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谷梁传-哀公-十四年

作者: 谷梁(约公元前530年-公元前460年),春秋时期鲁国学者,擅长历史与政治的解读。与公羊学派并立,谷梁传是儒家经典之一,对《春秋》有独特的解释方式。谷梁注重礼仪和政治道德的结合,强调历史的教育功能。

年代: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

内容简要:《谷梁传》是《春秋》的另一部重要注解,专门解释和注释《春秋》中的事件和背景。与《公羊传》相比,《谷梁传》更侧重于政治、军事及伦理的联系,深入探讨了春秋时期各个国家之间的权力斗争以及如何通过礼制来维持国家的稳定。书中通过详尽的历史叙述和对比,展现了历史人物的政治智慧和为国家治理所采取的策略。谷梁传不仅提供了对历史事件的详细解读,也对儒家思想中的道德与政治的关系进行了深刻探讨。作为《春秋》的三大传之一,《谷梁传》对后代的儒学和史学研究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谷梁传-哀公-十四年-原文

一、十有四年,春,西狩获麟。

引取之也。

狩地,不地不狩也。

非狩而曰狩,大获麟,故大其适也。

其不言来,不外麟于中国也。

其不言有,不使麟不恒于中国也。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谷梁传-哀公-十四年-译文

十四年春天,在西部狩猎时捕获了一只麒麟。

这是特意捕捉的。狩猎的地方,如果不是指定的狩猎地就不进行狩猎。这里不是在狩猎却称为狩猎,是因为捕获了麒麟,所以特别强调了这一点。

没有说它来自哪里,说明麒麟并没有离开中国。

也没有说它被捕获,是不想让麒麟不常出现在中国。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谷梁传-哀公-十四年-注解

十有四年:‘有’是‘又’的意思,‘十有四年’即‘十四年’。

春:指春季,古时按照农历,春季是一年四季的开始。

西狩:‘西’指方位,‘狩’指打猎。‘西狩’即在西边打猎。

获麟:‘获’是捕获的意思,‘麟’是一种古代传说中的神兽,象征着吉祥和仁德。

引取之也:‘引’指牵引,‘取’指拿取,‘之’是代词,指代麟。整句意为‘牵引拿取它’。

狩地:‘狩地’指打猎的地方。

不地不狩也:‘不’是否定词,‘地’指地方,‘不地不狩也’意为‘不在指定的地方打猎就不打猎’。

非狩而曰狩:‘非’是否定词,‘而’是连词,‘曰’是说的意思。整句意为‘不是打猎却说是打猎’。

大获麟:‘大’是形容词,表示程度很高,‘获麟’同上,意为‘捕获了很多麟’。

故大其适也:‘故’是连词,表示因此,‘大’同上,‘适’指打猎的行为。整句意为‘因此大加赞赏这次打猎的行为’。

其不言来:‘其’是代词,指代麟,‘不言’指没有说,‘来’指进入。整句意为‘它没有说‘来’’。

不外麟于中国也:‘不’是否定词,‘外’指超出,‘麟’同上,‘于’是介词,‘中国’指古代的中原地区。整句意为‘不是将麟带出中原之外’。

其不言有:‘其’同上,‘不言’同上,‘有’指存在。整句意为‘它没有说‘有’’。

不使麟不恒于中国也:‘不’同上,‘使’是动词,‘不恒’指不常在,‘于’同上,‘中国’同上。整句意为‘不是让麟不常在中原地区’。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谷梁传-哀公-十四年-评注

此句出自《春秋》鲁哀公十四年,记载了孔子对麟获的感慨。‘十有四年,春,西狩获麟’开篇点明了时间、季节和事件,‘十有四年’即十四年,‘春’表明了季节为春季,‘西狩获麟’则是事件本身,即在西边狩猎时捕获了麒麟。

‘引取之也’是对‘西狩获麟’这一事件的进一步解释,‘引取’意味着引导或引导至,这里可能暗示了麒麟的出现并非偶然,而是有某种寓意。

‘狩地,不地不狩也’是对狩猎活动的规范描述,‘狩地’指的是狩猎的地点,‘不地不狩’意味着不在规定的地点不进行狩猎,这是古代对狩猎活动的严格规定。

‘非狩而曰狩,大获麟,故大其适也’这句话中,‘非狩而曰狩’指的是虽然不是按照常规的狩猎活动捕获了麒麟,但仍然称之为‘狩’,这是因为麒麟的出现被视为吉祥之兆,因此对这一事件给予了特别的重视。‘大获麟’表明捕获的麒麟数量较多,‘故大其适也’则是对这一事件的肯定和赞美。

‘其不言来,不外麟于中国也’这句话表达了麒麟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不言来’意味着麒麟的出现并未提及来自何方,‘不外麟于中国也’则强调了麒麟是中国特有的祥瑞之兽,其出现被视为国家的祥瑞之兆。

‘其不言有,不使麟不恒于中国也’进一步强调了麒麟在中国文化中的恒定性。‘不言有’意味着麒麟的存在无需特别声明,‘不使麟不恒于中国也’则表明麒麟始终被视为中国的象征,不会因为时间的流逝而改变其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

整段文字体现了孔子对麟获事件的高度重视,通过逐层解释,展现了麒麟在中国古代文化中的特殊地位,以及孔子对这一事件的深刻感悟。这段文字不仅是对历史事件的记录,更是对麒麟这一文化符号的解读,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哲学思考。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谷梁传-哀公-十四年》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15905.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