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济公(约公元1100年-1200年),本名李修缘,南宋时期的和尚,以其狂放不羁、爱民如子的形象著称。济公在民间故事中被塑造为一位佛门高僧,既能行医治病,又能显现神迹,深受百姓喜爱。此书主要根据济公的传奇故事整理而成。
年代:成书于明代(约16世纪)。
内容简要:《济公全传》是一部民间传说体裁的小说,讲述了济公一生的奇异事迹。济公虽然身为和尚,但行为不拘一格,常以不修边幅、疯癫的形象示人,但实际上却是一个智勇双全的神奇人物。他通过各种方式帮助百姓解决困境,巧妙地化解了许多社会矛盾。小说通过济公的故事,传递了深刻的道德教义和社会关怀,展现了济公博爱与智慧的一面。《济公全传》具有丰富的民间文化内涵,并且通过其幽默和讽刺的手法,反映了社会的种种弊端与人性的复杂。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济公全传-第一百二十一回-原文
善心人终得善报 奸险辈欺人被欺
话说史丹正哭之际,从里面出来一个老班头,姓雷名玉,乃是钱塘县八班的总头,今天也来送礼。
一见史不得直哭,雷头知道这个史不得,素常净指着插圈告状,讹人吃饭。
赶紧把史不得叫到屋中,雷头说:“史爷别哭了,死的是你什么人?”
史不得说:“死的是我舅舅,雷头你不用管,我得给我舅舅报仇。”
雷头说:“史爷你不用着急,凡事皆是该因,这铺子掌柜的也并没打他,他自己大概必是病虚了的人,一口气闭了。
怎样叫掌柜的给他买一口好棺材,给你弄个三百两二百两的,你逢年按节,给你舅舅上上坟,烧点纸钱,也就得了。”
焉想到史不得这小子,更是打官司的油子,他一想:“我当时先别答应,要一答应,把姚荒山一成殓,一埋葬,不给我银子,我也没法子,我也不能再告他,连我私和人命,我也担不了。
莫如我咬定牙关,跟他打官司,过一堂下来,他给我银子到手,我再顺他的哄,那时钱也到了手,我还算好朋友。”
想罢说:“雷头,你管不了。勿论多少钱,我也不能卖我舅舅的尸骨,我非得叫他给我舅舅抵偿不可!”
雷头怎么劝也不行。
焉想到这时节,外面来了一个老道,正是黄面真人孙道全。
老道只因被和尚把他卖切糕丸的钱,都给搬运尽了,老道要找和尚。
来到这里一看,大众正在谈论,掌柜的一个嘴巴,会把人打死了。
孙道全听明白,说:“掌柜的是哪位。”
李兴说:“是我。做什么?”
老道说:“我能够叫这死尸活了,站起来走在别处再死,省得你打官司。你管我一顿饭,我就能给你办这件事。”
李兴一听,说:“好,道爷,你真能叫死尸站起来,挪开,慢说一顿饭,我还要重谢呢。”
老道说:“是罢。”立刻拉出宝剑,口中念念有词。
立刻把魂拘来滴溜滴溜直转,老道眼瞧刚要入窍,滴溜又跑了。
老道一想怪呀,莫非有毛女,或四眼人给冲了,要不然不能呀。
老道又念咒,又把魂拘来,眼瞧刚要入窍,滴溜又跑了。
如是者三次,老道可就留了神了。
老道回头一看,见身后面有一个穷和尚,用法术给破了。
老道一瞧,正是济颠。
老道照和尚脸上“呸”啐了一口。
和尚说:“好的。你可啐了我。”说着话,和尚一仰身躺下。
蹬蹬腿,咧咧嘴,呕的一声死了。
大众一乱说:“了不得,老道又啐死一个人了。”
本地面官人过来,抖铁链就把老道锁上,老道直念“无量佛。无量佛。怪哉怪哉。”
官人说:“嚷怪哉也不行,你跟着打官司去罢。”
拉着老道就走。
这个时节,姚荒山的死尸会活动了。
大众说:“先死的这个要活!”
史不得在里面听见,大吃一惊,心说:“姚荒山本不是我舅舅。他要一活,他一说我不是他外甥,我准得挨打嘴的。”
同雷头紧急跑到死尸前来,雷头一瞧说:“史不得,你快叫你舅舅。腿活动了。”
史不得心说:“你可别活,你要一活,不但我生不了财,这顿打还不得轻了。”
史不得过去照定姚荒山的心口,用力按了一把。
雷头一瞧说:“史不得,你这是怎么了!
他刚要缓醒过来,你过去给他心口一把。他要死了,可是你谋害的。你快把他扶起来!”
史不得无奈,把姚荒山扶起来,口中叫舅舅,叫了几声,姚荒山答应出来,说:“好东西,你是我外甥,你坏舅舅的事,前者我讹当铺,你也去搅我,这你又来了。”
大众一听姚荒山说话,嗓音变了,像穷和尚的声音。
这时雷头说:“史不得,你们到处讹人,你还不把你舅舅背了走!不背走,把他锁起来!”
史不得心说:“亏得荒山没说他不是我舅舅,这还算好。”
无奈把姚荒山背起来,雷头叫两个官人跟着他,看他背哪去,叫他非得背往他家去才没事。
史不得背着走,他本来没家,他媳妇在河沿开娼窑,他背着姚荒山,来到他媳妇院中,就往屋里走。
他媳妇说:“屋里有客,哪里背来的死尸!”
史不得说:“别嚷,别嚷。不是外人,是舅舅。”说着话来到屋中,把姚荒山往炕上一放。
史不得再叫舅舅,叫之不应,唤之不语,又死了。
他媳妇一瞧说:“好忘八,你真气死我!一天给你五百钱吃着,你背个死尸来搅我,我告你去。”
史不得赶紧把隔壁狗阴阳二大爷请来,史不得说:“二大爷,你救我罢,你给出个主意罢。”
这位阴阳一瞧说:“怎么回事?”
史不得就把讹人之故一说,狗阴阳说:“你这孩子尽讹人,说你不听。这个你得买棺材,穿孝办事,就说是你舅舅罢,要不然,这人命官司你打不了。”
史不得说:“我买棺材哪有钱?”
狗阴阳说:“我给你出个主意,你把你媳妇卖了就够了。”
史不得无法,把媳妇卖了葬埋假舅舅,这也是报应循环,这话不表。
且说双义楼史不得把姚荒山背走之后,大众说:“李掌柜运气好,不该遭事。这个和尚真怪,怎么老道一啐会死了。”
那个说:“我瞧瞧啐了哪里。”这人过来一瞧和尚,和尚龇牙冲他一乐。
这人吓的一哆嗦说:“吓死我了!”
旁边就有人说:“怎么了?”
这人说:“和尚跟我一乐。”
大众说:“你别瞎说。和尚死了,还能乐。”
这人说:“是真的。”
正说着话,和尚一翻身爬起来就跑。
官人正锁着老道上衙门去,和尚赶到说:“众位别锁老道了,我和尚没死。”
官人一瞧说:“既是和尚活了,立刻给老道撤去铁链。”
老道一瞧说:“好和尚,我山人焉能跟你善罢干休。”
和尚说:“你因为什么要跟我和尚为仇做对?”
黄面真人说:“我因为我师弟褚道缘被你给气病了,我要替他报仇。”
和尚说:“褚道缘他是自找,我和尚跟他远日无冤,近日无仇,他无故帮着两个不认识的贼人要逞能,跟我和尚做对,我和尚焉能容他。大概你也不知道我和尚的来历,我和尚叫你瞧瞧。”
用手一摸天灵盖,现出佛光灵光金光,老道吓的跪倒磕头说:“原来是得道的圣僧,弟子愚昧无知,求圣僧格外慈悲。弟子要认你老人家为师。”
和尚说:“你要认我为师,你知道规矩,我要喝酒吃肉,你得给买去。”
老道说:“那行。”
和尚说:“既如是,跟我走。”
一同来到山门。
门头僧一看,这个老道找了他好几天,也不知怎么又跟他好了。
和尚说:“孙道全你见见,这是你师叔。”
孙道全立刻给门头僧行礼,叫师叔。
济公说:“师弟你答应。”
门头僧一答应。
济公说:“你们每人给一吊钱见面礼罢。”
门头僧说:“没钱。”
和尚说:“没钱混充大辈。徒弟跟我进庙罢。”
刚一进庙,遇见监寺的广亮。
和尚说:“徒弟你见见,这是你师大爷。”
广亮说:“我可没钱,你趁早别叫。”
和尚带领老道,来到大殿。
鸣钟击鼓,把庙中众僧聚齐,和尚说:“众位师兄师弟,我可收了徒弟,起名叫悟真。”
众僧说:“大喜。”
和尚说:“你们大众不送礼吗?”
众人说:“你办善会,我们就送礼。”
和尚说:“徒儿我教你,你要没钱,在庙里,谁屋里没有人,有东西就拿,就是你师叔大爷瞧见,也有我不好意思的。众位,我是这么教训徒弟不是?”
大众说:“好。”心里说:“他一个人偷就够了,这又带一个贼来。”
和尚说完了,叫徒弟打酒买肉去。
老道要自己尽心,好跟师父学法术。
头一天先打里头脱,当趁褂子,打酒买肉。
第二天当趁袍。
花完了,又当道袍顶趁褂子。
末了,把趁褂也当了,老道光着膀子,和尚说:“没钱你去罢,我收徒弟都得有钱,不要你了。”
老道说:“我不走,我等着呢。”
和尚说:“你等什么?”
老道说:“等西北风下来冻死。”
和尚说:“我教你念咒,念唵嘛呢叭迷吽。唵,敕令赫。你跪着学。”
老道说:“这会念的。”
当时老道跪下,口念:“唵,嘛呢叭迷吽。唵,敕令赫。”
刚念完,由地下飞起一块小砖头,打在老道脑袋上。
老道说:“师父,这是怎么了?”
和尚说:“这是咒催的。我教给你,你瞧见砖堆就磕头,你说,砖头在上,老道有礼。我不念咒,你也别起。”
老道说:“那我不成了疯子,我不练了。”
和尚说:“你要打算发财,你瞧由庙外进来的人,大喊一声,那就是你的落儿来了。”
老道就在那大雄宝殿里往外瞧。
工夫不大,果然就听外面大喊一声,进来两个人,不知来者是谁,且看下回分解。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济公全传-第一百二十一回-译文
心地善良的人最终会得到好报,而狡诈的人欺骗别人最终也会被欺骗。
话说史丹正在哭泣的时候,从里面走出一个老班头,姓雷名玉,是钱塘县八班的总头目,今天也来送礼。一看到史不得一直在哭,雷头知道史不得,平时总是指着插圈告状,骗人吃饭。他赶紧把史不得叫到屋子里,雷头说:“史爷别哭了,死的是你什么人?”史不得说:“死的是我舅舅,雷头你不用管,我得给我舅舅报仇。”雷头说:“史爷你不用着急,所有的事情都有它的原因,这家铺子的掌柜的也没打他,他自己大概是因为身体虚弱,一口气断了。你让掌柜的给他买一口好棺材,给你弄个三百两或者二百两的银子,你逢年过节,给你舅舅上上坟,烧点纸钱,也就算了。”
没想到史不得这小子,更是打官司的老手,他一想到:“我当时先别答应,要一答应,把姚荒山一埋葬,不给银子,我也没法子,我也不能再告他,连我私和人命,我也担不了。不如我咬定牙关,跟他打官司,打完一场官司,他给我银子到手,我再顺他的哄,那时钱也到了手,我还算好朋友。”想完就说:“雷头,你管不了。不管多少钱,我也不能卖我舅舅的尸骨,我非得叫他给我舅舅抵偿不可!”
雷头怎么劝也不行。没想到这时,外面来了一个老道,正是黄面真人孙道全。老道因为被和尚把卖切糕丸的钱都给搬走了,老道要找和尚。来到这里一看,大家正在谈论,掌柜的一个嘴巴,会把人打死了。孙道全听明白,说:“掌柜的是哪位。”李兴说:“是我。做什么?”老道说:“我能够叫这死尸活了,站起来走到别处再死,省得你打官司。你管我一顿饭,我就能给你办这件事。”
李兴一听,说:“好,道爷,你真能叫死尸站起来,挪开,慢说一顿饭,我还要重谢呢。”老道说:“是罢。”立刻拔出宝剑,口中念念有词。立刻把魂魄拘来,滴溜滴溜直转,老道眼瞧刚要入窍,滴溜又跑了。老道一想怪呀,莫非有毛女,或四眼人给冲了,要不然不能呀。老道又念咒,又把魂魄拘来,眼瞧刚要入窍,滴溜又跑了。如是者三次,老道可就留了神了。老道回头一看,见身后面有一个穷和尚,用法术给破了。老道一瞧,正是济颠。老道照和尚脸上“呸”啐了一口。和尚说:“好的。你可啐了我。”说着话,和尚一仰身躺下。蹬蹬腿,咧咧嘴,呕的一声死了。大家一乱说:“了不得,老道又啐死一个人了。”本地面官人过来,抖铁链就把老道锁上,老道直念“无量佛。无量佛。怪哉怪哉。”官人说:“嚷怪哉也不行,你跟着打官司去罢。”
拉着老道就走。这时,姚荒山的尸体会动了。大家说:“先死的这个要活!”史不得在里面听见,大吃一惊,心想:“姚荒山本不是我舅舅。他要一活,他一说我不是他外甥,我准得挨打嘴的。”同雷头紧急跑到尸体前来,雷头一瞧说:“史不得,你快叫你舅舅。腿活动了。”史不得心想:“你可别活,你要一活,不但我生不了财,这顿打还不得轻了。”史不得过去照定姚荒山的心口,用力按了一把。雷头一瞧说:“史不得,你这是怎么了!
他刚要缓醒过来,你过去给他心口一把。他要死了,可是你谋害的。你快把他扶起来!”史不得无奈,把姚荒山扶起来,口中叫舅舅,叫了几声,姚荒山答应出来,说:“好东西,你是我外甥,你坏舅舅的事,前者我讹当铺,你也去搅我,这你又来了。”大家一听姚荒山说话,嗓音变了,像穷和尚的声音。这时雷头说:“史不得,你们到处讹人,你还不把你舅舅背了走!不背走,把他锁起来!”史不得心想:“亏得荒山没说他不是我舅舅,这还算好。”无奈把姚荒山背起来,雷头叫两个官人跟着他,看他背哪去,叫他非得背往他家去才没事。史不得背着走,他本来没家,他媳妇在河沿开娼窑,他背着姚荒山,来到他媳妇院中,就往屋里走。他媳妇说:“屋里有客,哪里背来的死尸!”史不得说:“别嚷,别嚷。不是外人,是舅舅。”说着话来到屋中,把姚荒山往炕上一放。史不得再叫舅舅,叫之不应,唤之不语,又死了。他媳妇一瞧说:“好忘八,你真气死我!一天给你五百钱吃着,你背个死尸来搅我,我告你去。”
史不得赶紧把隔壁狗阴阳二大爷请来,史不得说:“二大爷,你救我罢,你给出个主意罢。”这位阴阳一瞧说:“怎么回事?”史不得就把讹人之故一说,狗阴阳说:“你这孩子尽讹人,说你不听。这个你得买棺材,穿孝办事,就说是你舅舅罢,要不然,这人命官司你打不了。”史不得说:“我买棺材哪有钱?”狗阴阳说:“我给你出个主意,你把你媳妇卖了就够了。”史不得无法,把媳妇卖了葬埋假舅舅,这也是报应循环,这话不表。且说双义楼史不得把姚荒山背走之后,大家说:“李掌柜运气好,不该遭事。这个和尚真怪,怎么老道一啐会死了。”那个说:“我瞧瞧啐了哪里。”这人过来一瞧和尚,和尚龇牙冲他一乐。这人吓的一哆嗦说:“吓死我了!”旁边就有人说:“怎么了?”这人说:“和尚跟我一乐。”
众人说:‘你别胡说。和尚死了,还能高兴。’那人说:‘是真的。’正说着,和尚突然翻身爬起来就跑了。官人正要锁着老道去衙门,和尚赶到了说:‘各位别锁老道了,我和尚没死。’官人一看说:‘既然和尚活了,立刻给老道解开铁链。’老道一看说:‘好和尚,我山人怎能就此罢休。’和尚问:‘你因为什么要和我和尚为敌?’黄面真人说:‘因为我师弟褚道缘被你气病了,我要替他报仇。’和尚说:‘褚道缘是他自找的,我和尚和他往日无怨,近日无仇,他无缘无故帮着两个不认识的贼人炫耀,和我和尚作对,我和尚怎能容他。大概你也不知道我和尚的来历,让我给你看看。’用手一摸头顶,现出佛光灵光金光,老道吓得跪倒磕头说:‘原来是得道的圣僧,弟子愚昧无知,求圣僧开恩。弟子要拜你为师。’和尚说:‘你要拜我为师,你知道规矩,我要喝酒吃肉,你得给我买。’老道说:‘那没问题。’和尚说:‘既然如此,跟我走吧。’一同来到山门。门头僧一看,这个老道找了他好几天,不知怎么又和他好了。和尚说:‘孙道全你过来,这是你的师叔。’孙道全立刻给门头僧行礼,叫师叔。济公说:‘师弟你答应了。’
门头僧答应了。济公说:‘每人给一吊钱见面礼吧。’门头僧说:‘我没钱。’和尚说:‘没钱还装大辈。徒弟跟我进庙。’刚一进庙,遇见监寺的广亮。和尚说:‘徒弟你过来,这是你师大爷。’广亮说:‘我可没钱,你趁早别叫。’和尚带着老道,来到大殿。鸣钟击鼓,把庙中众僧聚齐,和尚说:‘各位师兄师弟,我收了徒弟,起名叫悟真。’众僧说:‘大喜。’
和尚说:‘你们大家不送礼吗?’众人说:‘你办善会,我们就送礼。’和尚说:‘徒儿我教你,你要没钱,在庙里,谁屋里没有人,有东西就拿,就是你师叔大爷瞧见,我也觉得不好意思。众位,我是这么教徒弟的吗?’
大众说:‘好。’心里想:‘他一个人偷就够了,这又带一个贼来。’和尚说完,叫徒弟去打酒买肉。老道想自己多出力,好跟师父学法术。第一天先当掉里头的衣服,当件短褂子,去打酒买肉。第二天当掉长袍。花完了,又当掉道袍顶短褂子。最后把短褂子也当掉了,老道光着膀子,和尚说:‘没钱你就走,我收徒弟都得有钱,不要你了。’老道说:‘我不走,我等着呢。’和尚说:‘你等着什么?’老道说:‘等西北风下来冻死。’和尚说:‘我教你念咒,念唵嘛呢叭迷吽。唵,敕令赫。你跪着学。’老道说:‘这会念的。’当时老道跪下,口念:‘唵,嘛呢叭迷吽。唵,敕令赫。’刚念完,地上飞起一块小砖头,打在老道脑袋上。老道说:‘师父,这是怎么了?’和尚说:‘这是咒催的。我教给你,你瞧见砖堆就磕头,你说,砖头在上,老道有礼。我不念咒,你也别起。’老道说:‘那我不成疯子了,我不练了。’和尚说:‘你要想发财,你瞧见从庙外进来的人,大喊一声,那就是你的财来了。’
老道就在大雄宝殿里往外看。不久,果然就听外面大喊一声,进来两个人,不知来者是谁,且看下回分解。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济公全传-第一百二十一回-注解
善心人终得善报:指心地善良的人最终会得到好的回报,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常见的因果报应观念。
奸险辈欺人被欺:指那些奸诈险恶的人最终会欺骗别人而反被欺骗,也是因果报应的一种表现。
史丹:可能是指史不得,即文中的人物。
老班头:古代对班长或头目的称呼,这里指钱塘县八班的班长。
雷玉:文中老班头的名字。
钱塘县:古代的一个县名,位于今天的浙江省杭州市。
插圈告状:指故意制造事端,诬告他人。
讹人吃饭:指敲诈勒索他人以获取食物。
姚荒山:文中的人物,与史不得有亲戚关系。
黄面真人孙道全:指一位道士,黄面真人可能是他的道号或称呼。
切糕丸:古代的一种食品。
毛女:传说中的妖怪,这里可能是指某种干扰或破坏的神秘力量。
四眼人:可能是指有特殊能力的人,这里也可能是某种干扰或破坏的神秘力量。
济颠:指济公,古代著名的和尚,以机智和法术著称。
狗阴阳:指一个懂得阴阳术的人,可能是阴阳先生或道士。
娼窑:指妓院。
双义楼:可能是指史不得所在的地方或他的住所。
和尚:指佛教出家人,这里指故事中的主人公,具有超凡脱俗的能力。
老道:指道教出家人,这里指与和尚有矛盾的道士。
佛光灵光金光:佛教用语,指佛祖的灵验之光,此处形容和尚展示的神通。
铁链:一种金属制成的链条,这里指官人用来锁住老道的工具。
撤去:撤销,解除。
善会:佛教用语,指以布施、诵经等善行聚集僧众的活动。
偷:未经允许拿走他人财物。
当:典当,将物品抵押给典当行换取金钱。
咒:佛教用语,指念诵的咒语,具有神秘的力量。
唵嘛呢叭迷吽:佛教咒语,具有消灾解难、增长福报等功效。
敕令赫:佛教咒语的一部分,具有强大的威力和作用。
大雄宝殿:佛教用语,指寺庙中供奉佛像的正殿。
落儿:方言,指机会、机遇。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济公全传-第一百二十一回-评注
这段古文描绘了一个幽默而富有讽刺意味的场景,通过对话和动作展现了人物性格和故事情节。首先,‘大众说:“你别瞎说。和尚死了,还能乐。”’这句话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宗教的轻视和不敬,人们对于和尚的生死似乎并不在意,甚至带有一种嘲讽的语气。而‘这人说:“是真的。”’则揭示了故事中人物的真实性和坚定性,为后续情节的发展埋下伏笔。
‘正说着话,和尚一翻身爬起来就跑。’这一动作描写生动形象,既展现了和尚的灵活敏捷,又增加了故事的戏剧性。接着,‘官人正锁着老道上衙门去,和尚赶到说:“众位别锁老道了,我和尚没死。”’这一情节转折出人意料,体现了和尚的机智和应变能力,同时也为故事增添了悬念。
‘老道一瞧说:“好和尚,我山人焉能跟你善罢干休。”’这句话揭示了老道的性格,他虽然对和尚心生敬畏,但仍然想要与和尚一较高下。而‘和尚说:“你因为什么要跟我和尚为仇做对?”’则引出了两人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为故事的发展提供了动力。
‘黄面真人说:“我因为我师弟褚道缘被你给气病了,我要替他报仇。”’这句话揭示了老道复仇的原因,同时也表现了当时社会对师徒关系的重视。‘和尚说:“褚道缘他是自找,我和尚跟他远日无冤,近日无仇,他无故帮着两个不认识的贼人要逞能,跟我和尚做对,我和尚焉能容他。”’则展现了和尚的正直和宽容,他不愿意与人为敌,即使对方有错。
‘用手一摸天灵盖,现出佛光灵光金光,老道吓的跪倒磕头说:“原来是得道的圣僧,弟子愚昧无知,求圣僧格外慈悲。弟子要认你老人家为师。”’这一段描写了和尚的神秘和超凡,以及老道的虔诚和敬畏。‘和尚说:“你要认我为师,你知道规矩,我要喝酒吃肉,你得给买去。”’则表现了和尚的幽默和随意,他并不拘泥于传统戒律,反而以自己的方式考验徒弟。
‘老道说:“那行。”’和‘和尚说:“既如是,跟我走。”’这两句话体现了老道的决心和忠诚,他愿意跟随和尚学习。‘门头僧一看,这个老道找了他好几天,也不知怎么又跟他好了。’这句话则展现了门头僧的无奈和困惑,他对于老道的转变感到不解。
‘和尚说:“孙道全你见见,这是你师叔。”’和‘孙道全立刻给门头僧行礼,叫师叔。’这两句话表现了师徒之间的尊重和礼仪,同时也为故事增添了温馨和亲切感。‘济公说:“师弟你答应。”’则展现了济公的权威和影响力。
‘门头僧一答应。济公说:“你们每人给一吊钱见面礼罢。”’这句话体现了和尚的慷慨和豪爽,他愿意与众人分享喜悦。‘门头僧说:“没钱。”’和‘和尚说:“没钱混充大辈。徒弟跟我进庙罢。”’则展现了和尚的机智和幽默,他并不在乎金钱,反而以自己的方式考验徒弟。
‘和尚说:“徒弟你见见,这是你师大爷。”’和‘广亮说:“我可没钱,你趁早别叫。”’这两句话则展现了和尚对徒弟的关爱和包容,他愿意为徒弟提供庇护。‘和尚带领老道,来到大殿。鸣钟击鼓,把庙中众僧聚齐,和尚说:“众位师兄师弟,我可收了徒弟,起名叫悟真。”’这一段描写了和尚的威严和庄重,同时也为故事增添了庄重和正式感。
‘和尚说:“你们大众不送礼吗?”’和‘众人说:“你办善会,我们就送礼。”’这两句话则展现了和尚的聪明和机智,他利用自己的影响力来调动众人的积极性。‘和尚说:“徒儿我教你,你要没钱,在庙里,谁屋里没有人,有东西就拿,就是你师叔大爷瞧见,也有我不好意思的。”’这句话则展现了和尚的宽容和豁达,他并不反对徒弟在必要时的‘借’用。
‘和尚说完了,叫徒弟打酒买肉去。’和‘老道要自己尽心,好跟师父学法术。’这两句话则展现了老道的决心和努力,他愿意为了学习法术而付出努力。‘头一天先打里头脱,当趁褂子,打酒买肉。第二天当趁袍。花完了,又当道袍顶趁褂子。末了,把趁褂也当了,老道光着膀子,和尚说:“没钱你去罢,我收徒弟都得有钱,不要你了。”’这一段描写了老道的困境和无奈,同时也展现了和尚的严格和公正。
‘老道说:“我不走,我等着呢。”’和‘和尚说:“你等什么?”’这两句话则展现了老道的执着和坚持,他愿意等待机会。‘和尚说:“我教你念咒,念唵嘛呢叭迷吽。唵,敕令赫。你跪着学。”’这句话则展现了和尚的神秘和超凡,他愿意将自己的法术传授给徒弟。
‘老道说:“这会念的。”’和‘当时老道跪下,口念:“唵,嘛呢叭迷吽。唵,敕令赫。”’这两句话则展现了老道的虔诚和努力,他愿意学习法术。‘刚念完,由地下飞起一块小砖头,打在老道脑袋上。’这一情节转折出人意料,增加了故事的戏剧性。
‘老道说:“师父,这是怎么了?”’和‘和尚说:“这是咒催的。我教给你,你瞧见砖堆就磕头,你说,砖头在上,老道有礼。我不念咒,你也别起。”’这两句话则展现了和尚的幽默和机智,他用自己的方式教导徒弟。
‘老道说:“那我不成了疯子,我不练了。”’和‘和尚说:“你要打算发财,你瞧由庙外进来的人,大喊一声,那就是你的落儿来了。”’这两句话则展现了和尚的智慧和洞察力,他用自己的方式启发徒弟。
‘老道就在那大雄宝殿里往外瞧。工夫不大,果然就听外面大喊一声,进来两个人,不知来者是谁,且看下回分解。’这句话则留下了悬念,为故事的后续发展提供了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