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李时珍(1518年-1593年),字东璧,号珍堂,明代著名的医学家、药物学家。李时珍生于湖北蕲春,历尽多年游历,广泛采集药材,深入研究医药,尤其是中药学领域,成为中国古代医学史上的一位伟大人物。他的代表作《本草纲目》凝聚了他毕生的医学和药物学研究成果,对后世影响深远。
年代:成书于明代(1596年)。
内容简要:《本草纲目》是李时珍在他多年的实地考察、学术研究和临床实践基础上完成的,是一部集药物学、医药学、植物学、动物学、矿物学于一体的综合性医学巨著。全书共分为16个部类,收录了1892种药物,其中包括动植物、矿物以及其性味、功能、用途等。李时珍不仅在书中详细列出了药材的种类与功效,还通过考证历代本草书籍中的错误,为中药学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本草纲目》在医学界的影响巨大,不仅对中医药学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还被多国的医学界所尊重,成为世界中医药的宝典。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本草纲目-虫部-蚕-原文
释名自死乾名白僵蚕。
气味咸、辛、平、无毒。
主治小儿惊风。用白僵蚕、蝎梢等分,天雄尖、附子尖各一钱,微炮为末。每服三分至半钱,以姜汤调灌。甚效。
风痰喘嗽,夜不能卧。用白僵蚕(炒过,研细)、好茶末各一两,共研为末。每服五钱,临睡时开水泡服。
喉风喉痹。用白僵蚕(炒)、白矾(半生半烧),等分为末。每服一钱,自然姜汁调灌,吐出顽痰,即效。
小儿服,则加少许薄荷、生姜同调。
又方:上方加白梅肉和成丸子棉裹含咽。
又方:用白僵蚕(炒)半两、生甘草一钱,共研为还想,姜汁调服,涎出立愈。
又方:用白僵蚕二十枚、乳香一分,共捣研为末,每取一钱烧烟。
熏入喉中,涎出即愈。
偏正头风,夹头风,两穴太阳痛。用白僵蚕为末,葱茶调服一匙。
又方:用白僵蚕高良姜,等分为末。每服一钱,临卧时茶送下。一天服二次。
突然头痛。用白僵蚕为末,每服二钱,熟水送下。
风虫牙痛。用白僵蚕(炒)、蚕蜕纸(烧),等分为末擦痛处,等一会,用盐汤嗽口。
疟疾不止。用白僵蚕(直者)一个,切作七段,棉裹为丸,朱砂为衣。
称明时。一次服,桃李枝七寸,煎汤送下。
腹内龟病。人间龟病不堪言,肚里生成硬似砖,自死僵蚕白马尿,不过时刻软如棉。
极效。
脸上黑斑。用白僵蚕末,水调涂搽。
隐疹风疮。用白僵蚕焙过。研为末,酒送服一钱。
丹毒(从背上、两胁发起)。用白僵蚕十多枚和慎火草捣涂。
小儿口疮(口中通白)。用白僵蚕炒黄,拭去黄肉毛,研为末,调蜜敷涂。
立效。
小儿鳞体(皮肤如蛇皮鳞甲之状,亦称胎垢工蛇体)。用白僵蚕,去嘴,研为末,煎汤洗浴。
方中亦可加蛇蜕。
项上瘰疬。用白僵蚕为末,每服五分,水送下。
一天服三次。
刀斧伤。用白僵蚕炒黄,研末,敷涂。
乳汁不通。用白僵蚕末二钱,酒送服。
过一会,再服芝麻茶一碗,即通。
崩中下血。用白僵蚕、衣中白鱼,等分为末,水冲服。
一天服二次。
小儿疳瘦、有蛔虫寄生。用蚕肾三末饮服。
大小便血,淋沥疼痛。用茧 、蚕蜕纸,并烧存性,晚蚕沙、白僵蚕,并炒,等分为末,加麝香少许。
每服二钱,米汤送下。
一天服三次。
妇血崩。治方同上。
开展谋高分子。用蚕蜕烧灰三钱,加轻粉、乳得少许,先以温浆水洗净患处,再敷药末。
吐血不止。用蚕蜕纸烧存性,调蜜做成丸子,如芡实大,放口中含化咽津。
小便涩痛或通。用蚕蜕烧存性,加麝香少许。
每服二钱,米汤送下。
妇妇断产。用蚕蜕纸一尺,烧为末,酒送服,终身不产。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本草纲目-虫部-蚕-译文
名称:白僵蚕,又称为自死乾名。
味道:咸、辛、平,无毒。
主治:治疗小儿惊风。将白僵蚕和蝎梢等量混合,天雄尖和附子尖各一钱,稍微炮制后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三分至半钱,用姜汤调和后灌服,效果显著。对于风痰喘嗽,夜晚无法入睡。将炒过的白僵蚕(研细)和好茶末各一两混合,共同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五钱,临睡前用开水冲泡服用。
喉风喉痹:将炒过的白僵蚕和白矾(一半生一半烧)等量混合成粉末。每次服用一钱,用自然姜汁调和后灌服,吐出顽痰即见效。给小儿服用时,可加入少许薄荷和生姜一同调和。
另一种方法:在上方的基础上加入白梅肉制成丸子,用棉裹后含咽。
另一种方法:用炒过的白僵蚕半两和生甘草一钱混合研磨成粉末,用姜汁调和后服用,涎液流出即愈。
另一种方法:用二十枚白僵蚕和一分乳香混合捣碎研磨成粉末,每次取一钱烧烟熏入喉中,涎液流出即愈。
偏正头风,夹头风,两穴太阳痛:将白僵蚕磨成粉末,用葱茶调和后服用一勺。
另一种方法:将白僵蚕和高良姜等量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一钱,临睡前用茶水送下,一天服用两次。
突然头痛:将白僵蚕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二钱,用热水送下。
风虫牙痛:将炒过的白僵蚕和蚕蜕纸等量磨成粉末,擦在痛处,稍后用盐水漱口。
疟疾不止:用直的白僵蚕一个,切成七段,用棉裹成丸,用朱砂作为外衣。在称重时服下,用桃李枝七寸长的汤送下。
腹内龟病:人间的龟病难以描述,肚子里的硬块像砖一样,自死的僵蚕和白马尿,不过片刻就能变得像棉花一样软,效果极佳。
脸上黑斑:用白僵蚕粉末,用水调和后涂抹。
隐疹风疮:将白僵蚕烤过,研磨成粉末,用酒送服一钱。
丹毒(从背部、两胁发起):用十多枚白僵蚕和慎火草捣碎涂抹。
小儿口疮(口中通白):将炒黄的白僵蚕去黄肉毛,研磨成粉末,调蜜敷涂,立即见效。
小儿鳞体(皮肤如蛇皮鳞甲之状,也称胎垢工蛇体):用白僵蚕,去掉嘴部,研磨成粉末,煎汤洗浴。方中也可以加入蛇蜕。
项上瘰疬:将白僵蚕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五分,用水送下,一天服用三次。
刀斧伤:将炒黄的白僵蚕研磨成粉末,敷涂。
乳汁不通:用白僵蚕粉末二钱,用酒送服。过一会儿,再服一碗芝麻茶,乳汁即通。
崩中下血:用白僵蚕和衣中白鱼等量磨成粉末,用水冲服,一天服用两次。
小儿疳瘦、有蛔虫寄生:用蚕肾三末饮服。
大小便血,淋沥疼痛:用茧、蚕蜕纸烧存性,晚蚕沙、白僵蚕炒后等量磨成粉末,加入少许麝香。每次服用二钱,用米汤送下,一天服用三次。
妇血崩:治疗方法与上方相同。
开展谋高分子:用蚕蜕烧灰三钱,加入少许轻粉、乳得,先用温浆水洗净患处,再敷药末。
吐血不止:用蚕蜕纸烧存性,调蜜做成丸子,如芡实大小,放口中含化咽津。
小便涩痛或通:用蚕蜕烧存性,加入少许麝香。每次服用二钱,用米汤送下。
妇妇断产:用蚕蜕纸一尺,烧成粉末,用酒送服,终身不产。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本草纲目-虫部-蚕-注解
白僵蚕:白僵蚕,中药名,为蚕蛾科昆虫家蚕的幼虫感染白僵菌而致死的干燥体。具有息风止痉,祛风止痛,化痰散结的功效。常用于治疗惊风,癫痫,中风,头痛,目赤,喉痹,瘰疬,痰核等症。
天雄尖:天雄尖,中药名,为天南星科植物天南星的干燥块茎。具有祛风,散寒,止痛的功效。常用于治疗头痛,牙痛,风湿痹痛等症。
附子尖:附子尖,中药名,为毛茛科植物乌头的干燥子根。具有回阳救逆,散寒止痛的功效。常用于治疗阳虚寒凝,腹痛泄泻,四肢厥冷等症。
姜汤:姜汤,中药名,以生姜熬制而成,具有温中散寒,解表发汗的功效。常用于治疗感冒,头痛,腹痛等症。
好茶末:好茶末,指优质的茶叶研磨成末,具有清热解毒,提神醒脑的功效。
白矾:白矾,中药名,为硫酸铝钾的结晶。具有解毒杀虫,燥湿止痒的功效。常用于治疗皮肤病,寄生虫病等。
薄荷:薄荷,中药名,为唇形科植物薄荷的干燥叶。具有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的功效。
生姜:生姜,中药名,为姜科植物姜的干燥根茎。具有解表散寒,温中止呕,化痰止咳的功效。
白梅肉:白梅肉,中药名,为梅树的果实。具有生津止渴,开胃消食的功效。
生甘草:生甘草,中药名,为豆科植物甘草的干燥根及根茎。具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调和药性的功效。
乳香:乳香,中药名,为橄榄科植物乳香树的树脂。具有活血止痛,消肿生肌的功效。
朱砂:朱砂,中药名,为硫化汞的矿物。具有镇惊安神,清热解毒的功效。
桃李枝:桃李枝,中药名,为桃树或李树的枝条。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功效。
白马尿:白马尿,中药名,为马尿的澄清液。具有清热解毒,利尿通淋的功效。
隐疹风疮:隐疹风疮,中医病名,指皮肤出现红色丘疹,伴有瘙痒症状的皮肤病。
丹毒:丹毒,中医病名,指皮肤出现红色斑片,伴有发热,疼痛等症状的急性化脓性感染。
口疮:口疮,中医病名,指口腔黏膜出现溃疡,伴有疼痛等症状的疾病。
鳞体:鳞体,中医病名,指皮肤出现类似蛇皮状鳞甲的病变。
瘰疬:瘰疬,中医病名,指颈部出现硬结,逐渐增大,形成肿块的一种疾病。
刀斧伤:刀斧伤,中医病名,指由刀斧等锐器造成的皮肤损伤。
乳汁不通:乳汁不通,中医病名,指产后乳汁分泌不畅或停止的病症。
崩中下血:崩中下血,中医病名,指女性月经周期不规律,出血量多,伴有腹痛等症状的病症。
疳瘦:疳瘦,中医病名,指小儿营养不良,身体消瘦,食欲不振等症状。
蛔虫寄生:蛔虫寄生,中医病名,指蛔虫寄生在人体肠道内,引起消化不良,腹痛等症状。
茧:茧,中药名,为蚕茧的干燥体。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功效。
蚕蜕纸:蚕蜕纸,中药名,为蚕蛾幼虫蜕皮后的纸状物。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功效。
晚蚕沙:晚蚕沙,中药名,为蚕蛾幼虫的沙粒。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功效。
麝香:麝香,中药名,为鹿科动物麝的分泌物。具有开窍醒神,活血通经的功效。
轻粉:轻粉,中药名,为水银、白矾、食盐等物质反应生成的粉末。具有解毒杀虫,燥湿止痒的功效。
乳得:乳得,中药名,为牛乳的澄清液。具有补益气血,润燥止渴的功效。
温浆水:温浆水,中药名,为温热的米浆水。具有温中散寒,和胃止呕的功效。
吐血不止:吐血不止,中医病名,指吐血不止,伴有面色苍白,心悸等症状的病症。
妇妇断产:妇妇断产,中医病名,指女性因某些原因导致无法生育的病症。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本草纲目-虫部-蚕-评注
释名自死乾名白僵蚕。气味咸、辛、平、无毒。
此段开篇即点明白僵蚕的名称由来,释名自死乾名白僵蚕,表明白僵蚕是通过自然死亡干燥得来的。气味咸、辛、平、无毒,从中医的角度来看,这是对白僵蚕药性的描述,咸味入肾,辛味行气,平性不偏不倚,无毒则说明其安全性高。这一段简要介绍了白僵蚕的基本信息,为后续的药效描述奠定了基础。
主治小儿惊风。用白僵蚕、蝎梢等分,天雄尖、附子尖各一钱,微炮为末。每服三分至半钱,以姜汤调灌。甚效。
此处描述了白僵蚕在治疗小儿惊风方面的应用。白僵蚕与蝎梢等量配伍,天雄尖、附子尖等药材共同作用,体现了中医治疗疾病注重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原则。姜汤调灌,体现了温中散寒的配伍思想,增强了疗效。
风痰喘嗽,夜不能卧。用白僵蚕(炒过,研细)、好茶末各一两,共研为末。每服五钱,临睡时开水泡服。
此段描述了白僵蚕在治疗风痰喘嗽、夜不能卧等症的应用。炒过的白僵蚕与好茶末共研为末,开水泡服,体现了中医用药注重炮制和煎服方法的重要性。
喉风喉痹。用白僵蚕(炒)、白矾(半生半烧),等分为末。每服一钱,自然姜汁调灌,吐出顽痰,即效。
此处描述了白僵蚕在治疗喉风喉痹方面的应用。炒过的白僵蚕与白矾等分,姜汁调灌,体现了中医用药注重炮制和配伍的原则。
小儿服,则加少许薄荷、生姜同调。
此句说明了在给小儿用药时,可以加入薄荷、生姜等调料,以增强药效,体现了中医治疗注重个体差异的特点。
偏正头风,夹头风,两穴太阳痛。用白僵蚕为末,葱茶调服一匙。
此段描述了白僵蚕在治疗偏正头风、夹头风等症的应用。葱茶调服,体现了中医用药注重调和阴阳、平衡五行的原则。
突然头痛。用白僵蚕为末,每服二钱,熟水送下。
此处描述了白僵蚕在治疗突然头痛方面的应用。熟水送下,体现了中医用药注重煎服方法的重要性。
风虫牙痛。用白僵蚕(炒)、蚕蜕纸(烧),等分为末擦痛处,等一会,用盐汤嗽口。
此段描述了白僵蚕在治疗风虫牙痛方面的应用。炒过的白僵蚕与烧过的蚕蜕纸等分,擦痛处,体现了中医用药注重外治法的特点。
疟疾不止。用白僵蚕(直者)一个,切作七段,棉裹为丸,朱砂为衣。称明时。一次服,桃李枝七寸,煎汤送下。
此处描述了白僵蚕在治疗疟疾不止方面的应用。将白僵蚕切作七段,棉裹为丸,朱砂为衣,煎汤送下,体现了中医用药注重丸剂和煎服方法的特点。
腹内龟病。人间龟病不堪言,肚里生成硬似砖,自死僵蚕白马尿,不过时刻软如棉。极效。
此段描述了白僵蚕在治疗腹内龟病方面的应用。通过形象的比喻,突出了白僵蚕的神奇疗效。
脸上黑斑。用白僵蚕末,水调涂搽。
此处描述了白僵蚕在治疗脸上黑斑方面的应用。水调涂搽,体现了中医用药注重外治法的特点。
隐疹风疮。用白僵蚕焙过。研为末,酒送服一钱。
此段描述了白僵蚕在治疗隐疹风疮方面的应用。焙过的白僵蚕研为末,酒送服,体现了中医用药注重炮制和煎服方法的重要性。
丹毒(从背上、两胁发起)。用白僵蚕十多枚和慎火草捣涂。
此处描述了白僵蚕在治疗丹毒方面的应用。与慎火草捣涂,体现了中医用药注重配伍和煎服方法的特点。
小儿口疮(口中通白)。用白僵蚕炒黄,拭去黄肉毛,研为末,调蜜敷涂。立效。
此段描述了白僵蚕在治疗小儿口疮方面的应用。炒黄、拭去黄肉毛、研为末、调蜜敷涂,体现了中医用药注重炮制和煎服方法的特点。
小儿鳞体(皮肤如蛇皮鳞甲之状,亦称胎垢工蛇体)。用白僵蚕,去嘴,研为末,煎汤洗浴。方中亦可加蛇蜕。
此处描述了白僵蚕在治疗小儿鳞体方面的应用。煎汤洗浴,体现了中医用药注重外治法的特点。
项上瘰疬。用白僵蚕为末,每服五分,水送下。一天服三次。
此段描述了白僵蚕在治疗项上瘰疬方面的应用。水送下,体现了中医用药注重煎服方法的重要性。
刀斧伤。用白僵蚕炒黄,研末,敷涂。
此处描述了白僵蚕在治疗刀斧伤方面的应用。炒黄、研末、敷涂,体现了中医用药注重炮制和煎服方法的特点。
乳汁不通。用白僵蚕末二钱,酒送服。过一会,再服芝麻茶一碗,即通。
此段描述了白僵蚕在治疗乳汁不通方面的应用。酒送服、再服芝麻茶,体现了中医用药注重煎服方法的特点。
崩中下血。用白僵蚕、衣中白鱼,等分为末,水冲服。一天服二次。
此处描述了白僵蚕在治疗崩中下血方面的应用。水冲服,体现了中医用药注重煎服方法的重要性。
小儿疳瘦、有蛔虫寄生。用蚕肾三末饮服。
此段描述了白僵蚕在治疗小儿疳瘦、有蛔虫寄生方面的应用。蚕肾三末饮服,体现了中医用药注重煎服方法的特点。
大小便血,淋沥疼痛。用茧、蚕蜕纸,并烧存性,晚蚕沙、白僵蚕,并炒,等分为末,加麝香少许。每服二钱,米汤送下。一天服三次。
此处描述了白僵蚕在治疗大小便血、淋沥疼痛方面的应用。烧存性、炒、加麝香,体现了中医用药注重炮制和煎服方法的特点。
妇血崩。治方同上。
此句说明了治疗妇血崩的方法与上述相同,体现了中医治疗注重辨证论治的原则。
开展谋高分子。用蚕蜕烧灰三钱,加轻粉、乳得少许,先以温浆水洗净患处,再敷药末。
此段描述了白僵蚕在治疗开展谋高分子方面的应用。烧灰、加轻粉、乳得,体现了中医用药注重炮制和煎服方法的特点。
吐血不止。用蚕蜕纸烧存性,调蜜做成丸子,如芡实大,放口中含化咽津。
此处描述了白僵蚕在治疗吐血不止方面的应用。烧存性、调蜜做成丸子,体现了中医用药注重炮制和煎服方法的特点。
小便涩痛或通。用蚕蜕烧存性,加麝香少许。每服二钱,米汤送下。
此段描述了白僵蚕在治疗小便涩痛或通方面的应用。烧存性、加麝香,体现了中医用药注重炮制和煎服方法的特点。
妇妇断产。用蚕蜕纸一尺,烧为末,酒送服,终身不产。
此处描述了白僵蚕在治疗妇妇断产方面的应用。烧为末、酒送服,体现了中医用药注重炮制和煎服方法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