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谷梁(约公元前530年-公元前460年),春秋时期鲁国学者,擅长历史与政治的解读。与公羊学派并立,谷梁传是儒家经典之一,对《春秋》有独特的解释方式。谷梁注重礼仪和政治道德的结合,强调历史的教育功能。
年代: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
内容简要:《谷梁传》是《春秋》的另一部重要注解,专门解释和注释《春秋》中的事件和背景。与《公羊传》相比,《谷梁传》更侧重于政治、军事及伦理的联系,深入探讨了春秋时期各个国家之间的权力斗争以及如何通过礼制来维持国家的稳定。书中通过详尽的历史叙述和对比,展现了历史人物的政治智慧和为国家治理所采取的策略。谷梁传不仅提供了对历史事件的详细解读,也对儒家思想中的道德与政治的关系进行了深刻探讨。作为《春秋》的三大传之一,《谷梁传》对后代的儒学和史学研究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谷梁传-庄公-五年-原文
一、五年,春,王正月。
二、夏,夫人姜氏如齐师。
师而曰如,众也。妇人既嫁不踰竟,踰竟,非礼也。
三、秋,郳黎来来朝。
郳,国也。黎来,微国之君,未爵命者也。
四、冬,公会齐人、宋人、陈人、蔡人伐卫。
是齐侯宋公也,其曰人何也?人诸侯,所以人公也。
其人公何也?逆天王之命也。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谷梁传-庄公-五年-译文
第一年,春天,周王正月。
夏天,王后姜氏前往齐国与齐军会合。这里的‘师’是‘如’的意思,表示众多。女子出嫁后不应越过国界,越过国界是不合礼节的。
秋天,郳国的国君黎来朝见。
郳是一个国家。黎来是这个小国的君主,还没有被封为诸侯。
冬天,鲁国的君主与齐国人、宋国人、陈国人、蔡国人一起攻打卫国。这里的‘齐侯’和‘宋公’是指齐国的君主和宋国的君主。他们被称为‘人’,是因为他们是对诸侯的称呼。他们被称为‘公’,是因为他们违背了天王的命令。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谷梁传-庄公-五年-注解
五年:指周朝某一年份,五年通常指的是周历中的第五个年份。
春:一年四季中的第一个季节,春季,指立春至立夏之间。
王正月:古代以王(天子)的年号来纪年,正月即一年的第一个月份。
夫人姜氏:夫人是指古代诸侯王的妻子,姜氏可能是某位诸侯王的妻子的姓氏。
如齐师:如,动词,意为到、往;齐师,指齐国的军队。
师而曰如,众也:师,军队;众,表示多数。这里的意思是,军队用‘如’这个词,是因为它通常用来表示多数人的行动。
妇人既嫁不踰竟:妇人,已婚的女子;既嫁,已经出嫁;踰竟,越界。这句话的意思是,已婚的女子不应越过国界。
踰竟,非礼也:越过国界是不合乎礼制的。
秋:一年四季中的第三个季节,秋季,指立秋至立冬之间。
郳黎来来朝:郳,国名,指郳国;黎来,指郳国的国君;来朝,指前来朝见。
郳,国也:郳是一个国家的名称。
黎来,微国之君,未爵命者也:黎来是微小的国家的君主,尚未被封为爵位。
冬:一年四季中的第四个季节,冬季,指立冬至立春之间。
公会齐人、宋人、陈人、蔡人伐卫:公会,指诸侯会盟;齐人、宋人、陈人、蔡人,分别指齐、宋、陈、蔡四个国家的军队;伐卫,攻打卫国。
是齐侯宋公也,其曰人何也?:是,指这个情况;齐侯宋公,指齐国的国君和宋国的国君;其曰人何也,是在问为什么称他们为‘人’。
人诸侯,所以人公也:人,动词,表示称谓;诸侯,指各国的诸侯;所以,因此;人公,指称公爵。
其人公何也?逆天王之命也:人公,指称公爵;逆,违背;天王之命,指天子的命令。这句话的意思是,称他们为公是因为他们违背了天子的命令。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谷梁传-庄公-五年-评注
一、五年,春,王正月。
此句开篇点明时间,‘五年’指的是鲁国历史上的某一年,‘春’字表明了季节,‘王正月’则表明了这是周王朝的历法所确定的正月。这里的‘王’字,既指周王朝,也暗示了鲁国作为周王朝的诸侯国,遵循着周王朝的历法。‘正月’作为一年的开始,象征着新的开始和希望,同时也体现了古代中国重视时间节令的文化传统。
二、夏,夫人姜氏如齐师。
‘夏’字再次点明时间,‘夫人姜氏’指的是鲁国的国君夫人,‘如’字表示前往,‘齐师’指的是齐国的军队。此句描述了夫人姜氏前往齐国军队的行为。‘师而曰如,众也’是对‘如’字的解释,意味着夫人姜氏前往的行为是受到众人支持的。‘妇人既嫁不踰竟,踰竟,非礼也’是对夫人姜氏行为的评价,指出已婚妇人不应越过国界,这是古代中国礼制的一部分,体现了对婚姻和家族制度的尊重。
三、秋,郳黎来来朝。
‘秋’字表明了时间,‘郳黎’是一个小国,‘来’字表示前来,‘来朝’则是指前来朝见。此句描述了郳黎国的国君前来朝见鲁国国君的情景。‘郳,国也’是对郳黎国的解释,表明它是一个国家。‘黎来,微国之君,未爵命者也’则是对郳黎国国君身份的说明,指出他是一位未受封爵的小国国君。这反映了古代中国对国家体系和等级制度的重视。
四、冬,公会齐人、宋人、陈人、蔡人伐卫。
‘冬’字再次点明时间,‘公会’指的是鲁国国君的会盟活动,‘齐人、宋人、陈人、蔡人’分别指的是来自齐、宋、陈、蔡四个国家的使节。‘伐卫’则是指联合起来攻打卫国。此句描述了鲁国国君与其他诸侯国联合攻打卫国的历史事件。‘是齐侯宋公也,其曰人何也?人诸侯,所以人公也’解释了为何称呼齐侯和宋公为‘人’,即因为他们是诸侯,而‘人公’则是指鲁国国君。‘其人公何也?逆天王之命也’进一步说明了鲁国国君之所以被称为‘人公’,是因为他违背了周天王的命令。这反映了古代中国对天命和君权神授观念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