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左传-定公-定公六年

作者: 相传为左丘明,鲁国史官,与孔子同时代或稍晚。

年代: 记载了从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到鲁哀公二十七年(公元前468年)共255年的历史。

内容简要: 《左传》全称《春秋左氏传》,是中国古代一部编年体史书,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左传》以《春秋》为纲,详细记载了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的政治、军事、外交、文化等方面的重大事件,塑造了众多鲜活的历史人物形象,展现了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左传-定公-定公六年-原文

六年春,王正月癸亥,郑游速帅师灭许,以许男斯归。

二月,公侵郑。

公至自侵郑。

夏,季孙斯、仲孙何忌如晋。

秋,晋人执宋行人乐祁犁。

冬,城中城。

季孙斯、仲孙忌帅师围郓。

六年春,郑灭许,因楚败也。

二月,公侵郑取匡,为晋讨郑之伐胥靡也。往不假道于卫;及还,阳虎使季孟自南门入,出自东门,舍于豚泽。卫侯怒,使弥子瑕追之。公叔文子老矣,辇而如公,曰:“尤人而效之,非礼也。昭公之难,君将以文之舒鼎,成之昭兆,定之鞶鉴,苟可以纳之,择用一焉。公子与二三臣之子,诸侯苟忧之,将以为之质。此群臣之所闻也。今将以小忿蒙旧德,无乃不可乎?大姒之子,唯周公、康叔为相睦也。而效小人以弃之,不亦诬乎!天将多阳虎之罪以毙之,君姑待之,若何?”乃止。

夏,季桓子如晋,献郑俘也。阳虎强使孟懿子往报夫人之币。晋人兼享之。孟孙立于房外,谓范献子曰:“阳虎若不能居鲁,而息肩于晋,所不以为中军司马者,有如先君。”献子曰:“寡君有官,将使其人。鞅何知焉?”献子谓简子曰:“鲁人患阳虎矣,孟孙知其衅,以为必適晋,故强为之请,以取入焉。”

四月己丑,吴大子终累败楚舟师,获潘子臣、小惟子及大夫七人。楚国大惕,惧亡。子期又以陵师败于繁扬。令尹子西喜曰:“乃今可为矣。”于是乎迁郢于鄀,而改纪其政,以定楚国。

周儋翩率王子朝之徒,因郑人将以作乱于周。郑于是乎伐冯、滑、胥靡、负黍、狐人、阙外。六月,晋阎没戍周,且城胥靡。

秋八月,宋乐祁言于景公曰:“诸侯唯我事晋,今使不往,晋其憾矣。”乐祁告其宰陈寅。陈寅曰:“必使子往。”他日,公谓乐祁曰:“唯寡人说子之言,子必往。”陈寅曰:“子立后而行,吾室亦不亡。唯君亦以我为知难而行也。”见溷而行。赵简子逆而饮之酒于绵上,献杨楯六十于简子。陈寅曰:“昔吾主范氏,今子主赵氏,又有纳焉。以杨楯贾祸,弗可为也已。然子死晋国,子孙必得志于宋。”范献子言于晋侯曰:“以君命越疆而使,未致使而私饮酒,不敬二君,不可不讨也。”乃执乐祁。

阳虎又盟公及三桓于周社,盟国人于亳社,诅于五父之衢。

冬十二月,天王处于姑莸,辟儋翩之乱也。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左传-定公-定公六年-译文

六年的春天,周王的正月癸亥日,郑国的游速率领军队灭了许国,把许国的君主斯带回郑国。

二月,鲁国的君主侵占了郑国。

鲁国的君主从侵占郑国的行动中返回。

夏天,季孙斯和仲孙何忌前往晋国。

秋天,晋国的人逮捕了宋国的使者乐祁犁。

冬天,修建了中城。

季孙斯和仲孙何忌率领军队包围了郓城。

六年的春天,郑国灭了许国,这是因为楚国战败的缘故。

二月,鲁国的君主侵占了郑国的匡地,是为了晋国讨伐郑国对胥靡的侵略。去的时候没有经过卫国;回来的时候,阳虎让季孟从南门进入,从东门出去,住在豚泽。卫国的君主很生气,派弥子瑕去追赶他们。公叔文子年纪大了,坐着车去见君主,说:“责怪别人却效仿他们,这是不合礼的。昭公的灾难,君主将用文公的舒鼎,成公的昭兆,定公的鞶鉴,如果可以接纳他们,就选择其中一个。公子和几位臣子的儿子,如果诸侯担心,就将他们作为人质。这是群臣所知道的。现在因为小小的怨恨而忘记了旧日的恩德,这恐怕不行吧?大姒的儿子,只有周公和康叔是和睦相处的。效仿小人而抛弃他们,这不是诬蔑吗!天将会增加阳虎的罪过让他灭亡,君主姑且等待,怎么样?”于是停止了追赶。

夏天,季桓子前往晋国,献上了郑国的俘虏。阳虎强迫孟懿子去回报夫人的礼物。晋国的人一起享用了他们。孟孙站在房外,对范献子说:“阳虎如果不能留在鲁国,而想在晋国休息,如果不让他做中军司马,就像先君一样。”献子说:“我的君主有官职,会派人去做。鞅怎么知道呢?”献子对简子说:“鲁国的人担心阳虎,孟孙知道他的矛盾,认为他一定会去晋国,所以强迫他请求,以便让他进入晋国。”

四月己丑日,吴国的太子终累打败了楚国的水军,俘虏了潘子臣、小惟子和七位大夫。楚国非常害怕,担心会灭亡。子期又在繁扬被陵师打败。令尹子西高兴地说:“现在可以做了。”于是把郢都迁到了鄀地,改革了政治,以稳定楚国。

周儋翩率领王子朝的部下,因为郑国的人想要在周国发动叛乱。郑国于是攻打冯、滑、胥靡、负黍、狐人、阙外。六月,晋国的阎没戍守周国,并且修建了胥靡城。

秋天八月,宋国的乐祁对景公说:“诸侯只有我们侍奉晋国,现在如果不去,晋国会感到遗憾。”乐祁告诉他的宰臣陈寅。陈寅说:“一定要让你去。”有一天,景公对乐祁说:“只有我相信你的话,你一定要去。”陈寅说:“你立下继承人后再去,我的家族也不会灭亡。只有君主也认为我是知道困难而去的。”乐祁在溷地出发。赵简子迎接他并在绵上请他喝酒,献上了六十个杨楯给简子。陈寅说:“以前我的主人是范氏,现在你的主人是赵氏,又有纳贡。用杨楯来招致祸患,这是不可以的。然而你死在晋国,你的子孙一定会在宋国得志。”范献子对晋侯说:“以君主的命令越过国境出使,没有完成使命就私下喝酒,不敬两位君主,不能不讨伐。”于是逮捕了乐祁。

阳虎又在周社与君主和三桓结盟,在亳社与国人结盟,在五父之衢诅咒。

冬天十二月,天王住在姑莸,躲避儋翩的叛乱。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左传-定公-定公六年-注解

郑游速:郑国将领,游速为其名,郑国是春秋时期的一个诸侯国。

许男斯:许国的君主,男是爵位,斯为其名。许国是春秋时期的一个小国。

季孙斯:鲁国的大夫,季孙氏是鲁国的贵族家族,斯为其名。

仲孙何忌:鲁国的大夫,仲孙氏是鲁国的贵族家族,何忌为其名。

晋人执宋行人乐祁犁:晋国逮捕了宋国的使者乐祁犁。行人指使者,乐祁犁为其名。

郓:地名,春秋时期鲁国的一个城邑。

楚败:楚国在战争中失败。楚国是春秋时期的一个强大诸侯国。

匡:地名,春秋时期郑国的一个城邑。

胥靡:地名,春秋时期的一个城邑。

阳虎:鲁国的大夫,阳氏是鲁国的贵族家族,虎为其名。

卫侯:卫国的君主,侯是爵位。

弥子瑕:卫国的大夫,弥子氏是卫国的贵族家族,瑕为其名。

公叔文子:卫国的大夫,公叔氏是卫国的贵族家族,文子为其谥号。

昭公之难:指鲁昭公时期的政治动乱。

舒鼎:古代的一种礼器,常用于祭祀。

昭兆:古代的一种占卜工具,用于预测吉凶。

鞶鉴:古代的一种礼器,常用于祭祀。

大姒:周武王的母亲,太姒是她的尊称。

周公:周武王的弟弟,周公旦,是周朝的重要政治家。

康叔:周武王的弟弟,康叔封,是卫国的始祖。

季桓子:鲁国的大夫,季孙氏是鲁国的贵族家族,桓子为其谥号。

孟懿子:鲁国的大夫,孟孙氏是鲁国的贵族家族,懿子为其谥号。

范献子:晋国的大夫,范氏是晋国的贵族家族,献子为其谥号。

简子:晋国的大夫,赵氏是晋国的贵族家族,简子为其谥号。

吴大子终累:吴国的太子,终累为其名。吴国是春秋时期的一个诸侯国。

潘子臣:楚国的大夫,潘氏是楚国的贵族家族,子臣为其名。

小惟子:楚国的大夫,惟氏是楚国的贵族家族,小惟子为其名。

子期:楚国的大夫,子期为其名。

令尹子西:楚国的令尹,子西为其名。令尹是楚国的最高官职。

郢:楚国的都城。

鄀:地名,楚国迁都后的新都城。

周儋翩:周朝的大夫,儋翩为其名。

王子朝:周朝的王子,朝为其名。

冯、滑、胥靡、负黍、狐人、阙外:均为地名,春秋时期的一些城邑。

晋阎没:晋国的大夫,阎氏是晋国的贵族家族,没为其名。

宋乐祁:宋国的大夫,乐氏是宋国的贵族家族,祁为其名。

陈寅:宋国的大夫,陈氏是宋国的贵族家族,寅为其名。

赵简子:晋国的大夫,赵氏是晋国的贵族家族,简子为其谥号。

阳虎又盟公及三桓于周社:阳虎再次与鲁国的君主及三桓在周社结盟。三桓指鲁国的三大贵族家族:季孙氏、叔孙氏、孟孙氏。

亳社:地名,春秋时期的一个祭祀场所。

五父之衢:地名,春秋时期的一个交通要道。

天王:指周天子,天王是周朝君主的尊称。

姑莸:地名,春秋时期的一个城邑。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左传-定公-定公六年-评注

这段文本记载了春秋时期各国之间的政治、军事活动,反映了当时诸侯国之间的复杂关系。郑国灭许、鲁国侵郑、晋国执宋使者等事件,展现了诸侯国之间的权力斗争和外交博弈。

文本中提到的阳虎、季孙斯、仲孙何忌等人物,都是鲁国的重要政治人物,他们的行动反映了鲁国内部的权力斗争。阳虎的强势和季孙斯、仲孙何忌的应对,揭示了鲁国内部贵族之间的复杂关系。

楚国在吴国的进攻下遭受重创,迁都鄀并改革政治,显示了楚国在面对外部压力时的应变能力。楚国的迁都和政改,不仅是军事上的应对,也是政治上的重大调整,反映了楚国在危机中的自我革新。

晋国作为当时的霸主,其对外政策和对内管理也在文本中有所体现。晋国执宋使者乐祁犁,显示了晋国对诸侯国的控制和威慑。晋国的行动不仅是对宋国的惩罚,也是对其他国家的一种警告。

文本中还提到了周朝的内部动乱,周儋翩和王子朝的叛乱,以及郑国对周朝的干预,反映了周王室权威的衰落和诸侯国对周朝的干涉。周朝的动乱不仅是内部的权力斗争,也是诸侯国对周王室权威的挑战。

总体而言,这段文本不仅记录了春秋时期的历史事件,还通过这些事件展现了当时社会的政治结构、权力关系和外交策略,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通过对这些事件的分析,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春秋时期的政治格局和社会动态。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左传-定公-定公六年》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1375.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