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李时珍(1518年-1593年),字东璧,号珍堂,明代著名的医学家、药物学家。李时珍生于湖北蕲春,历尽多年游历,广泛采集药材,深入研究医药,尤其是中药学领域,成为中国古代医学史上的一位伟大人物。他的代表作《本草纲目》凝聚了他毕生的医学和药物学研究成果,对后世影响深远。
年代:成书于明代(1596年)。
内容简要:《本草纲目》是李时珍在他多年的实地考察、学术研究和临床实践基础上完成的,是一部集药物学、医药学、植物学、动物学、矿物学于一体的综合性医学巨著。全书共分为16个部类,收录了1892种药物,其中包括动植物、矿物以及其性味、功能、用途等。李时珍不仅在书中详细列出了药材的种类与功效,还通过考证历代本草书籍中的错误,为中药学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本草纲目》在医学界的影响巨大,不仅对中医药学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还被多国的医学界所尊重,成为世界中医药的宝典。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本草纲目-草部-独活-原文
释名亦名羌活、羌青、独摇草、护羌使者、胡王使者、长生草。
李明珍说:“独活、羌活乃一类二种,以中国者为独活,西羌者为羌活。”“入用微有不同,后人以为二物者,非矣。”
气味苦、甘、平、无毒。
主治中风,通风发冷,不知人事。用独活四两,加好酒一升,煎半升服。
又方:独活一两,加酒二升,煮成一升;另用大豆五合,炒至爆裂,以药酒倒入,盖好。过一段时间,温服三合。
瘫痪。用羌活二斤、构子一斤,共研为末,每服一茶匙。一天服三次。
产后中风,四肢抽筋,不能言语。用羌活二两,煎酒服。
产后腹痛,甚至肠出。用羌活二两,煎酒服。
妊妇浮肿或风水浮肿。用羌活、萝卜子同炒香,只取羌活研细。每服二钱,温酒调下。第一天服一次,第二天服二次,第三天服三次。
关节痛。用独活、羌活、松节等分,酒煮过。每天一杯,空心饮。
风牙肿痛。用独活煮酒热漱。
又方:独话、地黄各三两,共研为末。每取三钱,加水一碗煎服,连渣服下。睡前再服一次。
喉闭口禁。用羌活三两、牛蒡子二两,煎水一大杯,加白矾少许灌下。
睛垂至鼻(眼睛下垂到鼻部,大便下血,痛不可忍。病名“肝胀”)。用羌活煎汁服,几碗之后,病自全愈。
太阳头痛。用羌活,防风、红豆,等分为末。每取少许吸入鼻孔。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本草纲目-草部-独活-译文
这种草药又名羌活、羌青、独摇草、护羌使者、胡王使者、长生草。李明珍说:‘独活和羌活是同一类但有两种,中国产的叫做独活,西羌产的叫做羌活。’‘在药用上略有不同,后人认为它们是两种不同的药材,其实不是这样。’
它的味道是苦、甜、平和,没有毒性。
主治中风、通风发冷、人事不省。使用独活四两,加上一杯好酒,煎煮至半杯后服用。另一个方子:独活一两,加上两杯酒,煮成一升;再准备五合大豆,炒至爆裂,将药酒倒入,盖好。过一段时间后,温服三合。
用于瘫痪。使用羌活二斤、构子一斤,共同研成粉末,每次服用一茶匙。一天服用三次。
产后中风,四肢抽筋,不能言语。使用羌活二两,煎酒服用。
产后腹痛,甚至肠子脱出。使用羌活二两,煎酒服用。
孕妇浮肿或风水引起的浮肿。将羌活和萝卜子一起炒香,只取羌活研成粉末。每次服用二钱,用温酒调服。第一天服用一次,第二天服用两次,第三天服用三次。
关节痛。将独活、羌活、松节等量,用酒煮过。每天喝一杯,空腹饮用。
风牙肿痛。使用独活煮酒热漱口。
另一个方子:独活、地黄各三两,共同研成粉末。每次服用三钱,加一碗水煎服,连同药渣一起服用。睡前再服用一次。
喉闭口禁。使用羌活三两、牛蒡子二两,煎一大杯水,加入少许白矾灌下。
眼睛下垂到鼻部,大便出血,痛得难以忍受。这种病的名字叫‘肝胀’。使用羌活煎汁服用,喝了几碗之后,病自然就好了。
太阳头痛。使用羌活、防风、红豆等量,研成粉末。每次取少许吸入鼻孔。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本草纲目-草部-独活-注解
羌活:羌活是一种中药材,具有祛风除湿、止痛的功效。因其原产于西羌地区,故得名。在中医药中,羌活与独活常被混淆,但两者性质不同。羌活偏于祛风散寒,独活偏于祛风湿、通经络。
羌青:羌青是羌活的别称,与羌活同属一种药材。
独摇草:独摇草是羌活的别称,因其叶形独特,摇动时叶子会自然摇摆而得名。
护羌使者:护羌使者是对羌活的一种比喻,意指其具有保护羌族人民免受风湿病痛侵害的作用。
胡王使者:胡王使者是对羌活的一种比喻,意指其具有从胡地传入,为中华民族带来健康的作用。
长生草:长生草是对羌活的一种比喻,意指其具有延年益寿的功效。
独活:独活是一种中药材,与羌活同属一类二种,但原产于中国,性味功效与羌活相似,但偏于祛风湿、通经络。
中风:中风是指因脑部血管突然破裂或阻塞,导致脑组织损伤的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
通风发冷:通风发冷是指感受风邪,出现肢体麻木、怕冷等症状。
不知人事:不知人事是指昏迷不醒,失去意识。
瘫痪:瘫痪是指肢体运动功能障碍,不能自主活动。
构子:构子是一种中药材,具有祛风除湿、活血止痛的功效。
产后中风:产后中风是指妇女产后因气血虚弱,感受风邪而引起的疾病。
浮肿:浮肿是指身体组织间隙液体积聚过多,导致局部或全身肿胀。
关节痛:关节痛是指关节部位出现疼痛症状。
风牙肿痛:风牙肿痛是指因风邪侵袭牙齿,引起的牙龈肿痛。
喉闭口禁:喉闭口禁是指因喉部疾病导致的吞咽困难、言语不清等症状。
肝胀:肝胀是一种病名,指肝脏肿胀,引起眼睛下垂、大便下血等症状。
太阳头痛:太阳头痛是指头痛部位位于头后部,与太阳经相关。
防风:防风是一种中药材,具有祛风解表、止痛的功效。
红豆:红豆是一种中药材,具有活血化瘀、利水消肿的功效。
白矾:白矾是一种中药材,具有收敛、消炎、解毒的功效。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本草纲目-草部-独活-评注
释名亦名羌活、羌青、独摇草、护羌使者、胡王使者、长生草。这一段首先对独活的名称进行了详尽的解释,其中‘羌活’、‘羌青’等名称反映了其与羌族地区的联系,‘独摇草’、‘护羌使者’等则赋予其神秘色彩,‘长生草’则透露出古代人们对药物疗效的美好愿景。
李明珍的话‘独活、羌活乃一类二种,以中国者为独活,西羌者为羌活。’体现了中医分类的细致入微,‘入用微有不同’说明两种药物在应用上虽有差异,但本质上属于同一类。
‘后人以为二物者,非矣。’这句话表明李明珍对后人将独活和羌活视为两种不同药物的观点持否定态度,强调二者在本质上的同一性。
气味苦、甘、平、无毒。此句是对独活药性的描述,苦味能清热解毒,甘味能补益,平性则表示药性平和,无毒则说明药物安全。
主治中风,通风发冷,不知人事。这里列举了独活的几种主要功效,中风和通风发冷等病症反映了古代医学对疾病症状的观察和认识。
‘用独活四两,加好酒一升,煎半升服。’此处的煎制方法体现了古代中医对药物制备的讲究,酒作为溶剂有助于药物的吸收。
‘又方:独活一两,加酒二升,煮成一升;另用大豆五合,炒至爆裂,以药酒倒入,盖好。’这里的‘又方’说明独活的用法多样,且强调了对药材的炮制方法。
‘瘫痪。用羌活二斤、构子一斤,共研为末,每服一茶匙。一天服三次。’此段描述了羌活在治疗瘫痪方面的应用,体现了中药在治疗疾病时的针对性。
‘产后中风,四肢抽筋,不能言语。用羌活二两,煎酒服。’这里展示了羌活在产后中风等病症中的应用,体现了中药在女性健康方面的关注。
‘关节痛。用独活、羌活、松节等分,酒煮过。每天一杯,空心饮。’此段说明了羌活在治疗关节痛方面的应用,以及与其他药物的配伍使用。
‘风牙肿痛。用独活煮酒热漱。又方:独话、地黄各三两,共研为末。每取三钱,加水一碗煎服,连渣服下。’这里展示了羌活在治疗牙痛和喉闭口禁等病症中的应用,以及与其他药物的配伍使用。
‘睛垂至鼻(眼睛下垂到鼻部,大便下血,痛不可忍。病名“肝胀”)。用羌活煎汁服,几碗之后,病自全愈。’此段描述了羌活在治疗‘肝胀’这一罕见病症中的应用,体现了中药在治疗疑难杂症方面的独特优势。
‘太阳头痛。用羌活,防风、红豆,等分为末。每取少许吸入鼻孔。’此段说明了羌活在治疗头痛方面的应用,以及与其他药物的配伍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