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封神演义-第八十四回

作者: 许仲琳,明代文学家和小说家,著有《封神演义》一书。关于《封神演义》的具体作者,有学者认为可能是许仲琳,或许是民间口头传承的集体创作,后期经过整理成书。许仲琳的作品《封神演义》融入了丰富的神话、宗教和历史元素,成为中国古代小说的重要作品之一。

年代:成书于明代(约16世纪)。

内容简要:《封神演义》是明代小说家许仲琳所创作的神话小说,以商朝末年周武王伐纣为背景,讲述了许多神仙、英雄、妖怪的故事,特别是姜子牙辅佐周武王推翻商朝的过程。本书的核心情节是周朝的建立与商纣王的灭亡,其中穿插了大量的神仙、妖魔以及人物的封神故事。全书充满了神话和幻想元素,通过塑造许多英雄人物,如姜子牙、哪吒、杨戬等,展现了忠诚、勇敢、智慧等美德。故事情节复杂、人物众多,并以战斗、谋略、道德冲突等为主要内容,呈现出强烈的戏剧性。作为中国古代神魔小说的代表之一,《封神演义》不仅在文学上影响深远,也对后世的戏曲、电影等艺术形式产生了重大影响。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封神演义-第八十四回-原文

子牙兵取临潼关

诗曰:

幽魂旛下夜猿啼,壮士纷纷急鼓鼙。

黑雾弥漫人魄散,妖氛笼罩将星低。

只知战胜歌刁斗,不认奸邪悔噬脐。

屈死英雄遭血刃,至今城下草萋萋。

话说通天教主率领众仙至阵前,老子曰:

今日与你决定雌雄,万仙遭难。正应你反复不定之罪。

通天教主怒曰:

你四人看我今番怎生作用!

遂催开奎牛,执剑砍来。

老子笑曰:

料你今日作用也只如此!只你难免此厄也!

催开青牛,举起扁拐,急架忙迎。

元始天尊对左右门人曰:

今日你等俱满此戒,须当齐入阵中,以会截教万仙,不得错过。

众门人听此言,不觉欢笑,吶一声喊,齐杀入万仙阵中。

正是:

万仙阵上施玄妙,都向其中了劫麈。

文殊广法天尊骑狮子,普贤真人骑白象,慈航道人骑金毛犼:

三位大士各现出化身,冲将进去。

灵宝大法师仗剑而来,太乙真人持宝锉进阵,惧留孙、黄龙真人、云中子、燃灯道人齐往万仙阵来。

后面又有姜子牙同哪咤等众门人亦大呼曰:

吾等今日破万仙阵,以见真伪也!

话未了时,只见陆压道人从空飞来,撞入万仙阵内,也来助战。

看这场大战,正是万劫总归此地,神仙杀运方完。

只见:

老子坐青牛,往来跳跃;通天教主纵奎牛,猛勇来攻。

三大士催开了青狮、象、犼;金灵圣母使宝剑飞腾。

灵宝大法师面如火热;无当圣母怒气冲空。

太乙真人动了心中三昧;毘芦仙亦显神通。

道德真君来完杀戒;云中子宝剑如虹。

惧留孙把捆仙绳祭起;金箍仙用飞剑来攻。

阵中玉磬铮铮响,台下金钟朗朗鸣。

四处起团团烟雾,八方长飒飒狂风。

人人会三除五遁,个个晓倒海移峰。

剑对剑,红光灿灿;兵迎宝,瑞气溶溶。

平地下鸣雷震动,半空中霹雳交轰。

这壁厢三教圣人行正道;那璧厢通天教主涉邪宗。

这四位教主也动了嗔痴烦恼;那通天教主竟犯了反复无终。

正克邪,始终还正;邪逆正,到底成凶。

急嚷嚷天翻地覆,闹炒炒华岳山崩。

姜子牙奉天征讨,众门人各要立功。

杨戬刀犹如闪电;李靖戟一似飞龙;金咤跃开脚步;木咤宝剑齐冲;韦护祭起降魔宝杵;哪咤登开风火轮,各自称雄;

雷震子二翅半空施勇;杨任手持五火扇搧风。

又来了四仙家,祭起那“诛”、“戮”、“陷”、“绝”四口宝剑,这般兵器难当其锋,

咫尺间斩了二十八宿,顷刻时九曜俱空。

通天教主精神减半;金灵圣母口内喁喁;毘卢仙已无主意;无当圣母战战兢兢。

一时间又来了西方教主,把乾坤袋举在空中,有缘的须当早进,无缘的任你纵横。

霎时间云愁雾惨,一会家地暗难穷。

从今惊破通天胆,一事无成有愧容。

话说老子与元始冲入万仙阵内,将通天教主裹住。

金灵圣母被三大士围在当中,只见三大士面分蓝、红、白,

或现三首六臂,或现八首六臂,或现三首八臂,浑身上下俱有金灯、白莲、宝珠、璎珞、华光护持,

金灵圣母用玉如意招架三大士多时,不觉把顶上金冠落在尘埃,将头发散了,

这圣母披发大战,正战之间,遇着燃灯道人祭起定海珠打来,正中顶门。

可怜!正是:

封神正位为星首,北阙香湮万载存。

燃灯将定海珠把金灵圣母打死。

广成子祭起诛仙剑,赤精子祭起戮仙剑,道行天尊祭起陷仙剑,玉鼎真人祭起绝仙剑,

数道黑气冲空,将万仙阵罩住,凡封神台上有名者,就如砍瓜切菜一般,

但遭杀戮。

子牙祭打神鞭,任意施为。

万仙阵中又被杨任用五火扇搧起烈火,千丈黑烟迷空,

可怜万仙遭难,其实难堪。

哪咤现三首八臂,往来冲突。

玉虚一干门下,如狮子摇头,狻猊舞势,

只杀得山崩地塌。

通天教主见万仙受此屠戮,心中大怒,急呼曰:

长耳定光仙快取六魂旛来!

定光仙因见接引道人白莲裹体,舍利现光,

又见十二代弟子玄都门人俱有璎珞、金灯、光华罩体,

知道他们出身清正,截教毕竟差讹,

他将六魂旛收起,轻轻的走出万仙阵,径往芦篷下隐匿。

正是:

根深原是西方客,躲在芦篷献宝旛。

话说通天教主大呼:

定光仙快取旛来!

连叫数声,连定光仙也不见了。

教主已知他去了,大怒,欲待无心恋战,

又见万仙受此等狼狈;欲待上前,又有四位教主阻住;

欲要退后,又恐教下门人笑话;

只得勉强相持,又被老子打了一拐。

通天教主着了急,祭起紫电锤来打老子;

老子笑曰:

此物怎能近我!

只见顶上现出玲珑宝塔,此锤焉能下来。

通天教主正出神,不妨元始天尊又一如意,

打中通天教主肩窝,几乎落下奎牛。

通天教主大怒,奋勇争战。

只见二十八宿星官已杀得看看殆尽,止丘引见势不好了,借土遁就走,

被陆压看见,惟恐追不及,急纵至空中,将葫芦揭开,

放出一道白光,上有一物飞出,陆压打一躬,命:

宝贝转身。

可怜丘引头已落地。

陆压收了宝贝,复至阵中助战。

且说接引道人在万仙阵内将乾坤袋打开,

尽收那三千红气之客,──有缘往极乐之乡者,

俱收入此袋内。

准提同孔雀明王在阵中现出三十四头,十八只手,

执定璎珞、伞盖、花贯、鱼肠、金弓、银戟、白钺、旛幢、加持神杵、宝锉、银瓶等物来战通天教主。

通天教主看见准提,顿起三昧真火,大骂曰:

好泼道!焉敢欺吾太甚,又来搅吾此阵也!

纵奎牛冲来,仗剑直取。

准提将七宝玅树架开。

正是:

西方极乐无穷法,俱是莲花一化身。

且说通天教主用剑砍来,准提将七宝玅树一刷,把通天教主手中剑打得粉碎。

通天教主把奎牛一拎,跳出阵去了;准提道人收了法身,老子与元始也不赶他。

群仙共破了万仙阵,鸣动金钟,击响玉磬,俱回芦篷上来。

老子与元始看见定光仙,问曰:‘你是截教门人定光仙,为何躲在此处也?’

定光仙拜伏在地曰:‘师伯在上:弟子有罪,敢禀明师伯。吾师炼有六魂旛,欲害二位师伯并西方教主、武王、子牙,使弟子执定听用。弟子因见师伯道正理明,吾师未免偏听逆理,造此业障,弟子不忍使用,故收匿藏身于此处。今师伯下问,弟子不得不以实告。’

元始曰:‘奇哉!你身居截教,心向正宗,自是有根器之人。’随命跟上芦篷。

四位教主坐下,共论今日邪正方分。

老子问定光仙曰:‘你可取六魂旛来。’

定光仙将旛呈上。

西方教主曰:‘此旛可摘去周武、姜尚名讳,将旛展开,以见我等根行如何。’

准提随将六魂旛摘去‘武王’、‘姜尚’名讳,命定光仙展布。

定光仙依命,将旛连展数展。

只见四位教主顶上各现奇珍:元始现庆云,老子现塔,西方二位教主现舍利子,保护其身。

定光仙见了,弃旛倒身下拜,言曰:‘似此吾师妄动嗔念,陷无万生灵也!’

西方教主曰:‘吾有一偈,你且听着:极乐之乡客,西方玅术神。莲花为父母,九品立吾身。池边分八德,常临七宝园。波罗花开后,遍地长金珍。谈讲三乘法,舍利腹中存。有缘生此地,久后幸沙门。’

西方教主曰:‘定光仙与吾教有缘。’

元始曰:‘他今日至此,也是弃邪归正念头,理当皈依道兄。’

定光仙遂拜了接引、准提二位教主。

子牙在篷下与哪咤等曰:‘今日万仙阵中许多道者遭殃,无辜受戮,其实痛心。’

门人之内,个个欢喜。

不表。

且说通天教主被四位教主破了万仙阵,内中有成神者,有归西方教主者,有逃去者,有无辜受戮者。

彼时无当圣母见阵势难支,先自去了;申公豹也走了;毘卢仙已归西方教主,后成为毘卢佛,此是千年后才见佛光。

当日通天教主领着二三百名散仙,走在一座山下,少憩片时,自思:‘定光仙可恨将六魂旛窃去,使吾大功不能成!今番失利,再有何颜掌碧游宫大教。左右是一不做,二不休,如今回宫,再立‘地水火风’,换个世界罢!’

左右众仙俱各赞襄。

通天教主见左右四个切己门徒俱丧,切齿深恨:‘不若往紫霄宫见吾老师,先禀过了他,然后再行此事。’

正与众散仙商议,忽见正南上祥云万道,瑞气千条,异香袭袭,见一道者,手执竹杖而来。

作偈曰:‘高卧九重云,蒲团了道真。天地玄黄外,吾当掌教尊。盘古生太极,两仪四象循。一道传三友,二教阐截分。玄门都领秀,一气化鸿钧。’

话说鸿钧道人来至,通天教主知是师尊来了,慌忙上前迎接,倒身下拜曰:‘弟子愿老师圣寿无疆!不知老师驾临,未曾远接,望乞恕罪。’

鸿钧道人曰:‘你为何设此一阵,涂炭无限生灵,这是何说!’

通天教主曰:‘启老师:二位师兄欺灭吾教,纵门人毁骂弟子,又杀戮弟子门下,全不念同堂手足,一味欺凌,分明是欺老师一般。望老师慈悲!’

鸿钧道人曰:‘你这等欺心!分明是你自已作业,致生杀伐,该这些生灵遭此劫运;你不自责,尚去责人,情殊可恨!当日三教共佥‘封神榜’,你何得尽忘之也!名利乃凡夫俗子之所争,嗔怒乃儿女子之所事,纵是未斩三尸之仙,未赴蟠桃之客,也要脱此苦恼;岂意你三人乃是混元大罗金仙,历万劫不磨之体,为三教元首,为因小事,生此嗔痴,作此邪欲。他二人原无此意,都是你作此过恶,他不得不应耳。虽是劫数使然,也都是你约束不严,你的门徒生事,你的不是居多。我若不来,彼此报复,何日是了?我特来大发慈悲,与你等解释冤愆,各掌教宗,毋得生事。’

随吩咐左右散仙:‘你等各归洞府,自养天真,以俟超脱。’众仙叩首而散。

鸿钧道人命通天教主先至芦篷通报。

通天教主不敢有违师命,只得先至芦篷下来,心中自思:‘如何好见他们?’不得已,腼面而行。

话说哪咤同韦护等俱在芦篷下,议论万仙阵中那些光景,忽见通天教主先行,后面跟着一个老道人扶笻而行,只见祥云缭绕,瑞气盘旋,冉冉而来,将至篷下。

众门人与哪咤等各各惊疑未定。

只见通天教主将近篷下,大呼曰:‘哪咤可报与老子、元始,快来接老爷圣驾!’哪咤忙上篷来报。

话说老子在篷上与西方教主正讲众弟子劫数之厄,今已圆满,猛抬头见祥光瑞霭,腾跃而来,老子已知老师来至,忙起身谓元始曰:‘师尊来至!’急率众弟子下篷。

只见哪咤来报:‘通天教主跟一老道人而来,呼老爷接驾,不知何故。’老子曰:‘吾已知之。此是我等老师,想是来此与我等解释冤愆耳。’遂相率下篷迎接,在道傍俯伏曰:‘不知老师大驾下临,弟子有失远接,望乞恕罪。’

鸿钧道人曰:‘只因十二代弟子运逢杀劫,致你两教参商。吾特来与你等解释愆尤,各安宗教,毋得自相背逆。’

老子与元始声诺曰:‘愿闻师命。’遂至篷上,与西方教主相见。

鸿钧道人称赞:‘西方极乐世界真是福地。’西方教主应曰:‘不敢!’教主请鸿钧道人拜见。

鸿钧曰:‘吾与道友无有拘束。这三个是吾门下,当得如此。’接引道人与准提道人打稽首坐下。

后面就是老子、元始过来拜见毕,又是十二代弟子并众门人俱来拜见毕,俱分两边侍立。

通天教主也在一傍站立。

鸿钧道人曰:‘你三个过来。’老子、元始、通天三个走近前面。

道人问曰:‘当时只因周家国运将兴,汤数当尽,神仙逢此杀运,故命你三个共立‘封神榜’,以观众仙根行浅深,或仙,或神,各成其品。不意通天弟子轻信门徒,致生事端,虽是劫数难逃,终是你不守清净,自背盟言,不能善为众仙解脱,以致俱遭屠戮,罪诚在你,非是我为师的有偏向,这是公论。’

接引与准提齐曰:‘老师之言不差。’

鸿钧曰:‘今日我与你讲明,从此解释。大徒弟,你须让过他罢。俱各归山阙,毋得戕害生灵。况众弟子厄满,姜尚大功垂成,再毋多言。从此各修宗教。’

鸿钧吩咐:‘三人过来跪下。’三位教主齐至面前,双膝跪下。

道人袖内取出一个葫芦,倒出三粒丹来,每一位赐他一粒:‘你们吞入腹中,吾自有话说。’三位教主俱皆依师命,各吞一粒。

鸿钧道人曰:‘此丹非是却病长生之物,你听我道来:此丹炼就有玄功,因你三人各自攻。若是先将念头改,腹中丹发实时薨!’

鸿钧道人作罢诗,三位教主叩首:‘拜谢老师慈悲!’

鸿钧道人起身,作辞西方教主,命通天三弟子:‘你随我去。’通天教主不敢违命。

只见接引道人与准提俱起身,同老子、元始率众门人同送至篷下。

鸿钧别过西方二位教主,老子与众门人等又拜伏道傍,俟鸿钧发驾。

鸿钧吩咐:‘你等去罢。’众人起立拱候。

只见鸿钧与通天教主驾祥云冉冉而去。

西方教主也作辞回西方去了。

老子、元始与子牙曰:‘今日来,我等与十二代弟子俱回洞府,候你封过神,从新再修身命,方是真仙。’

正是:‘从修顶上三花现,返本还云又是仙。’

子牙与元始众仙下得芦篷,姜子牙伏于道傍,拜求掌教师尊曰:‘弟子姜尚蒙师尊指示,得进于此地,不知后会诸侯一事如何?’

老子曰:‘我有一诗,你谨记有验。诗曰:险处又逢险处过,前程不必问如何。诸侯八百看看会,只待封神奏凯歌。’

老子道罢,与元始各回玉京去了。

广成子与十二代仙人,俱来作别曰:‘子牙,吾等与你此一别,再不能会面也!’子牙心下甚是不忍分离,在篷下恋恋不舍。

子牙作诗以送之,诗曰:‘‘东进临潼会万仙,依依回首甚相怜。从今别后何年会?安得相逢诉旧缘。’’

话说群仙作别而去,惟有陆压握子牙之手曰:‘我等此去,会面已难,前途虽有凶险之处,俱有解释之人,只还有几件难处之事,非此宝不可,我将此葫芦之宝送你,以为后用。’子牙感谢不已。

陆压随将飞刀付与,也自作别而去。

话分两头,单表元始驾回玉虚。

申公豹只因破了万仙阵,希图逃窜他山,岂知他恶贯满盈,跨虎而遁;

只见白鹤童子看见申公豹在前面,似飞云掣电一般奔走,白鹤童子忙启元始天尊曰:“前面是申公豹逃窜。”

元始曰:“他曾发一誓,命黄巾力士将我的三宝玉如意把他拏在麒麟崖伺候。”

童子接了如意,递与力士。

力士赶上前大呼曰:“申公豹不要走!奉天尊法旨拏你去麒麟崖听候!”

祭起如意,平空把申公豹拏了往麒麟崖来。

且说元始天尊驾至崖前,落下九龙沉香辇,只见黄巾力士将申公豹拏来,放在天尊面前。

元始曰:“你曾发下誓盟,去塞北海眼,今日你也无词。”

申公豹低首无话。

元始命黄巾力士:“将我的蒲团卷起他来,拏去塞了北海眼!”

力士领命,将申公豹塞在北海眼里。

有诗为证:

堪笑阐教申公豹,要保成汤灭武王。

今日谁知身塞海,不知红日几沧桑。

话说黄巾力士将申公豹塞了北海,回元始法旨,不表。

且说子牙领众门徒回潼关来见武王,武王曰:“相父今日回来,兵士俱齐,可速进兵,早会诸侯,孤之幸也。”

子牙传令,起兵往临潼关来。只八十里,早已来至关下,安下行营。

且说临潼关守将欧阳淳闻报,与副将卞金龙、桂天禄、公孙铎共议曰:“今姜尚兵来,止得一关,焉能阻当周兵?”

众将言曰:“主将明日与周兵见一阵,如胜则以胜而退周兵,如不胜,然后坚守,修表往朝歌去告急,俟援兵协守,此为上策。”

欧阳淳曰:“将军之言是也。”

次日,子牙升帐,传下令去:“谁去取临潼关走一遭?”

傍有黄飞虎曰:“末将愿往。”

子牙许之。

飞虎领本部人马,一声炮响,至关下搦战。

报马报入帅府:“启主帅:有周将搦战。”

欧阳淳曰:“谁去走一遭?”

只见先行官卞金龙领命,出关来见黄飞虎,大呼曰:“来者何人?”

飞虎曰:“吾乃武成王黄飞虎是也。”

卞金龙大骂:“反贼不思报国,反助叛逆!吾乃临潼关先行卞金龙是也。”

黄飞虎大怒,纵马摇枪,飞来直取。

卞金龙手中斧急架忙迎。

牛马相交,枪斧并举。

战未三十回,黄飞虎卖个破绽,吼一声,将卞金龙刺下马来,枭了首级,掌鼓回营,来见姜元帅。

子牙大喜,上了黄将军功绩。

不表。

且说报马报入帅府,欧阳淳大惊,只见卞金龙家将报入本府,卞金龙妻子胥氏听说,放声大哭,惊动后园长子卞吉。

卞吉问左右:“太太为何啼哭?”

左右把家主阵亡事说了一遍。

卞吉怒发冲冠,随换了披挂,来见母亲曰:“母亲不须啼哭,俟儿为父亲报仇。”

胥氏只是啼哭,也不管卞吉的事。

卞吉上马,至帅府前。

左右报入殿庭:“启元帅:卞先行长子听令。”

欧阳淳命:“令来。”

卞吉上殿,行礼毕,含泪启曰:“末将父死何人之手?”

欧阳淳曰:“尊翁不幸,被反贼黄飞虎枪挑下马,丧了性命。”

卞吉曰:“今日天晚,明日拏仇人为父泄恨。”

卞吉回至家中,令家将扛抬一个红柜,随领军出关。

卞吉率领军士至关外,竖立一根大旛杆,将红柜打开,拎出一首旛,挂将起来,悬于空中,有四五丈高。

好利害旛!怎见得,有诗为证:

万骨攒成世罕知,开天辟地最为奇。

周王不是多洪福,百万雄师此处危。

话说当日卞吉将旛杆竖起,一马竟至周营辕门前搦战。

哨马报人中军:“启元帅:关内有将请战。”

子牙问:“谁人出马?”

只见南宫适领命出营。

见一员小将,生的面貌凶恶,手持方天画戟,大呼曰:“来者何人?”

南宫适笑曰:“似你这等黄口孺子,定然不认得,吾是西岐大将南宫适。”

卞吉曰:“且饶你一死回去,只叫黄飞虎出来!他杀我父,吾与他有不共戴天之仇。我不拏你这将生替死之辈。”

南宫适听罢大怒,纵马舞刀,直取卞吉。

卞吉手中戟急架忙迎。

二马相交,刀戟并举。

二将大战,正是棋逢对手,将遇作家。

卞吉与南宫适战有二三十合,卞吉拨马便走。

南宫适随后赶来。

卞吉先往旛下过去,南宫适不知详细,也往旛下来,只见马到旛前,早已连人带马跌倒,南宫适不省人事,被左右守旛军士将南宫适绳缠索绑,拏出旛来。

南宫适方睁开二目,乃知堕入他左道之术。

卞吉进关来见欧阳淳,把拏了南宫适的话说了一遍。

欧阳淳命左右:“推来。”

至殿前,南宫适站立不跪。

欧阳淳骂曰:“反国逆贼!今已被擒,尚敢抗礼!”

命:“速斩首号令!”

傍有公孙铎曰:“主将在上:目今奸佞当道,言我等守关将士俱是架言征战,冒破钱粮,贿买功绩,凡有边报,一概不准,尚将赍本人役斩了。

依末将愚见,不若将南宫适监候,俟捉获渠魁,解往朝歌,以塞奸佞之口,庶知边关非冒破之名。

不知主将意下若何?”

欧阳淳曰:“将军之言正合吾意。”

遂将南宫适送在监中。

不表。

且说子牙闻报,南宫适被擒,心中大惊,闷坐军中。

次日,卞吉又来搦战,坐名要黄飞虎。

飞虎带黄明、周纪出营来。

见卞吉飞马过来,大呼曰:‘来将何人?’

黄飞虎曰:‘吾乃武成王黄飞虎是也。’

卞吉闻言大怒,骂曰:‘反国逆贼,擅杀吾父,不共戴天之仇。今日拿你碎尸万段,以泄吾恨!’

展戟来刺。

黄飞虎急拨枪来迎。

战有三十回合,卞吉诈败,竟往旛下去了。

黄飞虎不知,也赶至旛下,亦如南宫适一样被擒。

黄明大怒,摇斧赶来,欲救黄飞虎,不知至旛下,也跌翻在地,也被擒了。

卞吉连擒二将,进关来报功,欲将黄飞虎斩首,以报父仇。

欧阳淳曰:‘小将军虽要报父之仇,理宜斩首,只他是起祸渠魁,正当献上朝廷正法,一则以泄尊翁之恨,一则以显小将军之功,恩怨两伸,岂不为美?且将他监侯。’

卞吉不得已,只得含泪而退。

话说周纪见黄明又失利,不敢向前,只得败进营来见子牙。

子牙闻黄飞虎被擒,大惊,问周纪曰:‘他如何擒去?’

周纪曰:‘他于关外立有一旛,俱是人骨头穿成,高有数丈。他先自败走,竟从旛下过去;若是赶他的,只至旛下,便连带马倒了。黄明去救武成王,也被擒去。’

子牙大惊:‘此又是左道之术!待吾明日亲自临阵,便知端的。’

次日,子牙与众将门人出营来,看见此旛,悬于空中,有千条黑气,万道寒烟。

哪咤等仔细定睛,看那白骨上俱有朱砂符印,对子牙曰:‘师叔可曾见上面符印么?’

子牙曰:‘吾已见了。此正是左道之术。你等今后交战,只不往他旛下过便了。’

只见报马报入关内,欧阳淳也亲自出关,来会子牙。

欧阳淳不往旛下过,往傍边走来。

子牙看见欧阳淳转将出来,对门人曰:‘你看主将也不从此处过。’

众将皆点头会意。

子牙迎上前来,问曰:‘来将莫非守关主将么?’

欧阳淳曰:‘然也。’

子牙曰:‘将军何不知天命耶?五关止此一城,尚欲抗拒天兵哉。’

欧阳淳大怒:‘匹夫敢出此言!’

回顾卞吉曰:‘与吾拿此叛贼!’

卞吉催开马,摇手中戟飞奔过来。

傍有雷震子大呼曰:‘贼将慢来,有吾在此!’

展开二翅,举棍打来。

卞吉见雷震子凶悍,知是异人,未及数合,就往旛下败走。

雷震子自忖:‘此旛既是妖术,不若先打碎此旛,再杀卞吉未迟。’

雷震子把二翅飞起,望旛上一棍打来。

不知此旛周园有一股妖气迷住,撞着他就自昏迷,雷震子一棍打来,竟被妖气冲着,便翻下地来,不醒人事。

两边守旛家将,把雷震子捆绑起来。

这壁厢韦护大怒,急祭起降魔杵来打此旛。

此杵虽能压镇邪魔外道之人,不知打不得此旛。

只见那杵竟落旛下。

正是:

休言韦护降魔杵。

怎敌幽魂百骨旛。

话说韦护见此杵竟落于旛下,不觉大惊。

众门人俱彼此看住。

只见卞吉复至军前,大呼曰:‘姜尚可早早下骑归降,免你一死!’

哪咤听得大怒,登开风火轮,现出三首八臂,大喝曰:‘匹夫慢来!’

摇火尖枪飞来直取。

卞吉见哪咤如此形状,先自吃了一惊。

未及数合,被哪咤一乾坤圈把卞吉几乎打下马来,回身败进关去了。

子牙后有李靖催马摇戟来战。

欧阳淳傍有桂天禄舞手中刀抵住了李靖,未及数合,被李靖一戟刺于马下。

欧阳淳大怒,摇手中斧来战李靖。

子牙命左右擂鼓助战。

只见阵后冲出辛甲、辛免四贤,毛公遂、周公旦、召公奭无数周将,把欧阳淳围在当中,又有周纪、龙环、吴谦三将也来助战,把欧阳淳杀得只有招架之功,更无还兵之力。

不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封神演义-第八十四回-译文

子牙兵取临潼关

诗曰:

在幽魂旌旗下,夜晚猿猴悲啼,壮士们纷纷擂鼓击鼓。浓雾弥漫,人们的魂魄散去,邪气笼罩,将星的亮度降低。只知道胜利后高歌,不知道邪恶,后悔已经来不及。英雄屈死,遭受血刃,直到现在城下草丛茂盛。

话说通天教主率领众仙来到阵前,老子说:‘今天我们要决定胜负,所有的神仙都将面临考验。这正是你反复无常的罪过。’通天教主愤怒地说:‘你四个人看我这次怎么对付你们!’于是催动奎牛,挥剑砍来。老子笑着说:‘我料到你今天也只能这样!但你难免会遭遇灾祸!’催动青牛,举起扁拐,急忙迎击。元始天尊对左右门人说:‘今天你们都完成了这一考验,必须一起进入阵中,与截教众仙会合,不要错过。’众门人听到这话,不觉笑了,齐声呼喊,一起冲入万仙阵中。

正是:

万仙阵上施展玄妙,都陷入其中遭受劫难。

文殊广法天尊骑着狮子,普贤真人骑着白象,慈航道人骑着金毛犼:三位大士各自显出化身,冲了进去。灵宝大法师手持宝剑而来,太乙真人拿着宝锉进入阵中,惧留孙、黄龙真人、云中子、燃灯道人一起冲向万仙阵。后面又有姜子牙和哪咤等众门人高呼:‘我们今天要破万仙阵,以证明真伪!’话音未落,只见陆压道人从空中飞来,撞入万仙阵内,也来助战。

看这场大战,正是万劫归宗之地,神仙的杀运才刚刚结束。

老子骑着青牛,来回跳跃;通天教主纵骑奎牛,勇猛攻击。三大士催动青狮、白象、金毛犼;金灵圣母挥舞宝剑飞翔。灵宝大法师面红如火;无当圣母怒气冲天。太乙真人动了心中三昧;毘芦仙也显神通。道德真君来完成杀戒;云中子宝剑如虹。惧留孙挥舞捆仙绳;金箍仙用飞剑攻击。

阵中玉磬铮铮作响,台下金钟铿锵鸣响。四处升起团团烟雾,八方刮起猛烈狂风。人人会三除五遁,个个懂得倒海移山。剑对剑,红光闪耀;兵器对法宝,祥云缭绕。平地上雷声震动,半空中电闪雷鸣。

这边三教圣人行正道;那边通天教主涉邪宗。这四位教主也动了嗔怒烦恼;那通天教主竟然犯了反复无常的罪过。正道克邪,始终还是正道;邪道逆正,最终必然成凶。

急匆匆天翻地覆,闹哄哄华岳山崩。姜子牙奉天征讨,众门人各要立功。杨戬的刀像闪电一样;李靖的戟像飞龙一样;金咤跃起脚步;木咤挥舞宝剑;韦护祭起降魔宝杵;哪咤骑着风火轮,各自称雄;雷震子张开双翅在半空中施展勇猛;杨任手持五火扇煽风。

又来了四位仙家,祭起‘诛’、‘戮’、‘陷’、‘绝’四口宝剑,这样的兵器难以抵挡,瞬间斩杀了二十八宿,转眼间九曜星君都消失不见。通天教主精神大减;金灵圣母口唇颤抖;毘卢仙已无主意;无当圣母战战兢兢。

一时间又来了西方教主,将乾坤袋举在空中,有缘的应当早些进入,无缘的任你纵横。

霎时间云愁雾惨,一会儿天地昏暗。

从今以后惊破了通天教主的胆量,一事无成,有愧于容。

话说老子与元始天尊冲入万仙阵内,将通天教主包围。

金灵圣母被三大士围在中间,只见三大士面容分别是蓝色、红色、白色,有的现出三首六臂,有的现出八首六臂,有的现出三首八臂,全身都有金灯、白莲、宝珠、璎珞、华光守护,金灵圣母用玉如意抵挡三大士多时,不慎将头顶上的金冠掉落在地,头发散乱,这位圣母披头散发地大战,正在激战时,遇上了燃灯道人祭起的定海珠打来,正中头顶。

可怜啊!正是:

封神正位为星首,北阙香消万载存。

燃灯道人用定海珠将金灵圣母打死。广成子祭起诛仙剑,赤精子祭起戮仙剑,道行天尊祭起陷仙剑,玉鼎真人祭起绝仙剑,几道黑气冲天,将万仙阵笼罩,凡是有名于封神台上的,就如同砍瓜切菜一般,都被杀戮。

子牙挥舞打神鞭,随意施展。万仙阵中又被杨任用五火扇煽起烈火,千丈黑烟弥漫天空,可怜众仙遭受苦难,实在是难以忍受。

哪咤现出三首八臂,来回冲杀。玉虚一干门人,如同狮子摇头,狻猊舞动,杀得山崩地裂。

通天教主见众仙遭受如此杀戮,心中大怒,急忙呼喊:‘长耳定光仙快去取六魂旛来!’定光仙因为看到接引道人白莲裹身,舍利放光,又看到十二代弟子玄都门人都有璎珞、金灯、光华护体,知道他们出身清正,截教毕竟有误,他将六魂旛收起,轻轻走出万仙阵,直接前往芦篷下隐藏。

正是:

根深原是西方客,躲在芦篷献宝旛。

话说通天教主大声呼喊:‘定光仙快去取旛来!’连叫几声,连定光仙也不见了。教主已知他离开了,大怒,想要无心恋战,又看到众仙遭受这样的困境;想要上前,又有四位教主阻住;想要退后,又怕教下门人笑话;只能勉强支撑,又被老子打了一拐。

通天教主着急了,祭起紫电锤打老子;老子笑着说:‘这东西怎么能接近我!’只见头顶上出现了一座玲珑宝塔,这锤怎么能打下。

通天教主正出神,不料元始天尊又一如意,打中通天教主肩膀,几乎让奎牛掉落。

通天教主大怒,奋勇争战。只见二十八宿星官已经被杀得所剩无几,丘引看到形势不妙,借土遁逃跑,被陆压看到,担心追不上,急忙飞到空中,打开葫芦,放出一道白光,上面有一物飞出,陆压打了一躬,命令:‘宝贝转身。’可怜丘引头已落地。

陆压收起宝贝,又回到阵中助战。

且说接引道人在万仙阵内打开乾坤袋,收起了三千红气之客——有缘前往极乐世界的,都收入了这个袋子中。

准提和孔雀明王在阵中现出三十四头,十八只手,手持璎珞、伞盖、花贯、鱼肠、金弓、银戟、白钺、旌旗、加持神杵、宝锉、银瓶等物来与通天教主战斗。

通天教主看到准提,顿时起了三昧真火,大骂:‘好猖狂的道士!怎么敢如此欺我,又来搅乱我的阵法!’纵骑奎牛冲来,挥剑直取。

准提用七宝玲珑树挡开。

正是:

西方极乐无穷法,俱是莲花一化身。

话说通天教主挥剑砍来,准提用七宝琉璃树一挥,将通天教主手中的剑打得粉碎。通天教主抓起奎牛,跳出战场去了;准提道人收起法身,老子与元始天尊也没有追赶他。众仙一起破了万仙阵,敲响金钟,击打玉磬,一起回到芦篷上。老子与元始天尊看到定光仙,问他说:‘你是截教的定光仙,为何躲在这里?’定光仙跪在地上说:‘师伯在上,弟子有罪,敢向您禀明。我的师傅炼制了六魂幡,想要加害二位师伯、西方教主、武王和子牙,让我拿着它听命行事。我因为看到师伯们的道行正大光明,我师傅却偏听偏信,做了这样的事情,我不忍心使用,所以把幡藏在这里。现在师伯您问起,我不得不说实话。’元始天尊说:‘真是奇怪啊!你身处截教,心向正宗,显然是有根基的人。’于是命令他跟上来。四位教主坐下,一起讨论今天的正邪之分。老子问定光仙说:‘你可以把六魂幡拿来。’定光仙将幡呈上。西方教主说:‘这幡可以去掉周武王和姜子牙的名字,展开幡来,看看我们的根行如何。’准提随即去掉幡上‘武王’、‘姜尚’的名字,命令定光仙展开幡。定光仙按照命令,连续展开幡。只见四位教主头顶各自出现奇珍异宝:元始天尊出现庆云,老子出现宝塔,西方两位教主出现舍利子,保护自己的身体。定光仙见了,放下幡,倒身下拜,说:‘像这样,我师傅的妄动嗔怒,会导致无数生灵受害!’西方教主说:‘我有一偈言,你且听着:极乐之乡客,西方术数神。莲花为父母,九品立吾身。池边分八德,常临七宝园。波罗花开后,遍地长金珍。谈讲三乘法,舍利腹中存。有缘生此地,久后幸沙门。’西方教主说:‘定光仙与我教有缘。’元始天尊说:‘他今天来到这里,也是弃邪归正的念头,理应皈依道兄。’定光仙于是拜见了接引和准提二位教主。子牙在篷下与哪吒等人说:‘今天在万仙阵中,许多道士遭受不幸,无辜被杀,实在令人痛心。’他的门人个个都很高兴。这里不再详述。

再说通天教主被四位教主破了万仙阵,其中有人成神,有人归附西方教主,有人逃跑,有人无辜受害。那时无当圣母看到阵势难以支撑,先离开了;申公豹也走了;毗卢仙归附了西方教主,后来成为毗卢佛,这是千年后才能见到佛光。那天通天教主带着二三百名散仙,走到一座山下,稍作休息,自己想:‘定光仙可恨,把六魂幡偷走了,让我的大功不能完成!这次失败了,再回去怎么有脸掌管碧游宫的大教。左右是做还是不做,不如现在回宫,再立‘地水火风’,换个世界算了!’左右众仙都表示赞同。通天教主看到四个亲近的门徒都死了,咬牙切齿地恨道:‘不如去紫霄宫见我的师傅,先向他禀报这件事,然后再行动。’正在与众散仙商议,突然看到正南方祥云万道,瑞气千条,异香扑鼻,看到一个道士,手持竹杖走来。他念了一偈言:‘高卧九重云,蒲团了道真。天地玄黄外,吾当掌教尊。盘古生太极,两仪四象循。一道传三友,二教阐截分。玄门都领秀,一气化鸿钧。’

话说鸿钧道人来了,通天教主知道是师傅到了,急忙上前迎接,跪下拜说:‘弟子愿师傅长寿无疆!不知道师傅到来,没有远道迎接,希望师傅能够原谅。’鸿钧道人说:‘你为什么布置这样一场战斗,使无数生灵遭受苦难,这是为什么!’通天教主说:‘启禀师傅:两位师兄欺压我们的教派,放纵门人侮辱弟子,还杀害了弟子的门下,全不念及同门的情谊,一味欺凌,分明是欺负师傅一样。希望师傅慈悲!’鸿钧道人说:‘你这样心术不正!分明是你自己的错误,导致生灵遭受杀戮,这些生灵遭受的劫难都是因为你;你不自我反省,反而责怪别人,真是太可恨了!当日三教共同签署了‘封神榜’,你为何全然忘记!名利是普通人争夺的东西,愤怒是女流之辈的行为,即使是未斩断三尸的仙人,未参加蟠桃宴的客人,也要摆脱这些烦恼;没想到你们三个是混元大罗金仙,有不朽之身,作为三教的领袖,因为小事而心生愤怒,做出邪念。他们两人原本没有这个意思,都是你做了这些恶行,他们不得不应对。虽然这是劫数使然,但都是因为你约束不严,你的门徒生事,你的过错居多。我要是不来,你们互相报复,何时才能结束?我特意来大发慈悲,为你们解释冤屈,各自掌管教派,不要生事。’随后吩咐左右散仙:‘你们各自回到洞府,修养天真,等待超脱。’众仙叩首散去。鸿钧道人命令通天教主先到芦篷通报。

通天教主不敢违背师傅的命令,只能先到芦篷下,心中自思:‘如何才能见到他们?’不得已,只能面带羞愧地行走。话说哪吒和韦护等都在芦篷下,讨论万仙阵中的情况,忽然看到通天教主先来,后面跟着一个老道士拄着拐杖走来,只见祥云缭绕,瑞气盘旋,缓缓而来,即将到达篷下。众门人和哪吒等都感到惊讶和疑惑。只见通天教主即将到达篷下,大声喊道:‘哪吒可以告诉老子、元始,快来迎接师傅圣驾!’哪吒急忙上篷报告。

话说老子在篷上和西方教主正在讨论众弟子的劫难之苦,现在已经圆满,猛然抬头看到祥光瑞气腾跃而来,老子知道师傅到了,急忙起身对元始说:‘师傅来了!’急忙率领众弟子下篷。只见哪吒来报告:‘通天教主和一个老道士跟来,呼喊师傅接驾,不知道是什么原因。’老子说:‘我已经知道了。这是我们师傅,想来是来此为我们解释冤屈。’于是他们一起下篷迎接,在路边跪拜说:‘不知道老师大驾光临,弟子们有失远迎,希望老师能够原谅。’鸿钧道人说:‘只因十二代弟子的命运遭遇杀劫,导致你们两教分离。我特意来为你们解释罪过,各自安顿宗教,不要自相残杀。’老子与元始点头答应说:‘愿意听从师傅的命令。’于是他们来到篷上,与西方教主相见。

鸿钧道人称赞:‘西方极乐世界真是福地。’西方教主回应说:‘不敢!’教主请鸿钧道人拜见。鸿钧说:‘我和道友之间没有拘束。这三个是我的弟子,应该这样。’接引道人和准提道人互相行礼后坐下。后面就是老子、元始过来拜见完毕,然后是十二代弟子和众门人依次拜见完毕,都分两边站立。通天教主也在一旁站立。鸿钧道人说:‘你们三个过来。’老子、元始、通天三个走近前面。道人问说:‘当时只因周家国运将兴,商汤的气数已尽,神仙遭遇杀运,所以命令你们三个共同设立‘封神榜’,以观察众仙的根行深浅,或成仙,或成神,各自成就其品。没想到通天弟子的门徒轻信了门徒,导致事端发生,虽然劫数难以逃脱,但最终是因为你不守清净,违背了盟约,不能为众仙解脱,以至于他们都遭受了屠杀,罪过确实在你,不是师傅我有偏见,这是公论。’接引和准提齐声说:‘师傅的话没有错。’

鸿钧说:‘今日我向你们讲明,从此解释。大徒弟,你必须让他过去。各自回到山洞,不要伤害生灵。况且众弟子已经度过了劫难,姜子牙的大功即将完成,不要再多说了。从此各自修行宗教。’鸿钧吩咐:‘三个人过来跪下。’三位教主一起走到面前,跪下。道人从袖子里拿出一个葫芦,倒出三粒丹药,每位赐予一粒:‘你们吞入腹中,我有话要说。’三位教主都遵从师傅的命令,各自吞下一粒。

鸿钧道人说:‘这丹药不是长生不老的东西,你们听我来说:这丹药炼制有玄妙的功能,因为你们各自有各自的修行。如果先将念头改变,腹中的丹药就会在适当的时候发挥作用!’鸿钧道人说完诗,三位教主叩首说:‘感谢师傅的慈悲!’鸿钧道人起身,告别西方教主,命令通天教主的三个弟子:‘你们跟我来。’通天教主不敢违抗命令。只见接引道人和准提道人起身,和老子、元始带领众门人一起送到篷下。

鸿钧告别了西方两位教主,老子与众门人等又拜伏在路边,等待鸿钧起驾。鸿钧吩咐:‘你们去吧。’众人起身恭敬地等待。只见鸿钧和通天教主驾着祥云缓缓离去。西方教主也告别回西方去了。老子、元始和子牙说:‘今日我们来此,我们和十二代弟子一起回洞府,等你封神完毕,我们再重新修身养性,才是真正的仙人。’正是:从修顶上三花现,返本还云又是仙。

子牙和元始众仙下得芦篷,姜子牙伏在路边,拜求掌教师傅说:‘弟子姜尚蒙师傅指示,得以进入此地,不知道日后与诸侯相见的事情如何?’老子说:‘我有一首诗,你好好记住,必有应验。诗曰:险处又逢险处过,前程不必问如何。诸侯八百看看会,只待封神奏凯歌。’老子说完,和元始各自回玉京去了。

广成子和十二代仙人,都来告别说:‘子牙,我们这一别,再也不能相见了!’子牙心中非常不舍,在篷下依依不舍。子牙作诗送别,诗曰:‘东进临潼会万仙,依依回首甚相怜。从今别后何年会?安得相逢诉旧缘。’

话说众仙告别而去,只有陆压握着子牙的手说:‘我们此去,相见已难,前方虽有凶险之处,都有解释的人,只还有几件难处的事情,非此宝不可,我将这个葫芦之宝送给你,以备后用。’子牙不胜感激。陆压随后将飞刀交给他,也告别而去。

故事分为两个部分,单说元始天尊返回玉虚宫。申公豹因为破了万仙阵,想要逃到别的地方去,却不知道他已经恶贯满盈,像骑虎一样逃跑;只见白鹤童子看到申公豹在前方,像飞云闪电一样奔跑,白鹤童子急忙对元始天尊说:“前面是申公豹逃跑。”元始天尊说:“他曾发过誓,让黄巾力士拿着我的三宝玉如意在麒麟崖等他。”童子接过如意,递给了力士。力士赶上前大声喊道:“申公豹不要走!奉天尊法旨抓你去麒麟崖!”举起如意,空中就将申公豹抓了起来,往麒麟崖去了。

元始天尊驾到崖前,放下九龙沉香辇,只见黄巾力士把申公豹抓来,放在天尊面前。元始天尊说:“你曾发过誓,去塞北海的眼,今天你也无话可说了。”申公豹低头无言。元始天尊命令黄巾力士:“把我的蒲团卷起来,把他塞进北海眼里!”力士领命,把申公豹塞进了北海眼里。有诗为证:可笑阐教申公豹,想要保成汤灭武王。今天谁知身被塞进海,不知红日几沧桑。

黄巾力士把申公豹塞进北海后,回禀了元始天尊的法旨,这里不详细说了。

再说子牙带着众门徒回到潼关去见武王,武王说:“相父今天回来了,士兵都到齐了,可以迅速进军,早点会合诸侯,这是我的幸运。”子牙下令,起兵前往临潼关。只走了八十里,就已经来到关下,安顿好行营。

再说临潼关守将欧阳淳听到报告,和副将卞金龙、桂天禄、公孙铎一起商议说:“现在姜子牙的军队来了,只守一关,怎么能阻挡周军的进攻?”众将说:“主将明天和周军打一仗,如果打赢了就退兵,如果打输了,然后坚守,修书报告朝歌求援,等待援兵到来一起防守,这是上策。”欧阳淳说:“将军的话是对的。”第二天,子牙升帐,下令说:“谁去攻取临潼关?”旁边黄飞虎说:“我愿意去。”子牙同意了。飞虎带领本部人马,一声炮响,来到关下挑战。探马报告帅府:“报告主帅:有周军将领挑战。”欧阳淳说:“谁去应战?”只见先行官卞金龙领命,出关来见黄飞虎,大声喊道:“来的是谁?”飞虎说:“我是武成王黄飞虎。”卞金龙大骂:“叛贼不思报国,反而帮助叛逆!我是临潼关先行官卞金龙。”黄飞虎大怒,纵马挥枪,直冲过去。卞金龙手中斧头急忙迎击。两军交战,枪斧并举。打了不到三十回合,黄飞虎故意露出破绽,吼一声,将卞金龙刺下马来,砍了首级,击鼓回营,来见姜元帅。子牙非常高兴,记录了黄将军的功绩,这里不详细说了。

再说探马报告到帅府,欧阳淳大惊,只见卞金龙的家人报告到府中,卞金龙的妻子胥氏听说后,放声大哭,惊动了后园的长子卞吉。卞吉问左右的人:“太太为什么哭?”左右把家主阵亡的事情说了一遍。卞吉怒发冲冠,随即换上盔甲,来见母亲说:“母亲不用哭了,等儿子为父亲报仇。”胥氏只是哭泣,也不管卞吉的事情。卞吉上马,来到帅府前。左右报告到殿庭:“报告元帅:卞先行的长子听令。”欧阳淳命令:“叫他来。”卞吉上殿,行礼完毕,含泪启禀说:“末将的父亲是死于何人之手?”欧阳淳说:“尊翁不幸,被反贼黄飞虎用枪挑下马来,丧了性命。”卞吉说:“今天晚上天色已晚,明天抓住仇人为父亲报仇。”卞吉回到家中,让家将抬出一个红柜,随后领军出关。卞吉率领士兵到达关外,竖起一根大旗杆,打开红柜,拿出一个旗帜,挂到空中,有四五丈高。这面旗帜多么利害!有诗为证:万骨堆成世罕知,开天辟地最为奇。周王不是多洪福,百万雄师此处危。

再说当日卞吉将旗杆竖起,一马来到周营辕门前挑战。哨马报告中军:“报告元帅:关内有将领挑战。”子牙问:“谁去应战?”只见南宫适领命出营。看到一名小将,长得面貌凶恶,手持方天画戟,大声喊道:“来的是谁?”南宫适笑着说:“像你这样的年轻人,一定不认识我,我是西岐大将南宫适。”卞吉说:“且饶你一死回去,只叫黄飞虎出来!他杀了我父亲,我和他有不共戴天之仇。我不抓你这替死鬼。”南宫适听后大怒,纵马挥刀,直取卞吉。卞吉手中画戟急忙迎击。两马相交,刀戟并举。二将大战,正是棋逢对手,将遇良才。卞吉和南宫适打了二三十回合,卞吉拨马便走。南宫适随后追赶。卞吉先跑到旌旗下,南宫适不知道详细情况,也跑到旌旗下,只见马到旌旗前,连人带马跌倒,南宫适昏迷不醒,被左右守旌旗的士兵用绳子绑起来,拿出了旌旗。南宫适睁开眼睛,才知道自己中了卞吉的左道之术。卞吉进关来见欧阳淳,把抓了南宫适的事情说了一遍。欧阳淳命令左右的人:“把他推来。”到殿前,南宫适站着不跪。欧阳淳骂道:“反国逆贼!现在已经被擒,还敢抗礼!”命令:“立刻斩首示众!”旁边有公孙铎说:“主将在上:现在奸臣当道,说我们守关的将士都是虚报战功,浪费钱粮,贿赂买功,所有边关报告,一概不准,还要把报告的人本人和役卒一起斩了。依我之见,不如将南宫适暂时关押起来,等到捉到主犯,解往朝歌,以堵住奸臣的嘴,让大家知道边关不是虚报战功。不知道主将的意见如何?”欧阳淳说:“将军的话正合我意。”于是将南宫适关押在监中,这里不详细说了。

话说子牙听说南宫适被擒,心中大惊,闷闷不乐地坐在军营中。第二天,卞吉又来挑战,点名要黄飞虎。黄飞虎带着黄明、周纪出营迎战。看到卞吉骑着马冲过来,黄飞虎大声问道:“来的是谁?”黄飞虎回答:“我是武成王黄飞虎。”卞吉听后非常愤怒,骂道:“背叛国家的逆贼,你敢杀害我的父亲,这是不共戴天的仇恨。今天我要把你砍成肉酱,以泄我心头之恨!”说完挥舞长矛刺来。黄飞虎急忙挥枪迎击。两人交战了三十个回合,卞吉假装败退,竟然往旌旗下跑去。黄飞虎不知是计,也追到旌旗下,结果也被擒获。黄明愤怒地摇着斧头赶来,想要救黄飞虎,但不知道也追到了旌旗下,结果摔倒在地,也被擒获了。卞吉连续擒获了两员大将,进关去报告战功,想要斩首黄飞虎以报父仇。

欧阳淳说:“小将军虽然想要为父报仇,按照道理应该斩首,但他却是引发祸端的罪魁祸首,应该上报朝廷正法,这样既可以泄尊翁之恨,也可以显小将军之功,恩怨两清,岂不是美事?暂且将他监禁起来。”卞吉无奈,只能含泪退去。

周纪看到黄明又失败了,不敢上前,只能败回营中见子牙。子牙听说黄飞虎被擒,非常惊讶,问周纪:“他是怎么被擒的?”周纪回答:“他在关外立了一杆旌旗,旗杆上挂满了人骨头,高达数丈。他先假装败退,然后从旌旗下跑过;如果追击他,只要追到旌旗下,就会连人带马都倒下。黄明去救武成王,也被擒获了。”子牙大惊:“这又是左道之术!等明天我亲自去阵前,便知真相。”第二天,子牙和众将门人出营,看到这杆旌旗,悬挂在空中,有千条黑气,万道寒烟。哪吒等仔细观察,发现白骨上都有朱砂符印,对子牙说:“师叔,您看到上面的符印了吗?”子牙回答:“我已经看到了。这正是左道之术。你们以后交战,只要不经过那旌旗下面就可以了。

只见报马报入关内,欧阳淳也亲自出关,来会子牙。欧阳淳没有从旌旗下面过,而是从旁边走过来。子牙看到欧阳淳转出来,对门人说:“你们看,主将也没有从旌旗下面过。”众将都点头表示明白。子牙迎上前去,问:“来的是不是守关的主将?”欧阳淳回答:“是的。”子牙说:“将军为何不知天命呢?五关只剩下一座城,还想要抵抗天兵吗?”欧阳淳大怒:“狂徒,敢出此言!”回头对卞吉说:“与我拿下这个叛贼!”卞吉催马挥戟冲过来。旁边雷震子大声喊道:“贼将慢来,我有在此!”展开双翅,举起棍棒打来。卞吉看到雷震子凶猛,知道是异人,没打几个回合,就往旌旗下面败走。

雷震子心想:“这旌旗既然是妖术,不如先打碎它,再杀卞吉也不迟。”雷震子振翅飞起,向旌旗上一棍打去。不知这旌旗周围有一股妖气迷住,撞着他就昏迷过去,雷震子一棍打去,竟然被妖气冲中,便倒在地上,人事不省。两边守旌旗的家将,把雷震子捆绑起来。这边韦护大怒,急忙祭起降魔杵来打旌旗。这杵虽然能镇压邪魔外道,但不知道打不得这旌旗。只见那杵竟然落在旌旗下面。

韦护看到降魔杵竟然落在旌旗下面,不觉大惊。众门人互相看着。只见卞吉又回到军前,大声喊道:“姜尚,你快快下马投降,免得你死!”哪吒听到后非常愤怒,骑上风火轮,现出三头八臂,大声喝道:“狂徒慢来!”挥舞火尖枪飞来直取。卞吉看到哪吒如此恐怖的形状,先自吃了一惊。没打几个回合,就被哪吒一乾坤圈几乎打下马来,转身败回关中。子牙后面李靖催马挥戟来战。欧阳淳旁边桂天禄挥舞手中刀挡住了李靖,没打几个回合,就被李靖一戟刺于马下。欧阳淳大怒,挥舞手中斧头来战李靖。子牙命令左右擂鼓助战。只见阵后冲出辛甲、辛免四贤,毛公遂、周公旦、召公奭无数周将,把欧阳淳围在中间,又有周纪、龙环、吴谦三将也来助战,把欧阳淳杀得只有招架之功,更无还手之力。不知后续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封神演义-第八十四回-注解

子牙:指姜子牙,商末周初的著名军事家、政治家,周文王、周武王的辅佐者,后被封为齐国君主。

临潼关:临潼关是古代关隘名,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

幽魂旛:旛,古代军中的一种旗帜,幽魂旛可能指带有鬼魂象征的旗帜。

夜猿啼:指夜晚猿猴的啼声,常用来形容荒凉或战乱之地。

壮士:指勇敢的士兵。

鼓鼙:鼓和鼙都是古代的打击乐器,此处指战场上的鼓声。

黑雾弥漫:形容战场上的浓雾或烟雾。

妖氛笼罩:妖氛,指邪恶的气氛,笼罩,指弥漫、覆盖。

将星低:将星,古代指军事将领的吉星,低,指不祥之兆。

刁斗:古代的一种计时器,也指军中的号角。

悔噬脐:噬脐,指后悔到了极点,比喻后悔莫及。

屈死英雄:指英勇的士兵在战斗中不幸阵亡。

血刃:血染的刀刃,指战场上血腥的杀戮。

草萋萋:形容草木茂盛的样子,此处可能指战场上荒芜的景象。

通天教主:通天教主是元始天尊的弟子,也是《封神演义》中的重要角色。在小说中,他是截教的首领,以法力高强著称。

老子:即太上老君,道教始祖。

奎牛:通天教主的坐骑,一种神兽。

青牛:老子骑乘的神兽。

扁拐:一种古代的武器,形似拐杖。

元始天尊:元始天尊是道教中的最高神祇之一,被认为是宇宙的创造者,具有无上的法力和地位。

截教:道教中的流派之一,与阐教相对。

万仙阵:万仙阵是道教神话中的阵法,传说中由众多神仙组成,威力巨大。

劫麈:劫难和磨难。

文殊广法天尊:佛教菩萨之一,文殊师利。

普贤真人:佛教菩萨之一,普贤。

慈航道人:佛教菩萨之一,观世音。

金毛犼:神话中的神兽,此处指慈航道人的坐骑。

灵宝大法师:道教中的神祇。

太乙真人:道教中的神祇。

惧留孙:道教中的神祇。

黄龙真人:道教中的神祇。

云中子:道教中的神祇。

燃灯道人:道教中的神祇。

姜子牙:见上。

哪咤:神话传说中的三头六臂神童,此处指他参与战斗。

陆压道人:道教中的神祇。

神仙杀运:指神仙之间的战斗。

青狮:神话中的神兽,此处指文殊广法天尊的坐骑。

白象:神话中的神兽,此处指普贤真人的坐骑。

金灵圣母:截教中的神祇。

无当圣母:道教神话中的女神。

三昧真火:道教中的一种神火。

准提:佛教神话中的菩萨,具有很高的法力。

孔雀明王:佛教菩萨之一。

七宝玲珑树:神话中的宝物。

西方极乐:佛教中描述的极乐世界。

莲花化身:佛教用语,指菩萨以莲花为化身。

七宝玅树:指准提菩萨的宝树,能变化出各种珍宝。

阵:指战场或战斗中的布局和策略。

法身:佛教术语,指菩萨或佛的化身。

元始:即元始天尊,道教中的最高神。

定光仙:截教门人,后归正,成为佛教弟子。

六魂旛:一种法器,能影响和控制人的灵魂。

周武:指周武王,周朝的开国君主。

姜尚:即姜子牙,周朝的开国功臣。

金钟:佛教法器,用以召集弟子或警示。

玉磬:古代的一种打击乐器,用以祭祀或音乐。

芦篷:一种用芦苇等材料制成的篷子,此处指仙人居住的地方。

根器:佛教术语,指修行者的根基和潜力。

正宗:指真正的、正宗的宗教或教义。

嗔念:佛教术语,指愤怒或怨恨的情绪。

万生灵:指世间所有的生灵。

极乐之乡:佛教术语,指极乐世界,是佛祖所在的地方。

莲花:佛教中象征纯洁和清净的花朵。

九品:佛教中的九个修行等级。

八德:佛教中的八种美德。

七宝园:佛教中的宝地,充满珍宝。

波罗花:佛教中的一种花,象征觉悟。

三乘法:佛教中的三种修行方法: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

舍利子:佛教术语,指佛陀或高僧圆寂后留下的遗骨。

接引:佛教中的菩萨,负责引导众生。

准提菩萨:佛教中的菩萨,具有很高的法力。

毘卢仙:道教神话中的仙人,后成为佛教的毘卢佛。

紫霄宫:道教中的宫殿,是太上老君的居所。

太极:道家哲学中的宇宙起源概念。

两仪:道家哲学中的阴阳概念。

四象:道家哲学中的四种自然现象:青龙、白虎、朱雀、玄武。

鸿钧:道家哲学中的宇宙最高神。

三友:道家哲学中的三位仙人:广成子、赤松子、王子乔。

二教:指道教和佛教。

玄门:道教的总称。

一气化鸿钧:道家哲学中的宇宙生成论。

鸿钧道人:鸿钧道人是道家传说中的始祖之一,被认为是宇宙的创造者和道家思想的创始人。在道教中,鸿钧道人代表了至高无上的智慧和力量。

封神榜:封神榜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一种天书,据说可以记录神灵的功过,决定神灵的生死和地位。在《封神演义》中,封神榜是决定神仙命运的重要工具。

三尸:三尸是指人的三魂中的尸狗、尸狗、尸虫,道教认为它们会使人产生欲望和烦恼,是阻碍修行的障碍。

蟠桃:蟠桃是神话传说中的仙桃,吃了可以长生不老。在道教中,蟠桃会是一种重要的神仙聚会。

混元大罗金仙:混元大罗金仙是道教中最高级别的神仙,代表着至高无上的境界。

劫数:劫数是指命运中的大灾大难,也指宇宙间的重大变迁。

封神:封神是指将人间的英雄豪杰封为神灵,使其永享香火。

玉京:玉京是道教中天庭的别称,是神仙居住的地方。

飞刀:飞刀是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一种神奇武器,可以远距离攻击敌人,是小说《封神演义》中陆压道人的法宝。

申公豹:申公豹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人物,是商朝的忠臣,因忠于商汤而被封为神。

麒麟崖:麒麟崖是神话传说中的地名,通常与神仙或神秘事件相关。

三宝玉如意:三宝玉如意是道教中的一种法器,具有强大的法力。

黄巾力士:黄巾力士是道教神话中的神力士,通常被派遣执行天尊的命令。

北海眼:北海眼是神话传说中的北海中的一个神秘之地,常被用来比喻深不可测的地方。

阐教:阐教是道教中的一个派别,以阐扬道教教义为己任。

成汤:成汤是商朝的建立者,被后人尊为圣王。

武王:武王是周朝的建立者,即周武王,他推翻了商朝,建立了周朝。

欧阳淳:商朝末年的将领,此处指他率军对抗周军。

卞金龙:卞金龙是古代小说《封神演义》中的人物,是临潼关的副将。

桂天禄:商朝末年的将领,此处指他参与战斗。

公孙铎:公孙铎是古代小说《封神演义》中的人物,是临潼关的副将。

南宫适:南宫适是商朝末年的一个将领,此处指他被擒。

方天画戟:方天画戟是一种古代兵器,形状独特,常用于神话传说中。

左道之术:指非正统的道教或巫术,此处指旛上的妖术。

卞吉:商朝末年的将领,此处指他率军挑战黄飞虎。

黄飞虎:武成王,商朝末年的将领,此处指他被擒。

黄明:黄飞虎的儿子,此处指他试图救援黄飞虎。

周纪:周文王的部下,此处指他向子牙报告黄飞虎被擒的消息。

旛:古代军中用来指挥的旗帜。

朱砂符印:古代道教中用来画符的红色颜料,此处指旛上的符印。

乾坤圈:哪咤的法宝,此处指他用它击败卞吉。

李靖:周文王的部下,此处指他参与战斗。

辛甲、辛免、毛公遂、周公旦、召公奭:均为周文王的部下,此处指他们参与战斗。

周纪、龙环、吴谦:均为周文王的部下,此处指他们参与战斗。

幽魂百骨旛:旛上附着有幽魂和百骨的妖术旗帜,此处指其强大的法力。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封神演义-第八十四回-评注

子牙闻报,南宫适被擒,心中大惊,闷坐军中。此句描绘了姜子牙在得知南宫适被擒后的心理状态,‘大惊’二字表现出他内心的震惊与忧虑,‘闷坐军中’则描绘了他因忧虑而无法安心军务的情景。

次日,卞吉又来搦战,坐名要黄飞虎。飞虎带黄明、周纪出营来。见卞吉飞马过来,大呼曰:‘来将何人?’黄飞虎曰:‘吾乃武成王黄飞虎是也。’卞吉闻言大怒,骂曰:‘反国逆贼,擅杀吾父,不共戴天之仇。今日拿你碎尸万段,以泄吾恨!’展戟来刺。黄飞虎急拨枪来迎。战有三十回合,卞吉诈败,竟往旛下去了。黄飞虎不知,也赶至旛下,亦如南宫适一样被擒。黄明大怒,摇斧赶来,欲救黄飞虎,不知至旛下,也跌翻在地,也被擒了。此段描写了黄飞虎与卞吉的交战,以及卞吉使用诡计擒获黄飞虎的过程,展现了战争的残酷与智谋的较量。

卞吉连擒二将,进关来报功,欲将黄飞虎斩首,以报父仇。欧阳淳曰:‘小将军虽要报父之仇,理宜斩首,只他是起祸渠魁,正当献上朝廷正法,一则以泄尊翁之恨,一则以显小将军之功,恩怨两伸,岂不为美?且将他监侯。’卞吉不得已,只得含泪而退。此段反映了欧阳淳的智慧和宽容,他不仅理解卞吉的复仇心理,还提出了合理的解决方案,体现了儒家思想中的仁爱之道。

话说周纪见黄明又失利,不敢向前,只得败进营来见子牙。子牙闻黄飞虎被擒,大惊,问周纪曰:‘他如何擒去?’周纪曰:‘他于关外立有一旛,俱是人骨头穿成,高有数丈。他先自败走,竟从旛下过去;若是赶他的,只至旛下,便连带马倒了。黄明去救武成王,也被擒去。’子牙大惊:‘此又是左道之术!待吾明日亲自临阵,便知端的。’此段揭示了战争中的左道之术,以及姜子牙对此的警惕与决心。

次日,子牙与众将门人出营来,看见此旛,悬于空中,有千条黑气,万道寒烟。哪咤等仔细定睛,看那白骨上俱有朱砂符印,对子牙曰:‘师叔可曾见上面符印么?’子牙曰:‘吾已见了。此正是左道之术。你等今后交战,只不往他旛下过便了。’此段描写了姜子牙对左道之术的识别和应对,以及他对部下的指导,体现了他的智慧和经验。

只见报马报入关内,欧阳淳也亲自出关,来会子牙。欧阳淳不往旛下过,往傍边走来。子牙看见欧阳淳转将出来,对门人曰:‘你看主将也不从此处过。’众将皆点头会意。子牙迎上前来,问曰:‘来将莫非守关主将么?’欧阳淳曰:‘然也。’子牙曰:‘将军何不知天命耶?五关止此一城,尚欲抗拒天兵哉。’欧阳淳大怒:‘匹夫敢出此言!’回顾卞吉曰:‘与吾拿此叛贼!’卞吉催开马,摇手中戟飞奔过来。傍有雷震子大呼曰:‘贼将慢来,有吾在此!’展开二翅,举棍打来。卞吉见雷震子凶悍,知是异人,未及数合,就往旛下败走。雷震子自忖:‘此旛既是妖术,不若先打碎此旛,再杀卞吉未迟。’雷震子把二翅飞起,望旛上一棍打来。不知此旛周园有一股妖气迷住,撞着他就自昏迷,雷震子一棍打来,竟被妖气冲着,便翻下地来,不醒人事。两边守旛家将,把雷震子捆绑起来。这壁厢韦护大怒,急祭起降魔杵来打此旛。此杵虽能压镇邪魔外道之人,不知打不得此旛。只见那杵竟落旛下。正是:‘休言韦护降魔杵。怎敌幽魂百骨旛。’此段描写了姜子牙与欧阳淳的对话,以及雷震子与卞吉的战斗,展现了战争中人物的智勇与牺牲。

韦护见此杵竟落于旛下,不觉大惊。众门人俱彼此看住。只见卞吉复至军前,大呼曰:‘姜尚可早早下骑归降,免你一死!’哪咤听得大怒,登开风火轮,现出三首八臂,大喝曰:‘匹夫慢来!’摇火尖枪飞来直取。卞吉见哪咤如此形状,先自吃了一惊。未及数合,被哪咤一乾坤圈把卞吉几乎打下马来,回身败进关去了。子牙后有李靖催马摇戟来战。欧阳淳傍有桂天禄舞手中刀抵住了李靖,未及数合,被李靖一戟刺于马下。欧阳淳大怒,摇手中斧来战李靖。子牙命左右擂鼓助战。只见阵后冲出辛甲、辛免四贤,毛公遂、周公旦、召公奭无数周将,把欧阳淳围在当中,又有周纪、龙环、吴谦三将也来助战,把欧阳淳杀得只有招架之功,更无还兵之力。此段描写了哪咤与卞吉的战斗,以及李靖与欧阳淳的交手,展现了战争的激烈与人物的英勇。

不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此句为小说中的常见结尾,通过留白的方式激发读者的好奇心,也为后续情节的发展埋下伏笔。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封神演义-第八十四回》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15266.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