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镜花缘-第七十八回

作者: 李汝珍(约1550年-1626年),明代小说家,代表作《镜花缘》以其独特的想象力和丰富的寓意而闻名,书中充满了对社会问题的反思与对人性复杂的揭示。

年代:成书于明代(约17世纪)。

内容简要:《镜花缘》是一部具有幻想色彩的长篇小说,书中通过虚构的故事情节揭示了当时社会中的种种问题。小说的主人公通过一面神奇的镜子进入了一个充满幻想的世界,镜子成为了故事中的重要元素,反映了社会现实与人性困境。通过这些奇幻冒险的故事,小说对封建社会的不公、女性的地位、权力的滥用等问题进行了深刻的批判。《镜花缘》不仅具有较强的娱乐性,还通过寓言式的方式探讨了道德、政治、哲学等多个层面的问题。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镜花缘-第七十八回-原文

运巧思对酒纵谐谈飞旧句当筵行妙令

话说众人离了百花圃,口见丫环禀道;

‘酒已齐备,夫人也不过来惊动,请诸位才女不要客气,就如自己家里一样才好。’

众人道:‘拜烦先替我们在夫人跟前道谢一声,少刻扰过,再去一总叩谢。’

说罢,一齐散步。

丫环预备净水都净了手。

香云引至凝翠馆。

若花道:‘这个坐儿早间妹子胡乱坐了,此刻必须从新拈过才好坐哩。’

闺臣道:‘早间业已说过,今日这个坐位原无上下,何必又拈?’

春辉道:‘坐位自然照旧,不必说了。但妹子还有一个愚见:少刻坐了,断无哑酒之理,少不得行个酒令方觉有趣。

若照早间二十五桌分五排坐了,不知这令如何行法。据我主意:必须减去十三桌,只消十二桌,由东至西,分两行团团坐了,方好行令。’

兰芝道:‘若摆十二桌,每桌八人,只坐九十六人,还有四位怎样坐呢?’

春辉道:‘由东至两虽分两行,每行只须五桌;东西两横头再摆两个圆桌;圆桌上面可坐十人,岂非十二桌就够坐么?’

众人听了,齐声赞好,都道:‘如此团团坐了,既好说话,又好行令。’

宝云惟恐过挤,执意不肯。

众人那里由他,各命自己丫环动手,又嘱宝云把送酒上菜繁文也都免了。

一齐归坐。

丫环送了酒,上了几道菜。

大家谈起园中景致之妙,花卉之多。

掌红珠道:‘适才想了一谜,请教诸位姐姐:‘无人不道看花回’,打《论语》一句。’

众人想了多时,都猜不出。

玉芝道:‘妹子向来参详题义,往往都有几分意思,无如所读之书都是生的,所以打他不出。可惜今日只顾对花,无暇及此,明日诸位姐姐切莫另出花样,务必猜谜顽顽。若把明日再蹉跎过去,不知何日方能再聚。偏偏今日过的又快,转眼已是下午。刚才红珠姐姐说‘无人不道看花回’,此等句子,妹子最怕入耳,如把‘看花回’改做‘看花来’,我就乐了,这个‘回’字,好象一本戏业已唱完,吹打送客,人影散乱,有何余味?替换个‘来’字,就如大家才去游玩。兴致方豪,正不知何等陶情,我就欢喜了。’

青钿道:‘且莫闲谈,究竟他这‘无人不道看花回’是个甚么用意?’

玉芝道:‘据我看来:内中这个‘道’字,却是要紧的。大约所打之句,必定有个‘曰’字或有个‘言’字在内。至于此句口气,刚才我已说过,就如一本戏已经唱完,无非游玩毕之意。’

小春道:‘若果这样,只怕是‘言游过矣’。’

红珠道:‘正是。’

题花道:‘此谜以人名惜为虚字用,不独灵活,并可算得今日游园一句总结,可谓对景挂画。’

紫芝道:‘游玩一事既已结过,此刻是‘对酒当歌’,我们也该行个酒令多饮两杯了。春辉姐姐可记得前月我们在文杏阁饮酒,我说有个酒令,那时姐姐曾教我吃杯令酒宣令的?后来大家只顾说笑斗趣,也就忘了。今日难得人多,必须行令才觉热闹,莫若妹子就遵姐姐前月之命,吃个令杯宣宣罢。’

众人道:‘如此甚妙,我们洗耳恭听。’

兰芝道:‘此时如要行令,自应若花阻姐或幽探姐姐先出一令,焉有我们倒僭客呢?’

若花道:‘阿姐此话过于客气。行令只要斗趣好顽,那里拘得谁先谁后。’

史幽探道:‘今日紫芝妹妹在母舅府上也有半主之分。俗语说的:‘主不吃,客不饮’。就请先出一令。行过之后,如天时尚早,或者众人再出一令,也未为不可。就请饮杯令酒宣宣罢,不怕谦了。’

紫芝把酒饮过道:‘请教兰言姐姐:妹子宣令之后,如有不遵的,可有罚约?’

兰言道:‘不遵的,罚三巨觥。’

紫芝道:‘既如此,妹子宣了。诸位姐姐在止;妹子今日这令并非酒令之令,是求题花姐姐先出一令之令。如有不遵的,兰言姐姐有言在先。

题花姐姐请看,妹于又饮一杯了。’

题花道:‘莫讲一杯,就饮十杯,我也不管。这三巨觥我也情愿认罚。但为何单要派我呢?’

紫芝道:‘妹子初意原要自出一令,因人数过多,意难全能行到;意欲拜恳公议一令,又恐推三阻四,徒然耽搁;因姐姐天姿明敏,一切爽快,所以才奉求的。’

众人道:‘此话却也不错。就请题花姐姐先出一令,如普席全能行到,那更有趣了。’

题花仍是推辞,无奈众人执意不肯。

题花道:‘大众既听紫芝妹妹之话,都派我出令,我一人又焉能拗得。令虽要出,但妹子放肆也要派一派了,先请诸位姐姐吃个双杯。’

众人都饮了。

题花道:‘再请紫芝妹妹格外饮两杯。’

紫芝无法,只得饮了。

题花道:‘格外这两杯,可知敬你却是为何?’

紫芝道:‘妹子不知。’

题花道:‘是替你润喉咙的。把喉咙润过,好说笑话;笑话说过,我好行令。’

紫芝道:‘你左一个双杯,右一个双杯,都教人吃了,此刻又教人说笑话,竟是‘得陇望蜀’,贪得无厌了。也罢,我就把‘贪得无厌’做个话头:当日有个人甚是穷苦。一日,遇见吕洞宾,求其资助。洞宾念他贫寒,因用‘点石成金’之术,把石头变成黄金,付给此人。以后但遇洞宾,必求资助,不几年,竟居然大富。一日,又遇洞宾,仍求资助,洞宾随又点石成金,比前资助更厚。此人因拜谢道:‘蒙大仙时常资助,心甚感激;但屡次劳动,未免过烦,此后我也不敢再望资助,只求大仙赏赐一物,我就心满意足了。’洞宾道:‘你要何物?无不遵命。’此人上前把洞宾手上砍了一刀道:‘我要你点石成金这个指头!’’

兰言笑道:‘这虽是笑话,但世间人心不足,往往如此。’

春辉道:‘怪不得点石成金这个法术如今失传,原来吕洞宾指头被人割去了。’

紫芝道:‘笑话说了,请出令罢。’

题花道:‘所谓笑话者,原要发笑;刚才这个笑话并不发笑,如何算得?也罢,我同你豁拳赌个胜负,输家出令,何如?’

紫芝道:‘你要豁拳,我倒想起一个笑话:一个骑驴趱路,无奈驴行甚慢,这人心中发急,只是加鞭催他快走。那驴被打负痛,索性立住不走,并将双蹄飞起,只管乱踢。这人笑道:‘你这狗头也过于可恶!你不趱路也罢了,怎么还同我豁拳!’’

众人笑道:‘这个笑话可发笑了,请出令罢。’

题花道:‘既派我出令,焉敢不出。但必须紫芝妹妹再饮两杯,我才出哩。’

紫芝道:‘诸位姐姐!刚才我同众人饮过之后,他又教我格外饮两杯;及至饮过,他又教我说笑话:此时笑话说了,他又教我再饮两杯:这明明要同我歪缠了。他的意思,总因我派他出令,所以如此。妹子因他只管歪缠,忽又想了一个笑话:有一富翁带一小厮拜客,行至中途,腹中甚饥,因同小厮下馆吃饭。饭毕,店主算帐,谁知富翁吃的只得白饭两碗,那小厮吃的除饭之外倒有一菜。富翁因他业已吃了,无可奈何,只得忍痛还了菜帐。出了饭馆,走未数步,富翁思及菜钱,越想越气。回头望见小厮跟在后面,因发话道:‘我是你的主人,并非你的顶马,为何你在我后?’小厮听了,随即趱行几步,越过主人,在前引路。走未数步,富翁又发话道:‘我非你的跟班,为何你在我前?’小厮听罢,慌忙退后,与主人并局而行。走未数步,富翁又发活道:‘你非我的等辈,为何同我并行?’小厮因动辄得咎,只得说道:‘请问主人:前引也不好,后随也不好,并行也不好,究竟怎样才好呢?’富翁满面怒色道:‘我实对你说罢,你把菜钱还我就好了。’’

题花笑道:‘若非派他吃酒,诸位姐姐何能听这许多笑话。适才我倒想了一令,往常人少,狠无意味;今日喜得人多,倒可行得,也可算得雅俗共赏。但过于简便,不甚热闹,恐不合众人之意,必须大家公同斟酌才好。’

史幽探道:‘只要雅俗共赏,我就放心。若是难题目教人苦思恶想,那不是陶情取乐,倒是讨苦吃了。并且今日有百人之多,若全要行到,也须许多工夫;能够令完,大家回去不至夜深,那才好哩。请姐姐宣宣罢。’

题花道:‘此令也无可宣。就从妹子说一句书,无论经史子集,大家都顶针绪麻依次接下去。假如我说‘万国咸宁’,第一字从我数起,顺数至第四位饮一杯接令。’

兰言道:‘既如此,就请姐姐起令。但量有大小,必须定了分数,使量大者不致屈量,量小者不致勉强,方无偏枯。据我愚见:大量一杯,小最半杯;内中还有半杯也不能的,亦惟随量酌减,这才好哩。’

题花道:‘此话极是。’因饮一杯道:‘妹子有僭了。但我们蒙老师盛意宠召,又蒙宝云……七位姐姐破格优待,今日之聚,可谓极欢了。我就下个注语:‘举欣欣然有喜色。’……’

只见众丫环来报:‘长班才从部里回来,说现奉太后御旨,命诸位才女做诗,所有题目卷子。已分送寓所去了。’

众人听了,茫然不解。

未知如何,下回分解。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镜花缘-第七十八回-译文

运用巧妙的思维对着酒畅谈,飞快地吟诵旧时的诗句,在宴席上执行巧妙的酒令。

众人离开了百花圃,看到丫环禀报说:‘酒已经准备好了,夫人也没有过来打扰,请各位才女不要拘束,就像在自己家里一样。’众人说:‘麻烦你先替我们在夫人面前道个谢,稍后吃完饭再去一起道谢。’说完,大家一起散步。丫环准备了净水让大家洗手。香云引导众人到了凝翠馆。若花说:‘这个座位早上妹妹随便坐了,现在必须重新抽签才能坐。’闺臣说:

早上已经说过,今天这个座位原本就没有上下之分,何必又要重新抽签呢?

春辉说:‘座位自然还是原来的,不必再说了。但我有一个愚见:稍后坐下,绝对不会有喝不下去的酒,少不得要行个酒令才觉得有趣。如果按照早上的二十五桌分五排坐,不知道这个酒令怎么行。按照我的主意:必须减少十三桌,只需要十二桌,从东到西,分成两排围坐,这样才方便行令。’兰芝说:‘如果摆十二桌,每桌八人,只能坐九十六人,还有四个人怎么坐呢?’春辉说:‘从东到西虽然分成两排,每排只需要五桌;东西两边再摆两个圆桌;圆桌上面可以坐十人,难道不是十二桌就够了吗?’众人听了,齐声称赞,都说:‘这样围坐,既方便说话,又方便行令。’宝云担心人太多,坚持不肯。

众人哪里肯听她的,各自命令自己的丫环动手,又嘱咐宝云把送酒上菜的繁琐程序都免了。大家一起回到座位。丫环送上了酒,上了几道菜。

大家谈论起园中景色的美妙,花卉的繁多。掌红珠说:‘刚才想了一个谜语,请教诸位姐姐:’‘无人不道看花回’,打《论语》一句。’众人想了很久,都猜不出来。玉芝说:‘妹妹向来喜欢参详题目的含义,往往都有几分意思,只是所读的书都是生疏的,所以猜不出来。可惜今天只顾着赏花,没有时间想这个,明天诸位姐姐不要另出花样,一定要猜谜语玩玩。如果明天再耽误过去,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再聚。偏偏今天过得又快,转眼就到下午了。刚才红珠姐姐说‘无人不道看花回’,这样的句子,妹妹最怕听到,如果能把‘看花回’改成‘看花来’,我就高兴了,这个‘回’字,好像一本戏已经唱完,吹打送客,人影散乱,还有什么余味?换成‘来’字,就像大家刚刚去游玩。兴致正浓,不知道有多么愉快,我就喜欢了。’青钿说:‘不要闲聊,究竟红珠姐姐说的‘无人不道看花回’是什么意思?’玉芝说:‘据我看:其中的‘道’字很重要。大概所打的句子,必定有个‘曰’字或者有个‘言’字在里面。至于这句话的语气,刚才我已经说过,就像一本戏已经唱完,无非是游玩结束的意思。’小春说:‘如果这样,恐怕是‘言游过矣’。’红珠说:‘正是。’题花说:‘这个谜语以人名惜为虚字用,不仅灵活,还可以算作今天游园的一句话总结,可以说是对景挂画。’

紫芝说:‘游玩的事情已经结束,现在应该是‘对酒当歌’,我们也应该行个酒令多喝两杯了。春辉姐姐还记得前个月我们在文杏阁喝酒,我说有一个酒令,那时姐姐曾教我喝一杯令酒宣令的吗?后来大家只顾着说笑斗趣,也就忘了。今天难得人多,必须行令才觉得热闹,不如妹妹就遵从姐姐前月的命令,喝个令杯宣宣吧。’众人说:‘这样很好,我们洗耳恭听。’

兰芝说:‘现在如果要行令,自然应该让若花姐姐或者幽探姐姐先出一令,怎么会有我们这种晚辈僭越的呢?’

若花说:‘姐姐这话太客气了。行令只要有趣好玩,哪里需要拘泥于谁先谁后。’史幽探说:‘今天紫芝妹妹在母舅府上也有半个主人的身份。俗语说:’‘主不吃,客不饮’。就请先出一令。行过之后,如果天色还早,或许众人再出一令,也未尝不可。就请先喝一杯令酒宣宣吧,不必谦虚。’

紫芝喝过酒说:‘请教兰言姐姐:妹妹宣令之后,如果有人不遵守,有什么惩罚吗?’兰言说:‘不遵守的,罚三杯大酒。’紫芝说:‘既然如此,妹妹宣令了。诸位姐姐请静一静;妹妹今天的令并不是酒令的令,而是请求题花姐姐先出一令的令。如果有人不遵守,兰言姐姐已经事先说过了。

题花姐姐请看,妹妹已经喝了一杯了。’题花说:‘别说一杯,就是喝十杯,我也不管。这三杯大酒我也愿意认罚。但为什么偏偏要派给我呢?’紫芝说:‘妹妹最初原本想自己出一令,因为人数太多,很难让每个人都行到;想请大家一起公议一个令,又怕推三阻四,耽误时间;因为姐姐天资聪颖,一切爽快,所以才向您请教。’众人说:‘这话倒也有道理。就请题花姐姐先出一令,如果全席都能行到,那就更有趣了。’题花还是推辞,无奈众人坚持不肯。题花说:‘既然大家都听从紫芝妹妹的话,都让我出令,我一个人又怎么能拒绝呢?令虽然要出,但妹妹我还是要放肆地要求一下,先请诸位姐姐喝一杯双杯。’众人都喝了。题花说:‘再请紫芝妹妹额外喝两杯。’紫芝没有办法,只能喝了。题花说:‘这额外的两杯,你知道是为了什么吗?’紫芝说:‘妹妹不知道。’

题花说:‘是为了让你润喉咙的。喉咙润过,好说笑话;笑话说完,我好行令。’

紫芝说:‘你一个接一个地喝双杯,现在又教人说笑话,竟然是“得陇望蜀”,贪得无厌了。好吧,我就把“贪得无厌”作为一个话题:以前有个人非常贫穷。有一天,他遇到了吕洞宾,向他求助。洞宾看到他贫穷,就用“点石成金”的法术,把石头变成了黄金,给了这个人。以后每次遇到洞宾,他都会请求资助,没几年,竟然变得非常富有。有一天,他又遇到了洞宾,还是请求资助,洞宾又用“点石成金”的法术,比以前资助的更多。这个人因此感激地说:“承蒙大仙经常资助,我非常感激;但是屡次麻烦您,未免太麻烦了,以后我也不敢再期望资助,只求大仙赐予一件东西,我就心满意足了。”洞宾问:“你要什么?我都照办。”这个人上前在洞宾的手上砍了一刀说:“我要你点石成金的手指!”

兰言笑着说:“这虽然是笑话,但世间人心不足,往往如此。”春辉说:“难怪点石成金这个法术现在失传了,原来吕洞宾的手指被人割去了。

紫芝说:“笑话讲完了,请出令吧。”题花说:“所谓的笑话,原本是要让人笑的;刚才那个笑话并没有让人笑,怎么能算数呢?好吧,我和你比划拳赌输赢,输的人出令,怎么样?”紫芝说:“你要比划拳,我想起了一个笑话:一个人骑在驴上赶路,无奈驴走得非常慢,这个人心里很着急,只是加鞭催它快走。那驴被打得疼痛,索性停下来不走,并用双蹄乱踢。这个人笑着说:“你这狗头也太可恶了!你不赶路也罢了,怎么还和我比划拳!”

众人笑着说:“这个笑话可以让人笑了,请出令吧。”题花说:“既然派我出令,我怎能不出呢。但必须紫芝妹妹再喝两杯,我才出。”

紫芝说:“各位姐姐!刚才我同大家喝过之后,他又让我额外喝两杯;喝完之后,他又让我说笑话:现在笑话也说了,他又让我再喝两杯:这明显是要纠缠我。他的意思,总是因为我让他出令,所以这样。妹妹因为他一直纠缠,突然又想了一个笑话:有一个富翁带着一个小仆人拜访客人,走到半路,肚子非常饿,因此和仆人一起下馆子吃饭。吃完饭,店主算账,结果富翁只吃了两碗白饭,那个仆人除了饭之外还吃了一道菜。富翁因为他已经吃了,没有办法,只能忍痛付了菜钱。出了饭馆,走了几步,富翁想到菜钱,越想越生气。回头看到仆人跟在后面,于是说:“我是你的主人,不是你的轿夫,为什么跟在我后面?”仆人听了,立刻加快脚步,超过主人,在前面引路。走了几步,富翁又说:“我不是你的跟班,为什么你在我前面?”仆人听后,急忙退后,和主人并肩而行。走了几步,富翁又说:“你不是我的同类,为什么和我并肩走?”仆人因为经常受到责备,只好说:“请问主人:前面引路不好,后面跟随不好,并肩走也不好,究竟怎样才好呢?”富翁满脸怒色地说:“我实话告诉你,你把菜钱还我就好了。”

题花笑着说:“如果不是派他喝酒,各位姐姐怎么能听这么多笑话。刚才我想了一个令,平时人少,没什么意思;今天人多,倒可以行得,也可以算得上雅俗共赏。但是太简单了,不够热闹,恐怕不符合大家的意愿,必须大家一起商量才好。”史幽探说:“只要雅俗共赏,我就放心了。如果出难题让人苦思冥想,那不是陶冶情操,倒是让人受苦了。而且今天有一百多人,如果都要参与,也需要很多时间;能够完成这个令,大家回去不至于太晚,那才好呢。请姐姐说出来吧。”题花说:“这个令也没有什么好说的。就从我说一句话开始,无论是经史子集,大家都依次接下去。假如我说“万国咸宁”,从我说起的第一个字开始,顺数到第四位的人要喝一杯接令。”

兰言说:“既然这样,就请姐姐开始吧。但是酒量有大小,必须确定分数,让量大的人不至于受委屈,量小的人不至于勉强,这样才公平。据我愚见:大量一杯,小量半杯;如果连半杯也喝不了,也只能根据实际情况减少,这样才好。”题花说:“这话说得极是。”于是喝了一杯说:“妹妹我冒昧了。但我们受到老师的盛情邀请,又受到宝云……七位姐姐的特殊优待,今天的聚会可以说是非常欢乐了。我就下个注语:“举欣欣然有喜色。”……”

只见众丫环来报告:“长班才从部里回来,说现在奉太后御旨,命令诸位才女做诗,所有的题目和卷子都已经分送到住处去了。”众人听了,都感到困惑不解。

未知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下回分解。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镜花缘-第七十八回-注解

百花圃:指种植各种花卉的园林,常用来比喻美好的环境。

丫环:古代女仆,负责伺候主人家中的日常生活。

夫人:古代对已婚女子的尊称,此处可能指某位女主人的代称。

才女:有才华的女子,常指文学、艺术等方面的女才子。

凝翠馆:可能是指一个具有美丽景色的馆舍。

若花:可能是指一位名叫若花的女子,此处用作人名。

闺臣:古代女子的一种称呼,也有可能是人名。

春辉:可能是人名,也可能是对春天阳光的比喻。

兰芝:可能是人名,也可能是对兰花的一种赞美。

宝云:可能是人名,也可能是对某位女子的美称。

香云:可能是人名,也可能是对香气飘逸的云朵的比喻。

净水:用于净手的清水,也有净化心灵之意。

酒令:饮酒时的一种游戏,通过特定的规则进行,通常需要行酒令的人饮酒。

论语:儒家经典之一,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

青钿:可能是人名,也可能是对某种宝石的称呼。

小春:可能是人名,也可能是对春天的一种美好称呼。

玉芝:可能是人名,也可能是对玉的一种赞美。

史幽探:可能是人名,也可能是对某位女子聪明才智的赞美。

紫芝:指文中的人物,可能是一个具有幽默感和机智的人。

兰言:可能是人名,也可能是对兰花的一种赞美,此处用作人名。

巨觥:古代的一种大酒杯。

双杯:古代饮酒时的一种量词,一双杯即两杯。

润喉咙:比喻在说话前喝点酒以使喉咙舒适,也可以理解为为对方提供方便。

得陇望蜀:成语,比喻贪得无厌,总是想要更多。

贪得无厌:形容欲望极大,永远不满足。

吕洞宾:传说中的八仙之一,以仙术和道行著称。

点石成金: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一种法术,能将普通石头变成黄金。

话头:佛教用语,指谈论佛教教义时引发思考的问题。

豁拳:一种古代的饮酒游戏,类似现代的划拳。

顶针续麻:一种文学游戏,要求下联接上联的最后一个字,并保持对仗工整。

经史子集:古代中国图书分类法,经指儒家经典,史指历史著作,子指诸子百家著作,集指文学作品的汇编。

万国咸宁:成语,意为天下太平。

长班:古代官府中负责接待宾客的官员。

部里:指官府中的某个部门。

太后御旨:指太后的命令,具有极高的权威性。

卷子:古代科举考试时考生填写的试卷。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镜花缘-第七十八回-评注

紫芝道:‘你左一个双杯,右一个双杯,都教人吃了,此刻又教人说笑话,竟是‘得陇望蜀’,贪得无厌了。’此段中,紫芝以诙谐的口吻批评了题花贪得无厌的行为,‘得陇望蜀’这一成语的使用,既揭示了题花的贪婪,又增加了语言的趣味性。

‘贪得无厌’做个话头:当日有个人甚是穷苦。一日,遇见吕洞宾,求其资助。洞宾念他贫寒,因用‘点石成金’之术,把石头变成黄金,付给此人。’这段故事借用了吕洞宾点石成金的传说,通过夸张的手法,讽刺了那些贪婪无厌的人,即使得到再多,也依然不知足。

‘此人因拜谢道:‘蒙大仙时常资助,心甚感激;但屡次劳动,未免过烦,此后我也不敢再望资助,只求大仙赏赐一物,我就心满意足了。’洞宾道:‘你要何物?无不遵命。’此人上前把洞宾手上砍了一刀道:‘我要你点石成金这个指头!’”这一段通过夸张和讽刺的手法,揭示了人性贪婪的极致,以及为了满足私欲而不惜伤害他人的行为。

兰言笑道:‘这虽是笑话,但世间人心不足,往往如此。’兰言的这一句话,点明了笑话背后的深刻含义,即讽刺了社会上普遍存在的人心不足、贪得无厌的现象。

春辉道:‘怪不得点石成金这个法术如今失传,原来吕洞宾指头被人割去了。’春辉的这一句话,通过幽默的方式,表达了对于吕洞宾点石成金法术失传的惋惜,同时也暗示了吕洞宾的指头被贪婪之人割去,象征着法术的失传。

紫芝与题花的对话,通过豁拳赌胜负的方式,展现了两人之间的机智和幽默,同时也体现了古人对酒令游戏的喜爱。

‘一个骑驴趱路,无奈驴行甚慢,这人心中发急,只是加鞭催他快走。那驴被打负痛,索性立住不走,并将双蹄飞起,只管乱踢。这人笑道:‘你这狗头也过于可恶!你不趱路也罢了,怎么还同我豁拳!’’这一段笑话,通过夸张和幽默的手法,讽刺了那些不知变通、固执己见的人。

题花要求紫芝再饮两杯,紫芝通过讲述一个富翁与小厮的故事,巧妙地回应了题花的要求,同时也揭示了主人与仆人之间微妙的关系。

题花提出的游戏规则,要求大家顶针续麻依次接下去,这种游戏既考验了大家的文学素养,又增加了游戏的趣味性。

兰言提出的饮酒量大小的问题,体现了古人在饮酒游戏中的公平原则,即量大的不致屈量,量小的不致勉强。

题花提出的注语‘举欣欣然有喜色’,既是对自己身份的谦虚,也是对众人的一种赞美。

众丫环来报太后御旨,要求才女们做诗,这一情节既展现了古代文人的才情,也反映了宫廷对于文化的重视。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镜花缘-第七十八回》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18599.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