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许仲琳,明代文学家和小说家,著有《封神演义》一书。关于《封神演义》的具体作者,有学者认为可能是许仲琳,或许是民间口头传承的集体创作,后期经过整理成书。许仲琳的作品《封神演义》融入了丰富的神话、宗教和历史元素,成为中国古代小说的重要作品之一。
年代:成书于明代(约16世纪)。
内容简要:《封神演义》是明代小说家许仲琳所创作的神话小说,以商朝末年周武王伐纣为背景,讲述了许多神仙、英雄、妖怪的故事,特别是姜子牙辅佐周武王推翻商朝的过程。本书的核心情节是周朝的建立与商纣王的灭亡,其中穿插了大量的神仙、妖魔以及人物的封神故事。全书充满了神话和幻想元素,通过塑造许多英雄人物,如姜子牙、哪吒、杨戬等,展现了忠诚、勇敢、智慧等美德。故事情节复杂、人物众多,并以战斗、谋略、道德冲突等为主要内容,呈现出强烈的戏剧性。作为中国古代神魔小说的代表之一,《封神演义》不仅在文学上影响深远,也对后世的戏曲、电影等艺术形式产生了重大影响。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封神演义-第十五回-原文
昆仑山子牙下山
诗曰:
子牙此际落凡尘,白首牢骚类野人。
几度策身成老拙;三番涉世反相嗔。
磻溪未入飞熊梦,渭水安知有瑞林。
世际风云开帝业,享年八百庆长春。
话说昆仑山玉虚宫掌阐教道法元始天尊因门下十二弟子犯了红尘之厄,杀罚临身,故此闭宫止讲;又因昊天上帝命仙首十二称臣;故此三教并谈,乃阐教、截教、人道三等,共编成三百六十五位成神,又分八部:上四部雷、火、瘟、斗,下四部群星列宿、三山五岳、布雨兴云、善恶之神。
此时成汤合灭,周室当兴;又逢神仙犯戒,元始封神,姜子牙享将相之福,恰逢其数,非是偶然。
所以“五百年有王者起,其间必有名世者”,正此之故。
一日,元始天尊坐八宝云光座上,命白鹤童子:“请你师叔姜尚来。”
白鹤童子往桃园中来请子牙,口称:“师叔,老爷有请。”
子牙忙至宝殿座前行礼曰:“弟子姜尚拜见。”
天尊曰:“你上昆仑几载了?”
子牙曰:“弟子三十二岁上山,如今虚度七十二岁了。”
天尊曰:“你生来命薄,仙道难成,只可受人间之福。
成汤数尽,周室将兴。
你与我代劳,封神下山,扶助明主,身为将相,也不枉你上山修行四十年之功。
此处亦非汝久居之地,可早早收拾下山。”
子牙哀告曰:“弟子乃真心出家,苦熬岁月,今亦有年。
修行虽是滚芥投针,望老爷大发慈悲,指迷归觉,弟子情愿在山苦行,必不敢贪恋红尘富贵,望尊师收录。”
天尊曰:“你命缘如此,必听于天,岂得违拗?”
子牙恋恋难舍。
有南极仙翁上前言曰:“子牙,机会难逢,时不可失;况天数已定,自难逃躲。
你虽是下山,待你功成之时,自有上山之日。”
子牙只得下山。
子牙收拾琴剑衣囊,起身拜别师尊,跪而泣曰:“弟子领师法旨下山,将来归着如何?”
天尊曰:“子今下山,我有八句钤偈,后日有验。
偈曰:“
二十年来窘迫联,耐心守分且安然。
磻溪石上垂竿钓,自有高明访子贤。
辅佐圣君为相父,九三拜将握兵权。
诸侯会合逢戊申,九八封神又四年。”
天尊道:“罢,虽然你去,还有上山之日。”
子牙拜辞天尊,又辞众位道友,随带行囊,出玉虚宫。
有南极仙翁送子牙,在麒麟崖吩咐曰:“子牙前途保重!”
子牙别了南极仙翁,自己暗思:“我上无叔伯、兄嫂,下无弟妹、子侄,叫我往那里去?我似失林飞鸟,无一枝可栖。
……”
忽然想起:“朝歌有一结义仁兄宋异人,不若去投他罢。”
子牙借土遁前来,早至朝歌。
离南门三十五里,至宋家庄。
子牙看门庭依旧,绿柳长存。
子牙叹曰:“我离此四十载,不觉风光依旧,人面不同。”
子牙到得门前,对看门的问曰:“你员外在家否?”
管门人问曰:“你是谁?”
子牙曰:“你只说故人姜子牙相访。”
庄童来报员外:“外边有一故人姜子牙相访。”
宋异人正算帐,听见子牙来,忙忙迎出庄来,口称:“贤弟,如何数十载不通音问?”
子牙连应曰:“不才弟有。”
二人携手相搀,至于草堂,各施礼坐下。
异人曰:“常时渴慕,今日重逢,幸甚,幸甚!”
子牙曰:“自别仁兄,实指望出世超凡,奈何缘浅分薄,未遂其志。
今到高庄,得会仁兄,乃尚之幸。”
异人忙吩咐收拾饭食,又问曰:“是斋?是荤?”
子牙曰:“既出家,岂有饮酒吃荤之理。弟是吃斋。”
宋异人曰:“酒乃瑶池玉液,洞府琼浆,就是神仙也赴蟠桃会,酒吃些儿无妨。”
子牙曰:“仁兄见教,小弟领命。”
二人欢饮。
异人曰:“贤弟上昆仑多少年了?”
子牙曰:“不觉四十载。”
异人叹曰:“好快!贤弟在山可曾学些甚么?”
子牙曰:“怎么不学?不然所作何事?”
异人曰:“学些甚么道术?”
子牙曰:“挑水,浇松,种桃,烧火,搧炉,炼丹。”
异人笑曰:“此乃仆佣之役,何足挂齿。
今贤弟既回来,不若寻些事业,何必出家。
就在我家同住,不必又往别处去。
我与你相知,非比别人。”
子牙曰:“正是。”
异人曰:“古云:‘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贤弟,也是我与你相处一场,明日与你议一门亲,生下一男半女,也不失姜姓之后。”
子牙摇手曰:“仁兄,此事且再议。”
二人谈讲至晚,子牙就在宋家庄住下。
话说宋异人二日早起,骑了驴儿往马家庄上来议亲。
异人到庄,有庄童报与马员外曰:‘有宋员外来拜。’
马员外大喜,迎出门来,便问:‘员外是那阵风儿刮将来?’
异人曰:‘小侄特来与令爱议亲。’
马员外大悦,施体坐下。
茶罢,员外问曰:‘贤契,将小女说与何人?’
异人曰:‘此人乃东海许州人氏,姓姜,名尚,字子牙,别号飞熊,与小侄契交通家,因此上这一门亲正好。’
马员外曰:‘贤契主亲,并无差迟。’
宋异人取白金四锭以为聘资,马员外收了,忙设酒席款待异人,抵暮而散。
且说子牙起来,一日不见宋异人,问庄童曰:‘你员外那里去了?’
庄童曰:‘早晨出门,想必讨帐去了。’
不一时,异人下了牲口,子牙看见,迎门接曰:‘长兄那里回来?’
异人曰:‘恭喜贤弟!’
子牙问曰:‘小弟喜从何至?’
异人曰:‘今日与你议亲,正是相逢千里,会合姻缘。’
子牙曰:‘今日时辰不好。’
异人曰:‘阴阳无忌,吉人天相。’
子牙曰:‘是那家女子?’
异人曰:‘马洪之女,才貌两全,正好配贤弟;还是我妹子,人家六十八岁黄花女儿。’
异人治酒与子牙贺喜。
二人饮罢,异人曰:‘可择一良辰娶亲。’
子牙谢曰:‘承兄看顾,此德怎忘。’
乃择选良时吉日,迎娶马氏。
宋异人又排设酒席,邀庄前、庄后邻舍,四门亲友,庆贺迎亲。
其日马氏过门,洞房花烛,成就夫妻。
正是:天缘遇合,不是偶然。
有诗曰:
离却昆仑到帝邦,子牙今日娶妻房。
六十八岁黄花女,稀寿有二做新郎。
话说子牙成亲之后,终日思慕昆仑,只虑大道不成,心中不悦,那里有心情与马氏暮乐朝欢。
马氏不知子牙心事,只说子牙是无用之物。
不觉过了两月。
马氏便问子牙曰:‘宋伯伯是你姑表弟兄?’
子牙曰:‘宋兄是我结义兄弟。’
马氏曰:‘原来如此。便是亲生弟兄,也无有不散的筵席。今宋伯伯在,我夫妻可以安闲自在;倘异日不在,我和你如何处?常言道:‘人生天地间,以营运为主。’我劝你做些生意,以防我夫妻后事。’
子牙曰:‘贤妻说的是。’
马氏曰:‘你会做些甚么生理?’
子牙曰:‘我三十二岁在昆仑学道,不识甚么世务生意,只会编笊篱。’
马氏曰:‘就是这个生意也好。况后园又有竹子,砍些来,劈些篾,编成笊篱,往朝歌城卖些钱钞,大小都是生意。’
子牙依其言,劈了篾子,编了一担笊篱,挑到朝歌来卖。
从早至午,卖到未末申初,也卖不得一个。
子牙见天色至申时,还要挑着走三十五里,腹内又饿了,只得奔回。
一去一来,共七十里路,子牙把肩头都压肿了。
回到门前,马氏看时,一担去,还是一担来。
正待问时,只见子牙指马氏曰:‘娘子,你不贤。恐怕我在家闲着,叫我卖笊篱,朝歌城必定不用笊篱,如何卖了一日,一个也卖不得,倒把肩头压肿了?’
马氏曰:‘笊篱乃天下通用之物,不说你不会卖,反来假报怨!’
夫妻二人语去言来,犯颜嘶嚷。
宋异人听得子牙夫妇吵囔,忙来问子牙曰:‘贤弟,为何事夫妻相争?’
子牙把卖笊篱事说了一遍。
异人曰:‘不要说是你夫妻二人,就有三二十口,我也养得起。你们何必如此?’
马氏曰:‘伯伯虽是这等好意,但我夫妻日后也要归着,难道束手待毙。’
宋异人曰:‘弟妇之言也是,何必做这个生意;我家仓里麦子生芽,可叫后生磨些面,贤弟可挑去货卖,却不强如编笊篱。’
子牙把箩担收拾,后生支起磨来,磨了一担干面,子牙次日挑着进朝歌货卖。
从四门都走到了,也卖不得一觔。
腹内又饥,担子又重,只得出南门,肩头又痛。
子牙歇下了担儿,靠着城墙坐一坐,少憩片时。
自思运蹇时乖,作诗一首,诗曰:
四入昆仑访道玄,岂知缘浅不能全!
红尘黯黯难睁眼;浮世纷纷怎脱肩。
借得一枝栖止处,金枷玉锁又来缠。
何时得遂平生志,静坐溪头学老禅。
话说子牙坐了一会,方才起身。
只见一个人叫:‘卖面的站着!’
子牙说:‘发利市的来了。’
歇下担子。
只见那人走到面前,子牙问曰:‘要多少面?’
那人曰:‘买一文钱的。’
子牙又不好不卖,只得低头撮面。
不想子牙不是久挑担子的人,把肩担抛在地傍,绳子撒在地下;
此时因纣王无道,反了东南四百镇诸侯,报来甚是紧急;
武成王日日操练人马,因放散营炮响,惊了一骑马,溜繮奔走如飞。
子牙弯着腰撮面,不曾堤防,后边有人大叫曰:‘卖面的,马来了!’
子牙忙侧身,马已到了。
担上绳子铺在地下,马来的急,绳子套在马七寸上,把两箩面拖了五六丈远,面都泼在地下,
被一阵狂风将面刮个干净。
子牙急抢面时,浑身俱是面裹了。
买面的人见这等模样,就去了。
子牙只得回去。
一路嗟叹,来到庄前。
马氏见子牙空箩回来,大喜:‘朝歌城干面这等卖的。’
子牙到了马氏跟前,把箩担一丢,骂曰:‘都是你这贱人多事!’
马氏曰:‘干面卖的干净是好事,反来骂我!’
子牙曰:‘一担面挑至城里,何尝卖得,至下午才卖一文钱。’
马氏曰:‘空箩回来,想必都赊去了。’
子牙气冲冲的曰:‘因被马溜繮,把绳子绊住脚,把一担面带泼了一地;
天降狂风,一阵把面都吹去了。都不是你这贱人惹的事!’
马氏听说,把子牙劈脸一口啐道:‘不是你无用,反来怨我,真是饭囊衣架,惟知饮食之徒!’
子牙大怒:‘贱人女流,焉敢啐侮丈夫!’
二人揪扭一堆。
宋异人同妻孙氏来劝:‘叔叔却为何事与婶婶争竞?’
子牙把卖面的事说了一遍。
异人笑曰:‘担把面能值几何,你夫妻就这等起来。贤弟同我来。’
子牙同异人往书房中坐下。
子牙曰:‘承兄雅爱,提携小弟。弟时乖运蹇,做事无成,实为有愧!’
异人曰:‘人以运为主,花逢时发,古语有云:‘黄河尚有澄清日,岂可人无得运时?’
贤弟不必如此。我有许多伙计,朝歌城有三五十座酒饭店,俱是我的。
待我邀众朋友来,你会他们一会,每店让你开一日,周而复始,轮转作生涯,却不是好。’
子牙作谢道:‘多承仁兄抬举。’
异人随将南门张家酒饭店与子牙开张。
朝歌南门乃是第一个所在,近教场,各路通衢,人烟凑积,大是热闹。
其日做手多宰猪羊,蒸了点心,收拾酒饮齐整,子牙掌柜,坐在里面。
一则子牙乃万神总领,一则年庚不利,从早晨到巳牌时候,鬼也不上门。
及至午时,倾盆大雨,黄飞虎不曾操演,天气炎热,猪羊肴馔,被这阵暑气一蒸,
登时臭了,点心馊了,酒都酸了。
子牙坐得没趣,叫众把持:‘你们把酒肴都吃了罢,再过一时可惜了。’
子牙作诗曰:‘皇天生我出尘寰,虚度风光困世间。
鹏翅有时腾万里,也须飞过九重山。’
当时子牙至晚回来。
异人曰:‘贤弟,今日生意如何?’
子牙曰:‘愧见仁兄!今日折了许多本钱,分文也不曾卖得下来。’
异人叹曰:‘贤弟不必恼,守时候命,方为君子。总来折我不多,再做区处,别寻道路。’
异人怕子牙着恼,兑五十两银子,叫后生同子牙走积场,贩卖牛、马、猪、羊:‘难道活东西也会臭了。’
子牙收拾去卖猪、羊,非止一日。
那日贩卖许多猪、羊,赶往朝歌来卖。
此时因纣王失政,妲己残害生灵,奸臣当道,豺狼满朝,故此天心不顺,旱潦不均,
朝歌半年不曾下雨。
天子百姓祈祷,禁了屠沽,告示晓谕军民人等,各门张挂。
子牙失于打点,把牛、马、猪、羊往城里赶,
被看门役叫声:‘违禁犯法,拿了!’
子牙听见,就抽身跑了。
牛马牲口,俱被入官。
子牙只得束手归来。
异人见子牙慌慌张张,面如土色,急问子牙曰:‘贤弟为何如此?’
子牙长吁叹曰:‘屡蒙仁兄厚德,件件生意俱做不着,致有亏折。
今贩猪羊,又失打点,不知天子祈雨,断了屠沽,违禁进城,猪、羊、牛、马入官,
本钱尽绝,使姜尚愧身无地。奈何!奈何!’
宋异人笑曰:‘几两银子入了官罢了,何必恼他。今煮得酒一壶与你散散闷怀,
到我后花园去。’
──子牙时来运至,后花园先收五路神。
不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封神演义-第十五回-译文
昆仑山上的子牙下山了。
诗中说:子牙此时落入凡尘,白发苍苍,牢骚满腹,像个野人。多次努力却变得老拙;多次涉世却反而更加愤怒。
磻溪还未进入飞熊的梦境,渭水怎么会知道有瑞林。世间的风云变幻,开启帝业,享年八百,庆祝长生。
话说昆仑山玉虚宫的掌教道法元始天尊因为门下十二弟子犯了红尘之厄,受到惩罚,所以关闭了宫门停止讲道;又因为昊天上帝命令十二仙首称臣,所以三教合并讨论,包括阐教、截教、人道三个等级,共编成三百六十五位成神,又分为八部:上四部雷、火、瘟、斗,下四部群星列宿、三山五岳、布雨兴云、善恶之神。此时成汤将灭,周室将兴;又逢神仙犯戒,元始天尊封神,姜子牙享受将相之福,正是时候,非偶然。
一日,元始天尊坐在八宝云光座上,命令白鹤童子:‘请你师叔姜尚来。’白鹤童子去桃园请子牙,说:‘师叔,老爷有请。’子牙急忙到宝殿前行礼说:‘弟子姜尚拜见。’天尊问:‘你上昆仑多少年了?’子牙说:‘弟子三十二岁上山,如今已经七十二岁了。’天尊说:‘你生来命薄,仙道难成,只能享受人间之福。成汤的气数已尽,周室将兴。你替我代劳,封神下山,扶助明主,成为将相,也不枉你上山修行四十年。’此处也不是你长久居住的地方,你可以早点收拾下山了。
子牙哀求说:‘弟子真心出家,苦熬岁月,如今也有年纪了。修行虽然艰难,但希望老爷大发慈悲,指迷归正,弟子愿意在山上苦行,绝不敢贪恋红尘富贵,希望尊师收录。’天尊说:‘你的命缘如此,必须听从天命,怎能违抗?’子牙依依不舍。
南极仙翁上前说:‘子牙,机会难得,时机不可错过;况且天数已定,难以逃脱。你虽然下山,等你功成之时,自然有上山的机会。’子牙只得下山。
子牙收拾好琴剑衣囊,起身拜别师傅,跪下哭泣说:‘弟子领受师命下山,将来归处如何?’天尊说:‘你现在下山,我有八句预言,日后必有应验。预言如下:
二十年来窘迫联,耐心守分且安然。
磻溪石上垂竿钓,自有高明访子贤。
辅佐圣君为相父,九三拜将握兵权。
诸侯会合逢戊申,九八封神又四年。’
天尊说:‘好了,虽然你去了,但还有上山的一天。’子牙拜别天尊,又告别众位道友,带着行囊,离开玉虚宫。南极仙翁送子牙到麒麟崖,吩咐说:‘子牙,前途保重!’子牙告别南极仙翁,自己暗自思量:‘我上无叔伯、兄嫂,下无弟妹、子侄,叫我往哪里去?我像失林飞鸟,没有一枝可以栖息……’忽然想起:‘朝歌有一结义兄弟宋异人,不如去投奔他。’子牙借土遁来到朝歌,早到了南门三十五里的宋家庄。
子牙看到门庭依旧,绿柳长存。子牙叹息说:‘我离开这里四十年,不知不觉风光依旧,人却不同了。’子牙到门前,问看门的人:‘你员外在家吗?’看门的人问:‘你是谁?’子牙说:‘你只说故人姜子牙来拜访。’庄童来报告员外:‘外面有一故人姜子牙来拜访。’宋异人正在算账,听到子牙来了,急忙出门迎接,说:‘贤弟,怎么几十年不通音信?’子牙连声回答:‘不才弟有。’两人携手相扶,来到草堂,互相行礼坐下。异人说:‘平时非常想念,今天重逢,真是太幸运了,太幸运了!’子牙说:‘自从分别仁兄,实指望超凡脱俗,无奈缘分浅薄,未能如愿。如今来到高庄,能够见到仁兄,也是我的幸运。’异人急忙吩咐准备饭食,又问:‘是吃素还是吃荤?’子牙说:‘既然出家,哪有喝酒吃荤的道理。我是吃素的。’宋异人说:‘酒是瑶池玉液,洞府琼浆,就是神仙也参加蟠桃会,喝点酒无妨。’子牙说:‘仁兄教诲,我领命。’两人欢快地饮酒。
异人说:‘贤弟在昆仑山上多少年了?’子牙说:‘不知不觉四十载。’异人叹息说:‘好快啊!贤弟在山上可曾学些道术?’子牙说:‘怎么不学?不然我做什么?’异人说:‘学些什么道术?’子牙说:‘挑水,浇松,种桃,烧火,煽炉,炼丹。’异人笑着说:‘这不过是仆佣的劳作,哪里值得挂齿。现在贤弟回来了,不如找些事业做,何必出家。就住在我家,不必再去别处。我们相识一场,不同于别人。’子牙说:‘正是。’异人说:‘古语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贤弟,也是我与你相处一场,明天我们商量一下,给你说一门亲事,生个儿子或女儿,也不失姜姓之后。’子牙摇手说:‘仁兄,这件事暂且再议。’两人一直谈到晚上,子牙就在宋家庄住下了。
话说宋异人第二天一早起床,骑着驴去马家庄来商量亲事。宋异人到庄上,有庄童告诉马员外说:‘有宋员外来拜访。’马员外非常高兴,出门迎接,便问:‘员外是从哪里刮来的风儿?’宋异人说:‘小侄特地来与令爱商议亲事。’马员外非常高兴,就请他坐下。喝完茶后,员外问:‘贤契,你打算把小女许配给谁?’宋异人说:‘这个人是东海许州人,姓姜,名尚,字子牙,别号飞熊,是我的结义兄弟,因此这门亲事很合适。’马员外说:‘贤契,你主婚,没有错处。’宋异人拿出四锭白金作为聘礼,马员外收下,急忙设宴款待宋异人,直到傍晚才散去。
再说子牙起床,一天没见到宋异人,问庄童说:‘你员外到哪里去了?’庄童说:‘早晨出门,想必是去讨债了。’不久,宋异人下了驴,子牙看见,迎出门接道:‘长兄从哪里回来?’宋异人说:‘恭喜贤弟!’子牙问:‘小弟喜从何来?’宋异人说:‘今天与你商议亲事,正是千里相逢,姻缘天定。’子牙说:‘今天的时辰不好。’宋异人说:‘阴阳无害,吉人天相。’子牙问:‘是哪家的女子?’宋异人说:‘马洪的女儿,才貌双全,正好配贤弟;还是我妹子,人家六十八岁的黄花女儿。’宋异人为子牙摆酒庆祝。两人喝完酒后,宋异人说:‘可以选个良辰吉日娶亲。’子牙感谢说:‘承蒙兄长关照,这份恩情怎会忘记。’于是选定了良时吉日,迎娶马氏。宋异人又摆设酒席,邀请庄前、庄后的邻居,四门亲友,庆祝迎亲。
那天马氏进门,洞房花烛,结为夫妻。正是:天缘遇合,不是偶然。有诗曰:‘离开昆仑到帝邦,子牙今日娶妻房。六十八岁黄花女,稀龄有二做新郎。’
话说子牙成亲之后,整天思念昆仑,只担心大道不能完成,心中不快,哪里有心情与马氏朝暮欢愉。马氏不知道子牙的心事,只认为子牙是个无用之人。不知不觉过了两个月。马氏便问子牙说:‘宋伯伯是你姑表兄弟?’子牙说:‘宋兄是我结义兄弟。’马氏说:‘原来如此。即使是亲生兄弟,也没有不散的筵席。现在宋伯伯在,我们夫妻可以安闲自在;如果将来宋伯伯不在了,我和你怎么办?常言道:“人生在世,以经营为主。”我劝你做些生意,以防我们夫妻后事。’子牙说:‘贤妻说得对。’马氏问:‘你会做什么生意?’子牙说:‘我三十二岁在昆仑学道,不懂得什么世务生意,只会编笊篱。’马氏说:‘就是这个生意也好。况且后园里又有竹子,砍一些来,劈成篾子,编成笊篱,拿到朝歌城去卖,总比编笊篱好。’子牙按照她的建议,劈了篾子,编了一担笊篱,挑到朝歌去卖。从早到午,一直卖到申时初,也没有卖出一个。子牙看到天色已到申时,还要挑着走三十五里,肚子又饿了,只得奔回。来来回回共七十里路,子牙把肩膀都压肿了。
回到门前,马氏看时,一担去,还是一担来。正要问时,只见子牙指着马氏说:‘娘子,你不贤。担心我在家闲着,叫我卖笊篱,朝歌城肯定不用笊篱,怎么卖了一天,一个也卖不出去,反而把肩膀压肿了?’马氏说:‘笊篱是天下通用的东西,不说你不会卖,反而来假抱怨!’夫妻俩说着说着,就吵了起来。宋异人听到子牙夫妇争吵,急忙来问子牙说:‘贤弟,为什么夫妻争吵?’子牙把卖笊篱的事情说了一遍。异人说:‘不要说你们夫妻俩,就算有三二十口人,我也养得起。你们何必这样?’马氏说:‘伯伯虽然这么好意,但我夫妻日后也要有所依靠,难道坐等死路吗?’宋异人说:‘弟妇说得也是,何必做这个生意;我家仓库里的麦子发了芽,可以叫后生磨些面,贤弟可以挑去卖,这不比编笊篱强吗?’子牙收拾好箩担,后生支起磨来,磨了一担干面,子牙第二天挑着进朝歌去卖。从城门到城门都走了,也卖不出去一升。肚子又饿了,担子又重,只得出南门,肩膀又痛。子牙放下担子,靠着城墙坐下来,休息了一会儿。自己想,命运不好,时运不佳,作诗一首,诗曰:‘四入昆仑访道玄,岂知缘浅不能全!红尘滚滚难睁眼;浮世纷纷怎脱肩。借得一枝栖止处,金枷玉锁又来缠。何时得遂平生志,静坐溪头学老禅。’
话说子牙坐了一会,才站起来。只见一个人喊道:‘卖面的站着!’子牙说:‘发财的机会来了。’他放下担子。只见那个人走到他面前,子牙问:‘要多少面?’那个人说:‘买一文钱的。’子牙又不好不卖,只得低头称面。
不想子牙不是久挑担子的人,把肩上的担子扔在地上,绳子散落在地上;这时因为纣王无道,东南四百个镇诸侯反叛,报告的情况非常紧急;武成王每天都在操练人马,因为放散营炮响,惊吓到了一匹马,马失控奔跑如飞。子牙弯着腰称面,没有注意到,后面有人大声喊:‘卖面的,马来了!’子牙急忙侧身,马已经到了。担子上的绳子铺在地上,马跑得急,绳子套在了马的七寸处,把两箩面拖了五六丈远,面都泼在了地上,被一阵狂风吹得干干净净。子牙急忙抢面时,浑身都是面。
买面的人看到这情景,就离开了。子牙只得回家。一路上叹息,来到庄前。马氏见子牙空担回来,很高兴:‘朝歌城的干面就这样卖。’子牙走到马氏面前,把担子一扔,骂道:‘都是你这贱人多事!’马氏说:‘干面卖得干净是好事,反而来骂我!’子牙说:‘一担面挑到城里,怎么卖得,到下午才卖一文钱。’马氏说:‘空担回来,想必都赊账去了。’子牙气冲冲地说:‘因为被马绊住脚,把一担面带泼了一地;天降狂风,一阵把面都吹走了。都不是你这贱人惹的事!’马氏听说,对着子牙啐了一口:‘不是你没用,反而来怨我,真是饭囊衣架,只知道吃喝的人!’子牙大怒:‘贱人女流,怎么敢侮辱丈夫!’两人扭打在一起。
宋异人和妻子孙氏来劝架:‘叔叔为何和婶婶争吵?’子牙把卖面的事说了一遍。异人笑着说:‘一担面能值多少钱,你夫妻就为这个争吵。贤弟跟我来。’子牙和异人坐在书房里。子牙说:‘承蒙兄长喜欢,提携我。我时运不济,做事无成,实在是有愧!’异人说:‘人受命运支配,花逢时才会开放,古语有云:‘黄河尚有澄清日,岂可人无得运时?’贤弟不必如此。我有许多伙计,朝歌城有三五十座酒饭店,都是我的。我邀请众朋友来,你跟他们认识一下,每家店让你开一天,轮流经营,这不是很好的生活吗?’子牙表示感谢:‘多谢仁兄抬举。’异人随即把南门张家的酒饭店给了子牙开张。
朝歌南门是第一个地方,靠近教场,交通便利,人烟稠密,非常热闹。那天,做了很多猪肉羊肉,蒸了点心,准备好了酒水。子牙当掌柜,坐在里面。一方面因为子牙是万神总领,另一方面因为年庚不利,从早晨到巳时,鬼也没有上门。到了午时,突然下起了倾盆大雨,黄飞虎没有操练,天气炎热,猪肉羊肉,被这阵暑气一蒸,立刻变臭了,点心变馊了,酒都酸了。子牙坐得没趣,叫众人:‘你们把酒菜都吃了,再过一会儿就可惜了。’子牙作诗说:‘皇天生我出尘寰,虚度风光困世间。鹏翅有时腾万里,也须飞过九重山。’当天晚上,子牙回来了。异人说:‘贤弟,今天的生意怎么样?’子牙说:‘愧对仁兄!今天损失了很多本钱,一文钱也没卖出去。’异人叹了口气说:‘贤弟不必烦恼,守时待命,才是君子。总之损失不多,再做打算,另寻出路。’异人怕子牙生气,给了他五十两银子,叫年轻人和子牙去市场,卖牛、马、猪、羊:‘难道活的东西也会变臭。’子牙收拾去卖猪、羊,不止一天。
那天,他卖了好多猪、羊,赶往朝歌去卖。这时因为纣王失政,妲己残害生灵,奸臣当道,豺狼满朝,所以天意不顺,旱涝不均,朝歌半年没有下雨。天子百姓祈祷,禁止了屠宰和酿酒,告示晓谕军民,各门都张贴了。子牙没有留意这些,把牛、马、猪、羊赶到城里,被看门人喊道:‘违禁犯法,抓住了!’子牙听见,就跑了。牛马牲口,都被没收了。子牙只得束手而归。
异人见子牙慌慌张张,脸色苍白,急忙问:‘贤弟为何如此?’子牙长叹说:‘多次承蒙仁兄厚德,每次生意都做不成,造成亏损。现在卖猪、羊,又没有处理好,不知道天子祈雨,禁止了屠宰和酿酒,违禁进城,猪、羊、牛、马被没收,本钱全没了,让我姜尚无地自容。怎么办!怎么办!’宋异人笑着说:‘几两银子被没收了,何必烦恼。现在煮了一壶酒给你解闷,到我后花园去。’──子牙时来运至,后花园先收了五路神。不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封神演义-第十五回-注解
子牙:子牙,即姜子牙,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人物,后被尊为姜太公,是周文王的重要谋士,后来成为道教八仙之一。
凡尘:指人世间的尘世,与仙境相对,表示世俗的生活。
白首:指年老,头发变白。
牢骚:指心中不满或委屈,抱怨。
野人:指未开化的原始人,也比喻粗野的人。
策身:指行走。
老拙:指年老而笨拙。
涉世:指经历世事。
嗔:指生气,发怒。
磻溪:指商朝末年,姜子牙在磻溪钓鱼的地方。
飞熊梦:指姜子牙在磻溪钓鱼时,梦见飞熊的梦境,象征着天命所在。
瑞林:指吉祥的树木,常用来比喻有德之人。
世际风云:指世事变迁,如同风云变幻。
帝业:指帝王的基业,即国家或朝代的事业。
享年:指一个人去世时的年龄。
庆长春:指庆祝长寿。
玉虚宫:指昆仑山上的道观,是元始天尊的道场。
阐教:道教三大教派之一,以元始天尊为教主。
截教:道教三大教派之一,以通天教主为教主。
人道:道教三大教派之一,指人间的教派。
成神:指修炼成仙。
八部:指八种神灵的类别。
成汤:商朝的最后一个朝代。
周室:周朝的朝室,即周朝的皇室。
昊天上帝:古代神话中的最高神。
仙首:指仙人中的首领。
三教并谈:指道教、佛教、儒教三教共同讨论。
封神:指古代神话传说中,元始天尊封神的故事。
将相:指古代的将军和宰相,即高级的武官和文官。
王者:指帝王。
名世者:指有名声、有影响力的人。
八宝云光座:指元始天尊的宝座。
白鹤童子:元始天尊的弟子,负责传信。
桃园:指姜子牙修炼的地方。
宝殿:指道观的殿堂。
仙道:指修仙之道。
苦熬岁月:指艰难地度过岁月。
指迷归觉:指引路使人觉悟。
八句钤偈:指八句预言性的诗句。
窘迫:指困苦,贫穷。
守分:指守本分。
安然:指平安无事。
垂竿钓:指钓鱼。
高明:指有才能的人。
圣君:指圣明的君主。
相父:指宰相的父亲,这里指宰相。
九三:指易经中的九三卦,象征有德之人。
拜将:指授予将帅之职。
握兵权:指掌握军事大权。
诸侯:指古代的诸侯国。
戊申:指古代历法中的干支纪年法中的一个年份。
九八:指易经中的九八卦,象征成功。
宋异人:宋异人,可能是指故事中的主人公之一,宋姓,名异人,具体身份和背景在文中未详细说明。
瑶池玉液:指美酒。
洞府琼浆:指美酒。
蟠桃会:指神话传说中天上的宴会,会上有美酒。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出自《孝经》,指不孝的行为中,没有后代是最严重的一种。
结义:指结拜为兄弟。
相知:指互相了解的朋友。
马家庄:马家庄,文中提到的地名,是马员外的住所。
马员外:马员外,马家庄的主人,对宋异人的到来表示欢迎。
议亲:议亲,指商议婚姻的事宜。
姜尚:姜尚,字子牙,别号飞熊,古代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此处可能指代姜子牙。
飞熊:飞熊,姜子牙的别号,源自传说中姜子牙得飞熊兆头,预示他将有大用。
契交通家:契交通家,指结为亲家。
白金四锭:白金四锭,指四锭白金作为聘礼。
牲口:牲口,指驴、马等家畜。
良辰吉日:良辰吉日,指适宜结婚的好日子。
洞房花烛:洞房花烛,指新婚夫妇的房间,花烛是新婚的象征。
昆仑:昆仑,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神山,此处可能指代修行之地。
大道:大道,指修行追求的真理或境界。
笊篱:笊篱,一种用来捞取东西的竹制工具。
朝歌:朝歌,商朝的都城,此处可能指代商朝或朝歌城。
麦子:麦子,小麦的种子,此处指小麦。
箩担:箩担,用竹篾编成的筐子,用于挑担。
运蹇时乖:运蹇时乖,指命运不好,时机不合适。
纣王:纣王,指商朝末年的暴君纣王,因其暴政而闻名,是《封神演义》中的主要反派角色。
东南四百镇诸侯:指分布在东南地区的四百个诸侯国,这里的数字可能象征众多。
武成王:武成王,指古代的武将,这里可能指的是武成王庙,一种纪念武将的庙宇。
营炮:营炮,指古代军队中的炮火,这里可能指的是演习时的炮声。
溜繮:溜繮,指马匹奔跑时绳索松脱,导致马匹失控。
七寸:七寸,指马的脖颈部位,这里是比喻马匹的脖颈。
箩面:箩面,指用箩筐装的面。
狂风:狂风,指非常猛烈的风。
马氏:马氏,指子牙的妻子,这里可能指的是她的姓氏。
朝歌城:朝歌城,指商朝的都城,后成为周朝的都城,这里可能指的是商朝的朝歌。
酒饭店:酒饭店,指售卖酒和饭菜的店铺。
伙计:伙计,指店铺中的帮工或雇员。
鬼:鬼,这里可能是指顾客,因为古代认为生意兴隆的时候会有鬼神保佑。
巳牌:巳牌,古代计时单位,相当于现在的上午九点到十一点。
点心:点心,指一种小食品,通常在茶余饭后食用。
黄飞虎:黄飞虎,是《封神演义》中的一个角色,是商朝的武将。
积场:积场,指牲畜交易的场所。
天子:天子,指古代的皇帝。
妲己:妲己,是商朝末年纣王的宠妃,以妖媚著称。
奸臣:奸臣,指为非作歹的官员。
豺狼:豺狼,这里比喻凶恶的人。
旱潦不均:旱潦不均,指旱涝灾害不平均,即旱灾和涝灾交替发生。
屠沽:屠沽,指屠杀牲畜和卖酒的行为,这里指禁屠禁酒。
打点:打点,指处理事务,这里可能指的是事先了解情况,做好准备。
入官:入官,指被官府没收。
散散闷怀:散散闷怀,指排解心中的烦恼。
后花园:后花园,指住宅的后院中种植的花草和亭台楼阁。
五路神:五路神,指掌管五方道路的神祇,这里可能是指后花园中供奉的五路神像。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封神演义-第十五回-评注
本段古文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子牙的境遇变化及其心理活动,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与人物的无奈。
子牙坐了一会,方才起身,‘方才’二字暗示了他长时间的沉思与无奈,为后文的故事铺垫了基础。
‘卖面的站着!’这一声呼唤,看似简单,实则点出了子牙生活的艰辛,他不得不停下手中的活计来应对这一突发事件。
‘发利市的来了。’子牙的回答充满了无奈与自嘲,他对于生活的期望与现实之间的巨大差距在此刻得到了体现。
‘买一文钱的。’子牙的问询透露出他的小心谨慎,也反映了他在贫困生活中的生存智慧。
‘因纣王无道,反了东南四百镇诸侯,报来甚是紧急’这一段,描绘了当时的社会背景,为子牙的困境提供了社会根源。
‘武成王日日操练人马,因放散营炮响,惊了一骑马,溜繮奔走如飞’此句通过细节描写,展现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恐慌与不安。
‘子牙弯着腰撮面,不曾堤防’表现了子牙在忙碌中的疏忽,也为后文的事件埋下了伏笔。
‘买面的人见这等模样,就去了。’此句反映了当时人们对于困境中的人的冷漠,也揭示了社会的残酷。
‘子牙只得回去’表现了子牙的无奈与无助,他不得不回到家中面对生活的压力。
‘马氏见子牙空箩回来,大喜:“朝歌城干面这等卖的。”’此句揭示了马氏的尖酸刻薄,也为后文的故事发展埋下了伏笔。
‘子牙大怒:“贱人女流,焉敢啐侮丈夫!”’此句展现了子牙的愤怒与无奈,也反映了他在家庭中的地位。
‘宋异人同妻孙氏来劝:“叔叔却为何事与婶婶争竞?”’此句表现了宋异人夫妇的善良与宽容,他们试图平息子牙的怒火。
‘子牙把卖面的事说了一遍’此句表现了子牙的坦诚,也让他得到了宋异人的理解与支持。
‘异人笑曰:“担把面能值几何,你夫妻就这等起来。”’此句展现了异人的豪爽与大气,他愿意帮助子牙度过难关。
‘子牙作谢道:“多承仁兄抬举。”’此句表现了子牙的谦逊与感激,也反映了他在困境中得到的温暖。
‘子牙作诗曰:“皇天生我出尘寰,虚度风光困世间。”’此句表达了子牙对于命运的感慨,也反映了他内心的苦闷。
‘子牙时来运至,后花园先收五路神。’此句暗示了子牙的命运将会有所改变,也为后文的故事发展埋下了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