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李时珍(1518年-1593年),字东璧,号珍堂,明代著名的医学家、药物学家。李时珍生于湖北蕲春,历尽多年游历,广泛采集药材,深入研究医药,尤其是中药学领域,成为中国古代医学史上的一位伟大人物。他的代表作《本草纲目》凝聚了他毕生的医学和药物学研究成果,对后世影响深远。
年代:成书于明代(1596年)。
内容简要:《本草纲目》是李时珍在他多年的实地考察、学术研究和临床实践基础上完成的,是一部集药物学、医药学、植物学、动物学、矿物学于一体的综合性医学巨著。全书共分为16个部类,收录了1892种药物,其中包括动植物、矿物以及其性味、功能、用途等。李时珍不仅在书中详细列出了药材的种类与功效,还通过考证历代本草书籍中的错误,为中药学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本草纲目》在医学界的影响巨大,不仅对中医药学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还被多国的医学界所尊重,成为世界中医药的宝典。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本草纲目-虫部-斑蝥-原文
释名斑猫、 蝥虫、龙蚝、斑蚝。
气味辛、寒、有毒。
主治瘰疬不消。
用斑蝥一个,去翅足,以粟一升,去粟,加薄荷四两,共研为末,。
以乌鸡蛋调末做成丸子,如绿豆大。
空心服,用茶送下三丸;加至五丸后,每日减服一丸;减至一丸后,每日服五丸,以消为度。
又方:用斑蝥一枚。
去翅足,微炙,空腹时节浆水或蜜水一碗送服。
病重者服至七枚可愈。
痈疽拔脓(痈疽不破,或破而肿硬无脓)。
用斑蝥研为末,加蒜捣如膏药,调水贴患处。
不久脓出,即去药。
疔肿拔根。
用斑蝥一枚捻破,在疮上划成米字形开口后,即将斑蝥封住,不久出根。
积年癣疮。
用斑蝥半两,微炒为末,调蜜敷涂。
又方;用斑蝥七个,醋浸,露一夜,搽患处。
疣痔黑子。
用斑取得三个、砒霜少许、糯米五钱,同炒黄,去米,加蒜一个,捣烂点疣诗上。
妊娠胎死。
用斑蝥一枚,烧过,研为末,水送服,即下。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本草纲目-虫部-斑蝥-译文
这种药名叫斑猫、蝥虫、龙蚝、斑蚝。
它的味道是辛辣的、性质寒冷、有毒。
主要用于治疗未消散的瘰疬。使用一个斑蝥,去掉翅膀和脚,用一升小米,去掉小米,加入四两薄荷,一起研成粉末。用乌鸡蛋调和粉末做成丸子,大小如绿豆。空腹时服用,用茶水送下三丸;增加到五丸后,每天减少一丸;减少到一丸后,每天服用五丸,直到症状消失为止。
另一种方法:使用一个斑蝥。去掉翅膀和脚,稍微烤一下,空腹时用一碗浆水或蜜水送服。病情严重的人服用到七枚可能痊愈。
用于治疗痈疽拔脓(痈疽不破,或者破了但肿胀坚硬无脓)。将斑蝥研成粉末,加入大蒜捣成膏药,加水调匀后贴在患处。不久就会流出脓液,这时就去掉药。
用于治疗疔肿拔根。将一个斑蝥捻破,在疮上划成米字形开口后,立即将斑蝥封住,不久就会拔出根。
用于治疗多年的癣疮。使用半两斑蝥,稍微炒一下研成粉末,调匀蜂蜜后敷涂。
另一种方法:使用七个斑蝥,用醋浸泡一夜,然后涂抹在患处。
用于治疗疣痣黑子。使用三个斑蝥、少许砒霜、五钱糯米,一起炒黄,去掉糯米,加入一个大蒜,捣烂后点在疣痣上。
用于治疗妊娠胎死。使用一个斑蝥,烧过后研成粉末,用水送服,即可排出。
注意:以上药物使用需谨慎,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本草纲目-虫部-斑蝥-注解
斑猫:斑猫,又称斑蝥,是一种昆虫,属于鞘翅目芫青科。其体色多为黑褐色,有斑点,故称斑猫。在中医药中,斑猫有药用价值。
蝥虫:蝥虫即斑蝥,同上解释。
龙蚝:龙蚝,古称龙骨,是一种中药材,主要成分为碳酸钙,具有收敛、固涩、止痛等功效。
斑蚝:斑蚝,同斑蝥,即蝥虫。
辛:辛,指味道辛辣,是中医五行理论中的味道之一,与风、木等属性相关。
寒:寒,指性质寒冷,是中医五行理论中的性质之一,与水、金等属性相关。
有毒:有毒,指药物或食物含有对人体有害的成分。
瘰疬:瘰疬,中医病名,指颈部淋巴结肿大,伴有疼痛、硬结等症状。
粟:粟,指小米,是一种粮食作物。
薄荷:薄荷,是一种中药材,具有清热解毒、疏风散热等功效。
乌鸡蛋:乌鸡蛋,即乌鸡所下的蛋,乌鸡是一种中药材,具有滋阴补肾、养血安神等功效。
茶:茶,指茶叶,是一种常见的饮品,具有提神、消脂、抗氧化等作用。
痈疽:痈疽,中医病名,指皮肤或软组织化脓性疾病,伴有红、肿、热、痛等症状。
疔肿:疔肿,中医病名,指皮肤上出现硬结,伴有红、肿、热、痛等症状。
癣疮:癣疮,中医病名,指皮肤上的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表现为瘙痒、脱屑等症状。
疣痔黑子:疣痔黑子,中医病名,指皮肤上的一种良性肿瘤,表现为表面粗糙、颜色较深。
砒霜:砒霜,即三氧化二砷,是一种剧毒物质,在古代中医中有时被用作外用药物,但使用需谨慎。
糯米:糯米,一种粘性较大的稻米,常用于制作糕点、酒等。
妊娠:妊娠,指妇女怀孕的状态。
胎死:胎死,指胎儿在母体内死亡的情况。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本草纲目-虫部-斑蝥-评注
释名斑猫、蝥虫、龙蚝、斑蚝,首先揭示了斑蝥这一药材的多种名称,这些名称反映了古人对这一药材的认识和用途。斑猫、蝥虫等名称,从字面上看,揭示了其形态和毒性,斑蝥作为一种昆虫,其形态斑驳,毒性强烈。
气味辛、寒、有毒,这一行直接点明了斑蝥的药性。辛味,入肺经,能散寒,行气,通窍;寒性,能清热,解毒;有毒,则说明其药力峻猛,需要谨慎使用。
主治瘰疬不消,这一句指出了斑蝥的主要治疗作用,瘰疬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斑蝥能消散瘰疬,体现了其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的功效。
用斑蝥一个,去翅足,以粟一升,去粟,加薄荷四两,共研为末,这一段详细描述了斑蝥的制备方法,去翅足是为了去除杂质,增加药材的纯净度;加薄荷,则能增强其清热解毒的效果。
以乌鸡蛋调末做成丸子,如绿豆大,空心服,用茶送下三丸;加至五丸后,每日减服一丸;减至一丸后,每日服五丸,以消为度,这一段说明了斑蝥的服用方法,体现了古人对药物剂量的精细把握。
又方:用斑蝥一枚。去翅足,微炙,空腹时节浆水或蜜水一碗送服。病重者服至七枚可愈,这一方则展示了斑蝥在不同病症中的使用方法,病重者需加大剂量,体现了中医辨证施治的原则。
痈疽拔脓(痈疽不破,或破而肿硬无脓)。用斑蝥研为末,加蒜捣如膏药,调水贴患处。不久脓出,即去药,这一段描述了斑蝥在治疗痈疽中的应用,通过外敷的方式,达到拔脓的效果。
疔肿拔根。用斑蝥一枚捻破,在疮上划成米字形开口后,即将斑蝥封住,不久出根,这一方则展示了斑蝥在治疗疔肿中的应用,通过局部用药,达到拔根的效果。
积年癣疮。用斑蝥半两,微炒为末,调蜜敷涂。又方;用斑蝥七个,醋浸,露一夜,搽患处,这一段描述了斑蝥在治疗癣疮中的应用,通过外敷的方式,达到治疗的效果。
疣痔黑子。用斑取得三个、砒霜少许、糯米五钱,同炒黄,去米,加蒜一个,捣烂点疣诗上,这一方则展示了斑蝥在治疗疣痔黑子中的应用,通过局部用药,达到治疗效果。
妊娠胎死。用斑蝥一枚,烧过,研为末,水送服,即下,这一方则展示了斑蝥在治疗妊娠胎死中的应用,通过内服的方式,达到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