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黄庭经-外景-上部经

作者: 黄庭经的作者不详,一般认为是道家学派的经典之一,成书时间可能较早,属于道家修炼术与内丹学的核心经典之一。黄庭经对修行者如何达到“无为”的理想状态提出了指导性意见。

年代:成书于东汉时期(约公元2世纪)。

内容简要:《黄庭经》是道家内丹术经典之一,书中讲述了如何通过修行、养生和精神修炼来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它强调内气的调节和身体的自然调和,提倡通过调节呼吸、控制气血、冥想等方式来达到修炼长生的目标。书中的“黄庭”象征着人体的内在世界,传达了道家“无为而治”的理念,旨在帮助修行者通过调整身体与精神的关系,进而达到身心和谐、气血畅通的理想状态。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黄庭经-外景-上部经-原文

老君闲居作七言,解说身形及诸神,

上有黄庭下关元,后有幽阙前命门,

呼吸庐间入丹田,玉池清水灌灵根,

审能修之可长存,黄庭中人衣朱衣,

关元茂龠阖两扉,幽阙侠之高巍巍,

丹田之中精气微,玉池清水上生肥,

灵根坚固老不衰,中池有士服赤衣,

横下三寸神所居,中外相距重闭之,

神庐之中当修治,玄府气管受精府,

急固子精以自持,宅中有士常衣绎,

子能见之可不病,横立长尺约其上,

子能守之或无惹,呼吸庐间以自偿,

子保完坚身受庆,方寸之中谨盖藏,

精神还归老复壮,心结幽厥流下竞,

养子玉树令可壮,至道不烦无旁午,

灵台通天临中野,方寸之中间关下,

玉房之中神门户,既是公子教我者,

明堂四达法海源,真人子丹当吾前,

三关之中精气深,子欲不死修昆仑,

绎官重楼十二环,琼室之中五色集,

赤神之子中池立,下有长城玄谷邑,

长生要慎房中急,弃捐淫欲专子精,

寸田尺宅可治生,系子长留心安宁,

推志游神三奇灵,行间无事心太平,

常存玉房神明达,时思太仓不饥渴,

役使六丁神女谒,闭子精门可长活,

正室堂前神所舍,洗心自治无败污,

历观五脏视节度,六府修治洁如素,

虚无自然道之固,物有自然道不烦,

垂拱无为身体安,虚无之居在帏间,

寂寞郭然口不言,修和独立真人官,

恬淡无欲游德园,清净香洁玉女前,

修德明达神之门。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黄庭经-外景-上部经-译文

老子在闲暇时创作了七言诗,解释了身体和诸神的位置,上面有黄庭和下关元,后面有幽阙和前面有命门,

呼吸在庐间进入丹田,玉池中的清水灌溉灵根,如果能修炼它就可以长生不老,黄庭中的人穿着朱红色的衣服,

关元的茂龠阖着两扇门,幽阙高大巍峨,丹田中的精气微妙,玉池中的清水滋养出肥沃,

灵根坚固就不会衰老,中池中有穿着赤色衣服的人,横着三寸的地方是神居住的地方,中外相隔重重封闭,

神庐中应当修行整治,玄府气管接受精府,急速固定子精来保持自己,宅中有穿着绎色衣服的人,

你能见到他就不生病,横着长尺的地方可以约束在上面,你能守护它就不会招惹麻烦,呼吸在庐间来自我补偿,

你保持身体完好坚挺会受到祝福,方寸之中要谨慎藏好,精神回归老后也能恢复强壮,心结幽厥向下流淌竞争,

培养子玉树让它可以强壮,至道并不繁琐,灵台通天临在中央,方寸之中有机关向下,

玉房之中是神的门户,这是公子教给我的,明堂四通八达法海之源,真人子丹在我面前,

三关之中精气深沉,你想要不死就修炼昆仑,绎官重楼十二环,琼室之中五色聚集,

赤神之子在中池站立,下面有长城和玄谷城,长生之道要谨慎房中急事,放弃淫欲专心修炼子精,

一寸土地一尺房屋可以治理生活,系子长留心安宁,推志游神三奇灵,行间无事心太平,

常存玉房神明通达,时常思念太仓不感到饥渴,役使六丁神女来拜访,闭紧子精门可以长寿,

正室堂前是神居住的地方,清洗心灵自我整治,不留下败坏和污秽,观察五脏看节气,

六府修治干净如素,虚无自然是道的固有,事物自然存在道不繁琐,垂拱无为身体安康,

虚无的居所在帏幔之间,寂静无声不言不语,修炼和谐独立成为真人,恬淡无欲游在德园,

清净香洁在玉女面前,修炼德行明达神之门。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黄庭经-外景-上部经-注解

老君:指道教创始人老子,即李耳,被认为是中国古代哲学家、文化英雄和神仙。

七言:一种诗歌形式,每句七个字。

身形:指人的身体形态。

诸神:指众多神祇,通常指道教中的神祇。

黄庭:道教术语,指人体中的一种神秘区域,位于腹部。

关元:穴位名,位于人体腹部,是人体重要的养生穴位。

幽阙:道教术语,指人体中的神秘空间。

命门:穴位名,位于腰部,被认为是生命之门。

丹田:道教术语,指人体中储存生命力的地方,通常位于腹部。

玉池:道教术语,指人体中的某个神秘区域,通常与修炼有关。

灵根:道教术语,指人的精神根基。

长存:指长生不老,道教追求的目标之一。

精气:道教术语,指人的生命力和能量。

玉女:道教术语,指仙女,常与修炼和长生有关。

玄府:道教术语,指人体中的某个神秘空间。

气管:指呼吸系统中的气管。

精府:道教术语,指人体中储存精气的器官。

子:古代对男性的称呼,也可指自己的儿子。

绎:古代对红色的称呼,也可指红色。

明堂:道教术语,指人体中的某个神秘区域。

真人:道教术语,指修炼有成的人。

昆仑: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仙山,是修炼成仙的地方。

五色:指五种颜色,通常与道教中的五方神相对应。

长生:指长生不老,道教追求的目标之一。

房中急:指房中术,即古代的性养生方法。

寸田尺宅:指极小的土地和住宅,比喻修炼空间。

六丁神女:道教术语,指六位仙女,常与神仙和法术有关。

正室:指家庭中的主要居住房间。

五脏:中医术语,指心、肝、脾、肺、肾五个脏器。

六府:中医术语,指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六个腑器。

虚无:道教术语,指宇宙的本源和最高的境界。

自然:指宇宙的本然状态,道教强调顺应自然。

帏间:指帷幕之间,比喻隐秘的地方。

郭然:形容寂静无声。

真人官:指修炼成仙的地方。

德园:指道德的园地,比喻修炼的境界。

神之门:指修炼达到的神秘境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黄庭经-外景-上部经-评注

老君闲居作七言,解说身形及诸神,上有黄庭下关元,后有幽阙前命门,

此句开篇即点明主题,老君(即老子)在闲居之中,以七言诗的形式,解说人体与诸神的关系。‘老君’在道教中是至高无上的存在,‘闲居’则暗示了其超脱世俗的心态。‘解说身形及诸神’表明了老子对人体和宇宙的深刻理解。

呼吸庐间入丹田,玉池清水灌灵根,审能修之可长存,黄庭中人衣朱衣,

此句进一步阐述了修炼之道。‘呼吸庐间’指的是呼吸之间,‘丹田’是道家修炼的重要部位,‘玉池清水灌灵根’则比喻修炼者通过内功修炼,净化心灵,达到长生的目的。‘黄庭中人衣朱衣’描绘了修炼有成者的形象,‘朱衣’象征着尊贵和成就。

关元茂龠阖两扉,幽阙侠之高巍巍,丹田之中精气微,玉池清水上生肥,

‘关元’和‘幽阙’是人体的重要穴位,‘茂龠阖两扉’描述了修炼者对这些穴位进行修炼的过程。‘丹田之中精气微’强调了修炼者对精气的掌控,‘玉池清水上生肥’则是对修炼者精神状态的赞美。

灵根坚固老不衰,中池有士服赤衣,横下三寸神所居,中外相距重闭之,

‘灵根’指的是修炼者的精神根基,‘坚固老不衰’意味着修炼者精神永驻。‘中池有士服赤衣’再次强调了修炼者的形象,‘横下三寸神所居’描述了修炼者对神志的修炼。‘中外相距重闭之’则暗示了修炼者对外界干扰的抵御能力。

神庐之中当修治,玄府气管受精府,急固子精以自持,宅中有士常衣绎,

‘神庐’指的是修炼者的精神家园,‘修治’则是对其进行维护和提升。‘玄府气管受精府’描述了修炼者对呼吸和精气的修炼。‘急固子精以自持’强调了修炼者对自身精气的控制。‘宅中有士常衣绎’则是对修炼者生活状态的描述。

子能见之可不病,横立长尺约其上,子能守之或无惹,呼吸庐间以自偿,

此句强调了修炼者通过修炼可以达到健康长寿的效果。‘子能见之可不病’表明修炼者能够通过修炼避免疾病。‘横立长尺约其上’和‘子能守之或无惹’则是对修炼者意志力的考验。

子保完坚身受庆,方寸之中谨盖藏,精神还归老复壮,心结幽厥流下竞,

‘子保完坚身受庆’是对修炼者成就的肯定,‘方寸之中谨盖藏’则是对修炼者内心世界的描述。‘精神还归老复壮’意味着修炼者通过修炼可以恢复青春活力。‘心结幽厥流下竞’则是对修炼者心灵境界的描绘。

养子玉树令可壮,至道不烦无旁午,灵台通天临中野,方寸之中间关下,

‘养子玉树令可壮’是对修炼者修炼成果的赞美,‘至道不烦无旁午’则表达了修炼者对道的追求。‘灵台通天临中野’描述了修炼者心灵与宇宙的连接。‘方寸之中间关下’则是对修炼者内心世界的进一步描述。

玉房之中神门户,既是公子教我者,明堂四达法海源,真人子丹当吾前,

‘玉房’指的是修炼者的心灵空间,‘神门户’则是对其精神境界的描述。‘既是公子教我者’表明了修炼者得到了高人的指导。‘明堂四达法海源’是对修炼者修炼境界的赞美。‘真人子丹当吾前’则是对修炼者成就的肯定。

三关之中精气深,子欲不死修昆仑,绎官重楼十二环,琼室之中五色集,

‘三关’指的是人体的重要穴位,‘精气深’则是对修炼者修炼成果的描述。‘子欲不死修昆仑’表达了修炼者追求长生不老的心愿。‘绎官重楼十二环’和‘琼室之中五色集’则是对修炼者修炼环境的描绘。

赤神之子中池立,下有长城玄谷邑,长生要慎房中急,弃捐淫欲专子精,

‘赤神之子中池立’是对修炼者修炼状态的描述。‘下有长城玄谷邑’则是对修炼者修炼环境的描绘。‘长生要慎房中急,弃捐淫欲专子精’强调了修炼者要避免世俗欲望,专注于修炼。

寸田尺宅可治生,系子长留心安宁,推志游神三奇灵,行间无事心太平,

‘寸田尺宅可治生’意味着修炼者可以在简朴的环境中修炼。‘系子长留心安宁’则是对修炼者心态的描述。‘推志游神三奇灵’表达了修炼者追求精神自由的愿望。‘行间无事心太平’则是对修炼者生活状态的赞美。

常存玉房神明达,时思太仓不饥渴,役使六丁神女谒,闭子精门可长活,

‘常存玉房神明达’强调了修炼者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时思太仓不饥渴’则是对修炼者心态的描述。‘役使六丁神女谒’和‘闭子精门可长活’则是对修炼者修炼方法的描述。

正室堂前神所舍,洗心自治无败污,历观五脏视节度,六府修治洁如素,

‘正室堂前神所舍’描述了修炼者的居住环境。‘洗心自治无败污’则是对修炼者心灵净化的描述。‘历观五脏视节度’和‘六府修治洁如素’则是对修炼者修炼过程的描述。

虚无自然道之固,物有自然道不烦,垂拱无为身体安,虚无之居在帏间,

‘虚无自然道之固’表达了修炼者追求道的境界。‘物有自然道不烦’则是对自然规律的肯定。‘垂拱无为身体安’描述了修炼者的生活态度。‘虚无之居在帏间’则是对修炼者居住环境的描述。

寂寞郭然口不言,修和独立真人官,恬淡无欲游德园,清净香洁玉女前,

‘寂寞郭然口不言’描绘了修炼者的生活状态。‘修和独立真人官’则是对修炼者修炼境界的描述。‘恬淡无欲游德园’和‘清净香洁玉女前’则是对修炼者精神境界的赞美。

修德明达神之门。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黄庭经-外景-上部经》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17748.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