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沈括(1031年-1095年),北宋著名的政治家、科学家、文学家、史学家,辽史的主要编撰者之一。他在自然科学、文学与历史学等多个领域都有杰出的贡献,尤其在数学、物理学和天文学方面。
年代:成书于宋代(约11世纪)。
内容简要:《辽史》是宋代史学家所编写的关于契丹辽朝历史的史书,详细记录了辽朝的兴衰历程。书中内容涉及辽朝的建立、政治制度、军事、外交、经济等方面。辽朝是中国历史上继唐朝后的一个强大政权,辽史不仅记载了辽朝的历代帝王与重要事件,还涉及了辽朝与宋朝、金朝等其他朝代的互动。通过对辽朝历史的详细阐述,《辽史》为后世研究契丹文化、政治制度、经济社会等提供了宝贵的文献。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辽史-列传-卷四十-原文
◎奸臣上
○耶律乙辛 张孝杰 耶律燕哥 萧十三
《春秋》褒贬,善恶并书,示劝惩也。
故迁、固传佞幸、酷吏,欧阳修则并奸臣录之,将俾为君者知所鉴,为臣者知所戒。
此天地圣贤之心,国家安危之机,治乱之原也。
辽自耶律乙辛而下,奸臣十人,其败国皆足以为戒,故列于《传》。
耶律乙辛,字胡睹衮,五院部人。
父迭剌,家贫,服用不给,部人号“穷迭剌”。
初,乙辛母方娠,夜梦手搏羖羊,拔其角尾。
既寤占之,术者曰:“此吉兆也。羊去角尾为王字,汝后有子当王。”
及乙辛生,适在路,无水以浴,回车破辙,忽见涌泉。
迭剌自以得子,欲酒以庆,闻酒香,于草棘间得二榼,因祭东焉。
乙辛幼慧黠。
尝牧羊至日昃,迭剌视之,乙辛熟寝。
迭剌触之觉,乙辛怒曰:“何遽惊我!适梦人手执日月以食我,我已食月,啖日方半而觉,惜不尽食之。”
迭剌自是不令牧羊。
及长,美风仪,外和内狡。
重熙中,为文班吏,掌太保印,陪从入宫。
皇后见乙辛详雅如素宦,令补笔砚吏;帝亦爱之,累迁护卫太保。
道宗即位,以乙辛先朝任使,赐汉人户四十,同知点检司事,常召决疑议,升北院同知,历枢密副使。
清宁五年,为南院枢密使,改知北院,封赵王。
九年,耶律仁先为南院枢密使,时驸马都尉萧胡睹与重元党,恶仁先在朝,奏曰:“仁先可任西北路招讨使。”
帝将从之。
乙辛奏曰:“臣新参国政,未知治体。
仁先乃先帝旧臣,不可遽离朝廷。”
帝然之。
重元乱平,拜北院枢密使,进王魏,赐匡时翊圣竭忠平乱功臣。
咸雍五年,加守太师。
诏四方有军旅,许以便宜从事,势震中外,门下馈赂不绝。
凡阿顺者蒙荐擢,忠直者被斥窜。
大康元年,皇太子始预朝政,法度修明。
乙辛不得逞,谋以事诬皇后。
后既死,乙辛不自安,又欲害太子。
乘间入奏曰:“帝与后如天地并位,中宫岂可旷?”
盛称其党驸马都尉萧霞抹之妹美而贤。
上信之,纳于宫,寻册为皇后。
时护卫萧忽古知乙辛奸状,伏桥下,欲杀之。
俄暴雨坏桥,谋不遂。
林牙萧岩寿密奏曰:“乙辛自皇太子预政,内怀疑惧,又与宰相张孝杰相附会。
恐有异图,不可使居要地。”
出为中京留守。
乙辛泣谓人曰:“乙辛无过,因谗见出。”
其党萧霞抹辈以其言闻于上。
上悔之。
无何,出萧岩寿为顺义军节度使,诏近臣议召乙辛事。
北面官属无敢言者,耶律撒剌曰:“初以萧岩寿奏出乙辛,若所言不当,宜坐以罪,若当,则不可复召。”
累谏不从。
乃复召为北院枢密使。
时皇太子以母后之故,忧见颜色。
乙辛党欣跃相庆,谗谤沸腾,忠良之士,斥逐殆尽。
乙辛因萧十三之言,夜召萧得里特谋构太子,令护卫太保耶律查剌诬告耶律撒剌等同谋立皇太子。
诏按无迹而罢。
又令牌印郎君萧讹都斡诣上诬首:“耶律查剌前告耶律撒剌等事皆实,臣亦与其谋。
本欲杀乙辛等而立太子。
臣等若不言,恐事白连坐。”
诏使鞫劾,乙辛迫令具伏。
上怒,命诛撒剌及速撒等。
乙辛恐帝疑,引数人庭诘,各令荷重校,绳系其颈,不能出气,人人不堪其酷,惟求速死。
反奏曰:“别无异辞。”
时方暑,尸不得瘗,以至地臭。
乃囚皇太子于上京,监卫者皆其党。
寻遣萧达鲁古、撒把害太子。
乙辛党大喜,聚饮数日。
上京留守萧挞得以卒闻。
上哀悼,欲召其妻,乙辛阴遣人杀之,以灭其口。
五年正月,上将出猎,乙辛奏留皇孙,上欲从之。
同知点检萧兀纳谏曰:“陛下若从乙辛留皇孙,皇孙尚幼,左右无人,愿留臣保护,以防不测。”
遂与皇孙俱行。
由是上始疑乙辛,颇知其奸。
会北幸,将次黑山之平淀,上适见扈从官属多随乙辛后,恶之,出乙辛知南院大王事。
及例削一字王爵,改王混同,意稍自安。
及赴阙入谢,帝即日遣还,改知兴中府事。
七年冬,坐以禁物鬻入外国,下有司议,法当死。
乙辛党耶律燕哥独奏当入八议,得减死论,击以铁骨朵,幽于来州。
后谋奔宋及私藏兵甲事觉,缢杀之。
乾统二年,发冢,戮其尸。
张孝杰,建州永霸县人。
家贫,好学。
重熙二十四年,擢进士第一。
清宁间,累迁枢密直学士。
咸雍初,坐误奏事,出为惠州刺史。
俄召复旧职,兼知户部司事。
三年,参知政事,同知枢密院事,加工部侍郎。
八年,封陈国公。
上以孝杰勤干,数问以事,为北府宰相。
汉人贵幸无比。
大康元年,赐国姓。
明年秋猎,帝一日射鹿三十,燕从官。
酒酣,命赋《云上于天诗》,诏孝杰坐御榻旁。
上诵《黍离》诗:“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孝杰奏曰:“今天下太平,陛下何忧?富有四海,陛下何求?”
帝大悦。
三年,群臣侍燕,上曰:“先帝用仁先、化葛,以贤智也。
朕有孝杰、乙辛,不在仁先、化葛下,诚为得人。”
欢饮至夜,乃罢。
是年夏,乙辛谮皇太子,孝杰同力相济。
及乙辛受诏按皇太子党人,诬害忠良,孝杰之谋居多。
乙辛荐孝杰忠于社稷,帝谓孝杰可比狄仁杰,赐名仁杰,乃许放海东青鹘。
六年,既出乙辛,上亦悟孝杰奸佞,寻出为武定军节度使。
坐私贩广济湖盐及擅改诏旨,削爵,贬安肃州,数年乃归。
大安中,死于乡。
乾统初,剖棺戮尸,以族产分赐臣下。
孝杰久在相位,贪货无厌,时与亲戚会饮,尝曰:“无百万两黄金,不足为宰相家。”
初,孝杰及第,诣佛寺,忽迅风吹孝杰幞头,与浮图齐,坠地而碎。
有老僧曰:“此人必骤贵,然亦不得其死。”
竟如其言。
耶律燕哥,字善宁,季父房之后。
四世祖铎稳,太祖异母弟。
父曰豁里斯,官至太师。
燕哥狡佞而敏。
清宁间,为左护卫太保。
大康初,转北面林牙。
初,耶律乙辛自中京留守复为枢密使,以燕哥为耳目,凡闻见必以告。
乙辛爱而荐之,帝亦以为贤,拜左夷离毕。
及皇太子被诬,帝遣燕哥往讯之,太子谓燕哥曰:“帝惟我一子,今为储嗣,复何求,敢为此事!公与我为昆弟行,当念无辜,达意于帝。”
祷之甚恳。
萧十三闻之,谓燕哥曰:“宜以太子言易为伏状。”
燕哥颔之,尽如所教以奏。
及太子被逐,乙辛杀害忠良,多燕哥之谋,为契丹行宫都部署。
五年夏,拜南府宰相,迁惕隐。
大安三年,为西京留守,致仕。
寿隆初,以疾卒。
萧十三,蔑古乃部人。
父铎鲁斡,历官节度使。
十三辨黠,善揣摩人意。
清宁间,以年劳迁护卫太保。
大康初,耶律乙辛复入枢府,益横恣。
时十三出入乙辛家,以朝臣不附者辄使出之,十三由宿卫迁殿前副点检。
三年夏,护卫萧忽古等谋杀乙辛,事觉下狱。
十三谓乙辛曰:“今太子犹在,臣民属心。大王素无根柢之助,复有诬皇后之怨。若太子立,王置身何地?宜熟计之。”
乙辛曰:“吾忧此久矣!”
是夜,召萧得里特谋所以构太子事。
十三计既行,寻迁殿前都点检,兼同知枢密院事。
复令萧讹都斡等诬首耶律查剌前告耶律撒剌等事皆实,诏究其事。
太子不服,别遣夷离毕耶律燕哥问太子,太子具陈所以见诬之状。
十三闻之,谓燕哥曰:“如此奏,则大事去矣,当易其辞为伏款。”
燕哥入,如十三言奏之。
上大怒,废太子。
太子将出,曰:“我何罪至是!”
十三叱令登车,遣卫卒阖车门。
是年,迁北院枢密副使,复陈阴害太子计,乙辛从之。
及乙辛出知南院大王事,亦出十三为保州统军使,卒。
乾统间,剖棺戮尸。
二子:的里得、念经,皆伏诛。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辽史-列传-卷四十-译文
奸臣上
耶律乙辛、张孝杰、耶律燕哥、萧十三。
《春秋》中记载了善恶,表扬和批评,以此来警示和奖惩。因此,司马迁、班固在传记中记载了佞幸和酷吏,欧阳修则将奸臣一起记录下来,目的是让君主知道借鉴,让臣子知道警惕。这是天地圣贤的心意,国家安危的关键,治乱的根本。
辽国自从耶律乙辛开始,有十个奸臣,他们的败国行为都足以作为教训,所以我在《传》中列举了他们。
耶律乙辛,字胡睹衮,是五院部的人。他的父亲迭剌家贫,连基本的生活用品都买不起,部人称呼他为‘穷迭剌’。当初,乙辛的母亲怀孕时,晚上梦见用手抓住一只羚羊,拔掉它的角和尾巴。醒来后占卜,术士说:‘这是好兆头。羚羊去掉角和尾巴就是王字,你将来生的儿子会做王。’等到乙辛出生时,正好在路上,没有水洗澡,车陷进车辙里,突然发现一股泉水涌出。迭剌认为这是得到儿子的吉兆,想喝酒庆祝,闻到酒香,在草丛中找到两个酒葫芦,于是向东祭拜。乙辛从小聪明机智。曾经放羊到傍晚,迭剌去看他,乙辛正在熟睡。迭剌碰了他一下,乙辛生气地说:‘你怎么突然惊醒我!我刚才梦见有人拿着日月喂我,我已经吃了月亮,正在吃太阳时醒了,可惜没吃完。’迭剌从此不再让他放羊。
等到乙辛长大,外表英俊,内心狡猾。重熙年间,担任文班吏,掌管太保印,随从进入皇宫。皇后看到乙辛文雅像平常的宦官,让他担任补笔砚吏;皇帝也喜欢他,多次升迁为护卫太保。道宗即位后,因为乙辛是先朝的旧臣,赐给他四十户汉人,同知点检司事,经常被召见决断疑议,升任北院同知,历任枢密副使。
清宁五年,担任南院枢密使,改任北院,封为赵王。九年,耶律仁先担任南院枢密使,当时驸马都尉萧胡睹与重元党派不和,讨厌仁先在朝中,上奏说:‘仁先可以担任西北路招讨使。’皇帝打算同意。乙辛上奏说:‘我新近参与国政,还不了解治理的方法。仁先是先帝的旧臣,不能突然离开朝廷。’皇帝同意了。
重元之乱平定后,乙辛被任命为北院枢密使,晋升为王魏,赐予匡时翊圣竭忠平乱功臣。咸雍五年,加封为守太师。诏令四方有军事行动,允许他们根据实际情况行事,势力震动中外,门下贿赂不断。凡是阿谀奉承的人得到提拔,忠诚正直的人被贬斥流放。
大康元年,皇太子开始参与朝政,法度严明。乙辛无法得逞,便想以事情诬陷皇后。皇后死后,乙辛内心不安,又想害死太子。他趁机上奏说:‘皇帝和皇后如同天地并列,后宫怎能空虚?’极力称赞他党羽驸马都尉萧霞抹的妹妹既美又贤。皇帝相信了他的话,将她纳入宫中,不久册封为皇后。当时护卫萧忽古知道乙辛的奸行,藏在桥下,想要杀他。突然下起暴雨,桥梁被毁,计划未能得逞。林牙萧岩寿秘密上奏说:‘乙辛自从皇太子参与朝政以来,内心充满疑虑,又与宰相张孝杰勾结。恐怕有异心,不能让他担任要职。’他被调出朝廷担任中京留守。乙辛哭着对人说:‘乙辛没有过错,因为谗言被调出。’他的党羽萧霞抹等人把他的话告诉了皇帝。皇帝后悔了。
不久,皇帝将萧岩寿调出朝廷担任顺义军节度使,下诏让近臣商议召回乙辛的事。北面官员没有人敢说话,耶律撒剌说:‘当初因为萧岩寿上奏调出乙辛,如果他说得不对,应该受到惩罚,如果他说得对,那么就不能再召回乙辛。’多次劝谏都不被采纳。于是又召回乙辛担任北院枢密使。
当时皇太子因为母亲的原因,忧虑的表情显露出来。乙辛的党羽们欢欣鼓舞,诽谤之声四起,忠诚良臣几乎都被驱逐。乙辛听信萧十三的话,夜晚召见萧得里特密谋陷害太子,让护卫太保耶律查剌诬告耶律撒剌等人密谋立皇太子。皇帝下诏调查,没有发现任何证据,便停止了调查。又让牌印郎君萧讹都斡向皇帝诬告:‘耶律查剌之前告发耶律撒剌等人的事都是真的,我也参与了他们的密谋。我们本来想杀掉乙辛等人,立太子为帝。如果我们不说,恐怕事情败露后我们会受到连累。’皇帝下诏进行调查,乙辛逼迫他们承认。皇帝愤怒,下令诛杀撒剌和速撒等人。乙辛担心皇帝怀疑,带领几个人在朝廷上审问,让他们戴着沉重的枷锁,绳子系在脖子上,无法呼吸,每个人都忍受不了这种酷刑,只求速死。他们反而上奏说:‘我们没有其他话要说。’当时正值夏天,尸体无法埋葬,以至于地面上都散发出臭味。于是将皇太子囚禁在上京,看守者都是他的党羽。不久,派遣萧达鲁古、撒把杀害太子。乙辛的党羽们非常高兴,聚集饮酒数日。上京留守萧挞得以死讯上报。皇帝悲伤哀悼,想要召回太子的妻子,乙辛暗中派人杀了她,以灭口。
五年正月,皇帝准备出猎,乙辛上奏请求留下皇孙,皇帝打算同意。同知点检萧兀纳劝谏说:‘陛下如果同意乙辛留下皇孙,皇孙年纪尚小,身边没有人,希望留下我保护他,以防不测。’于是他和皇孙一起出行。从此皇帝开始怀疑乙辛,逐渐了解了他的奸行。正逢皇帝北巡,将要到达黑山之平淀,皇帝恰好看到随从官员大多跟在乙辛后面,对他产生了厌恶,将他调出朝廷担任南院大王事。等到按照惯例削去一个字王爵,改封为混同王,他的心情稍微安定了一些。等到他前往朝廷谢恩,皇帝当天就让他返回,改任兴中府事。七年冬天,因为出售禁止物品给外国,被下放到官府讨论,按照法律应当处死。乙辛的党羽耶律燕哥单独上奏说应当按照八议制度处理,得以减免死罪,用铁棍击打,囚禁在来州。后来他密谋逃往宋朝和私藏兵器的事情被发现,被勒死。
张孝杰,是建州永霸县人。家境贫寒,喜欢学习。重熙二十四年,考中进士第一名。清宁年间,多次升迁为枢密直学士。咸雍初年,因为误报事情,被调出朝廷担任惠州刺史。不久召回,恢复原职,兼管户部司事。三年,担任参知政事,同知枢密院事,加封工部侍郎。八年,封为陈国公。皇帝因为孝杰勤勉能干,多次询问他事情,任命他为北府宰相。汉人中的显贵无人能比。大康元年,赐给他国姓。第二年秋天狩猎,皇帝一天射杀三十只鹿,燕从官。酒喝得畅快时,命令他作《云上于天》诗,皇帝坐在御榻旁边。皇帝朗诵《黍离》诗:‘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孝杰上奏说:‘现在天下太平,陛下有什么可忧虑的?拥有四海,陛下还有什么可追求的?’皇帝非常高兴。
三年,群臣陪伴皇帝宴饮,皇帝说:‘先帝任用仁先、化葛,是因为他们贤能智慧。我有孝杰、乙辛,不亚于仁先、化葛,确实是得到了贤人。’欢饮到深夜才结束。
这年夏天,乙辛诬陷皇太子,孝杰与他共同努力。等到乙辛受命调查皇太子党羽,诬陷忠良,孝杰的阴谋占了很大一部分。乙辛推荐孝杰忠于国家,皇帝说孝杰可以比得上狄仁杰,赐给他名字仁杰,于是允许他放飞海东青鹘。
六年,乙辛被罢免后,皇帝也意识到了孝杰的奸诈,不久将他调出朝廷担任武定军节度使。因为私自贩卖广济湖的盐和擅自更改诏令,被削去爵位,贬为安肃州,几年后才得以返回。大安年间,他在家乡去世。乾统初年,挖掘他的坟墓,斩首他的尸体。
孝杰长期担任相位,贪婪无厌,经常与亲戚聚会饮酒,曾经说:‘没有百万两黄金,不足以成为宰相的家。’起初,孝杰考中进士后,去寺庙拜佛,突然一阵疾风吹落了他的头巾,与佛像一样高,掉在地上摔碎了。一位老僧说:‘这个人必定会迅速显贵,但也不会有好死。’最终果然如老僧所言。
耶律燕哥,字善宁,是季父房的后代。四世祖是铎稳,太祖的异母弟弟。父亲名叫豁里斯,官至太师。燕哥狡猾而机智。清宁年间,担任左护卫太保。大康初年,转任北面林牙。起初,耶律乙辛从中京留守复任枢密使,任命燕哥为耳目,所有听到看到的事情都向他报告。乙辛喜欢他并推荐他,皇帝也认为他贤能,任命他为左夷离毕。等到皇太子被诬陷,皇帝派燕哥去审问,太子对燕哥说:‘皇帝只有我一个儿子,如今是储君,还有什么可求的,竟敢做这样的事情!你与我如同兄弟,应当考虑到我是无辜的,向皇帝传达我的意思。’太子非常诚恳地祈祷。萧十三听说后,对燕哥说:‘你应该把太子的话改为伏状。’燕哥点头,完全按照萧十三的教导上奏。等到太子被驱逐,乙辛杀害忠良,很多是燕哥的计谋,他被任命为契丹行宫都部署。五年夏天,被任命为南府宰相,后来又调任惕隐。大安三年,担任西京留守,退休。寿隆初年,因病去世。
萧十三,是蔑古乃部人。父亲是铎鲁斡,历任节度使。十三聪明机智,善于揣摩人意。清宁年间,因年功被提升为护卫太保。大康初年,耶律乙辛再次进入枢府,更加蛮横。当时萧十三出入乙辛家,对那些不依附乙辛的朝臣就让他们离开,萧十三因此从宿卫升迁为殿前副点检。三年夏天,护卫萧忽古等人谋杀乙辛,事情败露后被捕入狱。萧十三对乙辛说:‘现在太子还在,臣民都心向太子。大王素来没有坚实的支持,再加上对皇后的诬陷之怨。如果太子即位,大王将置身何处?应该仔细考虑。’乙辛说:‘我对此已经忧虑很久了!’那天晚上,乙辛召见萧得里特商议如何陷害太子。萧十三的计划实施后,不久被提升为殿前都点检,兼同知枢密院事。又命令萧讹都斡等人诬告耶律查剌之前告发耶律撒剌等人的事情都是真的,皇帝下诏追查此事。太子不服,另外派遣夷离毕耶律燕哥审问太子,太子详细陈述了自己被诬陷的情况。萧十三听说后,对燕哥说:‘如果这样上奏,大事就完了,你应该改变措辞为伏款。’燕哥进宫后,按照萧十三的指示上奏。皇帝非常愤怒,废黜了太子。太子即将被带走时,说:‘我有什么罪过到这个地步!’萧十三喝令他上车,派卫兵关闭车门。这一年,萧十三被提升为北院枢密副使,再次陈述了陷害太子的阴谋,乙辛采纳了他的建议。等到乙辛出知南院大王事,萧十三也被派为保州统军使,最终去世。乾统年间,被剖棺戮尸。有两个儿子:的里得、念经,都被处死。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辽史-列传-卷四十-注解
春秋:《春秋》是中国古代的一部编年体史书,由孔子编纂,记录了从鲁隐公元年到鲁哀公十四年间的历史事件,以其褒贬善恶著称,对后世史书写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褒贬:指对人物或事件进行赞扬或批评,这里指《春秋》对人物和事件的评价。
佞幸:指谄媚取宠的人,这里指那些善于拍马屁、迎合上级的人。
酷吏:指执法严酷、残忍的官吏。
鉴:借鉴,引申为以历史为鉴,从历史中吸取教训。
迁、固:指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和东汉史学家班固,分别著有《史记》和《汉书》,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史学著作。
天地圣贤之心:指天地间圣贤的智慧和品德。
国家安危之机:指国家的安全和危机所在的关键。
治乱之原:指国家治理和混乱的根源。
辽:指辽朝,是中国历史上由契丹族建立的封建王朝。
耶律乙辛:辽朝的权臣,以奸诈著称。
胡睹衮:耶律乙辛的字。
五院部:耶律乙辛的出生地。
迭剌:耶律乙辛的父亲。
羖羊:雄性山羊。
占之:占卜,预测未来。
术者:占卜者,即算命先生。
路:道路。
涌泉:涌出的泉水。
文班吏:文职官员。
太保:官职,掌管国家礼仪。
道宗:辽朝的皇帝,耶律乙辛在其朝为官。
南院枢密使:辽朝的官职,掌管军事。
北院同知:辽朝的官职,掌管行政。
枢密副使:辽朝的官职,辅佐枢密使处理军国大事。
南院大王:辽朝的官职,掌管边疆地区。
萧十三:耶律乙辛的党羽。
皇太子:辽朝的皇位继承人。
驸马都尉:皇帝女婿的官职。
萧岩寿:辽朝的大臣,曾上奏弹劾耶律乙辛。
中京留守:辽朝的官职,掌管中京地区的行政。
北面官属:辽朝的北方官员。
阿顺:迎合上级,阿谀奉承。
法度:法律制度。
咸雍:辽朝的一个年号。
匡时翊圣竭忠平乱功臣:辽朝的一种荣誉称号。
守太师:辽朝的官职,掌管国家礼仪。
便宜从事:指可以灵活处理事务。
馈赂:贿赂,行贿。
法当死:根据法律应当处死。
八议:古代法律中的一种减免刑罚的规定。
铁骨朵:一种刑具,用于惩罚犯人。
来州:辽朝的一个州名。
国姓:赐予汉人贵族的姓氏。
《云上于天诗》:一首诗的名称。
《黍离》诗:《诗经》中的一首诗,表达了对国家衰败的忧虑。
狄仁杰:唐代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以忠诚正直著称。
海东青鹘:一种珍稀的鸟类,这里指珍贵的礼物。
武定军节度使:辽朝的官职,掌管军事。
广济湖盐:一种盐的名称。
安肃州:辽朝的一个州名。
剖棺戮尸:指死后被挖坟掘墓,尸体被示众,是古代对罪大恶极者的惩罚方式。
相位:指宰相的职位,宰相是古代中国朝廷中的高级官员,负责辅助皇帝处理国家大事。
贪货无厌:形容极其贪婪,永不满足。
会饮:聚会饮酒,指与亲戚朋友一起饮酒作乐。
百万两黄金:指极多的财富,两是古代的重量单位,一百万两黄金在当时是非常巨大的财富。
及第:指科举考试中通过,成为进士。
佛寺:指佛教寺院,是佛教徒修行和供奉的场所。
浮图:指佛塔,是佛教建筑,用于供奉佛像。
骤贵:指突然变得富贵。
枢密使:古代官职,掌管军事,相当于现代的国防部长。
耳目:比喻能随时报告情况的人。
夷离毕:古代官职,掌管司法和监察。
储嗣:指皇位继承人。
狡佞而敏:形容人狡猾、阴险且机智。
左护卫太保:古代官职,负责宫廷的保卫工作。
北面林牙:古代官职,负责北方边疆事务。
枢府:指枢密院,是古代掌管军事的最高机构。
诬:指诬陷,无中生有地指责他人。
宿卫:指宫廷的保卫工作。
殿前副点检:古代官职,负责宫廷的警卫工作。
殿前都点检:古代官职,负责宫廷的警卫工作,是殿前副点检的上级。
同知枢密院事:古代官职,协助枢密使处理事务。
伏状:指承认错误的书面材料。
北院枢密副使:古代官职,负责北方军事的副手。
阴害:指暗中陷害。
南院大王事:古代官职,负责南方边疆事务。
保州统军使:古代官职,负责保州的军事事务。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辽史-列传-卷四十-评注
孝杰久在相位,贪货无厌,时与亲戚会饮,尝曰:‘无百万两黄金,不足为宰相家。’初,孝杰及第,诣佛寺,忽迅风吹孝杰幞头,与浮图齐,坠地而碎。有老僧曰:‘此人必骤贵,然亦不得其死。’竟如其言。
此段文字通过孝杰的贪财和佛寺中的异象,展示了因果报应的观念。孝杰的贪财无厌,不仅反映了当时官场腐败的现象,也暗示了他将来的不幸。佛寺中的异象,老僧的预言,都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常见的寓意手法,用以警示世人善恶有报的道理。
耶律燕哥,字善宁,季父房之后。四世祖铎稳,太祖异母弟。父曰豁里斯,官至太师。燕哥狡佞而敏。清宁间,为左护卫太保。大康初,转北面林牙。
此段文字介绍了耶律燕哥的出身和经历,突出了他的狡猾和敏捷。通过对其家族背景的描述,展现了辽代官场的世袭传统。燕哥的官职变迁,则反映了辽代官场的流动性。
初,耶律乙辛自中京留守复为枢密使,以燕哥为耳目,凡闻见必以告。乙辛爱而荐之,帝亦以为贤,拜左夷离毕。
此段文字讲述了耶律乙辛与耶律燕哥的关系,揭示了权力斗争中的人际关系。乙辛利用燕哥作为耳目,表明了当时官场中权力与信任的复杂关系。
及皇太子被诬,帝遣燕哥往讯之,太子谓燕哥曰:‘帝惟我一子,今为储嗣,复何求,敢为此事!公与我为昆弟行,当念无辜,达意于帝。’祷之甚恳。
此段文字描绘了太子被诬陷时的无助和绝望,以及他对燕哥的信任。太子的言辞中充满了对父亲的忠诚和对燕哥的期望,反映了辽代皇室内部的关系。
萧十三闻之,谓燕哥曰:‘宜以太子言易为伏状。’燕哥颔之,尽如所教以奏。
此段文字展示了萧十三的机智和权谋,他利用燕哥的影响力,改变了对太子的指控,反映了当时官场中权谋斗争的残酷。
上大怒,废太子。太子将出,曰:‘我何罪至是!’十三叱令登车,遣卫卒阖车门。
此段文字描绘了太子被废的情景,太子在绝望中的呼喊,以及萧十三的冷酷无情,反映了辽代官场中的权力斗争和皇权至上的观念。
是年,迁北院枢密副使,复陈阴害太子计,乙辛从之。
此段文字讲述了萧十三在官场上的升迁和权谋,他利用乙辛的力量,继续推进对太子的迫害,展现了辽代官场中权谋斗争的残酷。
及乙辛出知南院大王事,亦出十三为保州统军使,卒。
此段文字说明了乙辛和萧十三的结局,乙辛的出知南院大王事,萧十三的保州统军使,以及他们的死亡,都反映了辽代官场中权力斗争的残酷。
乾统间,剖棺戮尸。二子:的里得、念经,皆伏诛。
此段文字描述了萧十三及其家族的悲惨结局,剖棺戮尸是对其生前罪行的极端惩罚,而其子女的伏诛则是对其家族的彻底毁灭,反映了辽代官场中权力的绝对性和残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