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李时珍(1518年-1593年),字东璧,号珍堂,明代著名的医学家、药物学家。李时珍生于湖北蕲春,历尽多年游历,广泛采集药材,深入研究医药,尤其是中药学领域,成为中国古代医学史上的一位伟大人物。他的代表作《本草纲目》凝聚了他毕生的医学和药物学研究成果,对后世影响深远。
年代:成书于明代(1596年)。
内容简要:《本草纲目》是李时珍在他多年的实地考察、学术研究和临床实践基础上完成的,是一部集药物学、医药学、植物学、动物学、矿物学于一体的综合性医学巨著。全书共分为16个部类,收录了1892种药物,其中包括动植物、矿物以及其性味、功能、用途等。李时珍不仅在书中详细列出了药材的种类与功效,还通过考证历代本草书籍中的错误,为中药学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本草纲目》在医学界的影响巨大,不仅对中医药学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还被多国的医学界所尊重,成为世界中医药的宝典。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本草纲目-草部-薰草-原文
释名蕙草、香草、燕草、黄零草。
气味甘、平、无毒。
主治伤寒下痢。用薰草、当归各二两,黄连四两,加水六升,煮成二升服下。一天服三次。
伤寒狐惑(按:狐惑症象是:虫蚀下部,痛痒不止,脉数而无热,汗出不止。病初起时,目尽赤,七、八日后,四角变黄黑)。用薰草、黄连各四两,咬细。在白酸浆一斗中浸一夜。煮成二升,分三次服。
头风旋晕(痰逆、恶心、懒食)。用真零陵香、藿者 叶、香附子(炒),等分为末。每服二钱,茶汤送下。一天服三次。
小儿鼻塞头热。用薰草一两、羊髓三两,慢火熬成膏,去滓,以膏揉摩背上。每天三至四次。
头风白屑。用薰草、白芷等分,加水煎成汁,倒入鸡蛋白调匀,搽头几十次,以后永不生屑。
牙齿疼痛。用薰草叶煎水含漱。
梦遗失精。用薰草、人参、白术、白芍药、生地黄、茯神、桂心、炙甘草各二两,大枣十二枚,加水八升煮成三升,分二次服。此方名“薰草汤”。
节育断产。用薰草研细。每服二钱,酒送下。连续服五次,可保一年不孕。
赤白痢。用薰草去根,在盐酒中浸半月,取出炒干,每一两加广木香一钱半,共研为末。每服一钱半,冷水送下。三、四次以后用热米汤送服一钱半,即可止痢。
用药期间,忌食生梨。
此方名“返魂丹”。
附方薰草是古代著名的香草,以其在零陵多产,故又有零陵香之称。
此药常用以治心腹恶 气、齿痛、鼻塞等症,但多服则引起气喘,应加以注意。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本草纲目-草部-薰草-译文
这种草叫做蕙草、香草、燕草、黄零草。
它的味道是甜的、平和的、没有毒性。
主要用来治疗伤寒和下痢。使用薰草和当归各二两,黄连四两,加六升水,煮成两升后服用。一天服用三次。
治疗伤寒狐惑症(按:狐惑症的症状是虫蚀下部,痛痒不止,脉搏快但无发热,出汗不止。病初起时,眼睛全红,七、八天后,四角变成黄黑色)。使用薰草和黄连各四两,磨成粉末。在十斗白酸浆中浸泡一夜。煮成两升,分三次服用。
治疗头风眩晕(痰逆、恶心、不想吃饭)。使用真零陵香、藿香叶、香附子(炒),等量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二钱,用茶水送服。一天服用三次。
治疗小儿鼻塞头热。使用薰草一两、羊髓三两,用慢火熬成膏,去除杂质,用膏在背上揉摩。每天三至四次。
治疗头风白屑。使用薰草和白芷等量,加水煎成汁,倒入鸡蛋白调匀,搽在头上几十次,以后就不会再长白屑。
治疗牙齿疼痛。使用薰草叶煎水含漱。
治疗梦遗失精。使用薰草、人参、白术、白芍药、生地黄、茯神、桂心、炙甘草各二两,大枣十二枚,加水八升煮成三升,分两次服用。这个方子叫做‘薰草汤’。
节育断产。将薰草研成粉末。每次服用二钱,用酒送服。连续服用五次,可以保证一年不孕。
治疗赤白痢。将薰草去根,在盐酒中浸泡半个月,取出炒干,每一两薰草加广木香一钱半,共同研成粉末。每次服用一钱半,用冷水送服。三、四次以后用热米汤送服一钱半,就可以止痢。在用药期间,忌食生梨。这个方子叫做‘返魂丹’。
附方:薰草是古代著名的香草,因为它在零陵地区产量丰富,所以又有零陵香之称。这种药通常用来治疗心腹恶气、齿痛、鼻塞等症状,但过多服用会引起气喘,应该注意。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本草纲目-草部-薰草-注解
蕙草:指一种香草,常用于香薰和药用,有芳香、清热、解毒的功效。
香草:泛指具有香味的草本植物,常用于制作香料、香薰,具有提神、驱虫等作用。
燕草:古代对某些香草的别称,可能指产于燕地(今河北一带)的香草。
黄零草:指一种香草,黄零可能是指其颜色或产地,具有药用价值。
气味甘、平、无毒:指药物的口感、性质和安全性,甘表示味道甜美,平表示性质温和,无毒表示对人体无害。
伤寒下痢:指由外感风寒引起的腹泻症状。
薰草:古代著名的香草,常用于治疗感冒、腹泻等症。
当归:一种常用中药材,具有补血调经、活血止痛的作用。
黄连:一种中药材,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功效。
狐惑:古代医书中对某些症状的描述,类似于现代的性病或寄生虫病。
头风旋晕:指头部疼痛、眩晕的症状,可能与现代的偏头痛相类似。
真零陵香:指产于零陵(今湖南宁远)的一种香草,具有清热解毒、祛风止痛的功效。
藿香:一种中药材,具有化湿、解暑、止呕的作用。
香附子:一种中药材,具有疏肝解郁、调经止痛的功效。
末:指将药物磨成粉末的形式。
茶汤:指用茶叶泡制的汤水。
羊髓:羊的骨髓,常用于中医中的滋补药物。
白芷:一种中药材,具有祛风止痛、通鼻窍的作用。
鸡蛋白:鸡的蛋白,常用于中医中的外敷或内服。
人参:一种名贵中药材,具有大补元气、生津止渴的功效。
白术:一种中药材,具有健脾益气、燥湿利水的功效。
白芍药:一种中药材,具有养血调经、止痛的功效。
生地黄:一种中药材,具有滋阴降火、生津止渴的功效。
茯神:一种中药材,具有安神定志、健脾利湿的功效。
桂心:指桂树的内心部分,具有温中散寒、止痛的功效。
炙甘草:指经过炮制的甘草,具有调和药性、缓急止痛的功效。
大枣:一种水果,常用于中医中的滋补药物。
节育断产:指避孕或终止妊娠的方法。
广木香:一种中药材,具有行气止痛、健脾消食的功效。
生梨:梨的一种,常用于中医中的清热润肺、止咳化痰。
附方:附带的方剂,指在原文之外,补充的药方或治疗方法。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本草纲目-草部-薰草-评注
释名蕙草、香草、燕草、黄零草。此段开篇即点明了薰草的多种别称,其中‘蕙草’、‘香草’、‘燕草’均带有浓郁的香气,而‘黄零草’则暗示了其产地。从这些别称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薰草在古代人们心中的地位,它不仅是香草,更是具有神奇疗效的草药。
气味甘、平、无毒。这一句介绍了薰草的药性,‘甘’、‘平’、‘无毒’三个字,既说明了薰草的口感,也反映了其药性的温和与安全性,为后续的治疗功效奠定了基础。
主治伤寒下痢。用薰草、当归各二两,黄连四两,加水六升,煮成二升服下。一天服三次。此段介绍了薰草在治疗伤寒下痢方面的应用,以及具体的用药方法。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薰草在古代医学中的地位,以及中医的用药特色。
伤寒狐惑(按:狐惑症象是:虫蚀下部,痛痒不止,脉数而无热,汗出不止。病初起时,目尽赤,七、八日后,四角变黄黑)。用薰草、黄连各四两,咬细。在白酸浆一斗中浸一夜。煮成二升,分三次服。这一段详细描述了狐惑症的症状和治疗方法,体现了中医对疾病的深入研究和治疗方法的多样性。
头风旋晕(痰逆、恶心、懒食)。用真零陵香、藿者叶、香附子(炒),等分为末。每服二钱,茶汤送下。一天服三次。此段介绍了薰草在治疗头风旋晕方面的应用,以及具体的用药方法。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薰草在古代医学中的广泛用途。
小儿鼻塞头热。用薰草一两、羊髓三两,慢火熬成膏,去滓,以膏揉摩背上。每天三至四次。此段介绍了薰草在治疗小儿鼻塞头热方面的应用,以及具体的用药方法。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古代医学对儿童疾病的关注和治疗方法。
头风白屑。用薰草、白芷等分,加水煎成汁,倒入鸡蛋白调匀,搽头几十次,以后永不生屑。牙齿疼痛。用薰草叶煎水含漱。这两段介绍了薰草在治疗头风白屑和牙齿疼痛方面的应用,以及具体的用药方法。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薰草在古代医学中的实用性和广泛性。
梦遗失精。用薰草、人参、白术、白芍药、生地黄、茯神、桂心、炙甘草各二两,大枣十二枚,加水八升煮成三升,分二次服。此方名‘薰草汤’。此段介绍了薰草在治疗梦遗失精方面的应用,以及具体的用药方法。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古代医学对性功能障碍的关注和治疗方法。
节育断产。用薰草研细。每服二钱,酒送下。连续服五次,可保一年不孕。此段介绍了薰草在节育方面的应用,以及具体的用药方法。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古代医学在生育控制方面的探索和实践。
赤白痢。用薰草去根,在盐酒中浸半月,取出炒干,每一两加广木香一钱半,共研为末。每服一钱半,冷水送下。三、四次以后用热米汤送服一钱半,即可止痢。用药期间,忌食生梨。此方名‘返魂丹’。此段介绍了薰草在治疗赤白痢方面的应用,以及具体的用药方法。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古代医学在治疗传染病方面的经验和智慧。
附方薰草是古代著名的香草,以其在零陵多产,故又有零陵香之称。此药常用以治心腹恶气、齿痛、鼻塞等症,但多服则引起气喘,应加以注意。此段对薰草进行了总结,点明了其在古代医学中的地位和注意事项,为全文的赏析画上了圆满的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