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扁鹊心书-卷下-蛊毒

作者: 扁鹊(公元前407年-公元前310年),姓秦名越人,战国时期著名的医学家和医术实践家,被誉为“神医”。扁鹊精通脉学、针灸和草药,是中国古代医学史上的杰出人物之一。其医术的精湛,曾多次通过望、闻、问、切四诊法准确判断病情,治疗了大量疑难杂症。

年代:成书年代不明确,可能为扁鹊生前的医案总结或后代医家整理的版本。

内容简要:《扁鹊心书》是扁鹊对自己医术的总结,主要讲述了脉诊与疾病之间的关系。书中详细描述了如何通过观察脉象来判断病因,扁鹊提出的“望诊”与“脉诊”理论对中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书中不仅涉及到多种脉象的辨别方法,还讨论了疾病的预防与治疗等方面的内容。它是古代中医学的重要著作之一,对于脉学、临床诊断以及药物疗法有着极高的学术价值,并且对后世的中医诊断和治疗体系产生了重要影响。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扁鹊心书-卷下-蛊毒-原文

闽广之人,以诸虫置一器内,令其互相啖食,候食尽而独存者即蛊也。

中其毒则面目黄肿,心腹胀满疼痛,或吐涎血,久则死矣。

初得时用皂角一挺,槌根二两水煎浓汁二盏,临卧服之,次早取下毒物后,用以万岁藤根,湿纸裹煨熟,每日空心嚼五枚,生麻油送下,三日毒从大便出。

凡人至川广每日饮食,宜用银箸,箸白即无妨,箸黑即有毒也。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扁鹊心书-卷下-蛊毒-译文

闽广地区的人,会把各种虫子放在一个容器里,让它们互相吃掉,等到食物都被吃光,最后只剩下一个的,那就是蛊虫。中了蛊虫的毒,会出现脸色发黄、身体浮肿,心脏和腹部会感到胀痛,有时还会吐出带血的唾沫,时间长了就会死去。

刚开始得病的时候,可以用皂角一根,槌根二两,用水煎煮成浓汁两碗,临睡前服用。第二天早上,在排出毒物之后,用万岁藤根,用湿纸包裹后煮熟,每天空腹嚼五枚,用生麻油送服,三天后毒物会通过大便排出。

普通人到了川广地区,每天吃饭时应该使用银筷子,筷子如果变白就没有问题,如果变黑就说明有毒了。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扁鹊心书-卷下-蛊毒-注解

闽广之人:指生活在福建和广东地区的人们,这两个地区在中国古代以生产和使用蛊毒而闻名。

诸虫:指各种昆虫,这里特指用于制作蛊毒的昆虫。

器:容器,这里指的是用来放置昆虫的器具。

啖食:吃,这里指昆虫相互捕食。

蛊:一种古代传说中的毒物,据说由各种毒虫混合而成,能够使人中毒。

中其毒:被蛊毒所伤。

面目黄肿:面部和眼睛周围出现黄色肿胀,是中毒的症状之一。

心腹胀满疼痛:心脏和腹部感到胀满和疼痛,也是中毒的症状。

吐涎血:呕吐带有血液的唾液,是中毒的严重症状。

皂角:一种植物的果实,可以用来解毒。

槌根:槌树(皂荚树)的根,具有解毒的功效。

水煎:用水煮沸后煎煮,是一种提取植物有效成分的方法。

万岁藤根:一种具有解毒作用的植物根。

湿纸:湿润的纸张,用于包裹万岁藤根。

煨熟:用慢火炖煮使熟透。

空心:空腹,指饭前。

生麻油:未经加工的麻油,具有润滑作用,可以送服药物。

银箸:用银制成的筷子。

箸白:筷子颜色正常,没有变黑,表示没有毒。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扁鹊心书-卷下-蛊毒-评注

此段古文描述了古代闽广地区的一种神秘毒物——蛊,以及应对蛊毒的方法。首先,从文化背景来看,蛊在古代中国是一种神秘的毒物,常被用来指代巫术或诅咒,具有强烈的神秘色彩。这段古文通过具体的生活场景,展示了蛊的可怕之处,以及人们对蛊毒的恐惧和防范措施。

‘闽广之人,以诸虫置一器内,令其互相啖食,候食尽而独存者即蛊也。’这句话中,‘闽广之人’指代的是生活在闽广地区的居民,他们通过将多种虫子放置在一起,让它们互相吞噬,最终存活下来的虫子被认为是蛊。这种描述充满了神秘和恐怖,反映了古代人们对蛊的迷信观念。

‘中其毒则面目黄肿,心腹胀满疼痛,或吐涎血,久则死矣。’此句描绘了蛊毒发作的症状,包括面目黄肿、心腹胀满疼痛、吐涎血等,形象地展示了蛊毒的严重危害,使读者对蛊的恐惧感加深。

‘初得时用皂角一挺,槌根二两水煎浓汁二盏,临卧服之,次早取下毒物后,用以万岁藤根,湿纸裹煨熟,每日空心嚼五枚,生麻油送下,三日毒从大便出。’这段话详细介绍了治疗蛊毒的方法。首先,使用皂角和槌根煎煮浓汁,然后服用。接着,使用万岁藤根,经过湿纸包裹煨熟后,每日空腹嚼食五枚,并用生麻油送下。经过三天的治疗,毒素会通过大便排出体外。这段描述体现了古代中医在解毒方面的智慧,以及人们对生命健康的重视。

‘凡人至川广每日饮食,宜用银箸,箸白即无妨,箸黑即有毒也。’这句话说明了在川广地区,人们日常饮食时应该使用银箸。如果箸子是白色的,则表示没有毒;如果箸子是黑色的,则表示有毒。这种独特的防范措施反映了古代人们对食物安全的重视,以及他们对神秘毒素的恐惧。

总之,这段古文通过描述蛊的神秘和可怕,以及应对蛊毒的方法,展现了古代中国传统文化中对神秘力量和生命健康的关注。同时,也反映了古代医学在解毒方面的智慧和对生活安全的重视。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扁鹊心书-卷下-蛊毒》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13873.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