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本草纲目-草部-忍冬

作者: 李时珍(1518年-1593年),字东璧,号珍堂,明代著名的医学家、药物学家。李时珍生于湖北蕲春,历尽多年游历,广泛采集药材,深入研究医药,尤其是中药学领域,成为中国古代医学史上的一位伟大人物。他的代表作《本草纲目》凝聚了他毕生的医学和药物学研究成果,对后世影响深远。

年代:成书于明代(1596年)。

内容简要:《本草纲目》是李时珍在他多年的实地考察、学术研究和临床实践基础上完成的,是一部集药物学、医药学、植物学、动物学、矿物学于一体的综合性医学巨著。全书共分为16个部类,收录了1892种药物,其中包括动植物、矿物以及其性味、功能、用途等。李时珍不仅在书中详细列出了药材的种类与功效,还通过考证历代本草书籍中的错误,为中药学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本草纲目》在医学界的影响巨大,不仅对中医药学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还被多国的医学界所尊重,成为世界中医药的宝典。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本草纲目-草部-忍冬-原文

释名金银藤、鸳鸯藤、鹭鸶藤,老翁须、左缠藤、金钗股、通灵草、蜜桶藤、金银花。

气味甘、温、无毒。

主治痔瘘。

用忍冬全草(或根、茎、花、叶皆可)不拘多少,泡酒中,煨一夜,取出晒干,加甘草少许,共研为末,用泡药的酒调面和药糊成丸子,如梧子大。

每服五十至百丸,开水或酒送下。

此方名“忍冬丸”。

一切肿毒(不问已溃未溃,或是初起发热)。

用忍冬的花及茎叶,取自然汁半碗煎至八成服下。

同时用药渣敷患处。

疔疮便毒,喉痹乳蛾。

治方同上。

恶疮不愈。

用忍冬藤一把,捣烂,加雄璜 五分,水二升,放入瓦罐中煎熬,纸封数重,穿一孔,令气出。

以疮对孔热熏,待疮大出黄水,再用生肌药,病即愈。

热毒血痢。

用忍冬藤煎浓饮服。

身上发青。

用金银花一两,煎水服。

脚气(筋骨引痛)。

用忍冬为末。

每服二钱,热酒调下。

中野菌毒。

急采忍冬藤煎服。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本草纲目-草部-忍冬-译文

这种植物的名称有金银藤、鸳鸯藤、鹭鸶藤,还有老翁须、左缠藤、金钗股、通灵草、蜜桶藤、金银花。

它的味道是甜的、温暖的,并且没有毒性。

主要用来治疗痔疮和瘘管。使用忍冬的全草(或者根、茎、花、叶都可以),不限制用量,浸泡在酒中,煮一夜,然后取出晒干,加入少量甘草,一起研成粉末,用泡药的酒调和面粉做成丸子,大小如梧子。每次服用五十到一百丸,用开水或酒送服。这个方子叫做‘忍冬丸’。

对于一切肿毒(不管是否已经溃烂,或者刚开始发热),使用忍冬的花和茎叶,取自然汁半碗,煎到八成熟后服用。同时用药渣敷在患处。

对于疔疮和毒疮,喉咙痛和扁桃体肿大,治疗方法与上面相同。

对于不愈合的恶疮,使用一把忍冬藤,捣碎,加入五分雄黄,两升水,放入瓦罐中煎熬,用多层纸封口,穿一个孔,让气体排出。将疮口对准孔口热熏,直到疮口流出黄水,然后使用生肌药,病就会好。

对于热毒血痢,使用忍冬藤煎浓汁服用。

如果身上出现青色,使用一两金银花煎水服用。

对于脚气(筋骨疼痛),将忍冬研成粉末。每次服用二钱,用热酒调和后服用。

如果中了野菌的毒,立即采集忍冬藤煎水服用。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本草纲目-草部-忍冬-注解

金银藤:金银藤是指忍冬藤,因其茎叶富含金银花而得名,是忍冬属植物的一部分,常用于中医药。

鸳鸯藤:鸳鸯藤,古时对忍冬藤的别称,寓意其藤蔓交织如鸳鸯。

鹭鸶藤:鹭鸶藤,古时对忍冬藤的别称,因藤蔓形态类似鹭鸶的足而得名。

老翁须:老翁须是对忍冬藤的一种形象比喻,形容其藤蔓盘曲如老翁的胡须。

左缠藤:左缠藤,是对忍冬藤生长特性的描述,指其藤蔓向左缠绕生长。

金钗股:金钗股,是对忍冬藤的赞美之词,形容其叶形似古代妇女的金钗。

通灵草:通灵草,古人对忍冬藤的一种神秘化称呼,寓意其具有通灵的特性。

蜜桶藤:蜜桶藤,是对忍冬藤的别称,因其花朵芬芳,吸引蜜蜂而得名。

金银花:金银花,是忍冬属植物的干燥花蕾,具有清热解毒、疏散风热的功效。

忍冬全草:忍冬全草,指的是忍冬属植物的整个植株,包括根、茎、叶、花等部分。

甘草:甘草,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材,具有调和药性、解毒的功效。

忍冬丸:忍冬丸,是一种中药方剂,以忍冬为主要成分,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作用。

肿毒:肿毒,指皮肤或软组织因感染或其他原因引起的红肿、疼痛等症状。

疔疮:疔疮,是一种急性化脓性感染,通常表现为红肿、疼痛的小硬结。

便毒:便毒,中医术语,指因湿热下注引起的肛门周围感染。

喉痹乳蛾:喉痹乳蛾,指咽喉部位的炎症,乳蛾则是指扁桃体发炎。

恶疮:恶疮,指难治或不易愈合的疮口。

雄璜:雄璜,古时对某些雄性动物的睾丸的称呼,此处可能指某些药用动物的睾丸。

生肌药:生肌药,指用于促进伤口愈合的中药材。

野菌毒:野菌毒,指某些野生菌类中含有的有毒物质,可能导致中毒。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本草纲目-草部-忍冬-评注

释名金银藤、鸳鸯藤、鹭鸶藤,老翁须、左缠藤、金钗股、通灵草、蜜桶藤、金银花。这一段文字首先对忍冬的别名进行了列举,这些别名不仅丰富了忍冬的名称,也反映了它在民间传说中的神秘色彩和药用价值。金银藤、鸳鸯藤等名字,体现了忍冬在人们心中的美好寓意,如金银象征着财富和美好,鸳鸯代表着恩爱和和谐。这些别名也反映了忍冬在中医药中的广泛应用,如金钗股、通灵草等,暗示了忍冬具有通络、解毒的功效。

气味甘、温、无毒。这一行文字描述了忍冬的药性,甘味入脾,温性入肺,无毒则说明其安全性高,适合长期服用。甘温之性,使得忍冬能够调和气血,温中散寒,对于治疗寒性病症有很好的效果。

主治痔瘘。用忍冬全草(或根、茎、花、叶皆可)不拘多少,泡酒中,煨一夜,取出晒干,加甘草少许,共研为末,用泡药的酒调面和药糊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十至百丸,开水或酒送下。此方名“忍冬丸”。这一段详细介绍了忍冬丸的制作方法和服用方法,体现了中医药的实践性和经验性。忍冬丸的制作过程复杂,但每一步都体现了古人对药性的深刻理解和对疗效的追求。丸剂的使用也便于携带和服用,体现了古人对药物剂型的创新。

一切肿毒(不问已溃未溃,或是初起发热)。用忍冬的花及茎叶,取自然汁半碗煎至八成服下。同时用药渣敷患处。疔疮便毒,喉痹乳蛾。治方同上。恶疮不愈。用忍冬藤一把,捣烂,加雄璜 五分,水二升,放入瓦罐中煎熬,纸封数重,穿一孔,令气出。以疮对孔热熏,待疮大出黄水,再用生肌药,病即愈。这些文字详细描述了忍冬在治疗各种病症中的应用,如肿毒、疔疮、喉痹等。这些病症的治疗方法多样,既有内服又有外敷,体现了中医药的综合性。

热毒血痢。用忍冬藤煎浓饮服。身上发青。用金银花一两,煎水服。脚气(筋骨引痛)。用忍冬为末。每服二钱,热酒调下。中野菌毒。急采忍冬藤煎服。这些病症的治疗方法更加具体,如热毒血痢、身上发青、脚气等,说明忍冬在治疗这些病症时具有针对性,体现了中医药的个体化治疗原则。同时,这些病症的治疗方法也反映了忍冬的解毒、清热、消肿、止痛等功效。

总体来看,这段古文内容丰富,详细介绍了忍冬的别名、药性、主治以及具体的治疗方法,为我们了解忍冬的药用价值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同时,这些内容也反映了古人对中医药的深刻理解和实践经验,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实用价值。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本草纲目-草部-忍冬》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12990.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