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本草纲目-菜部-胡荽

作者: 李时珍(1518年-1593年),字东璧,号珍堂,明代著名的医学家、药物学家。李时珍生于湖北蕲春,历尽多年游历,广泛采集药材,深入研究医药,尤其是中药学领域,成为中国古代医学史上的一位伟大人物。他的代表作《本草纲目》凝聚了他毕生的医学和药物学研究成果,对后世影响深远。

年代:成书于明代(1596年)。

内容简要:《本草纲目》是李时珍在他多年的实地考察、学术研究和临床实践基础上完成的,是一部集药物学、医药学、植物学、动物学、矿物学于一体的综合性医学巨著。全书共分为16个部类,收录了1892种药物,其中包括动植物、矿物以及其性味、功能、用途等。李时珍不仅在书中详细列出了药材的种类与功效,还通过考证历代本草书籍中的错误,为中药学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本草纲目》在医学界的影响巨大,不仅对中医药学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还被多国的医学界所尊重,成为世界中医药的宝典。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本草纲目-菜部-胡荽-原文

释名香荽、胡菜、 荽。

气味(根、叶)辛、温、微毒。(子)辛、酸、平、无毒。

主治痘疹不快。

和胡荽二两,切碎,放入两碗酒中煎沸,盖严勿令漏气。

待冷定后,去渣,含酒轻喷病孩颈背直至两足,勿喷头面。

用命名痘疹发出。

孩子丹。

用胡荽捣汁涂搽。

产后无乳。

用干胡荽煎汤饮服。

小便不通。

用胡荽二两、葵根一把加水二升煎成一升,再加滑石末一两,分三、四次服下。

肛门脱出。

用胡荽一升切碎,烧烟熏患处即入。

蛇虫螫伤。

用胡荽苗、合口椒等分,捣烂涂搽。

痢及泻血。

用胡荽子一合,炒过,捣为末。

每服二钱。

赤痢以砂糖水送下,白痢以姜汤送下,泻血以开水送下。

一天服药二次。

痔痛。

以胡荽了炒为末,每服二钱,空心服,温酒送下。

数服见效。

牙齿疼痛。

用胡荽子五升,加水五升煮取一升,含漱。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本草纲目-菜部-胡荽-译文

香荽、胡菜、荽的名称解释。它们的气味(根和叶)是辛辣、温暖、轻微有毒。(种子)是辛辣、酸味、平和、无毒。

主治痘疹不快。将香荽和胡菜各二两切碎,放入两碗酒中煎煮至沸腾,盖紧不要让蒸汽泄漏。待冷却后,去掉渣滓,含着酒轻轻喷洒在病孩的颈背直至两足,不要喷到头面部。这样可以帮助痘疹发出。治疗孩子丹毒。用胡菜捣成汁液涂抹。

产后无乳。用干香荽煎汤饮用。小便不通。用香荽二两、葵根一把,加水二升煎至一升,再加入滑石粉一两,分三次或四次服用。

肛门脱出。将香荽一升切碎,烧烟熏患处即可。

蛇虫咬伤。将香荽苗和合口椒等量捣烂,涂抹在伤口上。

治疗痢疾和腹泻出血。用香荽子一合,炒过后研成粉末。每次服用二钱。赤痢用砂糖水送服,白痢用姜汤送服,腹泻出血用开水送服。一天服用两次。

治疗痔疮疼痛。将香荽子炒成粉末,每次服用二钱,空腹时服用,用温酒送服。连续服用几次后见效。

牙齿疼痛。用香荽子五升,加水五升煮取一升,用来含漱。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本草纲目-菜部-胡荽-注解

香荽:香荽,又称香菜,是伞形科植物的一种,常用于调味,其叶和种子在中医中也有药用价值。

胡菜:胡菜,指香菜,在古代文献中,胡菜和香菜有时会混用,都是指香菜。

荽:荽,同香菜,是香菜的别称。

痘疹:痘疹,指痘疮,是古代对天花等传染病的称呼。

酒:酒,在古代医学中,常用来作为溶剂或煎药的工具。

颈背:颈背,指颈部和背部。

两足:两足,指双脚。

子:子,指植物的种子。

葵根:葵根,指向日葵的根。

滑石末:滑石末,指滑石磨成的粉末,具有清热、利尿等作用。

合口椒:合口椒,可能是指辣椒,在中医中有时用来外用。

痢:痢,指痢疾,是一种肠道传染病。

赤痢:赤痢,指赤色痢疾,即大便中带有血液的痢疾。

砂糖水:砂糖水,指用砂糖溶解在水中制成的饮料。

姜汤:姜汤,指用生姜熬制的水,具有温中散寒的作用。

肛门脱出:肛门脱出,指肛门周围的肌肉组织松弛,导致肛门部分或全部脱出体外。

蛇虫螫伤:蛇虫螫伤,指被蛇、虫等咬伤。

胡荽了:胡荽了,可能是指香菜的成熟种子。

牙齿疼痛:牙齿疼痛,指牙齿的疼痛感。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本草纲目-菜部-胡荽-评注

此段古文记载了香荽(又称胡菜、荽)的名称、气味、主治及使用方法,反映了古代中医对植物药性的认识和应用。以下是对每行的逐句赏析:

释名香荽、胡菜、荽:此句解释了香荽的几种别称,体现了古人对植物名称的多样性及对植物特性的认识。

气味(根、叶)辛、温、微毒。(子)辛、酸、平、无毒:此句描述了香荽的药性,根和叶味辛、性温、微毒,子味辛、酸、性平、无毒,反映了古人对植物药性的细致观察和分类。

主治痘疹不快:此句说明了香荽的主治功效,痘疹不快即痘疹恢复缓慢,香荽具有促进痘疹恢复的作用。

和胡荽二两,切碎,放入两碗酒中煎沸,盖严勿令漏气。待冷定后,去渣,含酒轻喷病孩颈背直至两足,勿喷头面。用命名痘疹发出。孩子丹:此句详细描述了香荽治疗痘疹的具体方法,煎煮后喷洒于病孩身上,体现了古人对痘疹治疗的独到见解。

用胡荽捣汁涂搽。产后无乳。用干胡荽煎汤饮服:这两句分别说明了香荽在治疗产后无乳和促进乳汁分泌方面的应用,体现了古人对香荽多方面功效的认识。

小便不通。用胡荽二两、葵根一把加水二升煎成一升,再加滑石末一两,分三、四次服下。肛门脱出。用胡荽一升切碎,烧烟熏患处即入:这两句描述了香荽在治疗小便不通和肛门脱出方面的应用,反映了古人对香荽药性的广泛利用。

蛇虫螫伤。用胡荽苗、合口椒等分,捣烂涂搽。痢及泻血。用胡荽子一合,炒过,捣为末。每服二钱。赤痢以砂糖水送下,白痢以姜汤送下,泻血以开水送下。一天服药二次:这三句分别说明了香荽在治疗蛇虫螫伤、痢疾和泻血方面的应用,展示了古人对香荽药性的灵活运用。

痔痛。以胡荽了炒为末,每服二钱,空心服,温酒送下。数服见效:此句描述了香荽在治疗痔痛方面的应用,强调了香荽的疗效。

牙齿疼痛。用胡荽子五升,加水五升煮取一升,含漱:此句说明了香荽在治疗牙齿疼痛方面的应用,体现了古人对香荽药用价值的发掘。

总体来看,这段古文反映了古代中医对植物药性的深入研究和广泛应用,为后世提供了宝贵的医学资料。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本草纲目-菜部-胡荽》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13452.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