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本草纲目-虫部-蜜蜡

作者: 李时珍(1518年-1593年),字东璧,号珍堂,明代著名的医学家、药物学家。李时珍生于湖北蕲春,历尽多年游历,广泛采集药材,深入研究医药,尤其是中药学领域,成为中国古代医学史上的一位伟大人物。他的代表作《本草纲目》凝聚了他毕生的医学和药物学研究成果,对后世影响深远。

年代:成书于明代(1596年)。

内容简要:《本草纲目》是李时珍在他多年的实地考察、学术研究和临床实践基础上完成的,是一部集药物学、医药学、植物学、动物学、矿物学于一体的综合性医学巨著。全书共分为16个部类,收录了1892种药物,其中包括动植物、矿物以及其性味、功能、用途等。李时珍不仅在书中详细列出了药材的种类与功效,还通过考证历代本草书籍中的错误,为中药学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本草纲目》在医学界的影响巨大,不仅对中医药学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还被多国的医学界所尊重,成为世界中医药的宝典。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本草纲目-虫部-蜜蜡-原文

气味甘、微温、无毒。

主治赤白痢(腹痛难忍,里急后重)。用黄蜡三钱、阿胶三钱,同熔化,加黄连末五钱,搅匀,分三次热服。极效。此方名“仲景调气饮”。

热痢及妇女产后下痢。用蜡两个 子大小、职权胶二钱、当归二钱半、黄连三钱、黄蘖二钱、陈米半升,先用水三升,煮米至一升,去米入药,煎至一杯,温服。有特效。此方名“千金胶蜡汤”。

肺虚咳嗽(体倦肌瘦,发热减食)。用黄蜡(熔滤令净,浆水煮过)八两、化作一百二十丸,以蛤粉四两为衣。每服一丸,加胡桃半个,细嚼。温水送下。服药后静卧一段时间,闭口不语。一天二次。此方名“立效丸”。

肝虚雀目。用黄蜡不限量,熔成汁,加蛤粉适量调匀。每次用刀子切下二钱,夹进破开的二两猪肝中,麻绳捆定,煮熟。乘热熏眼。待水转温。取肝吃下。每日二次,直至病愈。其效极验。

脚上冻疮。浓煎黄蜡涂搽。

汤火伤疮,红肿成脓。用麻油四两、当归一两,煎焦去渣,加黄蜡一两搅化,放冷后摊布上贴高分子,极效。

呃逆不止。用黄蜡烧烟熏二、三次即止。

各种疮毒(臁疮、刀伤、汤火等疮)。用黄蜡一两、香油二两、黄丹半两,同化开,收存瓶中,备用。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本草纲目-虫部-蜜蜡-译文

气味甜、微温、无毒。

主要治疗赤白痢疾(腹痛难忍,里急后重)。使用黄蜡三钱、阿胶三钱,一起熔化,加入黄连末五钱,搅拌均匀,分三次热服。效果非常好。这个方子名叫‘仲景调气饮’。

治疗热痢和妇女产后下痢。使用黄蜡两个豆子大小、阿胶二钱、当归二钱半、黄连三钱、黄柏二钱、陈米半升,先用水三升,煮米至一升,去米加入药,煎至一杯,温服。有显著疗效。这个方子名叫‘千金胶蜡汤’。

治疗肺虚咳嗽(身体疲倦肌肉消瘦,发热食欲减少)。使用黄蜡(熔化过滤后,用浆水煮过)八两,制成一百二十丸,用蛤粉四两作为外衣。每次服用一丸,加上半个胡桃,细嚼。用温水送服。服药后静卧一段时间,闭口不说话。一天两次。这个方子名叫‘立效丸’。

治疗肝虚雀目。使用不限量的黄蜡,熔化成汁,加入适量的蛤粉调匀。每次用刀切下二钱,夹进破开的二两猪肝中,用麻绳捆好,煮熟。趁热熏眼睛。等到水变温。吃下肝脏。每天两次,直到病愈。效果非常显著。

治疗脚上冻疮。浓煎黄蜡涂抹。汤火烧伤,红肿化脓。使用麻油四两、当归一两,煎焦去渣,加入黄蜡一两搅拌融化,冷却后摊在布上贴敷,效果极佳。

治疗呃逆不止。用黄蜡烧烟熏两三次即可停止。

治疗各种疮毒(如臁疮、刀伤、汤火烧伤等疮)。使用黄蜡一两、香油二两、黄丹半两,一起融化,收存瓶中备用。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本草纲目-虫部-蜜蜡-注解

气味甘:指药物的口感和味道,甘味通常被认为具有补益作用,有助于调和身体机能。

微温:指药物的性味,微温表示药物性质温和,不寒不热,适合大多数体质的人群。

无毒:指药物没有毒性,安全可服用。

赤白痢:赤白痢是一种古代中医病名,指大便中既有鲜血也有白色黏液,常伴有腹痛、里急后重等症状。

黄蜡:一种天然树脂,用于制作蜡烛、药物等,具有润燥、生肌、止痛等功效。

阿胶:一种从驴皮中提取的胶体,具有补血、滋阴、润燥等功效,常用于治疗血虚、阴虚等症状。

黄连:一种中药材,性味苦寒,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等功效,常用于治疗湿热病、热毒病等。

黄蘖:一种中药材,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等功效,常用于治疗热毒病、痈肿等。

陈米:陈年旧米,常用于中药煎煮,具有养胃、健脾等功效。

肺虚咳嗽:指肺气虚弱引起的咳嗽,常伴有体倦、肌瘦、发热、食欲不振等症状。

蛤粉:蛤蜊壳研磨成的粉末,具有清热解毒、消炎止痛等功效,常用于治疗热毒病、疮疡等。

胡桃:核桃,具有补肾、健脑、润燥等功效,常用于治疗肾虚、头晕、便秘等。

麻油:芝麻油,具有润肠通便、润肤等功效,常用于烹饪和药物制作。

黄丹:一种中药材,具有消炎、生肌、止痛等功效,常用于治疗疮疡、创伤等。

高分子:一种古代中医术语,指药物中的有效成分,具有治疗作用。

呃逆:中医病名,指突然出现的频繁干咳,声音短促,常由胃气上逆引起。

臁疮:一种中医病名,指小腿部的皮肤溃疡,常伴有疼痛、瘙痒等症状。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本草纲目-虫部-蜜蜡-评注

气味甘、微温、无毒。此句为对药物性味的描述,甘味代表药物具有补益作用,微温则表明药物性质温和,适合用于调理身体。无毒则强调药物的安全性,为后续的治疗提供保障。

主治赤白痢(腹痛难忍,里急后重)。用黄蜡三钱、阿胶三钱,同熔化,加黄连末五钱,搅匀,分三次热服。极效。此方名“仲景调气饮”。此段文字详细描述了仲景调气饮的配方和用法,针对赤白痢症状,以黄蜡、阿胶、黄连等药材为主,体现了中医辨证施治的原则。

热痢及妇女产后下痢。用蜡两个子大小、职权胶二钱、当归二钱半、黄连三钱、黄蘖二钱、陈米半升,先用水三升,煮米至一升,去米入药,煎至一杯,温服。有特效。此方名“千金胶蜡汤”。此方针对热痢及产后下痢,采用胶蜡汤,配以当归、黄连等药材,体现了中医注重调理气血、扶正祛邪的治疗思路。

肺虚咳嗽(体倦肌瘦,发热减食)。用黄蜡(熔滤令净,浆水煮过)八两、化作一百二十丸,以蛤粉四两为衣。每服一丸,加胡桃半个,细嚼。温水送下。服药后静卧一段时间,闭口不语。一天二次。此方名“立效丸”。此方针对肺虚咳嗽,采用黄蜡、蛤粉等药材,体现了中医治疗肺病注重温肺止咳、补肺益气的特点。

肝虚雀目。用黄蜡不限量,熔成汁,加蛤粉适量调匀。每次用刀子切下二钱,夹进破开的二两猪肝中,麻绳捆定,煮熟。乘热熏眼。待水转温。取肝吃下。每日二次,直至病愈。其效极验。此方针对肝虚雀目,采用黄蜡、蛤粉等药材,体现了中医治疗眼病注重滋补肝肾、明目养睛的治疗原则。

脚上冻疮。浓煎黄蜡涂搽。汤火伤疮,红肿成脓。用麻油四两、当归一两,煎焦去渣,加黄蜡一两搅化,放冷后摊布上贴高分子,极效。此段文字描述了黄蜡在治疗冻疮和汤火伤疮中的应用,体现了中医治疗疮疡疾病注重清热解毒、生肌敛疮的治疗方法。

呃逆不止。用黄蜡烧烟熏二、三次即止。此句描述了黄蜡在治疗呃逆中的应用,体现了中医治疗疾病注重内外兼治、熏蒸散寒的治疗方法。

各种疮毒(臁疮、刀伤、汤火等疮)。用黄蜡一两、香油二两、黄丹半两,同化开,收存瓶中,备用。此段文字描述了黄蜡在治疗各种疮毒中的应用,体现了中医治疗疮疡疾病注重清热解毒、收敛生肌的治疗原则。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本草纲目-虫部-蜜蜡》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13570.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