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本草纲目-草部-狼毒

作者: 李时珍(1518年-1593年),字东璧,号珍堂,明代著名的医学家、药物学家。李时珍生于湖北蕲春,历尽多年游历,广泛采集药材,深入研究医药,尤其是中药学领域,成为中国古代医学史上的一位伟大人物。他的代表作《本草纲目》凝聚了他毕生的医学和药物学研究成果,对后世影响深远。

年代:成书于明代(1596年)。

内容简要:《本草纲目》是李时珍在他多年的实地考察、学术研究和临床实践基础上完成的,是一部集药物学、医药学、植物学、动物学、矿物学于一体的综合性医学巨著。全书共分为16个部类,收录了1892种药物,其中包括动植物、矿物以及其性味、功能、用途等。李时珍不仅在书中详细列出了药材的种类与功效,还通过考证历代本草书籍中的错误,为中药学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本草纲目》在医学界的影响巨大,不仅对中医药学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还被多国的医学界所尊重,成为世界中医药的宝典。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本草纲目-草部-狼毒-原文

气味(根)辛、平、有大毒。

主治心腹前。

用狼毒二两、附子半两,捣烂,加蜜成丸,如梧子大。

第一天服一丸,第二天服二丸,第三天服三丸,然后又双一丸起至三丸止,如此循环直以病愈。

腹中冷痛(民证停痰,两胁痞满)。

用狼毒三两、附子一两、旋复花三两,共捣为末,加蜜做在做成丸,如梧子大。

每服三丸,饭前服。

白开水送下。

每天服三次。

阴疝(睾丸缩入腹中,急痛)。

用狼毒四两、防风二两、附子三两,共研为末,加蜜做成丸子,如梧子大。

每服三丸,日夜连服三次。

寄生虫病。

用狼毒研细,取一钱,加糖一块,临星时空腹服,水送下。

次早即有虫排出。

干湿虫疥。

用狼毒(不拘多少)捣烂,以猪油、马油调搽患处。

睡时勿以被蒙头,恐药气伤脸。

积年疥癞。

用狼毒一两,一半生研、一半炒研,加轻粉三合、水银三钱,共为末,浸清油中三日(油中加茶末少许),蘸油涂患处。

同时以口鼻在药碗上吸气以助药效。

积年干癣(抓破则出黄水,每逢阴雨即痒)。

用狼毒末涂搽。

恶疾风疮。

用狼毒、秦艽,等分为末,每服一匙,温酒送下,一天服一至二次。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本草纲目-草部-狼毒-译文

气味(根)辛、平、有大毒。

主治心腹前。用狼毒二两、附子半两,捣烂,加蜜成丸,如梧子大。第一天服一丸,第二天服二丸,第三天服三丸,然后又双一丸起至三丸止,如此循环直以病愈。

腹中冷痛(民证停痰,两胁痞满)。用狼毒三两、附子一两、旋复花三两,共捣为末,加蜜做在做成丸,如梧子大。每服三丸,饭前服。白开水送下。每天服三次。

阴疝(睾丸缩入腹中,急痛)。用狼毒四两、防风二两、附子三两,共研为末,加蜜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丸,日夜连服三次。

寄生虫病。用狼毒研细,取一钱,加糖一块,临星时空腹服,水送下。次早即有虫排出。

干湿虫疥。用狼毒(不拘多少)捣烂,以猪油、马油调搽患处。睡时勿以被蒙头,恐药气伤脸。

积年疥癞。用狼毒一两,一半生研、一半炒研,加轻粉三合、水银三钱,共为末,浸清油中三日(油中加茶末少许),蘸油涂患处。同时以口鼻在药碗上吸气以助药效。

积年干癣(抓破则出黄水,每逢阴雨即痒)。用狼毒末涂搽。

恶疾风疮。用狼毒、秦艽,等分为末,每服一匙,温酒送下,一天服一至二次。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本草纲目-草部-狼毒-注解

气味(根)辛、平、有大毒:气味指的是植物的气味,辛表示味道辛辣,平表示味道平和,有大毒表示该植物的根有毒,需要谨慎使用。

主治心腹前:主治指主要治疗部位,心腹前即心脏和腹部的前部。

狼毒:狼毒是一种有毒植物,其根、茎、叶均可入药,具有解毒、杀虫、散结等功效,但有毒,需慎用。

附子:附子是一种有毒的植物,主要成分为乌头碱,具有温经散寒、止痛等功效,但有毒,需慎用。

蜜:蜜即蜂蜜,用于丸药中作为粘合剂,也有润肺止咳、养胃润肠等功效。

梧子:梧子是一种植物的种子,此处比喻药丸的大小。

旋复花:旋复花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其花入药,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等功效。

防风:防风是一种常用的中药,具有祛风解表、止痛、止痉等功效。

糖:糖在此处用作引药,帮助药物更好地被人体吸收。

猪油:猪油是一种动物油,用于外用药物中作为溶剂。

马油:马油是一种动物油,具有润肤、保湿等功效,也用于外用药物中。

轻粉:轻粉是一种中药,具有解毒、杀虫、消肿等功效。

水银:水银是一种有毒的重金属,用于外用药物中具有杀虫、止痒等功效,但需慎用。

清油:清油通常指植物油,用于外用药物中作为溶剂。

茶末:茶末是指茶叶的末,在此处可能用于增加药物的香气或促进药效。

恶疾风疮:恶疾指严重的疾病,风疮是一种皮肤病,表现为皮肤干燥、瘙痒等症状。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本草纲目-草部-狼毒-评注

气味(根)辛、平、有大毒。

此句描述了狼毒根的药性,辛表示其味辛烈,能散寒;平则指其性温和,不寒不热;有大毒则说明其药力强大,使用需谨慎。

主治心腹前。

此句说明了狼毒根的主治部位,心腹前即心脏和腹部的前部,暗示其具有温中散寒、止痛的功效。

用狼毒二两、附子半两,捣烂,加蜜成丸,如梧子大。

此句描述了狼毒和附子的配伍使用方法,捣烂后加蜜制成丸剂,如梧子大小,便于服用。

第一天服一丸,第二天服二丸,第三天服三丸,然后又双一丸起至三丸止,如此循环直以病愈。

此句说明了服用狼毒丸的剂量递增规律,体现了中医用药的逐渐调整原则,即从少量开始,逐渐增加,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腹中冷痛(民证停痰,两胁痞满)。用狼毒三两、附子一两、旋复花三两,共捣为末,加蜜做在做成丸,如梧子大。

此句针对腹中冷痛的症状,使用了狼毒、附子和旋复花三种药材,体现了中医辨证施治的原则,即根据病情的不同,选用不同的药材组合。

每服三丸,饭前服。白开水送下。每天服三次。

此句说明了服用狼毒丸的剂量、时间和方法,强调饭前服用,以利于药物吸收,并要求每天服用三次,以保持药效。

阴疝(睾丸缩入腹中,急痛)。用狼毒四两、防风二两、附子三两,共研为末,加蜜做成丸子,如梧子大。

此句针对阴疝症状,使用了狼毒、防风和附子三种药材,体现了中医对病证的深入理解和针对性治疗。

每服三丸,日夜连服三次。

此句说明了服用狼毒丸的剂量和频率,强调日夜连服,以迅速缓解症状。

寄生虫病。用狼毒研细,取一钱,加糖一块,临星时空腹服,水送下。

此句描述了治疗寄生虫病的方法,狼毒研细后与糖一起服用,体现了中医治疗寄生虫病的独特方法。

次早即有虫排出。

此句说明了服用狼毒后,寄生虫病症状的改善,即虫体排出,体现了狼毒驱虫的功效。

干湿虫疥。用狼毒(不拘多少)捣烂,以猪油、马油调搽患处。

此句描述了治疗干湿虫疥的方法,狼毒捣烂后与猪油、马油调搽,体现了中医外治法的应用。

睡时勿以被蒙头,恐药气伤脸。

此句提醒患者在使用狼毒药膏时,注意不要用被子蒙头,以免药气伤及面部。

积年疥癞。用狼毒一两,一半生研、一半炒研,加轻粉三合、水银三钱,共为末,浸清油中三日(油中加茶末少许),蘸油涂患处。

此句描述了治疗积年疥癞的方法,狼毒与轻粉、水银等药材配伍,体现了中医治疗慢性疾病的独特思路。

同时以口鼻在药碗上吸气以助药效。

此句说明了在使用狼毒药膏时,通过呼吸药气来增强药效,体现了中医的养生观念。

积年干癣(抓破则出黄水,每逢阴雨即痒)。用狼毒末涂搽。

此句描述了治疗积年干癣的方法,狼毒末涂搽患处,体现了中医对皮肤病的针对性治疗。

恶疾风疮。用狼毒、秦艽,等分为末,每服一匙,温酒送下,一天服一至二次。

此句描述了治疗恶疾风疮的方法,狼毒与秦艽等分为末,温酒送下,体现了中医治疗皮肤病时,注重内外兼治的原则。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本草纲目-草部-狼毒》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13068.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