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本草纲目-禽部-寒号虫

作者: 李时珍(1518年-1593年),字东璧,号珍堂,明代著名的医学家、药物学家。李时珍生于湖北蕲春,历尽多年游历,广泛采集药材,深入研究医药,尤其是中药学领域,成为中国古代医学史上的一位伟大人物。他的代表作《本草纲目》凝聚了他毕生的医学和药物学研究成果,对后世影响深远。

年代:成书于明代(1596年)。

内容简要:《本草纲目》是李时珍在他多年的实地考察、学术研究和临床实践基础上完成的,是一部集药物学、医药学、植物学、动物学、矿物学于一体的综合性医学巨著。全书共分为16个部类,收录了1892种药物,其中包括动植物、矿物以及其性味、功能、用途等。李时珍不仅在书中详细列出了药材的种类与功效,还通过考证历代本草书籍中的错误,为中药学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本草纲目》在医学界的影响巨大,不仅对中医药学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还被多国的医学界所尊重,成为世界中医药的宝典。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本草纲目-禽部-寒号虫-原文

释名独舂。屎名五灵脂。

气味(五灵脂)甘、温、无毒。

主治心腹痛及小肠疝气(包括妇女妊娠期间及产后心痛、小腹痛、血气痛等症)。用五灵脂、蒲黄,等分研末,以醋二杯调末成膏,加水一碗,煎至七成,乘热服下。痛未止,可再服。以酒代醋亦可,或有醋、糊和药末为丸,童便和酒送服。此方名“失笑散”。

产后恶露不快,腰腹疼痛。或月经不调,久有瘀血。用五灵脂(水淘净,炒为末)一两,以好米醋调稀,慢火熬成膏,加蒲黄末调成丸子,如龙眼大。每服一丸,用水与童便各半碗,煎至七成后温服。再服,恶露即下。如是血块或闭经可用丸药磨酒服。此方甸“紫金丸”。

男子脾积气痛。女子血崩诸痛。用水飞过的五灵脂炒干,待烟尽,研为末。每取一钱,温酒调服。有此药气味怪,很难吃,炒存性较好。此方名“灵脂散”。

如将药末用酒、水童便煎服。则名“抽刀散”,治产后心、腹、胁、肋、腰、胯等处疼痛。能散恶血。

产后血晕,不知人事。用五灵脂二两,半生米炒,研为末。每服一钱,水调下。如口紧闭,可拔开灌药,入喉即愈。

小儿蛔虫病。用五灵指末二钱、灵矾(火飞)半钱,每取一钱,加水一碗,煎至五成温服。有虫吐出即愈。

月经不止。用五灵脂炒干,待烟尽,研为末。每取二钱,加当归二片,投酒一碗中煎至六成,乘热服,三、五次后可见效。

血崩。用五灵脂十两,研为末,加水五碗,煎成三碗,支渣,再煎为膏,加神曲末二两,调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十丸,空心服,温酒送下。极效。

又方:用五灵脂烧过,研为末。另以铁器烧红淬酒,将此酒调药服。

吐血呕血。用五灵脂一两、卢荟三钱,共研为末,滴水做成丸子,如芡子大。每服二丸,将浆水化下。

又方:治血行入胃,吐不止。用五灵脂一两、黄芪半两,共研为末,水磅服二钱。

化食消气。用五灵脂一两、木香半两、巴豆四十枚(煨熟,去油),共研为末,加糊做丸子,如绿豆大。每服五丸,开水送下。

消渴饮水。用五灵脂、黑豆(去皮),等分为末。每服三钱,冬瓜皮汤送下(无皮,用叶亦可)。一天服二次。不可更服热药,可服八味丸(去附子,加五味子)。若只是小渴,服此方二、三服即止。此方名“竹笼散”

手足冷麻。用五灵脂二两、没药一两、乳香半两、川乌头一两半(炮,去皮),共研为末,滴水做成丸子,如弹子大。每用一丸,以生姜温酒磨服。

骨年肿痛。用五灵脂、白芨各一两、乳香、没药各三钱,共研为末,以生姜温酒磨服。

损伤接骨。用五灵脂一两、茴香一钱,共研为末。先将乳香末敷在极痛处,再在药上含沙射影小黄米粥,然后把上述配好的药末撒盖在粥上,随即用木块夹定。三、五日后可见效。

咳嗽肺胀。有重型灵脂二两、胡桃仁八个、柏子仁半两,共研匀,滴水和成丸子,如小豆大。每服二十丸,甘草汤送下。此方名“皱肺丸”

痰血凝结。用五灵脂(水飞)、半夏(汤泡),等分为末,姜汁浸过,加蒸饼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水送下。

目生浮翳。用五灵脂、海螵蛸。等分为末,每日以熟猪肝蘸末吃。

虫、蛇咬伤。用五灵脂末涂搽,立愈。

附方寒号虫并非禽类,应属哺乳动物中的啮齿目、鼯鼠科。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本草纲目-禽部-寒号虫-译文

释名独舂。屎名五灵脂。

(五灵脂)的味道是甜的、温暖的,没有毒性。

主要治疗心腹痛和小肠疝气(包括妇女怀孕期间和产后心痛、小腹痛、血气痛等症状)。使用五灵脂和蒲黄,等量研成粉末,用两杯醋调和成膏,加一碗水,煎到七成熟,趁热服用。如果疼痛没有停止,可以再服一次。用酒代替醋也可以,或者用醋、糊和药末做成丸子,用童便和酒送服。这个方子叫做‘失笑散’。

产后恶露不顺畅,腰腹部疼痛。或者月经不调,长期有瘀血。使用五灵脂(用水洗净,炒成粉末)一两,用好的米醋调稀,慢慢熬成膏,加蒲黄粉末调成丸子,大小如龙眼。每次服用一丸,用水和童便各半碗,煎到七成熟后温服。再服,恶露就会下来。如果是血块或闭经,可以用丸子磨酒服用。这个方子叫做‘紫金丸’。

男子脾积气痛。女子血崩各种疼痛。用水飞过的五灵脂炒干,待烟尽,研成粉末。每次取一钱,用温酒调和服用。这种药的气味很怪,很难吃,炒存性较好。这个方子叫做‘灵脂散’。

如果将药末用酒、水、童便煎服,那么叫做‘抽刀散’,治疗产后心、腹、胁、肋、腰、胯等部位的疼痛。能散除恶血。产后血晕,失去意识。使用五灵脂二两,半生米炒,研成粉末。每次服用一钱,用水调和服用。如果嘴巴紧闭,可以撬开灌药,药入喉即愈。

小儿蛔虫病。使用五灵脂粉末二钱、灵矾(火飞)半钱,每次取一钱,加水一碗,煎到五成熟后温服。有虫吐出即愈。

月经不止。使用五灵脂炒干,待烟尽,研成粉末。每次取二钱,加当归二片,放入一碗酒中煎到六成熟,趁热服用,三、五次后可见效。

血崩。使用五灵脂十两,研成粉末,加水五碗,煎成三碗,去渣,再煎成膏,加神曲粉末二两,调成丸子,大小如梧子。每次服用十丸,空腹服用,用温酒送下。效果极佳。

又有方:使用五灵脂烧过,研成粉末。另用铁器烧红淬酒,将此酒调药服用。

吐血呕血。使用五灵脂一两、芦荟三钱,共研成粉末,滴水做成丸子,大小如芡子。每次服用二丸,用浆水化下。

又有方:治疗血行入胃,吐不止。使用五灵脂一两、黄芪半两,共研成粉末,用水冲服二钱。

化食消气。使用五灵脂一两、木香半两、巴豆四十枚(煮熟,去油),共研成粉末,加糊做成丸子,大小如绿豆。每次服用五丸,用开水送下。

消渴饮水。使用五灵脂和黑豆(去皮),等量研成粉末。每次服用三钱,用冬瓜皮汤送下(无皮,用叶也可以)。一天服用两次。不可再服热药,可以服用八味丸(去附子,加五味子)。如果只是轻微口渴,服用这个方子二、三次即可止渴。这个方子叫做‘竹笼散’。

手足冷麻。使用五灵脂二两、没药一两、乳香半两、川乌头一两半(炮,去皮),共研成粉末,滴水做成丸子,大小如弹子。每次服用一丸,用生姜温酒磨服。

骨年肿痛。使用五灵脂、白芨各一两、乳香、没药各三钱,共研成粉末,用生姜温酒磨服。

损伤接骨。使用五灵脂一两、茴香一钱,共研成粉末。先将乳香粉末敷在极痛处,再在药上含沙射影小黄米粥,然后把上述配好的药末撒盖在粥上,随即用木块夹定。三、五日后可见效。

咳嗽肺胀。有重型灵脂二两、胡桃仁八个、柏子仁半两,共研匀,滴水和成丸子,大小如小豆。每次服用二十丸,用甘草汤送下。这个方子叫做‘皱肺丸’。

痰血凝结。使用五灵脂(水飞)、半夏(汤泡),等量研成粉末,姜汁浸过,加蒸饼做成丸子,大小如梧子。每次服用二十丸,用水送下。

目生浮翳。使用五灵脂、海螵蛸,等量研成粉末,每日用熟猪肝蘸末吃。

虫、蛇咬伤。使用五灵脂粉末涂搽,立即见效。

附方:寒号虫并非鸟类,应属于哺乳动物中的啮齿目、鼯鼠科。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本草纲目-禽部-寒号虫-注解

独舂:指单独捣碎,此处可能指单独捣碎五灵脂。

五灵脂:一种中药材,来源于芸香科植物,具有活血化瘀、散寒止痛的功效。

甘、温、无毒:指五灵脂的药性,甘味表示药性平和,温性表示能温中散寒,无毒表示没有毒性。

心腹痛:指心脏和腹部疼痛。

小肠疝气:指小肠脱出体外的病症。

蒲黄:一种中药材,具有止血、化瘀的功效。

醋:一种调味品,也用于中药制剂中,有收敛、止痛的作用。

失笑散:一种中药方剂,用于治疗心腹痛、小肠疝气等。

紫金丸:一种中药方剂,用于治疗产后恶露不快、腰腹疼痛等。

灵脂散:一种中药方剂,用于治疗男子脾积气痛、女子血崩诸痛等。

抽刀散:一种中药方剂,用于治疗产后心、腹、胁、肋、腰、胯等处疼痛。

童便:指儿童的小便,有时用于中药制剂中。

灵矾:一种中药材,具有解毒、消炎的功效。

当归:一种中药材,具有补血调经、活血止痛的功效。

神曲:一种中药材,具有消食化积、健脾开胃的功效。

卢荟:一种中药材,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的功效。

黄芪:一种中药材,具有补气固表、利水消肿的功效。

巴豆:一种中药材,具有泻下、逐水、消肿的功效。

八味丸:一种中药方剂,用于治疗多种疾病。

五味子:一种中药材,具有收敛固涩、益气生津的功效。

竹笼散:一种中药方剂,用于治疗消渴饮水。

没药:一种中药材,具有活血止痛、消肿生肌的功效。

乳香:一种中药材,具有活血止痛、消肿生肌的功效。

川乌头:一种中药材,具有祛风除湿、散寒止痛的功效。

茴香:一种中药材,具有温中散寒、理气止痛的功效。

白芨:一种中药材,具有收敛止血、消肿生肌的功效。

小黄米粥:一种食品,用小米煮成粥。

皱肺丸:一种中药方剂,用于治疗咳嗽肺胀。

半夏:一种中药材,具有燥湿化痰、降逆止呕的功效。

海螵蛸:一种中药材,具有收敛止血、消肿生肌的功效。

浮翳:指眼睛表面的白膜。

啮齿目:哺乳动物的一目,包括老鼠、松鼠等。

鼯鼠科:啮齿目下的一个科,包括鼯鼠等动物。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本草纲目-禽部-寒号虫-评注

释名独舂。屎名五灵脂。

这句话通过释名和屎名的对比,展现了古人对药物名称的趣味性。‘独舂’意味着单独捣碎,‘屎’在这里指的是药物的原料,即五灵脂。这种命名方式既形象又生动,体现了古人对自然和药物的亲近感。

气味(五灵脂)甘、温、无毒。

此句描述了五灵脂的药性。‘甘’和‘温’说明其药性温和,适合长期服用。‘无毒’则表明其安全性,体现了古人对药物安全性的重视。

主治心腹痛及小肠疝气(包括妇女妊娠期间及产后心痛、小腹痛、血气痛等症)。用五灵脂、蒲黄,等分研末,以醋二杯调末成膏,加水一碗,煎至七成,乘热服下。痛未止,可再服。以酒代醋亦可,或有醋、糊和药末为丸,童便和酒送服。

这段文字详细介绍了五灵脂的主治症状和用法。‘主治心腹痛及小肠疝气’说明了五灵脂的药用范围。‘用五灵脂、蒲黄,等分研末’等描述了具体的制药方法,体现了古人对药物配伍的讲究。

此方名‘失笑散’。

‘失笑散’这一方名,既形象又富有诗意,反映了古人对药物疗效的期待。

产后恶露不快,腰腹疼痛。或月经不调,久有瘀血。用五灵脂(水淘净,炒为末)一两,以好米醋调稀,慢火熬成膏,加蒲黄末调成丸子,如龙眼大。每服一丸,用水与童便各半碗,煎至七成后温服。

此段文字介绍了五灵脂在治疗产后恶露不快、月经不调等症中的应用,以及具体的制药方法。‘水淘净,炒为末’等描述了制药的精细程度,体现了古人对药物制备的严谨。

此方名‘紫金丸’。

‘紫金丸’这一方名,寓意珍贵,反映了古人对药物疗效的认可。

……

(以下省略部分赏析内容,具体分析见每段文字后的注释)

附方寒号虫并非禽类,应属哺乳动物中的啮齿目、鼯鼠科。

这句话是对附方中提到的‘寒号虫’的物种归属进行说明,体现了古人对生物分类的探索和认知。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本草纲目-禽部-寒号虫》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12866.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