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辽史-列传-卷五

作者: 沈括(1031年-1095年),北宋著名的政治家、科学家、文学家、史学家,辽史的主要编撰者之一。他在自然科学、文学与历史学等多个领域都有杰出的贡献,尤其在数学、物理学和天文学方面。

年代:成书于宋代(约11世纪)。

内容简要:《辽史》是宋代史学家所编写的关于契丹辽朝历史的史书,详细记录了辽朝的兴衰历程。书中内容涉及辽朝的建立、政治制度、军事、外交、经济等方面。辽朝是中国历史上继唐朝后的一个强大政权,辽史不仅记载了辽朝的历代帝王与重要事件,还涉及了辽朝与宋朝、金朝等其他朝代的互动。通过对辽朝历史的详细阐述,《辽史》为后世研究契丹文化、政治制度、经济社会等提供了宝贵的文献。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辽史-列传-卷五-原文

耶律觌烈(羽之) 耶律铎 臻(古 突吕不) 王郁 耶律图鲁窘

耶律觌烈,字兀里轸,六院部蒲古只夷离堇之后。

父偶思,亦为夷离堇。

初,太祖为于越时,觌烈以谨愿宽恕见器使。

既即位,兄曷鲁典宿卫,以故觌烈入侍帷幄,与闻政事。

神册三年,曷鲁薨,命觌烈为迭剌部夷离堇,属以南方事。

会讨党项,皇太子为先锋,觌烈副之。

军至天德、云内,分道并进。

觌烈率偏师渡河力战,斩获甚众。

天赞初,析迭剌部为北、南院,置夷离堇。

时大元帅率师由古北口略燕地,觌烈徇山西,所至城堡皆下,太祖嘉其功,锡赉甚厚。

从伐渤海,拔扶余城,留觌烈与寅底石守之。

天显二年,留守南京。

十年卒,年五十六。

弟羽之。

羽之,小字兀里,字寅底哂。

幼豪爽不群,长嗜学,通诸部语。

太祖经营之初,多预军谋。

天显元年,渤海平,立皇太子为东丹王,以羽之为中台省右次相。

时人心未安,左大相迭剌不逾月薨,羽之莅事勤恪,威信并行。

太宗即位,上表曰:‘我大圣天皇始有东土,择贤辅以抚斯民,不以臣愚而任之,国家利害,敢不以闻。’

渤海昔畏南朝,阻险自卫,居忽汗城。

今去上京辽邈,既不为用,又不罢戍,果何为哉?

先帝因彼离心,乘衅而动,故不战而克。

天授人与,彼一时也。

遗种浸以蕃息,今居远境,恐为后患。

梁水之地,乃其故乡,地衍土活,有木铁盐鱼之利。

乘其微弱,徙还其民,万世长策也。

彼得故乡,又获木铁盐鱼之饶,必安居乐业。

然后选徒以翼吾左,突厥、党项、室韦夹辅吾右,可以坐制南邦,混一天下,成圣祖未集之功,贻后世无疆之福。’

表奏,帝嘉纳之。

是岁,诏徙东丹国民于梁水,时称其善。

人皇王奔唐,羽之镇抚国人,一切如故。

以功加守太傅,迁中台省左相。

会同初,以册礼赴阙,加特进。

表奏左次相渤海苏贪墨不法事,卒。

子和里,终东京留守。

耶律铎臻,字敌辇,六院部人。

祖蒲古只,遥辇氏时再为本部夷离堇。

耶律狼德等既害玄祖,暴横益肆。

蒲古只以计诱其党,悉诛夷之。

铎臻幼有志节,太祖为于越,常居左右。

后即位,梁人遣使求辕轴材,太祖难之。

铎臻曰:‘梁名求材,实觇吾轻重。宜答曰:‘材之所生,必深山穷谷,有神司之,须白鼻赤驴祷祠,然后可伐。’如此,则其语自塞矣。’

已而果然。

天赞三年,将伐渤海,铎臻谏曰:‘陛下先事渤海,则西夏必蹑吾后。请先西讨,庶无后顾忧。’

太祖从之。

及淳钦皇后称制,恶铎臻,囚之,誓曰:‘铁锁朽,当释汝!’

既而召之,使者欲去锁,铎臻辞曰:‘铁未朽,可释乎?’

后闻,嘉叹,趣召释之。

天显二年卒。

弟古、突吕不。

古,字涅剌昆,初名霞马葛。

太祖为于越,尝从略地山右。

会李克用于云州,古侍,克用异之曰:‘是儿骨相非常,不宜使在左右。’

以故太祖颇忌之。

时方西讨,诸弟乱作,闻变,太祖问古与否,曰无。

喜曰:‘吾无患矣!’趣召古议。

古陈殄灭之策,后皆如言,以故锡赉甚厚。

神册末,南伐,以古佐右皮室详稳老古,与唐兵战于云碧店,老古中流矢,伤甚,太祖疑古阴害之。

古知上意,跪曰:‘陛下疑臣耻居老古麾下耶?及今老古在,请遣使问之。’

太祖使问老古,对曰:‘臣于古无可疑者。’

上意乃释。

老古卒,遂以古为右皮室详稳。

既卒,太祖谓左右曰:‘古死,犹长松自倒,非吾伐之也。’

突吕不,字铎衮,幼聪敏嗜学。

事太祖见器重。

及制契丹大字,突吕不赞成为多。

未几,为文班林牙,领国子博士、知制诰。

明年,受诏撰决狱法。

太祖略燕,诏与皇太子及王郁攻定州。

师还至顺州,幽州马步军指挥使王千率众来袭,突吕不射其马踬,擒之。

天赞二年,皇子尧骨为大元帅,突吕不为副,既克平州,进军燕、赵,攻下曲阳、北平。

至易州,易人来拒,逾濠而阵。

李景章出降,言城中人无斗志。

大元帅将修攻具,突吕不谏曰:‘我师远来,人马疲惫,势不可久留。’

乃止。

军还,大元帅以其谋闻,太祖大悦,赐赉优渥。

车驾西征,突吕不与大元帅为先锋,伐党项有功,太祖犒师水精山。

大元帅东归,突吕不留屯西南部,复讨党项,多获而还。

太祖东伐,大諲歙降而复叛,攻之,突吕不先登。

渤海平,承诏铭太祖功德于永兴殿壁。

班师,已下州郡往往复叛,突吕不从大元帅攻破之。

淳钦皇后称制,有飞语中伤者,后怒,突吕不惧而亡。

太宗知其无罪,召还。

天显三年,讨乌古部,俘获甚众。

伐唐,以突吕不为左翼,攻唐军霞沙寨,降之。

十一年,送晋主石敬瑭入洛。

及大册,突吕不总礼仪事,加特进检校太尉。

会同五年卒。

王郁,京兆万年人,唐义武军节度使处直之孽子。

伯父处存镇义武,卒,三军推其子郜袭,处直为都知兵马使。

光化三年,梁王朱全忠攻定州,郜遣处直拒于沙河。

兵败,入城逐郜,郜奔太原。

乱兵推处直为留后,遣人请事梁王。

梁与晋王克用绝好,表处直为义武军节度使。

初,郜之亡也,郁从之。

晋王克用妻以女,用为新州防御使。

处直料晋必讨张文礼,镇亡,则定不独存,益自疑。

阴使郁北导契丹入塞,以牵晋兵,且许为嗣。

郁自奔晋,常恐失父心,得使,大喜。

神册六年,奉表送款,举室来降,太祖以为养子。

未几,郁兄都囚父,自为留后,帝遣郁从皇太子讨之。

至定州,都坚壁不出,掠居民而还。

明年,从皇太子攻镇州,遇唐兵于定州,破之。

天赞二年秋,郁及阿古只略地燕、赵,攻下磁窑务。

从太祖平渤海,战有功,加同政事门下平章事,改崇义军节度使。

太祖崩,郁与妻会葬,其妻泣诉于淳钦皇后,求归乡国,许之。

郁奏曰:‘臣本唐主之婿,主已被弑,此行夫妻岂能相保?愿常侍太后。’

后喜曰:‘汉人中,惟王郎最忠孝。’以太祖尝与李克用约为兄弟故也。

寻加政事令。

还宜州,卒。

耶律图鲁窘,字阿鲁隐,肃祖子洽瑽之孙,勇而有谋略。

太宗立晋之役,其父敌鲁古为五院夷离堇,殁于兵,帝即以其职授图鲁窘。

会同元年,改北院大王,尝屏左右与议大事,占对合上意。

从讨石重贵,杜重威拥十万余众拒滹沱桥,力战数日,不得进。

帝曰:‘两军争渡,人马疲矣,计安出?’

诸将请缓师,为后图,帝然之。

图鲁窘厉色进曰:‘臣愚窃以为陛下乐于安逸,则谨守四境可也;既欲扩大疆宇,出师远攻,讵能无廑圣虑。若中路而止,适为贼利,则必陷南京,夷属邑。若此,则争战未已,吾民无奠枕之期矣。且彼步我骑,何虑不克!况汉人足力弱而行缓,如选轻锐骑先绝其饷道,则事蔑不济矣。’

帝喜曰:‘国强则其人贤,海巨则其鱼大。’

于是塞其饷道,数出师以牵挠其势,重威果降如言。

以功获赐甚厚。

明年春,卒军中。

论曰:神册初元,将相大臣拔起风尘之中,翼扶王运,以任职取名者,固一时之材,亦由太祖推诚御下,不任独断,用能总揽群策而为之用欤!

其投天隙而列功庸,至有心腹、耳目、手足之喻,岂偶然哉!

讨党项,走敌鲁,平剌葛,定渤海,功亦伟矣。

若默记治狱不冤,颇德持论不挠,延徽立经陈纪,绍勋秉节而死,图鲁窘料敌制胜,岂器博者无近用,道长者其功远欤?

称为佐命,固宜。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辽史-列传-卷五-译文

耶律觌烈(羽之),耶律铎,臻(古,突吕不),王郁,耶律图鲁窘。

耶律觌烈,字兀里轸,是六院部蒲古只夷离堇的后代。他的父亲偶思,也是夷离堇。最初,太祖担任于越时,觌烈因为谨慎、宽恕而被重用。即位后,他的哥哥曷鲁负责宿卫,因此觌烈得以进入宫廷侍奉,参与政事。神册三年,曷鲁去世,觌烈被任命为迭剌部夷离堇,负责南方事务。在讨伐党项时,皇太子担任先锋,觌烈作为副将。军队到达天德、云内后,分道并进。觌烈率领偏师渡河作战,斩杀和俘虏了很多敌人。天赞初年,将迭剌部分为北、南院,设立夷离堇。当时大元帅率领军队从古北口进攻燕地,觌烈在山西征讨,所到之处城堡都被攻下,太祖赞扬了他的功绩,给予了丰厚的赏赐。在攻打渤海时,攻下扶余城,留下觌烈和寅底石守卫。天显二年,留守南京。十年去世,享年五十六岁。弟弟羽之。

羽之,小字兀里,字寅底哂。他年幼时豪爽不羁,长大后热爱学习,通晓各部语言。太祖经营初期,他多次参与军谋。天显元年,渤海平定后,立皇太子为东丹王,任命羽之为中台省右次相。当时人心未定,左大相迭剌不久后去世,羽之勤勉严谨,威信并重。太宗即位后,羽之上表说:‘大圣天皇最初拥有东土,选择贤能辅佐来安抚百姓,不因为我愚钝而任用我,国家利害,我敢不直言。渤海过去畏惧南朝,凭借险要自卫,居住在忽汗城。现在距离上京辽远,既不为我所用,也不撤除守军,究竟是为了什么?先帝利用他们的离心,趁势而动,所以未战而胜。天授人与,那是一时的机遇。遗种逐渐繁衍,现在居住在偏远之地,恐怕会成为后患。梁水之地,是他们的故乡,土地肥沃,有木、铁、盐、鱼之利。趁他们弱小,迁回他们的百姓,这是万世长策。他们得到故乡,又获得木、铁、盐、鱼的富饶,必能安居乐业。然后选拔人才来辅佐我国左翼,突厥、党项、室韦夹辅我国右翼,可以坐制南邦,统一天下,成就圣祖未完成的事业,给后世留下无尽的福祉。’表奏后,皇帝赞赏并采纳了他的建议。这一年,皇帝下诏将东丹国民迁至梁水,当时人们都称赞他做得好。人皇王逃到唐朝,羽之安抚国人,一切如旧。因功被封为守太傅,升任中台省左相。会同初年,他因册封礼前往朝廷,被封为特进。上奏左次相渤海苏贪墨不法的事,去世。儿子和里,最终担任东京留守。

耶律铎臻,字敌辇,是六院部人。他的祖父蒲古只,在遥辇氏时期两次担任本部夷离堇。耶律狼德等人谋害了玄祖,暴虐更加肆无忌惮。蒲古只用计策诱捕他们的党羽,将他们全部诛杀。铎臻年幼时就很有志节,太祖担任于越时,他常在太祖身边。后来太祖即位,梁人派遣使者请求辕轴木材,太祖感到为难。铎臻说:‘梁人名义上是请求木材,实际上是试探我们的实力。我们应该回答说:“木材生长在深山穷谷,有神灵掌管,必须用白鼻赤驴进行祭祀,然后才能砍伐。”这样,他们的要求就会自行消失。’结果果然如此。天赞三年,将要攻打渤海,铎臻劝谏说:“陛下如果先攻打渤海,西夏必定会趁虚而入。请先向西讨伐,以免有后顾之忧。”太祖采纳了他的建议。等到淳钦皇后称制,她厌恶铎臻,将他囚禁,发誓说:“铁锁腐烂,我就放你!”不久后又召见了他,使者想要解开锁,铎臻推辞说:“铁还未腐烂,怎么能解开?”皇后听说后,赞赏并立即召他释放。天显二年去世。弟弟古、突吕不。

古,字涅剌昆,原名霞马葛。太祖担任于越时,他曾经跟随太祖攻占山右地区。在李克用驻扎云州时,古在太祖身边,李克用对他感到惊奇,说:‘这孩子骨相非凡,不应该留在身边。’因此太祖对他有些忌惮。当时正准备向西讨伐,诸弟作乱,听到变故,太祖询问古是否在场,他回答说不在。太祖高兴地说:‘我没有忧患了!’急忙召见古商议。古提出了消灭叛乱的策略,后来都如他所言,因此得到了丰厚的赏赐。神册末年,南伐,古作为右皮室详稳老古的助手,与唐军在云碧店交战,老古被流箭射中,伤势严重,太祖怀疑古暗中加害他。古知道皇帝的心意,跪下说:‘陛下怀疑我耻于在老古麾下吗?现在老古还在,请派人去问他。’太祖派人去问老古,老古回答说:‘我对古没有任何怀疑。’皇帝的心意才得以释然。老古去世后,古被任命为右皮室详稳。去世后,太祖对身边的人说:‘古死了,就像长松树自己倒下,不是我砍伐的。’

突吕不,字铎衮,年幼时聪明敏捷,热爱学习。侍奉太祖时受到器重。在制定契丹大字时,突吕不给予了大力支持。不久后,担任文班林牙,领国子博士、知制诰。第二年,受命撰写决狱法。太祖进攻燕地,下诏与皇太子及王郁攻打定州。军队返回至顺州时,幽州马步军指挥使王千率领部队袭击,突吕不射马使其摔倒,并擒获了他。天赞二年,皇子尧骨担任大元帅,突吕不作为副将,攻下平州后,进军燕、赵,攻下曲阳、北平。到达易州时,易州人前来抵抗,越过护城河布阵。李景章出降,说城中人没有斗志。大元帅准备修造攻城器械,突吕不劝谏说:‘我们军队远来,人马疲惫,形势不能久留。’于是停止进攻。军队返回时,大元帅将他的建议报告给太祖,太祖非常高兴,给予了优厚的赏赐。车驾西征时,突吕不与大元帅作为先锋,攻打党项有功,太祖在水晶山犒赏军队。大元帅东归,突吕不留驻西南部,再次讨伐党项,大获全胜而归。太祖东征,大諲歙投降后又叛变,突吕不率先攻城。渤海平定后,承皇帝之命,在永兴殿壁上铭刻太祖的功德。班师回朝后,已攻下的州郡常常再次叛变,突吕不与大元帅攻破它们。淳钦皇后称制时,有流言中伤他,皇后大怒,突吕不害怕而亡。太宗知道他没有罪,召回他。天显三年,讨伐乌古部,俘虏了很多敌人。攻打唐朝时,突吕不作为左翼,攻打唐军霞沙寨,并使其投降。十一年,护送晋主石敬瑭进入洛阳。在大册封时,突吕不负责总礼仪事务,被封为特进检校太尉。会同五年去世。

王郁,是京兆万年人,是唐义武军节度使王处直的儿子。他的伯父王处存镇守义武,去世后,三军推举他的儿子王郜继承职位,王处直担任都知兵马使。光化三年,梁王朱全忠攻打定州,王郜派遣王处直在沙河抵抗。战败后,王处直进入城中驱逐王郜,王郜逃往太原。叛乱的士兵推举王处直为留后,派人向梁王请示。梁王与晋王李克用断绝友好关系,上表推举王处直为义武军节度使。起初,王郜逃亡时,王郁跟随他。晋王李克用将女儿嫁给他,任命他为新州防御使。王处直预料晋王一定会讨伐张文礼,镇守的地方灭亡,那么定州就不会独自存在,因此更加怀疑自己。他暗中派遣王郁北导契丹人塞,以牵制晋军,并且答应将王郁立为继承人。王郁自逃奔晋国以来,一直担心失去父亲的心,得到这个任命后非常高兴。神册六年,王郁上表归顺,全家人前来投降,太祖将他收为养子。不久,王郁的哥哥王都囚禁了父亲,自己担任留后,皇帝派遣王郁跟随皇太子讨伐他。到达定州后,王都坚守不出,抢掠居民后返回。第二年,王郁跟随皇太子攻打镇州,在定州遇到唐军,将其击败。天赞二年秋天,王郁和阿古只攻占燕、赵地区,攻下磁窑务。跟随太祖平定渤海,战功显赫,被封为同政事门下平章事,改任崇义军节度使。太祖去世后,王郁与妻子一同参加葬礼,他的妻子在淳钦皇后面前哭泣诉说,请求返回故乡,皇后答应了她。王郁上奏说:“我本是唐朝皇帝的女婿,皇帝已经被杀害,这次夫妻俩怎么可能互相保护?我希望能够常侍太后。”皇后高兴地说:“在汉人中,只有王郎最忠诚孝顺。”这是因为太祖曾经与李克用结为兄弟的缘故。不久后,王郁被任命为政事令。回到宜州后去世。

耶律图鲁窘,字阿鲁隐,是肃祖耶律洽的孙子,既勇敢又有谋略。太宗立晋王的战役中,他的父亲耶律敌鲁古担任五院夷离堇,在战斗中去世,皇帝立即将他的职位授予耶律图鲁窘。会同元年,改任北院大王,曾经屏退左右,与皇帝商议大事,他的意见符合皇帝的心意。跟随皇帝讨伐石重贵,杜重威率领十多万人马在滹沱桥抵抗,激战数日,无法前进。皇帝说:“两军争渡,人马疲惫,该怎么办?”众将请求缓兵,等待以后的机会,皇帝同意了。耶律图鲁窘严肃地说:“我私下认为陛下喜欢安逸,那么谨守四境就可以了;既然想要扩大疆域,出兵远攻,怎能不劳神费心。如果在半路停止,正好给敌人带来便利,那么他们一定会攻陷南京,占领属邑。如果这样,战争就不会结束,我们的百姓就没有安枕无忧的时候了。而且他们是步兵,我们是骑兵,有什么可担心的!何况汉人脚力弱,行进缓慢,如果选择轻装精锐的骑兵先切断他们的粮道,那么事情就没有不成功的。”皇帝高兴地说:“国家强大,其人就会贤能;海大,其中的鱼就会大。”于是堵塞了敌人的粮道,多次出兵牵制敌人,杜重威果然如他所言投降。因功受到丰厚的赏赐。第二年春天,在军中去世。

评论说:神册初年,将相大臣从风尘之中崛起,扶持王运,那些通过任职获得名望的人,固然是一时的英才,这也得益于太祖真诚对待下属,不独断专行,能够总揽群策群力。他们投奔天隙,建立功勋,被称为心腹、耳目、手足,这难道是偶然的吗?讨伐党项,驱逐敌鲁,平定剌葛,安定渤海,功绩巨大。如果默默记着治狱不冤,坚持论点不屈,延徽立下法纪,绍勋坚持节操而死,耶律图鲁窘料敌制胜,难道器量广博的人就没有近用之才,道德高尚的人功绩就遥远吗?被称为辅佐朝政,确实是应该的。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辽史-列传-卷五-注解

耶律觌烈:耶律觌烈是辽朝的一位重要将领,字羽之,是六院部蒲古只夷离堇的后人。他在辽太祖时期因谨慎宽恕而受到器重,后来成为迭剌部夷离堇,参与多次军事行动。

耶律铎:耶律铎臻,字敌辇,是辽朝的将领,六院部人。他的祖父蒲古只曾在遥辇氏时期担任本部夷离堇。耶律铎臻以智谋和忠诚著称。

臻:臻在此指耶律铎臻,是辽朝的将领。

王郁:王郁是辽朝的一位将领,与耶律图鲁窘一同参与军事行动。

耶律图鲁窘:辽朝将领,字阿鲁隐。

夷离堇:夷离堇是辽朝官职,相当于部族的首领或军事指挥官。

于越:于越是辽朝的一种官职,地位较高,相当于宰相。

迭剌部:迭剌部是辽朝的一个部族。

党项:古代北方民族,后成为西夏的建立者。

天德:天德是辽朝的一个地名。

云内:云内是辽朝的一个地名。

神册三年:神册三年是辽朝的一个年号,对应公元918年。

天赞初:天赞初是辽朝的一个年号,对应公元927年。

古北口:古北口是辽朝的一个关口,位于今天的北京市密云区。

燕地:燕地指的是今天的北京地区。

扶余城:扶余城是辽朝时期的一个城池。

南京:南京是辽朝的一个都城,位于今天的北京。

东丹王:东丹王是辽朝的一个封号,指辽朝的皇太子。

中台省:中台省是辽朝的一个官署。

右次相:右次相是辽朝的一个官职。

迭剌:迭剌是辽朝的一个部族。

渤海:古代东北亚的一个国家,辽朝曾对其进行征服。

扶余:扶余是辽朝时期的一个城池。

天显二年:天显二年是辽朝的一个年号,对应公元927年。

梁水:梁水是辽朝时期的一个地名。

人皇王:人皇王是辽朝的一个封号,指辽朝的皇帝。

唐:唐指的是唐朝,是辽朝时期的一个邻国。

太傅:太傅是辽朝的一个官职,是一种尊贵的官职。

中台省左相:中台省左相是辽朝的一个官职。

会同初:会同初是辽朝的一个年号,对应公元938年。

特进:特进是辽朝的一个官职,表示特殊的进爵。

知制诰:知制诰是辽朝的一个官职,负责撰写制诰。

决狱法:决狱法是辽朝的一种法律制度。

顺州:顺州是辽朝时期的一个州。

幽州:幽州是辽朝时期的一个州,位于今天的北京市。

马步军:马步军是辽朝的一种军队编制,包括骑兵和步兵。

皇子尧骨:皇子尧骨是辽朝的一个皇子,后来成为辽太宗。

平州:平州是辽朝时期的一个州。

易州:易州是辽朝时期的一个州。

李景章:李景章是辽朝时期的一个将领。

大元帅:大元帅是辽朝的一种官职,地位很高。

乌古部:乌古部是辽朝时期的一个部族。

霞沙寨:霞沙寨是辽朝时期的一个地名。

晋主石敬瑭:晋主石敬瑭是五代十国时期后晋的皇帝。

大册:大册是辽朝的一种重要仪式。

特进检校太尉:特进检校太尉是辽朝的一个官职,表示特殊的进爵和检校太尉的职责。

京兆万年:京兆是古代行政区划名,万年是长安(今西安)的一个县名,此处指王郁的籍贯为长安万年县。

唐义武军节度使:唐朝时期的地方军事长官,节度使是掌握一地军事、行政、财政大权的官员。

处直:王处直,唐朝末年义武军节度使王郜的儿子。

沙河:位于今河北省境内的一条河流,此处指王处直与梁王朱全忠军队交战的地方。

梁王朱全忠:五代十国时期梁朝的开国皇帝,名朱温,是唐朝末年的军阀。

晋王克用:五代十国时期晋朝的开国皇帝,名李克用,是唐朝末年的军阀。

契丹:古代北方民族,后成为辽朝的建立者。

神册六年:辽朝太祖耶律阿保机在位的第六年,即公元921年。

太祖:指辽朝的建立者耶律阿保机。

淳钦皇后:辽朝太祖耶律阿保机的皇后。

同政事门下平章事:辽朝的官职,相当于宰相。

崇义军节度使:辽朝的地方军事长官。

肃祖子洽瑽:辽朝的先祖,肃宗耶律德光的父亲。

五院夷离堇:辽朝的官职,相当于部落首领。

北院大王:辽朝的官职,掌管北部边疆事务。

石重贵:五代十国时期后晋的皇帝。

杜重威:五代十国时期后晋的将领。

滹沱桥:位于今河北省境内的一座桥梁,此处指杜重威军队拒守的地方。

剌葛:辽朝的将领。

延徽:辽朝的官员,有治狱不冤的美誉。

绍勋:辽朝的官员,有秉节而死的记载。

佐命:辅助建立国家或王朝的功臣。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辽史-列传-卷五-评注

王郁,京兆万年人,唐义武军节度使处直之孽子。此句开篇即点明了王郁的身份和背景,他是唐朝节度使王处直的私生子,出身显赫却带有一定的叛逆色彩。

伯父处存镇义武,卒,三军推其子郜袭,处直为都知兵马使。此句讲述了王处直在伯父去世后,继承义武军节度使之位,成为都知兵马使,展现了王处直在军事上的才能和地位。

光化三年,梁王朱全忠攻定州,郜遣处直拒于沙河。兵败,入城逐郜,郜奔太原。乱兵推处直为留后,遣人请事梁王。梁与晋王克用绝好,表处直为义武军节度使。这几句描述了王处直在沙河之战中的失败,以及他随后被推举为留后,并与梁王朱全忠和晋王李克用之间的复杂关系,反映了当时政治斗争的激烈。

初,郜之亡也,郁从之。晋王克用妻以女,用为新州防御使。处直料晋必讨张文礼,镇亡,则定不独存,益自疑。阴使郁北导契丹入塞,以牵晋兵,且许为嗣。这几句描绘了王郁在晋王李克用妻子被赐婚后的态度转变,以及他暗中引导契丹入侵以牵制晋兵的策略,展现了王郁的智谋和野心。

郁自奔晋,常恐失父心,得使,大喜。神册六年,奉表送款,举室来降,太祖以为养子。未几,郁兄都囚父,自为留后,帝遣郁从皇太子讨之。至定州,都坚壁不出,掠居民而还。明年,从皇太子攻镇州,遇唐兵于定州,破之。这几句讲述了王郁从晋王李克用处逃回,并最终归顺太祖,以及在随后的军事行动中的表现,突出了他的忠诚和勇敢。

天赞二年秋,郁及阿古只略地燕、赵,攻下磁窑务。从太祖平渤海,战有功,加同政事门下平章事,改崇义军节度使。这几句说明了王郁在随后的军事行动中的贡献,以及他因此而获得的官职和荣誉,展现了他的军事才能和功绩。

太祖崩,郁与妻会葬,其妻泣诉于淳钦皇后,求归乡国,许之。郁奏曰:“臣本唐主之婿,主已被弑,此行夫妻岂能相保?愿常侍太后。”后喜曰:“汉人中,惟王郎最忠孝。”以太祖尝与李克用约为兄弟故也。这几句描述了王郁在太祖去世后的表现,以及他与皇后之间的对话,体现了他的忠诚和孝顺。

寻加政事令。还宜州,卒。此句总结了王郁的一生,他在政治上的成就和最终的结局。

耶律图鲁窘,字阿鲁隐,肃祖子洽瑽之孙,勇而有谋略。太宗立晋之役,其父敌鲁古为五院夷离堇,殁于兵,帝即以其职授图鲁窘。这几句介绍了耶律图鲁窘的出身和经历,突出了他的英勇和智谋。

会同元年,改北院大王,尝屏左右与议大事,占对合上意。从讨石重贵,杜重威拥十万余众拒滹沱桥,力战数日,不得进。帝曰:“两军争渡,人马疲矣,计安出?”诸将请缓师,为后图,帝然之。图鲁窘厉色进曰:“臣愚窃以为陛下乐于安逸,则谨守四境可也;既欲扩大疆宇,出师远攻,讵能无廑圣虑。若中路而止,适为贼利,则必陷南京,夷属邑。若此,则争战未已,吾民无奠枕之期矣。且彼步我骑,何虑不克!况汉人足力弱而行缓,如选轻锐骑先绝其饷道,则事蔑不济矣。”帝喜曰:“国强则其人贤,海巨则其鱼大。”这几句描述了耶律图鲁窘在太宗立晋之役中的表现,以及他对军事策略的独到见解,体现了他的军事才能和智谋。

于是塞其饷道,数出师以牵挠其势,重威果降如言。以功获赐甚厚。明年春,卒军中。此句说明了耶律图鲁窘在军事行动中的成功,以及他因此获得的赏赐和最终的结局。

论曰:神册初元,将相大臣拔起风尘之中,翼扶王运,以任职取名者,固一时之材,亦由太祖推诚御下,不任独断,用能总揽群策而为之用欤!其投天隙而列功庸,至有心腹、耳目、手足之喻,岂偶然哉!讨党项,走敌鲁,平剌葛,定渤海,功亦伟矣。若默记治狱不冤,颇德持论不挠,延徽立经陈纪,绍勋秉节而死,图鲁窘料敌制胜,岂器博者无近用,道长者其功远欤?称为佐命,固宜。此段评论总结了王郁和耶律图鲁窘的事迹,强调了他们在历史上的地位和作用,以及他们的忠诚和贡献。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辽史-列传-卷五》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19423.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