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扁鹊(公元前407年-公元前310年),姓秦名越人,战国时期著名的医学家和医术实践家,被誉为“神医”。扁鹊精通脉学、针灸和草药,是中国古代医学史上的杰出人物之一。其医术的精湛,曾多次通过望、闻、问、切四诊法准确判断病情,治疗了大量疑难杂症。
年代:成书年代不明确,可能为扁鹊生前的医案总结或后代医家整理的版本。
内容简要:《扁鹊心书》是扁鹊对自己医术的总结,主要讲述了脉诊与疾病之间的关系。书中详细描述了如何通过观察脉象来判断病因,扁鹊提出的“望诊”与“脉诊”理论对中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书中不仅涉及到多种脉象的辨别方法,还讨论了疾病的预防与治疗等方面的内容。它是古代中医学的重要著作之一,对于脉学、临床诊断以及药物疗法有着极高的学术价值,并且对后世的中医诊断和治疗体系产生了重要影响。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扁鹊心书-神方-鹿茸丸-原文
温补下元,疏通血脉,明目轻身。
鹿茸(一具,去毛酥炙)
鹿角霜(二两)
川楝子(炒取净肉)
青皮
木香(各一两)
上为末。
蒸饼丸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盐汤下。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扁鹊心书-神方-鹿茸丸-译文
温补下元,疏通血脉,明目轻身。
用鹿茸(一具,去毛后烤熟) 鹿角霜(二两) 川楝子(炒取净肉) 青皮 木香(各一两)。
将这些材料磨成粉末。
用蒸熟的饼做成像梧子大小的丸子。
每次服用三十丸,空腹时用盐汤送服。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扁鹊心书-神方-鹿茸丸-注解
温补下元:指通过温补的方式调整下元(中医术语,指人体下部的功能,包括肾、脾、膀胱等器官),以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
疏通血脉:指通过药物或其他方法使血脉畅通,防止血瘀,有助于改善血液循环。
明目轻身:明目指改善视力,轻身指减轻体重或身体负担,增强身体轻盈感。
鹿茸:鹿茸是雄性鹿的幼角,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常用于补肾壮阳、强筋骨等。
去毛酥炙:去毛指去除鹿茸上的毛,酥炙指用火烤制,使其酥脆。
鹿角霜:鹿角霜是鹿角经加工后的产物,有滋阴补肾、强筋骨的功效。
川楝子:川楝子是一种中药材,具有疏肝理气、止痛的功效,常用于治疗肝郁气滞、腹痛等。
炒取净肉:炒取指经过炒制,去除杂质,取其有效成分。
青皮:青皮是柑橘类水果的皮,具有疏肝理气、消食化积的功效。
木香:木香是一种中药材,具有行气止痛、健脾消食的功效。
末:末指将药材研磨成粉末。
蒸饼丸:蒸饼丸是一种传统的中药制剂方法,将药末与蒸熟的面粉混合制成丸子。
梧子大:梧子是一种果实,用来形容丸子的体积大小。
每服三十丸:每次服用三十颗丸子。
空心盐汤下:空腹时用盐汤送服,盐汤有助药物吸收。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扁鹊心书-神方-鹿茸丸-评注
此方出自我国传统医学,具有温补下元、疏通血脉、明目轻身的功效。首先,‘温补下元’意味着此方旨在温养人体的下焦,即肾脏,以增强肾脏的功能,进而调节全身的阴阳平衡。中医认为,肾脏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肾气充足则身体强健,故温补下元是养生保健的重要环节。
‘疏通血脉’表明此方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可以改善血液循环,对于因血脉瘀阻引起的各种疾病有很好的治疗作用。血脉畅通,则气血运行无阻,有利于身体健康。
‘明目轻身’说明此方还有明目和减肥的功效。中医认为,肝肾同源,肝肾健康则目力充沛,故此方具有明目作用。同时,此方还有助于减肥,对于因脾胃虚弱、气血不足引起的肥胖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接下来,我们来看方剂的组成。鹿茸,作为方剂中的君药,具有温补肾阳、益精血的功效。鹿茸去毛酥炙后,能更好地发挥其药效,增强其温补作用。
鹿角霜,性温,味咸,具有温经散寒、活血止痛的功效。与鹿茸相配合,可以增强温补下元的效果。
川楝子,性苦,味寒,具有疏肝解郁、行气止痛的作用。炒取净肉后,可以减少其苦寒之性,使其更适合与其他药材配伍使用。
青皮,性温,味苦,具有疏肝理气、消食化积的功效。在此方中,青皮可以协助川楝子疏肝解郁,同时也有助于消化。
木香,性温,味辛,具有行气止痛、温中止泻的功效。木香在此方中起到行气的作用,有助于其他药材的药效发挥。
方剂中的各味药材经过研磨成末,与蒸饼丸梧子大,既方便服用,又有利于药效的吸收。每服三十丸,空心盐汤下,盐汤可以引药入肾,增强药效。
总体来看,此方剂在中医理论指导下,通过合理配伍,达到温补下元、疏通血脉、明目轻身的效果,是传统医学中一个具有代表性的方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