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公羊传-昭公-八年

作者: 公羊传的作者是公羊(约公元前520年-公元前460年),春秋时期鲁国的学者,公羊传是解释《春秋》的一部经典著作之一。公羊在中国儒学中以其对《春秋》的解读而闻名,主张政治与道德的统一。

年代: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约公元前5世纪)。

内容简要:《公羊传》是公羊学派对《春秋》一书的解释与注解,是儒家经典之一。《春秋》原本是简短的历史记载,而《公羊传》则通过详细的注解阐述了《春秋》中的政治、道德、伦理等内容。公羊传强调《春秋》所体现的历史教训与政治警示,主张君主应重视道德与礼仪。书中提出了许多关于治理国家、修身养性的理念,对中国古代政治思想产生了重要影响。《公羊传》与《左传》《谷梁传》并列为三大春秋传之一,对后世的儒家经典解释与历史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公羊传-昭公-八年-原文

一、八年。

春,陈侯之弟招杀陈世子偃师。

二、夏四月辛丑,陈侯溺卒。

三、叔弓如晋。

四、楚人执陈行人于征师杀之。

五、陈公子留出奔郑。

六、秋,搜于红。

搜者何?简车徒也。何以书?盖以罕书也。

七、陈人杀其大夫公子过。

八、大雩。

九、冬十月壬午,楚师灭陈,执陈公子招,放之于越,杀陈孔瑗。

十、葬陈哀公。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公羊传-昭公-八年-译文

一、八年。春天,陈国的国君陈侯的弟弟招杀了陈国的世子偃师。

二、夏四月辛丑日,陈侯溺水而亡。

三、叔弓前往晋国。

四、楚国人抓住了陈国的行人并在征师(征讨的军队)中将他杀害。

五、陈国的公子留逃跑到郑国。

六、秋天,在红地进行了搜索。搜索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挑选车马和兵士。为什么记录这件事?因为这种事情很少见,所以特别记录。

七、陈国人杀死了他们的大夫公子过。

八、发生了大旱。

九、冬十月壬午日,楚国的军队灭亡了陈国,抓住了陈国的公子招,将他流放到越国,并杀死了陈国的孔瑗。

十、安葬了陈哀公。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公羊传-昭公-八年-注解

八年:指鲁国国君鲁哀公的第八个年份,即公元前593年。

春:春季,指农历正月至三月。

陈侯:陈国的国君。

之弟招:陈侯的弟弟名招。

世子:诸侯的儿子,这里指陈侯的儿子。

偃师:陈侯的儿子名偃师。

夏四月辛丑:夏季的第四个月,即农历四月,辛丑日。

溺卒:因溺水而死亡。

叔弓:陈国的大夫名叔弓。

如:前往,到达。

晋:晋国,古代诸侯国名。

楚人:楚国人。

执:捉拿,逮捕。

行人:古代官名,指外交使节。

征师:出征的军队。

搜:搜查,检阅。

红:地名,具体位置不详。

简车徒:检阅车马和步兵。

何以书:为什么记录这件事?

罕书:很少记录。

大夫:古代官名,指高级官员。

公子过:陈国的大夫名公子过。

大雩:古代的一种求雨仪式。

冬十月壬午:冬季的第十个月,即农历十月,壬午日。

楚师:楚国的军队。

灭陈:消灭陈国。

执陈公子招:捉拿陈国的公子招。

放之于越:将公子招流放到越国。

杀陈孔瑗:杀死陈国的孔瑗。

葬陈哀公:安葬陈哀公。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公羊传-昭公-八年-评注

八年春,陈侯之弟招杀陈世子偃师。

此句描绘了春秋时期陈国的一段悲剧。陈侯之弟招的行径,不仅是对陈世子偃师的背叛,更是对宗法秩序的严重破坏。在古代中国,宗法制度是维系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石,而此行为无疑是对这一基石的严重冲击。‘杀’字的使用,彰显了事件的严重性和暴力的残酷性。

夏四月辛丑,陈侯溺卒。

此句记录了陈侯的去世,‘溺’字的使用,暗示了陈侯的去世可能并非自然原因,而是意外或非正常死亡。在古代,君主之死往往具有象征意义,陈侯的去世可能预示着陈国未来的动荡。

叔弓如晋。

‘如’字表示前往,‘晋’指晋国。此句说明了叔弓前往晋国的行为。在春秋时期,各国之间的外交关系复杂,叔弓的‘如晋’可能意味着寻求晋国的支持或援助。

楚人执陈行人于征师杀之。

此句描述了楚国对陈国行人的捕杀。‘执’和‘杀’两个动词的使用,强调了楚人对陈国行人的残忍和无情。这反映了春秋时期国与国之间的残酷竞争和战争状态。

陈公子留出奔郑。

‘出奔’指逃离本国,寻求庇护。陈公子留的出奔,表明陈国内部可能存在矛盾或危机,使得他不得不逃离本国寻求安全。

秋,搜于红。

‘搜’指搜查,‘红’可能指地名。此句记录了在秋季对红地的搜查。‘简车徒也’说明搜查的对象是车徒,即军队。‘何以书?盖以罕书也’解释了为何要记录这一事件,因为这种搜查行为在当时并不常见,具有特殊意义。

陈人杀其大夫公子过。

此句描述了陈国发生内斗,陈人杀害了自己的大夫公子过。‘杀’字再次强调了事件的暴力和残酷性,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矛盾的尖锐。

大雩。

‘雩’是一种古代祭祀仪式,用于祈求雨水。此句表明陈国在秋季进行了大型的雩祭。在古代中国,农业是国家经济的基础,因此祈求雨水对国家至关重要。

冬十月壬午,楚师灭陈,执陈公子招,放之于越,杀陈孔瑗。

此句记录了楚国灭陈的历史事件。‘灭’字的使用,突显了楚军的强大和陈国的衰败。楚师不仅灭掉了陈国,还俘虏了陈公子招,并将其放逐到越国,同时杀死了陈孔瑗,显示了楚国的残忍和霸权主义。

葬陈哀公。

此句记录了陈哀公的葬礼。‘葬’字表明了陈哀公已经去世,同时也反映了古代中国对君主丧葬的重视。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公羊传-昭公-八年》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15682.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