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扁鹊心书-卷中-阳明见证

作者: 扁鹊(公元前407年-公元前310年),姓秦名越人,战国时期著名的医学家和医术实践家,被誉为“神医”。扁鹊精通脉学、针灸和草药,是中国古代医学史上的杰出人物之一。其医术的精湛,曾多次通过望、闻、问、切四诊法准确判断病情,治疗了大量疑难杂症。

年代:成书年代不明确,可能为扁鹊生前的医案总结或后代医家整理的版本。

内容简要:《扁鹊心书》是扁鹊对自己医术的总结,主要讲述了脉诊与疾病之间的关系。书中详细描述了如何通过观察脉象来判断病因,扁鹊提出的“望诊”与“脉诊”理论对中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书中不仅涉及到多种脉象的辨别方法,还讨论了疾病的预防与治疗等方面的内容。它是古代中医学的重要著作之一,对于脉学、临床诊断以及药物疗法有着极高的学术价值,并且对后世的中医诊断和治疗体系产生了重要影响。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扁鹊心书-卷中-阳明见证-原文

阳明燥金内属于胃,

六脉浮紧而长,

外证目痛发热,

手足温,

呻吟不绝,

服当归柴胡汤、平胃散。

仲景反言热深厥亦深,

此误也。

若果发昏厥,

两目枯陷不能升者,

急灸中脘五十壮,

渐渐省人事,

手足温者生,

否则死。

(仲景厥阴证中,

有厥热多寡之论,

不过验邪正之进退,

察阴阳之消长,

示人为治之活法,

无偏无倚,

何误之有。)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扁鹊心书-卷中-阳明见证-译文

阳明燥金内属于胃,六脉浮紧而长,外证目痛发热,手足温,呻吟不绝,服当归柴胡汤、平胃散。

张仲景却反过来说热病深重时,手足逆冷也会很严重,这是错误的。如果真的出现了昏迷和手足冰冷,两眼干涩凹陷无法恢复的情况,应立即用艾灸灸中脘穴五十壮,渐渐恢复意识,如果手足变温,则有望生还,否则就有生命危险。

(在张仲景的厥阴证论述中,有关于厥热程度的不同说法,但这只是为了检验邪正的进退,观察阴阳的消长,向人们展示治疗的方法,既不偏颇也不倚赖,哪里有什么错误呢?)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扁鹊心书-卷中-阳明见证-注解

阳明燥金:阳明,中医术语,指人体中的阳明经,与胃相关。燥金,指燥热的金属性质,这里指的是阳明经的热邪。

内属于胃:指阳明经的热邪与胃的功能有关。

六脉浮紧而长:六脉,指中医中的寸、关、尺三部脉,浮紧而长是指脉象表现为浮在皮肤表面,紧张有力,且脉长。

外证目痛发热:外证,指表现在体表的病证。目痛发热,指眼睛疼痛和发热的症状。

手足温:手足温,指手脚温暖,通常与身体气血通畅有关。

呻吟不绝:呻吟,指因痛苦或不适而发出的声音。不绝,指连续不断。

当归柴胡汤:当归柴胡汤,是一种中药方剂,由当归、柴胡等药材组成,主要用于治疗阳明经热病。

平胃散:平胃散,是一种中药方剂,由苍术、厚朴、陈皮等药材组成,主要用于治疗脾胃不和。

仲景:仲景,指张仲景,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著有《伤寒杂病论》,后世称为“医圣”。

厥阴证:厥阴证,中医术语,指人体阴阳气血失调的一种病证,多见于内伤杂病。

厥热多寡之论:厥热多寡之论,指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对厥阴证中寒热程度的不同论述。

邪正之进退:邪正之进退,指疾病过程中邪气与正气的相互斗争及其变化过程。

阴阳之消长:阴阳之消长,指阴阳二气的盛衰变化。

中脘:中脘,中医术语,指位于人体上腹部正中,是胃经的募穴,具有调理脾胃、和胃降逆的作用。

五十壮:五十壮,指艾灸时烧灼的艾条数量,壮是艾灸计数的单位。

省人事:省人事,指恢复意识,清醒过来。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扁鹊心书-卷中-阳明见证-评注

这段古文出自中医经典著作,反映了对阳明燥金证候的病理机制和治疗方法。首先,‘阳明燥金内属于胃’指出阳明燥金证候与胃脏的内在联系,阳明为人体六经之一,主胃腑,燥金则与干燥、收敛的病理状态相关。

‘六脉浮紧而长’是对患者脉象的描述,浮脉通常与表证相关,紧脉则表示脉道紧张,长脉则表示脉势较长,这可能反映了患者体内邪气的深浅和邪正斗争的激烈程度。

‘外证目痛发热,手足温,呻吟不绝’是对患者外在症状的描述,目痛发热表明了眼部和体表的炎症反应,手足温则可能意味着患者体内有热邪,而呻吟不绝则反映了患者的痛苦和不适。

‘服当归柴胡汤、平胃散’是针对上述症状的治疗方案,当归柴胡汤具有补血解郁、疏肝理气的功效,适用于治疗因肝郁血虚引起的症状;平胃散则用于调和脾胃,缓解胃部不适。

‘仲景反言热深厥亦深,此误也’是对《伤寒论》中张仲景关于热深厥深的观点的质疑。仲景认为热邪深入会导致厥证,但作者认为这种观点是有误的,因为厥证的产生与热邪的深浅并非绝对相关。

‘若果发昏厥,两目枯陷不能升者,急灸中脘五十壮’是对严重症状的处理方法。昏厥和两目枯陷不能升表明了病情的严重性,此时需要采取紧急措施,通过灸法刺激中脘穴,以激发人体的自我调节能力。

‘渐渐省人事,手足温者生,否则死’则是对治疗结果的预测。省人事意味着意识恢复,手足温则表示体内阳气恢复,这些迹象预示着患者的生命体征好转,否则则可能危及生命。

最后,作者通过引用仲景厥阴证中的理论,强调了辨证论治的重要性,指出仲景的治疗方法并无偏颇,而是根据邪正进退、阴阳消长来调整治疗方案,体现了中医治疗的高超技艺和灵活性。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扁鹊心书-卷中-阳明见证》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14003.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