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本草纲目-草部-黄药子

作者: 李时珍(1518年-1593年),字东璧,号珍堂,明代著名的医学家、药物学家。李时珍生于湖北蕲春,历尽多年游历,广泛采集药材,深入研究医药,尤其是中药学领域,成为中国古代医学史上的一位伟大人物。他的代表作《本草纲目》凝聚了他毕生的医学和药物学研究成果,对后世影响深远。

年代:成书于明代(1596年)。

内容简要:《本草纲目》是李时珍在他多年的实地考察、学术研究和临床实践基础上完成的,是一部集药物学、医药学、植物学、动物学、矿物学于一体的综合性医学巨著。全书共分为16个部类,收录了1892种药物,其中包括动植物、矿物以及其性味、功能、用途等。李时珍不仅在书中详细列出了药材的种类与功效,还通过考证历代本草书籍中的错误,为中药学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本草纲目》在医学界的影响巨大,不仅对中医药学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还被多国的医学界所尊重,成为世界中医药的宝典。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本草纲目-草部-黄药子-原文

释名木药子、大苦、赤药、红药子。

气味(根)苦、平、无毒。

主治项瘿。用黄药子一斤,洗净,锉细,泡酒一斗,每日早晚饮酒一杯。

忌一切毒物,并须戒怒。

咯血、吐血。用蒲黄、黄药子,等分为末,放手掌上,频频舐食。

又方:用黄药子、汉防已各一两,共研为末。

每服一钱,饭后服,小麦汤调下。

一天服二次。

天泡水疮。用黄药子研末涂搽。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本草纲目-草部-黄药子-译文

这种植物的名称有木药子、大苦、赤药、红药子。

它的气味(指根部)是苦的、平和的、无毒的。

主治颈部甲状腺肿大。

使用方法:取一斤黄药子,清洗干净,切成细末,浸泡在十斗酒中,每天早晚各饮一杯。

注意事项:忌食一切有毒食物,并且必须戒除愤怒。

对于咯血和吐血的情况,使用蒲黄和黄药子等量研成粉末,放在手掌上,频繁地舔食。

另一种方子:使用黄药子和汉防己各一两,共同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一钱,饭后服用,用小麦汤调和后服用。一天服用两次。

对于天泡水疮,使用黄药子研成粉末涂抹和擦拭。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本草纲目-草部-黄药子-注解

木药子:木药子,又称黄药子,是一种中药材,学名为Cynanchum stauntonii Decne.,属于萝藦科植物。其根、茎、叶均可入药,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凉血止血等功效。

大苦:大苦,指木药子中的苦味成分,具有清热、解毒、消肿等作用。

赤药:赤药,指药性为红色的药物,这里可能是指黄药子经过炮制后呈现出的红色。

红药子:红药子,与赤药类似,指经过特定处理呈现红色的黄药子。

气味(根)苦、平、无毒:这里的气味描述了黄药子根的味道和性质,苦味表示其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平性表示其性质温和,无毒表示其对人体无害。

项瘿:项瘿,指颈部的肿块,可能是甲状腺肿大等疾病。

黄药子:黄药子,即木药子,具有上述的药用价值。

酒:酒,指酿造的酒精饮料,这里指用来浸泡黄药子的酒,可能是一种药酒。

蒲黄:蒲黄,是一种中药材,学名为Typha orientalis Presl,具有止血、消炎等功效。

咯血、吐血:咯血,指从肺中咳出的血液;吐血,指从胃中呕吐出的血液,都是出血症状。

汉防已:汉防已,是一种中药材,学名为Stephania tetrandra S.Moore,具有祛风湿、利水消肿等功效。

小麦汤:小麦汤,指以小麦为原料熬制的汤汁,用于调和药物,增强药效。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本草纲目-草部-黄药子-评注

释名木药子、大苦、赤药、红药子。这一句是对药物名称的列举,其中‘释名’一词表明接下来是对药物名称的说明。木药子、大苦、赤药、红药子均为中药名,这些名称体现了古人对药物特性的直观描述,如‘大苦’表明该药味苦,‘赤药’和‘红药子’则可能与其颜色有关,红色在古代常与药效显著相联系。

气味(根)苦、平、无毒。此句是对药物根部的味道和性质的描述。‘气味’指药物的口感和气味,‘苦’说明其味道,‘平’表示药性温和,‘无毒’则表明该药物安全无害,适合长期服用。

主治项瘿。此句说明了该药物的主治功能,‘项瘿’在中医中指的是甲状腺肿大,这表明木药子具有消肿散结的作用,适用于治疗甲状腺相关疾病。

用黄药子一斤,洗净,锉细,泡酒一斗,每日早晚饮酒一杯。此句描述了使用木药子的一个具体方法,即泡酒服用。这里‘黄药子’可能是指木药子的别称,‘一斤’和‘一斗’表明了药物的用量,体现了古人对药物用量的精准把握,‘每日早晚饮酒一杯’则说明了服用时间,体现了古人对药物服用的规律性。

忌一切毒物,并须戒怒。咯血、吐血。用蒲黄、黄药子,等分为末,放手掌上,频频舐食。又方:用黄药子、汉防已各一两,共研为末。每服一钱,饭后服,小麦汤调下。一天服二次。这三句是关于用药禁忌和具体用药方法的描述。‘忌一切毒物’表明在服用该药物期间应避免接触有毒物质,‘戒怒’则可能是因为怒气会影响药效。接下来的内容则是具体的用药方法,包括外用和内服,以及用量和服用时间,体现了古人对药物使用的细致入微。

天泡水疮。用黄药子研末涂搽。此句描述了木药子(黄药子)的另一种用途,即治疗‘天泡水疮’,这是一种皮肤疾病。‘研末涂搽’说明使用方法,即将药物研成粉末后涂抹于患处,这体现了古人对药物外用治疗皮肤病的认识。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本草纲目-草部-黄药子》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13400.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