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李时珍(1518年-1593年),字东璧,号珍堂,明代著名的医学家、药物学家。李时珍生于湖北蕲春,历尽多年游历,广泛采集药材,深入研究医药,尤其是中药学领域,成为中国古代医学史上的一位伟大人物。他的代表作《本草纲目》凝聚了他毕生的医学和药物学研究成果,对后世影响深远。
年代:成书于明代(1596年)。
内容简要:《本草纲目》是李时珍在他多年的实地考察、学术研究和临床实践基础上完成的,是一部集药物学、医药学、植物学、动物学、矿物学于一体的综合性医学巨著。全书共分为16个部类,收录了1892种药物,其中包括动植物、矿物以及其性味、功能、用途等。李时珍不仅在书中详细列出了药材的种类与功效,还通过考证历代本草书籍中的错误,为中药学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本草纲目》在医学界的影响巨大,不仅对中医药学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还被多国的医学界所尊重,成为世界中医药的宝典。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本草纲目-草部-缩砂密-原文
气味(仁)辛、温、涩、无毒。
主治冷滑下痢。
有缩砂仁研细,调入羊肝切片中,瓦上焙干,再研细,加与砂仁等量的干姜末,和饭糊成丸子,如梧子大。
每服四十丸,白开水送下。
一天服二次。
又方:缩砂仁(炮)、附子、干姜、厚朴、陈桔皮,等分为末,和饭糊成丸子,如梧子大。
每服四十丸,米汤送下。
一天服二次。
大便下血。
用缩砂仁为末,热米汤送服二钱。
以愈为度。
小儿脱肛。
用缩砂去皮研细,擦在一片已剖开的猪腰子中,捆好煮熟,给病孩吃。
另服白矾丸。
气逆肿喘者,痛难治好。
遍身肿满,阴部亦肿。
用缩砂仁、土儿狗,等分研细,和老酒饮服。
痰气膈胀,用砂仁捣碎,在萝卜汁中浸透,焙干研细,每服一、二钱,开水送下。
咳逆。
用砂仁(洗净,炒过,研细)、生姜(连皮)等分,捣烂。
饭后过一段时间,热酒泡服。
胎动(跌坠动胎,痛不可忍)。
用缩砂炒热,去皮用仁,捣碎。
每服二钱,热酒调下。
服后,如觉腹中发热而胎有活动者,即胎已安。
血崩。
用缩砂仁在瓦上焙干,研末。
每服三钱,米汤送下。
热拥咽痛。
用缩砂壳研细,水服一钱。
牙痛。
口中常嚼缩砂仁,有效。
口疮。
有缩砂壳煅后研细,擦患处。
鱼骨鲠喉。
用缩砂、甘草,等分为末,棉花裹好含口吕,咽汁,骨随痰涎吐出。
误吞金属等物。
用缩砂煎浓汤饮下,可将外排出。
附方缩砂密的主要功用是:和胃醒脾、行气宽中、安胎。
其成熟的种子称为缩砂仁,亦简称砂仁;
其成熟干燥的果实称为缩砂壳或壳砂。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本草纲目-草部-缩砂密-译文
气味(仁)辛、温、涩、无毒。
主要治疗冷滑下痢。可以用缩砂仁研成粉末,加入切好的羊肝片中,放在瓦上烤干,再研成粉末,加上与砂仁等量的干姜末,和米饭糊成丸子,大小如梧桐子。每次服用四十丸,用白开水送服。一天服用两次。
又有另一种方子:缩砂仁(炮制过)、附子、干姜、厚朴、陈桔皮,等量研成粉末,和米饭糊成丸子,大小如梧桐子。每次服用四十丸,用米汤送服。一天服用两次。用于治疗大便下血。
如果用缩砂仁研成粉末,用热米汤送服二钱,以愈为度。对于小儿脱肛,用缩砂去皮研成粉末,擦在一片剖开的猪腰子中,煮熟后给病孩吃。另外,还可以服用白矾丸。
对于气逆肿喘,疼痛难以治愈的情况,全身肿胀,阴部也肿胀。可以用缩砂仁和土儿狗等量研成粉末,用老酒冲服。
痰气膈胀,可以用砂仁捣碎,浸泡在萝卜汁中,烤干研成粉末,每次服用一、二钱,用开水送服。
咳嗽气逆,可以用洗净、炒过的砂仁和生姜(带皮)等量捣烂。饭后过一段时间,用热酒冲服。
胎动(跌坠动胎,痛不可忍),可以用缩砂炒热,去皮取仁捣碎。每次服用二钱,用热酒调服。服用后,如果感觉腹中发热而胎有活动,即胎已安定。
血崩,可以用缩砂仁在瓦上烤干,研成粉末。每次服用三钱,用米汤送服。
热病引起的咽喉痛,可以用缩砂壳研成粉末,用水冲服一钱。
牙痛,可以经常嚼缩砂仁,有效。
口疮,可以用缩砂壳煅烧后研成粉末,擦在患处。
鱼骨卡喉,可以用缩砂和甘草等量研成粉末,用棉花包好含在口中,咽下汁液,鱼骨会随着痰涎吐出。
误吞金属等物,可以用缩砂煎成浓汤喝下,可以将异物排出。
附方缩砂密的主要功效是:调和胃脾、行气宽中、安胎。它的成熟种子称为缩砂仁,也简称为砂仁;它的成熟干燥果实称为缩砂壳或壳砂。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本草纲目-草部-缩砂密-注解
气味(仁)辛、温、涩、无毒:气味描述了缩砂仁的药性,辛表示其有发散作用,温表示其有温中散寒的作用,涩表示其有收敛作用,无毒表示其安全性高。
主治冷滑下痢:主治是指这种药材的主要治疗用途,冷滑下痢是指因寒邪或脾胃虚寒引起的腹泻。
缩砂仁:缩砂仁是一种中药材,其成熟的种子具有和胃醒脾、行气宽中、安胎等功效。
干姜末:干姜末是指干燥的生姜磨成的粉末,具有温中止呕、散寒止痛的作用。
饭糊:饭糊是指将米饭煮成糊状,常用于制作药丸。
丸子:丸子是指将药物制成的小球状,便于服用。
梧子大:梧子是指梧桐树的种子,用于形容丸子的大小。
白开水:白开水是指没有添加任何成分的水,常用于冲泡药物。
米汤:米汤是指将米煮成的水,常用于送服药物。
白矾丸:白矾丸是一种中药丸剂,具有收敛止血的作用。
老酒:老酒是指陈年的酒,常用于泡制药酒。
萝卜汁:萝卜汁是指将萝卜榨取的汁液,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
生姜:生姜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材,具有发汗解表、温中止呕等作用。
胎动:胎动是指孕妇的胎儿在子宫内活动,有时可能伴随疼痛。
血崩:血崩是指女性大量出血,可能是由于月经不调或其他原因引起的。
缩砂壳:缩砂壳是指缩砂仁的壳,有时也用于药用。
甘草:甘草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材,具有调和药性、解毒等作用。
附方缩砂密:附方缩砂密是指与缩砂仁相关的其他药方。
和胃醒脾:和胃醒脾是指药物能够调和脾胃功能,改善消化系统。
行气宽中:行气宽中是指药物能够促进气机运行,缓解胸腹胀满。
安胎:安胎是指药物能够稳定胎位,预防流产。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本草纲目-草部-缩砂密-评注
气味(仁)辛、温、涩、无毒。这一句开篇即点明了缩砂仁的药性特点,辛温涩,无毒,说明其性质温和,适合作为药用。从中医的角度来看,辛能散寒,温能暖中,涩能止泻,无毒则表示其安全性高,适合长期服用。
主治冷滑下痢。这里提到了缩砂仁的主治功能,即治疗由寒湿引起的腹泻。中医认为,腹泻多由脾胃虚弱,寒湿内侵所致,缩砂仁能够温中散寒,健脾止泻,因此对这类腹泻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有缩砂仁研细,调入羊肝切片中,瓦上焙干,再研细,加与砂仁等量的干姜末,和饭糊成丸子,如梧子大。此方中,缩砂仁与羊肝相配,羊肝具有养血明目之效,与缩砂仁合用,可以增强其治疗效果。同时,使用饭糊成丸子,既方便服用,又有利于药物吸收。
每服四十丸,白开水送下。一天服二次。这里说明了服用方法和剂量,每日两次,每次四十丸,白开水送下,体现了中医用药的精准性和实用性。
大便下血。用缩砂仁为末,热米汤送服二钱。以愈为度。此方中,缩砂仁以粉末形式服用,用热米汤送服,可以更好地发挥其止泻止血的作用。
小儿脱肛。用缩砂去皮研细,擦在一片已剖开的猪腰子中,捆好煮熟,给病孩吃。此方利用了猪腰子的滋补作用,与缩砂仁的收敛作用相结合,治疗小儿脱肛。
气逆肿喘者,痛难治好。遍身肿满,阴部亦肿。用缩砂仁、土儿狗,等分研细,和老酒饮服。此方中,缩砂仁与土儿狗合用,土儿狗具有祛风除湿,消肿止痛的作用,二者相合,可治疗气逆肿喘。
痰气膈胀,用砂仁捣碎,在萝卜汁中浸透,焙干研细,每服一、二钱,开水送下。此方中,砂仁与萝卜汁合用,萝卜汁具有消痰导滞的作用,二者相合,可治疗痰气膈胀。
咳逆。用砂仁(洗净,炒过,研细)、生姜(连皮)等分,捣烂。饭后过一段时间,热酒泡服。此方中,砂仁与生姜合用,生姜具有温中止呕的作用,二者相合,可治疗咳逆。
胎动(跌坠动胎,痛不可忍)。用缩砂炒热,去皮用仁,捣碎。每服二钱,热酒调下。此方中,缩砂仁炒热后使用,可以增强其温中止泻的作用,适用于胎动。
血崩。用缩砂仁在瓦上焙干,研末。每服三钱,米汤送下。此方中,缩砂仁焙干后使用,可以增强其收敛止血的作用,适用于血崩。
热拥咽痛。用缩砂壳研细,水服一钱。此方中,缩砂壳研细后服用,可以清热解毒,适用于热拥咽痛。
牙痛。口中常嚼缩砂仁,有效。此方简单易行,适用于牙痛。
口疮。有缩砂壳煅后研细,擦患处。此方中,缩砂壳煅后研细,可以清热解毒,适用于口疮。
鱼骨鲠喉。用缩砂、甘草,等分为末,棉花裹好含口吕,咽汁,骨随痰涎吐出。此方中,缩砂与甘草合用,甘草具有调和药性,缓解症状的作用,适用于鱼骨鲠喉。
误吞金属等物。用缩砂煎浓汤饮下,可将外排出。此方利用了缩砂的收敛作用,可以帮助排出误吞的金属等物。
附方缩砂密的主要功用是:和胃醒脾、行气宽中、安胎。其成熟的种子称为缩砂仁,亦简称砂仁;其成熟干燥的果实称为缩砂壳或壳砂。这一段总结了缩砂仁的主要功效和用途,以及其种子的名称,为读者提供了全面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