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本草纲目-草部-蛇床

作者: 李时珍(1518年-1593年),字东璧,号珍堂,明代著名的医学家、药物学家。李时珍生于湖北蕲春,历尽多年游历,广泛采集药材,深入研究医药,尤其是中药学领域,成为中国古代医学史上的一位伟大人物。他的代表作《本草纲目》凝聚了他毕生的医学和药物学研究成果,对后世影响深远。

年代:成书于明代(1596年)。

内容简要:《本草纲目》是李时珍在他多年的实地考察、学术研究和临床实践基础上完成的,是一部集药物学、医药学、植物学、动物学、矿物学于一体的综合性医学巨著。全书共分为16个部类,收录了1892种药物,其中包括动植物、矿物以及其性味、功能、用途等。李时珍不仅在书中详细列出了药材的种类与功效,还通过考证历代本草书籍中的错误,为中药学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本草纲目》在医学界的影响巨大,不仅对中医药学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还被多国的医学界所尊重,成为世界中医药的宝典。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本草纲目-草部-蛇床-原文

释名亦名蛇粟、蛇米、虺床、马床、墙蘼。

气味苦、平、无毒。

主治阳事不起。用蛇床子、五味子、菟丝子,等分为末,加炼蜜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温酒送下。一天服三次。

赤白带下,月经不来。用蛇床子、桔白矾,等分为末,加醋、面和成丸子,如弹子大,胭脂为衣,棉裹后纳入阴道中。一天换药一次。

妇女阴部奇痒。用蛇床子一两、白矾二钱,煎汤常洗。

产后阴脱。用布包蛇床子蒸熟后熨患处。

又方:蛇床子五两、乌梅十四个,煎水洗。一天洗五至六次。

此方亦治妇女阴痛。

男子阴肿、胀痛。用蛇床子研为末,加鸡蛋黄调匀敷患处。

脱肛。用蛇床子、甘草各一两,研细。每服一钱,白开水送下。一天服三次。

同时,用蛇床子末搽患处。

痔疮。用蛇床子煎汤熏洗。

小儿癣疮。用蛇床子末,加猪油调匀,搽疮上。

小儿甜疮(疮连到头、面、耳边,流水,极痒,久不愈)。用蛇床子一两、水银粉三钱,共研为末,调油涂患处。

牙痛。用蛇床子煎汤,乘热漱口。

冬月喉痹,肿痛不能下药。用蛇床子放入瓶中烧出烟,令病人口含瓶嘴吸烟,有痰吐出,病即渐愈。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本草纲目-草部-蛇床-译文

它的别名有蛇粟、蛇米、虺床、马床、墙蘼。

它的味道是苦的,性质平和,没有毒性。

主要用来治疗男性阳痿不举。使用蛇床子、五味子、菟丝子,等量磨成粉末,加入炼制的蜜制成丸子,大小如梧桐子。每次服用三十丸,用温酒送服。一天服用三次。对于赤白带下和月经不来的情况,使用蛇床子和桔白矾,等量磨成粉末,加入醋和面揉成丸子,大小如弹子,用胭脂做外衣,用棉花包裹后放入阴道中。一天更换一次药。

对于妇女阴部奇痒的情况,使用蛇床子一两、白矾二钱,煎成汤经常清洗。

产后阴部脱垂的情况,用布包好蛇床子蒸熟后熨烫患处。

另一个方子:使用蛇床子五两、乌梅十四个,煎水清洗。一天清洗五到六次。这个方子也可以治疗妇女阴痛。

对于男子阴部肿胀、疼痛的情况,使用蛇床子磨成粉末,加入鸡蛋黄调匀后敷在患处。

脱肛的情况,使用蛇床子和甘草各一两,磨成细末。每次服用一钱,用白开水送服。一天服用三次。同时,用蛇床子的粉末涂抹患处。

痔疮的情况,使用蛇床子煎成汤熏洗。

小儿患癣疮的情况,使用蛇床子的粉末,加入猪油调匀后涂抹在疮上。

小儿患甜疮(疮口连到头、面、耳边,流水,非常痒,久治不愈)的情况,使用蛇床子一两、水银粉三钱,共同磨成粉末,调油涂抹在患处。

牙痛的情况,使用蛇床子煎成汤,趁热漱口。

冬季喉痹,肿痛无法用药的情况,将蛇床子放入瓶中燃烧,让病人含住瓶嘴吸烟,有痰时吐出,病情就会逐渐好转。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本草纲目-草部-蛇床-注解

蛇床子:一种药用植物,学名为Cnidium monnieri,其种子可入药,具有温肾壮阳、燥湿止痒等功效。

五味子:一种中药材,学名为Schisandra chinensis,具有收敛、补肾、宁心等作用。

菟丝子:一种中药材,学名为Cuscuta chinensis,具有补肾益精、养肝明目等功效。

炼蜜:经过加热炼制的蜂蜜,用于制作中药丸剂,具有润燥、解毒等作用。

梧子:一种古代的计量单位,相当于现在的米粒大小。

桔白矾:一种中药材,学名为Alumen,具有收敛、消炎、解毒等作用。

醋:一种调味品,也用于中药制剂中,具有消毒、收敛等作用。

面:指面粉,用于制作中药丸剂时的粘合剂。

胭脂:一种化妆品,古代也用于制作中药丸剂的外衣,增加美观。

棉:棉花纤维,用于包裹药物,以保持药物温度和防止药物散落。

产后阴脱:指妇女产后阴道松弛或脱垂的现象。

脱肛:指肛门脱出体外的疾病。

痔疮:一种肛门疾病,表现为肛门周围静脉曲张、炎症等。

小儿癣疮:指小儿身上的皮肤病,如湿疹等。

小儿甜疮:指小儿头面、耳边的皮肤病,症状为流水、瘙痒,久不愈。

水银粉:水银的粉末形式,古代用于治疗皮肤病,但现代已很少使用。

牙痛:牙齿疼痛的症状。

喉痹:指咽喉部位的炎症或阻塞,导致吞咽困难、疼痛等症状。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本草纲目-草部-蛇床-评注

释名亦名蛇粟、蛇米、虺床、马床、墙蘼。这一段首先介绍了蛇床子的别名,从多个角度描述了其名称的来源,反映了古人对自然物象的细致观察和丰富的想象力。蛇粟、蛇米等名称,既体现了蛇床子与蛇的关系,也揭示了其形状和用途,如‘虺床’和‘马床’则从其生长环境和形态上进行了描述,‘墙蘼’则可能是指其常生于墙壁之处。

气味苦、平、无毒。此句对蛇床子的药性进行了概述,‘苦’表明其药性可能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平’则说明其药性温和,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无毒’则保证了其安全性,为后续的应用提供了保障。

主治阳事不起。用蛇床子、五味子、菟丝子,等分为末,加炼蜜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温酒送下。一天服三次。赤白带下,月经不来。用蛇床子、桔白矾,等分为末,加醋、面和成丸子,如弹子大,胭脂为衣,棉裹后纳入阴道中。一天换药一次。妇女阴部奇痒。用蛇床子一两、白矾二钱,煎汤常洗。产后阴脱。用布包蛇床子蒸熟后熨患处。又方:蛇床子五两、乌梅十四个,煎水洗。一天洗五至六次。此方亦治妇女阴痛。男子阴肿、胀痛。用蛇床子研为末,加鸡蛋黄调匀敷患处。脱肛。用蛇床子、甘草各一两,研细。每服一钱,白开水送下。一天服三次。同时,用蛇床子末搽患处。痔疮。用蛇床子煎汤熏洗。小儿癣疮。用蛇床子末,加猪油调匀,搽疮上。小儿甜疮(疮连到头、面、耳边,流水,极痒,久不愈)。用蛇床子一两、水银粉三钱,共研为末,调油涂患处。牙痛。用蛇床子煎汤,乘热漱口。冬月喉痹,肿痛不能下药。用蛇床子放入瓶中烧出烟,令病人口含瓶嘴吸烟,有痰吐出,病即渐愈。

这一大段详细介绍了蛇床子的多种药用功效和具体应用方法。从阳事不起到产后阴脱,从妇女阴部奇痒到小儿甜疮,几乎涵盖了妇科、男科、儿科等多个领域的疾病治疗。这体现了古人对蛇床子药性的深刻认识和对各种疾病治疗的丰富经验。同时,治疗方法多种多样,既有内服又有外用,既有丸剂又有汤剂,显示了古人在中医药方面的创新和实践能力。

在具体的应用方法中,我们可以看到古人对蛇床子的用量和配伍非常讲究,如‘等分为末’、‘加炼蜜做成丸子’、‘煎汤熏洗’等,这些细节都体现了古人对药物使用的高度重视。此外,古人在使用蛇床子时,还注重结合其他药物,如五味子、菟丝子、桔白矾、白矾、乌梅、甘草等,这些药物的搭配可能有助于增强蛇床子的疗效,或者缓解其副作用。

最后,古人对蛇床子的应用还涉及到了牙痛、喉痹等日常生活中的小病小痛,这表明蛇床子不仅仅是一种药用植物,更是一种生活中的常见资源。古人的这种应用方式,既体现了他们对自然资源的充分利用,也反映了他们对健康生活的追求。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本草纲目-草部-蛇床》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13282.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