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公羊传-庄公-元年

作者: 公羊传的作者是公羊(约公元前520年-公元前460年),春秋时期鲁国的学者,公羊传是解释《春秋》的一部经典著作之一。公羊在中国儒学中以其对《春秋》的解读而闻名,主张政治与道德的统一。

年代: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约公元前5世纪)。

内容简要:《公羊传》是公羊学派对《春秋》一书的解释与注解,是儒家经典之一。《春秋》原本是简短的历史记载,而《公羊传》则通过详细的注解阐述了《春秋》中的政治、道德、伦理等内容。公羊传强调《春秋》所体现的历史教训与政治警示,主张君主应重视道德与礼仪。书中提出了许多关于治理国家、修身养性的理念,对中国古代政治思想产生了重要影响。《公羊传》与《左传》《谷梁传》并列为三大春秋传之一,对后世的儒家经典解释与历史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公羊传-庄公-元年-原文

一、元年,春王正月。

公何以不言即位?春秋君弒,子不言即位。君弒则子何以不言即位?隐之也。

孰隐?隐子也。

二、三月,夫人孙于齐。

孙者何?孙犹孙也。

内讳奔谓之孙。

夫人固在齐矣,其言孙于齐何?念母也。

正月以存君,念母以首事。

夫人何以不称姜氏?贬。

曷为贬?与弒公也。

其与弒公奈何?夫人谮公于齐侯:‘公曰:同非吾子,齐侯之子也。’齐侯怒,与之饮酒。

于其出焉,使公子彭生送之。

于其乘焉,搚干而杀之。

念母者,所善也,则曷为于其念母焉贬?不与念母也。

三、夏,单伯逆王姬。

单伯者何?吾大夫之命乎天子者也。

何以不称使?天子召而使之也。

逆之者何?使我主之也。

曷为使我主之?天子嫁女乎诸侯,必使诸侯同姓者主之。

诸侯嫁女于大夫,必使大夫同姓者主之。

四、秋,筑王姬之馆于外。

何以书?讥。

何讥尔?筑之礼也,于外非礼也。

于外何以非礼?筑于外非礼也。

其筑之何以礼?主王姬者必为之改筑。

主王姬者则曷为必为之改筑?于路寝则不可,小寝则嫌。

羣公子之舍则以卑矣。

其道必为之改筑者也。

五、冬十月乙亥,陈侯林卒。

六、王使荣叔来锡桓公命。

锡者何?赐也。

命者何?加我服也。

其言桓公何?追命也。

七、王姬归于齐。

何以书?我主之也。

八、齐师迁纪郱、鄑、郚。

迁之者何?取之也。

取之则曷为不言取之也?为襄公讳也。

外取邑不书,此何以书?大之也。

何大尔?自是始灭也。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公羊传-庄公-元年-译文

一、元年,春季,周王的正月。

公为什么不说即位?按照《春秋》的记载,如果是君主被弒,儿子即位时不言即位。君主被弒,儿子为什么不言即位?这是为了避讳。谁避讳?是儿子避讳。

二、三月,夫人到齐国。

‘孙’是什么意思?‘孙’就像是‘孙’一样。内部避讳‘奔’的时候称为‘孙’。夫人本来就在齐国,为什么说‘夫人到齐国’?是因为思念母亲。正月是因为要存君,思念母亲是因为首先考虑母亲的事情。夫人为什么不称‘姜氏’?是因为贬低。为什么贬低?因为她参与了弒公。她参与弒公的过程是怎样的?夫人向齐侯诬陷公:‘公说:同非吾子,齐侯之子也。’齐侯生气,与她一起喝酒。在她出来的时候,让公子彭生送她。在她乘车的时候,彭生抓住她,将她勒死。思念母亲是因为她亲近的人,那么为什么在她思念母亲的时候还要贬低她?是因为她没有真正思念母亲。

三、夏季,单伯迎接王姬。

单伯是谁?是我们的大夫,受天子之命的人。为什么不称‘使者’?因为这是天子召见并派遣的。‘迎接’是什么意思?是让我方的主人。

四、秋季,在外地建造王姬的馆舍。

为什么记载这件事?是因为批评。批评什么?批评建造的礼节。在外地建造不符合礼节。为什么在外地建造不符合礼节?因为在外地建造是不合礼节的。为什么说建造是合礼节的?因为主人是王姬,必须为她重新建造。为什么主人必须为她重新建造?因为在路寝不可以,在小寝又显得不合适。在群公子的住处又显得太低级。所以必须为她重新建造。

五、冬季十月乙亥日,陈侯林去世。

六、王派荣叔来赐予桓公命令。

‘赐’是什么意思?是赐予。‘命令’是什么意思?是加封我们的官职。为什么说‘桓公’?是因为这是追封的命令。

七、王姬回到齐国。

为什么记载这件事?是因为我们作为主人。

八、齐国的军队迁移纪郱、鄑、郚。

‘迁移’是什么意思?是夺取。夺取为什么不直接说‘夺取’?是为了避讳襄公。外部夺取城邑不记载,为什么这件事要记载?是因为这是大规模的夺取。为什么是大规模的夺取?从这件事开始,纪国被灭。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公羊传-庄公-元年-注解

元年:指国君即位的年份,这里指鲁国国君鲁隐公即位的年份。

春王正月:春季的第一个月,即农历的正月,古代以正月为一年之始。

公何以不言即位?春秋君弒,子不言即位。君弒则子何以不言即位?隐之也。孰隐?隐子也。:这句话讨论了春秋时期君位继承的礼制。‘公’指国君,‘弒’指弑君,即杀害国君。按照春秋时期的礼制,如果国君被弑,其子不应立即即位,因为弑君是不义的行为,所以隐讳不说即位。‘隐’在这里是动词,意为隐瞒。‘隐子’指隐讳不说即位的儿子,即鲁隐公。

夫人孙于齐:‘孙’在这里是动词,意为到……去。‘夫人’指国君的妻子,这里指鲁隐公的妻子。

孙者何?孙犹孙也。内讳奔谓之孙。夫人固在齐矣,其言孙于齐何?念母也。正月以存君,念母以首事。夫人何以不称姜氏?贬。曷为贬?与弒公也。其与弒公奈何?夫人谮公于齐侯:‘公曰:同非吾子,齐侯之子也。’齐侯怒,与之饮酒。于其出焉,使公子彭生送之。于其乘焉,搚干而杀之。念母者,所善也,则曷为于其念母焉贬?不与念母也。:这段话解释了夫人孙于齐的原因和背后的故事。‘孙’在这里是动词,意为到……去。‘内讳奔’指国内隐讳逃奔。‘贬’指降低身份或地位。‘谮’指诬陷。这段话讲述了鲁隐公夫人因诬陷隐公而被贬低身份的故事。

单伯逆王姬:‘单伯’是鲁国的大夫,‘逆’指迎接。‘王姬’是周王的女儿。

锡桓公命:‘锡’是赐予的意思,‘命’是指命令或指示,这里指周王赐予鲁桓公的命令。

王姬归于齐:‘归于’指回到。

齐师迁纪郱、鄑、郚:‘迁’指迁移,‘纪郱、鄑、郚’是齐国的三个邑名,这里指齐国的军队迁移了这三个邑。

取之:指占领或夺取。

大之:指认为重要或重大。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公羊传-庄公-元年-评注

元年,春王正月。公何以不言即位?春秋君弒,子不言即位。君弒则子何以不言即位?隐之也。孰隐?隐子也。

此段古文出自《春秋》首篇,讲述了鲁隐公即位时的情况。‘元年’指鲁隐公元年,‘春王正月’则是古代历法中的春季正月。‘公何以不言即位’提出问题,为何隐公即位时不言即位。‘春秋君弒,子不言即位’说明春秋时期,若国君被弒,其子不言即位,这是避讳。‘隐之也’指出隐公避讳即位,‘孰隐?隐子也’则明确指出是隐公自己避讳。

二、三月,夫人孙于齐。孙者何?孙犹孙也。内讳奔谓之孙。夫人固在齐矣,其言孙于齐何?念母也。正月以存君,念母以首事。夫人何以不称姜氏?贬。曷为贬?与弒公也。其与弒公奈何?夫人谮公于齐侯:‘公曰:同非吾子,齐侯之子也。’齐侯怒,与之饮酒。于其出焉,使公子彭生送之。于其乘焉,搚干而杀之。念母者,所善也,则曷为于其念母焉贬?不与念母也。

此段描述了鲁隐公夫人孙于齐的情况。‘夫人孙于齐’中的‘孙’是避讳的说法,指夫人逃往齐国。‘念母’表明夫人是为了怀念母亲而前往齐国。‘夫人何以不称姜氏?贬’说明夫人不称自己的姓氏,是因为她参与了弒公的行为。‘与弒公’则详细描述了夫人参与弒公的过程,以及她被贬的原因。

三、夏,单伯逆王姬。单伯者何?吾大夫之命乎天子者也。何以不称使?天子召而使之也。逆之者何?使我主之也。曷为使我主之?天子嫁女乎诸侯,必使诸侯同姓者主之。诸侯嫁女于大夫,必使大夫同姓者主之。

此段讲述了单伯迎娶王姬的故事。‘单伯’是鲁国的大夫,受天子之命迎娶王姬。‘逆之者何?使我主之也’解释了单伯迎娶王姬的目的,即为主持王姬的婚礼。‘天子嫁女乎诸侯,必使诸侯同姓者主之’说明古代天子嫁女时,会要求诸侯国中同姓者主持婚礼。

四、秋,筑王姬之馆于外。何以书?讥。何讥尔?筑之礼也,于外非礼也。于外何以非礼?筑于外非礼也。其筑之何以礼?主王姬者必为之改筑。主王姬者则曷为必为之改筑?于路寝则不可,小寝则嫌。羣公子之舍则以卑矣。其道必为之改筑者也。

此段是对鲁国在秋季节筑王姬之馆的记载。‘筑王姬之馆于外’说明鲁国在外地筑馆迎接王姬。‘何以书?讥’指出这一行为被记载下来是为了批评。‘于外非礼也’说明在外地筑馆不符合礼仪。‘主王姬者必为之改筑’解释了为何要改变筑馆地点。

五、冬十月乙亥,陈侯林卒。

此段是关于陈国国君陈林去世的记录。‘冬十月乙亥’是具体的日期,‘陈侯林卒’表明陈侯林去世。

六、王使荣叔来锡桓公命。锡者何?赐也。命者何?加我服也。其言桓公何?追命也。

此段讲述了周王派荣叔来赐予鲁桓公命令的故事。‘锡’是赐予的意思,‘命’是指加封。‘其言桓公何?追命也’说明这是对桓公的追封。

七、王姬归于齐。何以书?我主之也。

此段描述了王姬回到齐国的情景。‘王姬归于齐’表明王姬回到了齐国。‘何以书?我主之也’说明鲁国记录这一事件是因为鲁国参与了这一事件,并对其表示支持。

八、齐师迁纪郱、鄑、郚。迁之者何?取之也。取之则曷为不言取之也?为襄公讳也。外取邑不书,此何以书?大之也。何大尔?自是始灭也。

此段描述了齐国军队迁移纪郱、鄑、郚三地的情况。‘迁之者何?取之也’说明这是对这三个地方的占领。‘为襄公讳也’说明这一行为是为了避讳襄公。‘外取邑不书,此何以书?大之也’解释了为何这一事件被记录下来,是因为其重要性。‘自是始灭也’指出这一事件标志着对这三个地方的彻底征服。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公羊传-庄公-元年》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15548.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