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许仲琳,明代文学家和小说家,著有《封神演义》一书。关于《封神演义》的具体作者,有学者认为可能是许仲琳,或许是民间口头传承的集体创作,后期经过整理成书。许仲琳的作品《封神演义》融入了丰富的神话、宗教和历史元素,成为中国古代小说的重要作品之一。
年代:成书于明代(约16世纪)。
内容简要:《封神演义》是明代小说家许仲琳所创作的神话小说,以商朝末年周武王伐纣为背景,讲述了许多神仙、英雄、妖怪的故事,特别是姜子牙辅佐周武王推翻商朝的过程。本书的核心情节是周朝的建立与商纣王的灭亡,其中穿插了大量的神仙、妖魔以及人物的封神故事。全书充满了神话和幻想元素,通过塑造许多英雄人物,如姜子牙、哪吒、杨戬等,展现了忠诚、勇敢、智慧等美德。故事情节复杂、人物众多,并以战斗、谋略、道德冲突等为主要内容,呈现出强烈的戏剧性。作为中国古代神魔小说的代表之一,《封神演义》不仅在文学上影响深远,也对后世的戏曲、电影等艺术形式产生了重大影响。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封神演义-第七十回-原文
诗曰:
准提菩萨产西方,道德根深妙莫量。
荷叶有风生色相,莲花无雨立津梁。
金弓银戟非防患,宝杵鱼肠另有方。
漫道孔宣能变化,婆娑树下号明王。
话说高继能与“五岳”大战,一条枪如银蟒翻身,风驰雨骤,甚是惊人。
怎见得一场大战,有赞为证,赞曰:
刮地寒风如虎吼,旗旛招展红闪灼。
飞虎忙施提芦枪;继能枪摇真猛恶。
文聘使发托天叉;崔英银锤一似流星落。
黑虎板斧似车轮;蒋雄神抓金纽索。
三军喝彩把旗摇,正是“黑杀”逢“五岳”。
且说高继能久战多时,一条枪挡不住五般兵器,又不能跳出圈子,正在慌忙之时,只见蒋雄使的抓把金纽索一软,高继能乘空把马一撺,跳出圈子就走。
崇黑虎等五人随后赶来。高继能把蜈蜂袋一抖,好蜈蜂!遮天映日,若骤雨飞蝗。
文聘拨回马就要逃走,崇黑虎曰:“不妨。不可着惊,有吾在此。”
忙把背后一红葫芦顶揭开了,里边一阵黑烟冒出,烟里隐有千只铁嘴神鹰。
怎见得,有赞为证,赞曰:
葫芦黑烟生,烟开神鬼惊。
秘传玄妙法,千只号神鹰。
乘烟飞腾起,蜈蜂当作羹。
铁翅如铜剪,尖嘴似金针。
翅打蜈蜂成粉烂,嘴啄蜈蜂化水晶。
今朝“五岳”来相会:“黑杀”逢之命亦倾。
且说高继能蜈蜂尽被崇黑虎铁嘴神鹰翅打嘴吞,一时吃了个干干净净。
高继能大怒:“焉敢破吾之术!”复回来又战。
五人又把高继能围住。
黄飞虎一条枪裹住了高继能。
只见孔宣在营中问掠阵官曰:“高将军与何人对敌?”
军政司禀曰:“与五员大将杀在垓心。”
孔宣前往,出营门掠阵。
见高继能枪法渐乱,才待走马出营,高继能早被黄飞虎一枪刺中胁下,翻鞍坠马。
枭了首级,才要掌鼓回营,忽听得后边大呼曰:“匹夫少待回兵,吾来也!”
五将见孔宣来至,黄飞虎骂曰:“孔宣!你不知天时,真乃匹夫也!”
孔宣笑曰:“我也不对你这等草木之辈讲闲话,你且不要走,放马来!”
把刀一愰,直取文聘、崇黑虎忙举双斧砍来,一似车轮,六骑交锋,直杀得:
空中飞鸟藏林内,山里狼虫隐穴中。
孔宣见这五员将兵器来得甚是凶猛:“若不下手,反为他所算。”
把背后五道光华往下一愰,五员战将一去毫无踪影,只剩得五骑归营。
子牙正坐,只见探事官来报:“五将被孔宣华光撒去,请令定夺。”
子牙大惊曰:“虽然杀了高继能,到又折了五将!且按兵不动。”
话说孔宣进营,把神光一抖,只见五将跌下,照前昏迷。
吩咐左右监在后营。
孔宣见左右并无一将,只得自己一个,也不来请战,只阻住咽喉总路,周兵如何过去得。
话说子牙头运粮草官杨戬至辕门下马,大惊曰:“这时侯还在此处?”
军政官报与子牙:“督运官杨戬听令。”
子牙传令:“令来。”
杨戬上帐三谒毕,禀曰:“催粮参千五百,不误限期,请令定夺。”
子牙曰:“督粮有功,当得为国。”
杨戬曰:“是何人领兵阻在此处?”
子牙把死了黄天化,并擒拿了许多将官的事说了一遍。
杨戬听得黄天化已死,正是:
道心推在汪洋海,却把无名上脑来。
杨戬曰:“明日元帅亲临阵前,待弟子看他是甚么东西作怪,好以法治之。”
子牙曰:“这也有理。”
杨戬下帐,只见南宫适、武吉对杨戬曰:“孔宣连拿黄飞虎、洪锦、哪咤、雷震子莫知去向。”
杨戬曰:“吾有照妖鉴在此,不曾送上终南山去。明日元帅会兵,便知端的。”
次日,子牙带众门人出营,来会孔宣。
巡营军卒报入中军。
孔宣闻报出来,复会子牙,曰:“你等无故造反,诬谤妖言,惑乱天下诸侯,妄起兵端,欲至孟津会合天下叛贼,我也不与你厮杀,我只阻住你不得过去,看你如何会得成!待你等粮草尽绝,我再拿你未迟。”
只见杨戬在旗门下把照妖鉴照着孔宣,看镜里面似一块五彩装成的玛瑙,滚前滚后。
杨戬暗思:“这是个甚么东西?”
孔宣看见杨戬照他,孔宣笑曰:“杨戬,你将照妖鉴上前来照,那远远照,恐不明白。
大丈夫当明白做事,不可暗地里行藏。
我让你照!”
杨戬被孔宣说明,便走马至军前,举鉴照孔宣,也是如前一般。
杨戬迟疑。
孔宣见杨戬不言不语,只管照,心中大怒,纵马摇刀直取。
杨戬三尖刀急架相还。
刀来刀架,两马盘旋,战有三十回合,未分胜负。
杨戬见起先照不见他的本像,及至厮杀,又不见取胜,心下十分焦躁,忙祭起哮天犬在空中。
那哮天犬方欲下来奔孔宣,不觉自己身轻飘飘落在神光里面去了。
韦护来助杨戬,忙祭降魔杵打将下来。
孔宣把神光一撒。
杨戬见势头不好,知他身后的神光利害,驾金光走了。
只见韦护的降魔杵早落在红光之中去了。
孔宣大呼曰:“杨戬,我知道你有八九玄机,善能变化,如何也逃走了?敢再出来会我?”
韦护见失了宝杵,将身隐在旗下,面面相觑。
孔宣大呼:“姜尚!今日与你定个雌雄!”
孔宣走马来战。
子牙后有李靖大怒,骂曰:“你是何等匹夫!焉敢如此猖獗!”
摇戟直冲向前,抵住孔宣的刀。
二将又战在虎穴龙潭之中。
李靖祭起按三十三天玲珑金塔往下打来。
孔宣把黄光一绞,金塔落去无踪无影。
孔宣叫:“李靖不要走!来擒你也!”
正是:
红光一展无穷妙,方知玄内有真玄。
话说金、木二咤见父亲被擒,兄弟二人四口宝剑飞来,大骂:‘孔宣逆贼!敢伤吾父!’弟兄二人举剑就砍。
孔宣手中刀急架相迎。只三合,金咤祭遁龙桩,木咤祭吴钩剑,俱祭在空中,总来孔宣把这些宝贝不为稀罕,只见俱落在红光里面去了。
金、木二咤见势不好,欲待要走,被孔宣把神光复一撒,早已拿去。
子牙见此一阵折了许多门人,子牙怒从心上起,恶向胆边生:‘吾在昆仑山也不知会过多少高明之士,岂惧你孔宣一匹夫哉!’催开四不相,怒战孔宣。
未及三四合,孔宣将青光往下一撒。子牙见神光来得利害,忙把杏黄旗招展,那旗现有千朵金莲,护住身体,青光不能下来。
──此正是玉虚之宝,自比别样宝贝不同。
孔宣大怒,骤马赶来。
子牙后队恼了邓婵玉,用手把马拎回,抓一块五光石打来。
正是:
发手红光出五指,流星一点落将来。
孔宣被邓婵玉一石打伤面门,勒转马望本营逃回。
不防龙吉公主祭起鸾飞宝剑,从孔宣背后砍来。
孔宣不知,左臂上中了一剑,大叫一声,几乎堕马,负痛败进营来;坐在帐中,忙取丹药敷之,立时痊愈。
方把神光一抖,收了诸般法宝,仍将李靖、金、木二咤监禁,切齿深恨。
不表。
子牙鸣金收军回营。
只见杨戬已在中军。
子牙升帐,问曰:‘众门人俱被拿去,你如何到还来了?’
杨戬曰:‘弟子仗师尊妙法,师叔福力,见孔宣神光利害,弟子预先化金光走了。’
子牙见杨戬未曾失利,心上还略觉安妥,然而心下甚是忧闷:‘吾师偈中说“界牌关下遇诛仙”,如何在此处有这枝人马阻住许久?似此如之奈何!’
正忧闷之间,武王差小校来请子牙后帐议事。
子牙忙至后帐,行礼坐下。
武王曰:‘闻元帅连日未能取胜,屡致损兵折将,元帅既为诸将之元首,六十万生灵俱悬于元帅掌握。今一旦信任天下诸侯狂悖,陡起议论,纠合四方诸侯,大会孟津,观政于商,致使天下鼎沸,万姓汹汹,糜烂其民。今阻兵于此,众将受羁縻之厄,三军担不测之忧,使六十万军士抛撇父母妻子,两下忧心,不能安生,使孤远离膝下,不能尽人子之礼,又有负先王之言。元帅听孤,不若回兵,固守本土,以待天时,听他人自为之,此为上策。元帅心下如何?’
子牙暗思:‘大王之言虽是,老臣恐违天命。’
武王曰:‘天命有在,何必强为!岂有凡事阻逆之理?’
子牙被武王一篇言语把心中惑动,这一会执不住主意,至前营,传令与先行官:‘今夜灭灶班师。’
众将官打点收拾起行,不敢谏阻。
二更时,辕门外来了陆压道人,忙忙急急,大呼:‘传与姜元帅!’
子牙方欲回兵,军政官报入:‘启元帅:有陆压道人在辕门外来见。’
子牙忙出迎接。
二人携手至帐中坐下。
子牙见陆压喘息不定,子牙曰:‘道兄为何这等慌张?’
陆压曰:‘闻你退兵,贫道急急赶来,故尔如此。’乃对子牙曰:‘切不可退兵!若退兵之时,使众门人俱遭横死。天数已定,决不差错。’
子牙听陆压一番言语,也无主张,故此子牙复传令:‘叫大小三军,依旧扎住营寨。’
武王听见陆压来至,忙出帐相见,问其详细。
陆压曰:‘大王不知天意。大抵天生大法之人,自有大法之人可治。今若退兵,使被擒之将俱无回生之日。’
武王听说,不敢再言退兵。
且说次日,孔宣至辕门搦战。
探马报入中军。
陆压上前曰:‘贫道一往,会会孔宣,看是如何。’
陆压出了辕门,见孔宣全装甲冑,陆压问曰:‘将军乃是孔宣?’宣答曰:‘然也。’
陆压曰:‘足下既为大将,岂不知天时人事?今纣王无道,天下分崩,愿共伐独夫。足下以一人欲挽回天意耶?甲子之期乃灭纣之日,你如何阻得住?倘有高明之士出来,足下一旦失手,那时悔之晚矣。’
孔宣笑曰:‘料你不过草木愚夫,识得甚么天时人事!’把刀一愰,来取陆压。
陆压手中剑急架忙迎。
步马相交,未及五六合,陆压取葫芦欲放斩仙飞刀;只见孔宣将五色神光望陆压撒来。
陆压知神光利害,化作长虹而走;进得营来,对子牙曰:‘果是利害,不知是何神异,竟不可解。贫道只得化长虹走来,再作商议。’
子牙听见,越加烦闷。
孔宣在辕门不肯回去,只要‘姜尚出来见我,以决雌雄;不可难为三军苦于此地!’
左右报入中军。
子牙正没奈何处治。
孔宣在辕门大呼曰:‘姜尚有元帅之名,无元帅之行,畏刀避剑,岂是丈夫所为!’
正在辕门百般辱骂子牙,只见二运官土行孙刚至辕门,见孔宣口出大言,心下大怒:‘这匹夫焉敢如此藐吾元帅!’
土行孙大骂:‘逆贼是谁?敢如此无理!’
孔宣抬头,见一矮子,提条铁棍,身高不过三四尺长,孔宣笑曰:‘你是个甚么东西,也来说话?’
土行孙也不答话,滚到孔宣的马足下来,举棍就打。
孔宣轮刀来架。
土行孙身子伶俐,左右窜跳,三五合,孔宣甚是费力。
土行孙见孔宣如此转折,随纵步跳出圈子,诱之曰:‘孔宣,你在马上不好交兵,你下马来,与你见个彼此,吾定要拿你,方知吾的手段!’
孔宣原不把土行孙放在眼里,便以此为实,暗想:‘这匹夫合该死!不要讲刀砍他,只是一脚也踢做两断。’
孔宣曰:‘吾下马来与你战,看你如何!’
这个正是:
你要成功扶纣王,谁知反中巧中机。
孔宣下马,执剑在手,往下砍来。
土行孙手中棍望上来迎。
二人恶战在岭下。
且说报马报入中军:“启元帅:二运官土行孙运粮至辕门,与孔宣大战。”
子牙着忙,恐运粮官被掳,粮道不通,令邓婵玉出辕门掠阵。
婵玉立在辕门。
不表。
且说土行孙与孔宣步战,大抵土行孙是步战惯了的,孔宣原是马上将军,下来步战,转折甚是不疾,反被土行孙打了几下。
孔宣知是失计,忙把五色神光往下撒来。
土行孙见五色光华来得疾速神异,知道利害,忙把身子一扭,就不见了。
孔宣见落了空,忙看地下。
不防邓婵玉发手打来一石,喝曰:“逆贼看石!”
孔宣听得响,及至抬头时,已是打中面门:“哎呀”一声,双手掩面,转身就走。
婵玉乘机又是一石,正中后颈,着实带了重伤,逃回行营。
土行孙夫妻二人大喜,进营见子牙,将打伤孔宣,得胜回营的话说了一遍。
子牙亦喜,对土行孙曰:“孔宣五色神光,不知何物,摄许多门人将佐。”
土行孙曰:“果是利害,俟再为区处。”
子牙与土行孙庆功。
不表。
孔宣坐在营中大恼,把脸被他打伤二次,颈上亦有伤痕,心中大怒,只得服了丹药。
次日痊愈,上马,只要发石的女将,以报三石之仇。
报马报入中军。
邓婵玉就欲出阵。
子牙曰:“你不可出去。你发石打过他三次,他岂肯善与你罢休?你今出去,必有不利。”
子牙止住婵玉,吩咐:“且悬‘免战牌’出去。”
孔宣见周营悬挂“免战牌”,怒气不息而回。
且说次日,燃灯道人来至辕门。
军政官报入中军:“启元帅:有燃灯道人至辕门。”
子牙忙出辕门迎接,入帐行礼毕,尊于上坐。
子牙口称“老师”,将孔宣之事一一陈诉过一遍。
燃灯曰:“吾尽知之。今日特来会他。”
子牙传令:“去了‘免战牌’。”
左右报于孔宣。
孔宣知去了“免战牌”,忙上马提刀,至辕门请战。
燃灯飘然而出。
孔宣知是燃灯道人,笑曰:“燃灯道人,你是清静闲人,吾知你道行且深,何苦也来惹此红尘之祸?”
燃灯曰:“你既知我道行深高,你便当倒戈投顺,同周王进五关,以伐独夫,如何执迷不悟,尚敢支吾也?”
孔宣大笑曰:“我不遇知音,不发言语。你说你道行深高,你也不知我的根脚,听我道来:
混沌初分吾出世,两仪太极任搜求。
如今了却生生理,不向三乘妙里游。”
孔宣道罢,燃灯一时也寻思不来:“不知此人是何物得道?”
燃灯曰:“你既知兴亡,深通玄理,如何天命不知,尚兀自逆天耶?”
孔宣曰:“此是你等惑众之言,岂有天位已定,而反以叛逆为正之理?”
燃灯曰:“你这孽障!你自恃强梁,口出大言,毫无思忖,必有噬脐之悔!”
孔宣大怒,将刀一摆,就来战燃灯。
燃灯口称:“善哉!”把宝剑架刀,才战二三回合,燃灯忙祭起二十四粒定海珠来打孔宣。
孔宣忙把神光一摄,只见那宝珠落在神光之中去了。
燃灯大惊;又祭紫金钵盂。
只见也落在神光中去了。
燃灯大呼:“门人何在?”
只听半空中一阵大风飞来,内现一只大鹏雕来了。
孔宣见大鹏雕飞至,忙把顶上盔挺了一挺,有一道红光直冲牛斗,横在空中。
燃灯道人仔细定睛,以慧眼观之,不见明白,只听见空中有天崩地塌之声。
有两个时辰,只听得一声响亮,把大鹏雕打下尘埃。
孔宣忙催开马,把神光来撒燃灯。
燃灯借着一道祥光,自回营来;见子牙陈说利害:“不知他是何物。”
只见大鹏雕也随至帐前。
燃灯问大鹏曰:“孔宣是甚么东西得道?”
大鹏曰:“弟子在空中,只见五色祥云护住他的身子,也像有两翅之形,但不知是何鸟。”
正议之间,军政官来报:“有一道人至辕门求见。”
子牙同燃灯至辕门迎接。
见此人挽双抓髻,面黄身瘦,髻上戴两枝花,手中拿一株树枝,见燃灯来至,大喜曰:“道友请了!”
燃灯忙打稽首曰:“道兄从何处来?”
道人曰:“吾从西方来,欲会东南两度有缘者。今知孔宣阻逆大兵,特来渡彼。”
燃灯已知西方教下道人,忙请入帐中。
那道人见红尘滚滚,杀气腾腾,满目俱是杀运,口里只道:“善哉!善哉!”
来至帐前,施礼坐下。
燃灯问曰:“贫道闻西方乃极乐之乡,今到东土,济渡众生,正是慈悲方便。请问道兄尊姓大名?”
道人曰:“贫道乃西方教下准提道人是也。前日广成子道友在俺西方,借青莲宝色旗,也会过贫道。今日孔宣与吾西方有缘,特来请他同赴极乐之乡。”
燃灯闻言大喜曰:“道兄今日收伏孔宣,正是武王东进之期矣。”
准提曰:“非但东进,孔宣得道,根行深重,与西方有缘。”
准提道罢,随出营来会孔宣。
不知胜负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封神演义-第七十回-译文
准提菩萨出生于西方,道德根基深厚,无法估量。荷叶被风吹动,显现出美丽的景象,莲花即使不下雨也能站立成桥梁。金弓银戟不是用来防备危险的,宝杵和鱼肠剑有其他的用途。不要说孔宣能变化,婆娑树下他是明王。
高继能与五岳大战,他手持的长枪如同银蟒翻滚,风驰电掣,非常惊人。一场大战,有赞歌为证,赞歌说:大地上刮起寒冷的风,旗帜招展,红色闪烁。飞虎匆忙使用长枪;高继能的枪法凶猛。文聘使用托天叉;崔英的银锤如同流星坠落。黑虎的板斧如同车轮;蒋雄的神抓如同金纽索。三军欢呼声中,旗帜摇动,这正是‘黑杀’遇到‘五岳’。
高继能战斗了很长时间,一条枪挡不住五人的兵器,又不能跳出圈子,正在慌乱之际,只见蒋雄用金纽索一松,高继能趁机把马一踢,跳出圈子就跑。崇黑虎等五人随后追赶。高继能抖动蜈蜂袋,好蜈蜂!遮天蔽日,如同骤雨中的飞蝗。文聘拨回马想要逃跑,崇黑虎说:‘不用担心,不可惊慌,我在这里。’他忙揭开背后的红葫芦,里面冒出一阵黑烟,烟中隐约有千只铁嘴神鹰。赞歌说:葫芦冒出黑烟,烟散神鬼惊。秘传玄妙法术,千只铁嘴神鹰。乘烟飞起,蜈蜂变成羹。铁翅如铜剪,尖嘴似金针。翅膀击打蜈蜂变成粉末,嘴巴啄食蜈蜂变成水晶。今日‘五岳’来相会:‘黑杀’遇到他们,命运也倾斜。
高继能的蜈蜂全被崇黑虎的铁嘴神鹰打碎吃掉,一时吃了个精光。高继能大怒:‘怎敢破我的法术!’他又回来再次战斗。五人再次将高继能围住。黄飞虎的长枪紧紧缠住高继能。只见孔宣在营中问巡逻的军官:‘高将军在和谁交战?’军政司禀报:‘在高继能与五员大将的中央战斗。’孔宣前往,出营门巡视。看到高继能的枪法开始混乱,正要骑马出营,高继能已经被黄飞虎一枪刺中胁下,从马上摔下来。斩下首级,正要击鼓回营,忽然听到后面大声呼喊:‘狂徒,稍等,我来也!’五人看到孔宣到来,黄飞虎骂道:‘孔宣!你不知道天时,真是个无知之徒!’孔宣笑着说:‘我也不和你这些草木之人多费口舌,你不要走,放马来!’他挥刀一晃,直接冲向文聘和崇黑虎,两人举双斧砍来,如同车轮,六人交战,杀得:空中飞鸟躲进林中,山里的野兽躲进洞穴中。
孔宣看到这五人的兵器非常凶猛:‘如果不立即出手,反而会被他们算计。’他把背后的五道光华一晃,五员战将立刻消失无踪,只剩下五匹马返回营地。子牙正坐着,只见侦察官来报告:‘五将被孔宣的光华驱散,请下令定夺。’子牙大惊:‘虽然杀了高继能,但又损失了五将!现在按兵不动。’
孔宣进入营地,抖动神光,只见五人跌落,昏迷不醒。他吩咐左右将他们监禁在后营。孔宣看到左右没有其他将领,只得自己一人,也不出来挑战,只挡住了咽喉要道,周军无法通过。
子牙的运粮草官杨戬到辕门下马,大惊:‘这个时候还在这里?’军政官向子牙报告:‘运粮官杨戬听令。’子牙下令:‘让他来。’杨戬上帐三次行礼完毕,禀报:‘催促粮食,参战的一千五百人,没有误期,请下令定夺。’子牙说:‘运粮有功,应当为国家效力。’杨戬问:‘是什么人领兵阻在这里?’子牙把黄天化已死,以及擒拿了许多将领的事情说了一遍。杨戬听到黄天化已死,心中悲痛:‘道心沉入汪洋大海,却把无名怒火涌上脑来。’杨戬说:‘明天元帅亲自到阵前,待我看看他是何物作怪,然后用法治之。’子牙说:‘这也有道理。’杨戬下帐,只见南宫适、武吉对杨戬说:‘孔宣连续拿下了黄飞虎、洪锦、哪吒、雷震子,都不知去向。’杨戬说:‘我有照妖鉴在此,未曾送到终南山去。明天元帅会兵,便知真相。’
次日,子牙带着众门人出营,来会孔宣。巡逻的士兵报告到中军。孔宣听到报告出来,再次与子牙会面,说:‘你们无故造反,散布谣言,扰乱天下诸侯,妄起兵端,想要到孟津会合天下叛贼,我也不和你们战斗,我只阻住你们,看你们如何会合!等到你们的粮草用尽,我再拿你们也不迟。’只见杨戬在旗门下用照妖鉴照着孔宣,看镜子里像是一块五彩玛瑙,滚动前前后后。杨戬暗自思忖:‘这是什么东西?’孔宣看到杨戬照他,笑着说:‘杨戬,你把照妖鉴拿过来照,远远地照恐怕不清楚。大丈夫应当明白行事,不可暗中行事。我让你照!’杨戬被孔宣说明,便骑马到军前,举起照妖鉴照孔宣,也是像之前一样。杨戬犹豫不决。孔宣看到杨戬不言不语,只管照,心中大怒,纵马挥刀直取。杨戬用三尖刀急速抵挡。刀来刀挡,两马盘旋,战斗了三十回合,不分胜负。杨戬看到之前照不见他的本体,等到战斗,又不见取胜,心中十分焦急,忙祭起哮天犬在空中。那哮天犬正要下来攻击孔宣,却不小心自己身轻如燕,落在神光里面去了。韦护来帮助杨戬,忙祭起降魔杵打下。孔宣把神光一撒。杨戬看到形势不妙,知道他身后的神光非常厉害,驾起金光逃走了。只见韦护的降魔杵早已落在红光之中去了。孔宣大声呼喊:‘杨戬,我知道你有八九玄机,善于变化,怎么也逃走了?敢再出来会我?’韦护看到宝杵丢失,躲在旗下,面面相觑。孔宣大声呼喊:‘姜尚!今日我要与你决一死战!’孔宣骑马冲来。子牙后面李靖大怒,骂道:‘你是何等狂徒!竟敢如此猖獗!’摇动长戟直冲向前,抵挡住孔宣的刀。两将又在虎穴龙潭中战斗。李靖祭起按三十三天玲珑金塔打下。孔宣用黄光一绞,金塔消失得无影无踪。孔宣喊道:‘李靖,你不要走!来擒拿你!’正是:红光一展无穷妙,方知玄内有真玄。
话说金咤和木咤看到他们的父亲被擒,兄弟俩立刻挥舞着四口宝剑飞扑过来,大声骂道:‘孔宣你这个叛贼!竟敢伤害我的父亲!’他们举起剑就砍向孔宣。孔宣手中的刀立刻迎了上去。经过三回合,金咤祭出了遁龙桩,木咤祭出了吴钩剑,这些宝贝都被孔宣视为平常,它们最终都落入了红光之中。金咤和木咤见状不妙,想要撤退,却被孔宣释放的神光困住。姜子牙看到这一幕,心中愤怒,恶向胆边生:‘我在昆仑山不知遇到过多少高人,难道我会怕你这个孔宣吗!’他催动四不相,愤怒地与孔宣交战。还没打上三四回合,孔宣就释放出青光。姜子牙见神光如此猛烈,急忙挥舞杏黄旗,旗上现出千朵金莲,保护自己的身体,青光无法下来。──这正是玉虚宫的宝物,与别的宝贝不同。孔宣大怒,骑马追来。姜子牙的部下邓婵玉生气了,用手抓住马头,抓起一块五光石打来。正是:
发手红光出五指,流星一点落将来。
孔宣被邓婵玉的石块打伤了面门,勒转马头逃回本营。没想到龙吉公主祭起了鸾飞宝剑,从孔宣背后砍来。孔宣没有察觉,左臂上被剑划了一道,一声惨叫,差点从马上摔下来,疼痛地逃回营帐;他坐在帐中,急忙取出丹药敷上,立刻痊愈。然后抖动神光,收起所有法宝,仍然将李靖、金咤和木咤监禁,咬牙切齿地恨着。下面不表。
姜子牙敲响金鼓,收兵回营。只见杨戬已经在中军。姜子牙升帐,问道:‘众门人都被擒了,你怎么还回来了?’杨戬说:‘弟子凭借师傅的妙法,师叔的福力,看到孔宣的神光很厉害,弟子提前化作金光逃走了。’姜子牙看到杨戬没有失利,心中稍微安心,然而心中仍然非常忧虑:‘我师傅的预言中说“界牌关下遇诛仙”,怎么在这里会遇到这支部队阻拦这么久?如此这般,该怎么办呢!’正当他忧虑的时候,武王派小校来请姜子牙到后帐议事。姜子牙急忙到后帐,行礼坐下。武王说:‘听说元帅连日未能取胜,屡次损兵折将,元帅作为众将之首,六十万生灵的命运都掌握在元帅手中。现在一旦信任天下诸侯的狂悖之言,突然起兵,纠合四方诸侯,大会孟津,观察商朝的政事,导致天下大乱,百姓惶恐不安,百姓疾苦。现在军队在这里受阻,众将受到束缚,三军承受着不测之忧,使得六十万士兵无法照顾到父母妻子,两边都担忧,无法安心生活,让我远离父母,无法尽到人子的责任,又有负先王的遗言。元帅听我的,不如回兵,坚守本土,等待天时,让别人去处理,这是上策。元帅心中怎么想?’姜子牙暗自思量:‘大王的话虽然对,老臣恐怕违背天命。’武王说:‘天命所在,何必勉强!难道凡事都要逆来顺受吗?’姜子牙被武王一番话打动,这一会儿拿不定主意,到前营传令给先行官:“今晚熄火撤军。”众将官开始收拾行李准备撤退,不敢劝阻。
二更时分,辕门外来了陆压道人,急急忙忙地大喊:“传给姜元帅!”姜子牙正要撤军,军政官报告说:“启禀元帅:有陆压道人在辕门外求见。”姜子牙急忙出去迎接。两人携手进入帐中坐下。姜子牙看到陆压喘息不止,说:“道兄为何如此慌张?”陆压说:“听说你要撤军,贫道急忙赶来,所以如此。”他对姜子牙说:“绝对不能撤军!如果你撤军,所有的门人都会遭遇横祸。天数已定,绝不会出错。”姜子牙听了陆压的话,也没有了主意,因此又传令:“叫大小三军,依旧扎住营寨。”武王听到陆压来了,急忙出帐相见,询问详细情况。陆压说:‘大王不知道天意。天生的大法之人,自然有能治理大法的人。现在如果你撤军,被擒的将领们就没有生还的可能了。’武王听后,不敢再提撤军的事。
且说次日,孔宣来到辕门挑战。探马报告到中军。陆压上前说:“贫道去会会孔宣,看看情况。”陆压出了辕门,看到孔宣全副武装,问:“将军是孔宣吗?”孔宣回答:“是的。”陆压说:“你既然是大将,难道不知道天时人事?现在纣王无道,天下大乱,我们愿意共同讨伐这个暴君。你一个人想要扭转天意吗?甲子之期是灭纣的日子,你怎么能阻挡得住?如果高明之士出现,你一旦失手,那时后悔就晚了。”孔宣笑着回答:“我料你不过是个草木之人,懂得什么天时人事!”挥刀向陆压砍来。陆压手中的剑立刻迎了上去。两人交战,不到五六回合,陆压想要放出斩仙飞刀,只见孔宣将五色神光向陆压撒来。陆压知道神光的厉害,化作一道长虹逃走;回到营中,对姜子牙说:“果然很厉害,不知道是什么神异,竟然无法破解。贫道只能化作长虹逃走,再商议对策。”姜子牙听后,更加烦闷。
孔宣在辕门不肯回去,只要求‘姜尚出来见我,以决胜负;不可难为三军,让他们在这里受苦!’左右报告到中军。姜子牙正无计可施。孔宣在辕门大声辱骂姜子牙,说:‘姜尚有元帅之名,无元帅之行,畏刀避剑,岂是丈夫所为!’
正在辕门百般辱骂姜子牙时,只见二运官土行孙刚到辕门,看到孔宣如此狂妄,心中大怒:‘这匹夫怎么敢如此轻视我们的元帅!’土行孙大骂:‘逆贼是谁?竟敢如此无礼!’孔宣抬头看去,见一个矮个子,手持铁棍,身高不过三四尺,孔宣笑着说:‘你是什么东西,也敢来说话?’土行孙没有回答,滚到孔宣马脚下,举起棍子就打。孔宣挥刀来挡。土行孙身手敏捷,左右跳跃,打了三五回合,孔宣感到非常吃力。土行孙看到孔宣如此艰难,趁机跳出圈子,诱敌道:‘孔宣,你在马上不好交战,你下马,我们比试一下,我一定要捉住你,才能知道我的手段!’孔宣原本并不把土行孙放在眼里,便以为这是真的,暗想:‘这匹夫活该死!不说刀砍他,只是一脚也能把他踢成两截。’孔宣说:‘我下马与你交战,看看你有什么本事!’这正是:
你要成功扶纣王,谁知反中巧中计。
孔宣下马,手握宝剑,向下猛砍。土行孙用长棍向上迎击。两人在山脚下激烈交战。与此同时,报信的士兵急忙跑回中军报告说:‘报告元帅:粮草官土行孙把粮食运到辕门,与孔宣打了起来。’姜子牙急忙行动,担心运粮官被俘,粮道被切断,于是命令邓婵玉出辕门迎战。邓婵玉站在辕门处。这里暂且不提。
土行孙与孔宣步战,土行孙擅长步战,而孔宣原本是骑马的将军,下马步战,动作略显笨拙,反而被土行孙击中了几下。孔宣意识到自己失策,急忙放出五彩神光。土行孙看到五彩光芒迅速而神奇,知道厉害,急忙扭动身体,瞬间消失不见。孔宣见一无所获,低头查看地面。没想到邓婵玉趁机打出了一块石头,喝道:‘逆贼,看石头!’孔宣听到声音,抬头时已被击中面门,‘哎呀’一声,双手捂脸,转身逃跑。邓婵玉趁机又是一石,正中后颈,孔宣重伤逃回营地。土行孙夫妻二人非常高兴,进营见到姜子牙,把打伤孔宣、胜利回营的事情说了一遍。姜子牙也很高兴,对土行孙说:‘孔宣的五彩神光不知是什么东西,能吸引许多门人和将领。’土行孙说:‘确实很厉害,等有机会再处理。’姜子牙和土行孙庆祝胜利。这里暂且不提。
孔宣坐在营中非常恼火,脸上被打了两次,脖子上也有伤痕,心中十分愤怒,只能服用丹药。第二天伤愈,他上马,只想要报仇,找出那个用石头打他的女将。报信的士兵把消息报告给中军。邓婵玉想要出阵。姜子牙说:‘你不能出去。你用石头打了他三次,他不会轻易放过你。你现在出去,可能会有危险。’姜子牙阻止了邓婵玉,吩咐:‘先挂上‘免战牌’出去。’孔宣看到周营挂上了‘免战牌’,怒气未消而回。
次日,燃灯道人来到辕门。军政官报告给姜子牙:‘报告元帅:燃灯道人到了辕门。’姜子牙急忙出辕门迎接,进入帐篷行礼完毕,让他坐在上座。姜子牙称呼他为‘老师’,把孔宣的事情一一讲述了一遍。燃灯说:‘我都知道了。今天特意来会他。’姜子牙下令:‘取下‘免战牌’。’左右告诉了孔宣。孔宣知道‘免战牌’被取下,急忙上马提刀,来到辕门请求战斗。燃灯飘然而出。孔宣知道是燃灯道人,笑着说:‘燃灯道人,你是清静的人,我知道你的道行很深,为什么还来惹这红尘中的麻烦?’燃灯说:‘既然你知道我的道行很高,你应该倒戈投降,和周王一起过五关,讨伐暴君,为什么还不觉悟,还敢拖延时间?’孔宣大笑说:‘我不遇到知音,不会说话。你说你道行深高,但你也不知道我的来历,听我来说:混沌初分我诞生,两仪太极任我寻。如今我已完成生生死死,不再追求三乘妙境。’孔宣说完,燃灯一时也想不明白:‘不知道这个人是什么东西得道。’燃灯说:‘你既然知道兴衰更替,深通玄理,怎么不知道天命,还敢逆天而行?’孔宣说:‘这是你们迷惑众人的话,哪有天命已经确定,反而把叛逆说成是正义的道理?’燃灯说:‘你这恶徒!你自恃强大,口出狂言,毫无思考,必有后悔的时候!’孔宣大怒,摆动宝剑,就来战燃灯。燃灯说:‘善哉!’用宝剑架住刀,才战了几个回合,燃灯急忙祭起二十四粒定海珠来打孔宣。孔宣急忙把神光一收,只见那宝珠落入神光之中消失了。燃灯大惊;又祭出紫金钵盂。只见也落入神光中去了。燃灯大喊:‘门人在哪里?’只听半空中一阵大风飞来,出现了一只大鹏雕。孔宣看到大鹏雕飞来,急忙挺起头顶上的盔,一道红光直冲北斗,横在空中。燃灯道人仔细观察,用慧眼观看,不见明白,只听见空中天崩地裂的声音。过了两个时辰,只听见一声巨响,把大鹏雕打下尘埃。孔宣急忙催马,把神光向燃灯撒去。燃灯借着一道祥光,自己回到营中;见到姜子牙,告诉他利害关系:‘不知道他是什么东西得道。’只见大鹏雕也飞到帐前。
燃灯问大鹏:‘孔宣是什么东西得道?’大鹏说:‘我在空中,只见五彩祥云保护着他的身体,也像有两只翅膀的形状,但不知道是什么鸟。’正讨论之间,军政官来报告:‘有一位道人来到辕门求见。’姜子牙和燃灯一起去辕门迎接。见到这个人梳着双抓髻,面黄身瘦,髻上戴两朵花,手中拿着一根树枝,见到燃灯到来,非常高兴说:‘道友,你好!’燃灯急忙行礼说:‘道兄从哪里来?’道人说:‘我从西方来,想要会东南有缘的人。今天知道孔宣阻碍大军,特地来渡化他。’燃灯知道是西方教派的道人,急忙请他进入帐篷。那道人看到红尘滚滚,杀气腾腾,到处都是杀运,嘴里只说:‘善哉!善哉!’来到帐篷前,行礼坐下。燃灯问:‘贫道听说西方是极乐世界,今天来到东土,拯救众生,正是慈悲方便。请问道兄尊姓大名?’道人说:‘贫道是西方教派的准提道人。前些日子,广成子道友在西方,借了青莲宝色旗,也见过贫道。今天孔宣与西方有缘,特地来请他一同去极乐世界。’燃灯听说后非常高兴说:‘道兄今天收服孔宣,正是武王东征的时候了。’准提说:‘不仅东征,孔宣得道,根基深厚,与西方有缘。’准提说完,跟随姜子牙出营去见孔宣。不知道胜负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封神演义-第七十回-注解
准提菩萨:准提菩萨是佛教中的菩萨之一,源自印度,后被传入中国,成为汉传佛教的重要菩萨之一。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准提菩萨被尊为‘西方三圣’之一,代表着智慧、慈悲和力量。
道德:在古代汉语中,‘道德’通常指的是道德规范和伦理观念,它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要的概念,强调个人行为应遵循的社会和道德准则。
荷叶:荷叶是莲花的叶子,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莲花象征着纯洁和高洁,荷叶则常常与莲花一起出现,寓意着生命的延续和清净。
莲花:莲花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象征着纯洁、高雅和吉祥,常被用来比喻高洁的品质或高远的理想。
金弓银戟:金弓银戟是古代武器,金弓指的是弓,银戟指的是戟,这里用来比喻强大的武器或力量。
宝杵鱼肠:宝杵是指古代的一种武器,鱼肠则是古代的一种匕首,这里用来比喻珍贵的武器或技巧。
孔宣:孔宣是《封神演义》中的一个角色,是商朝的一位将军,擅长使用五色神光,属于道教法术,具有强大的威力。
婆娑树:婆娑树是佛教中的一种神树,象征涅槃和解脱。
明王:明王是佛教中的神祇,代表着智慧、力量和慈悲。
五岳:五岳是指中国传统的五座名山,分别是泰山、华山、衡山、嵩山和恒山,代表着中国文化的精神象征。
银蟒:银蟒是一种传说中的生物,常用来比喻速度极快的事物。
旗旛:旗旛是指旗帜,这里用来形容旗帜飘扬的景象。
提芦枪:提芦枪是一种古代武器,芦枪指的是用芦苇制成的枪。
托天叉:托天叉是一种古代武器,叉头向上,用以刺击。
银锤:银锤是一种古代武器,锤头通常由金属制成,用以打击。
板斧:板斧是一种古代武器,斧头较大,用以劈砍。
神抓:神抓是一种古代武器,抓头尖锐,用以抓取。
金纽索:金纽索是一种古代武器,由金属制成,用以捆绑或投掷。
葫芦:葫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常被用来装药或储存物品,象征着神秘和变化。
神鹰:神鹰是传说中的神鸟,象征力量和速度。
照妖鉴:照妖鉴是《封神演义》中的一种宝物,能够照出妖魔鬼怪的真身。
南宫适:南宫适是《封神演义》中的一个虚构人物,是姜子牙的门人之一。
武吉:武吉是《封神演义》中的一个虚构人物,是姜子牙的门人之一。
照妖镜:照妖镜是《封神演义》中的一种宝物,能够照出妖魔鬼怪的真身。
金光:金光在佛教中指佛光,这里指孔宣的法力。
金塔:金塔是佛教中的塔,这里指李靖使用的宝物。
玲珑金塔:玲珑金塔是一种宝物,具有强大的法力。
红光:在神话传说中,红光常代表强大的法力或神秘的力量。
金、木二咤:金咤和木咤是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两位神将,兄弟二人,都有非凡的法力,常以宝剑作为武器。
遁龙桩:遁龙桩是一种法器,可以用来召唤神龙,具有强大的法力。
吴钩剑:吴钩剑是一种古代宝剑,具有强大的攻击力。
神光:神光在神话传说中指的是神仙或神兽发出的光芒,具有强大的法力。
杏黄旗:杏黄旗是玉虚宫的宝物,具有强大的防御力。
五光石:五光石是一种宝物,具有强大的攻击力。
龙吉公主:龙吉公主是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一个公主,具有强大的法力。
鸾飞宝剑:鸾飞宝剑是一种宝剑,具有强大的攻击力。
丹药:丹药在神话传说中指的是神仙或高人炼制的药物,具有起死回生的功效。
界牌关下遇诛仙:这是姜子牙得到的一则预言,意指在界牌关下将遇到强大的敌人。
甲子之期:甲子之期指的是古代的六十甲子循环,常用来指代时间或命运的周期。
陆压道人:陆压道人是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一个道人,具有强大的法力。
斩仙飞刀:斩仙飞刀是一种法器,具有强大的攻击力。
长虹:长虹在神话传说中指的是神仙或神兽飞行的轨迹,具有神秘的力量。
辕门:辕门是古代军营中的一种门,通常位于营地的正门,是军队出入和接受命令的地方。
二运官土行孙:土行孙是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一个神将,具有变化的能力,常以铁棍作为武器。
土行孙:土行孙是《封神演义》中的一个角色,擅长土遁之术,是姜子牙麾下的一位将领,以步战著称。
邓婵玉:邓婵玉是《封神演义》中的一个角色,是姜子牙麾下的一位女将,以使用石子攻击敌人而闻名。
五色神光:五色神光是孔宣的法术,能够变化出五种颜色的光芒,具有强大的攻击力。
定海珠:定海珠是燃灯道人的法宝,具有定海和克制妖魔的能力。
紫金钵盂:紫金钵盂是燃灯道人的法宝,具有强大的法力,能够容纳大量的物品。
大鹏雕:大鹏雕是燃灯道人的坐骑,也是他的法宝之一,具有强大的飞行能力和战斗能力。
准提道人:准提道人是佛教中的菩萨,是西方教下的一位高僧,具有极高的道行和法力,能够渡化众生。
青莲宝色旗:青莲宝色旗是准提道人的法宝,具有强大的法力,能够帮助他渡化众生。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封神演义-第七十回-评注
孔宣下马,执剑在手,往下砍来。土行孙手中棍望上来迎。二人恶战在岭下。
此句描绘了孔宣与土行孙的激烈战斗场景,通过‘下马’、‘执剑’、‘砍来’等动作描写,展现了孔宣的勇猛与决断。土行孙的‘棍望上来迎’则表现出他的防守与应对。
且说报马报入中军:‘启元帅:二运官土行孙运粮至辕门,与孔宣大战。’子牙着忙,恐运粮官被掳,粮道不通,令邓婵玉出辕门掠阵。
此段描写了战场上的紧张局势,报马传递消息,子牙的担忧与决策,以及邓婵玉的出场,为后续情节发展埋下伏笔。
婵玉立在辕门。不表。
此句简洁地描绘了邓婵玉的出场,‘不表’二字则暗示了后续情节的省略。
且说土行孙与孔宣步战,大抵土行孙是步战惯了的,孔宣原是马上将军,下来步战,转折甚是不疾,反被土行孙打了几下。
此句通过对比土行孙与孔宣的战斗习惯,突出了土行孙的步战技巧和孔宣的被动局面。
孔宣知是失计,忙把五色神光往下撒来。土行孙见五色光华来得疾速神异,知道利害,忙把身子一扭,就不见了。
此段描写了孔宣使用五色神光的技巧,以及土行孙的机智应对,展现了双方的高超武艺和智谋。
孔宣见落了空,忙看地下。不防邓婵玉发手打来一石,喝曰:‘逆贼看石!’孔宣听得响,及至抬头时,已是打中面门:‘哎呀’一声,双手掩面,转身就走。
此句通过邓婵玉的突然袭击,揭示了孔宣的疏忽和土行孙的胜利,同时也展示了邓婵玉的武艺。
婵玉乘机又是一石,正中后颈,着实带了重伤,逃回行营。土行孙夫妻二人大喜,进营见子牙,将打伤孔宣,得胜回营的话说了一遍。
此段描写了土行孙夫妻的喜悦和胜利的归来,以及他们对子牙的汇报,体现了战争的残酷和胜利的珍贵。
子牙亦喜,对土行孙曰:‘孔宣五色神光,不知何物,摄许多门人将佐。’土行孙曰:‘果是利害,俟再为区处。’子牙与土行孙庆功。
此段展示了子牙对土行孙的赞赏和对其能力的认可,同时也预示了后续可能的对付孔宣的策略。
孔宣坐在营中大恼,把脸被他打伤二次,颈上亦有伤痕,心中大怒,只得服了丹药。
此句描绘了孔宣的愤怒和无奈,通过‘大恼’、‘服了丹药’等词语,展现了其内心的痛苦和挣扎。
次日痊愈,上马,只要发石的女将,以报三石之仇。
此句描述了孔宣的复仇计划,通过‘上马’、‘报三石之仇’等动作,展现了其坚定的决心。
报马报入中军。邓婵玉就欲出阵。子牙曰:‘你不可出去。你发石打过他三次,他岂肯善与你罢休?你今出去,必有不利。’子牙止住婵玉,吩咐:‘且悬‘免战牌’出去。’
此段反映了子牙对邓婵玉的关心和对其安全的担忧,同时也体现了军事指挥的智慧。
孔宣见周营悬挂‘免战牌’,怒气不息而回。
此句描绘了孔宣的愤怒和无奈,通过‘怒气不息’表现了他的不屈不挠。
且说次日,燃灯道人来至辕门。
此句引出了燃灯道人的出场,为后续情节发展埋下伏笔。
军政官报入中军:‘启元帅:有燃灯道人至辕门。’子牙忙出辕门迎接,入帐行礼毕,尊于上坐。
此段描写了燃灯道人的到来和子牙的迎接,展现了道人的尊贵和子牙的礼貌。
子牙口称‘老师’,将孔宣之事一一陈诉过一遍。
此句表现了子牙对燃灯道人的尊敬和对其意见的重视。
燃灯曰:‘吾尽知之。今日特来会他。’子牙传令:‘去了‘免战牌’。’左右报于孔宣。
此段描述了燃灯道人的决心和子牙的命令,预示了即将到来的战斗。
孔宣知去了‘免战牌’,忙上马提刀,至辕门请战。
此句展现了孔宣的果断和勇猛,他主动请战,寻求复仇的机会。
燃灯飘然而出。
此句描绘了燃灯道人的神秘和飘然,为战斗增添了神秘色彩。
孔宣知是燃灯道人,笑曰:‘燃灯道人,你是清静闲人,吾知你道行且深,何苦也来惹此红尘之祸?’
此句反映了孔宣对燃灯道人的轻视和挑衅,同时也揭示了孔宣对道人的误解。
燃灯曰:‘你既知我道行深高,你便当倒戈投顺,同周王进五关,以伐独夫,如何执迷不悟,尚敢支吾也?’
此句展现了燃灯道人的智慧和仁慈,他试图感化孔宣,引导其走上正途。
孔宣大笑曰:‘我不遇知音,不发言语。你说你道行深高,你也不知我的根脚,听我道来:‘混沌初分吾出世,两仪太极任搜求。如今了却生生理,不向三乘妙里游。’’
此段通过孔宣的自我介绍,展现了他的自信和独特,同时也为后续的对话和冲突埋下伏笔。
孔宣道罢,燃灯一时也寻思不来:‘不知此人是何物得道?’燃灯曰:‘你既知兴亡,深通玄理,如何天命不知,尚兀自逆天耶?’
此段对话展现了燃灯道人对孔宣的质疑和对其逆天行为的批判,同时也揭示了道人对天命的认知。
孔宣曰:‘此是你等惑众之言,岂有天位已定,而反以叛逆为正之理?’燃灯曰:‘你这孽障!你自恃强梁,口出大言,毫无思忖,必有噬脐之悔!’
此段对话展现了孔宣的固执和狂傲,以及燃灯道人对他的斥责和警告。
孔宣大怒,将刀一摆,就来战燃灯。
此句展现了孔宣的愤怒和冲动,他不顾一切地冲向燃灯道人,展开了激烈的战斗。
燃灯口称:‘善哉!’把宝剑架刀,才战二三回合,燃灯忙祭起二十四粒定海珠来打孔宣。
此句展现了燃灯道人的智慧和法力,他运用定海珠这一法宝,试图制服孔宣。
孔宣忙把神光一摄,只见那宝珠落在神光之中去了。
此句反映了孔宣对燃灯道人法宝的应对,以及他对自己神光的自信。
燃灯大惊;又祭紫金钵盂。只见也落在神光中去了。
此句展现了燃灯道人的无奈和孔宣神光的强大,同时也预示了战斗的艰难。
燃灯大呼:‘门人何在?’只听半空中一阵大风飞来,内现一只大鹏雕来了。
此句描绘了燃灯道人召唤门人的场景,以及大鹏雕的出现,为战斗增添了神秘和紧张的气氛。
孔宣见大鹏雕飞至,忙把顶上盔挺了一挺,有一道红光直冲牛斗,横在空中。
此句展现了孔宣的应对和反击,他运用自己的神光与燃灯道人对抗。
燃灯道人仔细定睛,以慧眼观之,不见明白,只听见空中有天崩地塌之声。
此句通过描述燃灯道人的观察和听到的声音,展现了战斗的激烈和神光的强大。
有两个时辰,只听得一声响亮,把大鹏雕打下尘埃。
此句描绘了战斗的结果,大鹏雕被击落,预示了孔宣的失败。
孔宣忙催开马,把神光来撒燃灯。
此句展现了孔宣的决绝和反击,他不顾一切地试图击败燃灯道人。
燃灯借着一道祥光,自回营来;见子牙陈说利害:‘不知他是何物。’只见大鹏雕也随至帐前。
此段描述了燃灯道人的撤退和大鹏雕的跟随,以及他对子牙的汇报,为后续情节发展埋下伏笔。
燃灯问大鹏曰:‘孔宣是甚么东西得道?’大鹏曰:‘弟子在空中,只见五色祥云护住他的身子,也像有两翅之形,但不知是何鸟。’
此段对话展现了大鹏雕对孔宣的观察和对其身份的猜测,同时也为后续情节发展埋下伏笔。
正议之间,军政官来报:‘有一道人至辕门求见。’子牙同燃灯至辕门迎接。
此段描述了另一位道人的到来,为后续情节发展埋下伏笔。
见此人挽双抓髻,面黄身瘦,髻上戴两枝花,手中拿一株树枝,见燃灯来至,大喜曰:‘道友请了!’
此句描绘了新道人的形象和性格,以及他对燃灯道人的欢迎。
燃灯忙打稽首曰:‘道兄从何处来?’道人曰:‘吾从西方来,欲会东南两度有缘者。今知孔宣阻逆大兵,特来渡彼。’
此段对话展现了新道人的来历和目的,以及他对孔宣的态度和计划。
燃灯闻言大喜曰:‘道兄今日收伏孔宣,正是武王东进之期矣。’准提曰:‘非但东进,孔宣得道,根行深重,与西方有缘。’
此段对话展现了燃灯道人对新道人的赞赏和对其能力的认可,同时也揭示了孔宣与西方教的关系。
准提道罢,随出营来会孔宣。
此句展现了准提道人的决心和行动,他主动出营与孔宣会面,为战斗做好了准备。
不知胜负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此句作为结尾,既留下了悬念,又为后续情节发展埋下伏笔,引发读者的好奇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