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封神演义-第十七回

作者: 许仲琳,明代文学家和小说家,著有《封神演义》一书。关于《封神演义》的具体作者,有学者认为可能是许仲琳,或许是民间口头传承的集体创作,后期经过整理成书。许仲琳的作品《封神演义》融入了丰富的神话、宗教和历史元素,成为中国古代小说的重要作品之一。

年代:成书于明代(约16世纪)。

内容简要:《封神演义》是明代小说家许仲琳所创作的神话小说,以商朝末年周武王伐纣为背景,讲述了许多神仙、英雄、妖怪的故事,特别是姜子牙辅佐周武王推翻商朝的过程。本书的核心情节是周朝的建立与商纣王的灭亡,其中穿插了大量的神仙、妖魔以及人物的封神故事。全书充满了神话和幻想元素,通过塑造许多英雄人物,如姜子牙、哪吒、杨戬等,展现了忠诚、勇敢、智慧等美德。故事情节复杂、人物众多,并以战斗、谋略、道德冲突等为主要内容,呈现出强烈的戏剧性。作为中国古代神魔小说的代表之一,《封神演义》不仅在文学上影响深远,也对后世的戏曲、电影等艺术形式产生了重大影响。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封神演义-第十七回-原文

苏坦己置造虿盆

诗曰:

虿盆极恶已满天,宫女无辜血肉朘。

媚骨己无埋玉处,芳魂犹带秽腥膻。

故园有梦空歌月,此地沉冤未息肩。

怨气漫漫天应惨,周家世业更安然。

话说子牙用三昧真火烧这妖精。

此火非同凡火,从眼、鼻、口中喷将出来,乃是精、气、神炼成三昧,养就离精,与凡火共成一处,此妖精怎么经得起!

妖精在火光中,爬将起来,大叫曰:‘姜子牙,我与你无冤无雠,怎将三昧真火烧我?’

纣王听见火里妖精说话,吓的汗流浃背,目瞪痴呆。

子牙曰:‘陛下,请驾进楼,雷来了。’

子牙双手齐放,只见霹雳交加,一声响喨,火灭烟消,现出一面玉石琵琶来。

纣王与妲己曰:‘此妖已现真形。’

妲己听言,心如刀绞,意似油煎,暗暗叫苦:‘你来看我,回去便罢了,又算甚么命!今遇恶人,将你原形烧出,使我肉身何安。我不杀姜尚,誓不与匹夫俱生!’

妲己只得勉作笑容,启奏曰:‘陛下命左右将玉石琵琶取上楼来,待妾上了丝弦,早晚与陛下进御取乐。妾观姜尚,才术两全,何不封彼在朝保驾?’

王曰:‘御妻之言甚善。’天子传旨:‘且将玉石琵琶,取上楼来。姜尚听朕封官:官拜下大夫,特授司天监职,随朝侍用。’

子牙谢恩,出午门外,冠带回异人庄上。

异人设席款待,亲友俱来恭贺。

饮酒数日,子牙复往都城随朝。

不表。

且说妲己把玉石琵琶放于摘星楼上,采天地之灵气,受日月之精华,已后五年,返本还元,断送成汤天下。

一日,纣王在摘星楼与妲己饮宴,酒至半酣,妲旦歌舞一回,与纣王作乐。

三宫嫔妃,六院宫人,齐声喝采。

内有七十余名宫人,俱不喝采,眼下且有泪痕。

妲己看了,停住歌舞,查问那七十余名宫人,原是那一宫人。

内有奉御官查得;原是中宫姜娘娘侍御宫人。

妲己怒曰:‘你主母谋逆赐死,你们反怀忿怒,久后必成宫闱之患。’

奏与纣王,纣王大怒,传旨:‘拿下楼,俱用金瓜打死!’

妲己奏曰:‘陛下,且不必将这起逆党击顶,暂且送下冷宫,妾有一计,可除宫中大弊。’

奉御官将宫女送下冷宫。

且说妲己奏纣王曰:‘将摘星楼下,方圆开二十四丈阔,深五丈。陛下传旨,命都城万民,每一户纳蛇四条,都放此坑之内。将作弊宫人,跣剥干净,送下坑中,喂此毒蛇。此刑名曰:‘虿盆。’’

纣王曰:‘御妻之奇法,真可剔除宫中大弊。’天子随传旨意,张挂各门。

国法森严,万民遭累,勒令限期,往龙德殿交蛇。

众民日日进于朝中,并无内外,法纪全消。

朝廷失政,不止一日。

众民纳蛇,都城那里有这些蛇,俱到外县买蛇交纳。

一日,文书房胶鬲──官居上大夫,在文书房里,看天下本章,只见众民或三两成行,四五一处,手提筐篮,进九间大殿。

大夫问执殿官:‘这些百姓,手提筐篮,里面是甚东西?’

执殿官答曰:‘万民交蛇。’

大夫大惊曰:‘天子要蛇何用?’

执殿官:‘卑职不知。’

大夫出文书房到大殿,众民见大夫叩头。

胶鬲曰:‘你等拿的甚么东西?’

众民:‘天子榜文,张挂各门,每一户纳蛇四条。都城那里许多蛇,俱在百里之外,买来交纳。不知圣上何用。’

胶鬲:‘你们且去交蛇。’

众民去了。

大夫进文书房,不看本章,只见武成王黄飞虎、比干、微子、箕子、杨任、杨修俱至,相见礼毕。

胶鬲:‘列位大人可知天子令百姓每户纳蛇四条,不知取此何用。’

黄飞虎答曰:‘末将昨日看操回来,见众民言,天子张挂榜文,每户纳蛇四条,纷纷不绝,俱有怨言。因此今日到此,请问列位大人,必知其详。’

比干、箕子曰:‘我等一字也不知。’

黄飞虎:‘列位既不知道,叫执殿官过来,你听我吩咐。你上心打听,天子用此物做甚么事。若得实信,速来报我,重重赏你。’

执殿官领命去讫,众官随散。

不表。

且说众民又过五七曰,蛇已交完,收蛇官往摘星楼回旨奏曰:‘都城众民交蛇已完,奴婢回旨。’

纣王问妲己曰:‘坑中蛇已完了,御妻何以治此?’

妲己曰:‘陛下传旨,可将前日暂寄不游宫宫人,跣剥干净,用绳缚背,推下坑中,喂此蛇蝎。若无此极刑,宫中深弊难除。’

纣王曰:‘御妻所设此刑,真是除奸之要法。’

蛇既纳完,命奉御官将不游宫前日送下宫人,绑出推落虿盆。

奉御官得旨,不一时将宫人绑至坑边。

那宫人一见蛇狰狞,扬头吐舌,恶相难看,七十二名宫人一齐叫苦。

那日胶鬲在文书房,也为这件事,逐日打听;只听得一阵悲声惨切。

大夫出的文书房来,见执殿官忙忙来报:‘启老爷!前日天子取蛇,放在坑中;今日将七十二名宫人,跣剥入坑,喂此蛇蝎。卑职探听得实,前来报知。’

胶鬲闻言,心中甚是激烈,径进内庭,过了龙德殿,进分宫楼,走至摘星楼下,只见众宫人赤身缚背,泪流满面,哀声叫苦,凄惨难观。

胶鬲厉声大叫曰:‘此事岂可行!胶鬲有本启奏!’

纣王正要看毒蛇咬食宫人,以为取乐,不期大夫胶鬲启奏。

纣王宣胶鬲上楼俯伏,王问曰:‘朕无旨意,卿有何奏章?’

胶鬲泣而奏曰:‘臣不为别事,因见陛下横刑惨酷,民遭荼毒,君臣暌隔,上下不相交接,宇宙已成否塞之象。今陛下又用这等非刑,宫人得何罪!昨日臣见万民交纳蛇蝎,人人俱有怨言。今旱潦频仍,况且买蛇百里之外,民不安生。臣闻;民贫则为盗,盗聚则生乱。况且海外烽烟,诸侯离叛,东南二处,刻无宁宇,民日思乱,刀兵四起。陛下不修仁政,日行暴虐,自从盘古至今,并不曾见,此刑为何名?那一代君王所制?’

王曰:‘宫人作弊,无法可除,往往不息,故设此刑,名曰:‘虿盆’。’

胶鬲奏曰:‘人之四肢,莫非皮肉,虽有贵贱之殊,总是一体。令人坑穴之中,毒蛇吞啖,苦痛伤心。陛下观之,其心何忍,圣意何乐。况宫人皆系女子,朝夕宫中,侍陛下于左右,不过役使,有何大弊,遭此惨刑。望陛下怜赦宫人,真皇上浩荡之恩,体上天好生之德。’

王曰:‘卿之所谏,亦似有理。但肘腋之患,发不及觉,岂得以草率之刑治之,况妇寺阴谋险毒,不如此,彼未必知惊耳。’

胶鬲厉声言曰:‘‘君乃臣之元首,臣是君之股肱。’又曰:“‘亶聪明作元后,元后作民父母。’今陛下忍心丧德,不听臣言,妄行暴虐,罔有悛心,使天下诸侯怀怨,东伯侯无辜受戮,南伯侯屈死朝歌,谏官尽炮烙;今无辜宫娥,又入虿盆。陛下只知欢娱于深宫,信谗听佞,荒淫酗酒,真如重疾在心,不知何时举发,诚所谓大痈既溃,命亦随之。陛下不一思省,只知纵欲败度,不想国家何以如盘石之安。可惜先王克勤克俭,敬天畏命,方保社稷太平,华夷率服。陛下当改恶从善,亲贤远色,退佞进忠,庶几宗社可保,国泰民安,生民幸甚。臣等日夕焦心,不忍陛下沦于昏暗,黎民离心离德,祸生不测,所谓社稷宗庙非陛下之所有也。臣何忍深言,望陛下以祖宗天下为重,不得妄听女侍之言,有废忠谏之语,万民幸甚!’

纣王大怒曰:‘好匹夫!怎敢无知侮谤圣君,罪在不赦!’叫左右:‘即将此匹夫剥净,送入虿盆,以正国法!’

众人方欲来拿,被胶鬲大喝曰:‘昏君无道,杀戮谏臣,此国家大患,吾不忍见成汤数百年天下一旦付与他人,虽死我不瞑目。况吾官居谏议,怎入虿盆!’手指纣王大骂:‘昏君!这等横暴,终应西伯之言!’大夫言罢,望摘星楼下一跳,撞将下来,跌了个脑浆迸流,死于非命。

有诗为证:‘赤胆忠心为国忧,先生撞下摘星楼。早知天数成汤灭,可惜捐躯血水流。’

话说胶鬲坠楼,粉身碎骨。

纣王看见,更觉大怒,传旨:‘将宫女推下虿盆,连胶鬲一齐喂了蛇蝎!’

可怜七十二名宫人,齐齐高叫:‘皇天后土,我等又未为非,遭此惨刑!妲己贱人!我等生不能食汝之肉,死后定啖汝阴魂!’

纣王见宫人落于坑内,饿蛇将官人盘绕,吞咬皮肤,钻入腹内,苦痛非常。

妲己曰:‘若无此刑,焉得除宫中大患!’

纣王以手拂妲己之背曰:‘喜你这等奇法,妙不可言!’

两边宫人,心酸胆碎。

有诗为证:‘虿盆蛇蝎势狰狞;宫女遭殃入此坑。一见魂飞千里外,可怜惨死胜油烹。’

话说纣王将宫人入于坑内,以为美刑。

妲己又奏曰:‘陛下可再传旨,将虿盆左边掘一池,右边挖一沼,池中以糟邱为山;右边以酒为池。糟邱山上,用树枝插满,把肉披成薄片,挂在树枝之上,名曰:‘肉林,’右边将酒灌满,名曰:‘酒海。’天子富有四海,原该享无穷富贵;此肉林、酒海,非天子之尊,不得妄自尊享也。’

纣王曰:‘御妻异制奇观,真堪玩赏;非奇思妙想,不能如此。’

随传旨,依法制造。

非止一日,将酒池、肉林,造的完全。

纣王设宴,与妲己玩赏肉林、酒池。

正饮之间,妲己奏曰:‘乐声烦厌,歌唱寻常,陛下传旨,命宫人与宦官扑跌,得胜者,池中赏酒,不胜者乃无用之婢,侍于御前,有辱天子,可用金瓜击顶,放于糟内。’

妲己奏毕,纣王无不听从,传旨;命宫人宦官扑跌。

可怜这妖孽在宫中,无所不为,宦官遭殄,伤残民命。

──看官;他为何事要将宫人打死,人在糟内?妲己或二、三更现出原形,要吃糟内宫人,以血食养他妖气,惑于纣王。

有诗曰:

悬肉为林酒作池,纣王无道类穷奇。

虿盆怨气冲霄汉,炮烙精魂傍火炊。

文武无心扶社稷;军民有意破宫褵。

将来国土何时尽?戊午旬中甲子期。

话说纣王听信妲己,造酒池、肉林,一无忌惮,朝纲不整,任意荒淫。

一日,妲己忽然想起玉石琵琶精之恨,设一计害子牙;作一图画。

那日在摘星楼与纣王饮宴,酒至半酣,妲己曰:‘妾有一图画,献与陛下一观。’

王曰:‘取来朕看。’

妲己命官人将画叉挑着。

纣王曰:‘此画又非翎毛,又非走兽,又非山景,又非人物。’

上画一台,高四丈九尺,殿阁巍峨,琼楼玉宇,玛瑙砌就栏杆,明珠妆成梁栋,夜现光华,照耀瑞彩,名曰:‘鹿台。’

妲己奏曰:‘陛下万乘至尊,贵为天子,富有四海,若不造此台,不足以壮观瞻。此台真是瑶池玉阙,阆苑蓬莱。陛下早晚宴于台上,自有仙人、仙女下降。陛下得与真仙遨游,延年益寿,禄算无穷。陛下与妾,共叨福庇,永享人间富贵也。’

王曰:‘此台工程浩大,命何官督造?’

妲己奏曰:‘此工须得才艺精巧、聪明睿智、深识阴阳、洞晓生克,以妾观之,非下大夫姜尚不可。’

纣王闻言,即传旨:‘宣下大夫姜尚。’

使臣往比干府召姜尚。

比干慌忙接旨。

使臣曰:‘旨意乃宣下大夫姜尚。’

子牙即忙接旨,谢恩曰:‘天使大人,可先到午门,卑职就至。’

使臣去了。

子牙暗起一课,早知今日之厄。

子牙对比干谢曰:‘姜尚荷蒙大德提携,并早晚指教之恩。不期今日相别。此恩此德,不知何时可报。’

比干曰:‘先生何故出此言?’

子牙曰:‘尚占运命,主今日不好,有害无利,有凶无吉。’

比干曰:‘先生又非谏官在位,况且不久面君,以顺为是,何害之有!’

子牙曰:‘尚有一柬帖,压在书房砚台之下,但丞相有大难临身,无处解释,可观此柬,庶几可脱其危,乃卑职报丞相涓涯之万一耳。从今一别,不知何日能再睹尊颜!’

子牙作辞,比干着实不忍:‘先生果有灾迍,待吾进朝面君,可保先生无虞。’

子牙曰:‘数已如此,不必动劳,反累其事。’

比干相送,子牙出相府,上马来到午门,径至摘星楼候旨。

奉御官宣上摘星楼,见驾毕。

王曰:‘卿与朕代劳,起造鹿台,俟功成之日,如禄增官,朕决不食言。图样在此。’

子牙一看,高四丈九尺,上造琼楼玉宇,殿阁重檐,玛瑙砌就栏杆,宝石妆成栋梁。

子牙看罢,暗想:‘朝歌非吾久居之地,且将言语感悟这昏君,昏君必定不听、发怒。我就此脱身隐了,何为不可!毕竟不知子牙凶吉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封神演义-第十七回-译文

苏坦己置造虿盆

诗曰:虿盆极恶已满天,宫女无辜血肉朘。媚骨己无埋玉处,芳魂犹带秽腥膻。

故园有梦空歌月,此地沉冤未息肩。怨气漫漫天应惨,周家世业更安然。

话说子牙用三昧真火烧这妖精。此火非同凡火,从眼、鼻、口中喷将出来,乃是精、气、神炼成三昧,养就离精,与凡火共成一处,此妖精怎么经得起!妖精在火光中,爬将起来,大叫曰:‘姜子牙,我与你无冤无雠,怎将三昧真火烧我?’纣王听见火里妖精说话,吓的汗流浃背,目瞪痴呆。子牙曰:‘陛下,请驾进楼,雷来了。’子牙双手齐放,只见霹雳交加,一声响喨,火灭烟消,现出一面玉石琵琶来。

纣王与妲己曰:‘此妖已现真形。’妲己听言,心如刀绞,意似油煎,暗暗叫苦:‘你来看我,回去便罢了,又算甚么命!今遇恶人,将你原形烧出,使我肉身何安。我不杀姜尚,誓不与匹夫俱生!’妲己只得勉作笑容,启奏曰:‘陛下命左右将玉石琵琶取上楼来,待妾上了丝弦,早晚与陛下进御取乐。妾观姜尚,才术两全,何不封彼在朝保驾?’王曰:‘御妻之言甚善。’天子传旨:‘且将玉石琵琶,取上楼来。姜尚听朕封官:官拜下大夫,特授司天监职,随朝侍用。’子牙谢恩,出午门外,冠带回异人庄上。异人设席款待,亲友俱来恭贺。饮酒数日,子牙复往都城随朝。不表。

且说妲己把玉石琵琶放于摘星楼上,采天地之灵气,受日月之精华,已后五年,返本还元,断送成汤天下。一日,纣王在摘星楼与妲己饮宴,酒至半酣,妲旦歌舞一回,与纣王作乐。三宫嫔妃,六院宫人,齐声喝采。内有七十余名宫人,俱不喝采,眼下且有泪痕。

妲己看了,停住歌舞,查问那七十余名宫人,原是那一宫人。内有奉御官查得;原是中宫姜娘娘侍御宫人。妲己怒曰:‘你主母谋逆赐死,你们反怀忿怒,久后必成宫闱之患。’奏与纣王,纣王大怒,传旨:‘拿下楼,俱用金瓜打死!’妲己奏曰:‘陛下,且不必将这起逆党击顶,暂且送下冷宫,妾有一计,可除宫中大弊。’奉御官将宫女送下冷宫。

且说妲己奏纣王曰:‘将摘星楼下,方圆开二十四丈阔,深五丈。陛下传旨,命都城万民,每一户纳蛇四条,都放此坑之内。将作弊宫人,跣剥干净,送下坑中,喂此毒蛇。此刑名曰:“虿盆”。’纣王曰:‘御妻之奇法,真可剔除宫中大弊。’天子随传旨意,张挂各门。

国法森严,万民遭累,勒令限期,往龙德殿交蛇。众民日日进于朝中,并无内外,法纪全消。朝廷失政,不止一日。众民纳蛇,都城那里有这些蛇,俱到外县买蛇交纳。

一日,文书房胶鬲──官居上大夫,在文书房里,看天下本章,只见众民或三两成行,四五一处,手提筐篮,进九间大殿。大夫问执殿官:‘这些百姓,手提筐篮,里面是甚东西?’执殿官答曰:‘万民交蛇。’大夫大惊曰:‘天子要蛇何用?’执殿官:‘卑职不知。’大夫出文书房到大殿,众民见大夫叩头。

胶鬲曰:‘你等拿的甚么东西?’众民:‘天子榜文,张挂各门,每一户纳蛇四条。都城那里许多蛇,俱在百里之外,买来交纳。不知圣上何用。’胶鬲:‘你们且去交蛇。’众民去了。

大夫进文书房,不看本章,只见武成王黄飞虎、比干、微子、箕子、杨任、杨修俱至,相见礼毕。胶鬲:‘列位大人可知天子令百姓每户纳蛇四条,不知取此何用。’黄飞虎答曰:‘末将昨日看操回来,见众民言,天子张挂榜文,每户纳蛇四条,纷纷不绝,俱有怨言。因此今日到此,请问列位大人,必知其详。’比干、箕子:‘我等一字也不知。’黄飞虎:‘列位既不知道,叫执殿官过来,你听我吩咐。你上心打听,天子用此物做甚么事。若得实信,速来报我,重重赏你。’执殿官领命去讫,众官随散。

不表。

再说,众民又过了五七日,蛇已经交配完毕,负责收蛇的官员回到摘星楼向纣王汇报说:‘都城的众民交蛇的任务已经完成,奴才回来复命。’纣王问妲己说:‘坑中的蛇已经交配完毕了,皇后您打算怎么处理这件事呢?’妲己回答说:‘陛下,您可以传旨将之前暂时没有进入宫中的宫女,脱光衣服,用绳子绑在背上,然后推到坑中喂蛇蝎。如果没有这种极刑,宫中的深重弊端就难以根除。’纣王说:‘皇后您设计的这种刑罚,真是除掉奸邪的关键方法。’蛇交配完毕后,命令奉御官将之前没有进入宫中的宫女,绑起来推到坑中喂蛇蝎。

奉御官接到旨意,不久就将宫女绑到坑边。那些宫人一看到蛇的凶恶样子,抬头吐舌,样子非常可怕,七十二名宫人一起叫苦。那天胶鬲在文书房,也在关注这件事,每天都打听消息;只听到一阵悲惨的声音。大夫从文书房出来,看到执殿官急忙来报告:‘启禀老爷!前些日子天子取蛇放在坑中;今天要将七十二名宫女脱光衣服,推到坑中喂蛇蝎。我打听到确实如此,特地来报告。’胶鬲听后,心中非常愤怒,径直走进内庭,过了龙德殿,进入分宫楼,走到摘星楼下,只见众宫人赤身裸体,绑在背上,泪流满面,哀声叫苦,凄惨无比。

胶鬲大声喊道:‘这件事怎么能做!胶鬲有奏章要上奏!’纣王正想看毒蛇咬食宫人,以为取乐,没想到大夫胶鬲上奏。纣王让胶鬲上楼跪下,问道:‘朕没有旨意,你有什么奏章?’胶鬲哭着上奏说:‘臣不是为别的事,因为看到陛下滥用刑罚,百姓遭受苦难,君臣之间互相疏远,上下不相往来,整个宇宙都已经变得阻塞不通。现在陛下又用这种非人的刑罚,宫女有什么罪!昨天我看到百姓交蛇蝎,人人都有怨言。现在旱涝不断,而且买蛇要跑到百里之外,百姓生活不安。我听说;百姓贫穷就会做强盗,强盗聚集就会发生动乱。何况海外战火纷飞,诸侯叛乱,东南两地,一刻也不安宁,百姓每天都想着动乱,战火四起。陛下不修仁政,天天行暴虐之事,从盘古开天辟地以来,从来没有见过,这种刑罚叫什么名字?哪一代君王制定的?’

纣王说:‘宫女作弊,没有办法除掉,经常不断,所以设立这种刑罚,叫做“虿盆”。’胶鬲上奏说:‘人的四肢,都是皮肉,虽然有贵贱之分,但都是一体。让人在坑洞中,被毒蛇吞噬,痛苦伤心。陛下看到,心怎么忍得下,圣意怎么会感到快乐。况且宫女都是女子,日夜在宫中,侍奉陛下左右,不过是被役使,有什么大过错,遭受如此惨刑。希望陛下怜悯赦免宫女,这是真皇上宽广的恩典,体现了上天好生之德。’纣王说:‘你的劝谏,似乎也有道理。但身边的隐患,发生得很快,怎么能用草率的刑罚来处理,何况后宫的阴谋险恶,不这样,她们未必会感到惊慌。’胶鬲大声说:‘“君为臣之元首,臣为君之股肱。”又说:“‘亶聪明作元后,元后作民父母。’现在陛下忍心丧失道德,不听我的话,胡乱行暴虐之事,没有悔改之心,让天下诸侯怀恨在心,东伯侯无辜被杀,南伯侯屈死在朝歌,谏官都被炮烙;现在无辜的宫女,又被推入虿盆。陛下只知道在深宫中享乐,听信谗言,亲近小人,荒淫酗酒,真像心中生了重病,不知道什么时候爆发,这就像大疮已经溃烂,命也跟着危险。陛下不思考反省,只知道放纵欲望,不考虑国家如何像磐石一样稳固。可惜先王勤俭治国,敬畏天命,才保得国家太平,华夷都服从。陛下应当改恶从善,亲近贤臣,远离美色,罢黜奸佞,进用忠臣,或许国家可以保全,国泰民安,百姓幸福。我们日夜焦虑,不忍心看到陛下沉沦于昏暗,百姓离心离德,灾祸随时可能发生,所谓国家社稷不是陛下所能独自拥有的。我怎么忍心说出这样的话,希望陛下以祖宗的天下为重,不要轻信女官的话,不要废弃忠臣的谏言,百姓真是太幸运了!’

纣王大怒说:‘好一个狂妄之徒!怎么敢无知地侮辱圣君,罪不可赦!’他叫左右的人:‘把这个狂徒剥光,送到虿盆里,以正国法!’众人正要动手,胶鬲大声喝道:‘昏君无道,杀害谏臣,这是国家的祸患,我不忍心看到成汤几百年的天下一下子落入他人之手,即使死了,我也不会闭上眼睛。何况我身为谏议大夫,怎么可能进入虿盆!’他指着纣王大骂:‘昏君!这样的暴虐,最终会应验西伯侯的话!’大夫说完,从摘星楼上跳了下去,摔得脑浆迸裂,死得非常惨烈。

有诗为证:‘赤胆忠心为国忧,先生撞下摘星楼。早知天数成汤灭,可惜捐躯血水流。’胶鬲坠楼,粉身碎骨。纣王看到,更加愤怒,传旨:‘将宫女推入虿盆,连同胶鬲一起喂蛇蝎!’可怜七十二名宫女,齐声高呼:‘皇天后土,我们并没有做错事,却遭受如此惨刑!妲己这个贱人!我们生前不能吃她的肉,死后也要吞噬她的灵魂!’纣王看到宫女落入坑中,饿蛇将她们缠绕,吞咬皮肤,钻入腹内,痛苦无比。妲己说:‘如果没有这种刑罚,怎么能除掉宫中的大患!’纣王用手拍拍妲己的背说:‘喜你这等奇特的法子,妙不可言!’两旁的宫女,心酸胆碎。

有诗为证:‘虿盆蛇蝎势狰狞;宫女遭殃入此坑。一见魂飞千里外,可怜惨死胜油烹。’

话说纣王把宫女们关进坑里,当作一种刑罚。妲己又对纣王说:‘陛下再下旨,在虿盆的左边挖一个池子,右边挖一个沼泽,池子里用酒糟堆成山;右边用酒填满。在酒糟山上插满树枝,把肉切成薄片挂在树枝上,叫做‘肉林’;右边把酒灌满,叫做‘酒海’。天子拥有四海,本应该享受无尽的富贵;但这个肉林和酒海,不是天子应有的尊贵,不能随意享受。”

纣王说:‘皇后你有独特的创意,真是值得欣赏;如果不是奇思妙想,怎么能做到这样。’于是下旨,按照她的想法去制造。没过多久,酒池和肉林就造好了。纣王设宴,和妲己一起欣赏肉林和酒池。正在喝酒的时候,妲己说:‘乐声烦人,歌声普通,陛下传旨,让宫女和太监比赛摔跤,赢的可以在酒池里喝酒,输的只是无用的宫女,侍奉在陛下身边,有损天子的威严,可以用金瓜打头,然后扔进酒糟里。’妲己说完,纣王没有不听从的,传旨让宫女和太监比赛摔跤。

可怜这个妖孽在宫里,无所不为,太监们遭受迫害,百姓的生命受到伤害。──看官,他为什么要打死宫女,然后扔进酒糟里?妲己可能在二更或三更时现出原形,要吃酒糟里的宫女,用血来滋养她的妖气,迷惑纣王。有诗曰:

挂肉为林酒作池,纣王无道似穷奇。虿盆怨气冲霄汉,炮烙精魂傍火炊。

文武无心扶社稷;军民有意破宫阙。将来国土何时尽?戊午旬中甲子期。

话说纣王听信了妲己,建造了酒池和肉林,毫无顾忌,朝政混乱,任意荒淫。有一天,妲己突然想起了对玉石琵琶精的仇恨,设了一个计谋来害子牙;画了一幅画。那天在摘星楼和纣王饮酒,酒喝到一半,妲己说:‘我有一幅画,献给陛下观赏。’纣王说:‘拿来给我看看。’妲己命令官员把画挑过来。

纣王说:‘这幅画既不是鸟类,也不是走兽,也不是山水,也不是人物。’上面画着一座台子,高四丈九尺,殿阁高耸,琼楼玉宇,用玛瑙砌成的栏杆,用明珠装饰的栋梁,夜晚发光,照耀着祥云,叫做‘鹿台’。

妲己说:‘陛下是万乘之尊,贵为天子,拥有四海,如果不建造这样的台子,不足以壮观瞻。这个台子真是瑶池玉阙,阆苑蓬莱。陛下早晚在台上宴请,自有仙人、仙女降临。陛下可以和真仙一起游玩,延年益寿,福禄无穷。陛下和我,共同享受福佑,永远享受人间的富贵。’

纣王说:‘这个台子工程浩大,派哪个官员负责建造?’妲己说:‘这个工程必须由才艺精湛、聪明睿智、深识阴阳、精通五行的人来负责,我看,非下大夫姜尚不可。’纣王听到这话,立刻传旨:‘宣下大夫姜尚。’使者前往比干府召见姜尚。

比干慌忙接旨。使者说:‘旨意是宣召下大夫姜尚。’子牙立刻接旨,感谢说:‘天使大人,可以先到午门,我随后就到。’使者离开了。子牙暗自占卜,早已知道今天的灾难。子牙对比干说:‘姜尚承蒙您的提携,以及早晚的教导之恩。没想到今天要分别。这份恩情,不知道何时才能报答。’比干说:‘先生为何说这样的话?’子牙说:‘我占卜了命运,今天不利,有害无利,有凶无吉。’比干说:‘先生又不是谏官,况且不久就要面见君王,以顺从为好,有什么害处呢!’子牙说:‘我还有一封信,压在书房的砚台下面,如果丞相有大难临头,无处解释,可以看看这封信,或许可以摆脱危险,这是我报答丞相的一点点心意。从今以后,不知何时能再见到您的尊容!’子牙告别,比干非常不舍:‘先生果真有灾祸,等我进朝面见君王,可以保证先生没有危险。’子牙说:‘天数如此,不必劳累,反而会累及事情。’比干相送,子牙离开相府,上马来到午门,直接来到摘星楼等候旨意。

奉御官宣召子牙上摘星楼,见到皇帝后。纣王说:‘你替我分担劳累,建造鹿台,等工程完成的那天,我会按照承诺增加你的官职。图样在这里。’子牙一看,高四丈九尺,上面建造着琼楼玉宇,殿阁重檐,用玛瑙砌成的栏杆,用宝石装饰的栋梁。

子牙看后,暗自想:‘朝歌不是我能久居之地,且让我用言语感化这个昏君,昏君肯定不听、会发怒。我就此离开,隐藏起来,不是更好!毕竟不知道子牙的吉凶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封神演义-第十七回-注解

苏坦:苏坦是古代的一种刑罚工具,形状像盆,用于放置毒蛇,对犯人进行残酷的折磨。

虿盆:古代的一种刑具,用于活埋或烧死犯人。

三昧真火:三昧真火是道教术语,指通过修炼,精、气、神三者达到一定境界后,体内产生的具有强大力量的火焰,能焚烧一切邪恶。

媚骨:指女子的美貌和魅力,此处可能指妲己的美貌。

埋玉处:比喻美好的事物被埋没的地方。

芳魂:指美好的灵魂或精神。

秽腥膻:指污秽、腥臭的味道,比喻邪恶的事物。

故园:指故乡,故土。

沉冤:指深重的冤屈。

周家世业:指周朝的基业,周家指的是周朝的皇室。

三昧:佛教术语,指深奥的禅定境界。

离精:道教术语,指修炼过程中达到的一种精神状态。

玉石琵琶:一种用玉石制成的琵琶,此处可能指妖精的化身。

摘星楼:古代宫殿中的建筑,常用于赏月或观星。

采天地之灵气,受日月之精华:道教修炼术语,指吸收天地间的精华,修炼身体和精神。

返本还元:道教术语,指回归本源,达到最高的精神境界。

成汤天下:指商朝的天下,成汤是商朝的建立者。

三宫嫔妃,六院宫人:古代宫廷中的女性,三宫指皇后、贵妃、贵嫔,嫔妃指其他妃嫔,六院指后宫的六个区域。

奉御官:负责执行皇帝命令的官员。

金瓜:古代的一种刑具,形状像金瓜,用于击打犯人。

冷宫:古代宫廷中专门关押失宠或被贬的妃嫔的地方。

万民:指所有的百姓。

龙德殿:古代宫殿中的建筑,此处可能指处理政务的地方。

胶鬲:古代的忠臣,因劝谏纣王而被害。

本章:古代文书,指奏章、报告等。

执殿官:负责宫殿守卫的官员。

武成王:古代官职,掌管军事。

黄飞虎:古代小说《封神演义》中的人物,是商朝的将领。

比干:商朝的忠臣,因直言进谏被纣王杀害。

微子:商朝的宗室,因不满纣王暴政而逃亡。

箕子:商朝的宗室,因不满纣王暴政而逃亡。

杨任:古代小说《封神演义》中的人物,是商朝的将领。

杨修:古代小说《三国演义》中的人物,是曹操的谋士。

众民:指众多的人民,泛指普通百姓。

五七曰:五七是指五天加七天,即十二天,这里指的是经过十二天后。

蛇已交完:蛇已交完,指蛇已经完成了某种仪式或过程。

收蛇官:负责收取蛇的官员。

回旨:回复旨意,即回复皇帝的命令或询问。

纣王:商朝的最后一位君主,以暴虐著称,历史上常作为暴君的典型。

妲己:传说中纣王的宠妃,以妖媚和残忍著称,常被描绘为祸国殃民的象征。

坑中蛇:指放置蛇的坑洞。

极刑:极其残酷的刑罚。

不游宫:指不允许进入皇宫的宫人。

跣剥:脱去衣服。

文书房:古代官署中负责文书处理的部门。

天子:古代对皇帝的尊称。

旱潦频仍:指旱灾和涝灾频繁发生。

烽烟:战争或火灾时升起的烟,这里指战争。

诸侯:古代分封制下的地方领主。

东伯侯:指东方的诸侯。

南伯侯:指南方的诸侯。

朝歌:商朝的都城。

炮烙:古代的一种酷刑。

股肱:比喻重要的辅佐者。

元后:古代对皇后或皇后的尊称。

社稷:古代国家或民族的象征,这里指国家。

盘古: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创世神。

废忠谏:废弃忠臣的忠告。

女侍:女性侍从,这里指妲己。

社稷宗庙:国家的神庙,这里指国家。

成汤:商朝的建立者汤的尊称。

盘石之安:形容国家安定如磐石。

华夷:指中原地区和边疆地区。

退佞进忠:罢免奸臣,提拔忠臣。

宗社:国家或家族的根基。

匹夫:指平民百姓,这里指胶鬲。

圣君:对皇帝的尊称。

国法:国家的法律。

皇天后土:古代对天地神灵的尊称。

阴魂:人死后的灵魂。

油烹:用油烹煮,形容极度的痛苦。

美刑:指残酷的刑罚,这里指纣王将宫人投入坑中以示惩罚。

糟邱:用酒糟堆积成山,这里指用酒糟堆积的山形。

酒海:用酒灌满的池子,这里指用来宴乐的酒池。

肉林:用肉悬挂在树枝上形成的林,这里指用来宴乐的肉食场所。

扑跌:摔跤比赛,这里指宫人和宦官进行摔跤比赛。

糟:酒糟,这里指宫人被击打后放置的地方。

玉石琵琶精:神话传说中的妖怪,这里指妲己的敌人。

子牙:姜子牙,商末周初的贤臣,辅佐周武王伐纣。

鹿台:纣王所建的高台,用以宴乐和展示财富。

琼楼玉宇:指华丽的楼阁,这里形容鹿台的豪华。

玛瑙砌就栏杆:用玛瑙装饰的栏杆,形容鹿台的奢华。

明珠妆成梁栋:用明珠装饰的梁柱,形容鹿台的富丽。

瑶池玉阙:神话中的仙境,这里形容鹿台的美丽。

阆苑蓬莱:神话中的仙境,这里形容鹿台的优雅。

下大夫:古代官职,低于大夫,这里指姜子牙的官职。

厄:不幸,灾难。

灾迍:灾难,困厄。

涓涯:小恩小惠,这里指子牙对比干的感激之情。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封神演义-第十七回-评注

此段古文描绘了商纣王荒淫无度的生活,以及妲己的残忍与狡诈。首句‘话说纣王将宫人入于坑内,以为美刑’直接揭示了纣王的残暴,将宫人作为刑罚的工具,体现了纣王对权力的极度滥用和对人性的践踏。

‘妲己又奏曰’表明了妲己在纣王身边的地位之高,她不仅能够左右纣王的决策,还能够提出更加残忍的刑罚,如‘糟邱’和‘酒海’的构想,展现了她的残忍与阴险。

‘糟邱山上,用树枝插满,把肉披成薄片,挂在树枝之上,名曰:‘肉林’’这一描述,通过‘肉林’这一意象,生动地展现了纣王和妲己的荒淫生活,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道德的沦丧。

‘右边将酒灌满,名曰:‘酒海’’与‘肉林’相呼应,形成了一种荒诞的对比,进一步凸显了纣王和妲己的荒淫无度。

‘天子富有四海,原该享无穷富贵;此肉林、酒海,非天子之尊,不得妄自尊享也’这句话,表面上看似是在为纣王辩护,实则是在讽刺纣王的荒唐行为,暗示了纣王的不配享有天子的尊贵。

‘纣王曰:“御妻异制奇观,真堪玩赏;非奇思妙想,不能如此。”’纣王对妲己的残忍刑罚表示赞赏,进一步证明了纣王的昏庸与残暴。

‘可怜这妖孽在宫中,无所不为,宦官遭殄,伤残民命’这句话,将妲己描绘成一个妖孽,暗示了她的邪恶本质,同时也揭示了纣王和妲己对百姓的残害。

‘妲己或二、三更现出原形,要吃糟内宫人,以血食养他妖气,惑于纣王’这句话,将妲己描绘成一个妖怪,进一步加深了她的邪恶形象。

‘有诗曰’之后的诗句,通过象征和隐喻的手法,对纣王和妲己的荒淫行为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同时也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担忧。

‘话说纣王听信妲己,造酒池、肉林,一无忌惮,朝纲不整,任意荒淫’这句话,总结了纣王和妲己的荒淫行为,同时也揭示了这种荒淫行为对国家和社会的破坏。

‘一日,妲己忽然想起玉石琵琶精之恨,设一计害子牙;作一图画’这句话,表明了妲己的复仇心理,同时也揭示了她的阴险狡诈。

‘纣王曰:“此台工程浩大,命何官督造?”妲己奏曰:“此工须得才艺精巧、聪明睿智、深识阴阳、洞晓生克,以妾观之,非下大夫姜尚不可。”’妲己通过夸奖姜尚的能力,暗示了姜尚的重要性,同时也为接下来的情节埋下了伏笔。

‘子牙一看,高四丈九尺,上造琼楼玉宇,殿阁重檐,玛瑙砌就栏杆,宝石妆成栋梁’这句话,通过对鹿台的描述,展现了纣王和妲己的奢侈和荒淫。

‘子牙看罢,暗想:“朝歌非吾久居之地,且将言语感悟这昏君,昏君必定不听、发怒。我就此脱身隐了,何为不可!毕竟不知子牙凶吉如何,且听下回分解。’’这句话,表现了姜尚的无奈和对未来的担忧,同时也为后续情节的发展埋下了伏笔。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封神演义-第十七回》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15296.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