成书于宋代(约11世纪)。
内容简要:《辽史》是宋代史学家所编写的关于契丹辽朝历史的史书,详细记录了辽朝的兴衰历程。书中内容涉及辽朝的建立、政治制度、军事、外交、经济等方面。辽朝是中国历史上继唐朝后的一个强大政权,辽史不仅记载了辽朝的历代帝王与重要事件,还涉及了辽朝与宋朝、金朝等其他朝代的互动。通过对辽朝历史的详细阐述,《辽史》为后世研究契丹文化、政治制度、经济社会等提供了宝贵的文献。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辽史-志-卷七-原文
帝尧画天下为九州。
舜以冀、青地大,分幽、并、营,为州十有二。
幽州在渤、碣之间,并州北有代、朔,营州东暨辽海。
其地负山带海,其民执干戈,奋武卫,风气刚劲,自古为用武之地。
太祖以迭剌部之众代遥辇氏,起临潢,建皇都;东并渤海,得城邑之居百有三。
太宗立晋,有幽、涿、檀、蓟、顺、营、平、蔚、朔、云、应、新、妫、儒、武、寰十六州,于是割古幽、并、营之境而跨有之。
东朝高丽,西臣夏国,南子石晋而兄弟赵宋,吴越、南唐航海输贡。
嘻,其盛矣!
辽国其先曰契丹,本鲜卑之地,居辽泽中,去榆关一千一百三十里,去幽州又七百一十四里。
南控黄龙,北带潢水,冷陉屏右,辽河堑左。
高原多榆柳,下湿饶蒲苇。
当元魏时,有地数百里。
至唐,大贺氏蚕食扶余、室韦、奚、靺鞨之区,地方二千余里。
贞观三年,以其地置玄州。
寻置松漠都督府,建八部为州,各置刺史:达稽部曰峭落州,纥便部曰弹汗州,独活部曰无逢州,芬阿部曰羽陵州,突便部曰日连州,芮奚部曰徒河州,坠斤部曰万丹州,伏部曰匹黎、赤山二州。
以大贺氏窟哥为使持节十州军事。
分州建官,盖昉于此。
迨于五代,辟地东西三千里。
遥辇氏更八部曰鳷利皆部、乙室活部、实活部、纳尾部、频没部、内会鸡部、集解部、奚嗢部,属县四十有一。
每部设刺史,县置令。
太宗以皇都为上京,升幽州为南京,改南京为东京,圣宗城中京,兴宗升云州为西京,于是五京备焉。
又以征伐俘户建州襟要之地,多因旧居名之;加以私奴置投下州。
总京五,府六,州、军、城百五十有六,县二百有九,部族五十有二,属国六十。
东至于海,西至金山,暨于流沙,北至胪朐河,南至白沟,幅员万里。
上京道
上京临潢府,本汉辽东郡西安平之地。
新莽曰北安平。
太祖取天梯、蒙国、别鲁等三山之势于苇甸,射金龊箭以识之,谓之龙眉宫。
神册三年城之,名曰皇都。
天显十三年,更名上京,府曰临潢。
涞流河自西北南流,绕京三面,东入于曲江,其北东流为按出河。
又有御河、沙河、黑河、潢河、鸭子河、他鲁河、狼河、苍耳河、辋子河,胪朐河、阴凉河、猪河、鸳鸯湖、兴国惠民湖、广济湖、盐泺、百狗泺、大神淀、马盂山、兔儿山、野鹊山、盐山、凿山、松山、平地松林、大斧山、列山、屈劣山、勒得山,唐所封大贺氏勒得王有墓存焉。
户三万六千五百,辖军、府、州、城二十五,统县十。
临潢县。太祖天赞初南攻燕、蓟,以所俘人户散居潢水之北,县临潢水,故以名。
地宜种植。
户三千五百。
长泰县。本渤海国长平县民,太祖伐大諲譔,先得是邑,迁其人于京西北,与汉民杂居。
户四千。
定霸县。本扶余府强师县民,太祖下扶余,迁其人于京西,与汉人杂处,分地耕种。
统和八年,以诸宫提辖司人户置。
隶长宁宫。
户二千。
保和县。本渤海国富利县民,太祖破龙州,尽徒富利县人散居京南。
统和八年,以诸宫提辖司人户置。
隶彰愍宫。
户四千。
潞县。本幽州潞县民,天赞元年,太祖破蓟州,掠潞县民,布於京东,与渤海人杂处。
隶崇德宫。
户三千。
易俗县。本辽东渤海之民,太平九年,大延琳结构辽东夷叛,围守经年,乃降,尽迁于京北,置县居之。
是年,又徙渤海叛人家属置焉。
户一千。
迁辽县。本辽东诸县渤海人,大延琳叛,择其谋勇者置之左右。
后以城降,戮之,徙其家属于京东北,故名。
户一千。
渤海县。本东京人,因叛,徙置。
兴仁县。开泰二年置。
宣化县。本辽东神化县民,太祖破鸭渌府,尽徙其民居京之南。
统和八年,以诸宫提辖司人户置。
隶彰愍宫。
户四千。
上京,太祖创业之地。
负山抱海,天险足以为固。
地沃宜耕植,水草便畜牧。
金龊一箭,二百年之基,壮矣。
天显元年,平渤海归,乃展郛郭,建宫室,名以天赞。
起三大殿:曰开皇、安德、五鸾。
中有历代帝王御容,每月朔望、节辰、忌日,在东京文武百官并赴致祭。
又于内城东南隅建天雄寺,奉安烈考宣简皇帝遗像。
是岁太祖崩,应天皇后于义节寺断腕,置太祖陵。
即寺建断腕楼,树碑焉。
太宗援立晋,遣宰相冯道、刘煦等持节,具卤簿、法服至此,册上太宗及应天皇后尊号。
太宗诏蕃部并依汉制,御开皇殿,辟承天门受礼,因改皇都为上京。
城高二丈,不设敌楼,幅员二十七里。
门,东曰迎春,曰雁儿;南曰顺阳;曰南福;西曰金凤,曰西雁儿。
其北谓之皇城,高三丈,有楼橹。
门,东曰安东,南曰大顺,西曰乾德,北曰拱辰。
中有大内。
内南门曰承天,有楼阁;东门曰东华,西曰西华。
此通内出入之所。
正南街东,留守司衙,次盐铁门,次南门,龙寺街。
南曰临潢府,其侧临潢县。
县西南崇孝寺,承天皇后建。
寺西长泰县,又西天长观。
西南国子监,监北孔子庙,庙东节义寺。
又西北安国寺,太宗所建。
寺东齐天皇后故宅,宅东有元妃宅,即法天皇后所建也。
其南具圣尼寺,绫锦院、内省司、麹院,赡国、省司二仓,皆在大内西南,八作司与天雄寺对。
南城谓之汉城,南当横街,各有楼对峙,下列井肆。
东门之北潞县,又东南兴仁县。
南门之东回鹘营,回鹘商贩留居上京,置营居之。
西南同文驿,诸国信使居之。
驿西南临潢驿,以待夏国使。
驿西福先寺。
寺西宣化县,西南定霸县,县西保和县。
西门之北易俗县,县东迁辽县。
周广顺中,胡峤《记》曰:上京西楼,有色屋市肆,交易无钱而用布。
有绫锦诸工作、宦者、翰林、伎术、教坊、角、儒、僧尼、道士。
中国人并、汾、幽、蓟为多。
宋大中祥符九年,薛映《记》曰:上京者,中京正北八十里至松山馆,七十里至崇信馆,九十里至广宁馆,五十里至姚家寨馆,五十里至咸宁馆,三十里度潢水石桥,旁有饶州,唐于契丹尝置饶泺州,今渤海人居之。
五十里保和馆,度黑水河,七十里宣化馆,五十里长泰馆。
馆西二十里有佛舍,民居,即祖州。
又四十里至临潢府,自过崇信馆乃契丹旧境,其南奚地也。
入西门,门曰金德,内有临潢馆,子城东门曰顺阳。
北行至景福门,又至承天门,内有昭德、宣政二殿,与毡庐皆东向。
临潢西北二百余里号凉淀,在馒头山南,避暑之处。
多丰草,掘地丈余即有坚冰。
祖州,天成军,上,节度。
本辽右八部世有里地。
太祖秋猎多于此,始置西楼。
后因建城,号祖州。
以高祖昭烈皇帝、曾祖庄敬皇帝、祖考简献皇帝、皇考宣简皇帝所生之地,故名。
城高二丈,无敌棚,幅员九里。
门,东曰望京,南曰大夏,西曰液山,北曰兴国。
西北隅有内城。
殿曰两明,奉安祖考御容;曰二仪,以白金铸太祖像;曰黑龙,曰清秘,各有太祖微时兵仗器物及服御皮毳之类,存之以示后嗣,使勿忘本。
内南门曰兴圣,凡三门,上有楼阁,东西有角楼。
东为州廨及诸宫廨舍,绫锦院班院祗侯蕃,汉、渤海三百人,供给内府取索。
东南横街,四隅有楼对峙,下连市肆。
东长霸县,西咸宁县。
有祖山,山有太祖天皇帝庙,御靴尚存。
又有龙门、黎谷、液山、液泉、白马、独石、天梯之山。
水则南沙河、西液泉。
太祖陵凿山为殿,曰明殿。
殿南岭有膳堂,以备时祭。
门曰黑龙。
东偏有圣踪殿,立碑述太祖游猎之事。
殿东有楼,立碑以纪太祖创业之功。
皆在州西五里。
天显中太宗建,隶弘义宫。
统县二、城一长霸县。
本龙州长平县民,迁于此。
户二千。
咸宁县。
本长宁县。
破辽阳,迁其民置。
户一千。
越王城。
太祖伯父于越王述鲁西伐党项、吐浑,俘其民放牧于此,因建城。
在州东南二十里。
户一千。
怀州,奉陵军,上,节度。
本唐归诚州。
太宗行帐放牧于此。
天赞中,从太祖破扶余城,下龙泉府,俘其人,筑寨居之。
会同中,掠燕、蓟所俘亦置此。
太宗崩,葬西山,曰怀陵。
大同元年,世宗置州以奉焉。
是年,有骑十余,猎于祖州西五十里大山中,见太宗乘白马,独追白狐,射之,一发而毙;忽不见,但获狐与矢。
是日,太宗崩于栾城。
后于其地建庙,又于州之凤凰门绘太宗驰骑贯狐之像。
穆宗被害,葬怀陵侧,建凤凰殿以奉焉。
有清凉殿,为行幸避暑之所。
皆在州西二十里。
隶永兴宫。
统县二:
扶余县。
本龙泉府。
太祖迁渤海扶余县降户于此,世宗置县。
户一千五百。
显理县。
本显理府人,太祖伐渤海,俘其王大諲譔,迁民于此,世宗置县。
户一千。
庆州,玄宁军,上,节度。
本太保山黑河之地,岩谷险峻。
穆宗建城,号黑河州,每岁来幸,射虎障鹰,军国之事,多委大臣。
后遇弑于此。
以地苦寒,统和八年,州废。
圣宗秋畋,爱其奇秀,建号庆州。
辽国五代祖勃突,貌异常,有武略,力敌百人,众推为王。
生于勃突山,因以名,没,葬山下。
在州二百里。
庆云山,本黑岭也。
圣宗驻跸,爱羡曰:‘吾万岁后,当葬此’。
兴宗遵遗命,建永庆陵。
有望仙殿、御容殿。
置蕃、汉守陵三千户,并隶大内都总管司。
在州西二十里。
有黑山、赤山、太保山、老翁岭、馒头山、兴国湖、辖失泺、黑河。
景福元年复置,更隶兴圣宫。
统县三:
玄德县。
本黑山黑河之地。
景福元年,括落帐人户,从便居之。
户六千。
孝安县。
富义县。
本义州,太宗迁渤海义州民于此。
重熙元年降为义丰县,后更名。
隶弘义宫。
泰州,德昌军、节度。
本契丹二十部族放牧之地。
因黑鼠族累犯通化州,民不能御,遂移东南六百里来,建城居之,以近本族。
黑鼠穴居,肤黑,吻锐,类鼠,故以名。
州隶延庆宫,兵事属东北统军司。
统县二:
乐康县。
倚郭。
兴国县。
本山前之民,因罪配递至此,兴宗置县。
户七百。
长春州,韶阳军,下,节度。
本鸭子河春猎之地。
兴宗重熙八年置。
隶延庆宫,兵事隶东北统军司。
统县一:
长春县。
本混同江地。
燕、蓟犯罪者流配于此。
户二千。
乌州,静安军,刺史。
本乌丸之地,东胡之种也。
辽北大王拨剌占为牧,建城,后官收。
隶兴圣宫。
有辽河、夜河、乌丸川、乌丸山。
统县一:
爱民县。
拨剌王从军南征,俘汉民置于此。
户一千。
永州,永昌军,观察。
承天皇太后所建。
太祖于此置南楼。
乾亨三年,置州于皇子韩八墓侧。
东潢河,南土河,二水合流,故号永州。
冬月牙帐多驻此,谓之冬捺钵。
有木叶山,上建契丹始祖庙,奇首可汗在南庙,可敦在北庙,绘塑二圣并八子神像。
相传有神人乘白马,自马盂山浮土河而东,有天女驾青牛车由平地松林泛潢河而下。
至木叶山,二水合流,相遇为配偶,生八子。
其后族属渐盛,分为八部。
每行军及春秋时祭,必用白马青牛,示不忘本云。
兴王寺,有白衣观音像。
太宗援石晋主中国,自潞州回,入幽州,幸大悲阁,指此像曰:‘我梦神人令送石郎为中国帝,即此也。’
因移木叶山,建庙,春秋告赛,尊为家神。
兴军必告之,乃合符传箭于诸部。
又有高淀山、柳林淀,亦曰白马淀。
隶彰愍宫。
统县三:
长宁县。
本显德府县名。
太祖平渤海,迁其民于此。
户四千五百。
义丰县。
本铁利府义州。
辽兵破之,迁其民于南楼之西北,仍名义州。
重熙元年,废州,改今县。
在州西北一百里。
又尝改富义县,属泰州。
始末不可具考,今两存之。
户一千五百。
慈仁县。
太宗以皇子只撒古亡,置慈州坟西。
重熙元年,州废,改今县。
户四百。
仪坤州,启圣军,节度。
本契丹右大部地。
应天皇后建州。
回鹘糯思居之,至四世孙容我梅里,生应天皇后述律氏,适太祖。
太祖开拓四方,平渤海,后有力焉。
俘掠有伎艺者多归帐下,谓之属珊。
以所生之地置州。
州建启圣院,中为仪宁殿,太祖天皇帝、应天地皇后银像在焉。
隶长宁宫。
统县一:
广义县。
本回鹘部牧地。
应天皇后以四征所俘居之,因建州县。
统和八年,以诸宫提辖司户置来远县,十三年并入。
户二千五百。
龙化州,兴国军,下,节度。
本汉北安平县地。
契丹始祖奇首可汗居此,称龙庭。
太祖于此建东楼。
唐天复二年,太祖为迭烈部夷离堇,破代北,迁其民,建城居之。
明年,伐女直,俘数百户实焉。
天祐元年,增修东城,制度颇壮丽。
十三年,太祖于城东金铃冈受尊号曰大圣大明天皇帝,建元神册。
天显元年,崩于东楼。
太宗升节度。
隶彰愍宫,兵事属北路女直兵马司。
刺史州一,未详。
统县一:
龙化县。
太祖东伐女直,南掠燕、蓟,所俘建城置邑。
户一千。
降圣州,开国军,下,刺史。
本大部落东楼之地。
太祖春月行帐多驻此。
应天皇后梦神人金冠素服,执兵仗,貌甚丰美,异兽十二随之。
中有黑兔跃入后怀,因而有娠,遂生太宗。
时黑云覆帐,火光照室,有声如雷,诸部异之。
穆宗建州。
四面各三十里,禁樵采放牧。
先属延昌宫,后隶彰愍宫。
统县一:
永安县。
本龙原府庆州县名。
太祖平渤海,破怀州之永安,迁其人置寨于此,建县。
户八百。
饶州,匡义军,中,节度。
本唐饶乐府地。
贞观中置松漠府。
太祖完葺故垒。
有潢河、长水泺、没打河、青山、大福山、松山。
隶延庆宫。
统县三:
长乐县。
本辽城县名。
太祖伐渤海,迁其民,建县居之。
户四千,内一千户纳铁。
临河县。
本丰永县人,太宗分兵伐渤海,迁于潢水之曲。
户一千。
安民县。
太宗以渤海诸邑所俘杂置。
户一千。
头下军州
头下军州,皆诸王、外戚、大臣及诸部从征俘掠,或置生口,各团集建州县以居之。
横帐诸王、国舅、公主许创立州城,自余不得建城郭。
朝廷赐州县额。
其节度使朝廷命之,刺史以下皆以本主部曲充焉。
官位九品之下及井邑商贾之家,征税各归头下;唯酒税课纳上京盐铁司。
徽州,宣德军,节度。景宗女秦晋大长公主所建。媵臣万户,在宜州之北二百里,因建州城。北至上京七百里。节度使以下,皆公主府署。户一万。
成州,长庆军,节度。圣宗女晋国长公主以上赐媵臣户置。在宜州北一百六十里,因建州城。北至上京七百四十里。户四千。
懿州,广顺军,节度。圣宗女燕国长公主以上赐媵臣户置。在显州东北二百里,因建州城。西北至上京八百里。户四千。
渭州,高阳军,节度。驸马都尉萧昌裔建。尚秦国王隆庆女韩国长公主,以所赐媵臣建州城。显州东北二百五十里。辽制,皇子嫡生者,其女与帝女同。户一千。
壕州。国舅宰相南征,俘掠汉民,居辽东西安平县故地。在显州东北二百二十里,西北至上京七百二十里。户六千。
原州。本辽东北安平县地。显州东北三百里。国舅金德俘掠汉民建城。西北至上京八百里。户五百。
福州。国舅萧宁建。南征俘掠汉民,居北安平县故地。在原州北二十里,西北至上京七百八十里。户三百。
横州。国舅萧克忠建。部下牧人居汉故辽阳县地,因置州城。在辽州西北九十里,西北至上京七百二十里。有横山。户二百。
凤州。藁离国故地,渤海之安宁郡境,南王府五帐分地。在韩州北二百里,西北至上京九百里。户四千。
遂州。本高州地,南王府五帐放牧于此。在檀州西二百里,西北至上京一千里。户五百。
丰州。本辽泽大部落,遥辇氏僧隐牧地。北至上京三百五十里。户五百。
顺州。本辽队县地。横帐南王府俘掠燕、蓟、顺州之民,建城居之。在显州东北一百二十里,西北至上京九百里。户一千。
闾州。罗古王牧地,近医巫闾山。在辽州西一百三十里,西北至上京九百五十里。户一千。
松山州。本辽泽大部落,横帐普古王牧地。有松山。北至上京一百七十里。户五百。
豫州。横帐陈王牧地。南至上京三百里。户五百。
宁州。本大贺氏勒得山,横帐管宁王放牧地。在豫州东八十里,西南至上京三百五十里。户三百。
边防城
辽国西北界防边域,因屯戍而立,务据形胜,不资丁赋。具列如左:
静州,观察。本泰州之金山。天庆六年升。
镇州,建安军,节度。本古可敦城。统和二十二年皇太妃奏置。选诸部族二万余骑充屯军,专捍御室韦、羽厥等国,凡有征讨,不得抽移。渤海、女直、汉人配流之家七百余户,分居镇、防、维三州。东南至上京三千余里。
维州,刺史。
防州,刺史。
河董城。本回鹘可敦城,语讹为河董城。久废,辽人完之以防边患。高州界女直常为盗,动掠行旅,迁其族于此。东南至上京一千七百里。
静边城。本契丹二十部族水草地。北邻羽厥,每入为盗,建城,置兵千余骑防之。东南至上京一千五百里。
皮被河城。地控北边,置兵五百于此。防托皮被河出回纥北,东南经羽厥,入胪朐河,沿河董城北,东流合沱漉河,入于海。南至上京一千五百里。
招州,绥远军,刺史。开泰三年以女直户置。隶西北路招讨司。
塔懒主城。大康九年置。在胪朐河。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辽史-志-卷七-译文
帝尧把天下划分为九州。舜帝因为冀州和青州地域辽阔,又分别划分出幽州、并州和营州,使得州的数量增加到十二个。幽州位于渤海和碣石之间,并州北部有代郡和朔州,营州东部直到辽海。这片土地背靠山脉,环绕着海洋,这里的居民手持武器,勇武善战,风气刚劲,自古以来就是用武之地。太祖利用迭剌部的力量取代了遥辇氏,在临潢起兵,建立了皇都;向东并吞渤海,得到了一百多个城邑。太宗建立晋朝后,拥有幽州、涿州、檀州、蓟州、顺州、营州、平州、蔚州、朔州、云州、应州、新州、妫州、儒州、武州、寰州这十六个州,于是割取了古幽州、并州、营州的领土,并统治了这些地方。东边朝贡高丽,西边臣服夏国,南边与石晋结为兄弟,赵宋,吴越、南唐通过航海输送贡品。哎呀,真是繁荣昌盛啊!
辽国的先祖是契丹,原本是鲜卑的地盘,居住在辽泽中,距离榆关一千一百三十里,距离幽州又七百一十四里。南部控制着黄龙,北部靠着潢水,冷陉屏风在右,辽河作为左边的防线。高原地区多榆树和柳树,低湿地带则长满了蒲苇。在元魏时期,这里有数百里的土地。到了唐朝,大贺氏逐渐吞并了扶余、室韦、奚、靺鞨等地区,地方有二千多里。贞观三年,朝廷在这里设立了玄州。不久后,又设立了松漠都督府,将八个部落设立为州,每个州都设置了刺史:达稽部称为峭落州,纥便部称为弹汗州,独活部称为无逢州,芬阿部称为羽陵州,突便部称为日连州,芮奚部称为徒河州,坠斤部称为万丹州,伏部称为匹黎、赤山二州。大贺氏的窟哥被封为使持节十州军事。分州设立官员,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到了五代时期,辽国开拓了东西三千里的大片土地。遥辇氏将八个部落改称为鳷利皆部、乙室活部、实活部、纳尾部、频没部、内会鸡部、集解部、奚嗢部,共有四十一个属县。每个部落都设有刺史,每个县都设有县令。太宗将皇都定为上京,将幽州升为南京,将南京改为东京,圣宗时期又建立了中京,兴宗时期将云州升为西京,于是五个京城都建成了。另外,利用征伐俘虏的户部建立州,这些州的地理位置重要,多因旧居命名;还加上私奴建立的投下州。总共有五个京城,六个府,一百五十六个州、军、城,二百九个县,五十二个部族,六十个属国。东边到海,西边到金山,南边到流沙,北边到胪朐河,南边到白沟,疆域广阔,万里之遥。
上京道
上京临潢府,原本是汉朝辽东郡西安平的地方。新莽时期称为北安平。太祖在苇甸得到了天梯、蒙国、别鲁等三座山的地势,用金箭射中它们来标记,称之为龙眉宫。神册三年在这里筑城,命名为皇都。天显十三年,改名为上京,府称为临潢。涞流河从西北向南流,环绕京城三面,东流入曲江,其北东流成为按出河。还有御河、沙河、黑河、潢河、鸭子河、他鲁河、狼河、苍耳河、辋子河,胪朐河、阴凉河、猪河、鸳鸯湖、兴国惠民湖、广济湖、盐泺、百狗泺、大神淀、马盂山、兔儿山、野鹊山、盐山、凿山、松山、平地松林、大斧山、列山、屈劣山、勒得山,唐封的大贺氏勒得王的墓还在这里。有居民三万六千五百户,管辖军、府、州、城共二十五处,统管十个县。
临潢县。太祖天赞初年向南攻打燕、蓟,将所俘获的居民分散安置在潢水以北,县名因临潢水而得名。这里适合种植。有居民三千五百户。
长泰县。原本是渤海国长平县的居民,太祖攻打大諲譔,先攻下这个城邑,将居民迁到京城西北,与汉民混居。有居民四千户。
定霸县。原本是扶余府强师县的居民,太祖攻下扶余,将居民迁到京城西边,与汉人混居,分地耕种。统和八年,用诸宫提辖司的居民设立。隶属于长宁宫。有居民二千户。
保和县。原本是渤海国富利县的居民,太祖攻破龙州,将富利县的居民全部迁到京城南边。统和八年,用诸宫提辖司的居民设立。隶属于彰愍宫。有居民四千户。
潞县。原本是幽州潞县的居民,天赞元年,太祖攻破蓟州,掠夺潞县的居民,分布在京东,与渤海人混居。隶属于崇德宫。有居民三千户。
易俗县。原本是辽东渤海的居民,太平九年,大延琳在辽东组织夷人叛乱,围攻一年后才投降,将他们全部迁到京城北边,设立县居住。这年,又将渤海叛乱者的家属也迁到这里。有居民一千户。
迁辽县。原本是辽东各县的渤海人,大延琳叛乱时,挑选其中智勇双全的人安置在身边。后来城池投降,将他们杀死,将他们的家属迁到京城东北,因此得名。有居民一千户。
渤海县。原本是东京的居民,因为叛乱,被迁到这里。
兴仁县。开泰二年设立。
宣化县。原本是辽东神化县的居民,太祖攻破鸭渌府,将居民全部迁到京城南边。统和八年,用诸宫提辖司的居民设立。隶属于彰愍宫。有居民四千户。
上京是太祖创业的地方。它背靠山脉,怀抱大海,拥有天险,足以作为坚固的防御。土地肥沃,适合耕种和种植,水草丰富,便于放牧。金国的根基,从太祖一箭射出,奠定了两百年的基业,非常壮观。天显元年,平定了渤海国后,扩大了城池,建造了宫殿,命名为天赞。建造了三大殿:开皇殿、安德殿、五鸾殿。殿内供奉着历代帝王的画像,每月的朔望、节日、忌日,东京的文武百官都会前来祭祀。在内城的东南角建造了天雄寺,供奉着烈考宣简皇帝的遗像。那一年,太祖去世,应天皇后在义节寺割腕,将太祖安葬。在寺庙中建造了断腕楼,并树立了碑文。太宗支持晋朝,派遣宰相冯道、刘煦等人手持符节,携带仪仗队和法服来到这里,册封太宗和应天皇后为尊号。太宗下令蕃部按照汉制行事,在开皇殿举行仪式,打开承天门接受礼仪,因此将皇都改名为上京。城墙高两丈,没有设置敌楼,城池面积二十七里。城门有东迎春门、雁儿门;南顺阳门、南福门;西金凤门、西雁儿门。北边称为皇城,高三丈,有楼和瞭望台。城门有东安东门、南大顺门、西乾德门、北拱辰门。城中有大内。内南门是承天门,有楼阁;东门是东华门,西门是西华门。这是通往内城出入的地方。正南街东边是留守司衙门,接着是盐铁门,然后是南门,龙寺街。南边是临潢府,旁边是临潢县。县西南有崇孝寺,由承天皇后建造。寺西是长泰县,再西是天长观。西南是国子监,监北是孔子庙,庙东是节义寺。再西北是安国寺,由太宗建造。寺东是齐天皇后故居,故居东有元妃宅,即法天皇后所建。其南有具圣尼寺、绫锦院、内省司、麹院,赡国、省司二仓,都位于大内西南,八作司与天雄寺相对。南城称为汉城,南边是横街,各有楼阁对峙,下面是市场。东门北边是潞县,再东南是兴仁县。南门东边是回鹘营,回鹘商贩留居上京,建立了营地居住。西南是同文驿,各国信使居住于此。驿西南是临潢驿,用于接待夏国使者。驿西是福先寺。寺西是宣化县,西南是定霸县,县西是保和县。西门北边是易俗县,县东是迁辽县。
周广顺年间,胡峤的《记》中提到:上京的西楼,有彩色房屋和市场,交易不用钱,而是用布。有绫锦等各种手工艺、宦官、翰林、技艺、教坊、角抵、儒生、僧尼、道士。来自中国的人,以并州、汾州、幽州、蓟州为多。宋大中祥符九年,薛映的《记》中提到:上京位于中京正北八十里至松山馆,七十里至崇信馆,九十里至广宁馆,五十里至姚家寨馆,五十里至咸宁馆,三十里过潢水石桥,旁边有饶州,唐朝在契丹曾设立饶泺州,现在居住着渤海人。五十里是保和馆,过黑水河,七十里是宣化馆,五十里是长泰馆。馆西二十里有佛寺和民居,即祖州。再往西四十里到临潢府,从崇信馆开始就是契丹的旧境,其南是奚地。进入西门,门名为金德,里面有临潢馆,子城东门名为顺阳。向北行至景福门,再至承天门,里面有昭德殿、宣政殿,与毡庐都朝东。临潢西北二百余里是凉淀,位于馒头山南边,是避暑的地方。那里有很多丰草,挖地一丈多深就有坚硬的冰。
祖州,是天成军,级别为上,由节度使管辖。这里是辽右八部世世代代拥有的土地。太祖秋猎多在这里,最初设立了西楼。后来因为建城,所以称为祖州。因为它是由高祖昭烈皇帝、曾祖庄敬皇帝、祖考简献皇帝、皇考宣简皇帝出生的地方,所以这样命名。城墙高两丈,没有敌楼,城池面积九里。城门有东望京门、南大夏门、西液山门、北兴国门。西北角有内城。殿名为两明,供奉祖考御容;二仪殿,用白银铸造太祖像;黑龙殿、清秘殿,各自供奉太祖年轻时使用的兵器、器物和皮毛等,用来让后代记住本源,不要忘记根本。内南门是兴圣门,共有三门,上面有楼阁,东西两侧有角楼。东边是州廨和各个宫廨舍,绫锦院和班院负责接待蕃人,汉人和渤海人共三百人,为内府提供所需。东南横街,四角有楼对峙,下面连接着市场。东边是长霸县,西边是咸宁县。有祖山,山上有一座太祖天皇帝庙,太祖的靴子还保留着。还有龙门、黎谷、液山、液泉、白马、独石、天梯山。水有南沙河、西液泉。太祖陵在山中凿洞为殿,名为明殿。殿南的山岭有膳堂,用于时祭。门名为黑龙。东边有圣踪殿,立碑叙述太祖游猎的事情。殿东有楼,立碑记录太祖创业的功绩。这些都在州西五里处。天显年间,太宗建造,隶属于弘义宫。管辖两个县、一个城,即长霸县。这里原本是龙州长平县的百姓,迁移至此。有二千户。
咸宁县,原本是长宁县。攻破辽阳后,将那里的百姓迁移至此,有一千户。
越王城,太祖的伯父越王述鲁在西边征伐党项、吐浑,俘虏了他们的百姓在这里放牧,因此建立了城池。位于州东南二十里处。有一千户。
怀州,是奉陵军,级别为上,由节度使管辖。原本是唐朝的归诚州。太宗的行帐在这里放牧。天赞年间,跟随太祖攻破扶余城,下龙泉府,俘虏了那里的人,建立寨子居住。会同年间,掠夺燕、蓟地区的俘虏也安置在这里。太宗去世后,葬在西山,称为怀陵。大同元年,世宗设立州来供奉。那一年,有十几个骑兵在祖州西五十里的大山中打猎,看到太宗骑着白马,独自追赶一只白狐,一箭射中,白狐立刻倒下;突然不见了,只找到了狐狸和箭。那天,太宗在栾城去世。后来在原地建立了庙宇,又在州凤凰门绘制了太宗骑马射狐的画像。穆宗被害,葬在怀陵旁边,建立了凤凰殿来供奉。有清凉殿,是出行避暑的地方。这些都在州西二十里处。隶属于永兴宫。管辖两个县:扶余县,原本是龙泉府,太祖将渤海扶余县的降户迁移至此,世宗设立县。有一千五百户。显理县,原本是显理府的人,太祖征伐渤海,俘虏了王大諲譔,将百姓迁移至此,世宗设立县。有一千户。
庆州,位于玄宁军,是节度使的所在地。这里原本是太保山和黑河的地方,山岩和山谷非常险峻。穆宗皇帝在这里建城,命名为黑河州。每年皇帝都会来这里,射虎、放鹰,处理军国大事,很多事情都委托给大臣。后来在这里遭到暗杀。因为这里气候苦寒,统和八年,州被废弃。圣宗皇帝在秋天狩猎时,喜欢这里的奇特美丽,于是建立了庆州。辽国的五代祖勃突,外貌奇特,有军事才能,力大无穷,可以敌过百人,众人推举他为王。他出生在勃突山,因此以山名命名。他去世后,被葬在山下,距离州城两百里。庆云山,原本是黑岭。圣宗皇帝在这里驻扎,喜爱这里,说:‘我如果万岁之后,应当葬在这里。’兴宗皇帝遵从遗愿,建立了永庆陵。有观仙殿、御容殿。设置了蕃、汉守陵的三千户,都隶属于大内都总管司。位于州西二十里。有黑山、赤山、太保山、老翁岭、馒头山、兴国湖、辖失泺、黑河。
景福元年,州被重新设立,改为隶属于兴圣宫。统管三个县:玄德县,原本是黑山黑河之地。景福元年,收编了落籍的百姓,让他们居住在这里。有六千户。孝安县、富义县,原本是义州,太宗将渤海义州的百姓迁移到这里。重熙元年降为义丰县,后来又更名。隶属于弘义宫。
泰州,是德昌军、节度使的所在地。这里原本是契丹二十个部族放牧的地方。因为黑鼠族多次侵犯通化州,百姓无法抵御,于是迁移到东南六百里外,建城居住,以便靠近本族。黑鼠族穴居,皮肤黝黑,嘴唇尖锐,像老鼠,因此得名。州隶属于延庆宫,军事事务属于东北统军司。统管两个县:乐康县,靠近州城。兴国县,原本是山前的百姓,因为犯罪被流放到这里,兴宗皇帝在这里设立了县。有七百户。
长春州,是韶阳军,下级节度使的所在地。这里原本是鸭子河春猎的地方。兴宗重熙八年设立。隶属于延庆宫,军事事务属于东北统军司。统管一个县:长春县,原本是混同江的地方。燕、蓟的犯罪者被流放到这里。有二千户。
乌州,是静安军、刺史的所在地。这里原本是乌丸族的地方,属于东胡的一种。辽北大王拨剌占为牧场,建城后由官府接管。隶属于兴圣宫。有辽河、夜河、乌丸川、乌丸山。统管一个县:爱民县,拨剌王从军南征,俘虏的汉民安置在这里。有千户。
永州,是永昌军、观察使的所在地。由承天皇太后所建。太祖在这里建立了南楼。乾亨三年,在皇子韩八墓旁边设立州。东有潢河,南有土河,两条河流汇合,因此称为永州。冬天牙帐经常驻扎在这里,称为冬捺钵。有木叶山,山上建立了契丹始祖庙,奇首可汗在南庙,可敦在北庙,绘制了二圣和八子神像。相传有神人骑白马,从马盂山沿着土河向东,天女驾着青牛车从平地松林沿着潢河而下。到木叶山,两条河流汇合,相遇成为配偶,生下八子。后来族群逐渐壮大,分为八部。每行军和春秋时节,必定使用白马青牛,表示不忘根本。兴王寺有白衣观音像。太宗援助石晋主中国,从潞州回京,进入幽州,来到大悲阁,指着这个像说:‘我梦见神人让我送石郎成为中国皇帝,就是这里。’因此迁移木叶山,建立庙宇,春秋时节祭祀,尊为家神。兴军必须告知,才能合并符传箭于各部。又有高淀山、柳林淀,也称为白马淀。隶属于彰愍宫。统管三个县:长宁县,原本是显德府的县名。太祖平定渤海,将百姓迁移到这里。有四千五百户。义丰县,原本是铁利府的义州。辽兵攻破后,将百姓迁移到南楼西北,仍然命名为义州。重熙元年,废除州,改为现在的县。在州西北一百里。曾经改为富义县,属于泰州。具体情况无法考证,现在两个县名都保留。有千五百户。慈仁县,太宗因为皇子只撒古去世,在慈州坟西设立。重熙元年,州被废除,改为现在的县。有四百户。
仪坤州,是启圣军、节度使的所在地。这里原本是契丹右大部族的地方。应天皇后在这里建立州。回鹘糯思居住在这里,到四世孙容我梅里,生下应天皇后述律氏,嫁给了太祖。太祖开拓四方,平定渤海,皇后有很大的贡献。俘虏有技艺的人大多归附帐下,称为属珊。以出生之地建立州。州建立了启圣院,中间是仪宁殿,太祖天皇帝、应天地皇后银像在这里。隶属于长宁宫。统管一个县:广义县,原本是回鹘部族放牧的地方。应天皇后用四征所俘获的人居住在这里,因此建立州县。统和八年,用诸宫提辖司户设立来远县,十三年并入。有二千五百户。
龙化州,是兴国军、下级节度使的所在地。这里原本是汉北安平县的地方。契丹始祖奇首可汗居住在这里,称为龙庭。太祖在这里建立东楼。唐天复二年,太祖担任迭烈部夷离堇,打败代北,迁移百姓,建城居住。第二年,攻打女真,俘虏数百户百姓安置在这里。天祐元年,扩建东城,建筑相当壮丽。十三年,太祖在城东金铃冈接受尊号为大圣大明天皇帝,建立神册年号。天显元年,在东楼去世。太宗升任节度使。隶属于彰愍宫,军事事务属于北路女真兵马司。有一个刺史州,具体情况不详。统管一个县:龙化县,太祖东征女真,南掠燕、蓟,所俘虏的百姓建城设县。有千户。
降圣州,是开国军、下级刺史的所在地。这里原本是大部落东楼的地方。太祖春天行帐经常驻扎在这里。应天皇后梦见神人戴着金冠,穿着素服,手持兵器,容貌非常美丽,有十二只异兽跟随。其中一只黑兔跳入皇后怀中,因此怀孕,生下太宗。当时黑云笼罩帐篷,火光照亮房间,声音如雷,各部族都感到奇异。穆宗在这里建州。四面各三十里,禁止砍柴、放牧。最初属于延昌宫,后来隶属于彰愍宫。统管一个县:永安县,原本是龙原府庆州县名。太祖平定渤海,攻破怀州的永安,将百姓迁移到这里建立寨子,建立县。有八百户。
饶州,是匡义军、中级节度使的所在地。这里原本是唐朝的饶乐府地。贞观年间设立松漠府。太祖修缮了旧堡垒。有潢河、长水泺、没打河、青山、大福山、松山。隶属于延庆宫。统管三个县:长乐县,原本是辽城县名。太祖攻打渤海,将百姓迁移到这里建立县。有四千户,其中一千户纳铁。临河县,原本是丰永县人,太宗分兵攻打渤海,将他们迁移到潢水弯曲处。有千户。安民县,太宗用渤海各邑所俘虏的杂民设立。有千户。
头下军州,都是各王公、外戚、大臣以及各部族从征战中俘虏、安置人口,各自聚集建立州县居住。横帐诸王、国舅、公主可以建立州城,其他人不得建立城郭。朝廷赐予州县名称。节度使由朝廷任命,刺史以下都由本主部曲充任。九品以下的官员和市井商贾之家,税收各自归头下;只有酒税课纳上京盐铁司。
徽州,宣德军,节度使。是景宗的女儿秦晋大长公主建立的。有陪嫁的官员万户,位于宜州北边两百里的地方,因此建立了州城。从北边到上京有七百里的距离。节度使以下的官员都在公主府署工作。有户口一万。
成州,长庆军,节度使。是圣宗的女儿晋国长公主以上赐予陪嫁官员的户口设立的。位于宜州北边一百六十里,因此建立了州城。从北边到上京有七百四十里的距离。有户口四千。
懿州,广顺军,节度使。是圣宗的女儿燕国长公主以上赐予陪嫁官员的户口设立的。位于显州东北两百里的地方,因此建立了州城。从西北边到上京有八百里的距离。有户口四千。
渭州,高阳军,节度使。是由驸马都尉萧昌裔建立的。娶了秦国王隆庆的女儿韩国长公主,用所赐予的陪嫁官员建立了州城。位于显州东北两百五十里的地方。按照辽国的制度,皇子的嫡生女儿与皇帝的女儿同等待遇。有户口一千。
壕州。是国舅宰相南征时俘掠汉民,居住在辽东西安平县故地建立的。位于显州东北两百二十里,从西北边到上京有七百二十里的距离。有户口六千。
原州。原本是辽东北安平县的地。位于显州东北三百里。国舅金德俘掠汉民建立城池。从西北边到上京有八百里的距离。有户口五百。
福州。是由国舅萧宁建立的。南征时俘掠汉民,居住在北安平县故地。位于原州北边二十里,从西北边到上京有七百八十里的距离。有户口三百。
横州。是由国舅萧克忠建立的。部下的牧民居住在汉故辽阳县地,因此设立了州城。位于辽州西北九十里,从西北边到上京有七百二十里的距离。有横山。有户口二百。
凤州。是藁离国故地,渤海的安宁郡境,南王府五帐分的地。位于韩州北边两百里的地方,从西北边到上京有九百里的距离。有户口四千。
遂州。原本是高州的地,南王府五帐在这里放牧。位于檀州西边两百里的地方,从西北边到上京有一千里的距离。有户口五百。
丰州。原本是辽泽大部落,遥辇氏僧隐牧地。从北边到上京有三百五十里的距离。有户口五百。
顺州。原本是辽队县的地。横帐南王府俘掠燕、蓟、顺州的民众,建立城池让他们居住。位于显州东北一百二十里的地方,从西北边到上京有九百里的距离。有户口一千。
闾州。是罗古王的牧地,靠近医巫闾山。位于辽州西边一百三十里的地方,从西北边到上京有九百五十里的距离。有户口一千。
松山州。原本是辽泽大部落,横帐普古王的牧地。有松山。从北边到上京有一百七十里的距离。有户口五百。
豫州。是横帐陈王的牧地。从南边到上京有三百里的距离。有户口五百。
宁州。原本是大贺氏勒得山,横帐管宁王的放牧地。位于豫州东边八十里的地方,从西南边到上京有三百五十里的距离。有户口三百。
边防城。辽国西北界的防边区域,因为驻军而设立,力求占据有利地形,不依赖丁赋。具体如下:
静州,观察使。原本是泰州的金山。天庆六年升为观察使。
镇州,建安军,节度使。原本是古可敦城。统和二十二年皇太妃奏请设立。挑选了各部族两万余骑兵作为驻军,专门防御室韦、羽厥等国,凡有征战,不得抽调。渤海、女直、汉人配流之家七百余户,分居镇、防、维三州。从东南边到上京有三千多里的距离。
维州,刺史。
防州,刺史。
河董城。原本是回鹘可敦城,语言误传为河董城。长期废弃,辽人修缮它来防御边患。高州界女直经常为盗,动不动就抢劫过往行人,将他们迁移到这里。从东南边到上京有一千七百里的距离。
静边城。原本是契丹二十部族水草地。北邻羽厥,每次入侵都进行抢劫,建立城池,驻兵一千余骑防御。从东南边到上京有一千五百里的距离。
皮被河城。地处北边,驻兵五百在这里。防御托皮被河出回纥北,从东南边经过羽厥,流入胪朐河,沿着河董城北,向东流入沱漉河,最终流入大海。从南边到上京有一千五百里的距离。
招州,绥远军,刺史。开泰三年用女直户口设立。隶属于西北路招讨司。
塔懒主城。大康九年设立。位于胪朐河。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辽史-志-卷七-注解
帝尧:帝尧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五帝之一,被认为是中华民族的始祖之一,以德治天下,是古代圣贤的典范。
九州:古代中国的地理划分,将天下分为九个区域,分别是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
舜:中国传说中的三皇五帝之一,继尧之后成为帝王,以禅让制传位。
冀、青:冀州和青州,古代中国的地理区域。
幽、并、营:幽州、并州、营州,古代中国的地理区域。
州:古代中国的行政单位,相当于现在的省。
太祖:太祖是辽朝的建立者,名耶律阿保机。
迭剌部:辽国的一个部落。
遥辇氏:古代民族,辽朝的一个部落。
临潢:辽国的首都,位于今天的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巴林左旗。
皇都:指辽朝的都城。
太宗:指辽朝的第二位皇帝耶律德光。
晋:指辽朝的附属国之一。
幽、涿、檀、蓟、顺、营、平、蔚、朔、云、应、新、妫、儒、武、寰:这些是辽国的州名。
契丹:契丹是辽朝的建立民族,原居住在今天的内蒙古一带。
鲜卑:古代北方民族,后分裂为多个部落,契丹就是其中一支。
辽泽:辽国的地理区域,位于今天的辽宁省。
榆关:古代关隘名,位于今天的河北省秦皇岛市。
黄龙:古代地理名词,指黄河。
潢水:辽国的河流,位于今天的内蒙古自治区。
冷陉:古代关隘名,位于今天的河北省。
辽河:辽河是辽朝时期的一条重要河流。
元魏:即北魏,中国古代的一个朝代。
扶余:古代东北的一个民族。
室韦:古代民族,居住在辽东地区。
奚:古代东北的一个民族。
靺鞨:古代东北的一个民族。
玄州:辽国的一个州名。
松漠都督府:辽国的一个行政区划。
八部:辽国将部落分为八个部分,各设刺史。
大贺氏:古代民族。
窟哥:大贺氏的一个首领。
使持节:古代官职,指有节杖可以代表皇帝行使职权的人。
鳷利皆部:辽国的一个部落。
乙室活部:辽国的一个部落。
实活部:辽国的一个部落。
纳尾部:辽国的一个部落。
频没部:辽国的一个部落。
内会鸡部:辽国的一个部落。
集解部:辽国的一个部落。
奚嗢部:辽国的一个部落。
属县:隶属于一个州的县。
上京:辽朝的都城,位于今内蒙古自治区巴林左旗境内。
临潢府:位于上京的府。
新莽:即王莽的新朝,东汉之前的朝代。
西安平:古代地名,位于今天的辽宁省。
天梯、蒙国、别鲁等三山:辽国首都附近的三座山。
神册三年:辽太祖神册三年的年号。
天显十三年:辽太宗天显十三年的年号。
龙眉宫:辽国首都的一座宫殿。
涞流河:辽国首都附近的一条河流。
曲江:辽国首都附近的一个湖泊。
按出河:辽国首都附近的一条河流。
御河:辽国首都附近的一条河流。
沙河:辽国首都附近的一条河流。
黑河:辽国首都附近的一条河流。
鸭子河:鸭子河是长春州附近的一条河流。
他鲁河:辽国首都附近的一条河流。
狼河:辽国首都附近的一条河流。
苍耳河:辽国首都附近的一条河流。
辋子河:辽国首都附近的一条河流。
胪朐河:河流名。
阴凉河:辽国首都附近的一条河流。
猪河:辽国首都附近的一条河流。
鸳鸯湖:辽国首都附近的一个湖泊。
兴国惠民湖:辽国首都附近的一个湖泊。
广济湖:辽国首都附近的一个湖泊。
盐泺:辽国首都附近的一个盐湖。
百狗泺:辽国首都附近的一个湖泊。
大神淀:辽国首都附近的一个湖泊。
马盂山:辽国首都附近的一座山。
兔儿山:辽国首都附近的一座山。
野鹊山:辽国首都附近的一座山。
盐山:辽国首都附近的一座山。
凿山:辽国首都附近的一座山。
松山:辽国首都附近的一座山。
平地松林:辽国首都附近的一片松树林。
大斧山:辽国首都附近的一座山。
列山:辽国首都附近的一座山。
屈劣山:辽国首都附近的一座山。
勒得山:山名。
大贺氏勒得王:辽国首都附近的一座山,据说是大贺氏勒得王的墓地。
户:古代对居民的计数单位。
县:古代中国的行政单位,相当于现在的县。
长泰县:位于上京的县。
定霸县:位于上京的县。
保和县:位于上京的县。
潞县:位于上京的县。
易俗县:位于上京的县。
迁辽县:位于上京的县。
渤海县:辽国的一个县名。
兴仁县:位于上京的县。
宣化县:位于上京的县。
创业之地:指太祖耶律阿保机建立辽朝的地方。
负山抱海:形容地理位置险要,依山傍海。
天险足以为固:指地势险要,足以作为坚固的防御。
地沃宜耕植,水草便畜牧:形容土地肥沃,适合耕种和放牧。
金龊一箭,二百年之基,壮矣:比喻太祖耶律阿保机一箭定天下,奠定了辽朝两百年基业。
天显元年:天显元年是辽朝的一个年号,相当于公元926年。
平渤海归:指太祖耶律阿保机平定渤海国后返回。
展郛郭:扩大城池。
建宫室:建造宫殿。
名以天赞:命名为天赞,天赞是辽朝的年号。
三大殿:指开皇殿、安德殿、五鸾殿。
御容:指历代帝王的画像。
朔望:指每月的初一和十五。
节辰:指节日。
忌日:指忌讳的日子。
东京:指辽朝的都城,今北京。
文武百官:指文官和武官。
致祭:表示敬意地进行祭祀。
天雄寺:位于上京的一座寺庙。
烈考:对已故父亲的尊称。
宣简皇帝:太祖耶律阿保机的父亲。
冯道:辽朝的宰相。
刘煦:辽朝的官员。
卤簿:古代帝王出行时的仪仗队。
法服:指官员的正式服装。
册上:册封。
尊号:尊称。
蕃部:指辽朝的少数民族部族。
开皇殿:太宗时期的宫殿。
承天门:宫殿的正门。
幅员:指城池的面积。
敌楼:城墙上用于观察和射击的楼。
八作司:指负责工程建造的官署。
汉城:指上京内城南部,居住着汉族人的区域。
横街:横贯城市的街道。
井肆:指井和市集。
回鹘营:回鹘民族的居住地。
同文驿:接待外国使节的驿站。
崇孝寺:位于上京的寺庙。
天长观:位于上京的道观。
国子监:古代的最高学府。
孔子庙:纪念孔子的庙宇。
节义寺:位于上京的寺庙。
安国寺:位于上京的寺庙。
齐天皇后:指太宗的皇后。
法天皇后:指太宗的另一位皇后。
具圣尼寺:位于上京的寺庙。
绫锦院:生产丝绸和锦缎的官办工坊。
内省司:负责宫廷内部事务的官署。
麹院:酿造酒类的官办工坊。
赡国、省司二仓:储藏粮食的仓库。
南城:指上京的南城。
楼对峙:两座楼相对而立。
临潢驿:接待外国使节的驿站。
福先寺:位于上京的寺庙。
周广顺中:周广顺是五代十国时期后周的一个年号,指公元951年至954年。
胡峤:五代十国时期的文学家。
色屋市肆:色彩鲜艳的房屋和市集。
交易无钱而用布:用布匹而不是货币进行交易。
绫锦诸工作:生产丝绸和锦缎的手工艺。
宦者:太监。
斡林:翰林学士,负责文学和学术。
伎术:技艺。
教坊:官办的音乐和舞蹈表演机构。
角:古代的一种乐器的演奏者。
儒:儒家学者。
僧尼:出家的僧人和尼姑。
道士:道教修行者。
中国人:指中原地区的汉族人。
并、汾、幽、蓟:指并州、汾州、幽州、蓟州,位于今天的山西、河北一带。
宋大中祥符九年:宋真宗赵恒的大中祥符九年,即公元1016年。
薛映:北宋时期的文学家。
松山馆:位于上京附近的馆舍。
崇信馆:位于上京附近的馆舍。
广宁馆:位于上京附近的馆舍。
姚家寨馆:位于上京附近的馆舍。
咸宁馆:位于上京附近的馆舍。
度潢水石桥:经过潢水上的石桥。
饶州:位于上京附近的州。
饶泺州:契丹设置的州。
渤海:古国名,位于今东北亚地区。
保和馆:位于上京附近的馆舍。
黑水河:位于上京附近的一条河流。
宣化馆:位于上京附近的馆舍。
长泰馆:位于上京附近的馆舍。
佛舍:佛教寺院。
民居:居民区。
祖州:位于上京附近的州。
天成军:祖州的军事编制。
辽右八部:辽朝的八个部落。
里地:部落或家族的领地。
西楼:祖州的一座楼。
昭烈皇帝:太祖耶律阿保机的祖父。
庄敬皇帝:太祖耶律阿保机的曾祖父。
简献皇帝:太祖耶律阿保机的祖父。
两明殿:祖州的一座宫殿。
二仪殿:祖州的一座宫殿。
黑龙殿:祖州的一座宫殿。
清秘殿:祖州的一座宫殿。
兵仗器物:兵器和其他军事装备。
服御皮毳:服装和皮毛制品。
内城:祖州内的城。
州廨:州的长官官邸。
班院:官府的宿舍。
祗侯蕃:官府的仆役。
汉、渤海三百人:三百名汉族和渤海人。
内府:皇宫。
取索:索取。
长霸县:位于祖州的县。
咸宁县:位于祖州的县。
祖山:祖州的一座山。
太祖天皇帝庙:纪念太祖耶律阿保机的庙宇。
御靴:皇帝的靴子。
龙门:祖州的一座山。
黎谷:祖州的一座山谷。
液山:祖州的一座山。
液泉:祖州的一座泉水。
白马:祖州的一座山。
独石:祖州的一座山。
天梯:祖州的一座山。
南沙河:祖州的一条河流。
明殿:太祖陵的宫殿。
膳堂:用于祭祀时的厨房。
圣踪殿:纪念太祖耶律阿保机游猎事迹的殿堂。
州西五里:州城西边五里的地方。
弘义宫:太宗建立的宫殿。
统县:管辖的县。
龙州长平县:位于辽朝的一个县。
长宁县:长宁县是永州下辖的一个县。
辽阳:辽朝的一个城市。
扶余县:位于怀州的县。
显理县:位于怀州的县。
显理府:位于辽朝的一个府。
大諲譔:渤海国的国王。
世宗:辽朝的第三位皇帝耶律隆绪。
栾城:位于辽朝的一个城市。
凤凰门:位于怀州的一座城门。
穆宗:辽朝的皇帝,名耶律璟,在位期间,庆州成为重要的军事和政治中心。
怀陵:穆宗的陵墓。
清凉殿:位于怀州的宫殿。
永兴宫:位于怀州的宫殿。
庆州:庆州是辽朝时期的一个州,位于今辽宁省北票市附近,因圣宗时期在此地建州而得名。
玄宁军:玄宁军是辽朝的一个军事单位,负责庆州的军事防御。
节度:节度使,古代官职,负责一地区的军事、政治、经济等事务。
太保山黑河之地:太保山和黑河是庆州的地标,黑河是辽朝时期的一条重要河流。
圣宗:辽朝的皇帝,名耶律隆绪,在位期间,庆州被重建并命名为庆州。
辽国五代祖勃突:勃突是辽朝五代祖的名字,他在辽朝建立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黑河州:黑河州是辽朝时期的一个州,后改为庆州。
统和八年:辽朝的一个年号,相当于公元990年。
蕃、汉守陵:蕃指的是少数民族,汉指的是汉族,守陵是指负责守护皇帝陵墓的官员。
兴宗:辽朝的皇帝,名耶律宗真,在位期间,对庆州进行了重建。
永庆陵:永庆陵是辽朝皇帝的陵墓,位于庆州。
延庆宫:延庆宫是辽朝的一个宫殿,位于长春州。
东北统军司:东北统军司是辽朝的一个军事机构,负责东北地区的军事事务。
玄德县:玄德县是庆州下辖的一个县。
孝安县:孝安县是庆州下辖的一个县。
富义县:富义县是庆州下辖的一个县,原为义州。
泰州:古地名,位于今内蒙古自治区境内。
德昌军:德昌军是泰州的一个军事单位。
通化州:通化州是辽朝的一个州,位于今辽宁省通化市附近。
乐康县:乐康县是泰州下辖的一个县。
兴国县:兴国县是泰州下辖的一个县。
长春州:长春州是辽朝的一个州,位于今吉林省长春市附近。
韶阳军:韶阳军是长春州的一个军事单位。
长春县:长春县是长春州下辖的一个县。
乌州:乌州是辽朝的一个州,位于今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附近。
静安军:静安军是乌州的一个军事单位。
刺史:刺史是辽朝的一种地方行政长官。
乌丸:乌丸是辽朝时期的一个民族,与契丹有渊源。
兴圣宫:兴圣宫是辽朝的一个宫殿,位于乌州。
爱民县:爱民县是乌州下辖的一个县。
永州:永州是辽朝的一个州,位于今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附近。
永昌军:永昌军是永州的一个军事单位。
观察:古代官职,负责观察地方情况。
承天皇太后:承天皇太后是辽朝的一位皇后,对辽朝的建立和发展有重要影响。
南楼:南楼是太祖在永州建立的一座楼。
东潢河:东潢河是永州附近的一条河流。
土河:土河是永州附近的一条河流。
木叶山:木叶山是永州的一个地标,与契丹的起源传说有关。
契丹始祖庙:契丹始祖庙是纪念契丹始祖奇首可汗的庙宇。
白马青牛:白马青牛是契丹起源传说中的神兽。
兴王寺:兴王寺是永州的一座寺庙。
白衣观音像:白衣观音像是兴王寺中的一尊佛像。
石晋:石晋是五代十国时期的一个朝代。
大悲阁:大悲阁是幽州的一座佛寺。
彰愍宫:彰愍宫是辽朝的一个宫殿。
义丰县:义丰县是永州下辖的一个县,原为铁利府义州。
慈仁县:慈仁县是永州下辖的一个县,原为慈州。
仪坤州:仪坤州是辽朝的一个州,位于今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附近。
启圣军:启圣军是仪坤州的一个军事单位。
应天皇后:应天皇后是辽朝的一位皇后,名述律平。
回鹘:古代民族,即回纥。
广义县:广义县是仪坤州下辖的一个县。
龙化州:龙化州是辽朝的一个州,位于今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附近。
兴国军:兴国军是龙化州的一个军事单位。
汉北安平县:汉北安平县是辽朝时期的一个县。
契丹始祖:契丹始祖是契丹民族的祖先。
迭烈部:迭烈部是契丹的一个部落。
女直:古代民族,即女真。
天复二年:天复二年是辽朝的一个年号,相当于公元932年。
天祐元年:天祐元年是辽朝的一个年号,相当于公元904年。
大圣大明天皇帝:大圣大明天皇帝是太祖的尊号。
神册:神册是太祖建立的年号。
龙化县:龙化县是龙化州下辖的一个县。
降圣州:降圣州是辽朝的一个州,位于今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附近。
开国军:开国军是降圣州的一个军事单位。
先属延昌宫:延昌宫是辽朝的一个宫殿。
禁樵采放牧:禁樵采放牧是指禁止在州境内砍伐树木和放牧。
头下军州:头下军州是辽朝的一种特殊行政区划,由皇帝赐予的领地。
横帐诸王:横帐诸王是指辽朝的皇室成员。
国舅:古代官职,指皇帝的姑表兄弟。
公主:公主是指辽朝皇室的女儿。
属珊:属珊是指被俘掠的技艺人员。
上京盐铁司:上京盐铁司是辽朝的一个行政机构,负责盐铁的管理。
徽州:徽州,古地名,位于今安徽省黄山市一带,因徽州文化而闻名,以徽派建筑、徽州雕刻、徽州戏曲等特色文化著称。
宣德军:宣德军,古代军事编制,相当于军镇,负责一定地区的军事防御。
景宗女秦晋大长公主:指辽朝景宗皇帝的女儿,秦晋大长公主,是辽朝皇族成员。
媵臣:古代贵族出嫁时陪嫁的臣仆或奴仆。
成州:古地名,位于今河北省境内。
长庆军:古代军事编制,相当于军镇。
圣宗女晋国长公主:指辽朝圣宗皇帝的女儿,晋国长公主,是辽朝皇族成员。
懿州:古地名,位于今辽宁省境内。
广顺军:古代军事编制,相当于军镇。
燕国长公主:指辽朝圣宗皇帝的女儿,燕国长公主,是辽朝皇族成员。
渭州:古地名,位于今陕西省境内。
高阳军:古代军事编制,相当于军镇。
驸马都尉:古代官职,驸马之职,指皇帝的女婿。
萧昌裔:人名,辽朝驸马都尉。
韩国长公主:指辽朝皇帝的女儿,韩国长公主,是辽朝皇族成员。
壕州:古地名,位于今辽宁省境内。
原州:古地名,位于今辽宁省境内。
金德:人名,辽朝国舅。
福州:古地名,位于今福建省境内。
萧宁:人名,辽朝国舅。
横州:古地名,位于今辽宁省境内。
萧克忠:人名,辽朝国舅。
横山:地名,位于辽州西北。
凤州:古地名,位于今辽宁省境内。
藁离国:古国名,位于今内蒙古东部。
安宁郡:古郡名,属渤海国。
韩州:古地名,位于今辽宁省境内。
遂州:古地名,位于今辽宁省境内。
檀州:古地名,位于今辽宁省境内。
丰州:古地名,位于今辽宁省境内。
僧隐:人名,辽朝僧侣。
顺州:古地名,位于今辽宁省境内。
闾州:古地名,位于今辽宁省境内。
罗古王:古代民族首领。
医巫闾山:山名,位于今辽宁省西部。
辽州:古地名,位于今辽宁省境内。
松山州:古地名,位于今辽宁省境内。
豫州:古地名,位于今辽宁省境内。
宁州:古地名,位于今辽宁省境内。
横帐:辽朝官职,指横行于辽东的部落。
陈王:辽朝官职,指辽朝的一个亲王。
边防城:指辽朝在边疆地区设立的军事防御城。
金山:山名。
镇州:古地名,位于今内蒙古自治区境内。
古可敦城:古城名。
统和二十二年:辽朝统和年间的第二十二年,即公元1004年。
羽厥:古代民族,居住在辽东地区。
汉人配流之家:指因罪流放到此地的汉人家庭。
维州:古地名,位于今内蒙古自治区境内。
防州:古地名,位于今内蒙古自治区境内。
河董城:古城名。
皮被河:河流名。
招州:古地名,位于今辽宁省境内。
绥远军:古代军事编制,相当于军镇。
塔懒主城:古城名。
大康九年:辽朝大康年间的第九年,即公元1093年。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辽史-志-卷七-评注
徽州,宣德军,节度。景宗女秦晋大长公主所建。媵臣万户,在宜州之北二百里,因建州城。北至上京七百里。节度使以下,皆公主府署。户一万。
这段文字描述了徽州的地理位置和历史背景。徽州位于宣德军,是景宗女秦晋大长公主所建,表明了其皇室背景。‘媵臣万户’指的是随公主而来的臣民,‘宜州之北二百里’说明了徽州的具体位置。‘北至上京七百里’则展示了徽州与辽国首都的距离。节度使以下官员由公主府署,体现了皇室的直接管理。‘户一万’则反映了徽州的人口规模。
成州,长庆军,节度。圣宗女晋国长公主以上赐媵臣户置。在宜州北一百六十里,因建州城。北至上京七百四十里。户四千。
这段文字介绍了成州的历史和地理位置。成州位于长庆军,由圣宗女晋国长公主建立,并赐予媵臣户置,显示出皇室的恩赐。‘宜州北一百六十里’和‘北至上京七百四十里’提供了成州的具体位置信息。‘户四千’则说明了成州的人口规模。
懿州,广顺军,节度。圣宗女燕国长公主以上赐媵臣户置。在显州东北二百里,因建州城。西北至上京八百里。户四千。
懿州的历史和地理位置与成州相似,同样由圣宗女燕国长公主建立,赐予媵臣户置。‘显州东北二百里’和‘西北至上京八百里’描述了懿州的地理位置。‘户四千’再次体现了州城的人口规模。
渭州,高阳军,节度。驸马都尉萧昌裔建。尚秦国王隆庆女韩国长公主,以所赐媵臣建州城。显州东北二百五十里。辽制,皇子嫡生者,其女与帝女同。户一千。
渭州由驸马都尉萧昌裔建立,是为韩国长公主所建。‘显州东北二百五十里’提供了渭州的位置。‘辽制,皇子嫡生者,其女与帝女同’反映了辽国的皇室制度,‘户一千’则说明了渭州的人口。
壕州。国舅宰相南征,俘掠汉民,居辽东西安平县故地。在显州东北二百二十里,西北至上京七百二十里。户六千。
壕州的历史背景是国舅宰相南征俘掠汉民,并居辽东西安平县故地。‘显州东北二百二十里’和‘西北至上京七百二十里’描述了壕州的位置。‘户六千’则反映了壕州的人口。
原州。本辽东北安平县地。显州东北三百里。国舅金德俘掠汉民建城。西北至上京八百里。户五百。
原州位于显州东北三百里,原本是辽东北安平县的地。国舅金德俘掠汉民建城,说明了原州的人口构成和建立原因。‘西北至上京八百里’提供了原州与首都的距离,‘户五百’说明了原州的人口。
福州。国舅萧宁建。南征俘掠汉民,居北安平县故地。在原州北二十里,西北至上京七百八十里。户三百。
福州由国舅萧宁建立,同样是通过南征俘掠汉民而建。‘原州北二十里’和‘西北至上京七百八十里’描述了福州的位置。‘户三百’则说明了福州的人口。
横州。国舅萧克忠建。部下牧人居汉故辽阳县地,因置州城。在辽州西北九十里,西北至上京七百二十里。有横山。户二百。
横州由国舅萧克忠建立,其部下牧人居汉故辽阳县地,因置州城。‘辽州西北九十里’和‘西北至上京七百二十里’提供了横州的位置。‘有横山’则说明了横州的自然地理特征,‘户二百’则说明了横州的人口。
凤州。藁离国故地,渤海之安宁郡境,南王府五帐分地。在韩州北二百里,西北至上京九百里。户四千。
凤州位于藁离国故地和渤海之安宁郡境,是南王府五帐分地。‘韩州北二百里’和‘西北至上京九百里’描述了凤州的位置。‘户四千’则说明了凤州的人口。
遂州。本高州地,南王府五帐放牧于此。在檀州西二百里,西北至上京一千里。户五百。
遂州原本是高州地,由南王府五帐放牧于此。‘檀州西二百里’和‘西北至上京一千里’提供了遂州的位置。‘户五百’则说明了遂州的人口。
丰州。本辽泽大部落,遥辇氏僧隐牧地。北至上京三百五十里。户五百。
丰州位于辽泽大部落和遥辇氏僧隐牧地。‘北至上京三百五十里’提供了丰州的位置。‘户五百’则说明了丰州的人口。
顺州。本辽队县地。横帐南王府俘掠燕、蓟、顺州之民,建城居之。在显州东北一百二十里,西北至上京九百里。户一千。
顺州原本是辽队县地,由横帐南王府俘掠燕、蓟、顺州之民建立。‘显州东北一百二十里’和‘西北至上京九百里’描述了顺州的位置。‘户一千’则说明了顺州的人口。
闾州。罗古王牧地,近医巫闾山。在辽州西一百三十里,西北至上京九百五十里。户一千。
闾州位于罗古王牧地,靠近医巫闾山。‘辽州西一百三十里’和‘西北至上京九百五十里’提供了闾州的位置。‘户一千’则说明了闾州的人口。
松山州。本辽泽大部落,横帐普古王牧地。有松山。北至上京一百七十里。户五百。
松山州位于辽泽大部落和横帐普古王牧地,有松山这一自然地理特征。‘北至上京一百七十里’提供了松山州的位置。‘户五百’则说明了松山州的人口。
豫州。横帐陈王牧地。南至上京三百里。户五百。
豫州位于横帐陈王牧地,‘南至上京三百里’提供了豫州的位置。‘户五百’则说明了豫州的人口。
宁州。本大贺氏勒得山,横帐管宁王放牧地。在豫州东八十里,西南至上京三百五十里。户三百。
宁州位于大贺氏勒得山和横帐管宁王放牧地,‘在豫州东八十里’和‘西南至上京三百五十里’描述了宁州的位置。‘户三百’则说明了宁州的人口。
边防城
这段文字开始描述辽国的边防城,表明接下来的内容将涉及辽国的军事防御。
辽国西北界防边域,因屯戍而立,务据形胜,不资丁赋。具列如左:
这段文字说明了辽国西北界防边域的建立原因和目的,即为了屯戍和占据有利地形,而不依赖于丁赋。‘具列如左’则预示着接下来将列出具体的边防城。
静州,观察。本泰州之金山。天庆六年升。
静州位于泰州之金山,‘天庆六年升’说明了静州的建立时间。
镇州,建安军,节度。本古可敦城。统和二十二年皇太妃奏置。选诸部族二万余骑充屯军,专捍御室韦、羽厥等国,凡有征讨,不得抽移。渤海、女直、汉人配流之家七百余户,分居镇、防、维三州。东南至上京三千余里。
镇州位于古可敦城,由皇太妃在统和二十二年奏置。描述了镇州的军事防御任务和人口构成,包括来自不同部族的骑兵和配流之家。
维州,刺史。
维州由刺史管理。
防州,刺史。
防州同样由刺史管理。
河董城。本回鹘可敦城,语讹为河董城。久废,辽人完之以防边患。高州界女直常为盗,动掠行旅,迁其族于此。东南至上京一千七百里。
河董城原本是回鹘可敦城,后来被辽人修复以防御边患。女直常为盗,因此被迁至此处。
静边城。本契丹二十部族水草地。北邻羽厥,每入为盗,建城,置兵千余骑防之。东南至上京一千五百里。
静边城位于契丹二十部族水草地,北邻羽厥,因此建立了城池和驻军以防御。
皮被河城。地控北边,置兵五百于此。防托皮被河出回纥北,东南经羽厥,入胪朐河,沿河董城北,东流合沱漉河,入于海。南至上京一千五百里。
皮被河城位于北边,设有五百兵士。描述了其地理位置和防御功能。
招州,绥远军,刺史。开泰三年以女直户置。隶西北路招讨司。
招州由绥远军刺史管理,建立于开泰三年,以女直户置,隶属于西北路招讨司。
塔懒主城。大康九年置。在胪朐河。
塔懒主城建立于大康九年,位于胪朐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