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本草纲目-禽部-雀

作者: 李时珍(1518年-1593年),字东璧,号珍堂,明代著名的医学家、药物学家。李时珍生于湖北蕲春,历尽多年游历,广泛采集药材,深入研究医药,尤其是中药学领域,成为中国古代医学史上的一位伟大人物。他的代表作《本草纲目》凝聚了他毕生的医学和药物学研究成果,对后世影响深远。

年代:成书于明代(1596年)。

内容简要:《本草纲目》是李时珍在他多年的实地考察、学术研究和临床实践基础上完成的,是一部集药物学、医药学、植物学、动物学、矿物学于一体的综合性医学巨著。全书共分为16个部类,收录了1892种药物,其中包括动植物、矿物以及其性味、功能、用途等。李时珍不仅在书中详细列出了药材的种类与功效,还通过考证历代本草书籍中的错误,为中药学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本草纲目》在医学界的影响巨大,不仅对中医药学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还被多国的医学界所尊重,成为世界中医药的宝典。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本草纲目-禽部-雀-原文

释名瓦雀、宾雀(按:即常见的麻雀)。

雀屎:白丁香、青丹、雀苏。

气味肉:甘、温、无毒。

雀卵:酸、温、无毒。

雄雀屎:苦、温、微毒。

主治肉:老人脏腑虚弱。

用雀儿五只,治净,炒熟,加酒一俣同煮。过一段时间,再加水二碗、粟米一保、葱白三根,一起煮粥吃。

肾冷偏坠(疝气)。用生雀三只,燎毛去肠,勿洗,以茴香三钱,胡椒一钱,约定缩砂、桂肉各二钱填雀腹内,湿纸裹好,煨熟,空心服,酒送下。

小肠高气,用带毛雀儿一只,去肠,填入金丝矾末五钱,缝好。火上煨成炭,研为末,空心服,酒送下。年久者服二次可愈。

赤白痢。用冬季麻雀,去皮毛及肠肚,填入巴豆仁一枚,装瓦煅瓦瓶中,煅存性,研为末。

以好酒煮黄蜡百沸,取蜡和药末调成丸仓。每服一、二十丸,红痢,用甘草汤送下;白痢。用干姜汤送下。

内外目障(目昏和翳,远看似有黑花内障则不见物)。用麻雀十个,去翅、足、嘴,连肠、胃、骨、肉 研烂,加磁石(煅,醋淬七次,水飞)、神曲(炒)、青盐、肉苁蓉(酒浸,炙过)各一两,菟丝子(酒浸三日,晒干)三两,共研为末,加酒二升及少量炼蜜,一起成丸了,如梧子大。

每服二十丸,温酒送下。一天服二次。

雀卵:男子阳痿、女子带下、便溺不利。

和天雄、菟丝子末为丸,空心服五粒,酒送下。

雄雀屎:目中翳膜(因目热所生的赤白膜)。

用雄雀屎和人乳点眼。

小儿口噤中风。

用水调雀屎作成丸子,如麻子大。

水送服二丸,即愈。

疮疖末破。

取雀屎涂疮,即易破。

喉痹乳蛾。

用雀屎二十粒,调沙糖做成三个丸子。

每取一丸,棉裹含口中。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本草纲目-禽部-雀-译文

雀鸟的名称有瓦雀、宾雀(按:就是常见的麻雀)。雀粪的名称有白丁香、青丹、雀苏。

雀肉的气味:甜、温、无毒。雀蛋的气味:酸、温、无毒。雄雀粪的气味:苦、温、微毒。

主要用途:治疗老人脏腑虚弱。方法是用五只雀鸟,洗净后炒熟,加入酒一盅共同煮。过了一段时间,再加入两碗水、一保粟米、三根葱白,一起煮成粥食用。对于肾冷偏坠(即疝气),使用三只生雀,燎去羽毛和内脏,不清洗,用三钱茴香、一钱胡椒、约定缩砂、二钱桂肉填入雀腹内,用湿纸包裹好,煮熟后空腹服用,用酒送下。对于小肠高气(即小肠气痛),使用一只带毛的雀鸟,去除内脏,填入五钱金丝矾末,缝合好。在火上烧成炭,研成粉末,空腹服用,用酒送下。对于年久不愈的小肠气痛,服用两次可以治愈。对于赤白痢疾,使用冬季的麻雀,去皮毛和内脏,填入一粒巴豆仁,装入瓦瓶中煅烧,存性后研成粉末。用好的酒煮黄蜡至百沸,取蜡和药末调成丸子。每次服用一、二十丸,红痢用甘草汤送下;白痢用干姜汤送下。对于内外眼障(即目昏和翳,远看似有黑花内障则看不见东西),使用十个麻雀,去除翅膀、脚、嘴,连同肠、胃、骨、肉一起研烂,加入一两磁石(煅烧后用醋淬七次,水飞)、一两神曲(炒)、一两青盐、一两肉苁蓉(用酒浸泡后炙过)、三两菟丝子(用酒浸泡三天后晒干),共同研成粉末,加入二升酒和少量炼蜜,一起制成如梧桐子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二十丸,用温酒送下,一天服用两次。雀蛋:治疗男子阳痿、女子带下、便溺不利。将天雄和菟丝子末混合制成丸子,空腹服用五粒,用酒送下。雄雀粪:治疗眼中翳膜(因目热所生的赤白膜)。将雄雀粪和人乳点眼。小儿口噤中风。用水调和雀粪制成丸子,如麻子大小。用水送服两丸,即可治愈。疮疖未破。用雀粪涂抹疮口,即可容易破溃。喉痹乳蛾。用二十粒雀粪,加入沙糖做成三个丸子。每次取一丸,用棉包裹含在口中。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本草纲目-禽部-雀-注解

瓦雀:瓦雀,即麻雀,是一种常见的鸟类,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麻雀被视为吉祥的象征,常出现在诗词歌赋中。

宾雀:宾雀也是指麻雀,与瓦雀同义,此处可能是为了强调麻雀的普通和常见。

雀屎:雀屎,即麻雀的粪便,古代医学中有时会使用动物的粪便作为药材。

白丁香:白丁香,一种植物的果实,也可指某些药物的别称。

青丹:青丹,一种颜色呈青的丹药或药物成分。

雀苏:雀苏,可能是指用麻雀制作的某种药物或食物。

肉:肉,此处指麻雀的肉,古代医学中有时会使用动物的肉作为药材。

甘:甘,味道甜,指药物的味道。

温:温,性质温和,指药物的性质。

无毒:无毒,指药物没有毒性。

雀卵:雀卵,即麻雀的蛋,古代医学中有时会使用鸟蛋作为药材。

雄雀屎:雄雀屎,指雄麻雀的粪便,其药性可能与雌麻雀的粪便不同。

老人脏腑虚弱:老人脏腑虚弱,指老年人身体虚弱,脏腑功能减退。

酒:酒,指酒精饮料,古代医学中常用作药物的溶剂或送服药物的工具。

茴香:茴香,一种香料植物,具有药用价值。

胡椒:胡椒,一种香料,也具有药用价值。

缩砂:缩砂,一种中药材,具有温中散寒的功效。

桂肉:桂肉,指肉桂,一种中药材,具有温中散寒的功效。

肾冷偏坠:肾冷偏坠,指肾脏寒冷,导致腹部坠胀的症状,即现代医学中的肾虚。

小肠高气:小肠高气,指小肠功能失调,导致腹胀或腹泻等症状。

金丝矾末:金丝矾末,一种中药材,具有收敛止血的功效。

炭:炭,指烧成的木炭,古代医学中有时会使用木炭作为药材。

巴豆仁:巴豆仁,一种中药材,具有泻下通便的功效。

黄蜡:黄蜡,一种蜡质,古代医学中有时会使用蜡作为药物的基质。

磁石:磁石,一种具有磁性的矿石,古代医学中有时会使用磁石作为药材。

神曲:神曲,一种发酵的面粉,具有药用价值。

青盐:青盐,一种盐,古代医学中有时会使用盐作为药材。

肉苁蓉:肉苁蓉,一种中药材,具有补肾壮阳的功效。

菟丝子:菟丝子,一种中药材,具有补肾益精的功效。

天雄:天雄,一种中药材,具有温中散寒的功效。

目中翳膜:目中翳膜,指眼睛中的障翳,即现代医学中的白内障。

人乳:人乳,即人奶,古代医学中有时会使用人奶作为药材。

口噤中风:口噤中风,指中风后导致的口眼歪斜、言语不利等症状。

疮疖末破:疮疖末破,指疮疖尚未破溃。

喉痹乳蛾:喉痹乳蛾,指喉部肿胀,伴有乳蛾症状。

沙糖:沙糖,一种甜味剂,古代医学中有时会使用糖作为药物的基质。

棉裹:棉裹,用棉花包裹。

丸子:丸子,指将药物制成的小球状,便于服用。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本草纲目-禽部-雀-评注

释名瓦雀、宾雀(按:即常见的麻雀)。

这一句是对麻雀的命名,瓦雀和宾雀都是麻雀的别称,表明了古人对麻雀的熟悉和亲切。‘按’字的使用,表明接下来是对命名原因的解释,体现了古文中的注释传统。

雀屎:白丁香、青丹、雀苏。

此句列举了三种雀屎的名称,白丁香、青丹、雀苏,这些名称体现了古人对自然界的细致观察和命名习惯,同时也为后文的药用提供了依据。

气味肉:甘、温、无毒。雀卵:酸、温、无毒。雄雀屎:苦、温、微毒。

这里分别描述了麻雀肉、麻雀卵和雄雀屎的药性,甘、酸、苦等味道和温、微毒的性质,体现了古人对药物性质的深入研究。

主治肉:老人脏腑虚弱。

此句指出麻雀肉的主治功能,即治疗老人脏腑虚弱,体现了古人对中医药的实践经验。

用雀儿五只,治净,炒熟,加酒一俣同煮。过一段时间,再加水二碗、粟米一保、葱白三根,一起煮粥吃。

此句详细描述了麻雀肉的药用方法,包括使用数量、处理方式、烹饪方法等,体现了古人对药膳的重视。

肾冷偏坠(疝气)。用生雀三只,燎毛去肠,勿洗,以茴香三钱,胡椒一钱,约定缩砂、桂肉各二钱填雀腹内,湿纸裹好,煨熟,空心服,酒送下。

此句介绍了治疗肾冷偏坠(疝气)的麻雀药用方法,包括药材的搭配、使用方式等,体现了古人对疾病治疗的多样性。

小肠高气,用带毛雀儿一只,去肠,填入金丝矾末五钱,缝好。火上煨成炭,研为末,空心服,酒送下。年久者服二次可愈。

此句描述了治疗小肠高气的麻雀药用方法,包括药材的使用、处理方式等,体现了古人对药物疗效的追求。

赤白痢。用冬季麻雀,去皮毛及肠肚,填入巴豆仁一枚,装瓦煅瓦瓶中,煅存性,研为末。以好酒煮黄蜡百沸,取蜡和药末调成丸仓。每服一、二十丸,红痢,用甘草汤送下;白痢。用干姜汤送下。

此句介绍了治疗赤白痢的麻雀药用方法,包括药材的使用、处理方式等,体现了古人对疾病治疗的细致入微。

内外目障(目昏和翳,远看似有黑花内障则不见物)。用麻雀十个,去翅、足、嘴,连肠、胃、骨、肉 研烂,加磁石(煅,醋淬七次,水飞)、神曲(炒)、青盐、肉苁蓉(酒浸,炙过)各一两,菟丝子(酒浸三日,晒干)三两,共研为末,加酒二升及少量炼蜜,一起成丸了,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温酒送下。一天服二次。

此句详细描述了治疗内外目障的麻雀药用方法,包括药材的搭配、使用方式等,体现了古人对眼疾治疗的重视。

雀卵:男子阳痿、女子带下、便溺不利。和天雄、菟丝子末为丸,空心服五粒,酒送下。

此句介绍了雀卵的药用功能,包括治疗男子阳痿、女子带下、便溺不利等,体现了古人对性功能障碍和妇科疾病的关注。

雄雀屎:目中翳膜(因目热所生的赤白膜)。用雄雀屎和人乳点眼。

此句描述了雄雀屎的药用功能,即治疗目中翳膜,体现了古人对眼科疾病的关注。

小儿口噤中风。用水调雀屎作成丸子,如麻子大。水送服二丸,即愈。

此句介绍了治疗小儿口噤中风的方法,体现了古人对儿科疾病的关注。

疮疖末破。取雀屎涂疮,即易破。

此句描述了治疗疮疖的方法,体现了古人对外科疾病的关注。

喉痹乳蛾。用雀屎二十粒,调沙糖做成三个丸子。每取一丸,棉裹含口中。

此句介绍了治疗喉痹乳蛾的方法,体现了古人对咽喉疾病的关注。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本草纲目-禽部-雀》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12870.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