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国语》的作者一般认为是春秋时期的学者和历史学家。该书的成书时间不一,后世学者认为它可能是由多位作者根据口述历史整理而成。其内容来源于各个诸侯国的历史叙述,涉及各国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
年代: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约公元前5世纪至4世纪)。
内容简要:《国语》是一部史学与政治理论的经典,内容以各个国家的历史为主,重点记载了春秋时期不同诸侯国的政治、军事与外交事件。全书共分为十二篇,分别讲述了不同国家的历史。通过对当时各国风土人情、国家治理、民生百态的详细记录,展现了春秋时期复杂多变的政治局势和社会秩序。《国语》是了解春秋时期历史与文化的宝贵资料,同时它也是研究中国古代政治、伦理与社会制度的重要文献。书中的许多政治智慧和治国理论对后代儒家学者及政治家有着深远的影响。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国语-晋语-宋襄公赠重耳以马二十乘-原文
公子过宋,与司马公孙固相善,
公孙固言于襄公曰:
‘晋公子亡,长幼矣,而好善不厌,
父事狐偃,师事赵衰,而长事贾佗。
狐偃其舅也,而惠以有谋。
赵衰其先君之戎御,赵夙之弟也,而文以忠贞。
贾佗公族也,而多识以恭敬。
此三人者,实左右之。
公子居则下之,动则谘焉,
成幼而不倦,殆有礼矣。
树于有礼,必有艾。
《商颂》曰:‘汤降不迟,圣敬日跻。’
降,有礼之谓也。
君其图之。
襄公从之,赠以马二十乘。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国语-晋语-宋襄公赠重耳以马二十乘-译文
公子经过宋国时,和宋国的司马公孙固关系很好,公孙固就对宋襄公说:‘晋国的公子流亡在外,年纪已经很大了,但他对好事的追求从不满足,他像对待父亲一样尊敬狐偃,像对待老师一样尊敬赵衰,而且在长者的面前也总是非常谦恭,对待贾佗更是如此。狐偃是他的舅舅,因为他智慧和有谋略。赵衰是先君的武官,是赵夙的弟弟,因为他文雅和忠诚。贾佗是公族的人,因为他知识渊博且态度恭敬。这三位确实是他的左右手。公子在平时对他们很尊重,遇到事情就向他们咨询,对待年轻人也从不厌倦,这几乎可以说是很有礼貌了。如果能在有礼貌的基础上培养人,那一定会有所成就。《商颂》中说:“汤王降下不迟缓,圣明恭敬日渐增。”这里的“降”就是指有礼貌。请您考虑一下这件事。”宋襄公听从了他的建议,赠给了他二十匹马。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国语-晋语-宋襄公赠重耳以马二十乘-注解
公子:指晋国的公子,这里特指晋献公的儿子重耳,后成为晋文公。
宋:指当时的宋国,是中国古代的一个诸侯国。
司马公孙固:司马是古代官职,掌管军事,公孙固是司马的官名。
襄公:指宋国的国君宋襄公。
亡:指逃亡,此处指晋公子重耳逃亡在外。
长幼:指年龄大小,这里指晋公子重耳的年龄。
好善不厌:指喜好善行且不知满足。
狐偃:晋国大夫,重耳的舅舅,以有谋略著称。
父事狐偃:指把狐偃当作父亲一样尊敬。
师事赵衰:指把赵衰当作老师一样尊敬。
赵衰:晋国大夫,晋献公的戎御,即近卫军将领,以文雅和忠诚著称。
长事贾佗:指把贾佗当作长辈一样尊敬。
贾佗:晋国公族,以多识和恭敬著称。
公族:指国君的宗族。
左右:指辅佐的人。
居则下之:指在平时谦逊退让。
动则谘焉:指在行动时向他咨询。
成幼而不倦:指帮助他成长而不厌倦。
殆有礼矣:指这几乎是有礼貌的表现。
树于有礼:指在礼仪方面有良好的基础。
必有艾:指必然会有好的结果。
《商颂》:指《诗经》中的《商颂》,是颂扬商朝的诗歌。
汤降不迟:指商汤降生不迟,即商汤的出生及时。
圣敬日跻:指圣人的敬畏之心日益增长。
降:指出生。
君其图之:君王您应该考虑这件事。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国语-晋语-宋襄公赠重耳以马二十乘-评注
此段古文出自《左传》,描述了晋国公子重耳流亡在宋国时,与宋国大夫公孙固的交往,以及公孙固对晋国国君襄公的建议。
首先,‘公子过宋,与司马公孙固相善’一句,点明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以及公子与公孙固之间友好关系的建立。
‘公孙固言于襄公曰’一句,引出了公孙固对襄公的进言,为下文的分析和赏析做铺垫。
‘晋公子亡,长幼矣,而好善不厌’一句,赞美了公子重耳的品质,即使在流亡之中,他仍然保持着对善行的追求,不厌其烦。
‘父事狐偃,师事赵衰,而长事贾佗’三句,分别描述了公子重耳对狐偃、赵衰、贾佗的尊敬和信任,这三个人分别代表了不同的才能和品质,狐偃有谋略,赵衰忠诚,贾佗多识且恭敬。
‘此三人者,实左右之’一句,强调了这三个人对公子重耳的重要影响,他们不仅是他的左右手,更是他事业成功的基石。
‘公子居则下之,动则谘焉,成幼而不倦,殆有礼矣’四句,进一步描绘了公子重耳的谦逊有礼,他不仅在日常生活中尊重他人,而且在行动上也会咨询他人的意见,这种态度体现了他成熟稳重的人格魅力。
‘树于有礼,必有艾’一句,引用了《商颂》中的诗句,寓意着公子重耳的谦逊有礼将会带来好运,如同树木得到滋养一样,必将茁壮成长。
‘《商颂》曰:‘汤降不迟,圣敬日跻。’降,有礼之谓也’两句,进一步解释了‘降’的含义,即有礼的表现,并引用《商颂》中的诗句来强调礼的重要性。
‘君其图之’一句,是公孙固对襄公的建议,希望襄公能够考虑他的建议,给予公子重耳适当的帮助和支持。
‘襄公从之,赠以马二十乘’一句,说明了襄公采纳了公孙固的建议,并给予了公子重耳实际的帮助,赠送了二十匹马,这不仅是对公子重耳的认可,也是对宋国与晋国友好关系的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