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辽史-列传-卷四十三

作者: 沈括(1031年-1095年),北宋著名的政治家、科学家、文学家、史学家,辽史的主要编撰者之一。他在自然科学、文学与历史学等多个领域都有杰出的贡献,尤其在数学、物理学和天文学方面。

年代:成书于宋代(约11世纪)。

内容简要:《辽史》是宋代史学家所编写的关于契丹辽朝历史的史书,详细记录了辽朝的兴衰历程。书中内容涉及辽朝的建立、政治制度、军事、外交、经济等方面。辽朝是中国历史上继唐朝后的一个强大政权,辽史不仅记载了辽朝的历代帝王与重要事件,还涉及了辽朝与宋朝、金朝等其他朝代的互动。通过对辽朝历史的详细阐述,《辽史》为后世研究契丹文化、政治制度、经济社会等提供了宝贵的文献。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辽史-列传-卷四十三-原文

◎逆臣中

○萧翰 耶律牒蜡 耶律朗 耶律刘哥(盆都) 耶律海思 耶律敌猎 萧革

萧翰,一名敌烈,字寒真,宰相敌鲁之子。

天赞初,唐兵围镇州,节度使张文礼遣使告急。

翰受诏与康末怛往救,克之,杀其将李嗣昭,拔石城。

会同初,领汉军侍卫。

八年,伐晋,败晋将杜重威,追至望都。

翰奏曰:‘可令军下马而射。’帝从其言,军士步进。

敌人持短兵猝至,我军失利。

帝悔之曰:‘此吾用言之过至此!’

及从驾入汴,为宣武军节度使。

会帝崩栾城,世宗即位。

翰闻之,委事于李从敏,径趋行在。

是年秋,世宗与皇太后相拒于潢河横渡,和议未定。

太后问翰曰:‘汝何怨而叛?’

对曰:‘臣母无罪,太后杀之,以此不能无憾。’

初耶律屋质以附太后被囚,翰闻而快之,即囚所谓曰:‘汝尝言我辈不及,今在狴犴,何也?’

对曰:‘第愿公不至如此!’

翰默然。

天禄二年,尚帝妹阿不里。

后与天德谋反,下狱。

复结惕隐刘哥及其弟盆都乱,耶律石剌告屋质,屋持遽入奏之,翰等不伏。

帝不欲发其事,屋质固诤以为不可,乃诏屋质鞫按。

翰伏辜,帝竟释之。

复与公主以书结明王安端反,屋质得其书以奏,翰伏诛。

牒蜡,字述兰,六院夷离堇蒲古只之后。

天显中,为中台省右相。

会同元年,与赵思温持节册晋帝。

及我师伐晋,至滹沱河,降晋将杜重威,牒蜡功居多。

大同元年,平相州之叛,斩首数万级。

世宗即位,遣使驰报,仍命牒蜡执偏将术者以来。

其使误入术者营,术者得诏,反诱牒蜡,执送太后。

牒蜡亡归世宗。

和约既成,封燕王,为南京留守。

天禄五年,察割弑逆,牒蜡方醉,其妻扶入察割之幕,因从之。

明旦,寿安王讨乱,凡胁从者皆弃兵降;牒蜡不降,陵迟而死。

妻子皆诛。

朗,字欧新,季父房罨古只之孙。

性轻佻,多力,人呼为‘虎斯’。

天显间以材勇进,每战辄克,由是得名。

会同九年,太宗入汴,命知澶渊,控扼河渡。

天禄元年,燕、赵已南皆应刘知远,朗与汴守萧翰弃城归阙。

先是,朗祖罨古只为其弟辖底诈取夷离堇,自是族中无任六院职事者;世宗不悉其事,以朗为六院大王。

及察割作乱,遣人报朗曰:‘事成矣!’

朗遣详稳萧胡里以所部军往,命曰:‘当持两端,助其胜者。’

穆宗即位,伏诛,籍其家属。

刘哥,字明隐,太祖弟寅底石之子。

幼骄狠,好陵侮人,长益凶狡。

太宗恶之,使守边徼,累迁西南边大详稳。

会同十年,叔父安端从帝伐晋,以病先归,与刘哥邻居。

世宗立于军中,安端议所往,刘哥首建附世宗之策,以本部兵助之。

时太后命皇太弟李胡率兵而南,刘哥、安端遇于泰德泉。

既接战,安端附马。

王子天德驰至,欲以枪刺之。

刘哥以身卫安端,射天德,贯甲不及肤。

安端得马复战,太弟兵败。

刘哥与安端朝于行在。

及和议成,太后问刘哥曰:‘汝何怨而叛?’

对曰:‘臣父无罪,太后杀之,以此怨耳。’

事平,以功为惕隐。

天禄中,与其弟盆都、王子天德、侍卫萧翰谋反,耶律石剌发其事,刘哥以饰辞免。

后请帝博,欲因进酒弑逆,帝觉之,不果,被囚。

一日,召刘哥,锁项以博。

帝问:‘汝实反耶?’

刘哥誓曰:‘臣若有反心,必生千顶疽死!’

遂贳之。

耶律屋质固诤,以为罪在不赦。

上命屋质按之,具服。

诏免死,流乌古部,果以千顶疽死。

弟盆都。

盆都,残忍多力,肤若蛇皮。

天禄初,以族属为皮室详稳。

二年,与兄刘哥谋反,免死,使于辖戛斯国。

既还,复预察割之乱,陵迟而死。

异母弟二人:化葛里、奚蹇。

应历初,无职任,以族子,甚见优礼。

三年,或告化葛里、奚蹇与卫王宛谋逆,下狱,饰辞获免。

四年春,复谋反,伏诛。

海思,字铎衮,隋国王释鲁之庶子。

机警口辩。

会同五年,诏求直言。

时海思年十八,衣羊裘,乘牛诣阙。

有司问曰:‘汝何故来?’

对曰:‘应诏言事。苟不以贫稚见遗,亦可备直言之选。’

有司以闻。

会帝将出猎,使谓曰:‘俟吾还则见之。’

海思曰:‘臣以陛下急于求贤,是以来耳;今反缓于猎,请从此归。’

帝闻,即召见赐坐,问以治道。

命明王安端与耶律颇德试之,数日,安端等奏曰:‘海思之材,臣等所不及。’

帝召海思问曰:‘与汝言者何如人也?’

对曰:‘安端言无收检,若空车走峻坂;颇德如着靴行旷野射鸨。’

帝大笑。

擢宣徽使,屡任以事。

帝知其贫,以金器赐之,海思即散于亲友。

后从帝伐晋有功。

世宗即位于军中,皇太后以兵逆于潢河横渡。

太后遣耶律屋质责世宗自立。

屋质至帝前,谕旨不屈;世宗遣海思对,亦不逊,且命之曰:‘汝见屋质勿惧!’

海思见太后还,不称旨。

既和,领太后诸局事。

穆宗即位,与冀王敌烈谋反,死狱中。

敌猎,字乌辇,六院夷离堇术不鲁之子。

少多诈。

世宗即位,为群牧都林牙。

察割谋乱,官僚多被囚系。

及寿安王与耶律屋质率兵来讨,诸党以次引去。

察割度事不成,即诣囚所,持弓矢胁曰:‘悉杀此曹!’

敌猎进曰:‘杀何益于事?窃料屋质将立寿安王,故为此举,且寿安未必知。若遣人藉此为辞,庶可免。’

察割曰:‘如公言。谁可使者?’

敌猎曰:‘大王若不疑,敌猎请与罨撒葛同往说之。’

察割遣之。

寿安王用敌猎计,诱杀察割,凡被胁之人无一被害者,皆敌猎之力。

乱既平,帝嘉赏,然未显用。

敌猎失望,居常怏怏,结群不逞,阴怀不轨。

应历三年,与其党谋立娄国,事觉,陵迟死。

萧革,小字滑哥,字胡突堇,国舅房林牙和尚之子。

警悟多智数。

太平初,累迁官职。

游近习间,以谀悦相比昵,为流辈所称,由是名达于上。

重熙初,拜北面林牙。

十二年,为北院枢密副使。

帝尝与近臣宴,谓革曰:‘朕知卿才,故自拔擢,卿宜勉力!’

革曰:‘臣不才,误蒙圣知,无以报万一,惟竭愚忠,安敢怠?’

明年,拜北府宰相。

十五年,改同知北院枢密事。

革怙宠专权,同僚具位而已。

时夷离毕耶律义先知革奸佞,因侍燕,言革所短,用之将败事。

帝不听。

一日,上令义先对革巡掷,义先酒酣曰:‘臣备位大臣,纵不能进忠去佞,安能与贼博乎!’

革衔之,佯言曰:‘公相谑,不既甚乎!’

义先诟詈不已。

帝怒,皇后解之曰:‘义先酒狂,醒可治也。’

翌日,上诏革谓曰:‘义先无礼,可痛绳之。’

革曰:‘义先之才,岂逃圣鉴!然天下皆知忠直。今以酒过为罪,恐咈人望。’

帝以革犯而不校,眷遇益厚。

其矫情媚上多此类。

拜南院枢密使,诏班诸王上,封吴王。

改知北院,进王郑,兼中书令。

帝大渐,诏革曰:‘大位不可一日旷,朕若弗寤,宜即令燕赵国王嗣位。’

清宁元年,复为南院枢密使,更王楚。

复徙北院,与国舅萧阿剌同掌朝政。

革多私挠,阿剌每裁正之,由是有隙,出阿剌为东京留守。

会南郊,阿剌以例赴阙,帝访群臣以时务,阿剌陈利病,言甚激切。

革伺帝意不悦,因谮曰:‘阿剌恃宠,有慢上心,非臣子礼。’

帝大怒,缢阿剌于殿下。

后上知革奸计,宠遇渐衰。

八年,致仕,封郑国王。

九年秋,革以其子为重元婿,革预其谋,陵迟杀之。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辽史-列传-卷四十三-译文

在叛臣之中,有萧翰、耶律牒蜡、耶律朗、耶律刘哥(盆都)、耶律海思、耶律敌猎、萧革。

萧翰,原名敌烈,字寒真,是宰相敌鲁的儿子。在天赞初年,唐朝的军队围攻镇州,节度使张文礼派人求救。萧翰接受命令与康末怛一起去救援,取得了胜利,杀了敌将李嗣昭,攻占了石城。会同初年,他担任汉军侍卫。会同八年,他攻打晋国,打败了晋将杜重威,追击到望都。萧翰上奏说:‘可以让军队下马射箭。’皇帝听从了他的建议,士兵们步行前进。敌人突然手持短兵器冲来,我军失利。皇帝后悔地说:‘这是因为我说话过于轻率才导致这样的结果!’等到随皇帝进入汴京,他被任命为宣武军节度使。皇帝在栾城去世后,世宗即位。萧翰听到这个消息,把事情委托给李从敏,直接赶到皇帝的行宫。那年秋天,世宗与皇太后在潢河横渡处对峙,和议尚未确定。太后问萧翰:‘你为什么怨恨而叛变?’他回答说:‘我的母亲无罪,太后却杀了她,因此我对她有怨恨。’起初,耶律屋质因为支持太后而被囚禁,萧翰听说后感到高兴,立即囚禁了耶律屋质,说:‘你曾经说过我们不如别人,现在却在这里,这是为什么?’耶律屋质回答说:‘只希望您不要这样做!’萧翰默然。天禄二年,萧翰娶了皇帝的妹妹阿不里为妻。后来他与天德一起谋反,被下狱。他又与惕隐刘哥及其弟弟盆都一起作乱,耶律石剌报告了耶律屋质,耶律屋质立即入宫上奏,萧翰等人不服。皇帝不想揭露这件事,但耶律屋质坚持认为不能放过他们,于是皇帝下令耶律屋质审问。萧翰认罪,但皇帝最终释放了他。他又与公主写信结交明王安端谋反,耶律屋质得到了信件并上奏,萧翰被处死。

耶律牒蜡,字述兰,是六院夷离堇蒲古只的后代。在天显年间,他担任中台省右相。会同元年,他与赵思温一起持节册封晋帝。在我军攻打晋国时,到达滹沱河,降服了晋将杜重威,耶律牒蜡的功劳很大。大同元年,他平定了相州的叛乱,斩首数万。世宗即位后,派人迅速报告,并命令耶律牒蜡抓捕偏将术者。但使者误入了术者的营地,术者得到了诏书,反而引诱耶律牒蜡,将他抓住并送给了太后。耶律牒蜡逃回世宗那里。和约签订后,他被封为燕王,担任南京留守。天禄五年,察割发动叛乱,耶律牒蜡当时正在醉酒,他的妻子扶他进入察割的帐篷,因此他随从了察割。第二天,寿安王讨伐叛乱,所有被胁迫的人都被抛弃武器投降;耶律牒蜡没有投降,最后饿死。他的妻子也被处死。

耶律朗,字欧新,是季父房罨古只的孙子。他性格轻佻,力大无穷,人们称他为‘虎斯’。在天显年间,因为勇猛被提拔,每次战斗都能取胜,因此出了名。会同九年,太宗进入汴京,任命耶律朗为澶渊知县,控制着河渡。天禄元年,燕地和赵地以南都响应刘知远,耶律朗与汴京守将萧翰弃城返回朝廷。在此之前,耶律朗的祖父罨古只被他的弟弟辖底欺骗,夺取了夷离堇的职位,从那以后,家族中没有人再担任六院职位;世宗不知道这件事,任命耶律朗为六院大王。等到察割发动叛乱,派人报告耶律朗说:‘事情已经成功了!’耶律朗派详稳萧胡里带领他的部队前往,命令说:‘你们要两边观望,帮助胜利的一方。’穆宗即位后,耶律朗被处死,他的家属也被抄没。

刘哥,字明隐,是太祖弟弟寅底石的儿子。他从小骄横凶狠,喜欢欺凌别人,长大后更加狡猾。太宗不喜欢他,让他守卫边疆,多次升迁为西南边大详稳。会同十年,叔父安端跟随皇帝攻打晋国,因病先返回,与刘哥成为邻居。世宗在军中即位,安端商议前往何处,刘哥首先提出支持世宗的策略,用他本部的兵力帮助世宗。当时太后命令皇太弟李胡率兵南下,刘哥和安端在泰德泉相遇。交战后,安端投靠了马。王子天德骑马赶到,想要用枪刺杀安端。刘哥用自己的身体保护安端,射中了天德,但未能穿透铠甲。安端重新上马再次战斗,太弟的军队被打败。刘哥和安端在皇帝的行宫朝见。等到和议成功后,太后问刘哥:‘你为什么怨恨而叛变?’他回答说:‘我的父亲无罪,太后却杀了他,因此我有怨恨。’事情平息后,因为他的功绩被封为惕隐。天禄年间,他与弟弟盆都、王子天德、侍卫萧翰一起谋反,耶律石剌揭发了这件事,刘哥用辞藻掩饰,得以免罪。后来他请求皇帝赌博,想要在喝酒时刺杀皇帝,但皇帝发现了他的意图,未能成功,他被囚禁。有一天,皇帝召见刘哥,用锁链锁住他的脖子让他赌博。皇帝问他:‘你真的反叛了吗?’刘哥发誓说:‘如果我有反叛之心,一定会生一千个疽而死!’于是皇帝赦免了他。耶律屋质坚持认为他的罪行不可赦免。皇帝命令耶律屋质审问,刘哥全部承认。皇帝下诏免他死罪,流放到乌古部,最终因为疽病而死。他的弟弟盆都。

盆都,残忍有力,皮肤像蛇皮。天禄初年,因为家族关系担任皮室详稳。二年,他与哥哥刘哥一起谋反,虽然免于一死,但被派往辖戛斯国。回国后,他又参与了察割的叛乱,最后饿死。

异母兄弟两人:化葛里、奚蹇。应历初年,他们没有官职,因为是家族成员,受到了优待。三年,有人告发化葛里和奚蹇与卫王宛一起谋反,被下狱,但用辞藻掩饰得以免罪。四年春天,他们再次谋反,被处死。

海思,字铎衮,是隋国王释鲁的庶子。他机智善辩。会同五年,皇帝下诏征求直言。当时海思十八岁,穿着羊皮袄,骑着牛到朝廷。有关部门问他:‘你为什么来?’他回答说:‘响应诏令来陈述事情。如果因为我贫穷和年轻而被遗忘,也可以作为直言者的候选人。’有关部门将此事上报。正逢皇帝将要出猎,派人告诉他:‘等我回来再见你。’海思说:‘我因为陛下急于求贤才来的;现在却比打猎还拖延,请让我现在就回去。’皇帝听说后,立即召见他并赐予座位,询问治国之道。命令明王安端和耶律颇德对他进行测试,几天后,安端等人上奏说:‘海思的才能,我们比不上。’皇帝召见海思询问:‘与你说话的人是什么样的人?’他回答说:‘安端说没有约束,就像空车在陡峭的山坡上滑行;颇德就像穿着靴子在旷野上射鸟。’皇帝大笑。提升他为宣徽使,多次委以重任。皇帝知道他贫穷,赐给他金器,海思立即分发给亲友。后来他跟随皇帝攻打晋国有功。世宗在军中即位,皇太后在潢河横渡处率兵抵抗。太后派耶律屋质责备世宗自立。耶律屋质到皇帝面前,传达旨意而不屈服;世宗派海思应对,也不谦逊,并命令他说:‘你见到耶律屋质不要害怕!’海思见到太后回来,没有遵从旨意。和议达成后,他负责管理太后各局的事务。穆宗即位后,他与冀王敌烈一起谋反,死在狱中。

敌猎,字乌辇,是六院夷离堇术不鲁的儿子。他小时候就非常狡猾。世宗即位后,他担任了群牧都林牙。察割图谋叛乱,许多官员都被囚禁。等到寿安王和耶律屋质率军前来讨伐,叛乱的党羽一个个逃走。察割觉得事情无法成功,就来到囚禁的地方,拿着弓箭威胁说:‘全部杀掉这些人!’敌猎上前说:‘杀了他们有什么好处?我估计屋质是要立寿安王,所以才这么做,而且寿安王可能也不知道这一切。如果派人借此机会去说服他,或许可以避免伤亡。’察割说:‘你说得对。谁可以去说服他呢?’敌猎说:‘如果大王不怀疑我,请允许我和罨撒葛一起去说服他。’察割就派他们去了。寿安王采纳了敌猎的计策,诱杀了察割,所有被胁迫的人都没有受到伤害,这都是敌猎的功劳。叛乱平定后,皇帝嘉奖了他,但并没有重用他。敌猎感到失望,平时闷闷不乐,纠集了一群不法之徒,暗中图谋不轨。应历三年,他和同党密谋立娄国,事情败露后,他渐渐死去。

萧革,小字滑哥,字胡突堇,是国舅房林牙和尚的儿子。他聪明机智,太平初年,多次升迁官职。他在皇帝亲近的人中间游走,用谄媚的方式接近他们,因此受到同辈的称赞,名声也因此传到皇帝那里。重熙初年,他被任命为北面林牙。重熙十二年,他成为北院枢密副使。皇帝曾经与近臣宴会,对萧革说:‘我知道你有才能,所以特别提拔你,你应该努力工作!’萧革回答说:‘我才能有限,承蒙圣上知遇,不知道怎么报答,只能竭尽愚忠,怎么敢懈怠呢?’第二年,他被任命为北府宰相。重熙十五年,他改任同知北院枢密事。萧革依仗宠爱独断专权,同僚们只是挂名而已。当时夷离毕耶律义先知道萧革的奸诈,趁侍宴时,指出萧革的短处,认为任用他将会败事。皇帝没有听。有一天,皇帝命令耶律义先面对萧革巡掷,耶律义先酒醉后说:‘我作为大臣,即使不能进忠言去除奸佞,怎么能和敌人赌博呢!’萧革怀恨在心,假装说:‘你这是在取笑我,不是太过分了吗!’耶律义先却不断辱骂。皇帝生气了,皇后出来解围说:‘耶律义先喝醉了,等他酒醒后可以处理。’第二天,皇帝下诏给萧革说:‘耶律义先无礼,可以严厉责罚他。’萧革说:‘耶律义先的才能,怎么能逃过圣上的明鉴!然而天下人都知道忠诚正直。现在因为酒醉就定罪,恐怕会违背众人的期望。’皇帝因为萧革的冒犯而没有追究,对他的恩宠反而更加深厚。萧革经常用这种手段讨好皇帝。

萧革被任命为南院枢密使,皇帝下诏让他排在诸王之上,封为吴王。后来改任北院,进封为郑王,兼任中书令。皇帝病重时,下诏给萧革说:‘皇位不能一日空缺,如果我醒不过来,你应该立即让燕赵国王继位。’清宁元年,萧革再次被任命为南院枢密使,改封为楚王。后来又调任北院,与国舅萧阿剌一同掌管朝政。萧革经常私下干预,萧阿剌经常纠正他的错误,因此两人之间产生了矛盾,萧阿剌被外放为东京留守。适逢南郊祭祀,萧阿剌按照惯例前往朝廷,皇帝询问群臣时政,萧阿剌直言不讳地陈述利弊。萧革察觉到皇帝不悦,趁机诬陷说:‘萧阿剌依仗宠爱,有轻视皇上的心思,这不是臣子的礼节。’皇帝大怒,将萧阿剌吊死在殿下。后来皇帝知道萧革的奸计,对他的宠爱逐渐减少。清宁八年,萧革退休,被封为郑国王。清宁九年秋天,萧革让自己的儿子成为重元的女婿,萧革参与了这桩阴谋,最终导致重元被杀。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辽史-列传-卷四十三-注解

逆臣:指背叛或反对朝廷的官员或贵族。

萧翰:辽朝官员,字寒真,宰相敌鲁之子,有军事和政治才能。

耶律牒蜡:辽朝官员,字述兰,中台省右相,有功于辽朝。

耶律朗:辽朝官员,字欧新,季父房罨古只之孙,以勇猛著称。

耶律刘哥(盆都):辽朝官员,字明隐,太祖弟寅底石之子,曾参与谋反。

耶律海思:辽朝官员,字铎衮,隋国王释鲁之庶子,以机警口辩著称。

耶律敌猎:原文中未提及此人物,可能为笔误或遗漏。

萧革:原文中未提及此人物,可能为笔误或遗漏。

天赞:辽朝皇帝耶律阿保机的年号,指公元926年至928年。

镇州:古代地名,今河北省正定县。

节度使:古代官职,负责一地区的军事和行政。

石城:古代地名,具体位置不详。

会同:辽朝皇帝耶律德光的年号,指公元938年至947年。

晋:指五代时期的后晋。

杜重威:后晋将领。

望都:古代地名,今河北省望都县。

宣武军节度使:古代官职,负责一地区的军事和行政。

栾城:古代地名,今河北省栾城县。

世宗:辽朝的第三位皇帝,名耶律德光,是辽朝的重要君主。

潢河:古代河流名,今已消失。

横渡:横跨河流而过。

太后:指辽朝的皇后或皇太后。

耶律屋质:耶律屋质是辽朝的一位大臣,曾参与平定察割之乱。

狴犴:古代监狱的象征。

天禄:辽朝皇帝耶律璟的年号,指公元947年至951年。

阿不里:辽朝皇帝耶律璟的妹妹。

天德:辽朝官员,与天禄谋反。

察割:察割是辽朝末年的一位权臣,因谋反被敌猎平定。

六院夷离堇:六院夷离堇是辽代官职,夷离堇是辽代对地方行政长官的称呼,六院则指六个行政区域。

赵思温:辽朝官员。

滹沱河:古代河流名,今河北省滹沱河。

相州:古代地名,今河北省邯郸市。

术者:古代指懂得占卜、方术的人。

燕王:辽朝王爵,指辽朝的亲王。

南京:古代地名,指辽朝的南京(今北京市)。

河渡:河流的渡口。

轻佻:行为轻浮,不稳重。

虎斯:人名,耶律朗的别称。

季父:父亲的弟弟。

罨古只:人名,耶律朗的祖父。

详稳:辽朝官职,负责军事。

刘知远:五代时期后汉的开国皇帝。

汴:古代地名,指汴京(今河南省开封市)。

阙:古代指皇宫。

辖底:人名,耶律朗的叔父。

六院大王:辽朝官职,负责军事。

察割作乱:指察割参与的叛乱。

详稳萧胡里:人名,耶律朗的部下。

穆宗:指辽朝皇帝耶律璟之子耶律贤。

寅底石:人名,耶律刘哥的父亲。

泰德泉:古代地名,具体位置不详。

附马:古代指皇后的兄弟。

乌古部:古代部族名。

化葛里:人名,耶律海思的异母弟。

奚蹇:人名,耶律海思的异母弟。

卫王宛:辽朝王爵。

宣徽使:辽朝官职,负责皇帝的饮食。

明王安端:辽朝王爵。

耶律颇德:人名。

治道:治理国家的道路或方法。

明王:辽朝王爵,指辽朝的亲王。

冀王敌烈:辽朝王爵,指辽朝的亲王。

敌猎:敌猎是辽朝时期的一位官员,字乌辇,是六院夷离堇术不鲁的儿子。他在辽世宗时期担任群牧都林牙,因其在平定察割之乱中的贡献而受到嘉奖。

乌辇:乌辇是敌猎的字,辽代官员常用字,通常作为个人的别称。

术不鲁:术不鲁是敌猎父亲的姓名。

群牧都林牙:群牧都林牙是辽代官职,负责管理畜牧业。

囚所:囚所指的是囚禁犯人的地方。

寿安王:寿安王是辽朝的一位亲王,名耶律宗真。

罨撒葛:罨撒葛是敌猎请求一同前往说服寿安王的人。

北面林牙:北面林牙是辽代官职,负责北方事务。

枢密副使:枢密副使是辽代官职,协助枢密使处理军国大事。

北府宰相:北府宰相是辽代官职,负责北方地区的行政事务。

南院枢密使:南院枢密使是辽代官职,负责南方军事事务。

吴王:吴王是辽朝的封号,敌猎被封为吴王。

中书令:中书令是辽代官职,负责中央行政事务。

燕赵国王:燕赵国王是辽朝的封号,指的是辽朝的亲王。

东京留守:东京留守是辽代官职,负责东京(今辽宁辽阳)地区的军事和行政事务。

重元:重元是辽朝的一位亲王,名耶律重元。

清宁:清宁是辽朝的一个年号,对应公元1055年至1064年。

致仕:致仕是指官员退休。

陵迟:陵迟在此处指逐渐衰落或衰亡。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辽史-列传-卷四十三-评注

敌猎,字乌辇,六院夷离堇术不鲁之子。少多诈。世宗即位,为群牧都林牙。

此段文字介绍了敌猎的出身和性格特点。敌猎,字乌辇,是六院夷离堇术不鲁的儿子,年轻时就以狡猾著称。世宗即位后,他被任命为群牧都林牙,这是辽朝的一个重要官职,负责管理牲畜和畜牧业,这也反映了他在世宗心中的地位。敌猎的狡猾和世宗的信任,为后文的故事铺垫了基础。

察割谋乱,官僚多被囚系。及寿安王与耶律屋质率兵来讨,诸党以次引去。

此句描述了辽朝内乱的情形。察割企图谋反,导致许多官僚被囚禁。寿安王和耶律屋质率兵前来讨伐,叛乱势力纷纷溃散。这一情节体现了辽朝内部的政治斗争和军事对抗,同时也展现了敌猎在乱局中的冷静和智慧。

察割度事不成,即诣囚所,持弓矢胁曰:“悉杀此曹!”敌猎进曰:“杀何益于事?窃料屋质将立寿安王,故为此举,且寿安未必知。若遣人藉此为辞,庶可免。”

这段文字展现了敌猎的机智和胆识。面对察割的威胁,敌猎并没有选择盲目遵从,而是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他认为杀戮无益于事,并推测屋质可能会立寿安王,因此建议利用这个机会来争取时间。这体现了敌猎的谋略和应变能力。

察割曰:“如公言。谁可使者?”敌猎曰:“大王若不疑,敌猎请与罨撒葛同往说之。”

这段对话进一步展示了敌猎的自信和影响力。他不仅提出了自己的计划,还主动请缨,愿意与罨撒葛一同去说服寿安王。这表明敌猎在辽朝朝廷中具有相当的地位和影响力。

寿安王用敌猎计,诱杀察割,凡被胁之人无一被害者,皆敌猎之力。

此句是对敌猎智勇的肯定。寿安王采纳了敌猎的建议,成功诱杀了察割,使得所有被胁迫的人都没有受到伤害。这是敌猎智谋和勇气的体现,也为辽朝的稳定做出了贡献。

乱既平,帝嘉赏,然未显用。

这段文字说明了敌猎的遭遇。尽管他在平定叛乱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皇帝对他的赏赐并不明显,也没有给予他更多的权力。这反映了辽朝官场的现实,即功臣可能因为各种原因而未能得到应有的回报。

敌猎失望,居常怏怏,结群不逞,阴怀不轨。

这段文字揭示了敌猎内心的不满和不满的情绪。由于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敌猎开始变得消极和不满,甚至结交了一些不良之徒,暗中图谋不轨。这为后文的故事发展埋下了伏笔。

应历三年,与其党谋立娄国,事觉,陵迟死。

此句描述了敌猎的最终命运。他因为参与谋立娄国而被发现,最终遭到处决。这反映了辽朝官场的残酷现实,即任何背叛或谋反的行为都会受到严厉的惩罚。

萧革,小字滑哥,字胡突堇,国舅房林牙和尚之子。

这段文字介绍了萧革的出身。萧革,小字滑哥,字胡突堇,是国舅房林牙和尚的儿子。他的出身背景为他日后在辽朝的政治生涯奠定了基础。

警悟多智数。太平初,累迁官职。

此句描述了萧革的才能和晋升过程。萧革聪明机智,在太平初年就多次晋升官职,这表明他在政治上的才能和影响力。

游近习间,以谀悦相比昵,为流辈所称,由是名达于上。

这段文字揭示了萧革的政治手腕。他善于巴结权贵,通过谄媚和奉承来获得好感,因此在同辈中颇受欢迎,也因此名声传到了皇帝那里。

重熙初,拜北面林牙。十二年,为北院枢密副使。

这段文字说明了萧革在辽朝政治舞台上的稳步上升。他在重熙初年被任命为北面林牙,十二年时又成为北院枢密副使,这标志着他在辽朝政治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帝尝与近臣宴,谓革曰:“朕知卿才,故自拔擢,卿宜勉力!”革曰:“臣不才,误蒙圣知,无以报万一,惟竭愚忠,安敢怠?”

这段对话展现了萧革的谦逊和忠诚。皇帝对萧革的才能给予了高度评价,并鼓励他努力工作。萧革则谦虚地回应,表示自己能力有限,但会竭尽忠诚,不敢懈怠。这体现了萧革的政治智慧和为人之道。

明年,拜北府宰相。十五年,改同知北院枢密事。

这段文字描述了萧革在官场上的进一步晋升。他被任命为北府宰相,并在十五年后改任同知北院枢密事,这表明他在辽朝政治中的地位和影响力日益增强。

革怙宠专权,同僚具位而已。

这段文字揭示了萧革在官场上的专权和跋扈。他依仗皇帝的宠爱,独断专行,使得同僚们只能虚有其位,无法发挥实际作用。

时夷离毕耶律义先知革奸佞,因侍燕,言革所短,用之将败事。

这段文字说明了耶律义先对萧革的评价。耶律义先认为萧革是一个奸佞之徒,如果继续任用他,将会导致政治败坏。这反映了辽朝官场上的政治斗争和权力斗争。

帝不听。一日,上令义先对革巡掷,义先酒酣曰:“臣备位大臣,纵不能进忠去佞,安能与贼博乎!”革衔之,佯言曰:“公相谑,不既甚乎!”义先诟詈不已。

这段对话展现了耶律义先和萧革之间的冲突。耶律义先在宴会上直言萧革的短处,萧革则对此表示不满。两人的争执最终升级为激烈的争吵,这反映了辽朝官场上的政治斗争和人际关系。

帝怒,皇后解之曰:“义先酒狂,醒可治也。”翌日,上诏革谓曰:“义先无礼,可痛绳之。”革曰:“义先之才,岂逃圣鉴!然天下皆知忠直。今以酒过为罪,恐咈人望。”

这段文字描述了皇帝对耶律义先和萧革的处理。皇帝对耶律义先的行为表示愤怒,但皇后解释说耶律义先是酒后失态,可以治好。第二天,皇帝下诏要求严惩耶律义先。萧革则表示,耶律义先虽然有才能,但他的忠诚和正直是众所周知的,不能因为酒后的失态而处罚他。

帝以革犯而不校,眷遇益厚。

这段文字说明了皇帝对萧革的态度。尽管萧革有犯过,但皇帝并没有因此而责罚他,反而更加宠爱他。这反映了皇帝对萧革的信任和重用。

其矫情媚上多此类。

这段文字揭示了萧革的政治手段。他善于利用各种手段来讨好皇帝,这包括矫情和媚上等行为。

拜南院枢密使,诏班诸王上,封吴王。

这段文字描述了萧革在官场上的进一步晋升。他被任命为南院枢密使,并获得了吴王的封号,这标志着他在辽朝政治中的地位和影响力达到了新的高度。

改知北院,进王郑,兼中书令。

这段文字说明了萧革在官场上的再次晋升。他被任命为北院知院,并晋升为王郑,同时兼任中书令,这表明他在辽朝政治中的地位和权力更加稳固。

帝大渐,诏革曰:“大位不可一日旷,朕若弗寤,宜即令燕赵国王嗣位。”

这段文字描述了皇帝临终前的遗言。皇帝在临终前对萧革说,皇位不能一日空缺,如果皇帝没有清醒的意识,就应该让燕赵国王即位。这反映了辽朝皇位的继承问题。

清宁元年,复为南院枢密使,更王楚。

这段文字说明了萧革在皇帝去世后的政治变动。他被任命为南院枢密使,并改封为王楚,这表明他在新皇帝统治下的地位和影响力。

复徙北院,与国舅萧阿剌同掌朝政。

这段文字描述了萧革在政治上的进一步晋升。他被调任北院,并与国舅萧阿剌一同掌管朝政,这表明他在辽朝政治中的地位和权力更加重要。

革多私挠,阿剌每裁正之,由是有隙,出阿剌为东京留守。

这段文字揭示了萧革和萧阿剌之间的矛盾。萧革在处理朝政时常常偏袒私利,而萧阿剌则经常纠正他的错误,因此两人之间产生了矛盾。最终,萧阿剌被调任东京留守,这反映了辽朝官场上的权力斗争。

会南郊,阿剌以例赴阙,帝访群臣以时务,阿剌陈利病,言甚激切。

这段文字描述了萧阿剌在朝政中的表现。他在南郊祭祀时,向皇帝汇报了时政的利弊,言辞激烈。这表明他对辽朝政治的关心和责任感。

革伺帝意不悦,因谮曰:“阿剌恃宠,有慢上心,非臣子礼。”帝大怒,缢阿剌于殿下。

这段文字揭示了萧革的阴险和残忍。他暗中观察皇帝的情绪,并趁机诬陷萧阿剌,导致萧阿剌被皇帝缢杀。这反映了辽朝官场上的政治斗争和权力斗争的残酷性。

后上知革奸计,宠遇渐衰。

这段文字说明了皇帝对萧革的态度发生了变化。后来,皇帝发现了萧革的奸计,对他的宠爱逐渐减少。

八年,致仕,封郑国王。

这段文字描述了萧革的晚年。他在八年后退休,并被封为郑国王,这表明他在辽朝政治生涯的晚期得到了一定的尊重。

九年秋,革以其子为重元婿,革预其谋,陵迟杀之。

这段文字揭示了萧革晚年的悲剧。他在晚年策划了一场阴谋,导致自己的儿子被杀。这反映了辽朝官场上的政治斗争和人际关系的复杂性。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辽史-列传-卷四十三》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19451.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