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扁鹊心书-神方-大青膏

作者: 扁鹊(公元前407年-公元前310年),姓秦名越人,战国时期著名的医学家和医术实践家,被誉为“神医”。扁鹊精通脉学、针灸和草药,是中国古代医学史上的杰出人物之一。其医术的精湛,曾多次通过望、闻、问、切四诊法准确判断病情,治疗了大量疑难杂症。

年代:成书年代不明确,可能为扁鹊生前的医案总结或后代医家整理的版本。

内容简要:《扁鹊心书》是扁鹊对自己医术的总结,主要讲述了脉诊与疾病之间的关系。书中详细描述了如何通过观察脉象来判断病因,扁鹊提出的“望诊”与“脉诊”理论对中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书中不仅涉及到多种脉象的辨别方法,还讨论了疾病的预防与治疗等方面的内容。它是古代中医学的重要著作之一,对于脉学、临床诊断以及药物疗法有着极高的学术价值,并且对后世的中医诊断和治疗体系产生了重要影响。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扁鹊心书-神方-大青膏-原文

治小儿吐泻后成慢惊,脾虚发搐,或斑疹后发搐。

乌蛇(去头尾,酒浸炙)

全蝎(十枚,去头足)

蜈蚣(五条,去头足,炙)

钟乳粉(要真者火 研极细末,水飞净,五钱)

青黛

丁香

木香

川附子(制,各五钱)

白附子(面包煨熟,一两)

共为末,蜜丸龙眼大。

每服一丸,滚水下,连进二服立瘥。

甚者灸中脘五十壮。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扁鹊心书-神方-大青膏-译文

治疗小孩子吐泻后变成慢惊风,脾虚引起的抽搐,或者疹子之后出现的抽搐。

使用乌蛇(去掉头尾,用酒浸泡后烤炙),全蝎(十个,去掉头和脚),蜈蚣(五条,去掉头和脚,烤炙),钟乳粉(要选用真的,用火研成极细的粉末,用水淘洗干净,用量为五钱),青黛,丁香,木香,川附子(经过炮制,各五钱),白附子(用面包煨熟,一两)。

将这些药材共同研成粉末,制成蜜丸,大小如龙眼。每次服用一丸,用滚开水送服,连续服用两次就可以立即见效。病情严重的,可以灸中脘穴五十壮。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扁鹊心书-神方-大青膏-注解

小儿吐泻:指儿童因饮食不当、外感等引起的呕吐和腹泻。

慢惊:中医术语,指小儿因脾虚而引起的惊风症状,表现为动作迟缓、肌肉抽搐等。

脾虚:中医术语,指脾胃功能虚弱,消化吸收不良,常见症状有食欲不振、腹胀、便溏等。

发搐:指身体突然发生肌肉抽搐的现象。

斑疹:中医术语,指皮肤上出现的红色斑点或疹子,常见于传染病或过敏性疾病。

乌蛇:中药名,指乌梢蛇,具有祛风、通络、止痉的功效。

去头尾:指去除动物的头和尾部分,以去除腥味和杂质。

酒浸炙:指用酒浸泡后,再进行烘焙处理,以增强药效。

全蝎:中药名,指全蝎,具有祛风、通络、止痉的功效。

十枚:指十个全蝎。

去头足:指去除全蝎的头和足部分。

蜈蚣:中药名,指蜈蚣,具有祛风、通络、止痉的功效。

五条:指五条蜈蚣。

炙:指用火烤干或烘焙处理,以增强药效。

钟乳粉:中药名,指钟乳石磨成的粉末,具有补肺、润燥、止咳的功效。

真者火研极细末:指必须是真正的钟乳石,经过火烤后研成极细的粉末。

水飞净:指将粉末放入水中,使其悬浮,去除杂质。

五钱:古代货币单位,一钱约合现在5克,五钱即25克。

青黛:中药名,指青黛石,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的功效。

丁香:中药名,指丁香,具有温中散寒、行气止痛的功效。

木香:中药名,指木香,具有行气止痛、健脾消食的功效。

川附子:中药名,指川产附子,具有温中散寒、回阳救逆的功效。

制:指对药材进行特定的加工处理,以降低毒性。

白附子:中药名,指白附子,具有祛风、解毒、止痛的功效。

面包煨熟:指将白附子用面包包裹后,进行炖煮,以降低毒性。

一两:古代货币单位,一两约合现在50克。

共为末:指将所有药材混合后,研磨成粉末。

蜜丸:指用蜂蜜将粉末制成药丸。

龙眼大:指药丸的大小如龙眼。

每服一丸:指每次服用一丸。

滚水下:指用热水冲泡。

连进二服立瘥:指连续服用两次后,病情立即好转。

甚者:指病情较重时。

灸中脘五十壮:指用艾灸法在中脘穴(位于腹部,约在肚脐上方四寸处)进行五十次灸疗。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扁鹊心书-神方-大青膏-评注

此段古文出自中医典籍,主要描述了一种治疗小儿吐泻后出现的慢惊症状的方剂。以下是对这段古文的逐行赏析:

治小儿吐泻后成慢惊,脾虚发搐,或斑疹后发搐。

此句点明了病症,即小儿在吐泻之后可能出现慢惊症状,这是由于脾胃虚弱导致的抽搐,也可能在出现斑疹之后发生抽搐。这里的‘慢惊’指的是一种慢性惊厥,‘脾虚’则是指脾胃功能减弱,‘发搐’是指肌肉抽搐,‘斑疹’则是指皮肤上的红色斑点。

乌蛇(去头尾,酒浸炙) 全蝎(十枚,去头足) 蜈蚣(五条,去头足,炙)

此三味药材均为昆虫类,乌蛇具有祛风、通络、解毒的功效;全蝎具有熄风、止痉、解毒的作用;蜈蚣则具有熄风、止痉、解毒、散结的功效。去头尾和足是为了去除药材中的杂质,酒浸炙则是为了增强药效。

钟乳粉(要真者火 研极细末,水飞净,五钱)

钟乳石是一种含钙的矿物,火研极细末后水飞净,可增强其收敛、止泻的功效,用于治疗脾胃虚弱导致的吐泻。

青黛 丁香 木香 川附子(制,各五钱) 白附子(面包煨熟,一两)

青黛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消肿的作用;丁香具有温中散寒、行气止痛的功效;木香具有行气止痛、健脾消食的作用;川附子则是温里散寒、回阳救逆的药材;白附子具有燥湿化痰、祛风止痉的功效。这些药材的配伍,旨在温补脾胃,调和阴阳。

共为末,蜜丸龙眼大。

将上述药材共研为末,制成蜜丸,大小如龙眼,便于服用。

每服一丸,滚水下,连进二服立瘥。

每次服用一丸,用滚水送服,连续服用两次即可见效,‘立瘥’即立刻痊愈。

甚者灸中脘五十壮。

对于病情较重者,可采用艾灸的方法,在中脘穴(位于腹部正中线,脐上4寸处)施灸五十壮,以增强疗效。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扁鹊心书-神方-大青膏》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14055.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