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许仲琳,明代文学家和小说家,著有《封神演义》一书。关于《封神演义》的具体作者,有学者认为可能是许仲琳,或许是民间口头传承的集体创作,后期经过整理成书。许仲琳的作品《封神演义》融入了丰富的神话、宗教和历史元素,成为中国古代小说的重要作品之一。
年代:成书于明代(约16世纪)。
内容简要:《封神演义》是明代小说家许仲琳所创作的神话小说,以商朝末年周武王伐纣为背景,讲述了许多神仙、英雄、妖怪的故事,特别是姜子牙辅佐周武王推翻商朝的过程。本书的核心情节是周朝的建立与商纣王的灭亡,其中穿插了大量的神仙、妖魔以及人物的封神故事。全书充满了神话和幻想元素,通过塑造许多英雄人物,如姜子牙、哪吒、杨戬等,展现了忠诚、勇敢、智慧等美德。故事情节复杂、人物众多,并以战斗、谋略、道德冲突等为主要内容,呈现出强烈的戏剧性。作为中国古代神魔小说的代表之一,《封神演义》不仅在文学上影响深远,也对后世的戏曲、电影等艺术形式产生了重大影响。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封神演义-第七十六回-原文
郑伦捉将取汜水
诗曰:
万刃车凶势莫当,风狂火聚助强梁。
旗旛若焰皆逢劫,将士遭殃尽带伤。
白昼已难遮半壁,黄昏安可护三乡。
谁知督运能催命,二子逢之刻下亡。
话说韩荣坐在后厅,吩咐将士,乱纷纷的搬运物件,早惊动长子韩升、次子韩变。
二人见父亲如此举动,忙问左右曰:‘这是何说?’
左右将韩荣前事说了一遍。
二人忙至后堂,来见韩荣曰:‘父亲何故欲搬运家私?弃此关隘,意欲何为?’
韩荣曰:‘你二人年幼,不知世务,快收拾离此关隘,以避兵燹,不得有误。’
韩升听得此语,不觉失声笑曰:‘父亲之言差矣!此言切不可闻于外人,空把父亲一世英名污了。’
‘父亲受国家高爵厚禄,衣紫腰金,封妻荫子,无一事不是恩德。’
‘今主上以此关托重于父亲,父亲不思报国酬恩,捐躯尽节,反效儿女子之计,贪生畏死,遗讥后世,此岂大丈夫举止,有负朝廷倚任大臣之意。’
‘古云:‘在社稷者死社稷,在封疆者死封疆。’父亲岂可轻议弃去。’
‘孩儿弟兄二人,曾蒙家训,幼习弓马,遇异人,颇习有异术,未曾演熟;连日正自操演,今日方完,意欲进兵,不意父亲有弃关之举。’
‘孩儿愿效一死尽忠于国。’
韩荣听罢,点头叹曰:‘‘忠义’二字,我岂不知;但主上昏瞶,荒淫不道,天命有归,若守此关,又恐累生民涂炭,不若弃职归山,救此一方民耳。’
‘况姜子牙门下又多异士,余化、余元俱罹不测,又何况其下者乎!此虽是你兄弟二人忠肝义胆,我岂不喜,只恐画虎不成,终无补于实用,徒死无益耳。’
韩升曰:‘说那里的话来!食人之禄,当分人之忧。若都是自为之计,则朝廷养士何用。不肖孩儿愿捐躯报国,万死不辞。’
‘父亲请坐,俟我兄弟取一物来与父亲过目。’
韩荣听罢,心中也自暗喜:‘吾门也出此忠义之后。’
韩升到书房中取出一物,乃是纸做的风车儿:当中有一转盘,一只手执定中间一竿,周围推转,如飞转盘;上有四首旛,旛上有符有印,又有‘地、水、火、风’四字,名为‘万刃军。’
韩荣看罢,问曰:‘此是孩儿玩耍之物,有何用处?’
韩升曰:‘父亲不知其中妙用,父亲如不信,且下教场中,把这纸车儿试验试验与老爷看。’
韩荣见二子之言甚是凿凿有理,随命下教场来。
韩升兄弟二人上马,各披发仗剑,口中念念有词,只见云雾陡生,阴风飒飒,火焰冲天,半空中有百万刀刃飞来,把韩荣唬得魂不附体。
韩升收了此车。
韩荣曰:‘我儿,你是何人传你的?’
韩升曰:‘那年父亲朝觐之时,俺弟兄闲居无事,在府前玩耍。来了一个陀头,叫做法戒,在我府前化斋。俺弟兄就与了他一斋,他就叫我们拜他为师。我们那时见他体貌异常,就拜他为师。’
‘他说道:‘异日姜尚必有兵来,我秘授你此法宝,可破周兵,可保此关。’今日正应我师之言,定然一阵成功,姜尚可擒也。’
韩荣大喜,随令韩升收了此宝,仍问曰:‘我儿还可用人马,你此车约有多少?’
韩升曰:‘此车有三千辆,那怕姜尚雄师六十万耶!一阵管教他片甲不存!’
韩荣忙点三千精锐之兵与韩升兄弟二人,在教场操演三千万刃车。
‘正是:余元相阻方才了,又是三军屠戮灾。’
‘话说韩升用三千人马,俱穿皂服,披发赤脚,左手执车,右手仗刀,任意诛军杀卒。’
‘操练有二七日期,军士精熟。’
‘那日,韩荣父子统精兵出关搦战。’
‘话说子牙只因破了余元,打点设计取关,只听得关内炮响。’
‘少时探马报入中军,禀曰:‘汜水关总兵韩荣领兵出关,请元帅答话。’’
‘子牙忙传令与众门人、将士:‘统大队出营。’’
‘子牙会过韩荣一次,那里知道有这场亏累,去堤防他。’
‘子牙问曰:‘韩将军,你时势不知,天命不顺,何以为将?速速倒戈,免致后悔。’’
‘韩荣笑曰:‘姜子牙,倚着兵强将勇,不知你等死在咫尺之间,尚敢耀武扬威,数白道黑也!’’
‘子牙大怒:‘谁与我把韩荣拿下?’’
‘旁有魏贲,纵马摇枪,冲杀过来。’
‘韩荣脑后有两员小将,乃韩升、韩变,二人抢出阵来,截住了魏贲。’
‘魏贲大呼曰:‘来者二将何人?’’
‘韩升曰:‘吾乃韩总兵长子韩升,吾弟韩变是也。’’
‘你等恃强,欺君罔上,罪恶滔天,今日乃尔等绝命之地矣!’
‘魏贲大怒,纵马摇枪,飞来直取。’
‘韩升、韩变两骑赴面交还,未及数合,韩升拨转马往后就走。’
‘魏贲不知是计,往下赶来。’
‘韩升回头见魏贲赶来,把顶上冠除了,把枪一摆,三千万刃车杀将出来,势如风火,如何抵当。’
‘只见万刃车卷来,风火齐至。’
‘怎见得好万刃车,有赞为证:’
‘云迷世界,雾罩乾坤。飒飒阴风沙石滚,腾腾烟焰蟒龙奔。’
‘风乘火势,黑气平吞。风乘火势,戈矛万道怯人魂;黑气平吞,目不难观前后士。’
‘魏贲中刃,几乎坠下马鞍鞽;武吉着刀,险些斩了三寸气。’
‘滑喇喇风声卷起无情石,黑暗暗刀痕剁坏将和兵。’
‘人撞人,哀声惨戚;马跴马,鬼哭神惊。’
‘诸将士慌忙乱走;众门人借遁而行。’
‘忙坏了先行元帅;搅乱了武王行营。’
‘那里是青天白日,恍如是黑夜黄昏。’
‘子牙今日兵遭厄,地覆天翻怎太平。’
话说子牙被万刃车一阵只杀得尸山血海,冲过大阵来,势不可当。
韩荣低头一想,计上心来,忙传令:“鸣金收军!”韩升、韩变听得金声,收回万刃车。
子牙方得收住人马,计伤士卒七八千有余。
子牙升帐,众将官俱在帐内,彼此俱言:“此一阵利害,风火齐至,势不可当。”
子牙曰:“不知此刃是何名目?”
众将曰:“一派利刃,漫空塞地而来,风火助威,势不可敌;非若军士可以力敌也。”
子牙心下十分不乐,纳闷军中。
不表。
且说韩荣父子进关,韩升曰:“今日正宜破周,擒拿姜尚,父亲为何鸣金收军?”
韩荣曰:“今日是青天白日,虽有云雾风火,姜尚门人俱是道术之士,自有准备,保护自身,如何得一般尽绝?我有一绝后计,使他不得整备,黑夜里仗此道术,使他片甲不存,岂不更妙!”
二人欠身曰:“父亲之计,神鬼莫测!”
正是:安心要劫周营寨,只恐高人中道来。
话说韩荣打点夜劫周营,收拾停当,只等黑夜出关。
不表。
只见子牙在营纳闷,想:“利刃风火,果是何物,来得甚恶,势如山倒,莫可遮拦?此毕竟是截教中之恶物!”
当日已晚,子牙因今日不曾打点,致令众将着伤,心下忧烦,不曾防备今夜劫寨。
也是合该如此。
众将因早间失利,俱去安歇。
且说韩荣父子将至初更,暗暗出关,将那三千万刃车雄兵杀至辕门。
周营中虽有鹿角,其如这万刃车,有风火助威,刃如骤雨,炮声响亮,齐冲至辕门,谁敢抵当,真是势如破竹。
怎见得,正是:四下里大炮乱响,万刃车刀剑如梭。
三军踊跃纵征鼍,马跴人身径过。
风起处遮天迷地,火来时烟飞焰里。
军吶喊,天翻地覆;将用法,虎下崖坡。
着刀军连声叫苦;伤枪将铠甲难驮。
打着的焦头烂额;绝了命身卧沙窝。
姜子牙有法难使;金、木二咤也自难摹。
李靖难使金塔;雷震子止保皇哥。
南宫适抱头而走;武成王不顾兵戈。
四贤八俊俱无用,马死人亡遍地拖。
正是:遍地草梢含碧血,满田低陷垒行尸。
且说韩升、韩变兄弟二人,夜劫子牙行营,喊声连天,冲进辕门。
子牙在中军忽听得劫营,急自上骑。
左右门人俱来中军护卫。
只见黑云密布,风火交加,刀刃齐下,如山崩地裂之势,灯烛难支。
三千火车兵冲进辕门,如潮奔浪滚,如何抵当。
况且黑夜,彼此不能相顾,只杀得血流成渠,尸骸遍野,那分别人自己。
武王上了逍遥马,毛公遂、周公旦保驾前行。
韩荣在阵后擂鼓,催动三军,只杀得周兵七零八落,君不能顾臣,父不能顾子。
只见韩升、韩变趁势赶子牙,幸得子牙执着杏黄旗,遮护了前面一段;军士将领一拥奔走。
韩升、韩变二人催着万刃车往前紧赶,把子牙赶得上天无路。
直杀到天明,韩升、韩变大叫曰:“今日不捉姜尚,誓不回兵!”望前越赶,吩咐三千兵卒曰:“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子牙见韩升赶至无休,看看至金鸡岭下,只见前面两杆大红旗展,子牙见是催粮官郑伦来至,其心少安。
且说郑伦坐骑出山口,正迎子牙,忙问曰:“元帅为何失利?”
子牙曰:“后有追兵,用的是万刃车,又是风火助威,势不可当。
此是左道异术,你仔细且避其锐。”
郑伦把坐下金睛兽一磕,往前迎来。
只见韩升兄弟在前紧赶,三千兵随后,少离半射之地。
郑伦与韩升、韩变撞头满怀,郑伦大喝曰:“好匹夫!怎敢追我元帅!”
韩升曰:“你来也替不得他!”把枪摇动来刺。
郑伦手中杵赴面交还,郑伦知他万刃车利害,只见后面一片风火兵刃拥来,郑伦知其所以,只一合,忙运动鼻子内两道白光,一声响,对着韩升兄弟二人哼了一声,韩升、韩变兄弟二人坐不住鞍鞽,翻下马来,被乌鸦兵生擒活捉,上了绳索。
兄弟两个方睁开眼时,见已被擒捉:“呀”的一声叹曰:“天亡我也!”
后面三千兵架车前进,见主将被擒,其法巳解,风火兵刃,化为乌有,众兵撒回身,就跑奔回来,正遇韩荣任意赶杀周兵,看见三千兵奔回,风火兵刃全无,不见二子回来,忙问曰:“二位小将军安在?”
众兵曰:“二位将军赶姜子牙至一山边,只见一将出来,与二位将军交战,未及一合,不知怎么跌下马来,被他捉去。
我等在后,不一时,风火兵刃全无,止有此车而已,只得败回,幸遇老将军,望乞定夺。”
韩荣听得二子被擒,心中惶惶,不敢恋战,只得收兵进关。
不表。
且说郑伦擒了二将,来见子牙。
子牙大喜,押在粮车上,同子牙回军;于路遇着武王、毛公遂等,众门人诸将齐集,大抵是夤夜交兵,便是有道术的也只顾得自己,故此大折一阵。
子牙问安,武王曰:“孤几乎諕杀!幸得毛公遂保孤,方得免难。”
子牙曰:“皆是尚之罪也。”
彼此安慰,治酒压惊,一宿不表。
次日,整顿雄师,便至汜水关下扎营,放炮吶喊,声振天地,韩荣听得炮声响,着人打探;来报曰:“启总兵:周兵复至关下安营。”
韩荣大惊:“周兵复至,吾子休矣!”亲自上城,差官打听。
且说子牙升帐坐下,众将参谒毕,子牙传令,摆五方队伍,吾亲自取关。
众将官切齿深恨韩升、韩变。
子牙至关下叫曰:‘请韩总兵答话!’
韩荣在城楼上现身,大叫曰:‘姜子牙,你是败军之将,焉敢复来至此?’
子牙大笑曰:‘吾虽误中你的奸计,此关我毕竟要取你的。你知那得胜将军今已被我擒下。’
命两边左右:‘押过韩升、韩变来!’
左右将二人押过来,在马头前。
韩荣见二子篷头跣足,绳博二臂,押在军前,不觉心痛,忙大叫曰:‘姜元帅,二子无知,冒犯虎威,罪在不赦,望元帅大开恻隐,怜而赦之,吾愿献汜水关以报之耳。’
韩升大呼曰:‘父亲不可献关!你乃纣王之股肱,食君之重禄,岂可惜子之命,而失臣节也!只宜谨守关隘,俟天子救兵到日,协力同心,共擒姜尚匹夫,那时碎尸万段,为子报仇,未为晚也。我二人万死无恨!’
子牙听得大怒,令左右:‘斩之!’
只见南宫适奉令,手起刀落,连斩二将于关下。
韩荣见子受诛,心如刀割,大叫一声,往城下自坠而死。
可怜父子三人,捐躯尽节,千古罕及。
后人有诗赞之:
汜水滔滔日夜流,韩荣志与国同休。
父存臣节孤猿泣,子尽忠贞老鹤愁。
一死依稀酬社稷,三魂缥缈傲王侯。
如今屈指应无愧,笑杀当年儿女俦。
话说韩荣坠城而死,城中百姓开关,迎接子牙人马进汜水关。
父老焚香迎接武王进帅府,众将官欢喜,查点府库钱粮停妥,出榜安民。
武王命厚葬韩荣父子,子牙传令,治酒款待有功人员,在关上住了三四日。
且说干元山金光洞太乙真人在碧游床静坐,忽金霞童儿来报:‘有白鹤童儿至此。’
太乙真人出洞,见白鹤童儿手执玉札降临,言曰:‘请师叔下山,同会诛仙阵。’
太乙真人望昆仑谢恩毕,白鹤童子回玉虚。
不表。
且说太乙真人吩咐:‘叫哪咤来。’慌忙来至,见师父行礼毕,真人曰:‘你如今养的伤痕痊愈,你可先下山,我随后就来,共破诛仙阵也。’
哪咤领师命,方欲下山,真人曰:‘你且站住。当日玉虚宫掌教天尊也曾赠子牙三杯酒;你今下山,我也赠你三杯如何?’
哪咤感谢,真人命金霞童儿斟酒过来,赠哪咤头一杯酒;哪咤谢过,一饮而尽。
真人袖内取一枚枣儿递与哪咤过酒。
哪咤连饮三杯,吃了三枚火枣。
真人送哪咤出洞府,看哪咤上了风火轮,真人方进洞去。
哪咤提火尖枪,方欲驾土遁前行,只见左边一声响,长出一只臂膊来。
哪咤大惊曰:‘怎的了?’还不曾说得完,右边也长出一只臂膊来。
哪咤唬得目睁口呆。
只听得左右齐声响,长出六只手来,共是八条臂膊;又长出三个头来。
哪咤着慌,无可奈何,自思:‘且回去,问我师父来。’只得登回风火轮,方至洞门,只见太乙真人也至门首,拍掌大笑曰:‘奇哉!奇哉!’
有诗为证:
琼浆三盏透三关,火枣频添壮士颜。
八臂已成神妙术,三头莫作等闲看。
须臾变化超凡圣,顷刻风雷任往还。
不是西岐多异士,只因天意恶奸谗。
话说哪咤回来见太乙真人,曰:‘弟子长出这些手,丫丫叉叉,怎好用兵?’
真人曰:‘子牙行营有许多异士,然而有双翼者,有变化者,有地行者,有奇珍者,有异宝者,今着你现三头八臂,不负我金光洞里所传。此去进五关,也见周朝人物稀奇,个个俊杰。这法隐隐现现,但凭你自己心意。’
哪咤感谢师尊恩德。
太乙真人传哪咤隐现之法,哪咤大喜,一手执乾坤圈,一手执混天绫,两只手擎两根火尖枪,还空三手。
真人又将九龙神火罩,又取阴阳剑,共成八件兵器。
哪咤拜辞了师父下山,径往汜水关来。
正是:
余化刀伤归洞府,今朝变化更神通。
且说姜元帅在汜水关计点军将,收拾界牌关,忽然想起师尊偈来:‘‘界牌关下遇诛仙’,此事不知有何吉凶。且不可妄动。’
又思:‘若不进兵,恐误误了日期。’
正在殿上忧虑,忽报:‘黄龙真人来至。’
子牙迎接至中堂,打稽首,分宾主坐下。
黄龙真人曰:‘前边就是诛仙阵,非可草率前进。子牙可吩咐门人,搭起芦篷席殿,迎接各处真人异士,伺候掌教师尊,方可前进。’
子牙听毕,忙令南宫适、武吉起盖芦篷去了。
且说哪咤现了三首八臂,登风火轮,面如蓝靛,发似朱砂,丫丫叉叉,七八只手,走进关来。
军校不知是哪咤现此化身,着忙飞报子牙:“禀元帅:外面有一个三头八臂的将官,要进关来,请令定夺。”
子牙令李靖:“去探来。”
李靖出府,果见三头八臂的人,甚是凶恶,李靖问曰:“来者何人?”
哪咤见是李靖,忙叫:“父亲,孩儿是三太子哪咤。”
李靖大惊,问曰:“你如何得此大术?”
哪咤把火枣之事说了一遍。
李靖进殿回子牙,备言前事。
子牙大喜,传令:“令来。”
哪咤进殿,拜见元帅。
众将观之,无有不悦,俱来称贺。
不表。
且见次日南宫适来回报曰:“禀元帅:芦篷俱已完备。”
黄龙真人曰:“如今只是洞府门人去得,以下将官一概都去不得。”
子牙传下令来:“诸位官将保武王紧守关隘,不得擅离。我同黄龙真人与诸门人弟子前去芦篷,伺候掌教师尊与列位仙长,会诛仙阵。如有妄动者,定按军法。”
众将领命去讫。
子牙进后殿来见武王,曰:“臣先去取关,大王且同众将住于此处。俟取了界牌关,差官来接圣驾。”
武王曰:“相父前途保重。”
子牙感谢毕,复至前殿,与黄龙真人同众门弟子离了汜水关,行有四十里,来至芦篷。
只见悬花结彩,迭锦铺毹。
黄龙真人同子牙上了芦篷坐下。
少时间,只见广成子来至;赤精子随至。
次日,惧留孙、文殊广法天尊、普贤真人、慈航道人、玉鼎真人来至;随后有云中子、太乙真人、清虚道德真君、道行天尊、灵宝大法师俱陆续来至。
子牙一一上下迎接,俱至芦篷坐下。
少时,又是陆压道人来至,稽首坐下。
陆压曰:“如今诛仙阵一会,只有万仙阵再会一次,吾等劫运已满,自此归山,再图精进,以正道果。”
众道人曰:“师兄之言正是如此。”
众皆默坐,专候掌教师尊。
不一时,只听得空中有环佩之声,众仙知道是燃灯道人来了,众道人起身,降阶迎上篷来,行礼坐下。
燃灯道人曰:“诛仙阵只在前面,诸友可曾见么?”
众道人曰:“前面不见甚么光景。”
燃灯曰:“那一派红气罩住的便是。”
众道友俱起身,定睛观看。
不表。
且说多宝道人已知阐教门人来了,用手发一声掌心雷,把红气展开,现出阵来。
芦篷上众仙正看,只见红气闪开,阵图已现,好利害:杀气腾腾,阴云惨惨,怪雾盘旋,冷风习习,或隐或现,或升或降,上下反复不定。
内中有黄龙真人曰:“吾等今犯杀戒,该惹红尘,既遇此阵,也当得一会。”
燃灯曰:“自古圣人云:只观善地千千次,莫看人间杀伐临。”
内中有十二代弟子倒有八九位要去。
燃灯道人阻不住,齐起身下了芦篷,诸门人也随着来看此阵。
行至阵前,果然是惊心骇目,怪气冷人。
众仙俱不肯就回,只管贪看。
不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封神演义-第七十六回-译文
郑伦捉将取汜水
诗曰:万刃车凶势莫当,风狂火聚助强梁。旗旛若焰皆逢劫,将士遭殃尽带伤。白昼已难遮半壁,黄昏安可护三乡。谁知督运能催命,二子逢之刻下亡。
话说韩荣坐在后厅,吩咐将士,乱纷纷的搬运物件,早惊动长子韩升、次子韩变。二人见父亲如此举动,忙问左右曰:‘这是何说?’左右将韩荣前事说了一遍。二人忙至后堂,来见韩荣曰:‘父亲何故欲搬运家私?弃此关隘,意欲何为?’韩荣曰:‘你二人年幼,不知世务,快收拾离此关隘,以避兵燹,不得有误。’韩升听得此语,不觉失声笑曰:‘父亲之言差矣!此言切不可闻于外人,空把父亲一世英名污了。父亲受国家高爵厚禄,衣紫腰金,封妻荫子,无一事不是恩德。今主上以此关托重于父亲,父亲不思报国酬恩,捐躯尽节,反效儿女子之计,贪生畏死,遗讥后世,此岂大丈夫举止,有负朝廷倚任大臣之意。古云:‘在社稷者死社稷,在封疆者死封疆。’父亲岂可轻议弃去。孩儿弟兄二人,曾蒙家训,幼习弓马,遇异人,颇习有异术,未曾演熟;连日正自操演,今日方完,意欲进兵,不意父亲有弃关之举。孩儿愿效一死尽忠于国。’韩荣听罢,点头叹曰:‘‘忠义’二字,我岂不知;但主上昏瞶,荒淫不道,天命有归,若守此关,又恐累生民涂炭,不若弃职归山,救此一方民耳。况姜子牙门下又多异士,余化、余元俱罹不测,又何况其下者乎!此虽是你兄弟二人忠肝义胆,我岂不喜,只恐画虎不成,终无补于实用,徒死无益耳。’韩升曰:‘说那里的话来!食人之禄,当分人之忧。若都是自为之计,则朝廷养士何用。不肖孩儿愿捐躯报国,万死不辞。父亲请坐,俟我兄弟取一物来与父亲过目。’韩荣听罢,心中也自暗喜:‘吾门也出此忠义之后。’韩升到书房中取出一物,乃是纸做的风车儿:当中有一转盘,一只手执定中间一竿,周围推转,如飞转盘;上有四首旛,旛上有符有印,又有‘地、水、火、风’四字,名为‘万刃军’。韩荣看罢,问曰:‘此是孩儿玩耍之物,有何用处?’韩升曰:‘父亲不知其中妙用,父亲如不信,且下教场中,把这纸车儿试验试验与老爷看。’韩荣见二子之言甚是凿凿有理,随命下教场来。韩升兄弟二人上马,各披发仗剑,口中念念有词,只见云雾陡生,阴风飒飒,火焰冲天,半空中有百万刀刃飞来,把韩荣唬得魂不附体。韩升收了此车。韩荣曰:‘我儿,你是何人传你的?’韩升曰:‘那年父亲朝觐之时,俺弟兄闲居无事,在府前玩耍。来了一个陀头,叫做法戒,在我府前化斋。俺弟兄就与了他一斋,他就叫我们拜他为师。我们那时见他体貌异常,就拜他为师。他说道:‘异日姜尚必有兵来,我秘授你此法宝,可破周兵,可保此关。’今日正应我师之言,定然一阵成功,姜尚可擒也。’韩荣大喜,随令韩升收了此宝,仍问曰:‘我儿还可用人马,你此车约有多少?’韩升曰:‘此车有三千辆,那怕姜尚雄师六十万耶!一阵管教他片甲不存!’韩荣忙点三千精锐之兵与韩升兄弟二人,在教场操演三千万刃车。
正是:余元相阻方才了,又是三军屠戮灾。
话说韩升用三千人马,俱穿皂服,披发赤脚,左手执车,右手仗刀,任意诛军杀卒。操练有二七日期,军士精熟。那日,韩荣父子统精兵出关搦战。
话说子牙只因破了余元,打点设计取关,只听得关内炮响。少时探马报入中军,禀曰:‘汜水关总兵韩荣领兵出关,请元帅答话。’子牙忙传令与众门人、将士:‘统大队出营。’子牙会过韩荣一次,那里知道有这场亏累,去堤防他。子牙问曰:‘韩将军,你时势不知,天命不顺,何以为将?速速倒戈,免致后悔。’韩荣笑曰:‘姜子牙,倚着兵强将勇,不知你等死在咫尺之间,尚敢耀武扬威,数白道黑也!’子牙大怒:‘谁与我把韩荣拿下?’旁有魏贲,纵马摇枪,冲杀过来。韩荣脑后有两员小将,乃韩升、韩变,二人抢出阵来,截住了魏贲。魏贲大呼曰:‘来者二将何人?’韩升曰:‘吾乃韩总兵长子韩升,吾弟韩变是也。你等恃强,欺君罔上,罪恶滔天,今日乃尔等绝命之地矣!’魏贲大怒,纵马摇枪,飞来直取。韩升、韩变两骑赴面交还,未及数合,韩升拨转马往后就走。魏贲不知是计,往下赶来。韩升回头见魏贲赶来,把顶上冠除了,把枪一摆,三千万刃车杀将出来,势如风火,如何抵当。只见万刃车卷来,风火齐至。
怎见得好万刃车,有赞为证:云迷世界,雾罩乾坤。飒飒阴风沙石滚,腾腾烟焰蟒龙奔。风乘火势,黑气平吞。风乘火势,戈矛万道怯人魂;黑气平吞,目不难观前后士。魏贲中刃,几乎坠下马鞍鞽;武吉着刀,险些斩了三寸气。滑喇喇风声卷起无情石,黑暗暗刀痕剁坏将和兵。人撞人,哀声惨戚;马跴马,鬼哭神惊。诸将士慌忙乱走;众门人借遁而行。忙坏了先行元帅;搅乱了武王行营。那里是青天白日,恍如是黑夜黄昏。
子牙今日兵遭厄,地覆天翻怎太平。
话说子牙被万刃车一阵杀得尸横遍野,血流成河,冲过大阵来,势头凶猛,无人能挡。韩荣低头一思考,计策立刻浮现,急忙下令:“鸣金收军!”韩升、韩变听到金鼓声,立即收回万刃车。子牙才得以控制住人马,伤亡士兵七八千人。子牙升帐,众将官都在帐内,大家互相说:“这一阵战斗非常激烈,风火齐至,攻势猛烈,难以抵挡。”子牙问:“不知道这把刀叫什么名字?”众将回答:“一排利刃,漫天盖地而来,风火助威,势不可挡;不是士兵可以力敌的。”子牙心中十分不快,纳闷不已。
话说子牙升帐坐下,众将官都来参见完毕,子牙下令,摆出五方队伍,我要亲自去攻打关隘。
众将官都咬牙切齿地恨透了韩升和韩变。
子牙到了关下,大声喊道:“请韩总兵出来答话!”
韩荣在城楼上现身,大声说:“姜子牙,你是个战败的将军,怎么还敢再来这里?”
子牙大笑说:“我虽然中了你的诡计,但这个关隘我还是要拿下的。你知道那得胜的将军已经被我擒获了。”
命令左右两边的人:“把韩升、韩变押过来!”
左右两边的人把两人押到马前。韩荣看到两个儿子头发散乱,赤脚,双手被绑,被押在军前,心里很痛,急忙大声说:“姜元帅,我的两个儿子无知,冒犯了你的威严,罪该万死,希望元帅能发慈悲心,宽恕他们,我愿意献出汜水关来报答你。”
韩升大声喊道:“父亲,不可以献出关隘!你是纣王的得力助手,吃着君王的丰厚俸禄,怎么能因为儿子的命而失去臣子的节操!应该坚守关隘,等到天子派来的救兵到来,齐心协力,一起捉拿姜子牙,到时候把他碎尸万段,为儿子报仇,还不算晚。我们两人即使死一万次也不会后悔!”
子牙听后大怒,命令左右两边的人:“把他们杀了!”
只见南宫适奉命,手起刀落,在关下连续斩杀了两个将军。
韩荣看到儿子被杀,心如刀割,大叫一声,从城楼上跳下死去。
可怜父子三人,都为国家尽了忠节,千古罕见。
后人有诗赞颂他们:汜水滔滔日夜流,韩荣志与国同休。父存臣节孤猿泣,子尽忠贞老鹤愁。一死依稀酬社稷,三魂缥缈傲王侯。如今屈指应无愧,笑杀当年儿女俦。”
话说韩荣跳城而死,城中的百姓打开城门,迎接子牙的军队进入汜水关。
父老们焚香迎接武王进入帅府,众将官都很高兴,检查府库的钱粮都安排妥当,贴出安民告示。
武王命令厚葬韩荣父子,子牙下令,设宴款待有功的人员,在关上住了三四天。
再说干元山金光洞的太乙真人在碧游床上静坐,忽然金霞童子来报告说:“有白鹤童子来了。”
太乙真人出洞,看到白鹤童子手持玉简降临,说:“请师叔下山,一起参加诛仙阵。”
太乙真人向昆仑山表示感谢后,白鹤童子返回玉虚宫。
且说太乙真人吩咐说:“叫哪咤来。”哪咤急忙来见师父,行礼完毕,真人说:“你现在身上的伤已经好了,你可以先下山,我随后就来,我们一起破诛仙阵。”
哪咤领命,正要下山,真人说:“你先站住。当年玉虚宫掌教天尊也曾经赠给你三杯酒;你现在下山,我也赠你三杯如何?”
哪咤表示感谢,真人命令金霞童子倒酒,赠给哪咤第一杯酒;哪咤谢过,一饮而尽。
真人从袖中取出一枚枣子递给哪咤,作为酒。哪咤连饮三杯,吃了三枚火枣。
真人送哪咤出洞府,看着哪咤上了风火轮,真人这才回到洞中。
哪咤手持火尖枪,正要驾土遁前行,突然左边一声响,长出一只臂膊来。
哪咤大惊说:“怎么这样?”话还没说完,右边也长出一只臂膊来。
哪咤吓得目瞪口呆,只听左右两边同时响起声音,长出六只手来,一共是八条臂膊;又长出三个头。
哪咤慌张,无可奈何,心想:“还是回去问问师父吧。”只得登上回风火轮,回到洞门,只见太乙真人也到了门口,拍手大笑说:“奇哉!奇哉!”
有诗为证:琼浆三盏透三关,火枣频添壮士颜。八臂已成神妙术,三头莫作等闲看。须臾变化超凡圣,顷刻风雷任往还。不是西岐多异士,只因天意恶奸谗。”
话说哪咤回来见太乙真人,说:“弟子长出这些手,乱七八糟的,怎么打仗?”
真人说:“子牙的军营里有很多异士,有长翅膀的,有能变化的,有能行走的,有奇珍异宝的,现在你显现出三头八臂,也不负我在金光洞里所传授的。这法术隐显不定,全凭你自己心意。”
哪咤感谢师父的恩德。太乙真人传授哪咤隐现之法,哪咤非常高兴,一手拿着乾坤圈,一手拿着混天绫,两只手拿着两根火尖枪,还空着三只手。
真人又把九龙神火罩和阴阳剑拿给他,一共成了八件兵器。
哪咤向师父告别下山,直接前往汜水关。正是:余化刀伤归洞府,今朝变化更神通。
再说姜元帅在汜水关盘点军将,准备攻打界牌关,忽然想起师父的预言:‘界牌关下遇诛仙’,不知道这件事会有什么吉凶。不可轻举妄动。
又想:‘如果不进攻,恐怕会耽误了日期。’正在殿上忧虑,忽然有人报告:‘黄龙真人来了。’
子牙迎接黄龙真人到中堂,行礼后,宾主坐下。
黄龙真人说:‘前边就是诛仙阵,不可轻率前进。子牙可以吩咐门人,搭起芦篷席殿,迎接各处真人异士,等候掌教天尊,才能前进。’
子牙听后,急忙命令南宫适、武吉去搭建芦篷席殿。
且说哪吒现出了三头八臂的本相,骑着风火轮,脸色像蓝靛一样,头发像朱砂一样,头发散乱,七八只手,走进关来。军校不知道这是哪吒变的身,急忙飞快地报告子牙说:‘禀报元帅:外面有一个三头八臂的将军,要进关来,请元帅定夺。’子牙命令李靖:‘你去探探看。’李靖出府,果然看到一个三头八臂的人,非常凶恶,李靖问:‘来者是谁?’哪吒看到是李靖,急忙喊:‘父亲,我是三太子哪吒。’李靖大吃一惊,问:‘你怎么会有这么大的法术?’哪吒把火枣的事情说了一遍。李靖进殿回禀子牙,详细讲述了之前的事情。子牙非常高兴,传令:‘让他进来。’哪吒进殿,拜见元帅。众将看到他,没有不高兴的,都来祝贺。不提这些。
第二天,南宫适来报告说:‘禀报元帅:芦篷已经准备好了。’黄龙真人说:‘现在只有洞府的弟子可以去,其他的将领都不能去。’子牙下令:‘各位将领保护武王紧守关隘,不得擅自离开。我和黄龙真人以及各位弟子去芦篷,等候掌教师尊和各位仙长,准备诛仙阵。如果有擅自行动的,一定按照军法处置。’众将领接到命令后离开了。
子牙进后殿见武王,说:‘我先去夺取关隘,大王和众将领暂且住在这里。等夺取了界牌关,我会派人去接大王。’武王说:‘相父,路上要保重。’子牙感谢完毕,又回到前殿,和黄龙真人以及众弟子离开了汜水关,走了四十里,来到了芦篷。只见那里花团锦簇,彩带飘扬。黄龙真人和子牙上了芦篷坐下。
过了一会儿,广成子来了;赤精子也随后到来。第二天,惧留孙、文殊广法天尊、普贤真人、慈航道人、玉鼎真人也来了;随后云中子、太乙真人、清虚道德真君、道行天尊、灵宝大法师也陆续到来。子牙一一迎接,都到芦篷坐下。过了一会儿,陆压道人也来了,行礼坐下。陆压说:‘现在诛仙阵聚会,只有万仙阵再聚会一次,我们的劫数已经满了,从此回山,再图精进,以完成正道果。’众道人说:‘师兄的话正是这样。’众人都静坐,专等掌教师尊。
过了一会儿,只听得空中传来环佩的声音,众仙知道是燃灯道人来了,众道人起身,下阶迎接上篷,行礼坐下。燃灯道人说:‘诛仙阵就在前面,各位朋友有没有看到什么?’众道人说:‘前面什么也没看到。’燃灯说:‘那一股红气笼罩的地方就是。’众道友都起身,仔细观看。
且说多宝道人已经知道阐教门人来了,他用手一挥,发出一声掌心雷,把红气散开,露出了阵势。芦篷上的众仙正看,只见红气散开,阵图已经显现,非常可怕:杀气腾腾,阴云惨淡,怪雾缭绕,冷风习习,有时隐有时现,有时上升有时下降,上下变化不定。其中黄龙真人说:‘我们今天犯了杀戒,应该沾染红尘,既然遇到了这个阵,也应该会一会。’燃灯说:‘自古以来圣人说过:只看善地千千万万次,不要看人间杀伐临头。’
其中十二代弟子中,有八九位要去。燃灯道人阻止不住,大家一起下了芦篷,众门人也跟着来看这个阵。走到阵前,果然是惊心动魄,怪气逼人。众仙都不愿意回去,只是贪看。不知道后面会发生什么,且听下回分解。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封神演义-第七十六回-注解
郑伦捉将取汜水:郑伦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人物,擅长捉拿将帅。此句可能指的是郑伦捉拿敌军将领,并夺取汜水关。
万刃车:古代战争中的攻城武器,由多辆马车组成,上面装满利刃,用以切割敌军或城墙。
风狂火聚助强梁:形容风势猛烈,火势旺盛,助力强敌。
旗旛若焰皆逢劫:旗旛如火焰般燃烧,意味着所有遇到旗旛的将士都将遭遇劫难。
白昼已难遮半壁,黄昏安可护三乡:白天连半壁城墙都难以保护,黄昏时更无法保护三个乡镇。
督运能催命:指负责运输的官员能够决定士兵的命运。
二子逢之刻下亡:两个儿子遇到这种情况,马上就会死去。
韩荣:韩荣是韩升和韩变的父亲,也是商朝的将领,后来投降了周朝。
韩升、韩变:韩升和韩变是韩荣的儿子,他们在《封神演义》中是商朝的将领。
万刃军:一种纸做的风车,可以召唤风火和刀刃攻击敌人。
姜子牙: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人物,擅长法术,此段故事中的敌对一方。
余化、余元:姜子牙的部下,此段故事中已遭不测。
陀头:古代对僧侣的一种称呼,此处可能指一个法术高强的僧侣。
法戒:僧侣的法号,陀头僧侣的名字。
化斋:僧侣化缘布施,以斋食供人。
社稷:古代国家或家族的象征,代表国家的利益。
封疆:封建时代的地方行政区域。
三千人马:三千名士兵。
皂服:黑色衣服,古代士兵的制服。
披发赤脚:古代战士的一种装扮,表示勇敢和决心。
三千万刃车:数量众多的万刃车。
炮响:古代战争中用来传递信息的信号。
搦战:挑战敌人进行战斗。
倒戈:背叛自己的阵营,转而帮助对方。
耀武扬威:炫耀武力,显示威风。
数白道黑:数落别人的过错。
冠除:古代士兵头上的装饰,如发冠。
马鞍鞽:马鞍上的装饰。
厄:不幸的事情,灾难。
地覆天翻:形容局势极度混乱,不可收拾。
子牙:子牙是阐教的重要人物,也是姜子牙的别称,是商末周初的著名军事家和政治家,具有很高的智慧和法力。
风火:在古代文学中,风火常用来形容战争中的激烈场面,也指某种神秘的法术或自然现象。
青天白日:指晴朗的白天,常用来比喻事情发生得突然或毫无预兆。
道术:指古代的巫术、法术等超自然的能力。
截教: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宗教派别之一,与道教相对,以对抗道教为主。
万刃车雄兵:指使用万刃车的强大军队。
鹿角:古代军事防御用的障碍物,用鹿角制成,用以阻挡敌军进攻。
辕门:古代军营的正门,也指军营。
逍遥马: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神马,能够自由自在地行走。
金睛兽:传说中的一种神兽,拥有金色的眼睛,能够看穿一切。
乌鸦兵: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神兵,以乌鸦为形象,具有神秘的力量。
金鸡岭:古代地名,具体位置不详。
毛公遂:周武王的将领,曾参与伐纣战争。
周公旦:周武王的弟弟,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辅佐周成王和周康王。
夤夜:深夜,指很晚的时间。
汜水关:是《封神演义》中的一个重要关隘,位于今天的河南省境内。
众将:指子牙麾下的将领们,他们都是姜子牙的部下,参与了多次战争。
五方队伍:指按照五行(金、木、水、火、土)排列的军队队伍,这是古代军事布局的一种方式。
关:指军事要塞,古代用于防御和进攻的重要地点。
太乙真人:太乙真人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仙人,也是阐教的一员。
白鹤童儿:太乙真人的弟子之一,负责传递消息。
诛仙阵:诛仙阵是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强大法阵,具有毁灭一切的力量。
哪咤:哪咤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著名人物,是玉皇大帝的第三个儿子,拥有三头八臂,手持宝剑,法力高强,是阐教十二金仙之一,以勇猛、忠诚和法力著称。
风火轮:风火轮是哪咤的法宝之一,可以载人飞行,具有强大的法力。
火尖枪:哪吒的武器之一,是一种长枪,枪头可以喷火。
九龙神火罩:哪吒的法宝之一,是一种可以喷火的护罩。
阴阳剑:哪吒的法宝之一,是一种可以变化阴阳的剑。
黄龙真人:黄龙真人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仙人,是阐教的一员,具有很高的法力。
界牌关:是《封神演义》中的一个关隘,位于今天的陕西省境内。
朱砂:朱砂是一种红色矿物,常用于古代绘画和道教仪式中,具有驱邪避凶的象征意义。
李靖:李靖是唐朝初年的著名军事家和政治家,在此处作为阐教的一员,担任军事指挥。
火枣:火枣是哪咤在故事中获得的宝物,具有强大的法力。
芦篷:芦篷是一种用芦苇等材料制成的简易住所,此处指用于等待和准备的重要场所。
广成子:广成子是道教中的仙人,也是阐教的一员,以法术高强著称。
赤精子:赤精子是道教中的仙人,也是阐教的一员,擅长使用法术。
惧留孙:惧留孙是阐教的一员,具有很高的法力。
文殊广法天尊:文殊广法天尊是佛教中的菩萨,也是阐教的一员,代表智慧。
普贤真人:普贤真人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仙人,也是阐教的一员。
慈航道人:慈航道人是道教中的仙人,也是阐教的一员,以慈悲为怀著称。
玉鼎真人:玉鼎真人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仙人,也是阐教的一员。
云中子:云中子是道教中的仙人,也是阐教的一员。
清虚道德真君:清虚道德真君是道教中的仙人,也是阐教的一员。
道行天尊:道行天尊是道教中的仙人,也是阐教的一员。
灵宝大法师:灵宝大法师是道教中的仙人,也是阐教的一员。
燃灯道人:燃灯道人是佛教中的菩萨,也是阐教的一员,具有很高的法力。
万仙阵:万仙阵是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强大法阵,与诛仙阵齐名。
劫运:劫运是指天地间的劫难,是道教和佛教中常见的概念,指天地间的大灾难。
正道果:正道果是指修行者通过修行达到的境界,即正果。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封神演义-第七十六回-评注
这段古文描绘了哪吒现出三首八臂的化身,形象生动地展现了哪吒的神异形象。首先,‘且说哪咤现了三首八臂,登风火轮,面如蓝靛,发似朱砂,丫丫叉叉,七八只手,走进关来’这一句,通过‘三首八臂’、‘风火轮’等神异特征,将哪吒的非凡形象展现得淋漓尽致。‘面如蓝靛,发似朱砂’则进一步强调了哪吒的神秘与威严,‘丫丫叉叉’和‘七八只手’则突显了哪吒的超凡能力。
接下来,‘军校不知是哪咤现此化身,着忙飞报子牙’这一句,表现了哪吒的突然出现和军中的慌乱,同时也突显了子牙的威望和军中的秩序。
‘李靖问曰:“来者何人?”哪咤见是李靖,忙叫:“父亲,孩儿是三太子哪咤。”’这一段,通过哪吒与李靖的对话,展现了哪吒对父亲的尊敬和亲情,同时也揭示了哪吒的身份。
‘李靖大惊,问曰:“你如何得此大术?”哪咤把火枣之事说了一遍’这一句,揭示了哪吒获得三首八臂的原因,即火枣之事,同时也为后续剧情埋下了伏笔。
‘子牙大喜,传令:“令来。”哪咤进殿,拜见元帅。众将观之,无有不悦,俱来称贺’这一段,展现了哪吒的威望和子牙的喜悦,同时也反映了军中的团结和士气。
‘且见次日南宫适来回报曰:“禀元帅:芦篷俱已完备。”黄龙真人曰:“如今只是洞府门人去得,以下将官一概都去不得。”’这一段,表现了芦篷的准备工作,同时也揭示了洞府门人的特殊地位。
‘子牙传下令来:“诸位官将保武王紧守关隘,不得擅离。我同黄龙真人与诸门人弟子前去芦篷,伺候掌教师尊与列位仙长,会诛仙阵。如有妄动者,定按军法。”’这一段,展现了子牙的智慧和军令如山的权威。
‘子牙进后殿来见武王,曰:“臣先去取关,大王且同众将住于此处。俟取了界牌关,差官来接圣驾。”’这一段,展现了子牙的忠诚和武王的信任。
‘黄龙真人同子牙上了芦篷坐下。少时间,只见广成子来至;赤精子随至。次日,惧留孙、文殊广法天尊、普贤真人、慈航道人、玉鼎真人来至;随后有云中子、太乙真人、清虚道德真君、道行天尊、灵宝大法师俱陆续来至’这一段,展现了众仙的陆续到来,以及芦篷的盛况。
‘陆压曰:“如今诛仙阵一会,只有万仙阵再会一次,吾等劫运已满,自此归山,再图精进,以正道果。”’这一段,揭示了众仙的使命和劫运,同时也展现了他们的道心。
‘燃灯道人曰:“诛仙阵只在前面,诸友可曾见么?”众道人曰:“前面不见甚么光景。”燃灯曰:“那一派红气罩住的便是。”’这一段,展现了燃灯道人的智慧和众仙的洞察力。
‘且说多宝道人已知阐教门人来了,用手发一声掌心雷,把红气展开,现出阵来。芦篷上众仙正看,只见红气闪开,阵图已现,好利害:杀气腾腾,阴云惨惨,怪雾盘旋,冷风习习,或隐或现,或升或降,上下反复不定’这一段,通过生动的描写,展现了诛仙阵的威力和神秘。
‘内中有十二代弟子倒有八九位要去。燃灯道人阻不住,齐起身下了芦篷,诸门人也随着来看此阵’这一段,展现了众仙对诛仙阵的重视和好奇心。
‘行至阵前,果然是惊心骇目,怪气冷人。众仙俱不肯就回,只管贪看’这一段,再次强调了诛仙阵的威力和众仙的震撼。
‘不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这一句,为后续剧情留下了悬念,同时也体现了古文的节奏和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