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金史是宋代历史学家所编纂的关于金朝的史书,传统上认为由宋代史学家和学者主编,内容详尽地记录了金朝的历史,从金朝的建立到灭亡的全过程,揭示了金朝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情况。
年代:成书于宋代(约13世纪)。
内容简要:《金史》是宋代编纂的关于金朝历史的史书,详细记录了金朝自建立以来的政治制度、战争、外交、经济等多个方面。全书以历史事件和人物传记为主,涉及金朝与宋朝、辽朝等其他大国之间的互动,重点阐述了金朝的政治结构与军事行动。金史不仅对金朝的历史进行了系统的记录,也对金朝的政治理念、制度与社会文化做出了深刻的总结。书中的史料价值极高,是研究金朝历史的重要资料。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金史-列传-卷七十三-原文
◎外国下
○高丽
高丽国王,王楷。其地鸭绿江以东,曷懒路以南,东南皆至于海。自辽时,岁时遣使修贡,事具《辽史》。
唐初,靺鞨有粟末、黑水两部,皆臣属于高丽。唐灭高丽,粟末保东牟山渐强大,号渤海,姓大氏,有文物礼乐。至唐末稍衰,自后不复有闻。金伐辽,渤海来归,盖其遗裔也。黑水靺鞨居古肃慎地,有山曰白山,盖长白山,金国之所起焉。女直虽旧属高丽,不复相通者久矣。及金灭辽,高丽以事辽旧礼称臣于金。
初,有医者善治疾,本高丽人,不知其始自何而来,亦不著其姓名,居女直之完颜部。穆宗时戚属有疾,此医者诊视之,穆宗谓医者曰:‘汝能使此人病愈,则吾遣人送汝归汝乡国。’医者曰:‘诺。’其人疾果愈,穆宗乃以初约归之。乙离骨岭仆散部胡石来勃堇居高丽、女直之两间,穆宗使族人叟阿招之,因使叟阿送医者,归之高丽境上。医者归至高丽,因谓高丽人,女直居黑水部者部族日强,兵益精悍,年谷屡稔。高丽王闻之。乃通使于女直。既而,胡石来来归,遂率乙离骨岭东诸部皆内附。
穆宗十年癸未,阿疏自辽使其徒达纪来说曷懒甸人,曷懒甸人执之。穆宗以达纪送高丽,谓高丽王曰:‘前此为乱于汝鄙者,皆此辈也。’及破萧海里,使斡鲁罕往高丽报捷,高丽亦使使来贺。未几,复使斜葛与斡鲁罕往聘,高丽王曰:‘斜葛,女直之族弟也,其礼有加矣。’乃以一大银盘为谢。
厥后,曷懒甸诸部尽欲来附,高丽闻之不欲使来附,恐近于己而不利也,使人邀止之。斜葛在高丽及往来曷懒道中,具知其事,遂使石适欢往纳曷懒甸人。未行而穆宗没,康宗嗣,遣石适欢以星显统门之兵往至乙离骨岭,益募兵趋活涅水,徇地曷懒甸,收叛亡七城。高丽使人来告曰:‘事有当议者。’曷懒甸官属使斜勒详稳、冶剌保详稳往,石适欢亦使杯鲁往,高丽执冶剌保等,而遣杯鲁曰:‘无与尔事。’于是,五水之民皆附于高丽,团练使陷者十四人。
二年甲申,高丽来攻,石适欢大破之,杀获甚众,追入其境,焚略其戍守而还。四月,高丽复来攻,石适欢以五百人御于辟登水,复大破之,追入辟登水,逐其残众逾境。于是,高丽王曰:‘告边衅者皆官属祥丹、傍都里、昔毕罕辈也。’十四团练、六路使人在高丽者,皆归之,遣使来请和。遂使斜葛经正疆界,至乙离骨水、曷懒甸活祢水,留之两月。斜葛不能听讼,每一事辄至枝蔓,民颇苦之。康宗召斜葛还,而遣石适欢往。石适欢立幕府于三潺水,其尝阴与高丽往来为乱阶者,即正其罪,余无所问。康宗以为能。
四年丙戌,高丽使使黑欢方石来贺嗣位,康宗使杯鲁报聘,且寻前约,取亡命之民,高丽许之。曰:‘使使至境上受之。’康宗以为信然,使完颜部阿聒、乌林答部胜昆往境上受之。康宗畋于马纪岭乙只村以待之。阿聒、胜昆至境上,高丽遣人杀之,而出兵曷懒甸,筑九城。
康宗归,众咸曰:‘不可举兵也,恐辽人将以罪我。’太祖独曰:‘若不举兵,岂止失曷懒甸,诸部皆非吾有也。’康宗以为然,乃使斡塞将兵伐之,大破高丽兵。六月,高丽率众来战,斡塞败之,进围其城。七月,高丽复请和,康宗曰:‘事若酌中,则与之和。’高丽许归亡入之民,罢九城之戍,复所侵故地,遂与之和。
收国元年九月,太祖已克黄龙府,命加古撒喝攻保州。保州近高丽,辽侵高丽置保州。至是,命撒喝取之,久不下,撒喝请济师,且言高丽王将遣使来。太祖使纳合乌蠢以百骑益之,诏撒喝曰:‘汝领偏师,屡破重敌,多所俘获,及闻胡沙数战有功,朕甚嘉之。若保州未下,但守边戍,吾已克黄龙府,闻辽主且至,俟破大敌复益汝兵。所言高丽遣使事,未知果否,至则护送以来。边境之事,慎之毋忽。’十一月,系辽女直麻懑太弯等十五人皆降,攻开州取之,尽降保州诸部女直。太祖以撒喝为保州路都统。
太祖已破走辽主军,撒喝破合主、顺化二城,复请济师攻保州,使斡鲁以甲士千人往。二年闰月,高丽遣使来贺捷,且曰:‘保州本吾旧地,愿以见还。’太祖谓使者曰:‘尔其自取之。’诏撒喝、乌蠢等曰:‘若高丽来取保州,益以胡剌古、习显等军备之,或欲合兵,无得辄往,但谨守边戍。’及撒喝、阿实赉等攻保州,辽守将遁去,而高丽兵已在城中。既而,高丽国王使蒲马请保州,诏谕高丽王曰:‘保州近尔边境,听尔自取,今乃勤我师徒,破敌城下。且蒲马止是口陈,俟有表请,即当别议。’
天辅二年十二月,诏谕高丽国王曰:‘朕始兴师伐辽,已尝布告,赖皇天助顺,屡败敌兵,北自上京,南至于海,其间京府州县部族人民悉皆抚定。今遣孛堇术孛报谕,仍赐马一匹,至可领也。’
三年,高丽增筑长城三尺,边吏发兵止之,弗从,报曰:‘修补旧城。’曷懒甸孛堇胡剌古、习显以闻,诏曰:‘毋得侵轶生事,但慎固营垒,广布耳目而已。’
四年,咸州路都统司以兵分屯于保州、毕里围二城,请益兵,诏曰:‘汝等分列屯戍,以固封守,甚善。高丽累世臣事于辽,或有交通,可常遣人侦伺。’
使习显以获辽国州郡谕高丽,其国方诛乱者,使谓习显曰:‘此与先父国王之书。’习显就馆。凡诛戮官僚七十余人,即依旧礼接见,而以表来贺,并贡方物。复以辽帝亡入夏国报之。
高随、斜野奉使高丽,至境上,接待之礼不逊,随等不敢往,太宗曰:‘高丽世臣于辽,当以事辽之礼事我,而我国有新丧,辽主未获,勿遽强之。’命高随等还。
天会二年,同知南路都统鹘实答奏,高丽纳叛亡、增边备,必有异图。诏曰:‘凡有通问,毋违常式。或来侵略,则整尔行列与之从事。敢先犯彼者,虽捷必罚。’诏阇母以甲士千人戍海岛,以备之。
四年,国王王楷遣使奉表称藩,优诏答之。上使高伯淑、乌至忠使高丽,凡遣使往来当尽循辽旧,仍取保州路及边地人口在彼界者,须尽数发还。敕伯淑曰:‘若一一听从,即以保州地赐之。’高伯淑至高丽,王楷附表谢,一依事辽旧制。
八年,楷上表,乞免索保州亡入边户。是岁,高丽十人捕鱼,大风飘其船抵海岸,曷苏馆人获之,诏还其国。既而勖上表请不索保州亡入高丽户口,太宗从之,自是保州封域始定。
皇统二年,诏加楷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六年,楷薨,子晛嗣立。
大定四年,鸭绿江堡戍颇被侵越焚毁。五年正月,世宗因正旦使朝辞,谕之曰:‘边境小小不虞,尔主使然邪,疆吏为之邪?若果疆吏为之,尔主亦当惩戒之也。’初,高丽使者别有私进礼物以为常,是岁万春节,上以使者私进不应典礼,诏罢之。
十年,王晛弟翼阳公皓废晛自立。十月,赐生日使、大宗正丞飐至界上,高丽边吏称前王已让位,不肯受使者。
十一年三月,王皓以让国来奏告,诏婆速路勿受,有司移文详问。高丽告曰:‘前王久病,昏耄不治,以母弟皓权摄国事。’上曰:‘让国大事也,何以不先陈请。’诏有司再详问。
高丽乃以王晛让国表来,大略称先臣楷遗训传位于弟,又言其子有罪不可立之意。上疑之,以问宰执,丞相良弼奏曰:‘此不可信。晛止一子,往年生孙,尝有表自陈生孙之喜,一也。皓尝作乱,晛囚之,二也。今晛不遣使,皓乃遣使,三也。朝廷赐晛生日使,皓不转达于晛,乃称未敢奉受,四也。今皓篡兄诬于天子,安可忍也。’右丞孟浩曰:‘当询彼国士民,果皆推服,即当遣使封册。’上曰:‘封一国之君询于民众,此与除拜猛安谋克何异。’乃却其使者,而以诏书详问王晛,吏部侍郎靖为宣问王晛使。
皓实篡国,囚晛于海岛。靖至高丽,皓称王晛已避位出居他所,病加无损,不能就位拜命,往复险远,非使者所宜往。靖竟不得见晛,乃以诏授皓,转取晛表附奏,其言与前表大概相同。
靖还,上问大臣,皆曰:‘晛表如此,可遂封之。’丞相良弼、平章政事守道曰:‘待皓祈请未晚也。’十二月,皓遣其礼部侍郎张翼明等请封。十二年三月,遂赐封册。
皓生日在正月十九日,是岁十二月将尽,未及遣使,有司请至来岁举行焉。
十五年,高丽西京留守赵位宠叛皓,遣徐彦等九十六人上表曰:‘前王本非避让,大将军郑冲夫、郎将李义方实弑之。臣位宠请以慈悲岭以西至鸭绿江四十余城内属,请兵助援。’上曰:‘王皓已加封册,位宠辄敢称兵为乱,且欲纳土,朕怀抚万邦,岂助叛臣为虐。’诏执徐彦等送高丽。
顷之,王皓定赵位宠之乱,遣使奏谢,自位宠之乱,皓所遣生日回谢、横赐回谢、贺正旦、进奉、万春节等使,皆阻不通,至是,皓并奏之。
诏答其意,其合遣人使令节次入朝。
十七年,贺正旦礼物,玉带乃石似玉者,有司请移问,上曰:‘彼小国无能识者,误以为玉耳,不必移问。’乃止。
十二月,有司奏高丽下节押马官顺成例外将带甲三过界,上以使人所坐罪重,但令发还本国而已。
二十三年,皓母任氏薨,皓乞免赐生日及贺谢等事,诏从之。
章宗即位,诏使至界上颇稽滞,诏移问,高丽逊谢。
明昌三年,下节金挺回至平州抚宁县,殴死当驿人何添儿,有司请‘凡人使往还,乞量设兵卫。’参知政事张万公曰:‘可于宿顿之地巡护之。’上可其奏。
诏自今接送伴使副,失关防者当坐。
故事,贺正旦使十二月二十九日入见,明昌六年十二月己卯立春,诏于前二日丁丑入见云。
承安二年,皓表自陈衰病,以国让其弟。权国事。是岁,皓废,
泰和四年正月乙丑朔,高丽傔人以小佩刀割梨庑下巡廊,奉职见而纠之,诏馆伴官自今前期移文禁止。
是岁,王薨,子韺嗣立。
泰和七年正月,是时用兵伐宋,夏亦有故,独高丽遣正旦使,诏不赐曲宴。
及天寿节,夏、高丽使者皆在,有司奏:‘大定初,宋未请和,夏、高丽使者赐曲宴,今请依大定故事。’诏从之。
至宁元年八月,王祦薨,嗣子未行起复。
九月,宣宗即位,边吏奏:‘高丽牒称,嗣子未起复,不可以凶服迎吉诏,又不可以草土名衔署表。’礼官议:‘人臣不以私恩废公义,宜权用吉服迎诏,署表用权国事名衔。俟高丽告哀使至阙,然后遣使致祭、慰问及行封册。’制可。
明年,宣宗迁汴,辽东道路不通,兴定三年,辽东行省奏高丽复有奉表朝贡之意,宰臣奏:‘可令行省受其表章,其朝贡之礼俟他日徐议。’宣宗以为然,乃遣使抚谕高丽,终以道路不通,未遑迎迓,诏行省且羁縻勿绝其好,然自是不复通问矣。
赞曰:金人本出鞨靺之附于高丽者,始通好为邻国,既而为君臣,贞祐以后道路不通,仅一再见而已。入圣朝犹子孙相传自为治,故不复备论,论其与金事相涉者焉。
金国语解
今文《尚书》辞多奇涩,盖亦当世之方言也。《金史》所载本国之语,得诸重译,而可解者何可阙焉。若其臣僚之小字,或以贱,或以疾,犹有古人尚质之风,不可文也。国姓为某,汉姓为某,后魏孝文以来已有之矣。存诸篇终,以备考索。
官称
都勃极烈,总治官名,犹汉云冢宰。
谙版勃极烈,官之尊且贵者。
国论勃极烈,尊礼优崇得自由者。
胡鲁勃极烈,统领官之称。
移赉勃极烈,位第三曰“移赉”。
阿买勃极烈,治城邑者。
乙室勃极烈,迎邪之官。
札失哈勃极烈,守官署之称。
昃勃极烈,阴阳之官。
迭勃极烈,倅贰之职。
猛安,千夫长。谋克,百夫长也。
诸飐“详稳”,边戍之官。
诸“移里堇”,部落墟砦之首领。
详稳、移里堇,本辽语,金人因之而稍异同焉。
秃里,掌部落词讼,察非违者。
乌鲁古,牧圉之官。
斡里朵,官府治事之所。
人事
孛论出,胚胎之名。
阿胡迭,长子。骨赧,季也。蒲阳温,曰幼子。
益都,次第之通称。第九曰“乌也”,十六曰“女鲁欢”。
按答海,客之通称。
山只昆,舍人也。
散亦孛,奇男子。
散答,老人之称也。
什古乃,瘠人。
撒合辇,黧黑之名。
保活里,侏儒。
阿里孙,貌不扬也。
阿徒罕,采薪之子。
答不也,耘田者。
阿土古,善采捕者。阿里喜,围猎也。
拔里速,角牴戏者。
阿离合懑,臂鹰鹘者。
胡鲁剌,户长。阿合,人奴也。
兀术,曰头。粘罕,心也。畏可,牙,又曰吾亦可。
盘里合,将指。
三合,人之靥也。
牙吾塔,疡疮。
蒲剌都,目赤而盲也。
石哥里,溲疾。
谩都謌,痴騃之谓。
谋良虎,无赖之名。皆不美之称也。
与人同受福曰“忽都”。以力助人曰“阿息保”。
辞不失,酒醒也。
奴申,和睦之义。
讹出虎,宽容之名也。
赛里,安乐。
迪古乃,来也。
撒八,迅速之义。
乌古出,方言曰再休,犹言再不复也。
凡事之先者曰“石伦”。以物与人已然曰“阿里白”。
吾里补,畜积之名。
习失,犹人云常川也。
凡市物已得曰“兀带”,取以名子者,犹言货取如物然也。
物象
兀典,明星。
阿邻,山。太神,高也。山之上锐者曰“哈丹”,坡陀曰“阿懒”,大而峻曰“斜鲁”。
忒邻,海也。沙忽带,舟也。
生铁曰“斡论”,釜曰“阇母”,刃曰“斜烈”。
婆卢火者槌也。
金曰“桉春”。
银术可,珠也。
布囊曰“蒲卢浑”,盆曰“阿里虎”,罐曰“活女”。
乌烈,草廪也。
沙剌,衣襟也。
活腊胡,色之赤者也。
胡剌,灶突。
物类
桓端,松。阿虎里,松子。孰辇,莲也。
活离罕,羔。合喜,犬子。讹古乃,犬之有文者。
斜哥,貂鼠。
蒲阿,山鸡。窝谋罕,鸟卵也。
姓氏
完颜,汉姓曰王。乌古论曰商。纥石烈曰高。徒单曰杜。女奚烈曰郎。兀颜曰朱。蒲察曰李。颜盏曰张。温迪罕曰温。石抹曰萧。奥屯曰曹。孛术鲁曰鲁。移剌曰刘。斡勒曰石。纳剌曰康。夹谷曰仝。裴满曰麻。尼忙古曰鱼。斡准曰赵。阿典曰雷。阿里侃曰何。温敦曰空。吾鲁曰惠。抹颜曰孟。都烈曰强。散答曰骆。呵不哈曰田。乌林答曰蔡。仆散曰林。术虎曰董。古里甲曰汪。
其后氏族或因人变易,难以遍举,姑载其可知者云。
金国语解终。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金史-列传-卷七十三-译文
高丽国王名叫王楷。他的领土位于鸭绿江以东,曷懒路以南,东南边一直延伸到海边。自从辽朝时期,每年都会派遣使者向辽朝进贡,这些事情在《辽史》中都有记载。
唐朝初期,靺鞨族分为粟末部和黑水部,都臣服于高丽。唐朝灭掉高丽后,粟末部保存在东牟山逐渐强大,建立了渤海国,姓大,有文化、文物、礼乐。到了唐朝末年逐渐衰落,此后就不再有消息了。金朝攻打辽朝时,渤海国归顺了金朝,可能是其后裔。黑水靺鞨居住在古肃慎地区,有一座山叫做白山,即长白山,金国的起源地。女真族虽然曾经属于高丽,但已经很久没有联系了。等到金朝灭掉辽朝,高丽按照对辽朝的旧礼节向金朝称臣。
最初,有一位医生擅长治疗疾病,他是高丽人,但不知道他最初是从哪里来的,也没有记载他的姓名,他居住在女真族的完颜部。穆宗时期,他的亲戚生病了,这位医生为他诊断治疗,穆宗对医生说:‘如果你能让这个人病好,我就派人送你回你的祖国。’医生说:‘好的。’这个人的病果然好了,穆宗就按照最初的约定让他回国。
乙离骨岭的仆散部胡石来勃堇居住在高丽和女真族之间,穆宗派族人叟阿去招他,于是让叟阿送这位医生回高丽边境。医生回到高丽后,告诉高丽人,女真族的黑水部族日益强大,军队更加精锐,粮食年年丰收。高丽王听说了这件事。
穆宗十年癸未年,阿疏从辽朝派他的徒弟达纪来劝说曷懒甸人,曷懒甸人抓住了他。穆宗把达纪送回高丽,对高丽王说:‘之前在你边境作乱的人,都是这些人。’等到打败萧海里,派斡鲁罕去高丽报捷,高丽也派使者来祝贺。不久,又派斜葛和斡鲁罕去访问,高丽王说:‘斜葛是女真族的族弟,他们的礼节更加隆重了。’于是用一大银盘作为答谢。
此后,曷懒甸的各个部落都想要归附,高丽听说后不想让他们归附,担心他们靠近自己会不利,派人邀请他们不要来。斜葛在高丽以及往返曷懒道中,详细了解了情况,于是派石适欢去接纳曷懒甸人。还没出发,穆宗去世了,康宗继位,派石适欢率领星显统门之兵前往乙离骨岭,招募更多的兵士到活涅水,巡视曷懒甸,收复了七个叛逃的城市。高丽派人来说:‘有些事情需要商议。’曷懒甸的官员斜勒详稳、冶剌保详稳前往,石适欢也派杯鲁前往,高丽抓住了冶剌保等人,却让杯鲁说:‘不要与你们的事有关。’于是,五水之民都归附了高丽,有十四个团练使被陷害。
二年甲申年,高丽来攻打,石适欢大败他们,杀获很多,追入他们的境内,焚烧掠夺他们的守卫然后返回。四月,高丽再次来攻打,石适欢率领五百人在辟登水抵抗,再次大败他们,追入辟登水,驱逐他们的残兵到境外。于是,高丽王说:‘那些报告边境冲突的人都是官属祥丹、傍都里、昔毕罕这些人。’十四个团练使、六个路使人在高丽的人,都回到了高丽,派使者来请求和平。于是派斜葛巡视边界,到乙离骨水、曷懒甸活祢水,停留了两个月。斜葛不能公正审理案件,每件事都会变得复杂,民众对此感到苦恼。康宗召回斜葛,派石适欢前往。石适欢在三潺水建立幕府,那些曾经暗中与高丽往来制造混乱的人,就对他们进行审判,其他人则没有追究。
康宗四年丙戌年,高丽派使者黑欢方石来祝贺继位,康宗派杯鲁回访,并且寻找之前的约定,取回逃亡的民众,高丽答应了。说:‘派使者到边境来接受他们。’康宗认为这是真的,派完颜部的阿聒、乌林答部的胜昆到边境去接受他们。康宗在马纪岭乙只村打猎等待他们。阿聒、胜昆到边境后,高丽派人杀了他们,并出兵曷懒甸,筑起九座城。
康宗回来后,众人都说:‘不能出兵,恐怕辽人会将罪责推给我们。’太祖却独自说:‘如果不出兵,岂止失去曷懒甸,其他部落都不属于我们了。’康宗认为他说得对,于是派斡塞领兵攻打他们,大败高丽军。六月,高丽率领大军来战,斡塞打败了他们,包围了他们的城池。七月,高丽再次请求和平,康宗说:‘如果事情处理得合适,就与他们和平。’高丽答应归还逃亡的民众,撤销九城的守卫,恢复被侵占的故地,于是与他们和平。
收国元年九月,太祖已经攻克黄龙府,命令加古撒喝攻打保州。保州靠近高丽,辽朝侵占高丽设置了保州。到了这个时候,命令撒喝攻取保州,长时间攻不下,撒喝请求增派援军,并且说高丽王将要派使者来。太祖派纳合乌蠢率领一百骑兵增援他,下诏给撒喝说:‘你率领偏师,多次打败强敌,俘获了很多,听说胡沙多次作战有功,我非常赞赏你。如果保州还没有攻下,就守住边境,我已经攻克黄龙府,听说辽主即将到来,等打败大敌后再增派你的军队。关于高丽派使者的事情,不知道是否真的,如果来了就护送他们回来。边境的事情,要小心,不要疏忽。’十一月,被辽朝俘获的女真族麻懑太弯等十五人都投降了,攻打开州并攻克了它,保州的女真部落都被降服了。太祖任命撒喝为保州路都统。
太祖已经打败并驱逐了辽朝的军队,撒喝攻克了合主、顺化两座城池,再次请求增派援军攻打保州,派斡鲁率领一千名甲士前往。二年闰月,高丽派使者来祝贺胜利,并且说:‘保州本来是我们的旧地,希望归还给我们。’太祖对使者说:‘你们自己去取吧。’下诏给撒喝、乌蠢等人说:‘如果高丽来取保州,增加胡剌古、习显等军队的装备,如果他们想要合兵,不要擅自前往,只要小心守卫边境。’等到撒喝、阿实赉等人攻打保州,辽朝的守将逃走了,而高丽军队已经进入城中。不久,高丽国王派蒲马请求保州,下诏给高丽王说:‘保州靠近你们的边境,听任你们自己去取,现在却劳师动众,在我们的城下打败敌人。而且蒲马只是口头陈述,等到有上表请求,再另外商议。’
天辅二年十二月,下诏给高丽国王说:‘我刚开始兴兵攻打辽朝,曾经公告天下,依靠皇天的帮助,多次打败敌军,从上京往北,到海边,中间的京府州县部落人民都已经被安抚。现在派孛堇术孛去报告,再赐给他一匹马,可以领受。’
三年,高丽增加了长城的高度三尺,边境官吏发兵阻止他们,他们不听,报告说:‘是在修补旧城。’曷懒甸的孛堇胡剌古、习显上报此事,下诏说:‘不要侵犯生事,只要小心加固营垒,广泛布置耳目就可以了。’
四年,咸州路都统司用军队分驻在保州、毕里围两座城池,请求增派兵力,下诏说:‘你们分列驻守,巩固封地,很好。高丽世世代代侍奉辽朝,可能会有联系,可以经常派人侦察。’
派遣使者习显去辽国州郡,通知高丽,高丽当时正在处决作乱的人,使者对习显说:‘这是先父国王的书信。’习显到达后,被安排在馆舍中。高丽处决了七十多名官员,但仍然按照旧礼接待他,并且用表文来祝贺,并进贡了各种物品。同时,高丽也把辽帝逃入夏国的消息报告给了他们。
高随、斜野奉命出使高丽,到达边境时,接待他们的礼节不恭敬,高随等人不敢前往,太宗说:‘高丽是辽国的世臣,应该用对待辽国的礼节对待我,而我国刚刚有新丧,辽主还未找到,不要急于强迫他们。’命令高随等人返回。天会二年,南路都统鹘实答上奏,说高丽接纳了叛逃者,增加了边防,必定有其他图谋。下诏说:‘所有通问,不要违背常规。如果他们来侵略,就整理好队伍与他们对抗。如果有人敢先侵犯他们,即使胜利也要惩罚。’命令阇母率领一千名士兵驻守海岛,以防备。
四年,国王王楷派遣使者呈上表章表示臣服,皇帝下诏优待答复。皇帝派遣高伯淑、乌至忠出使高丽,规定所有派遣的使者往来都应该遵循辽国的旧例,同时要求将保州路及边地的人口全部归还。皇帝敕令伯淑说:‘如果完全按照要求去做,就把保州地赐给你。’高伯淑到达高丽后,王楷附上表章表示感谢,完全按照事辽的旧制。
八年,王楷上表,请求免除索要保州逃入高丽的边户。这一年,高丽有十人捕鱼,大风将他们的船吹到海岸,曷苏馆的人捕获了他们,皇帝下诏让他们返回自己的国家。之后,王楷上表请求不再索要保州逃入高丽的户口,太宗同意了,从此保州的地域开始确定。
皇统二年,皇帝下诏加封王楷为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六年,王楷去世,他的儿子王晛继位。
大定四年,鸭绿江堡被侵略和焚毁。五年正月,世宗因为正旦使朝辞,告诉他们:‘边境有些小问题,是你的君主造成的吗,还是边疆官员造成的?如果是边疆官员造成的,你的君主也应该惩罚他们。’最初,高丽使者私下进贡礼物成为常态,这一年万春节,皇帝因为使者私下进贡不符合礼节,下诏禁止。
十年,王晛的弟弟翼阳公王皓废黜了王晛自立。十月,皇帝派遣生日使、大宗正丞飐到边界上,高丽边吏声称前王已经让位,拒绝接受使者。十一年三月,王皓以让国来上奏,皇帝下诏婆速路不要接受,有关官员详细询问。高丽报告说:‘前王长期生病,昏聩不明,由他的母亲弟弟王皓暂时处理国事。’皇帝说:‘让国是大事,为什么没有事先请示。’皇帝下诏有关官员再次详细询问。高丽于是呈上了王晛让国的表章,大致说先臣王楷的遗训传位于弟弟,又说他的儿子有罪不能立为继承人。皇帝怀疑此事,询问宰执,丞相良弼上奏说:‘这些不可信。王晛只有一个儿子,去年生了一个孙子,曾经上表表示生孙之喜,这是第一点。王皓曾经作乱,王晛将他囚禁,这是第二点。现在王晛不派遣使者,王皓却派遣使者,这是第三点。朝廷赐给王晛生日使,王皓不转达给王晛,却称不敢接受,这是第四点。现在王皓篡位,诬陷哥哥于天子,怎能容忍。’右丞孟浩说:‘应该询问那个国家的士民,如果他们都推举服从,就应该派遣使者封册。’皇帝说:‘封一个国家的君主询问民众,这与除拜猛安谋克有何不同。’于是拒绝了他的使者,并下诏详细询问王晛,吏部侍郎靖为宣问王晛使者。
王皓实际上篡位,将王晛囚禁在海岛上。靖到达高丽,王皓声称王晛已经退位,住在别处,病情加重,无法就位接受命令,来回的路途险恶遥远,不适合使者前往。靖最终没有见到王晛,于是以诏书授予王皓,转而取得王晛的表章附奏,其言与前表大致相同。靖返回,皇帝询问大臣,大家都说:‘王晛的表章如此,可以立即封册。’丞相良弼、平章政事守道说:‘等待王皓请求封册也不晚。’十二月,王皓派遣他的礼部侍郎张翼明等人请求封册。十二年三月,皇帝赐予封册。王皓的生日在正月十九日,这一年十二月将尽,来不及派遣使者,有关官员请求到下一年举行。
十五年,高丽西京留守赵位宠叛变王皓,派遣徐彦等九十六人上表说:‘前王本非避让,大将军郑冲夫、郎将李义方实际上是他被杀。臣赵位宠请求以慈悲岭以西至鸭绿江四十余城内属,请求出兵援助。’皇帝说:‘王皓已经加封册,赵位宠竟然敢起兵作乱,还想纳土,我怀抚万邦,岂能帮助叛臣作恶。’下诏逮捕徐彦等人送回高丽。不久,王皓平定了赵位宠的叛乱,派遣使者上奏感谢,从赵位宠的叛乱以来,王皓派遣的生日回谢、横赐回谢、贺正旦、进奉、万春节等使者,都受阻不通,到这时,王皓一并上奏。皇帝下诏回应他的请求,命令派遣人使令节次入朝。
十七年,贺正旦礼物中,玉带实际上是像玉的石头,有关官员请求移问,皇帝说:‘那个小国没有能识别的,误以为是玉,不必移问。’于是作罢。十二月,有关官员上奏说高丽下节押马官顺成例外将带甲三过界,皇帝认为使者所犯的罪行重大,但只命令他们返回本国。
二十三年,王皓的母亲任氏去世,王皓请求免除赐生日及贺谢等事,皇帝下诏同意。
章宗即位后,使者到达边界上时拖延了很久,皇帝下诏询问,高丽表示歉意。明昌三年,下节金挺返回平州抚宁县,打死了一名驿人何添儿,有关官员请求‘对于人使的往来,请求适量设置兵卫。’参知政事张万公说:‘可以在住宿的地方巡视保护。’皇帝同意了他的奏请。诏令从今以后接送伴使副,如果失去关防,应当受到惩罚。按照旧例,贺正旦使在十二月二十九日入见,明昌六年十二月己卯立春,皇帝下诏在立春前两天丁丑入见。
承安二年,王皓上表自陈衰病,将国家让给他的弟弟,暂时处理国事。这一年,王皓被废黜。
泰和四年正月乙丑朔,高丽傔人以小佩刀割梨庑下巡廊,奉职见而纠之,皇帝下诏馆伴官从今以后提前移文禁止。这一年,王去世,他的儿子王韺继位。
泰和七年正月,当时正在用兵伐宋,夏也有原因,只有高丽派遣了正旦使,皇帝下诏不赐曲宴。到天寿节,夏、高丽使者都在,有关官员上奏:‘大定初年,宋未请和,夏、高丽使者赐曲宴,现在请依照大定旧例。’皇帝下诏同意。
至宁元年八月,王祦去世,继位的儿子还未行起复。九月,宣宗即位,边吏上奏:‘高丽文书称,继位的儿子还未行起复,不可以穿丧服迎接吉祥的诏书,又不可以用草土名衔署表。’礼官讨论:‘人臣不以私恩废公义,应该权宜使用吉服迎接诏书,署表使用权国事名衔。等到高丽告哀使到达朝廷,然后派遣使者致祭、慰问及行封册。’皇帝批准。
第二年,宣宗迁都汴京,辽东道路不通,兴定三年,辽东行省上奏说高丽又有奉表朝贡的意图,宰臣上奏:‘可以命令行省接受他们的表章,他们的朝贡礼节等到以后再慢慢商议。’宣宗认为这样可行,于是派遣使者安抚高丽,但由于道路不通,来不及迎接,皇帝下诏行省暂时羁縻不要断绝他们的友好关系,但从此不再通问。
赞曰:金人原本出自靺鞨部落,后来归附高丽,开始时是相邻的国家,后来成为君臣关系。贞祐年间之后,道路不通,只能偶尔见上一面。进入圣朝后,他们的子孙依然保持自治,所以这里不再详细论述,只讨论与金国有关的事。
金国语解:
现在文的《尚书》词句很多都很奇特难懂,这也应该是当时的方言。《金史》记载的本国语言,通过多次翻译才能理解,那些能够理解的部分怎么可以缺失呢?至于那些臣僚的小名,有的因为地位低微,有的因为疾病,还保留着古人崇尚质朴的风气,不可过于文饰。国姓叫什么,汉姓叫什么,自后魏孝文帝以来就是这样。把这些都记录在篇末,以备查阅。
官称:
都勃极烈,是总治官的名称,类似于汉代的冢宰。
谙版勃极烈,是尊贵且重要的官员。
国论勃极烈,是受到尊礼和优待,可以自由行动的人。
胡鲁勃极烈,是统领官的称呼。
移赉勃极烈,位次第三的官员。
阿买勃极烈,是管理城邑的人。
乙室勃极烈,是迎邪之官。
札失哈勃极烈,是守官署的称呼。
昃勃极烈,是阴阳之官。
迭勃极烈,是副职。
猛安,是千夫长。
谋克,是百夫长。
诸飐‘详稳’,是边戍之官。
诸‘移里堇’,是部落墟砦的首领。
详稳、移里堇,原本是辽语,金人继承下来,但有一些差异。
秃里,是掌管部落词讼,负责调查违法的人。
乌鲁古,是牧圉之官。
斡里朵,是官府治事的地方。
人事:
孛论出,是胚胎的名字。
阿胡迭,是长子的意思。
骨赧,是老三的意思。
蒲阳温,是幼子的意思。
益都,是次序的通称。第九个叫做‘乌也’,十六个叫做‘女鲁欢’。
按答海,是客人的通称。
山只昆,是舍人的意思。
散亦孛,是奇特男子的意思。
散答,是老人的称呼。
什古乃,是瘦弱的人。
撒合辇,是皮肤黧黑的意思。
保活里,是侏儒。
阿里孙,是长相不佳的意思。
阿徒罕,是采薪者的儿子。
答不也,是耕田者的意思。
阿土古,是擅长捕猎的人。
阿里喜,是围猎的意思。
拔里速,是玩角抵戏的人。
阿离合懑,是放鹰捕鸟的人。
胡鲁剌,是户长的意思。
阿合,是人奴。
兀术,是头部的意思。
粘罕,是心脏的意思。
畏可,是牙齿,又称为吾亦可。
盘里合,是手指。
三合,是人脸上的酒窝。
牙吾塔,是疮疖。
蒲剌都,是眼睛红而瞎的意思。
石哥里,是尿频的意思。
谩都謌,是愚笨的意思。
谋良虎,是无赖的意思。都是不美好的称呼。
与人同享福分叫做‘忽都’。用力量帮助人叫做‘阿息保’。
辞不失,是酒醒的意思。
奴申,是和睦的意思。
讹出虎,是宽容的意思。
赛里,是安乐的意思。
迪古乃,是来的意思。
撒八,是迅速的意思。
乌古出,方言中说是再休,就像说再也不来了。
凡事之先者叫做‘石伦’。把东西给别人叫做‘阿里白’。
吾里补,是积蓄的意思。
习失,就像人们说的常川。
凡市物已得叫做‘兀带’,取来作为名字的,就像说货物如同物品一样。
物象:
兀典,是明星。
阿邻,是山。太神,是高的意思。山上尖的地方叫做‘哈丹’,坡状的地方叫做‘阿懒’,大而陡峭的地方叫做‘斜鲁’。
忒邻,是海。沙忽带,是船。
生铁叫做‘斡论’,锅叫做‘阇母’,刀叫做‘斜烈’。
婆卢火者,是锤子的意思。
金叫做‘桉春’。
银术可,是珠子的意思。
布囊叫做‘蒲卢浑’,盆叫做‘阿里虎’,罐叫做‘活女’。
乌烈,是草仓。
沙剌,是衣襟。
活腊胡,是红色的意思。
胡剌,是烟囱。
物类:
桓端,是松树。
阿虎里,是松子的意思。
孰辇,是莲花的意思。
活离罕,是羊羔。
合喜,是狗崽。
讹古乃,是有花纹的狗。
斜哥,是貂鼠。
蒲阿,是山鸡。
窝谋罕,是鸟蛋。
姓氏:
完颜,汉姓叫做王。乌古论叫做商。纥石烈叫做高。徒单叫做杜。女奚烈叫做郎。兀颜叫做朱。蒲察叫做李。颜盏叫做张。温迪罕叫做温。石抹叫做萧。奥屯叫做曹。孛术鲁叫做鲁。移剌叫做刘。斡勒叫做石。纳剌叫做康。夹谷叫做仝。裴满叫做麻。尼忙古叫做鱼。斡准叫做赵。阿典叫做雷。阿里侃叫做何。温敦叫做空。吾鲁叫做惠。抹颜叫做孟。都烈叫做强。散答叫做骆。呵不哈叫做田。乌林答叫做蔡。仆散叫做林。术虎叫做董。古里甲叫做汪。
其后氏族或因人变易,难以一一列举,这里只记载那些可知的。
金国语解终。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金史-列传-卷七十三-注解
高丽:古代朝鲜半岛上的国家,位于今天的朝鲜半岛南部。
王楷:王楷,高丽国王的名字。
鸭绿江:鸭绿江是位于中国东北和朝鲜半岛之间的河流。
曷懒路:曷懒路,高丽时期的道路名称。
辽:辽,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朝代,由契丹人建立,统治范围包括今天的东北、华北部分地区。
靺鞨:靺鞨,古代东北民族,后发展为女真族。
粟末:粟末,靺鞨族的一支。
黑水:黑水,靺鞨族的一支。
渤海:渤海,公元698年-926年,位于辽东半岛的一个政权,由靺鞨族粟末部建立。
大氏:大氏,渤海国的姓氏。
文物礼乐:文物礼乐,指古代的文化、文物和礼仪制度。
金:金,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朝代,由女真族建立。
女直:女直,即女真,古代东北民族。
完颜部:完颜部,女真族的一个部落。
穆宗:穆宗,高丽国王的称号。
医者:医者,医生。
女直之族弟:女直之族弟,指女真族的族弟。
曷懒甸:曷懒甸,高丽时期的地区名。
阿疏:阿疏,人名。
达纪:达纪,人名。
斡鲁罕:斡鲁罕,人名。
斜葛:斜葛,人名。
乙离骨岭:乙离骨岭,地名。
仆散部:仆散部,部落名。
胡石来:胡石来,人名。
勃堇:勃堇,官职名。
叟阿:叟阿,人名。
石适欢:石适欢,人名。
活涅水:活涅水,地名。
曷懒甸活祢水:曷懒甸活祢水,地名。
阿聒:阿聒,人名。
乌林答部:乌林答部,部落名。
胜昆:胜昆,人名。
杯鲁:杯鲁,人名。
太祖:太祖,金朝开国皇帝,完颜阿骨打。
黄龙府:黄龙府,古地名,位于今天的吉林省农安县。
保州:保州是高丽的一个州。
纳合乌蠢:纳合乌蠢,人名。
胡沙:胡沙,人名。
孛堇术孛:孛堇术孛,人名。
咸州路都统司:咸州路都统司,官职名,负责管理咸州路(今辽宁省)的军事事务。
辽国:辽国(907年-1125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封建王朝,由契丹族所建,位于今天的东北亚地区。
州郡:州郡是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的基本单位,相当于现在的省级行政区。
诛乱者:诛乱者指那些平定叛乱的人。
国王:国王是古代国家或王国中的君主。
馆:馆指古代的旅馆或接待使者的场所。
官僚:官僚指古代国家的官员。
依旧礼:依旧礼指按照旧有的礼仪。
表:表指古代的一种文书,用于向上级或君主陈述事情。
贡方物:贡方物指进贡的土特产。
夏国:夏国(1038年-1227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封建王朝,由党项族所建。
太宗:太宗是辽朝的第二位皇帝,名为耶律德光。
鹘实答:鹘实答是辽朝的官员。
南路都统:南路都统是辽朝的官职,负责管理南部地区的军事和行政。
阇母:金朝的一种锅的称呼。
海岛:海岛指辽朝的海上领土。
国王王楷:国王王楷是高丽国的君主。
藩:藩指古代的附属国。
边地人口:边地人口指边疆地区的居民。
亡入:亡入指逃亡到。
鸭绿江堡:鸭绿江堡是辽朝在鸭绿江边的一个军事要塞。
世宗:世宗是辽朝的第五位皇帝,名为耶律隆绪。
正旦:正旦指农历正月初一,即春节。
朝辞:朝辞指离开朝廷。
礼部:礼部是古代朝廷的部门,负责礼仪和外交事务。
大宗正丞:大宗正丞是高丽国的官职。
嗣立:嗣立指继承王位。
大定:大定是辽朝的一个年号,对应公元1078年至1094年。
西京留守:西京留守是高丽国的官职,负责管理西京(今平壤)。
大将军:大将军是古代的一种高级军职。
郎将:郎将是古代的一种中级军职。
慈悲岭:慈悲岭是高丽的一个地名。
节:节指古代的一种符节,用于外交使节。
玉带:玉带是古代官员佩戴的一种装饰品。
平州:平州是辽朝的一个州。
抚宁县:抚宁县是辽朝的一个县。
参知政事:参知政事是辽朝的官职,相当于宰相。
宿顿之地:宿顿之地指停留休息的地方。
坐:坐指犯罪或犯过失。
承安:承安是辽朝的一个年号,对应公元1196年至1201年。
傔人:傔人指古代的仆人。
梨庑:梨庑指梨树下的屋檐。
巡廊:巡廊指巡视走廊。
奉职:奉职指执行职责。
权国事:权国事指代理国事。
泰和:泰和是辽朝的一个年号,对应公元1205年至1208年。
天寿节:天寿节指皇帝的生日。
请和:请和指请求和平。
起复:起复指恢复官职。
宣宗:宣宗是辽朝的第八位皇帝,名为耶律淳。
行省:行省是辽朝的地方行政单位。
兴定:兴定是辽朝的一个年号,对应公元1217年至1221年。
宰臣:宰臣是辽朝的宰相。
至宁:至宁是辽朝的一个年号,对应公元1115年至1125年。
迁汴:迁汴指将都城从辽阳迁至汴京(今开封)。
金人:指金朝的居民,金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朝代,由女真族建立。
鞨靺:古代东北地区的民族,与高丽(朝鲜)相邻。
贞祐:金朝的一个年号,贞祐年间金朝遭遇了严重的政治危机。
圣朝:指金朝,古代中国历史中,后继王朝常以“圣朝”自称。
《尚书》:中国古代的一部经典文献,内容主要记载了上古时期的政治和历史。
国姓:指一个国家的姓氏,这里是金朝的国姓。
汉姓:指在汉朝时期或之后,一些民族或国家采用汉族的姓氏。
后魏孝文:指北魏孝文帝,他在位期间推行了一系列汉化政策。
官称:指官职的名称。
都勃极烈:金朝的一种官职,相当于宰相。
谙版勃极烈:金朝的一种高级官职。
国论勃极烈:金朝的一种尊贵的官职。
胡鲁勃极烈:金朝的一种统领官职。
移赉勃极烈:金朝的一种官职,位列第三。
阿买勃极烈:金朝的一种管理城邑的官职。
乙室勃极烈:金朝的一种迎邪之官。
札失哈勃极烈:金朝的一种守官署的官职。
昃勃极烈:金朝的一种阴阳之官。
迭勃极烈:金朝的一种副职官。
猛安:金朝的一种千夫长。
谋克:金朝的一种百夫长。
详稳:金朝的一种边戍官职,源自辽语。
移里堇:金朝的一种部落首领,源自辽语。
秃里:金朝的一种掌管部落词讼的官职。
乌鲁古:金朝的一种牧圉官职。
斡里朵:金朝的官府治事之所。
孛论出:金朝的一种胚胎的名称。
阿胡迭:金朝的一种长子的称呼。
骨赧:金朝的一种季子的称呼。
蒲阳温:金朝的一种幼子的称呼。
益都:金朝的一种次第的通称。
按答海:金朝的一种客人的通称。
山只昆:金朝的一种舍人的称呼。
散亦孛:金朝的一种奇男子的称呼。
散答:金朝的一个姓氏,汉姓为骆。
什古乃:金朝的一种瘦人的称呼。
撒合辇:金朝的一种黑人的称呼。
保活里:金朝的一种侏儒的称呼。
阿里孙:金朝的一种貌不扬的人的称呼。
阿徒罕:金朝的一种采薪之子的称呼。
答不也:金朝的一种耕田者的称呼。
阿土古:金朝的一种善于采捕者的称呼。
阿里喜:金朝的一种围猎者的称呼。
拔里速:金朝的一种角牴戏者的称呼。
阿离合懑:金朝的一种臂鹰鹘者的称呼。
胡鲁剌:金朝的一种户长的称呼。
阿合:金朝的一种奴隶的称呼。
兀术:金朝的一种头部的称呼。
粘罕:金朝的一种心脏的称呼。
畏可:金朝的一种牙齿的称呼。
盘里合:金朝的一种指向的称呼。
三合:金朝的一种面颊的称呼。
牙吾塔:金朝的一种疮痍的称呼。
蒲剌都:金朝的一种目盲的称呼。
石哥里:金朝的一种疾病的称呼。
谩都謌:金朝的一种愚蠢的称呼。
谋良虎:金朝的一种无赖的称呼。
忽都:金朝的一种共享幸福的称呼。
阿息保:金朝的一种以力助人的称呼。
辞不失:金朝的一种酒醒的称呼。
奴申:金朝的一种和睦的称呼。
讹出虎:金朝的一种宽容的称呼。
赛里:金朝的一种安乐的称呼。
迪古乃:金朝的一种来的称呼。
撒八:金朝的一种迅速的称呼。
乌古出:金朝的一种再休的称呼。
石伦:金朝的一种先者的称呼。
阿里白:金朝的一种已经给予的称呼。
吾里补:金朝的一种积蓄的称呼。
习失:金朝的一种常川的称呼。
兀带:金朝的一种已经取得的称呼。
兀典:金朝的一种明星的称呼。
阿邻:金朝的一种山的称呼。
太神:金朝的一种高的称呼。
哈丹:金朝的一种山峰锐利的称呼。
阿懒:金朝的一种坡陀的称呼。
斜鲁:金朝的一种大而峻峭的称呼。
忒邻:金朝的一种海的称呼。
沙忽带:金朝的一种船的称呼。
斡论:金朝的一种生铁的称呼。
斜烈:金朝的一种刀的称呼。
婆卢火:金朝的一种槌的称呼。
桉春:金朝的一种金的称呼。
银术可:金朝的一种珠的称呼。
蒲卢浑:金朝的一种布囊的称呼。
阿里虎:金朝的一种盆的称呼。
活女:金朝的一种罐的称呼。
乌烈:金朝的一种草仓的称呼。
沙剌:金朝的一种衣襟的称呼。
活腊胡:金朝的一种红色的称呼。
胡剌:金朝的一种烟囱的称呼。
桓端:金朝的一种松树的称呼。
阿虎里:金朝的一种松子树的称呼。
孰辇:金朝的一种莲花的称呼。
活离罕:金朝的一种羊的称呼。
合喜:金朝的一种狗崽的称呼。
讹古乃:金朝的一种有花纹的狗的称呼。
斜哥:金朝的一种貂鼠的称呼。
蒲阿:金朝的一种山鸡的称呼。
窝谋罕:金朝的一种鸟蛋的称呼。
完颜:金朝的国姓,汉姓为王。
乌古论:金朝的一个姓氏,汉姓为商。
纥石烈:金朝的一个姓氏,汉姓为高。
徒单:金朝的一个姓氏,汉姓为杜。
女奚烈:金朝的一个姓氏,汉姓为郎。
兀颜:金朝的一个姓氏,汉姓为朱。
蒲察:金朝的一个姓氏,汉姓为李。
颜盏:金朝的一个姓氏,汉姓为张。
温迪罕:金朝的一个姓氏,汉姓为温。
石抹:金朝的一个姓氏,汉姓为萧。
奥屯:金朝的一个姓氏,汉姓为曹。
孛术鲁:金朝的一个姓氏,汉姓为鲁。
移剌:金朝的一个姓氏,汉姓为刘。
斡勒:金朝的一个姓氏,汉姓为石。
纳剌:金朝的一个姓氏,汉姓为康。
夹谷:金朝的一个姓氏,汉姓为仝。
裴满:金朝的一个姓氏,汉姓为麻。
尼忙古:金朝的一个姓氏,汉姓为鱼。
斡准:金朝的一个姓氏,汉姓为赵。
阿典:金朝的一个姓氏,汉姓为雷。
阿里侃:金朝的一个姓氏,汉姓为何。
温敦:金朝的一个姓氏,汉姓为空。
吾鲁:金朝的一个姓氏,汉姓为惠。
抹颜:金朝的一个姓氏,汉姓为孟。
都烈:金朝的一个姓氏,汉姓为强。
呵不哈:金朝的一个姓氏,汉姓为田。
乌林答:金朝的一个姓氏,汉姓为蔡。
仆散:金朝的一个姓氏,汉姓为林。
术虎:金朝的一个姓氏,汉姓为董。
古里甲:金朝的一个姓氏,汉姓为汪。
氏族:指家族或宗族。
变易:指变化或改变。
遍举:指详尽列举。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金史-列传-卷七十三-评注
赞曰:金人本出鞨靺之附于高丽者,始通好为邻国,既而为君臣,贞祐以后道路不通,仅一再见而已。入圣朝犹子孙相传自为治,故不复备论,论其与金事相涉者焉。
这段赞辞首先介绍了金人的起源,指出他们原本是鞨靺人的一部分,最初与高丽通好成为邻国,后来成为君臣关系。自贞祐年间起,两国道路不通,只见过一次面。金人进入中原后,依然保持自己的治理方式,因此不再详细论述。这里体现了金人对自身历史的尊重和对传统治理方式的坚持。
金国语解
今文《尚书》辞多奇涩,盖亦当世之方言也。《金史》所载本国之语,得诸重译,而可解者何可阙焉。
这段话解释了金国语言的来源和特点。《尚书》的文辞复杂难懂,可以看作是当时的方言。《金史》中记载的金国语言是通过多次翻译得到的,能够理解的部分不应该被忽视。这表明了对历史文献中语言重要性的认识,以及对民族语言传承的重视。
若其臣僚之小字,或以贱,或以疾,犹有古人尚质之风,不可文也。
这里提到金国臣僚的小字,有的以贱或疾为名,体现了古人崇尚质朴的风气,不追求文饰。这反映了金国社会的一种价值观,即尊重人的本质,不追求外在的华丽。
国姓为某,汉姓为某,后魏孝文以来已有之矣。
这句话说明了金国国姓和汉姓的对应关系,以及这种对应关系的历史渊源。自后魏孝文帝以来,这种对应关系就已经存在,体现了金国与汉族之间的文化交融。
存诸篇终,以备考索。
这句话表示将上述内容保留在篇章的结尾,以便于后人查阅和考究。这体现了对历史资料整理和保存的重视。
官称
这段内容详细介绍了金国的官职名称,如都勃极烈、谙版勃极烈等,并对其含义进行了解释。这些官职名称反映了金国官制的特点,以及当时社会的组织结构。
人事
这里列举了一系列金国人的名字,并对其含义进行了注释。这些名字反映了金国人的生活方式、社会地位以及民族特色。
物象
这段内容描述了金国的自然景观和物品,如兀典、阿邻、太神等,并对其进行了命名。这些命名体现了金国人对自然界的认知和对物品的重视。
物类
这里列出了金国的动植物名称,如桓端、阿虎里、活离罕等,并对其进行了分类。这反映了金国人对自然界的观察和对生物种类的了解。
姓氏
这段内容介绍了金国的姓氏,如完颜、乌古论、纥石烈等,并对其汉姓进行了对应。这体现了金国与汉族之间的文化联系。
其后氏族或因人变易,难以遍举,姑载其可知者云。
这句话表示由于氏族的变化,难以一一列举,因此只记载了可知的部分。这体现了对历史资料有限性的认识。
金国语解终。
这句话标志着金国语解的结束,同时也是对金国语言和文化的一次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