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鬼谷子-鬼谷子-飞箝

作者: 鬼谷子(约公元前4世纪),名王诩,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谋士和纵横家。他被誉为“谋略之神”,他的军事与策略思想深刻影响了后来的兵法和政治学。鬼谷子的思想不仅涉及战争,还涵盖了心理学与人际关系的策略。

年代:成书于战国时期(约公元前4世纪)。

内容简要:《鬼谷子》是王诩所著的兵法与谋略经典,书中系统总结了纵横家学派的战略与技巧。鬼谷子的思想包括了许多关于权谋、智谋、外交、军事等方面的内容,特别是在运用心理学和人际关系技巧方面有独到见解。书中不仅论述了如何进行战略布局、用兵之道,还深入探讨了如何通过智慧、计谋赢得人心、影响局势。鬼谷子的“上兵伐谋”“兵贵神速”等名言深刻影响了后世的军事理论与政治策略,被称为“兵家宝典”和“谋略圣经”。《鬼谷子》不仅是中国古代兵法的经典,也是研究古代政治与权谋的重要文献。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鬼谷子-鬼谷子-飞箝-原文

凡度权量能,所以征远来近。

立势而制事,必先察同异之计,别是非之语,见内外之辞,知有无之术;

决安危之计,定亲疏之事;

然后乃权量之。

其有隐括,乃可征、乃可求、乃可用。

引钩钳之辞,飞而钳之。

钩钳之语,其说辞也,乍同乍异。

其不可善者:或先征之,而后重累;

或先重以累,而后毁之;

或以重累为毁;

或以毁为重累。

其用或积财货、琦玮、珠玉、白璧、采邑以事之,

或量能立势以钩之,

或伺候见涧而钳之,

其事用抵巇。

将欲用之于天下,必度权量能,

见天时之盛衰,

制地形之广狭,

岨崄之难易,

人民货财之多少,

诸侯之交孰亲孰疏,

孰爱孰憎,

心意之虑怀,

审其意,知其所好恶,

乃就说其所重,

以飞钳之辞钩其所好,

以箝求之。

用之于人,

则量智能、权材力、料气势,

为之枢机以迎之随之,

以钳和之,

以意宜之,

此飞钳之缀也。

用于人,

则空往而实来,

缀而不失,

以究其辞。

可钳而纵,

可钳而横;

可引而东,

可引而西;

可引而南,

可引而北;

可引而反,

可引而覆。

虽覆,

能复不失其度。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鬼谷子-鬼谷子-飞箝-译文

所有的度量权衡能力,都是为了吸引远处的来接近的。建立形势来处理事务,必须首先观察同异之计,辨别是非之言,洞察内外之辞,了解有无之术;决定安危之计,确定亲疏之事;然后才能权衡度量。

如果有隐藏的技巧,那么就可以征召、寻求、使用。使用钩钳之辞,飞快地钳制对方。钩钳之言,其说辞时而相同时而不同。那些不好处理的情形:有的是先征召,然后加重;有的是先加重,然后毁坏;有的是以加重为毁坏;有的是以毁坏为加重。

其用途可能包括积累财富、珍宝、珍珠、美玉、采邑来事奉他人,或者量才立势来吸引他人,或者等待时机来钳制他人,这些事务都涉及抵巇之术。

如果想要在天下使用这些策略,必须度量权衡能力,观察天时的盛衰,测量地形的广狭,山势的险峻与平缓,人民的财富多少,诸侯之间的亲疏关系,谁爱谁恨,了解他们的心思,明确他们的喜好,然后谈论他们重视的事情,用飞钳之辞吸引他们的喜好。

在与人交往时,则要度量他们的智慧、才能和力量,为他们提供枢机来迎接和跟随,用钳和之术来和谐相处,用适宜之意来应对,这就是飞钳之术的运用。在与人交往时,要虚心求教,实心回报,不断深化了解。可以钳制而释放,可以钳制而横行;可以引导向东,可以引导向西;可以引导向南,可以引导向北;可以引导返回,可以引导颠覆。

即使颠覆,也能恢复而不失其度。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鬼谷子-鬼谷子-飞箝-注解

度权量能:度,评估;权,权衡;量,衡量;能,能力。度权量能指的是评估和衡量对方的权势和能力。

征远来近:征,征召;远,远方;近,近处。征远来近意味着通过权谋策略,使远方的人或势力靠近自己。

立势而制事:立势,建立势力;制事,处理事务。立势而制事指的是通过建立自己的势力来处理事务。

同异之计:同异,相同与不同;计,策略。同异之计指的是区分和判断各种策略的相同与不同。

是非之语:是非,正确与错误;语,言语。是非之语指的是辨别言语中的正确与错误。

内外之辞:内,内部;外,外部;辞,言辞。内外之辞指的是区分言辞中的内部意图和外部表达。

有无之术:有,存在;无,不存在;术,方法。有无之术指的是了解对方所拥有的资源和缺乏的资源。

决安危之计:决,决定;安危,安全与危险。决安危之计指的是决定哪些策略能够确保安全或避免危险。

亲疏之事:亲疏,亲近与疏远;事,事情。亲疏之事指的是处理与不同人之间的关系。

权量之:权量,权衡衡量。权量之指的是权衡和衡量各种因素。

隐括:隐括,指隐藏和包涵。在这里可能指的是隐藏自己的意图,同时包容对方的言行。

钩钳之辞:钩钳,比喻用言语诱捕或钳制。钩钳之辞指的是用巧妙的言语来诱导或控制他人。

飞而钳之:飞,迅速;钳,钳制。飞而钳之指的是迅速地用言语钳制对方。

说辞:说辞,言辞。说辞在这里指的是辩论或说服的言辞。

乍同乍异:乍,突然;同异,相同与不同。乍同乍异指的是言辞突然之间从相同变为不同,或从不同变为相同。

抵巇:抵巇,堵塞缝隙。在这里可能指的是堵塞漏洞或防止泄露。

天时之盛衰:天时,自然界的时机;盛衰,兴盛与衰落。天时之盛衰指的是自然界的时机和变化。

地形之广狭:地形,地理形势;广狭,宽广与狭窄。地形之广狭指的是地理形势的宽广和狭窄。

岨崄之难易:岨崄,险峻;难易,困难与容易。岨崄之难易指的是险峻地形的困难和容易。

人民货财之多少:人民,人民大众;货财,财富。人民货财之多少指的是人民和财富的多少。

诸侯之交:诸侯,古代分封制下的地方诸侯;交,交往。诸侯之交指的是诸侯国之间的交往。

心意之虑怀:心意,心意;虑怀,考虑和怀揣。心意之虑怀指的是考虑和怀揣的心意。

审其意:审,审查;意,心意。审其意指的是审查对方的心意。

所好恶:好恶,喜好与厌恶。所好恶指的是对方的喜好和厌恶。

箝求之:箝,夹具;求,寻求。箝求之指的是用夹具般的方法寻求。

枢机:枢机,关键。枢机在这里指的是关键的方法或策略。

迎之随之:迎,迎接;随,跟随。迎之随之指的是迎接并跟随对方。

钳和之:钳,夹具;和,和谐。钳和之指的是用夹具般的方法使和谐。

意宜之:意,心意;宜,适宜。意宜之指的是根据心意做出适宜的应对。

飞钳之缀:飞钳,用言语诱导或控制;缀,连接。飞钳之缀指的是用言语诱导或控制的方法。

空往而实来:空往,徒劳无功;实来,实际得到。空往而实来指的是看似徒劳无功但实际上有所收获。

究其辞:究,探究;辞,言辞。究其辞指的是探究对方的言辞。

可钳而纵:钳,夹具;纵,放纵。可钳而纵指的是可以用夹具般的方法来放纵。

可钳而横:横,横行。可钳而横指的是可以用夹具般的方法来横行。

可引而东、西、南、北:引,引导;东、西、南、北,方向。可引而东、西、南、北指的是可以引导对方走向不同的方向。

可引而反、覆:反、覆,反转、颠覆。可引而反、覆指的是可以引导对方进行反转或颠覆。

不失其度:度,尺度;不失,不偏离。不失其度指的是不偏离适当的尺度。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鬼谷子-鬼谷子-飞箝-评注

此段古文出自《鬼谷子》,是古代兵法、谋略学的经典之作。作者以严谨的逻辑思维和丰富的修辞手法,阐述了权谋之术的核心思想和方法。

首句‘凡度权量能,所以征远来近’点明了权谋之术的出发点和目的,即通过权衡和度量,达到征召远方之人、拉近与近人之目的。这里的‘度权量能’是对人的能力和资源进行准确评估,是权谋之术的基础。

‘立势而制事,必先察同异之计,别是非之语,见内外之辞,知有无之术’强调了在实施权谋之术时,必须先观察事物的同异,辨别是非,洞察内外,了解有无,这样才能制定出正确的策略。

‘决安危之计,定亲疏之事’指出在权谋之术中,要能够决定安危,确定亲疏,这是权谋之术的实践环节。

‘其有隐括,乃可征、乃可求、乃可用’中的‘隐括’指的是隐藏的策略,只有掌握了隐藏的策略,才能有效地征召、寻求和使用。

‘引钩钳之辞,飞而钳之’描述了权谋之术中运用钩钳之辞,灵活运用,使对方陷入被动。

‘钩钳之语,其说辞也,乍同乍异’说明了钩钳之辞的特点,即看似相同,实则不同,具有迷惑性和欺骗性。

‘其不可善者’以下,进一步阐述了钩钳之辞的运用方式,包括先征后累、先累后毁、以累为毁、以毁为累等多种手段。

‘其用或积财货、琦玮、珠玉、白璧、采邑以事之,或量能立势以钩之,或伺候见涧而钳之,其事用抵巇’说明了权谋之术的多样性,可以通过积累财富、提升实力、等待时机等多种方式来实施。

‘将欲用之于天下,必度权量能,见天时之盛衰,制地形之广狭,岨崄之难易,人民货财之多少,诸侯之交孰亲孰疏,孰爱孰憎,心意之虑怀,审其意,知其所好恶,乃就说其所重,以飞钳之辞钩其所好,以箝求之’提出了权谋之术在天下范围内的应用,强调了对天时、地利、人和的把握,以及对对方心理的洞察。

‘用之于人,则量智能、权材力、料气势,为之枢机以迎之随之,以钳和之,以意宜之,此飞钳之缀也’说明了权谋之术在人际交往中的应用,强调了量才用人、因势利导、和谐相处的重要性。

‘用于人,则空往而实来,缀而不失,以究其辞’进一步阐述了权谋之术在人际交往中的运用技巧,即虚虚实实、灵活多变,以达到最终的目的。

‘可钳而纵,可钳而横;可引而东,可引而西;可引而南,可引而北;可引而反,可引而覆’描述了权谋之术的灵活性,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境和对象,采取不同的策略。

‘虽覆,能复不失其度’总结了权谋之术的核心原则,即在变化莫测的权谋斗争中,始终保持冷静和度,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鬼谷子-鬼谷子-飞箝》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16430.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