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李时珍(1518年-1593年),字东璧,号珍堂,明代著名的医学家、药物学家。李时珍生于湖北蕲春,历尽多年游历,广泛采集药材,深入研究医药,尤其是中药学领域,成为中国古代医学史上的一位伟大人物。他的代表作《本草纲目》凝聚了他毕生的医学和药物学研究成果,对后世影响深远。
年代:成书于明代(1596年)。
内容简要:《本草纲目》是李时珍在他多年的实地考察、学术研究和临床实践基础上完成的,是一部集药物学、医药学、植物学、动物学、矿物学于一体的综合性医学巨著。全书共分为16个部类,收录了1892种药物,其中包括动植物、矿物以及其性味、功能、用途等。李时珍不仅在书中详细列出了药材的种类与功效,还通过考证历代本草书籍中的错误,为中药学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本草纲目》在医学界的影响巨大,不仅对中医药学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还被多国的医学界所尊重,成为世界中医药的宝典。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本草纲目-草部-贯众-原文
释名亦名贯节、贯渠、百头、草 头、黑狗脊、凤尾草。
气味(根)苦、微寒、无毒。
主治鼻血不止。用贯从根研末,取一钱,水冲服。
各种下血(包括痔下血、漏下血以及肠风酒痢等)。用贯众去掉皮毛,焙干,研细。每服二钱,空心服,米汤送下。
或加醋、糊和药为丸,如梧子大。每服三、四十丸,米汤送下。
或将药烧存性,研细,加麝香少许。每服二钱,米汤送下。
妇女血崩。用贯众半两,煎酒服。
产后流血过多,心腹彻痛。用状如刺猥的大贯众一个,全用不锉,只去毛,以好醋蘸湿,慢火灸令香熟,冷后研细。每服三钱,空心服,米汤送下。
此方名“独对汤”。
赤白带下。治法同上。
对久病者亦有效。
长期咳嗽,痰带脓血。用贯众、苏方木等份。每服三钱,以水一碗,生姜三片,煎服。日服二次。
白秃头疮。用贯众、白芷,共研为末,调油涂搽。
漆疮作痒。用贯众研末,调油涂搽。
鸡鱼骨鲠。用贯众、缩砂、甘草等分,研为精末。棉包少许含口中,嚼汁呖下。
久则骨刺随痰吐出。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本草纲目-草部-贯众-译文
这个名字也有叫贯节、贯渠、百头、草头、黑狗脊、凤尾草的。
它的气味(指根)是苦的、稍微有些凉、没有毒性。
主要用于治疗鼻出血不止。使用贯众的根部磨成粉末,取一钱(约3克),用水冲服。
对于各种出血(包括痔疮出血、漏血以及肠风酒痢等)。使用贯众去掉皮毛,烤干后研成细末。每次服用二钱(约6克),空腹服用,用米汤送下。
或者加醋、糊和药做成丸子,如梧桐子大小。每次服用三、四十丸,用米汤送下。
或者将药烧成灰,研成细末,加少许麝香。每次服用二钱,用米汤送下。
对于妇女血崩。使用半两(约15克)的贯众,煎酒服用。
产后流血过多,心腹剧痛。使用像刺猥一样的大贯众一个,全部使用不切碎,只去掉毛,用好醋蘸湿,慢慢用火烤至香味出来,冷却后研成细末。每次服用三钱(约9克),空腹服用,用米汤送下。这个方子叫做‘独对汤’。
治疗赤白带下。治疗方法与上面相同。对于久病的人也有疗效。
长期咳嗽,痰中带有脓血。使用贯众和苏方木等份。每次服用三钱(约9克),用一碗水,加三片生姜,煎服。一天服用两次。
治疗白秃头疮。使用贯众和白芷,共同研成粉末,调油涂擦。
治疗漆疮瘙痒。使用贯众研成粉末,调油涂擦。
治疗鸡鱼骨鲠。使用贯众、缩砂、甘草等份,研成细末。用棉包少许含在口中,嚼汁吞下。时间久了,骨刺会随着痰一起吐出来。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本草纲目-草部-贯众-注解
贯节:贯节,古称贯众,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其根、叶均可入药。在中医中,贯众有清热解毒、止血、杀虫等功效。
贯渠:贯渠,即贯众,与贯节同物异名。
百头:百头,指贯众的根,因其形状细长,如百根细线般缠绕,故称。
草头:草头,是对贯众的一种俗称,强调其草本植物的特性。
黑狗脊:黑狗脊,是对贯众的别称,可能因其根的形状或颜色类似。
凤尾草:凤尾草,是对贯众的另一种别称,可能因其叶片形状类似凤凰的尾巴。
气味(根)苦、微寒、无毒:气味描述了贯众根的口感和性质,苦味表示其苦寒之性,微寒表示其性凉,无毒表示其安全性。
主治鼻血不止:主治,指贯众的主要治疗作用,此处指用于治疗鼻出血。
贯众:贯众,即贯节,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材,具有清热解毒、止血、杀虫等功效。
去掉皮毛,焙干,研细:去掉皮毛,指在用药前去除贯众表面的杂质;焙干,指将贯众干燥处理;研细,指将干燥后的贯众研磨成粉末。
空心服,米汤送下:空心服,指在空腹时服用;米汤送下,指用米汤送服药物。
醋、糊和药为丸,如梧子大:醋、糊和药为丸,指将药物与醋和糊混合制成药丸;如梧子大,指药丸的大小与梧子相当。
麝香少许:麝香,是一种名贵香料,具有强烈的香气,也用于中医中,有开窍醒神、活血通经等功效。
妇女血崩:妇女血崩,指女性因多种原因导致的严重出血。
产后流血过多,心腹彻痛:产后流血过多,指女性生产后出血量过多;心腹彻痛,指心腹部剧烈疼痛。
状如刺猥的大贯众:刺猥,即刺猬,指形状像刺猬的大贯众;大贯众,指贯众的一种较大型的品种。
慢火灸令香熟,冷后研细:慢火灸,指用慢火烘烤;香熟,指烘烤至香味散发出来;冷后研细,指待烘烤冷却后研磨成粉末。
独对汤:独对汤,是一种以贯众为主要成分的中药方剂,用于治疗妇女血崩和产后流血过多。
赤白带下:赤白带下,指女性阴道分泌物异常,颜色分别为红色和白色。
苏方木:苏方木,是一种中药材,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等功效。
白秃头疮:白秃头疮,指头部的一种皮肤病,表现为头皮上有白色斑点。
漆疮作痒:漆疮作痒,指因接触漆树而引起的皮肤瘙痒。
鸡鱼骨鲠:鸡鱼骨鲠,指食物中的鸡骨或鱼骨卡在喉咙中。
缩砂:缩砂,是一种中药材,具有温中散寒、止痛等功效。
甘草:甘草,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材,具有调和药性、解毒、润肺等功效。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本草纲目-草部-贯众-评注
释名亦名贯节、贯渠、百头、草 头、黑狗脊、凤尾草。此段首先介绍了贯众的别名,这些别名反映了其在民间流传过程中的多样性,以及人们对它不同形态的称呼。‘贯’字在多个别名中出现,暗示了贯众在药用价值上的贯穿性,即其具有广泛的疗效。‘节’、‘渠’、‘头’等字则从形态上描述了贯众的特征,如节状、渠状、头状等,这些形象的描述有助于读者对贯众有一个直观的认识。
气味(根)苦、微寒、无毒。此句从药性角度对贯众的根进行了描述。‘苦’味提示其可能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微寒’则表明其性质偏凉,适合治疗热性病症。‘无毒’则强调了其安全性,说明贯众是一种较为安全的药用植物。
主治鼻血不止。用贯从根研末,取一钱,水冲服。此句介绍了贯众的主治功能之一,即止血。‘研末’、‘水冲服’等用法体现了古人对贯众的提炼和应用技巧,也说明了贯众的药用部位。
各种下血(包括痔下血、漏下血以及肠风酒痢等)。用贯众去掉皮毛,焙干,研细。每服二钱,空心服,米汤送下。或加醋、糊和药为丸,如梧子大。每服三、四十丸,米汤送下。或将药烧存性,研细,加麝香少许。每服二钱,米汤送下。此段详细描述了贯众在治疗各种下血病症中的应用,包括制作方法、剂量、服用方式等。‘去掉皮毛’、‘焙干’、‘研细’等步骤体现了古人对药材处理的高要求,‘加醋’、‘糊和药’等则显示了古人在制药上的创新思维。
妇女血崩。用贯众半两,煎酒服。产后流血过多,心腹彻痛。用状如刺猥的大贯众一个,全用不锉,只去毛,以好醋蘸湿,慢火灸令香熟,冷后研细。每服三钱,空心服,米汤送下。此方名“独对汤”。。赤白带下。治法同上。对久病者亦有效。此段介绍了贯众在治疗妇女血崩、产后流血过多等病症中的应用,并提到了一个名为“独对汤”的方剂。这些内容反映了贯众在妇科疾病治疗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古人对疾病治疗的细致入微。
长期咳嗽,痰带脓血。用贯众、苏方木等份。每服三钱,以水一碗,生姜三片,煎服。日服二次。此句说明了贯众在治疗咳嗽、痰中带脓血等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应用,体现了贯众在治疗内伤杂病方面的潜力。
白秃头疮。用贯众、白芷,共研为末,调油涂搽。漆疮作痒。用贯众研末,调油涂搽。鸡鱼骨鲠。用贯众、缩砂、甘草等分,研为精末。棉包少许含口中,嚼汁呖下。久则骨刺随痰吐出。此段介绍了贯众在治疗皮肤病、骨鲠等病症中的应用,显示了贯众在治疗多种疾病方面的广泛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